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章物流信息技術1第9章物流信息技術1物流信息技術的分類1條碼技術及設備2RFID技術及設備3GPS與GIS技術4本章核心要點2物流信息技術的分類1條碼技術及設備2RFID技術及設備3GP9.1物流信息技術概述9.1.1物流信息技術的定義
物流信息技術(logistics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運用于物流各環節的信息技術。物流信息技術是物流技術中發展最迅猛的領域,是物流現代化的重要標志。39.1物流信息技術概述9.1.1物流信息技術的定義39.1.2物流信息技術的分類1.條碼技術2.射頻技術3.EDI技術4.GPS技術5.GIS技術49.1.2物流信息技術的分類1.條碼技術49.2條碼技術9.2.1條碼技術概述1.一維條碼2.二維條碼3.物流條碼59.2條碼技術9.2.1條碼技術概述54.條形碼的識別原理
當條碼掃描器光源發出的光經光闌及凸透鏡后,照射到黑白相間的條形碼上時,反射光經凸透鏡聚焦后,照射到光電轉換器上,于是光電轉換器接收到與白條和黑條相應的強弱不同的反射光信號,并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輸出到放大整形電路。這樣便得到了被辨讀的條形碼符號的條和空的數目及相應的寬度和所用碼制,根據碼制所對應的編碼規則,便可將條形符號轉換成相應的數字、字符信息,通過接口電路傳送給計算機系統進行數據處理與管理,便完成了條形碼辨讀的全過程。64.條形碼的識別原理當條碼掃描器光源發出的光經光闌及凸9.2.2條碼閱讀器
條碼閱讀器,也叫條碼掃描槍、條碼掃描器、掃描器或掃描槍,是用于讀取條碼所包含信息的閱讀設備。
根據條碼閱讀器采用的技術不同,可將其劃分為光筆條碼閱讀器、CCD條碼閱讀器和激光條碼閱讀器。79.2.2條碼閱讀器條碼閱讀器,也叫條碼掃描槍、條碼圖9-3光筆條形碼閱讀器圖9-4CCD-80紅光條碼閱讀器
圖9-5手持激光條碼掃描器
圖9-6固定式激光掃描器8圖9-3光筆條形碼閱讀器圖9-4CCD-80紅光條碼9.2.3條碼數據采集器條碼數據采集器(或稱盤點機、掌上電腦)具有一體性、機動性、體積小、重量輕、高性能,并具有手持等特點。具備實時采集、自動存儲、即時顯示、即時反饋、自動處理、自動傳輸功能。99.2.3條碼數據采集器條碼數據采集器(或稱盤點機、掌上9.2.4條碼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1.物料管理2.分揀運輸3.生產線物流管理4.倉儲管理5.貨物通道109.2.4條碼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1.物料管理109.3射頻識別技術9.3.1射頻識別技術概述射頻識別技術的概念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可通過無線電信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由于其識別距離比光學系統遠,且不局限于視線;射頻識別卡具有讀寫能力,可攜帶大量數據,難以偽造,且有智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物流等行業。119.3射頻識別技術9.3.1射頻識別技術概述112.射頻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電子標簽、閱讀器和天線。圖9-8RFID系統工作流程122.射頻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9.3.2RFID技術的應用1.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2.EAS技術3.物流控制系統4.定位系統139.3.2RFID技術的應用1.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139.3.3RFID射頻標簽圖9-9電子標簽的構造149.3.3RFID射頻標簽圖9-9電子標簽的構造149.3.4RFID射頻閱讀器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RFID閱讀器可以分為低頻、高頻和超高頻閱讀器;無源、有源閱讀器;只讀閱讀器、RFID讀寫器等。在實際應用中,按照使用方式不同,也可以分為手持式、固定式和車載式RFID閱讀器。159.3.4RFID射頻閱讀器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RFID9.3.5RFID與物聯網1.物聯網簡介2.物聯網原理3.物聯網信息自動識別支撐技術4.基于RFID的物物互聯模式169.3.5RFID與物聯網1.物聯網簡介169.4EDI技術EDI定義:根據商定的交易或電子數據的結構標準實施行業或行政交易,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數據傳輸。
179.4EDI技術EDI定義:179.4.1EDI技術簡介EDI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它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業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準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絡使各有關部門、公司和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并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其文件結構、語法規則等方面的標準是實現EDI的關鍵,目前已形成兩大標準體系:一個是廣泛應用于北美地區的,由美國國家標準化協會制定的ANSIX.12;另一個是歐洲經濟共同體制定的UN/EDIFACT。189.4.1EDI技術簡介EDI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9.4.2EDI的功能特點1、EDI的應用對象是具有經常性業務聯系的單位;傳真、電子郵件的資料傳送對象可以是臨時性的。2、EDI傳遞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具有法律效力;而傳真或電子郵件沒有這方面的約束。3、EDI傳遞的是格式化的標準文件,并具有格式校驗功能,對所傳送的文件具有跟蹤、確認、防止篡改、防止冒領、電子簽名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傳真或電子郵件傳送的文件是自由格式的,傳真沒有保密功能,電子郵件雖有一些安全技術,但層次較低。4、EDI信息傳遞是非實時的,其過程盡量避免人工介入,應由收發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和交換;電子郵件的收發也是非實時的,但傳真是實時的,兩者的操作都需要人工處理。199.4.2EDI的功能特點1、EDI的應用對象是具有經常9.4.3EDI工作原理1、發送方將要發送的數據從信息系統數據庫中提出,轉換成平面文件(FlatFile);2、將平面文件翻譯為標準EDI報文,以郵件形式發送到接收方的信箱中;3、接收方收取EDI郵件并翻譯為平面文件;4、將平面文件轉換為相應數據信息,并傳送到信息系統中進行處理。209.4.3EDI工作原理209.4.4物流EDI近年來,EDI在物流行業中被廣泛應用,業界稱其為物流EDI。它是指貨物業主、承運業主以及其他相關的單位之間,通過EDI系統進行物流數據交換,并以此為基礎實施物流作業活動的方法。219.4.4物流EDI近年來,EDI在物流行業中被廣泛應用,9.5GPS技術9.5.1GPS的定義及特點GPS的定義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歷時20年,耗資200億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2.GPS系統的特點全球、全天候工作。定位精度高。功能多、應用廣。229.5GPS技術9.5.1GPS的定義及特點229.5.2GPS系統的構成1.GPS衛星星座2.地面監控系統3.用戶設備部分239.5.2GPS系統的構成1.GPS衛星星座239.5.3GPS定位方式1.根據定位的模式分為絕對定位和相對定位2.根據待定點的狀態分為靜態定位和動態定位3.根據信號的處理時間劃分為實時處理和后處理249.5.3GPS定位方式1.根據定位的模式分為絕對定位9.5.4GPS在物流的應用1.車輛跟蹤2.提供出行路線規劃和導航3.信息查詢4.話務指揮5.緊急援助259.5.4GPS在物流的應用1.車輛跟蹤259.6GIS技術9.6.1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一種以地理空間數據庫為基礎,在計算機硬件、軟件環境支持下,對空間相關數據進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擬和顯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為地理研究、綜合評價、科學管理、定量分析和決策服務而建立的一類計算機應用系統。269.6GIS技術9.6.1GIS概述269.6.2GIS的功能1.數據采集與編輯功能2.地理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3.制圖功能4.空間查詢與空間分析功能5.地形分析功能279.6.2GIS的功能1.數據采集與編輯功能279.6.3GIS技術在物流分析中的應用1.網絡物流模型2.分配集合模型3.車輛路線模型4.設施定位模型5.空間查詢模型6.車輛定位導航289.6.3GIS技術在物流分析中的應用1.網絡物流模型9.6.4ITS技術ITS是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的英文縮寫,是在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港口、機場和通信等)之上,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有效地集成,并應用于地面運輸系統,從而建立起大范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系統。ITS的主要目標是比以往更廣泛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物流運輸系統中,以及利用最新的有用信息將駕駛者、車輛、道路設施集合成為一個多功能的綜合系統。運輸是物流的一個重要環節,智能運輸是物流運輸所追求的。運輸的智能化有利于科學組織物流運輸,實現實時運輸跟蹤,提高物流運輸的準確性、及時性。智能運輸的發展將大大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299.6.4ITS技術ITS是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9.7EPC(產品電子代碼)9.7.1概述EPC
(Electric
Product
Code
電子產品代碼)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物流信息管理技術,是條碼技術的延續和發展。它可以對供應鏈中的對象(包括物品、貨箱、貨盤、位置等)進行全球唯一的標識。309.7EPC(產品電子代碼)9.7.1概述309.7.2EPC系統的結構1.EPC編碼體系EPC代碼是由標頭、廠商識別代碼、對象分類代碼、序列號等數據字段組成的一組數字。
標頭:識別EPC的長度、類型、結構、版本號廠商識別代碼:識別公司或企業實體對象分類代碼:類似于庫存單位(SKU)序列號:加標簽的對象類的特例319.7.2EPC系統的結構1.EPC編碼體系312.EPC射頻識別系統EPC射頻識別系統是實現EPC代碼自動采集的功能模塊,主要由射頻標簽和射頻讀寫器組成。射頻標簽是產品電子代碼(EPC)的物理載體,附著于可跟蹤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對其進行識別和讀寫。射頻讀寫器與信息系統相連,是讀取標簽中的EPC代碼并將其輸入網絡信息系統的設備。322.EPC射頻識別系統EPC射頻識別系統是實現EPC代碼自3.EPC系統信息網絡EPC信息網絡系統由本地網絡和全球互聯網組成,實現信息管理、信息流通的功能。EPC信息網絡使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實現供應鏈中貿易項信息的真實可見性,它是在全球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EPC中間件、對象命名稱解析服務(ONS)和EPC信息服務(EPCIS)來實現全球“實物互聯”。它由五個基本要素組成:產品電子代碼(EPC)、射頻識別系統(EPC標簽和識讀器)、發現服務(包括ONS)、EPC中間件、EPC信息服務(EPCIS)。333.EPC系統信息網絡EPC信息網絡系統由本地網絡和全球互9.7.3EPC系統的特點1.開放的結構體系2.獨立的平臺與高度的互動性3.靈活的可持續發展的體系349.7.3EPC系統的特點1.開放的結構體系349.7.4產品電子代碼系統的工作流程自動感應PMLIP地址地址EPC讀寫器射頻識別產品管理產品信息EPCEPC中間件EPC標簽EPCEPC定位到IP服務器數據庫數據庫InternetONS服務器EPCISEPCglobalChina
EPC系統工作流程示意圖359.7.4產品電子代碼系統的工作流程自動感應PMLIP地址地9.8PML9.8.1PML概念及組成未來的EPC物聯網將會龐大無比,自然物體會發生一系列事件,而附著的EPC標簽里面也只是存儲了EPC代碼一串數字字符而已。如何利用EPC代碼在物聯網中實時傳輸這些EPC代碼所代表的自然物體所發生的事件信息,EPC物聯網應該使用什么語言通信?在XML語言的基礎上發展了更好的適合于物聯網的PML語言。369.8PML9.8.1PML概念及組成369.8.2PML設計1.開發技術PML首先使用現有的標準(如XML、TCP/IP)來規范語法和數據傳輸,并利用現有工具來設計編制PML應用程序。PML需提供一種簡單的規范,通過通用默認的方案,使方案無需進行轉換,即能可靠傳輸和翻譯。PML對所有的數據元素提供單一的表示方法,如有多個對數據類型編碼的方法,PML僅選擇其中一種,如日期編碼。379.8.2PML設計1.開發技術372.數據存儲和管理PML只是用在信息發送時對信息區分的方法,實際內容可以任意格式存放在服務器(SQL數據庫或數據表)中,即不必一定以PML格式存儲信息。企業應用程序將以現有的格式和程序來維護數據,如Aaplet可以從互聯網上通過ONS來選取必需的數據,為便于傳輸,數據將按照PML規范重新進行格式化。382.數據存儲和管理PML只是用在信息發送時對信息區分的方法,3.設計策略位置信息組成信息感應信息其余PML擴展PML核PML擴展商品相關信息處理相關信息PML商業擴展 PML核與PML擴展393.設計策略位置信息組成信息感應信息其余PML擴展PML核9.9云計算9.9.1云計算的產生和發展
云計算的最終目標是將計算、服務和應用作為一種公共設施提供給公眾,使人們能夠像使用水、電、煤氣和電話那樣使用計算機資源。409.9云計算9.9.1云計算的產生和發展409.9.2云計算的概念和定義目前,對于云計算的認識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云計算(CloudComputing)沒仍沒有普遍一致的定義。它是網格計算(GridComputing)、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計算(ParallelComputing)、效用計算(UtilityComputing)、網絡存儲(NetworkStorage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Balance)等傳統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它通過網絡把多個成本相對較低的計算實體整合成一個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系統,并通過SaaS、PaaS、IaaS、MSP等先進的商業模式把這強大的計算能力分布到終端用戶;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提高“云”的處理能力,進而減少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最終使用戶終端簡化成一個單純的輸入輸出的終端設備,并能按需享用“云”的強大計算處理能力。419.9.2云計算的概念和定義目前,對于云計算的認識在不斷的9.9.3云計算的主要服務形式1.軟件即服務(SaaS)2.平臺即服務(PaaS)3.基礎設施服務(IaaS)429.9.3云計算的主要服務形式1.軟件即服務(SaaS)429.9.4云計算的核心技術1.編程模型2.海量數據分布存儲技術3.海量數據管理技術4.虛擬化技術5.云計算平臺管理技術439.9.4云計算的核心技術1.編程模型439.9.5云計算技術發展面臨的問題1.數據隱私問題2.數據安全性3.用戶使用習慣4.網絡傳輸問題449.9.5云計算技術發展面臨的問題1.數據隱私問題44第9章物流信息技術45第9章物流信息技術1物流信息技術的分類1條碼技術及設備2RFID技術及設備3GPS與GIS技術4本章核心要點46物流信息技術的分類1條碼技術及設備2RFID技術及設備3GP9.1物流信息技術概述9.1.1物流信息技術的定義
物流信息技術(logistics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運用于物流各環節的信息技術。物流信息技術是物流技術中發展最迅猛的領域,是物流現代化的重要標志。479.1物流信息技術概述9.1.1物流信息技術的定義39.1.2物流信息技術的分類1.條碼技術2.射頻技術3.EDI技術4.GPS技術5.GIS技術489.1.2物流信息技術的分類1.條碼技術49.2條碼技術9.2.1條碼技術概述1.一維條碼2.二維條碼3.物流條碼499.2條碼技術9.2.1條碼技術概述54.條形碼的識別原理
當條碼掃描器光源發出的光經光闌及凸透鏡后,照射到黑白相間的條形碼上時,反射光經凸透鏡聚焦后,照射到光電轉換器上,于是光電轉換器接收到與白條和黑條相應的強弱不同的反射光信號,并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輸出到放大整形電路。這樣便得到了被辨讀的條形碼符號的條和空的數目及相應的寬度和所用碼制,根據碼制所對應的編碼規則,便可將條形符號轉換成相應的數字、字符信息,通過接口電路傳送給計算機系統進行數據處理與管理,便完成了條形碼辨讀的全過程。504.條形碼的識別原理當條碼掃描器光源發出的光經光闌及凸9.2.2條碼閱讀器
條碼閱讀器,也叫條碼掃描槍、條碼掃描器、掃描器或掃描槍,是用于讀取條碼所包含信息的閱讀設備。
根據條碼閱讀器采用的技術不同,可將其劃分為光筆條碼閱讀器、CCD條碼閱讀器和激光條碼閱讀器。519.2.2條碼閱讀器條碼閱讀器,也叫條碼掃描槍、條碼圖9-3光筆條形碼閱讀器圖9-4CCD-80紅光條碼閱讀器
圖9-5手持激光條碼掃描器
圖9-6固定式激光掃描器52圖9-3光筆條形碼閱讀器圖9-4CCD-80紅光條碼9.2.3條碼數據采集器條碼數據采集器(或稱盤點機、掌上電腦)具有一體性、機動性、體積小、重量輕、高性能,并具有手持等特點。具備實時采集、自動存儲、即時顯示、即時反饋、自動處理、自動傳輸功能。539.2.3條碼數據采集器條碼數據采集器(或稱盤點機、掌上9.2.4條碼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1.物料管理2.分揀運輸3.生產線物流管理4.倉儲管理5.貨物通道549.2.4條碼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1.物料管理109.3射頻識別技術9.3.1射頻識別技術概述射頻識別技術的概念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可通過無線電信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由于其識別距離比光學系統遠,且不局限于視線;射頻識別卡具有讀寫能力,可攜帶大量數據,難以偽造,且有智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物流等行業。559.3射頻識別技術9.3.1射頻識別技術概述112.射頻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電子標簽、閱讀器和天線。圖9-8RFID系統工作流程562.射頻系統組成和工作原理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9.3.2RFID技術的應用1.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2.EAS技術3.物流控制系統4.定位系統579.3.2RFID技術的應用1.便攜式數據采集系統139.3.3RFID射頻標簽圖9-9電子標簽的構造589.3.3RFID射頻標簽圖9-9電子標簽的構造149.3.4RFID射頻閱讀器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RFID閱讀器可以分為低頻、高頻和超高頻閱讀器;無源、有源閱讀器;只讀閱讀器、RFID讀寫器等。在實際應用中,按照使用方式不同,也可以分為手持式、固定式和車載式RFID閱讀器。599.3.4RFID射頻閱讀器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RFID9.3.5RFID與物聯網1.物聯網簡介2.物聯網原理3.物聯網信息自動識別支撐技術4.基于RFID的物物互聯模式609.3.5RFID與物聯網1.物聯網簡介169.4EDI技術EDI定義:根據商定的交易或電子數據的結構標準實施行業或行政交易,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數據傳輸。
619.4EDI技術EDI定義:179.4.1EDI技術簡介EDI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它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業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準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絡使各有關部門、公司和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并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其文件結構、語法規則等方面的標準是實現EDI的關鍵,目前已形成兩大標準體系:一個是廣泛應用于北美地區的,由美國國家標準化協會制定的ANSIX.12;另一個是歐洲經濟共同體制定的UN/EDIFACT。629.4.1EDI技術簡介EDI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9.4.2EDI的功能特點1、EDI的應用對象是具有經常性業務聯系的單位;傳真、電子郵件的資料傳送對象可以是臨時性的。2、EDI傳遞的資料是一般業務資料,如發票、訂單等,具有法律效力;而傳真或電子郵件沒有這方面的約束。3、EDI傳遞的是格式化的標準文件,并具有格式校驗功能,對所傳送的文件具有跟蹤、確認、防止篡改、防止冒領、電子簽名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傳真或電子郵件傳送的文件是自由格式的,傳真沒有保密功能,電子郵件雖有一些安全技術,但層次較低。4、EDI信息傳遞是非實時的,其過程盡量避免人工介入,應由收發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和交換;電子郵件的收發也是非實時的,但傳真是實時的,兩者的操作都需要人工處理。639.4.2EDI的功能特點1、EDI的應用對象是具有經常9.4.3EDI工作原理1、發送方將要發送的數據從信息系統數據庫中提出,轉換成平面文件(FlatFile);2、將平面文件翻譯為標準EDI報文,以郵件形式發送到接收方的信箱中;3、接收方收取EDI郵件并翻譯為平面文件;4、將平面文件轉換為相應數據信息,并傳送到信息系統中進行處理。649.4.3EDI工作原理209.4.4物流EDI近年來,EDI在物流行業中被廣泛應用,業界稱其為物流EDI。它是指貨物業主、承運業主以及其他相關的單位之間,通過EDI系統進行物流數據交換,并以此為基礎實施物流作業活動的方法。659.4.4物流EDI近年來,EDI在物流行業中被廣泛應用,9.5GPS技術9.5.1GPS的定義及特點GPS的定義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歷時20年,耗資200億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2.GPS系統的特點全球、全天候工作。定位精度高。功能多、應用廣。669.5GPS技術9.5.1GPS的定義及特點229.5.2GPS系統的構成1.GPS衛星星座2.地面監控系統3.用戶設備部分679.5.2GPS系統的構成1.GPS衛星星座239.5.3GPS定位方式1.根據定位的模式分為絕對定位和相對定位2.根據待定點的狀態分為靜態定位和動態定位3.根據信號的處理時間劃分為實時處理和后處理689.5.3GPS定位方式1.根據定位的模式分為絕對定位9.5.4GPS在物流的應用1.車輛跟蹤2.提供出行路線規劃和導航3.信息查詢4.話務指揮5.緊急援助699.5.4GPS在物流的應用1.車輛跟蹤259.6GIS技術9.6.1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一種以地理空間數據庫為基礎,在計算機硬件、軟件環境支持下,對空間相關數據進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擬和顯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為地理研究、綜合評價、科學管理、定量分析和決策服務而建立的一類計算機應用系統。709.6GIS技術9.6.1GIS概述269.6.2GIS的功能1.數據采集與編輯功能2.地理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3.制圖功能4.空間查詢與空間分析功能5.地形分析功能719.6.2GIS的功能1.數據采集與編輯功能279.6.3GIS技術在物流分析中的應用1.網絡物流模型2.分配集合模型3.車輛路線模型4.設施定位模型5.空間查詢模型6.車輛定位導航729.6.3GIS技術在物流分析中的應用1.網絡物流模型9.6.4ITS技術ITS是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的英文縮寫,是在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港口、機場和通信等)之上,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有效地集成,并應用于地面運輸系統,從而建立起大范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系統。ITS的主要目標是比以往更廣泛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物流運輸系統中,以及利用最新的有用信息將駕駛者、車輛、道路設施集合成為一個多功能的綜合系統。運輸是物流的一個重要環節,智能運輸是物流運輸所追求的。運輸的智能化有利于科學組織物流運輸,實現實時運輸跟蹤,提高物流運輸的準確性、及時性。智能運輸的發展將大大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739.6.4ITS技術ITS是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9.7EPC(產品電子代碼)9.7.1概述EPC
(Electric
Product
Code
電子產品代碼)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物流信息管理技術,是條碼技術的延續和發展。它可以對供應鏈中的對象(包括物品、貨箱、貨盤、位置等)進行全球唯一的標識。749.7EPC(產品電子代碼)9.7.1概述309.7.2EPC系統的結構1.EPC編碼體系EPC代碼是由標頭、廠商識別代碼、對象分類代碼、序列號等數據字段組成的一組數字。
標頭:識別EPC的長度、類型、結構、版本號廠商識別代碼:識別公司或企業實體對象分類代碼:類似于庫存單位(SKU)序列號:加標簽的對象類的特例759.7.2EPC系統的結構1.EPC編碼體系312.EPC射頻識別系統EPC射頻識別系統是實現EPC代碼自動采集的功能模塊,主要由射頻標簽和射頻讀寫器組成。射頻標簽是產品電子代碼(EPC)的物理載體,附著于可跟蹤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并對其進行識別和讀寫。射頻讀寫器與信息系統相連,是讀取標簽中的EPC代碼并將其輸入網絡信息系統的設備。762.EPC射頻識別系統EPC射頻識別系統是實現EPC代碼自3.EPC系統信息網絡EPC信息網絡系統由本地網絡和全球互聯網組成,實現信息管理、信息流通的功能。EPC信息網絡使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實現供應鏈中貿易項信息的真實可見性,它是在全球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EPC中間件、對象命名稱解析服務(ONS)和EPC信息服務(EPCIS)來實現全球“實物互聯”。它由五個基本要素組成:產品電子代碼(EPC)、射頻識別系統(EPC標簽和識讀器)、發現服務(包括ONS)、EPC中間件、EPC信息服務(EPCIS)。773.EPC系統信息網絡EPC信息網絡系統由本地網絡和全球互9.7.3EPC系統的特點1.開放的結構體系2.獨立的平臺與高度的互動性3.靈活的可持續發展的體系789.7.3EPC系統的特點1.開放的結構體系349.7.4產品電子代碼系統的工作流程自動感應PMLIP地址地址EPC讀寫器射頻識別產品管理產品信息EPCEPC中間件EPC標簽EPCEPC定位到IP服務器數據庫數據庫InternetONS服務器EPCISEPCglobalChina
EPC系統工作流程示意圖799.7.4產品電子代碼系統的工作流程自動感應PMLIP地址地9.8PML9.8.1PML概念及組成未來的EPC物聯網將會龐大無比,自然物體會發生一系列事件,而附著的EPC標簽里面也只是存儲了EPC代碼一串數字字符而已。如何利用EPC代碼在物聯網中實時傳輸這些EPC代碼所代表的自然物體所發生的事件信息,EPC物聯網應該使用什么語言通信?在XML語言的基礎上發展了更好的適合于物聯網的PML語言。809.8PML9.8.1PML概念及組成369.8.2PML設計1.開發技術PML首先使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公司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新)
- 2025企業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考題
- 2024-2025工廠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能力提升】
- 2025合作伙伴關系確立合同書范本
- 2025電子產品贈送的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型無菌包裝機合作協議書
- 2025健康管理中心連鎖加盟合同書
- 2025標準辦公室租賃合同
- 2025年兼職翻譯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兼職多職未簽訂合同男子失業又面臨法律訴訟管理資料糾紛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下-期中測試02
- 2024年軍事理論知識競賽考試題庫及答案(360題)
- 國有企業采購管理規范 T/CFLP 0027-2020
- 廈門市外國語學校海滄附校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帶答案】
- 2024年NOC初賽-Scratch(小學高年級組)試題及答案
- 食品安全與日常飲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中國農業大學
- 化學品MRSL培訓教材
- 循證護理個案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風險評估技術
- 冬季車輛安全駕駛培訓課件
- 健康指南腰椎管狹窄如何診斷腰椎管狹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