2022屆高考歷史考前沖刺卷 全國乙卷 附答案_第1頁
2022屆高考歷史考前沖刺卷 全國乙卷 附答案_第2頁
2022屆高考歷史考前沖刺卷 全國乙卷 附答案_第3頁
2022屆高考歷史考前沖刺卷 全國乙卷 附答案_第4頁
2022屆高考歷史考前沖刺卷 全國乙卷 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屆高考歷史考前沖刺卷全國乙卷.西周初期實行分封制,將土地和人民逐層分封。周都城被迫從西往東遷移后,有些諸侯國逐漸強大,新開拓的疆土或從私家剝奪的土地,不再進行分封,而由諸侯國國君直接統治,地方行政區劃開始出現。由此可知()A.天下一統的整體觀念初步形成 B.中央集權正在萌芽發展C.周文化的輻射力和吸附力增強 D.郡縣制度已經開始推廣.下圖為四川出土的漢畫像磚瓣(拔去田草)秧圖。由此農事圖可知,漢代()A.家畜飼養業和種植業緊密結合 B.莊園經濟經營范圍廣泛C.農業生產重視土地的中耕管理 D.政府大力推廣農耕技術.北宋《宋刑統》規定:對于喪夫的婦女,“非女之祖父母、父母而強嫁之者,徒一年;期親嫁者,減二等,各離之,女追歸前家,娶者不坐”。宋真宗時,下詔:“不逞之民娶妻,給取其財而亡,妻不能自給者,自今即許改適?!彼未@些規定()A.反映出婦女政治地位的提升 B.表明理學正統地位出現動搖C.說明婦女再嫁受到官方反對 D.有利于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明太祖朱元璋編撰的《御制大誥續編》云:“一切臣民所用居處器皿、服色、首飾之類,毋得僭分?!`誥而為之,事發到官,工技之人與物主各坐以重罪?!边@一規定()A.體現了明朝法律的完整規范 B.力圖以律法來維護社會秩序C.促進了中央集權體制的完善 D.表明明朝工匠社會地位低下28.1885年,李鴻章在批準輪船招商局的“用人章程”時明確規定,“專派大員一人,認真督辦,用人、理財悉聽調度”“會辦三四人,應由督辦察度商情,秉公保薦”。這說明輪船招商局()A.屬于純粹的商辦企業 B.是輔佐洋務派的民用工業C.由政府配置人才資源 D.能夠抵御外國的經濟侵略29.1919年12月,陳獨秀在《告北京勞動界》一文中說:“18世紀以來的‘德莫克拉西(民主)'是那被征服的新興財產工商階級……對于征服階級的帝王貴族要求權利的旗幟……如今20世紀的'德莫克拉西',乃是被征服的新興無產勞動階級……要求權利的旗幟。”這說明,此時陳獨秀()A.主張發動工人暴動B.開始籌備建黨事宜C.反對照搬西方文明D.接受了馬克思主義30.1936年1月,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開第九次會議,決定“凡農民(就是地主也一樣)因自己努力勞動而獲得的出產,不論如何多,蘇維埃政府都給以保障,不許別人侵犯一升一斗”。1942年的《陜甘寧邊區政府保障人權財權條例》規定,“在土地未經分配區域,保證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及債主的債權”。這些政策旨在()A.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 B.團結民眾抗日以適應主要矛盾的變化C.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完善國共對峙時期的土地路線.下表為1957年底和I960年底城市人口和職工人數情況。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制定了《關于減少城鎮人口和壓縮城鎮糧食銷量的九條辦法》,到1961年底,全國減少城鎮人口達1300萬,其中精簡職工950萬。據此可知我國()年份城市人口(萬人)職工人數(萬人)1957年底990024501960年底129005023A.經濟建設中心轉向農村 B.城市糧食供應日趨緊張C.大力推進城鎮化戰略 D.正進行國民經濟的調整.查士丁尼《法學階梯》規定:如果用他人的材料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筑,建筑物視為他人所有:如果用自己的材料在他人的土地上建筑房屋,建筑物則歸土地所有人。這一規定表明,羅馬法()A.倡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堅持了城邦民主制度C.重視對財產所有權的保護 D.維護建筑物者的權利.1517年,馬丁?路德的戰斗檄文《九十五條論綱》貼出后,僅僅兩周時間,便傳遍了德意志地區,四周后各種譯文傳遍全西歐。實際上,當時歐洲的印刷術才使用不久,造價極其高昂。這種不可思議的傳播速度主要得益于()A.信徒們傾囊相助 B.封建君主的支持C.新興資本的力量 D.新教理論的成熟34.下圖為19世紀中期英國出生率變化情況。這一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工業革命的興起 B.工人運動的推動 C.社會轉型的加快 D.宗教觀念的淡化35.20世紀30年代初,在西方各國陷入經濟危機之時,蘇聯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到1932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蘇聯的工業產量已經上升為世界第二?!肚嗄陞⒖肌吩诳偨Y那個時期蘇聯的對內對外政策時,挖掘出了蘇聯在全球經濟大蕭條時崛起的秘密。據此可知()A.經濟危機促使蘇聯工業崛起 B.蘇聯善于把握契機發展經濟C.蘇聯認識到宏觀調控的作用 D.蘇聯的經濟成就被雜志夸大.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古代中國,人們通過海陸通道進行外貿活動。唐宋至元,海上貿易日漸興盛,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外貿城市。明清時期,借助國內經濟、市場,外貿進一步發展。鄭和下西洋把貿易區域擴大到波斯灣、紅海及東非沿岸,但這種官方貿易逐漸式微。同時,東南沿海地區的普通民眾,,一葉之舟,率得厚利”,甚至形成了王直等實力強大的民間貿易集團;廣州在全國貿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澳門等城市也成為重要的外貿口岸。菲律賓的馬尼拉等地形成了新的貿易中轉站。中國主要出口紡織品、瓷器、茶等,換回各地特產和大量白銀。18世紀以后,中國海外貿易最終衰敗?!幾詶詈睬颉妒逯潦呤兰o中西航海貿易勢力的興衰》等材料二15世紀末16世紀初,在歐洲貿易網中,意大利威尼斯等城市的地位不斷下降,而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地則先后成為國際貿易的中心。隨之,世界逐漸形成一個直接聯系、西歐資本主義主導的統一市場。荷、英、法等逐漸成為近代國家,政府重視商業和外貿,支持、參與民間建立一批新型股份公司,國家給予公司種種特權,支持其壟斷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摘編自李壯《15世紀以來歐洲列國與中國經濟政策分野研究——以斯密型增長的區域經濟體為背景的觀察》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外貿變化的表現及原因。(12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6世紀前后西歐外貿發展與中國的主要不同之處,并分析其外貿發展的影響。(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煙畫是民國時期盛行的因推銷香煙而內置于煙盒的一種小型廣告畫片,為了達到銷售商品的目的,煙畫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內涵,發展出了物質文化、社會文化和政治文化內涵的廣告文化。煙畫正面圖畫色彩鮮艷、印制考巧,集趣味性、知識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于一體,溶大千乾坤于它小小的方寸之中。如下圖所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煙畫。(古今世界奇跡 比薩斜塔,煙畫(看圖譏字:'煙畫k勿忘國恥煙畫圍繞材料,選取其中一幅或者多幅圖畫材料,結合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劉晏是唐朝杰出的理財家,其財政思想和改革措施,對古代影響頗為深遠,被蘇軾譽為懂得國家大計的“有遠見的理財家”。劉晏在鹽政的改革上,按照''因民所急而稅之,則國足用”的思想,對食鹽這種生活必需品課以適度的稅收;他主張取消不產鹽州縣的鹽官,僅在產鹽的地方設置橇鹽機構,由鹽官負責收購亭戶所產,就地專賣給商人,采取所謂“民制官收、商運商銷”的模式。劉晏講求“理財以愛民為先”,主張采取“豐則責氽,歉則賤累,或以谷易雜貨供官用,及于豐處賣之”的宏觀調控方法。劉晏很重視信息情報工作,在各地設立巡院、置“知院官”,以及時掌握生產狀況、市場動態和各地災情,調節供求關系。劉晏理財的重點不在苛征暴斂而在于涵養財源,鼓勵民眾積極發展生產和參與商業流通,使勞動力和社會財富不斷增加,既避免了激化階級矛盾,又能夠增加政府收入.國富而民不勞、上足而下不困,才能支持著唐王朝在艱難中得以延續?!幾圆芰铡秳㈥汤碡斔枷肱c財政改革措施》(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晏理財思想與財政改革措施的主要內容。(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劉晏理財思想與財政改革措施的影響。(9分).[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聯邦德國推行向西方一邊倒的對外政策,拒不承認戰后歐洲邊界,也拒不承認民主德國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堅持不與和民主德國建交的任何國家(除蘇聯外)建立外交關系。這種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臺和國際地位的提高。1969年勃蘭特當選為聯邦德國總理,推行''新東方政策”。勃蘭特與蘇聯和波蘭簽訂了條約,保證互不侵犯,承認歐洲各國現有的邊界。通過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蘇簽署西柏林協定,解決了東西方在柏林問題上的對峙。聯邦德國與蘇聯、東歐及民主德國的關系發展迅速,并進入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活動余地迅速擴大,兩德的關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復和發展,為統一注入了新的生機。(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長期分裂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推動兩德統一的有利因素并分析其影響。(9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材料建軍之初的紅軍大多是農民和舊軍人,通過觀察和了解,毛澤東提出“三操兩講”前后要唱革命歌曲。這既可以活躍部隊的文化生活,更是因為如《國際歌》《工農兵聯合歌》等歌曲富有教育意義,能激發部隊的革命熱情,加深對革命的認識。隨著紅軍的壯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意識在滋長。在毛澤東的要求下,《當兵就要當紅軍》《活捉張輝瓚》《紅軍勝利歌》等一批取材于民歌,語言通俗易懂,滿含張力的歌曲相繼創作并在紅軍中教唱。為教育1928年龍源口戰斗中俘虜的大批國民黨士兵,毛澤東特意要何長工編支新歌對俘虜兵演唱。何長工創作的歌曲在演唱之后,許多俘虜兵痛哭流涕,要求參加紅軍,調轉槍口打反動派。在革命斗爭中,音樂始終鼓舞著紅軍“艱難奮戰而不潰散”,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敵人的“圍剿”,從勝利走向勝利。——摘編自彭西西《毛澤東與紅軍音樂》(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毛澤東對紅軍音樂的要求。(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毛澤東指導下的紅軍音樂的意義。(9分)答案以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中“新開拓的疆土或從私家剝奪的土地,不再進行分封,而由諸侯國國君直接統治”“地方行政區劃開始出現”可知,東周以后,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國君不再對土地進行分封,而是通過劃分地方行政區域進行直接統治,這反映了中央集權正在萌芽發展,B項正確。天下一統的整體觀念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材料并未涉及周文化的輻射力和吸附力,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地方行政區劃開始出現,體現不出郡縣制度開始推廣,排除D項。.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圖片中左側農民在拔除田中雜草,右側農民揮舞工具驅逐破壞農田的飛禽走獸,由此可看出這一時期農業生產重視對土地的中耕管理,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家畜飼養業和種植業緊密結合,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畫像磚中的農業活動是否屬于莊園經濟,排除B項;圖片無法體現政府對推廣農耕技術的態度,排除D項。.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北宋法律規定父母、親屬不得強迫婦女再嫁,宋真宗時允許生計困難的婦女再嫁,這些規定保證了婦女再嫁時的自主選擇權,維護了婦女的合法權益,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宋代婦女政治地位的變化,排除A項;宋代理學強調“存天理,滅人欲”,材料未體現理學的影響,且理學正統地位確立于南宋,排除B項;“反對”的說法不符合材料內容,排除C項。.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朝律法對一切臣民所用的房屋器具、服飾、首飾等都進行了嚴格規定,如果僭越就會受到嚴懲,這體現出明朝力圖用法律來維護社會等級秩序,B項正確。僅憑一項法規難以判定明朝法律是否完整,A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中央集權,C項錯誤;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C解析:輪船招商局是洋務運動期間成立的官督商辦企業,根據材料信息“用人、理財悉聽調度”可知,輪船招商局由政府來安排用人,配置人才資源,C項正確。輪船招商局是官督商辦企業,A項'‘純粹”一詞表達錯誤;B項表述正確,但是未能體現題干中政府對人才資源的調配這一點,排除;輪船招商局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御外國的經濟侵略,但是材料中并未體現這一點,D項錯、口誤。.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德莫克拉西(民主)'是那被征服的新興財產工商階級……要求權利的旗幟”“新興無產勞動階級……要求權利的旗幟”等和所學知識可知,陳獨秀運用唯物史觀中的階級分析法將民主區分為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民主,這說明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D項正確。僅由材料“20世紀的‘德莫克拉西',乃是被征服的新興無產勞動階級……要求權利的旗幟”無法得出陳獨秀主張發動工人暴動,排除A項;由材料無法得出陳獨秀醞釀建黨事宜,排除B項;材料并未體現陳獨秀反對照搬西方文明,排除C項。.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根據地政府注重保護農民的合法勞動所得,同時也保護地主的部分利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民族矛盾上升為國內的主要矛盾,根據地政府實行這些政策意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革命階級,以應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B項正確。根據地政府的政策體現了對地主、債主部分利益的保護,并不是要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排除A項;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于1937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中的政策與國共對峙時期的土地路線明顯不同,不能稱其是對后者的完善,排除D項。.答案:D解析:表格信息中,1957年底到1960年底,城市人口和職工人數都迅猛增長,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大躍進”盲目發展工業的結果,根據題干所述文件和時間“1961年”可知,我國正在進行國民經濟調整,推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D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經濟建設中心轉移情況,排除A項;城市人口和職工人數都迅猛增長會導致城市糧食供應緊張,但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項;材料信息與城鎮化概念的內涵相反,排除C項。.答案:C解析:由題干材料“用他人的材料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筑"''用自己的材料在他人的土地上建筑房屋”“歸土地所有人”等可知,羅馬法重視對財產所有權的保護,C項正確,D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義務,不允許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權,A項與題干材料主旨不符。城邦民主制度是古代希臘的政治制度,材料反映的是羅馬法對財產所有權的保護,B項錯誤。.答案:C解析: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促使思想領域出現資產階級思想。《九十五條論綱》符合資產階級新思想,因此傳播較快,C項正確。材料中未體現信徒的傾囊相助和封建君主的支持,排除A、B兩項;宗教改革此時剛剛拉開序幕,新教理論尚未成熟,排除D項。.答案:C解析:據材料可知,1838—1875年英國出生率持續增長,這與當時英國社會的發展狀況是相符的,當時的英國在兩次工業革命及科技發展的影響下,向工業社會轉型的進程進一步加快,這為人口出生率的增長奠定了基礎,C項正確。工業革命興起于18世紀中后期,排除A項;工人運動的推動與宗教觀念的淡化與英國人口增長無必然的聯系,排除B、D兩項。.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蘇聯在西方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大力發展工業,并制定了有利于本國經濟發展的對內對外政策,這反映出蘇聯善于抓住機會來發展本國經濟,B項正確。蘇聯工業崛起的主要因素是內因,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宏觀調控,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青年參考》對蘇聯內外政策的總結,體現不出該雜志夸大了蘇聯的經濟成就,排除D項。.答案:(1)表現:朝貢貿易逐漸衰落,民間貿易發展:東南沿海地區的影響更突出;貿易出超并吸納大量白銀;成為近代世界貿易的一部分。(每點2分,共6分,任答3點即可)原因:傳統農業、手工業(工商業)發展并占據相對優勢;南方商品經濟和國內市場的發展;國家經濟壓力增大;西歐殖民擴張。(每點2分,共6分,任答3點即可)(2)不同:發展速度快,范圍廣:殖民擴張:注重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政府支持。(每點2分,共4分,任答2點即可)影響: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展;有利于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破壞了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正常發展(帶來了災難和破壞)。(每點3分,共9分,任答3點即可)解析:(1)第一小問表現,據材料一“但這種官方貿易逐漸式微……甚至形成了于直等實力強大的民間貿易集團”并結合所學得出朝貢貿易逐漸衰落,民間貿易發展;據材料一“東南沿海地區的普通民眾'一葉之舟,率得厚利廣州在全國貿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澳門等城市也成為重要的外貿口岸”并結合所學得出東南沿海地區的影響更突出;據材料一“中國主要出口紡織品、瓷器、茶等,換回各地特產和大量白銀”并結合所學得出貿易出超并吸納大量白銀;據材料一“菲律賓的馬尼拉等地形成了新的貿易中轉站”并結合所學得出成為近代世界貿易的一部分。第二小問原因,據材料一“中國主要出口紡織品、瓷器、茶等,換回各地特產和大量白銀”并結合所學得出傳統農業、手工業(工商業)發展并占據相對優勢:據材料一“東南沿海地區的普通民眾……澳門等城市也成為重要的外貿口岸”并結合所學得出南方商品經濟和國內市場的發展;據材料一“但這種官方貿易逐漸式微”并結合所學得出國家經濟壓力增大;據材料一“澳門等城市也成為重要的外貿口岸”“菲律賓的馬尼拉等地形成了新的貿易中轉站”并結合所學得出西歐殖民擴張。(2)第一小問不同,據材料二“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地則先后成為國際貿易的中心”和材料一”但這種官方貿易逐漸式微”并結合所學得出發展速度快,范圍廣;據材料二“國家給予公司種種特權,支持其壟斷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并結合所學得出殖民擴張:據材料二“隨之,世界逐漸形成一個直接聯系、西歐資本主義主導的統一市場”得出注重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據材料二“政府重視商業和外貿,支持、參與民間建立一批新型股份公司”得出政府支持。第二小問影響,從積極、消極兩個方面分析。積極:據材料二“世界逐漸形成一個直接聯系、西歐資本主義主導的統一市場”并結合所學得出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據材料二“荷、英、法等逐漸成為近代國家”并結合所學得出有利于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消極:據材料二''支持其壟斷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并結合所學得出破壞了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正常發展(帶來了災難和破壞)。.答案:示例一:觀點:煙畫具有傳播西方文化的功能。(2分)論證:民國時期,中國社會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煙畫作為民國時期特有的廣告文化,在刺激香煙消費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傳入西方的思想文化?!豆沤袷澜缙孥E——比薩斜塔》煙畫中呈現出的是意大利的比薩斜塔,說明與該建筑相關的西方文明,如伽利略自由落體定律等傳入中國,有利于打破當時閉塞隔絕的環境,給廣大民眾帶來了解世界、學習新知的機會,是早期人們了解國際事物的窗口。同時這些文化來自于使用堅船利炮打開我國國門的西方國家,也進一步刺激國人反侵略的民族自強精神。(8分)結論:帶有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氣息的煙畫打開了民國時期人們認識世界的窗口,激發了民族自強觀念。(2分)示例二:觀點:煙畫具有傳播知識的功能(2分)論證:《看圖識字》煙畫中將動物形象、漢字、英文單詞相結合,說明民國時期的煙畫用精美有趣的圖示給民眾傳遞知識信息,圖文并茂的形式更具通俗性,也更有傳播效力,將文字、圖形和英文單詞結合起來,因地制宜進行教學,成為生活中廣泛存在的“百科全書”,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體現出民國時期國人渴求新知的精神迫求,寓教于樂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體現出中外文化交往的發展。(8分)結論:民國時期的煙畫不僅具有欣賞性和趣味性,同時還具有知識性。(2分)示例三:觀點:煙畫具有濃厚的政治文化內涵。論證:《勿忘國恥》煙畫以日本開始局部侵華的標志九一八事變為主題,是帝國主義踐踏中華民族的見證,同時也時刻警示著民眾勿忘國恥,不斷地提醒和呼吁民眾銘記歷史,說明煙畫不僅是宣傳產品和企業信息的內置廣告,還是一個具有政治文化的宣傳平臺,體現出民族資本家將個體發展與國家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利用煙畫促進國貨發展,提高消費者的民族認同,刺激國人奮勇抗日的熱情。結論: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煙畫具有提醒國人勿忘國恥的政治宣傳功能。解析:提煉論題可從煙畫的內容入手,如《古今世界奇跡比薩斜塔》煙畫內容為比薩斜塔得出論題,煙畫具有傳播西方文化的功能;《看圖識字》煙畫中有"熊”的圖片、漢字和英文單詞得出論題,煙畫具有傳播知識的功能;《勿忘國恥》煙畫以九一八事變為內容提醒人們勿忘國恥得出論題,煙畫具有濃厚的政治文化內涵。其次,對提煉的觀點進行充分的論證,結合近代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抗日戰爭的史實合理闡述.最后,總結觀點,表述成文。.答案:(1)內容:減少鹽稅,精簡鹽政;宏觀調控,調劑救災;鼓勵生產,增加財富。(每點2分,共6分)(2)影響:減輕了人民負擔;擴大了稅源,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利于商品經濟發展;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社會穩定;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唐王朝的統治;為后世提供借鑒。(每點3分,共9分,任答3點即可)解析:(1)根據材料“對食鹽這種生活必需品課以適度的稅收”“取消不產鹽州縣的鹽官,僅在產鹽的地方設置榷鹽機構”可以得出減少鹽稅,精簡鹽政:根據材料“豐則責汆,歉則賤粢,或以谷易雜貨供官用,及于豐處賣之"'‘掌握生產狀況、市場動態和各地災情,調節供求關系”可以概括得出宏觀調控,調劑救災;根據材料“鼓勵民眾積極發展生產和參與商業流通,使勞動力和社會財富不斷增加”可以概括得出鼓勵生產,增加財富。(2)根據材料“避免了激化階級矛盾,又能夠增加政府收入,國富而民不勞、上足而下不困,才能支持著唐王朝在艱難中得以延續”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概括得出減輕了人民負擔,擴大了稅源,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利于商品經濟發展;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社會穩定;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唐王朝的統治:為后世提供借鑒。.答案:(1)原因:德國在二戰戰敗后被分區占領;聯邦德國前期的外交政策不利于德國統一:兩極對峙的國際環境。(每點3分,共6分,任答2點即可)(2)有利因素:歷史人物的推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