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結構 教學大綱_第1頁
鋼筋混凝土結構 教學大綱_第2頁
鋼筋混凝土結構 教學大綱_第3頁
鋼筋混凝土結構 教學大綱_第4頁
鋼筋混凝土結構 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課程性質與目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系為專升本土木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技術課程。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鋼筋混凝土基本計算原理和結構設計方法,使學生掌握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熟悉我國混凝土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和背景,并具有一定的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課程基本要求在完成本課程的學習后,應達到下列基本要求:(1)認識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本問題;(2)了解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材料性能;(3)熟悉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的受力特點;(4)理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本原理;(5)掌握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設計的方法;(6)理解我國混凝土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及構造要求。課程基本內容(一)緒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與特點、工程應用與發展概況;本課程的特點及學習方法。(二)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和設計的基礎(1)結構設計的要求結構的功能要求與結構的可靠性設計;結構的極限狀態與按結構的極限狀態設計的方法;結構設計使用年限與結構設計基準期;結構的可靠性、可靠度與可靠指標。(2)結構的作用、作用效應S結構作用的概念與分類;結構作用與作用效應S;荷載的代表值(標準值、組合值、頻遇值及準永久值);荷載的標準值、設計值與荷載分項系數。(3)結構抗力R結構抗力R的概念;材料強度的標準值、設計值與材料分項系數。(4)結構按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方法結構的可靠、失效、極限狀態的區分與極限狀態方程式;結構的可靠度、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標;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γ0S≤R)方法與設計表達式;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S≤C)方法與設計表達式。(5)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結構耐久性的基本概念;提高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技術措施(三)鋼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學性能(1)鋼筋應力–應變關系曲線;物理力學性能指標: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彈性模量、伸長率與塑性性能;常用鋼筋的品種、級別及其特征。(2)混凝土混凝土材料組成;應力–應變關系曲線;物理力學指標:立方體抗壓強度、軸心抗壓強度與抗拉強度,彈性模量與變形模量;混凝土強度等級概念;混凝土的收縮與徐變現象及其對結構的影響。(3)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粘結力的概念:作用、組成、分類與影響因素;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錨固性能。。(四)受彎構件正截面的承載力計算(1)梁、板的一般構造要求(2)試驗研究受彎破壞形態:適筋梁、少筋梁與超筋梁。(3)一般計算規定基本假定;受壓區混凝土的等效應力圖形;界限相對受壓區高度及截面配筋率。(4)單筋矩形截面、雙筋矩形截面與T形截面梁受彎承載力設計方法計算公式、適用條件與設計方法。(五)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1)試驗研究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剪壓破壞、斜拉破壞與斜壓破壞;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與斜截面受彎承載力。(2)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設計方法計算公式、適用條件與設計方法。(3)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彎承載力抵抗彎矩圖的概念、作法與作用。(4)配筋構造要求鋼筋的錨固、連接做法與配筋構造要求。(六)受壓構件的截面承載力(1)柱的一般構造要求(2)配有縱筋與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試驗研究:短柱、長柱的破壞特征;軸心受壓構件柱的正截面承載力設計方法:基本假定與計算公式、適用條件與設計方法。(3)偏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試驗研究:大小偏心受壓破壞形態;長柱、短柱概念與偏心距增大系數;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按對稱配筋設計方法:基本假定與計算公式、適用條件;大小偏壓的判別條件與設計方法。(七)受拉構件的截面承載能力(1)試驗研究受拉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破壞形態。(2)軸向受拉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承載能力計算計算公式、適用條件與設計方法。(3)偏心受拉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承載能力計算計算公式、適用條件與設計方法。(八)受扭構件的截面承載能力(1)試驗研究無筋矩形截面混凝土純扭構件破壞形態、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純扭構件破壞形態。(2)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純扭構件承載力設計方法計算公式、適用條件與設計方法。(3)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彎剪扭構件承載力設計方法計算公式、適用條件與設計方法。(4)配筋構造要求(九)正常使用性能的分析和計算(1)裂縫及變形控制與按極限狀態設計方法設計要求。裂縫控制等級的劃分與驗算要求;變形控制要求與驗算要求。(2)裂縫寬度驗算裂縫出現和開展的過程、開裂前后鋼筋和混凝土應變分布特征、裂縫的分布規律;裂縫寬度驗算方法:計算公式與驗算方法;影響裂縫寬度的主要因素及設計控制措施。(3)變形驗算受彎構件短期剛度的概念與計算公式;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影響時受彎構件剛度的概念與計算公式;受彎構件撓度驗算方法:計算公式與驗算方法;影響撓度的主要因素及設計控制措施。(4)耐久性設計耐久性基本問題、設計原則和要求(十)樓蓋設計(1)平面樓蓋的結構形式整體式樓蓋、裝配式樓蓋、裝配整體式樓蓋的結構形式與布置方法。(2)整體式單向板肋梁樓蓋的設計方法單向板與雙向板的定義與區分方法;樓蓋結構的組成與布置方法、傳力路線與計算簡圖;按彈性、塑性理論計算內力方法:荷載的最不利組合與截面的最不利內力確定;內力包絡圖概念、作法與作用;板、次梁與主梁的截面配筋設計方法與構造要求。(3)整體式雙向板肋梁樓蓋的設計方法樓蓋結構的組成與布置方法、傳力路線與計算簡圖;雙向板按彈性理論計算內力的實用設計方法;截面配筋設計方法與構造要求。(4)鋼筋混凝土板式樓梯設計方法板式樓梯的結構組成與布置方法;計算簡圖與受力分析方法、截面配筋設計方法與構造要求。(十一)單層廠房廠房的結構組成;排架計算;柱的設計;(十二)多層框架結構結構的組成與布置內力與位移的近似計算內力組合與截面設計(十三)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拓展資源,專題講座A)(1)預應力概念與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施工方法先張法與后張法、張拉控制應力與預應力損失;預應力構件截面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2)預應力軸心受拉構件設計的基本方法使用階段的承載力計算、裂縫控制與變形驗算;施工階段截面應力控制驗算。(十四)鋼筋混凝土基礎(拓展資源,專題講座B)柱下獨立基礎計算。實驗或上機基本內容無五、前修課程要求前修課程為建筑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建筑材料。六、學時分配序號內容學時安排小計理論課時實驗課時習題課時上機課時1緒論112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和設計的基礎443鋼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學性能444受彎構件正截面的承載力計算42175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41166受壓構件的截面承載力41167受拉構件的截面承載能力118受扭構件的截面承載能力229正常使用性能的分析和計算6179樓蓋設計71810單層廠房61711多層框架結構61712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5513鋼筋混凝土基礎11總計554766七、教材與主要參考書《混凝土結構原理》,周建民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第一版;《混凝土結構設計》,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第五版;《混凝土與砌體結構》王振東主編,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顧祥林等編,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建筑結構原理及設計》,林宗凡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一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50010-2010,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