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計算機通信工程第一章計算機網絡專業知識一、填空題目前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主要有OSI、TCP/IP和(IEEE802)三種。路由器是用于將局域網與廣域網連接設備,它具有判斷網絡地址和選擇(傳輸路徑)及傳輸流量控制等功能。網關用于完全不同的網絡之間的連接,它為網間提供(協議轉換),使應用不同協議的網絡可以通過網關相連。廣域網中一個突出的核心技術是(路由選擇),解決分組在各交換機中如何進行轉發,即通過哪條通路將數據從源主機傳送到要通信的目的主機。5.網絡集線器的作用是將信號(再生轉發),使用集線器可以改善網絡的管理和維護,提高網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二、單項選擇題城域網是指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圍內,覆蓋的地理范圍在(D)。C.幾百公里D.十幾公里至幾十公里內2?廣域網是指將分布范圍在(C)范圍內的計算機連接起來的網絡,其典型代表是國際互聯網。A.幾十公里B?幾百公里C.幾百公里至幾千公里D.幾千公里是用于連接兩個相同的網絡。C)位二進制表示,采用分段OSI協議的全部(D)。網橋是連接兩個使是用于連接兩個相同的網絡。C)位二進制表示,采用分段OSI協議的全部(D)。A.相同協議B.不同協議C.同一路由D.相同網絡4.IP地址是指用于標識接入國際互聯網的每臺主機,它由(地址方式,段與段之間用圓點分開。A.8B.16C.32D.645.網關使應用不同協議的網絡可以通過網關相連,網關使用了A.四層B.五層C.六層D.七層三、多項選擇題1?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可分為(ABC)和環形網絡。A.總線型網絡B.星型網絡C.樹型網絡D.復合形網絡2?計算機網絡中網絡構件包括(ABCD)等。A.網絡服務器B.網絡工作站C.傳輸介質D.網絡設備ACD)、集線器、中繼器、路由器和交3?網絡設備是指網絡連接所需的設備或部件,包括(ACD)、集線器、中繼器、路由器和交A.網卡B.網橋C.網址D.網關4?局域網是一種計算機通信網絡,具有(ABCD)特點。A.覆蓋一個小的地理位置B.較小的時延和較低的誤碼率C.各站點之間形成平等關系D.進行廣播或組播5.計算機網絡具有(ABCD)的功能。A.信息傳遞B.資源共享C.系統可靠性D.分布處理四、判斷題1?計算機網絡中的TCP/IP協議已成為國際互聯網與所有網絡進行交流的語言,是國際互聯網標準連接協議。(V)2?計算機網絡中的TCP協議屬于運輸層的協議,可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服務。(V)3?網絡工作站一般指用戶直接使用的入網計算機。(V)4?雙絞線由8對線組成,其中每對由兩根帶絕緣層的導線以螺旋形絞合在一起,這兩條線使用時作一條通信線路。(X)5?交換式以太網數據包的目的地址將以太包從原端口送至目的端口,主要用于連接Hub、Server或分散式主干網。(V)6.星形網絡的特點是組網簡單、易擴充、易監控網絡,但網絡安全性和穩定性較差。(X)7.網絡協議TCP/IP體系結構向用戶提供一組常用應用程序,如郵件傳輸協議、域名系統服務、遠程登錄協議、文件傳輸協議和超文本協議等。(V)五、簡答題1簡述計算機通信網絡的定義及其功能。答:通常用下面的公式表達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計算機網絡=計算機+通信。計算機網絡具有信息傳遞、資源共享、系統可靠性和分布處理的功能。2.IP協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IP協議是網絡的主要協議,其主要功能是無連接數據報傳輸、路由選擇和差錯控制。數據報是IP協議中傳輸的數據單元。無連接數據報傳輸是指在數據報傳輸前并不與目標端建立連接即可將數據報傳輸。路由選擇給出一個從源到目標的IP地址序列,要求數據報在傳輸時嚴格按指定的路徑傳輸。3?簡述計算機局域網中路由器的主要功能。答:選擇轉發數據的路徑,均衡網絡負載;利用通信協議本身的流量控制功能控制數據的傳輸;具有判斷是否轉發數據分組的功能,對于不該轉發的信息進行過濾;根據局域網網絡地址、協議類型、網間地址、主機地址和數據類型(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等),把一個大網絡劃分為若干個路由。4?簡述計算機網絡設備中網卡的主要功能。答:網卡的主要功能是并行數據與串行數據的轉換、數據包的裝配和拆裝、網絡的存取控制、數據傳輸和數據傳輸后的緩存、網絡信號的產生等。六、論述題闡述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計算機通信網絡中局域網的實用協議。答:目前國際流行的局域網實用協議有IPX/SPX和NetBEUI協議。(1)IPX/SPX協議。IPX/SPX協議主要由IPX和SPX兩大協議組成,其中SPX是IPX的擴展,IPX是網絡層的協議,全稱為互聯網報文交換協議,它提供無連接的數據報文服務。作為網絡層的協議,IPX負責互聯網的路由選擇和維護網絡的邏輯地址。(2)NetBEUI協議。NetBEUI協議是微軟公司開發的運輸層協議,是微軟網絡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的擴充。由于其擁有比較小、易于實現、傳輸快的特點,是目前應用于WindowsNT的最快的運輸層協議。在同一微軟產品聯網時,建議采用NetBEUI協議。闡述計算機網絡通信中TCP/IP體系結構的層次。答:TCP/IP體系結構共有如下四層:(1)應用層。應用層有著許多著名的協議,如郵件傳輸協議(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和遠程登錄協議(Telnet、等。(2、運輸層。運輸層又稱主機到主機層,該層傳輸的數據單位是報文或數據流,可使用的協議有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協議(UDP)。(3、網際層。網際層的主要功能是使主機能把數據報文獨立傳向目標(可能經不同網絡),主要協議是網際協議IP,該層傳輸的是分組(Packet)o(4)網絡接口層。該層主要是與其他網絡的接口協議。第二章INTERNET應用服務系統八、計算機通信工程第二章INTERNET應用服務系統一、填空題1?因特網中文件傳送服務的連接模式有兩種,即PORT和(PASV)o2?因特網超文本式瀏覽工具中的主頁一HomePage在Web述語中是指一個(Web站點)的首頁。3?因特網中的虛擬專用網是一種利用(公共網絡)來構建的私有專用網絡。4?因特網域名系統的數據文件中存儲著主機名和與之相匹配的(IP、地址。5?在因特網域名系統中,無論主機注冊是如何完成的,這種注冊的主要目的是在某個列表中記錄下其他計算機在需要時可以被查到的主機名及其(源地址),這種記錄稱為資源記錄。6.多用途Internet郵件擴展協議是一種編碼標準,解決了SMTP協議僅能傳送(ASCII、碼文本的限制。二、單項選擇題在因特網文件傳送服務中連接模式PORT建立數據傳輸通道是由服務器端發起的,服務器使用(A)端口連接客戶端的某一個大于1024的端口。A.20B.21C.22D.232?在因特網文件傳送服務PASV連接模式中,數據傳輸的通道的建立是由FTP客戶端發起的,它使用一個大于1024的端口連接服務器的(C)以上的某一個端口。A.1010B.1011C.1024D.10213?因特網虛擬私有撥號網絡的速率最大可達到(B)以上。A.50KB.56KC.60KD.75K4?因特網多協議標記交換虛擬專網是第(C)層的虛擬專用網技術,在IP多媒體網上部署非常靈活,能提供一定安全性保障。A.一B.二C.三D.四5.因特網中的文件傳送服務客戶在和服務器建立連接前就要經過一個被廣為熟知的(D)的過程。A.連接B.面向連接C.兩次握手D.三次握手6?因特網中的文件傳送服務需要2個端口,其中(B)端口是作為控制連接端口,用于發送指令給服務器以及等待服務器響應。A.20B.21C.22D.23三、多項選擇題因特網文件傳送服務PORT連接模式中的數據傳輸端口是用來建立數據傳輸通道的,其主要作用主要是(ABC)。A.從客戶向服務器發送一個文件B.從服務器向客戶發送一個文件C.從服務器向客戶發送目錄列表D.從客戶向服務器發送目錄列表因特網超文本文件的指針可以使本地的、遠程服務器上的各種形式的文件,如(ABCD)等連接在一起。A.文本B.圖像C.聲音D.動畫統一資源定位器是WWW上的一種編址機制,由(ABD)組成。A.代碼B.服務器地址標識C.web地址D.服務器定位文檔的全路徑名主機名和IP地址注冊就是將主機名和IP地址記錄在一個列表或者目錄中,注冊的方法有(ABCD)。A.人工B.自動C.靜態D.動態電子郵件在發送和接收的過程中還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協議和標準,如(ABC)等,這樣一份電子郵件才能順利地被發送和接收。A.SMTPB.POP3C.MIMED.IPX6.目前虛擬專用網能夠用于構建VPN的公共網絡包括Internet和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ABC)等。A.DDN專線B.幀中繼C.ATMD.分組交換四、判斷題TOC\o"1-5"\h\z在因特網文件傳送協議的工作模式中,文件傳輸分為上傳和下載兩種。(V)在因特網文件傳送服務協議客戶連接服務器的整個過程中,數據傳輸通道是一直保持連接的,而控制信道是臨時建立的。(X)因特網超文本式瀏覽工具使用非線性網型結構來組織信息和瀏覽。(V)在虛擬專用網中,PPP數據包流是由一個LAN上的路由器發出,通過共享IP網絡上的隧道進行傳輸,再到達另一個LAN上的路由器。(V)當一臺客戶機需要另一臺主機的IP地址時,一般它首先查詢自己所在的DNS服務器,前TOC\o"1-5"\h\z提是這臺服務器列在搜索次序的末位。(X)電子郵件將郵件發送到收信人的郵箱中,收信人可隨時進行讀取。(V)SMTP協議是Internet上基于TCP/IP應用層協議,適用于主機之間電子郵件交換。(V)&POP3協議不允許用戶在不同的地點訪問服務器上電子郵件。(X)五、簡答題電子郵件在發送和接收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協議有哪些?答:(1)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POP3(郵局協議版本3);MIME(多用途Internet郵件擴展協議)。2?簡述超文本式瀏覽工具(WWW)中統一定位器(URL)的功能作用及其組成。答:統一資源定位器是WWW上的一種編址機制,用于對WWW的資源進行定位,以便于檢索和瀏覽。一個URL,由以下三部分組成:(1)代碼,用于標識所使用的超文本傳送協議;(2)服務器地址標識;該服務器定位文檔的全路徑名。六、論述題1?闡述因特網應用服務系統中電子郵件的傳遞過程。答:在Internet網上,一封電子郵件的實際傳遞過程如下:(1)由發送方計算機(客戶機)的郵件管理程序將郵件進行分拆,即把一個大的信息塊分成一個個小的信息塊,并把這些小的信息塊封裝成傳輸層協議(TCP)下的一個或多個TCP郵包(分組)。TCP郵包又按網絡層協議(IP)要求,拆分成IP郵包(分組),并在上面附上目的計算機的地址(IP地址)。根據目的計算機的IP地址,確定與哪一臺計算機進行聯系,與對方建立TCP連接。如果連接成功,便將IP郵包送上網絡。IP郵包在Internet的傳遞過程中,將通過對路徑的路由選擇,經過許許多多路由器存儲轉發的復雜傳遞過程,最后到達接收郵件的目的計算機。在接收端,電子郵件程序會把IP郵包收集起來,取出其中的信息,按照信息的原始次序復原成初始的郵件,最后傳送給收信人。2?闡述超文本式瀏覽器工具(WWW)的工作過程。答:超文本式瀏覽器工具上的一個超文本信息查詢工具,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查詢與管理系統。WWW的工作過程可以歸納如下:(1)先和服務器提供者連通,啟動Web客戶程序。(2)如果客戶程序配置了缺省主頁連接,則自動連接到主頁上。否則它只是啟動,等待指示。輸入想查看的Web頁的地址??蛻舫绦蚺c該地址的服務器連通,并告訴服務器需要哪一頁。(5)服務器將該頁發送給客戶程序。(6)客戶程序顯示該頁內容。(7)你便可以閱讀該頁。每頁又包含了指向別的頁的指針(就象Gopher菜單項一樣),有時還包含指向本頁其他內容的指針,只需單擊該指針就可到達相應的地方。也可以找到有表格的Web頁,通過填表將信息發送給某人或是請求服務器為你做工作(比如搜索)。跟著這些指針,直到完成Web上的旅行為止。3?闡述計算機通信中虛擬私有撥號網絡(VPDN)通信的建立過程。答:(1)撥號用戶使用VPDN業務時,只需在WINDOWS中啟動撥號網絡,填入完整用戶域名和對應口令,則可啟動業務;(2)用戶終端(PC)呼叫通信接入服務器(LAC);(3)用戶終端將用戶域名和口令發送到通信接入服務器;(4)通信接入服務器將收到的用戶域名和口令送到通信端AAAServer進行認證,是否為一個VPDN用戶,是哪一個域的用戶;(5)如果是一個VPDN用戶,通信接入服務器將根據從AAAServer返回的Radius屬性與用戶端設備LNS協商建立隧道連接;(6)在通信接入服務器與LNS之間為該用戶建立VPDNSession;(7)LNS將從通信接入服務器轉發而來的用戶名和口令發送到用戶端RadiusServer進行認證;(8)如果認證通過,則在用戶終端與LNS之間建立PPPSession;(9)OK,用戶可以開始正常通信。第三章多媒體信息服務系統八、計算機通信工程第三章多媒體信息服務系統一、填空題1?多媒體計算機指的是計算機綜合處理多媒體信息,使多種信息建立邏輯連接、集成為一個系統并具有(交互性)的技術。2?多媒體通信中彩色攝像機得到的信號是經過(丫)校正的RGB信號。3?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技術中,常用的壓縮編碼方法可以分為(無損壓縮法)和有損壓縮法兩大類。多媒體通信中數字化音頻采樣頻率范圍是(5?441)kHz。多媒體通信中數字化音頻采樣量化位為(8/16)位。二、單項選擇題1?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技術中的量化的過程是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B)。A.反射B.映射C.置換D.變換2?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技術中的量化概念主要來自于從模擬量到數字量的轉換,即(C)轉換。A.C/DB.A/BC.A/DD.B/C3?常用的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主要有統計編碼、(D)和變換編碼。A.數字編碼B.二進制碼C.量化編碼D.預測編碼現代的彩色電視系統中,一般采用攝像機把攝到的彩色圖像信號,經過分色棱鏡分成(A)分量的信號。A.R0、GO、B0B.YC.R—YD.B—Y為解決彩色與黑白的兼容和減少幅度失真等問題,必須對彩色信號進行壓縮,具體方法是讓色差信號乘上一個小于(A)的壓縮系數,經過運算整理得YUV與RGB之間的關系表達式。A.1B.2C.3D.4三、多項選擇題1?多媒體音頻卡的功能主要有(ABCD)、CD-ROM接口、MIDI接口和游戲接口等。A.音頻錄放B.編輯C.音樂合成D.文語轉換2?多媒體計算機彩色監視器的輸入需要(ABC)彩色分量,通過不同分量的不同比例的組合,在顯示器屏幕上可得到任意的顏色。A.紅B.綠C.藍D.黃3?在彩色電視系統中,彩色全電視信號是由(ABCD)等組成的。A.色度信號B.亮度信號C.復合消隱信號D.復合同步信號4?多媒體編輯與合成就像一部數字音頻編輯器,它可以對聲音文件進行各種特殊的處理,如倒播、增加回音效果、(BD)和靜噪音等。A.音頻錄放B.交換聲道C.文語轉換D.往返放音5?多媒體聲音的合成與處理是音頻卡的核心部分,它由(ABC)組成。A.數字聲音處理器B.調頻音樂合成器C.樂器數字接口控制器D.功率放大器四、判斷題1?多媒體數字音頻是通過采樣量化把模擬量表示的音頻信號轉換成許多二進制數1和0組成數字音頻文件。(“)2?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的技術中,量化的作用是在圖像質量或聲音質量達到一定保真度的前TOC\o"1-5"\h\z提下,舍棄那些對視覺或聽覺影響較大的信息。(X)3?多媒體視頻會議系統根據通訊節點數量分為點對點視頻會議系統和多點視頻會議系統兩大類。(“)4?由于混合信號處理器輸出的信號功率還不夠大,不能推動揚聲器或音箱,所以一般多媒體音頻卡中都有一個功率放大器。(V)多媒體系統總線接口有多種,早期的音頻卡為ISA總線接口,現在的音頻卡一般是PCI總線接口。(V)五、簡答題1?多媒體信息服務系統中常用的聲音文件格式有哪幾種?答:多媒體技術中常用的聲音文件格式有:(1)WAV文件;(2)VOC文件;(3)MIDI文件。多媒體信息服務系統中音頻卡工作原理框圖主要由幾個部分組成?答:音頻卡的工作原理框圖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聲音的合成與處理;(2)混合處理器;(3)功率放大器;(4)總線接口和控制器。?簡述視頻會議系統視頻會議終端的功能。答:視頻會議終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視頻音頻信號的采集、編輯處理及輸出、視頻音頻數字信號的壓縮編碼和解碼,最后將符合國際標準的壓縮碼流經線路接口送到信道,或從信道上將標準壓縮碼流經線路接口送到終端。六、論述題1?闡述多媒體信息服務系統中哈夫曼編碼方法的步驟。答:哈夫曼編碼方法的步驟是:第一步:概率統計(如對一幅圖像,或m幅同種類型圖像作灰度信號統計),得到n個不同概率的信息符號。第二步:將n個信源信息符號的n個概率,按概率大小排序。第三步:將n個概率中,最后兩個小概率相加,這時概率個數減為n-1個。第四步:將n-1個概率,按大小重新排序。第五步:重復第三步,將新排序后的最后兩個小概率再相加,相加和與其余概率再排序。第六步:如此反復重復n-2次,得到只剩兩個概率序列。第七步:以二進制碼元(01)賦值,構成霍夫曼碼字,編碼結束。2?闡述多媒體信息服務系統中視頻采集卡的組成及工作原理。答:(1)視頻采集卡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模數(A/D)變換和數字解碼;窗口控制器;幀存儲器系統;數模(D/A)轉換和矩陣變換;視頻信號和VGA信號的疊加;數字式多制式視頻信號編碼。(2)視頻卡的工作原理可概述如下:視頻信號源、攝像機、錄像機或激光視盤的信號首先經過模數(A/D)變換,送到多制式數字解碼器進行解碼得到Y、U、V信號,然后由視頻窗口控制器對其進行剪裁,改變比例后存入幀存儲器。幀存儲器的內容在窗口控制下,與VGA同步信號或視頻編碼器的同步信號同步,再送到數模(D/A)變換器模擬彩色空間變換矩陣,同時送到數字式視頻編輯器進行視頻編碼,最后輸出到VGA監視器及電視機或錄像機。3?闡述多媒體信息服務系統中運動圖像壓縮編碼標準中的MPEG-I和MPEG-H標準。答:(1)MPEG-I標準。MPEG-I標準是運動圖像專家小組1981年制訂的數字存儲運動圖像及伴音編碼標準。該標準分為視頻、音頻和系統三部分。它是一個通用標準,既考慮了應用要求,又獨立于具體應用之上。視頻部分為15Mbit/s活動圖像壓縮編碼算法,對于帶寬為15Mbit/s的位流,能夠獲得可接受的圖像質量。該算法幀內編碼采用二維余弦變換、自適應量化、行程編碼、變字長編碼和DPCM技術,幀間編碼采用運動補償預測和運動補償內插技術。MPEG-I對于較低的傳輸速率、窄帶寬的應用(如單速CD-ROM)是相當完善的,并通過插值可處理大于352X240的畫面。(2)MPEG-II標準。MPEG-II是MPEG-I的擴充,豐富和完善。MPEG-II標準的視頻數據速率為4-5Mbit/s,能提供720X480(NTSC)或720X576(PAL)分辨率的廣播級質量的視像,適用于包括寬屏幕和高清晰度電視(HDTV)在內的高質量電視和廣播。4?闡述多媒體信息服務系統中視頻會議系統的組成及主要功能。答:(1)視頻會議終端。視頻會議終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視頻音頻信號的采集、編輯處理及輸出、視頻音頻數字信號的壓縮編碼和解碼,最后將符合國際標準的壓縮碼流經線路接口送到信道,或從信道上將標準壓縮碼流經線路接口送到終端。(2)多端控制單元(MCU)。多端控制單元的主要功能是對視頻、語音及數據信號進行切換。(3)信道(網絡)。信道(網絡)的主要功能是:保證視頻音頻數據壓縮碼流安全在信道上傳輸到視頻會議系統的終端。(4)控制管理軟件。控制管理軟件主要是視頻會議系統的標準,其中最著名的標準是H320系列和T120系列建議。H系列的建議和標準是專門針對交互式電視會議業務而制定的,而T系列是針對其他媒體的管理功能做出規定,兩種協議的結合將使多媒體會議系統的通信有更完善的依據。第四章軟件工程八、計算機通信工程第四章軟件工程一、填空題1?計算機軟件工程結構化分析方法是利用(圖形)等半形式化的描述方式表達需求。2?計算機軟件工程中描述工具數據字典對數據流圖中出現的每一個數據流、文件、(加工)給出詳細定義。3?計算機軟件的體系結構中,模塊是可組合、分解和(更換)的單元。4?計算機軟件工程中通過信息隱藏,可以定義和實施對模塊的過程細節和(局部數據)結構的存取限制。5?計算機軟件設計中,面向數據流的設計是以需求分析階段產生的(數據流圖)為基礎,按一定的步驟映射成軟件結構。二、單項選擇題1?計算機軟件(A)是指開發人員要準確理解用戶的要求,進行細致的調查分析。A.需求分析B.分析C.用戶需求D.需求定義2?計算機軟件結構化分析是面向(C)進行需求分析的方法。A.數據B.結構C.數據流D.信息3?計算機軟件結構化分析方法采取的是(A)逐層分解的分析策略,即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劃分成若干小問題,然后再分別解決。A.自頂向下B.自下向頂C.自前向后D.由里向外?數據流圖是計算機軟件結構化分析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統(D)的一種工具,它以圖形的方式描繪數據在系統中流動和處理的過程。A.模塊B.軟件C.數據D.邏輯模型?計算機軟件模塊的大小在(A)行左右(兩屏幕可以顯示的行數)較為合適,過大的模塊不易理解,過小的模塊增加了系統接口的數量,加大了系統的不必要開銷。A.50B.60C.70D.80三、多項選擇題計算機軟件工程項目開發計劃是一個管理性的文檔,它的主要內容是項目概述、(BCD)。A.配置管理B.實施計劃C?人員組織及分工D.交付期限2?計算機軟件設計中編寫概要設計文檔的內容主要有(AB)、進一步補充需求分析階段編寫的用戶手冊和修訂測試計劃,對測試策略、方法、步驟提出明確要求。A.概要設計說明書B.數據庫設計說明書C.編寫詳細設計說明書D.選擇程序設計語言說明書3?計算機程序語言的工程特性主要有軟件的可重用性、(AC)和開發工具的可利用性。A.可移植性B.不可移植性C.可維護性D.不可維護性在進行編寫操作系統、編譯系統等系統軟件時,可選用的計算機語言有(ABCD)等。A.匯編語言B.C語言C.Pascal語言D.Ada語言計算機軟件工程中,軟件測試一般要經過(ABCD)。A.單元測試B.集成測試C.確認測試D.系統測試四、判斷題計算機軟件是能夠在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能夠被計算機識別和處理的數據及與程序和數TOC\o"1-5"\h\z據相關的各種文檔的統稱。(V)計算機軟件工程描述工具數據流圖是一種功能模型。(V)計算機軟件設計中每個模塊完成一個或多個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塊按某種方法組裝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完成整個系統所要求的功能。(X)計算機軟件工程中模塊獨立性是指每個模塊只完成系統要求的獨立的子功能。(V)計算機軟件結構設計中劃分模塊時,盡量做到高內聚、低耦合,保持模塊相對獨立性。(V)詳細設計是計算機軟件設計的第二階段,主要確定每個模塊的具體執行過程。(V)7?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目的是從經濟角度評價開發一個新的軟件項目是否可行。(V)五、簡答題簡述計算機軟件工程中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務和基本工作。答: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務是要準確地定義新系統的目標,滿足用戶需要,回答系統必須“做什么”的問題。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分析人員和用戶對問題識別,雙方商定對問題的綜合需求。(2)分析與綜合,導出軟件的邏輯模型。(3)編寫文檔。簡述計算機軟件工程結構化分析(SA)方法的步驟。答:(1)了解當前系統的工作流程,獲得當前系統的物理模型。這一模型包含了許多具體因素,反映現實世界的實際情況。(2)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3)建立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4)作進一步補充和優化。說明目標系統的人機界面,說明至今尚未詳細考慮的細節,如出錯處理、輸入輸出格式、存儲容量、響應時間等性能要求與限制。簡述計算機軟件工程中軟件結構設計的具體方法。答:(1)采用某種設計方法,將一個復雜的系統按功能劃分成模塊;(2)確定每個模塊的功能;(3)確定模塊之間的調用關系;(4)確定模塊之間的接口,即模塊之間傳遞的信息;(5)評價模塊結構的質量。簡述計算機軟件工程動態測試中的黑盒法。答:黑盒法把被測試對象看成一個封閉的黑盒子,測試人員完全不考慮程序的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只在軟件的接口處進行測試,依據需求規格說明書,檢查程序是否滿足用戶需求。黑盒測試又稱為功能測試或數據驅動測試。通常,黑盒法不可能采用窮舉測試。簡述計算機軟件工程動態測試中的白盒法。答:白盒法把測試對象看做一個打開的白盒子,測試人員要了解程序的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以檢查處理過程的細節為基礎,對程序中盡可能多的邏輯路徑進行測試,檢驗內部控制結構和數據結構是否有錯,實際的運行狀態與預期的狀態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進行窮舉測試。六、論述題闡述計算機軟件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內容。答:(1)技術可行性。對要開發項目的功能、性能、限制條件進行分析,確定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技術風險有多大,項目是否能實現。這里的資源包括已有的或可以搞到的硬件、軟件資源,現有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已有的工作基礎。(2)經濟可行性。進行開發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評估,確定要開發的項目是否值得投資開發。經濟可行性研究范圍較廣,包括成本——效益、公司經營長期策略、開發所需的成本和資源和潛在的市場前景等。(3)社會可行性。社會可行性包括要開發的項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礙等責任問題,要開發項目的運行方式在用戶組織內是否行得通,現有管理制度、人員素質、操作方式是否可行等,社會可行性所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廣,如合同、責任、侵權、用戶組織的管理模式及規范和其他一些技術人員常常不了解的陷阱等。闡述計算機軟件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具體步驟。答:(1)復查項目規模和目標。對有關人員進行調查訪問,仔細閱讀和分析有關的材料,對項目的規模和目標進行定義和確認,清晰地描述項目的一切限制和約束,確保分析員正在解決的問題確實是需要解決的問題。(2)研究正在使用的系統。現有的系統是信息的重要來源,要研究它的基本功能,存在什么問題,運行現有系統需要多少費用,對新系統有什么新的功能要求,新系統運行時能否減少使用費用等等。(3)得到新系統的概括的邏輯模型。根據對現有系統的分析研究,逐漸明確了新系統的功能、處理流程以及所受的約束,然后使用建立邏輯模型的工具——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來描述數據在系統中的流動和處理情況。(4)導出和評價各種方案。分析員建立了新系統的概括邏輯模型之后,要從技術角度出發,提出實現概括邏輯模型的多種方案,即導出若干概括的物理解法。根據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社會可行性對各種方案進行評估,去掉行不通的解法,確定可行的解法。(5)推薦可行的方案。根據上述可行性研究的結果,應該決定該項目是否值得去開發。若值得開發,那么可行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并且說明該方案可行的原因。該項目是否值得開發的主要因素是從經濟上看是否合算,這就要求分析員對推薦的可行方案進行成本——效益分析。(6)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將上述可行性研究過程的結果寫成相應的文檔,即可行性研究報告,提請用戶和使用部門仔細審查,從而決定該項目是否進行開發,是否接受可行的實現闡述計算機軟件設計中模塊的耦合性及其模塊耦合的類型。答:模塊的耦合性也稱塊間聯系,是軟件系統結構中各模塊間相互聯系緊密程度的一種度量。模塊的耦合性有以下七種類型:(1)非直接耦合(偶然耦合)。(2)數據耦合。模塊間傳遞數據參數(通過形參表和實參表來交換數據)。(3)標記耦合(復合耦合)。傳遞的“數據參數”,是某個數據結構的部分或全部。例如:房租水電=水+電+房租。(4)控制耦合。傳遞控制變量,實質是利用接口傳遞多功能的某種選擇。例如:最高分/最低分。(5)外部耦合。一組模塊訪問同一紀錄的外部數據塊。(6)公共耦合。一組模塊訪問同一公共數據環境,共用全局數據區,內存覆蓋區(全局性數據結構)。(7)內容耦合。一個模塊與另一個模塊內部代碼重疊一部分,一個模塊訪問另一個模塊內部數據。闡述計算機軟件設計中模塊的內聚性的定義、類型及其功能。答:內聚性又稱塊內聯系,是模塊的功能強度的度量,即一個模塊內部各個元素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的度量。若一個模塊內各元素(語句之間、程序段之間)聯系的越緊密,則它的內聚性就很高。內聚性有以下幾種類型:(1)偶然內聚(巧合內聚)。模塊內各部分沒有聯系,功能上不相關。例如:幾個模塊均須“讀a”,“寫b”等相同操作,為避免重復,形成模塊。(2)邏輯內聚。把幾種相似功能組合在一個模塊內,調用時由傳送參數或開關來控制應執行哪一功能。例如: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3)時間性內聚。運行時,幾個操作和處理需要在同一時間段內執行(時間上相關)。例如:一個初始化模塊須“為變量賦值”、“打開某文件”,為正式處理做準備。(4)過程內聚。模塊內各處理是相關的,必須依次序執行,各部分有內容聯系。例如:用高斯消去法解方程。(5)通信內聚。模塊內為完成各部分功能使用相同輸入數據,產生相同的輸出數據。(6)順序內聚(線性化過程內聚)。例如:用高斯消去法解方程的總過程。(7)功能內聚。例如:對一個數開方,對一組數求最大值。闡述計算機軟件工程中詳細設計的基本任務。答:(1)為每個模塊進行詳細的算法設計。(2)為模塊內的數據結構進行設計。(3)對數據庫進行物理設計,即確定數據庫的物理結構。(4)根據軟件系統的類型,還可能要進行代碼設計、輸人輸出格式設計、人——機對話設計等。(5)編寫詳細設計說明書。(6)為每一個模塊設計一組測試用例。(7)對處理過程的算法和數據庫的物理結構進行評審。第五章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八、計算機通信工程第五章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一、填空題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軟件攻擊包括軟件刪除、軟件漏洞修改和(軟件復制盜竊)等。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中僅擁有基本的安全措施還不夠,還應該有一個完整的網絡信息(安全體系結構)來保證,才能使系統滿足開放環境下的網絡信息安全可靠地運行。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安全服務是指對應的網絡協議層次對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進行保護和鑒別,以便防御各種安全威脅和攻擊。在復雜的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環境中,(路由控制)機制在于引導信息發送者選擇代價小且安全的特殊路徑,保證數據能由源節點出發,經選擇路由,安全到達目標節點。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對稱密碼技術包括分組密碼技術和(流密碼)技術這兩個重要的分支。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分組密碼是一個明文分組被作為一個整體來產生一個等長的密文分組的密碼,通常使用的是(64)bit的分組大小。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防火墻通常是指在網絡安全邊界控制中,用來阻止從外網想進入給定網絡的(非法訪問)對象的安全設備。8.網絡信息安全中對數據最有效的保護就是(加密)。二、單項選擇題存儲攻擊威脅通常是指存儲在計算機系統或服務器、數據庫中的(A)面臨的一種嚴重攻擊威脅。A.數據信息B.數據流C.內部信息D.外部信息網絡安全中的信息戰指不擇手段地獲取信息(B)的一種攻擊方式。A.資源B.控制權C.威脅D.系統3?網絡安全中的保密性是指信息按給定要求(C)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或過程。A.傳輸B.泄漏C.不泄漏D.交換4?網絡安全中的訪問控制規則是處理主體對客體訪問的(A)的合法性問題,一個主體只能訪問經過授權使用的給定客體。A.權限設置B.機制C.方法D.對象5?數據加密標準中的解密和加密使用相同的算法,只是將(C)的使用次序反過來。A.密碼B.密文C.子密鑰D.密鑰?使用虛擬專用網技術就是在公網基礎上進行(B)而虛擬構建的一種特殊通信環境,使其具有私有性和隱蔽性。A.邏輯整合B.邏輯分割C.加密D.限制7?數據加密標準是一種對二元數據進行加密的算法,將明文消息分成(C)一組進行加密。A.16bitB.32bitC.64bitD.128bit&高級加密標準AES分組長度為(D),密鑰長度為128/192/256bit。A.16bitB.32bitC.64bitD.128bit三、多項選擇題1?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傳輸威脅常見的攻擊手法主要有(ABCD)。A.截獲B.中斷C.偽造D.篡改2?來自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威脅主要有(ABCD)和安全缺限等。A.信息戰B.軟件攻擊C.黑客攻擊D.病毒攻擊3?計算機網信息安全體系結構中,數據保密的主要內容有(ABC)和信息流安全。A.連接保密B.無連接保密C.選擇字段保密D.不選擇字段保密4?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機制中數字簽名是解決信息安全特殊問題的一種方法,適用于通信雙方發生(ABC)和否認情況下的安全驗證。A.偽造B.假冒C.篡改D.交換5?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防火墻的主要功能包括(ABCD)。A.提供安全邊界控制的基本屏障B.體現網絡安全策略的具體實施C.強化安全認證和監控審計D.阻止內部信息泄漏
6.網絡信息安全特征中的完整性是指信息在(ABCD)過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壞和非丟失的特性。A.傳輸B.交換C.存儲D.處理四、判斷題1.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體系結構中,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通常是指對信息實體對象、平臺、用戶、接口模塊互連設備以及存儲和傳輸的信息操作或進程進行控制和管理。(V)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機制中加密機制是提供數據保密的基本方法,用加密方法和認證機制相結合,可提供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V)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鑒別交換是在通信進程中,以雙方互換約定信息方式確認實體身份機制。(V)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鑒別交換機制常用方式有口令鑒別確認、數據加密確認、通信中的TOC\o"1-5"\h\z“握手”協議、數字簽名和公證機構辨認,以及利用實體的特征或所有權形式辨別。(V)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對稱密碼技術是在試圖解決密鑰分配和數字簽名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X)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代理技術是面向應用級防火墻的一種常用技術。(V)7.網絡信息安全中存取控制表征主體對客體不具有規定權限操作的能力。(X)8.被動防御保護技術主要有防火墻技術、入侵檢測系統、安全掃描器、口令驗證、審計跟蹤、物理保護及安全管理等。(V)9.防火墻技術的核心的控制思想是包過濾技術。(V)10.安全服務是指對應的網絡協議層次對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進行保護和鑒別,以便防御各種安全威脅和攻擊。(V)五、簡答題1.IS0對信息系統安全體系結構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OSI)基本參考模型(ISO7498)提供了哪些基本的安全服務方案?答:(1)鑒別;(2)訪問控制;(3)抗否認否認;(4)數據保密;(5)數據完整性。在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用戶A向用戶B發送保密信息,應采取哪些步驟?答:(1)A生成一隨機的對稱密鑰,即會話密鑰;(2)A用會話密鑰加密明文;A用B的公鑰加密會話密鑰;A將密文及加密后的會話密鑰傳遞給B;B使用自己的私鑰解密會話密鑰;(6)B使用會話密鑰解密密文,得到明文。簡述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黑客攻擊的意圖。答:所謂黑客攻擊,是指黑客利用系統漏洞和非常規手段,進行非授權的訪問行為和非法運行系統或非法操作數據。攻擊的意圖有以下五點:一是非法連接、獲取超級用戶權限;二是非法訪問系統;三是非法執行程序,獲取文件或數據;四是進行非法的目標操作(如拒絕服務);五是變更信息或故意泄露信息。并記錄數據簡述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包過濾防火墻技術的執行過程。答:包過濾的執行過程為:防火墻檢查模塊首先驗證每個包是否符合過濾規則,包情況,對不滿足匹配規則的數據包進行報警或通知管理員。對決定丟棄的數據包將按包過濾策略處理,或發返回消息或不發,避免攻擊者利用拒絕包的類型猜測包過濾規則進行攻擊。并記錄數據簡述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包過濾防火墻技術的檢查內容。答:包過濾檢查模塊的檢查內容一般是網絡層的EP頭和傳輸層的TCP頭。具體檢查項目如下:(1)IP源/目地址;(2)協議類型(TCP包、UDP包、ICMP包);(3)TCP或UDP的源/目端口;(4)ICMP消息類型;(5)TCP報頭中的ACK位等。(6)TCP的序列號、確認號、EP檢驗和、分割偏移等選項。計算機病毒的類型有哪些?答:一是引導區型病毒;二是文件型病毒;三是破壞型病毒;四是木馬型病毒;五是惡意網站。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的主動防御保護技術有哪些?答:(1)數據加密技術;(2)身份鑒別技術;(3)存取控制技術;(4)權限設置技術;(5)虛擬專用網技術。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的被動防御保護技術有哪些?答:(1)防火墻技術;(2)入侵檢測系統(IDS);(3)安全掃描器;(4)口令驗證;(5)審計跟蹤;(6)物理保護與安全管理。六、論述題1.闡述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NetXRay監聽工具的功能。答:NetXRay是一種當前比較流行的監聽工具,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截獲數據包。NetXRay工具可以在同一個子網內對單節點或多節點的監聽對象,同時進行各種協議數據包的截獲,并加以適當的分類與分析。具體可通過Capture菜單,查看所得到的數據包。甚至可通過CaptureFilterSetting設置截獲數據包時的過濾條件,查看所想獲取的數據信息。在分類與分析中,可以通過數據類型的設置、高級過濾的設置、緩沖區設置以及顯示模式設置等查看截獲數據包的結果。(2)發送數據包。NetXRay可以從本機上通過對網絡自定義數據包或截獲過的數據包,來測試網絡的軟硬件狀況。特別是可以通過Packet菜單的選擇,用“Send1Packet'命令窗口的對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