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湛江市2021—202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考試高一語文試題--統編版高一必修下
廣東省湛江市2021—202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考試高一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2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從藝術史上看,“空白”的原創之功應該在中國古代繪畫。受道家“以虛為本”思想的啟示和熏染,中國古代繪畫將有意“留白”、精心“布白”的手法發揮到極致,從而形成一種空靈的富有意境的繪畫特征。無論是“留白”還是“布白”,其美學旨歸都在于實現“空白即畫”和“不白之白”的藝術效果,宗白華先生從道家思想出發對此解釋十分深刻:“中國畫底的空白在畫的整個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笪重光說:‘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無畫處的空白正是老、莊宇宙觀中的‘虛無’。它是萬象的源泉,萬動的根本。”
相對而言,“文本中的空白與未定性并不是一種絕對的無,而是相應于或借助于已有的表達的一種無表達的表達。”就詩歌來說,“已有的表達”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定的空白與未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賴古漢語語法的意會性和意合性,即“以意組合,略于形式,虛實自如,脈絡深蘊,句法規則的控制能力顯得較弱,語義語用的制約作用顯得很強。”中國古代對此特征的認識已很深刻,表述也言簡意賅,清方東樹在其《昭昧詹言》中說:“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語不接而意接。血脈貫續,語詞高簡,六經之文皆是也。”正是將冗余的語法形式盡可能剔除掉,將能省略的介詞、連詞、形容詞、動詞等盡可能省掉,將能隱去的主謂賓語等盡可能隱去,再加上大量單音詞的使用,類似“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樣的意象組合和名詞拼接才可能在構成可以理解的簡潔句式的同時,又留有充沛的可以任由讀者去填充和體會的空白與未定性;正是憑借語法的自由,句子成分的靈活倒錯,詩歌中的時空可以任意跳躍、切換,人、事、物之間的關系不必明確限定而全靠讀者意會等特征,像“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和“香稻啄余鸚鵡粒,梧桐棲老鳳凰枝”這樣的詩語把時空的轉換和句意的順通全部交給讀者,在充分相信讀者的理解力的前提下賦予其落實各種未定和空白的權利。
從詩學解釋學的視角看,“文本的空白將自身變為了想象活動的刺激物,空白在文本與讀者的交流中起著自我調解的結構作用。”為什么詩歌文本特別需要利用空白來刺激讀者的想象活動?歸根結底還是詩歌的獨特體制使然。說白了,詩歌再怎么想辦法擴大自身的內容含量,在小說、戲劇乃至散文面前它也是小巫見大巫。與其這樣笨拙地量化比較,倒不如索性放棄有形的文字之比,轉而求助于無形的空白,讓空白中包蘊的諸多未定因素去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變有限為無限,實現“以少總多”的表達效果和“化少為多”的接受效果——這真是一種無奈中的聰明之舉!
(摘編自李有光《律詩之妙,全在無字處——論詩歌空白與未定性的詩學解釋學價值》)
材料二:
讀者在解讀空白結構過程中,補白的自覺意識是一大關鍵。人似乎有一種填補空缺,使事物完整的自覺傾向。比如,人們會把如下圖這樣的圖形看作是一個圓。根據圓的定義,這個圖形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圓,因為弧線的兩端沒有連接起來。但是,人們就是傾向于忽略這個空缺,或者說是填補這個空缺,而把這個圖形認作是一個圓。
格式塔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當人們看到一個不規則、不完滿的形狀時,會產生一種內在的緊張力,迫使大腦皮層緊張地活動,以填補‘缺陷’,使之成為‘完形’,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在對唐詩空白結構的解讀過程中,空白之所以會被讀者解讀和接受,就是因為讀者的格式塔心理在起作用。當看到空白結構時,空白結構在語義、形式等方面的空缺就類似于不完滿的圖形,讀者會自然地產生補白的傾向。
空白結構作為一種有所省略、話不直說的表達方式,給詩歌留下了有待填補的空白。可以說,空白是詩人特意留下欲與讀者交流的內容,是實現表達者與接受者互動的一種手段。從詩人的創作到讀者的補白,這個解讀過程本身就說明空白結構是一個創作再創作,需要讀者參與的文本結構。正如接受美學家伊瑟爾所說:“作品意義的不確定性和意義空白促使讀者去尋找作品意義,從而賦予他參與作品意義構成的權力。”這種再創作能給讀者的閱讀帶來參與的喜悅和樂趣。
在對詩歌空白的解讀過程中,讀者不僅在理解詩人的用意,也由于個人生活經驗和審美經驗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給作品增添了自己的個人色彩。這些獨特的解讀方式可能并不是詩人的本意,但是作為詩歌意義的詮釋卻又未嘗不可。可以說,這樣的再創作擴充了詩歌的表意容量和內涵空間,提升了詩歌的藝術價值。
當然,讀者的再創作不是毫無依據、任己所欲的再創作。再創作的因子完全來源于詩歌本身,是空白結構隱藏著的內容。讀者只能以空白為依據,在不影響詩歌理解的前提下,在合適的范圍內進行再創作。
(摘編自朱雯雯《唐詩空白結構的修辭研究》)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空白的藝術受到中國古代繪畫的影響,其思想基礎可以追溯到道家思想,其實詩歌抑或繪畫,實現空白都要借助一定的藝術手段。
B.古漢語語法有意會性,給予了詩人創作詩歌很大的自由,在保持基本語義的前提下,盡量簡潔靈活,也給讀者充分的自由空間。
C.根據格式塔心理學理論,讀者在面對結構空白時,由于語義、形式等的空缺引起的大腦皮層緊張活動,會自覺地產生補白的意識。
D.空白結構給讀者再創作的機會,讀者在理解作者本意的基礎上,可以憑借個人的經驗自由創作,增添自身的樂趣與作品的藝術價值。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宗白華和笪重光以道家思想來觀照繪畫中的空白,品味其意境時能讀到“虛”中之“實”。
B.詩歌內容含量小,決定了它在讀者的心中無法與其他文學相媲美,必須在空白處另辟蹊徑。
C.詩人在詩歌創作時留下空白,是因為知道讀者能自覺產生補白意識,實現雙方的交流互動。
D.讀者在解讀詩歌空白意義時不可或缺,如若讀者經驗單調,解讀也會意義單薄,價值不高。
3.下列各項中,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清代學者譚獻于《復堂詞錄序》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B.明末清初批評家金圣嘆:“不會用筆者一筆只作一筆用,會用筆者,一筆當作百十來筆用。”
C.陳延焯《白雨齋詞話》卷六:“風詩三百,用意各有所在,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故能感發人之性情。”
D.魯迅評《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詩作為曲終的留白,正好體現了詩歌的空白藝術。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白居易的這兩句詩是如何體現詩歌的空白藝術的。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①鳳姐兒聽說,便回身和李紈、探春、鴛鴦、琥珀帶著端飯的人等,抄著近路到了秋爽齋,就在曉翠堂上調開桌案。鴛鴦笑道:“天天咱們說外頭老爺們:吃酒吃飯,都有個湊趣兒的,拿他取笑兒。咱們今兒也得了個女清客了。”李紈是個厚道人,倒不理會;鳳姐兒卻聽著是說劉姥姥,便笑道:“咱們今兒就拿他取個笑兒。”二人便如此這般商議。李紈笑勸道:“你們一點好事兒不做!又不是個小孩兒,還這么淘氣。仔細老太太說!”鴛鴦笑道:“很不與大奶奶相干,有我呢。”
②正說著,只見賈母等來了,各自隨便坐下,先有丫鬟挨人遞了茶,大家吃畢,鳳姐手里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按席擺下。賈母因說:“把那一張小楠木桌子抬過來,讓劉親家挨著我這邊坐。”眾人聽說,忙抬過來。鳳姐一面遞眼色與鴛鴦,鴛鴦便忙拉劉姥姥出去,悄悄的囑咐了劉姥姥一席話,又說:“這是我們家的規矩,要錯了,我們就笑話呢。”
③調停已畢,然后歸坐。薛姨媽是吃過飯來的,不吃了,只坐在一邊吃茶。賈母帶著寶玉、湘云、黛玉、寶釵一桌,王夫人帶著迎春姐妹三人一桌,劉姥姥挨著賈母一桌。賈母素日吃飯,皆有小丫鬟在旁邊拿著漱盂、塵尾、巾帕之物,如今鴛鴦是不當這差的了,今日偏接過塵尾來拂著。丫鬟們知他要捉弄劉姥姥,便躲開讓他。鴛鴦一面侍立,一面遞眼色。劉姥姥道:“姑娘放心。”
④那劉姥姥入了坐,拿起箸來,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鳳姐和鴛鴦商議定了,單拿了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給劉姥姥。劉姥姥見了,說道:“這個叉巴子,比我們那里的鐵锨還沉,那里拿的動他?”說的眾人都笑起來。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地,一個丫鬟上來揭去盒蓋,里面盛著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
⑤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還發怔,后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噴出來。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只叫“噯喲!”寶玉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著他奶母,叫“揉揉腸子”。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姐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掌著,還只管讓劉姥姥。
(節選自《紅樓夢》第四十回)
文本二:
劉姥姥是丑角嗎?
王昆侖
①一提起這位劉姥姥:眼前就會看到一個“村氣”十足的老媽媽頭上插了滿頭的花朵,喝得酩酊大醉,層出不窮地閑笑話。“劉姥姥進大觀園”已成為人們常常引用的語言。
②那么劉姥姥是不是個大傻瓜呢?作者一入手就說她是一個“久經世故的老寡婦”。看她初次見到賈母,會立刻想出一個奇特的稱呼,她說:“請老壽星安!”多么巧妙而恰當。此后,和賈母的許多對話又多么得體。鴛鴦與鳳姐設計取笑她,她果然在筵席上說出:“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引起全場狂笑。但事后她對鳳姐說明:“你們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
③原來她有意與鳳姐鴛鴦配合著“哄老太太開心”,心里是雪亮的,不過是裝傻罷了。她為賈母和眾姐妹講鄉村故事,什么下雪天一個紅衣女孩抽柴草,什么九十多歲的老奶奶抱孫子等,她完全為了迎合寶玉和賈母諸人的好奇心。像這樣見風轉舵,信口開河,投其所好,真叫人懷疑她是不是純粹的農民老婦人所能擅長!
④按照性格,劉姥姥也許是出身于城市居民,她曾有都市生活見聞與磨煉。小市民固然常是身居下層的,但也常會具備庸俗、投機、狡猾、向上爬的品質,否則怎么有膽量到那“天堂”式的賈府去探險?她所謂到城里去“闖運氣”“丟老臉”,總是多少有些估計的。當她初闖大觀園,必然有些眼花繚亂手足失措的過程,可是略經摸索,就窺見了一些門徑。自己目的是明確的,內心是沉重的。人家要她充當一個鼻子上抹著白粉的“女清客”,見機而作的劉姥姥也就自愿接受任務,粉墨登場,見廟燒香,博得大家的歡笑。結果不但大吃大喝,酒足飯飽,還得到許多禮物的恩賜,滿載而歸。從這方面看來她是具備丑角的條件的。
⑤但是并不在于賈府上對一個鄉下老太婆“出洋相”的嘲笑。當時林黛玉就不欣賞劉姥姥那一套粗俗的表演,而且一針見血地指出劉姥姥來此大吃大喝的本質。曾諷刺她為“母蝗蟲”,黛玉又叫惜春畫一張“攜蝗大嚼圖”,嘲笑賈府貴人們興趣之卑俗。從我們讀者看來,劉姥姥既不是一個油嘴滑舌的騙子,也沒有像某些貪利受辱的人們在鳳姐面前“跪著打磨旋兒”。二進榮國府的時候,王熙鳳要劉姥姥為她的女兒巧姐取名字,靠靠她的福。這是作者預先安排的,將來榮國府潰敗,巧姐被賣而去投靠了她的故事。到那時候,只有一個劉姥姥是有義氣,敢擔當的。那時候,劉姥姥的面貌就一點兒不滑稽了。這是作者既揭出了劉姥姥自覺扮丑角為人幫閑湊趣的一面,也指出劉姥姥平常生活并非丑角的一面。
⑥劉姥姥在《紅樓夢》主題中看來不重要。就是不寫這個人物,對于整部故事的發展也不產生什么影響。作者用這樣一個鄉村老婦人和那么多的城市貴婦人相比,劉姥姥就成為賈府的一面鏡子。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賈府飯桌上的一場笑劇是由鳳姐和鴛鴦為了討好賈母而巧妙設計和默契配合共同完成的,笑后或許會感到沉重與苦澀,但也展現了人間百態。
B.文本一第④段中“單拿了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給劉姥姥”以小見大,體現賈府吃飯用的筷子都如此講究,凸顯了賈府的奢華。
C.文本一第⑤段中“發怔”細節傳神又真實,為后面眾人大笑作鋪墊;薛姨媽笑噴茶這個細節前文也有鋪墊,小說前后照應的地方很多,體現作者行文細膩,構思精巧。
D.在刻畫眾人大笑場面時,作者注重獨像刻畫,將黛玉、寶釵等主要人物的各自不同,笑貌寫得活靈活現,同時又注重群像塑造,使主要人物和輔助人物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7.丑角是戲劇表演中扮演打諢逗樂的滑稽角色。文本二說劉姥姥“是具備丑角的條件的”,請結合兩則文本簡要概括作者這么說的理由。
8.請結合《紅樓夢》中劉姥姥三進賈府的描寫片段,簡要分析塑造劉姥姥這一形象的意義。
二、古代詩文閱讀(42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
(節選自李斯《諫逐客書》)
乙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此其所以異于人也。故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于眾,況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此徒有見于錐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弩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蹄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并驅,則雖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騏驥騕裊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并世,而籌畫戰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輩者,方此數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茍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節選自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材論》)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此徒有見于錐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啼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
B.此徒有見于錐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啼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
C.此徒有見于錐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啼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
D.此徒有見于錐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啼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
1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所以,文中表示“……的原因”,現在也用于表示因果關系,但多用在后半句表示結果。
B.“世之蔽者”的“蔽”指受到蒙蔽,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的“蔽”意思相同。
C.合從即合縱,本指蘇秦游說六國諸侯聯合抗秦的聯盟戰略,因六國地連南北,故稱合縱。
D.太宗是中國古代帝王常見的廟號,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開國皇帝的廟號多為“太宗”“太祖”。
11.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斯認為驅逐客卿,放棄人才,等同于幫助敵國去成就他們的霸業,這就好比是給敵人提供武器和糧食。
B.有才能的人外表上和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他們遇到事情能夠辦好,出謀劃策和治理國家都超出常人。
C.古代的人君認為騏驥和駑馬可以通過拉重車、走平坦的路時的表現看出優劣,人在適當的位置也能試出優劣。
D.天下那么大,說沒有人才,王安石是不相信的,他覺得人才是有的,關鍵在于上層的人的尋求和使用。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2)人之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
13.甲、乙兩文都涉及人才觀,但側重點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
張孝祥【注】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注】張孝祥,南宋詞人。積極主張收復中原,卻屢遭排擠,作此詞前三年曾兩次遭罷官。詞中的“湖”即江蘇溧陽的三塔湖,湖邊有寒光亭。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湖邊”指湖岸,為下文乘船游湖作鋪墊;“春色”形容萬紫千紅的美好春景,引出下文的“東風”“楊柳”。
B.“問訊”即問候,表明詞人是主動前來游覽三塔湖;“重來”說明詞人是再次來此,即有意重訪,舊地重游。
C.詞人注情于物,不說船乘風勢,人觸柳絲,而說風助船行,柳拂人面,從而創造出一個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D.結尾兩句以動襯靜,沙鷗飛翔更襯托出三塔湖水天一色,寧靜優美,同時以景結情,語淡意遠,余味悠長。
15.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一個真切生動的比喻來說明帝王與百姓之間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馬諫議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贊揚盤庚堅守義理的精神,也可以說是王安石的行事準則。
(3)《紅樓夢》中的俗諺“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化用了杜牧《阿房宮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關于荊軻刺秦王,歷來頗多贊語,古人也有對此非議的,如宋朝的蘇洵在《六國論》中就這樣評論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古代文人描摹洞庭湖、岳陽樓景色的詩詞屢見不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國這個典籍浩博的大國,不僅中華文化有極強的延續力,而且歷史悠久。以學術而論,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近代新學此起彼伏,相承不輟;以文學而言,由詩經、楚辭、諸子散文發其端,漢賦、魏晉詩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續其緒,高峰迭起,波瀾壯闊。而一代代人延續中華文化的主要方式,就是讀書。
歷史上,對讀書,我們有讀《易經》“韋編三絕”的先賢孔子,有“頭懸梁”的孫敬和“錐刺股”的蘇秦,有①的匡衡,有映雪讀書的孫康,有借螢讀書的車胤……他們(),也為世代的讀書人樹立了榜樣。
二十幾年前,讀蘇軾寫的《又答王庠書》中關于讀書的論述,感慨頗深,大意是:讀書實無捷徑可談,要強力積學數年,自有可得之道。看來讀書沒有捷徑,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②地不斷堅持、積累才能有所受益的艱苦過程,讀書是要扎扎實實、③地下功夫的。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這個典籍浩博的大國,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中華文化有極強的延續力。
B.對于中國這個典籍浩博的大國來說,不僅中華文化有極強的延續力,而且歷史悠久。
C.對于中國這個典籍浩博的大國來說,中華文化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有極強的延續力。
D.中國這個典籍浩博的大國,中華文化不僅有極強的延續力,而且歷史悠久,
18.下列各句中省略號,和文中畫波浪線處的省略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B.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蘭、菊花、山茶、薔薇……各季的鮮花都在這里聚齊了。
C.“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
D.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喊:“指導員,指導員……”
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0.請在文中括號里補寫一個句子,要求前后銜接,語意通順,不超過20個字。
四、寫作(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兩千多年前的荀子認識到后天學習的重要性,他用《勸學》闡述了學習意義、應持有的態度和可采取的方法等方面,勉勵人們學習;一千多年前的韓愈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恥學于師”的風氣,他用《師說》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今天在學習中又遇到了新的難題。請你針對當下學習中的某些問題,以“勸學”新說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參考答案
1.DD.“可以憑借個人的經驗自由創作”錯。
2.AB.“決定了它在讀者的心中無法與其他文學相媲美”錯。C.“是因為知道讀者能自覺產生補白意識,實現雙方的交流互動”錯。D.“如若讀者經驗單調,解讀也會意義單薄,價值不高”錯。
3.B材料二的觀點:讀者在解讀空白結構過程中,個人生活經驗和審美經驗有差異,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加個人色彩,個人解讀和體會會不一樣。A.作者的用意不一定在此,可是讀者也許能解出此意。強調解讀不一樣。B.是如何解決語言文字透徹貼切的表情達意進行的總結。強調使用語言文字的方法。C.每個人對于詩三百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強調解讀不一樣。D.大家對《紅樓夢》的看法是不同的。強調解讀不一樣。
4.材料一思路:開頭提出“空白”的美學宗旨,然后以詩歌為例,具體說明了“空白”是什么,講怎么去“留白”,最后總結了詩歌需要留白的原因。
材料二思路:主要講“空白”存在的原因。分別從心理學的角度、詩人的角度和讀者的角度進行論述。
5.白居易放棄了有形的文字,沒有贅述演奏效果,而是調動讀者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變有限為無限,實現“以少總多”的表達效果和“化少為多”的接受效果。
白居易特意留白,實現與讀者的互動,給讀者帶來閱讀的喜悅和樂趣。因為個人生活和審美經驗不同,擴充了白居易詩歌的內涵,提升了藝術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自助辦稅終端管理辦法
- 福建商品條碼管理辦法
- 工作紀律獎懲管理辦法
- 室外體育業態管理辦法
- 肥胖危害健康課件
- 路政內業培訓課件
- 公司培訓課件怎么寫
- 肝臟磁共振檢查技術課件
- 肝硬化課件中醫
- 甘肅禮縣中考數學試卷
- 基于數據的女性健康問題研究及解決方案探討
- T-CCPS 0014-2024 國有企業合規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原則與實施指南
- 閩教版(2024)三年級英語下冊全冊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教案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術規范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工廠生產管理制度流程
- 《弟子規之信篇》課件
- 電力設施的定期檢查與維修記錄管理
- 四升五數學暑假思維訓練題90道
- 光伏發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試行)-GD-003-2025
- 新能源車輛充電樁建設和運營合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