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課件_第1頁
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課件_第2頁
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課件_第3頁
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課件_第4頁
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張民技術總監博士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5-05-211.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1.動物微生態制劑研究歷史回顧2.動物微生態制劑研究歷史回顧2.最早研究和應用動物微生態制劑的是蒙哈德(Mollgaard),1947年首先發現使用乳酸桿菌飼喂仔豬可有效增加仔豬體重并改善其健康狀況。20世紀50、60年代正是抗生素研究、生產和使用的黃金時期,導致微生態制劑研究和開發工作處于低潮,一段時期以來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微生態理論的不斷發展,同時人們也逐步認識到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性,情況才有了根本性的扭轉。3.最早研究和應用動物微生態制劑的是蒙哈德(Mollgaard)特別是近10年來,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限制抗生素在飼料中的使用,人們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替代抗生素且安全、高效的飼料添加劑,于是動物微生態制劑產品的研制和發展駛入快車道。目前,不僅各種微生態制劑產品層出不窮,而且微生態學理論也得到了迅猛發展。4.特別是近10年來,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限制抗生素在飼料中的使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種類及作用

機理5.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種類及作用

機理5.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種類益生素是一種含有大量有益菌及其代謝產物和生長促進因子,并具有維持腸道微生物平衡、提高機體健康水平的活菌制劑。益生元指能夠選擇性地刺激腸內一種或幾種有益菌生長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質,主要包括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木糖、低聚甘露糖等。合生素

指將益生菌和益生元聯合應用的復合制劑。

6.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種類6.動物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

優勢菌群學說

正常動物腸道內的細菌與宿主保持著動態平衡,且微生物種群中的優勢種群對整個種群起決定作用,維持畜禽的正常生長和生產。這些菌群一旦失去平衡,就會使原來的優勢菌群發生更替,引起機體消化機能紊亂,抑制動物生長發育,嚴重的則可致病。而添加益生素的目的就是為了補充有益菌,使有益菌在數量和作用強度上占絕對優勢,使優勢菌群得到恢復。這些菌群的繁殖和代謝,大大地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繁殖,從而保持菌群的正平衡,有效防止菌群失調癥發生。7.動物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7.菌群屏障學說

益生菌參與消化道有益菌群與致病菌之間的生存和繁殖空間競爭、時間競爭、定居部位競爭以及營養競爭,可競爭性地抑制病原菌附著在腸壁上,通過改變有害菌附著的受體結構或同病原菌競爭附著空間,而限制致病菌的生存、繁殖。它們在消化道內生成致密的膜菌群,形成微生物屏障,一方面可抑制消化道粘附病原菌,中和毒性產物,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毒素以及廢物等有毒成分的吸收。微生物奪氧學說

正常動物腸道內是以厭氧菌為優勢菌群的微生物區系,當益生菌以孢子形式添加時,它們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可消耗腸內氧氣,在局部范圍內形成厭氧環境,有利于厭氧微生物的生長,從而把失調菌群恢復到正常狀態,以達到防病、治病、提高免疫力和促生長等目的。8.菌群屏障學說

8.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乳酸桿菌以免疫調節因子的形式起作用,刺激腸道局部型免疫反應,提高機體抗體水平或巨噬細胞的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芽孢桿菌能促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使之處于高度反應的“準備狀態”,同時使免疫器官的發育增快,免疫系統成熟快而早,T、B淋巴細胞的數量增多,使動物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產生有益代謝產物產生乳酸:乳酸菌進入腸道后產生乳酸;芽孢桿菌進入動物腸道能夠產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揮發性脂肪酸,降低腸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長,激活酸性蛋白酶活性,對新生畜禽是有益的。

9.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9.合成酶類:芽孢桿菌具有很強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飼料中的某些抗營養因子,提高飼料轉化率可達8%以上。合成營養物質,促進生長:許多益生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能產生各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長因子等,參與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動物生長。產生抗菌物質:某些乳酸桿菌、鏈球菌、芽孢桿菌等,在代謝過程中,可產生一些抗菌物質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桿菌肽、伊短菌素等,可抑制病原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防止產生有害物質:某些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桿菌)在腸道內可產生氨基氧化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類,從而降低血液及糞便中氨、吲哚等有害氣體濃度。10.合成酶類:芽孢桿菌具有很強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生產技術11.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生產技術11.菌種的篩選可供使用的菌種

目前,可用于生產的菌種很多,美國FDA(1989)規定允許飼喂的微生物有43種,我國農業部公布的飼用微生物添加劑有12種。實際用于配合飼料的活體微生物菌群主要是乳酸桿菌(以嗜酸乳桿菌為主)、糞鏈球菌、芽孢桿菌、雙歧桿菌、曲霉及酵母菌。其中酵母菌和乳酸菌是應用最多的微生物添加劑。

12.菌種的篩選12.寶來利來公司微生態制劑使用的菌種枯草芽孢桿菌:以中性蛋白酶為篩選指標選育的高酶活性菌株,還可以產生淀粉酶、脂肪酶、NSP酶類、B族維生素、維生素C、有機酸等;地衣芽孢桿菌:以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為篩選指標而選育的抗感染菌株;酪酸菌:以產丁酸能力為篩選指標而選育的抗感染菌株,其產丁酸量為普通乳酸菌的200倍;乳酸菌:乳酸菌是動物腸道正常宿主菌,因此選擇菌種要根據動物品種的不同而不同,禽采用從健康雞腸道分離的嗜酸乳桿菌,豬采用從健康豬腸道分離的乳酸鏈球菌,水產動物采用從鰻魚腸道分離的乳酸菌。13.寶來利來公司微生態制劑使用的菌種13.菌種選育方法注重三個原則:安全性---菌株來源、食用歷史、耐藥性能功能性---耐酸性能、產酶性能、產酸性能、抑菌性能技術性---活菌穩定性、遺傳穩定性、發酵性能選育的措施:

人工篩選→定向培育→高性能菌株

航天搭載→誘變→穩定遺傳→提高菌株生產性能14.菌種選育方法14.生產技術益生菌的發酵生產采用國內先進的氣體環流式全自動液態三級發酵罐,進行單菌種發酵,然后根據不同動物的需求進行復配。

15.生產技術15.芽孢桿菌發酵液采用噴霧干燥法處理,不僅保證了芽孢的活性,還保存了有益代謝產物:消化酶、維生素、有機酸等。16.芽孢桿菌發酵液采用噴霧干燥法處理,不僅保證了芽孢的活性,還

乳酸菌的生產采用國家948項目引進技術----真空冷凍干燥工藝,對其進行雙層微膠囊包被,解決了乳酸菌不易存活的難題,大大延長了保存期,顯著提高了使用效果。17.乳酸菌的生產采用國家948項目引進技術----真空冷凍動物微生態制劑應用技術研究18.動物微生態制劑應用技術研究18.動物微生態制劑各菌種作用機制(以寶來利來公司生產的產酶益生素為例)酪酸菌的作用機制:

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群的增殖和發育,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的生長和繁殖,減少胺類、吲哚類等物質的產生。酪酸菌在腸道內產生B族維生素、維生素K等有益代謝產物,起營養作用。酪酸菌是動物腸道內正常菌,在腸道內阻止有害菌的定植和入侵,糾正腸道內菌群紊亂。酪酸菌的代謝產物酪酸是腸上皮組織細胞的再生和修復的主要營養物,并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長。19.動物微生態制劑各菌種作用機制(以寶來利來公司生產的產酶益生素芽孢桿菌的作用機制:芽孢桿菌根據腸道底物產生相應的酶類:蛋白酶、淀粉酶、NSP酶,提高飼料轉化率。產生抗菌物質,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產生乙酸、丙酸、丁酸等揮發性脂肪酸,抑制有害菌生長,促進乳酸菌生長。合成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并可改善礦物質的吸收,從而促進動物生長,提高增重。消耗腸道中的氧,促進厭氧菌的生長繁殖。產生氨基氧化酶、分解氨和硫化氫的酶類,降低血氨濃度,減少污染,改善環境。提高動物免疫機能,促進巨嗜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吞噬能力。降低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的含量,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減少換水甚至不換水,降低養殖成本。

20.芽孢桿菌的作用機制:芽孢桿菌根據腸道底物產生相應的產生抗菌物芽孢桿菌發酵液中揮發性脂肪酸氣相色譜圖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分別為:1.71g/L、2.53g/L、3.77g/L21.芽孢桿菌發酵液中揮發性脂肪酸氣相色譜圖21.乳酸菌的作用機制:調整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有益菌生長,抑制有害菌生長產生乳酸菌素,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在腸黏膜表面可形成一道細菌屏障保護腸道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襲能合成多種維生素如B1、B2、B12煙酸及葉酸等抑制腐敗菌,降低血中內毒素含量提高動物免疫機能,刺激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增加防止腸道內的腸毒素、毒性胺、吲哚、甲烷等有毒物質的產生乳酸菌乳酸菌在動物腸道產生大量乳酸,降低腸道pH值,抑制或殺滅有害菌22.乳酸菌的作用機制:調整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有產生乳酸菌素,抑制各種動物胃腸道正常微生物群的構成

動物出生時胃腸道是無菌的,出生后不久胃腸道便有細菌定居,其后隨動物的生長發育、種類不同、內環境變化和進入胃腸道的飼料、飲水等不同,定居的正常微生物群的種類和數量有所不同。雞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雞嗉囊和胃內乳桿菌為最優勢菌群,鏈球菌和腸球菌也有增殖;小腸內則多為兼性厭氧菌,如鏈球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及芽孢桿菌等;大腸和盲腸主要為厭氧菌,如雙歧桿菌、乳桿菌、優桿菌、消化球菌和類桿菌等。據報道,雞糞便菌群以乳桿菌最占優勢,總菌數可達1011個/g,大腸桿菌和鏈球菌數一般為107——108個/g。23.各種動物胃腸道正常微生物群的構成23.豬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乳酸菌:乳桿菌、雙歧桿菌、鏈球菌等;擬桿菌:厭氧彎曲桿菌、真桿菌、消化球菌、梭狀芽孢桿菌、韋榮氏球菌等;腸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變形桿菌等;另外還有葡萄球菌、酵母菌等。據報道,成年健康豬的糞便菌群總菌數在1010

個/g以上,以乳酸菌和擬桿菌、厭氧彎曲桿菌、真桿菌等構成最優勢菌群,而腸桿菌一般是107——108個/g。對蝦腸道正常微生物群

主要以假單胞菌、氣單胞菌和芽孢桿菌占優勢。24.豬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24.魚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

魚類體表菌群:淡水魚類以假單胞菌、氣單胞菌及無色桿菌等占優勢,海水魚類以無色桿菌、弧菌、假單胞菌和微球菌等占優勢。胃腸道主要以擬桿菌、氣單胞菌、酵母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大腸桿菌、假單胞菌及梭狀芽孢桿菌等占優勢。反芻動物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

瘤胃內正常菌群有纖維素分解菌、半纖維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分解菌、脂肪分解菌、氨基酸分解菌、有機酸分解菌、產甲烷菌、合成維生素菌等。腸道中以乳酸菌、擬桿菌、雙歧桿菌和腸桿菌為優勢菌群。25.魚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25.動物微生態制劑的適用對象及使用階段不同的動物適合使用不同類型的菌種反芻動物適合使用曲霉、酵母及芽孢桿菌類,若給反芻動物使用過多的乳酸菌,反而會擾亂其消化系統,引起不良反應;而單胃動物適合使用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這3種類型的菌在單胃動物中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水產動物適合使用沼澤紅假單胞菌、芽孢桿菌、酵母菌、其中沼澤紅假單胞菌、芽孢桿菌不但在動物體內起作用而且對改良水環境具有良好的作用。26.動物微生態制劑的適用對象及使用階段26.微生態制劑在動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使用效果不同總體來說在動物的幼齡、老齡、離乳、熱、冷應激,粗飼、病后初愈及消化道疾病等時期使用,均能取得最顯著效果。然而在實際飼養中有些因素是不可預見的,如應激、消化道疾病等。因此需要經常性地在動物飼料或環境中添加微生態制劑,使用原則是幼齡如乳豬、仔雞、仔鴨、羔羊、牛犢等,老齡如母豬、產蛋雞、鴨等,添加劑量應大于中青年時期;環境惡劣時也需加大添加量;而水產動物則在各個時期都應添加微生態制劑。27.微生態制劑在動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使用效果不同27.微生態制劑的適宜添加量

微生態制劑的使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應依菌種生產工藝及使用對象而異。對于復合型的微生態制劑不能簡單地按總菌數來換算,因為不同菌的生長速度,抗逆性不一樣。芽孢桿菌類:在豬飼料中每頭每天能采食到菌數在2~6億個較合適;雞、鴨類每只每天采食1~4億個較合適,牛、羊類每頭每天采食1~5億個。考慮到飼料加工過程中的損失,可以按此標準添加劑量上浮50%~100%。酵母菌類:在豬飼料中每頭每天采食量為5~8億個為宜,雞、鴨類為3~8億個。乳酸菌類:主要用于乳豬,幾乎沒有用量限制,其使用主要受制于成本。28.微生態制劑的適宜添加量28.利用微生態學原理開發的新型蛋白質資源

------生物E蛋白

29.利用微生態學原理開發的新型蛋白質資源

------生物E生物E蛋白產品簡介

是寶來利來公司根據動物營養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分子營養和微生態營養作為產品研發的核心,開發出的一類富含各種益生菌;消化酶、NSP酶、肽酶、酶前體物;營養小肽、生物活性小肽,結構小肽、功能小肽、載體肽;B族維生素、有機酸(乙酸、丁酸等)、菌體寡糖、多糖;生物有機微量元素(硒、鐵、鋅等);氨基酸、多肽、蛋白質等的生物活性制品。30.生物E蛋白產品簡介30.生物E蛋白的成分構成乳酸菌LP酵母菌YBB絲狀真菌A-7絲狀真菌Xi-3乳酸鏈球菌L-948酪酸菌KXL芽孢桿菌DS-1、N9、DM423L-谷氨酰胺二肽谷胱甘肽那西肽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肽表皮生長因子肽轉化生長因子肽促紅細胞生成素應激肽9、蛋白質、多肽、氨基酸4、B族維生素7、菌體寡糖、多糖8、能量1、微生態活菌2、消化酶、非淀粉多糖酶5、有機微量元素3、營養肽、生物活性小肽6、有機酸31.生物E蛋白的成分構成乳酸菌LP酵母菌YBB絲狀真菌A-7絲狀生物E蛋白的特性富含對動物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消化吸收、免疫調節等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組合科學,成分齊全。這是生物E蛋白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特性。避免了單一成分功能不全的缺陷。生物E蛋白充分考慮到我國養殖業所處的環境、存在應激、動物多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事實,著重提高動物的抗應激能力,非特異性免疫能力,維持腸道菌群平衡能力,腸粘膜上皮細胞修復能力,小腸絨毛發育能力,消化道PH值調節能力,電解質平衡能力,維生素、微量元素補給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等。生物E蛋白注重各種必需氨基酸平衡,特別是彌補常規飼料原料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從吸收機制上,生物E蛋白的氨基酸有相當比例是以小肽形式吸收的,運轉速度快,吸收效率高。

32.生物E蛋白的特性32.生物E蛋白的功用生物E蛋白可提高蛋白質、能量、礦物質的利用率5-10%,因此可適當降低飼料成本。并減少糞便中氮、磷、鈣等的排泄量,減少糞便臭味及有害氣體排放,從而減少環境污染。生物E蛋白明顯提升畜產品品質,如提高肥豬的瘦肉率,臀部方圓,肉質好且持水力強;改善蛋殼的質量和顏色,蛋清厚稠,蛋黃大而紅亮;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和乳脂率等。動物體質健康,得病少,顯著降低抗生素使用量,降低畜產品藥物殘留。33.生物E蛋白的功用33.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發展方向34.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發展方向34.高效性功能專一、性能優良菌種的選育。根據動物的不同種類及不同年齡階段的腸道微生物群構成特點,開發專一型微生態制劑。

如:反芻動物專用、仔豬專用、肉禽專用和蛋禽專用產酶益生素系列產品(2001年農業863項目——安全飼料添加劑的研制,承擔單位:中國農科院、寶來利來生物工程研究院)又如用于各種水產動物的專用產酶益生素(2002年農業863項目——對蝦專用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的研制,承擔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寶來利來生物工程研究院)。

35.高效性35.易用性多功能復合型微生態制劑的開發益生菌與NSP酶復合制劑——復合NSP酶益生菌、活性肽、多種消化酶、寡糖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的復合制劑——生物E蛋白特殊劑型微生態制劑的開發如:產酶益生素飲水劑36.易用性36.穩定性耐熱性問題:復合NSP酶中的纖維素酶耐熱性的提高,已經達到的耐熱指標為:90°C-10min-90%(2003年農業863計劃項目:耐熱纖維素酶的研制,承擔單位:山東農業大學、寶來利來生物工程研究院)。活菌保存技術之一:冷凍真空干燥(國家948項目)活菌保存技術之二:雙層微膠囊包被技術(專利技術——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7.穩定性37.寶來利來,您永遠的朋友!38.寶來利來,38.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張民技術總監博士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5-05-2139.動物微生態制劑最新研究進展1.動物微生態制劑研究歷史回顧40.動物微生態制劑研究歷史回顧2.最早研究和應用動物微生態制劑的是蒙哈德(Mollgaard),1947年首先發現使用乳酸桿菌飼喂仔豬可有效增加仔豬體重并改善其健康狀況。20世紀50、60年代正是抗生素研究、生產和使用的黃金時期,導致微生態制劑研究和開發工作處于低潮,一段時期以來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微生態理論的不斷發展,同時人們也逐步認識到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性,情況才有了根本性的扭轉。41.最早研究和應用動物微生態制劑的是蒙哈德(Mollgaard)特別是近10年來,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限制抗生素在飼料中的使用,人們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替代抗生素且安全、高效的飼料添加劑,于是動物微生態制劑產品的研制和發展駛入快車道。目前,不僅各種微生態制劑產品層出不窮,而且微生態學理論也得到了迅猛發展。42.特別是近10年來,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限制抗生素在飼料中的使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種類及作用

機理43.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種類及作用

機理5.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種類益生素是一種含有大量有益菌及其代謝產物和生長促進因子,并具有維持腸道微生物平衡、提高機體健康水平的活菌制劑。益生元指能夠選擇性地刺激腸內一種或幾種有益菌生長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質,主要包括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木糖、低聚甘露糖等。合生素

指將益生菌和益生元聯合應用的復合制劑。

44.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種類6.動物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

優勢菌群學說

正常動物腸道內的細菌與宿主保持著動態平衡,且微生物種群中的優勢種群對整個種群起決定作用,維持畜禽的正常生長和生產。這些菌群一旦失去平衡,就會使原來的優勢菌群發生更替,引起機體消化機能紊亂,抑制動物生長發育,嚴重的則可致病。而添加益生素的目的就是為了補充有益菌,使有益菌在數量和作用強度上占絕對優勢,使優勢菌群得到恢復。這些菌群的繁殖和代謝,大大地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長繁殖,從而保持菌群的正平衡,有效防止菌群失調癥發生。45.動物微生態制劑的作用機理7.菌群屏障學說

益生菌參與消化道有益菌群與致病菌之間的生存和繁殖空間競爭、時間競爭、定居部位競爭以及營養競爭,可競爭性地抑制病原菌附著在腸壁上,通過改變有害菌附著的受體結構或同病原菌競爭附著空間,而限制致病菌的生存、繁殖。它們在消化道內生成致密的膜菌群,形成微生物屏障,一方面可抑制消化道粘附病原菌,中和毒性產物,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毒素以及廢物等有毒成分的吸收。微生物奪氧學說

正常動物腸道內是以厭氧菌為優勢菌群的微生物區系,當益生菌以孢子形式添加時,它們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可消耗腸內氧氣,在局部范圍內形成厭氧環境,有利于厭氧微生物的生長,從而把失調菌群恢復到正常狀態,以達到防病、治病、提高免疫力和促生長等目的。46.菌群屏障學說

8.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乳酸桿菌以免疫調節因子的形式起作用,刺激腸道局部型免疫反應,提高機體抗體水平或巨噬細胞的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芽孢桿菌能促進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使之處于高度反應的“準備狀態”,同時使免疫器官的發育增快,免疫系統成熟快而早,T、B淋巴細胞的數量增多,使動物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水平提高,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產生有益代謝產物產生乳酸:乳酸菌進入腸道后產生乳酸;芽孢桿菌進入動物腸道能夠產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揮發性脂肪酸,降低腸道PH值,抑制致病菌的生長,激活酸性蛋白酶活性,對新生畜禽是有益的。

47.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9.合成酶類:芽孢桿菌具有很強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飼料中的某些抗營養因子,提高飼料轉化率可達8%以上。合成營養物質,促進生長:許多益生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能產生各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長因子等,參與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動物生長。產生抗菌物質:某些乳酸桿菌、鏈球菌、芽孢桿菌等,在代謝過程中,可產生一些抗菌物質如嗜酸菌素、乳糖菌素、桿菌肽、伊短菌素等,可抑制病原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防止產生有害物質:某些有益微生物(如芽孢桿菌)在腸道內可產生氨基氧化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類,從而降低血液及糞便中氨、吲哚等有害氣體濃度。48.合成酶類:芽孢桿菌具有很強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生產技術49.動物微生態制劑的生產技術11.菌種的篩選可供使用的菌種

目前,可用于生產的菌種很多,美國FDA(1989)規定允許飼喂的微生物有43種,我國農業部公布的飼用微生物添加劑有12種。實際用于配合飼料的活體微生物菌群主要是乳酸桿菌(以嗜酸乳桿菌為主)、糞鏈球菌、芽孢桿菌、雙歧桿菌、曲霉及酵母菌。其中酵母菌和乳酸菌是應用最多的微生物添加劑。

50.菌種的篩選12.寶來利來公司微生態制劑使用的菌種枯草芽孢桿菌:以中性蛋白酶為篩選指標選育的高酶活性菌株,還可以產生淀粉酶、脂肪酶、NSP酶類、B族維生素、維生素C、有機酸等;地衣芽孢桿菌:以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為篩選指標而選育的抗感染菌株;酪酸菌:以產丁酸能力為篩選指標而選育的抗感染菌株,其產丁酸量為普通乳酸菌的200倍;乳酸菌:乳酸菌是動物腸道正常宿主菌,因此選擇菌種要根據動物品種的不同而不同,禽采用從健康雞腸道分離的嗜酸乳桿菌,豬采用從健康豬腸道分離的乳酸鏈球菌,水產動物采用從鰻魚腸道分離的乳酸菌。51.寶來利來公司微生態制劑使用的菌種13.菌種選育方法注重三個原則:安全性---菌株來源、食用歷史、耐藥性能功能性---耐酸性能、產酶性能、產酸性能、抑菌性能技術性---活菌穩定性、遺傳穩定性、發酵性能選育的措施:

人工篩選→定向培育→高性能菌株

航天搭載→誘變→穩定遺傳→提高菌株生產性能52.菌種選育方法14.生產技術益生菌的發酵生產采用國內先進的氣體環流式全自動液態三級發酵罐,進行單菌種發酵,然后根據不同動物的需求進行復配。

53.生產技術15.芽孢桿菌發酵液采用噴霧干燥法處理,不僅保證了芽孢的活性,還保存了有益代謝產物:消化酶、維生素、有機酸等。54.芽孢桿菌發酵液采用噴霧干燥法處理,不僅保證了芽孢的活性,還

乳酸菌的生產采用國家948項目引進技術----真空冷凍干燥工藝,對其進行雙層微膠囊包被,解決了乳酸菌不易存活的難題,大大延長了保存期,顯著提高了使用效果。55.乳酸菌的生產采用國家948項目引進技術----真空冷凍動物微生態制劑應用技術研究56.動物微生態制劑應用技術研究18.動物微生態制劑各菌種作用機制(以寶來利來公司生產的產酶益生素為例)酪酸菌的作用機制:

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群的增殖和發育,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的生長和繁殖,減少胺類、吲哚類等物質的產生。酪酸菌在腸道內產生B族維生素、維生素K等有益代謝產物,起營養作用。酪酸菌是動物腸道內正常菌,在腸道內阻止有害菌的定植和入侵,糾正腸道內菌群紊亂。酪酸菌的代謝產物酪酸是腸上皮組織細胞的再生和修復的主要營養物,并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長。57.動物微生態制劑各菌種作用機制(以寶來利來公司生產的產酶益生素芽孢桿菌的作用機制:芽孢桿菌根據腸道底物產生相應的酶類:蛋白酶、淀粉酶、NSP酶,提高飼料轉化率。產生抗菌物質,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產生乙酸、丙酸、丁酸等揮發性脂肪酸,抑制有害菌生長,促進乳酸菌生長。合成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并可改善礦物質的吸收,從而促進動物生長,提高增重。消耗腸道中的氧,促進厭氧菌的生長繁殖。產生氨基氧化酶、分解氨和硫化氫的酶類,降低血氨濃度,減少污染,改善環境。提高動物免疫機能,促進巨嗜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的吞噬能力。降低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的含量,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減少換水甚至不換水,降低養殖成本。

58.芽孢桿菌的作用機制:芽孢桿菌根據腸道底物產生相應的產生抗菌物芽孢桿菌發酵液中揮發性脂肪酸氣相色譜圖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分別為:1.71g/L、2.53g/L、3.77g/L59.芽孢桿菌發酵液中揮發性脂肪酸氣相色譜圖21.乳酸菌的作用機制:調整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有益菌生長,抑制有害菌生長產生乳酸菌素,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在腸黏膜表面可形成一道細菌屏障保護腸道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襲能合成多種維生素如B1、B2、B12煙酸及葉酸等抑制腐敗菌,降低血中內毒素含量提高動物免疫機能,刺激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增加防止腸道內的腸毒素、毒性胺、吲哚、甲烷等有毒物質的產生乳酸菌乳酸菌在動物腸道產生大量乳酸,降低腸道pH值,抑制或殺滅有害菌60.乳酸菌的作用機制:調整腸道菌群平衡,促進有產生乳酸菌素,抑制各種動物胃腸道正常微生物群的構成

動物出生時胃腸道是無菌的,出生后不久胃腸道便有細菌定居,其后隨動物的生長發育、種類不同、內環境變化和進入胃腸道的飼料、飲水等不同,定居的正常微生物群的種類和數量有所不同。雞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雞嗉囊和胃內乳桿菌為最優勢菌群,鏈球菌和腸球菌也有增殖;小腸內則多為兼性厭氧菌,如鏈球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及芽孢桿菌等;大腸和盲腸主要為厭氧菌,如雙歧桿菌、乳桿菌、優桿菌、消化球菌和類桿菌等。據報道,雞糞便菌群以乳桿菌最占優勢,總菌數可達1011個/g,大腸桿菌和鏈球菌數一般為107——108個/g。61.各種動物胃腸道正常微生物群的構成23.豬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乳酸菌:乳桿菌、雙歧桿菌、鏈球菌等;擬桿菌:厭氧彎曲桿菌、真桿菌、消化球菌、梭狀芽孢桿菌、韋榮氏球菌等;腸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變形桿菌等;另外還有葡萄球菌、酵母菌等。據報道,成年健康豬的糞便菌群總菌數在1010

個/g以上,以乳酸菌和擬桿菌、厭氧彎曲桿菌、真桿菌等構成最優勢菌群,而腸桿菌一般是107——108個/g。對蝦腸道正常微生物群

主要以假單胞菌、氣單胞菌和芽孢桿菌占優勢。62.豬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24.魚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

魚類體表菌群:淡水魚類以假單胞菌、氣單胞菌及無色桿菌等占優勢,海水魚類以無色桿菌、弧菌、假單胞菌和微球菌等占優勢。胃腸道主要以擬桿菌、氣單胞菌、酵母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大腸桿菌、假單胞菌及梭狀芽孢桿菌等占優勢。反芻動物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

瘤胃內正常菌群有纖維素分解菌、半纖維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分解菌、脂肪分解菌、氨基酸分解菌、有機酸分解菌、產甲烷菌、合成維生素菌等。腸道中以乳酸菌、擬桿菌、雙歧桿菌和腸桿菌為優勢菌群。63.魚胃腸道的正常微生物群25.動物微生態制劑的適用對象及使用階段不同的動物適合使用不同類型的菌種反芻動物適合使用曲霉、酵母及芽孢桿菌類,若給反芻動物使用過多的乳酸菌,反而會擾亂其消化系統,引起不良反應;而單胃動物適合使用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這3種類型的菌在單胃動物中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水產動物適合使用沼澤紅假單胞菌、芽孢桿菌、酵母菌、其中沼澤紅假單胞菌、芽孢桿菌不但在動物體內起作用而且對改良水環境具有良好的作用。64.動物微生態制劑的適用對象及使用階段26.微生態制劑在動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使用效果不同總體來說在動物的幼齡、老齡、離乳、熱、冷應激,粗飼、病后初愈及消化道疾病等時期使用,均能取得最顯著效果。然而在實際飼養中有些因素是不可預見的,如應激、消化道疾病等。因此需要經常性地在動物飼料或環境中添加微生態制劑,使用原則是幼齡如乳豬、仔雞、仔鴨、羔羊、牛犢等,老齡如母豬、產蛋雞、鴨等,添加劑量應大于中青年時期;環境惡劣時也需加大添加量;而水產動物則在各個時期都應添加微生態制劑。65.微生態制劑在動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使用效果不同27.微生態制劑的適宜添加量

微生態制劑的使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應依菌種生產工藝及使用對象而異。對于復合型的微生態制劑不能簡單地按總菌數來換算,因為不同菌的生長速度,抗逆性不一樣。芽孢桿菌類:在豬飼料中每頭每天能采食到菌數在2~6億個較合適;雞、鴨類每只每天采食1~4億個較合適,牛、羊類每頭每天采食1~5億個。考慮到飼料加工過程中的損失,可以按此標準添加劑量上浮50%~100%。酵母菌類:在豬飼料中每頭每天采食量為5~8億個為宜,雞、鴨類為3~8億個。乳酸菌類:主要用于乳豬,幾乎沒有用量限制,其使用主要受制于成本。66.微生態制劑的適宜添加量28.利用微生態學原理開發的新型蛋白質資源

------生物E蛋白

67.利用微生態學原理開發的新型蛋白質資源

------生物E生物E蛋白產品簡介

是寶來利來公司根據動物營養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分子營養和微生態營養作為產品研發的核心,開發出的一類富含各種益生菌;消化酶、NSP酶、肽酶、酶前體物;營養小肽、生物活性小肽,結構小肽、功能小肽、載體肽;B族維生素、有機酸(乙酸、丁酸等)、菌體寡糖、多糖;生物有機微量元素(硒、鐵、鋅等);氨基酸、多肽、蛋白質等的生物活性制品。68.生物E蛋白產品簡介30.生物E蛋白的成分構成乳酸菌LP酵母菌Y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