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2023學年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云南省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2023學年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云南省會澤縣茚旺高級中學2023學年高考仿真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53年,艾森豪威兒當選美國總統后,平衡預算,取消了戰時對物價與工資的管制,將戰時急劇增加的國家財產和國有企業廉價出售給私人壟斷組織。這些做法A.順應了資本主義發展潮流 B.緩解了經濟“滯脹”危機C.體現了自由主義政策傳統 D.導致了私人壟斷資本膨脹2.在宋代,蜜蜂產品是上貢朝廷的必需品,《宋史·地理志》中記載了大量關于蜂產品上貢的情況。不僅是蜂蜜、蜜蠟,還有蜂子也在其中。除了蜂業大省陜西、山西、甘肅,其他各地也都要上貢一定數量的蜂產品。這主要反映了宋代A.蜂業商品化程度最高 B.下層民眾負擔較為沉重C.商業出現革命性劇變 D.國家經濟發展趨于均衡3.“在羅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發展沒有在工業和貿易方面引起進一步后果,因為他們的生產方式沒有改變。但當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內部逐漸發展起來時,詳細擬定的羅馬法便立即得到恢復并重新取得威信。”這表明羅馬法A.程序嚴謹體系縝密 B.趨時更新以應對社會需求C.維護新興資產者利益 D.是新生產關系萌芽的推手4.如表是中國近代早期的四大毛紡織廠創建時的資本來源狀況(單位:萬兩)。據此可知A.清政府改變了傳統的抑商政策B.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被政府實際控制C.資金不足是民族工業最大困境D.政府為實現自救積極創辦近代工業5.《每周評論》在某譯文按語中寫道:“這個宣言……,要旨在主張階級戰爭,要求各地勞工的聯合,是表示新時代的文書。”該則按語介紹的是A.《獨立宣言》B.《人權宣言》C.《共產黨宣言》D.《解放宣言》6.陳獨秀認為:“三綱之名詞,雖不見經,其學說實質是孔教之本意”;有學者認為“雖不見經”,但見于“子”,在《韓非子·忠孝》一篇中說過這樣一種說法:“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這說明A.“三綱”之說來源于法家學派 B.陳獨秀對孔教理解偏頗C.漢代儒學吸收了其他學派思想 D.儒家與法家同源7.以下與“文景之治”時期統治思想相一致的是A.不學禮,以無立 B.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C.存天理,滅人欲 D.省苛事,薄賦斂,毋奪民時8.20世紀50年代英國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從拒絕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兩度申請加入,但均遭到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否決。戴高樂首先考慮的是:“英國一旦成為歐洲的第七個成員國。要它永遠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樂還認為,聯系如此緊密的英美關系將會使英國成為美國投放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材料反映了A.美國企圖通過英國控制歐洲B.英國霸權主義思想使其難以融入歐洲一體化C.英法矛盾是英國加入歐洲一體化的主要障礙D.國際形勢和國家利益影響法國對英國入歐態度9.西漢桓寬在《鹽鐵論》中記載了漢昭帝時所召開的鹽鐵會實況。法家思想代表桑弘羊站在加強中央政府權威的角度,要求加強嚴刑峻法,崇尚功利,重視工商,堅持鹽鐵專賣;儒家思想代表們則要求講道德仁義,反對與民爭利,主張廢除鹽鐵專賣。這反映了當時A.儒家正統地位受到了挑戰 B.社會環境相對寬松自由C.統治者實施德主刑輔政策 D.在治國理念上存在爭論10.1950年香港對內地貿易總值比上年增長了73.4%,但1952年卻比上年下降了45.3%。香港對內地貿易總值急劇下降,主要是因為A.蘇聯加大了對華援助 B.新中國經濟迅速恢復C.西方孤立和封鎖中國 D.內地改變了經濟制度11.郵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文物古跡、文化典籍等作為題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載著往昔的歷史。下列三張不同年份發行的郵票,見證了1949年以來,中國農村發生的巨大變遷。這些變革都A.遵循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B.體現了與時俱進的黨的路線C.促進了農民生活的不斷改善 D.堅持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12.據《左傳》記載,“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統一大業。仔細觀察《秦滅六國示意圖》,秦所滅六國中屬于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諸侯國的是A.② B.④ C.⑤ D.⑥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同治初年,江西南昌的士大夫群起毀教堂,殺傳教士。巡撫沈葆楨稱贊士大夫的正氣,郭嵩燾則斥責沈氏頑固。郭氏做廣東巡撫的時候,汕頭的人像以前廣州人,不許外國人進城。光緒元年(1875)云貴總督曾毓英因為反對英國人進云南,秘密在云南緬甸邊境上把英國使館的翻譯官殺了。郭嵩燾當即上奏彈劾曾毓英。第二年,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中國有公使駐外從他起。他在西歐的時候,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經濟社會。他覺得不但西洋的輪船槍炮值得我們學習,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學習。他發表了他的日記,送給朋友們看。他常寫信給李鴻章,報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學生不限于機械一門,學政治經濟的都有。他勸李鴻章擴大留學范圍。——蔣廷黻:《中國近代史》(1)根據材料,歸納郭嵩燾的救國理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郭嵩燾的救國理念是否得以實現并說明理由。14.(20分)1944年,美英蘇中等44國代表參加的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把美元與黃金掛鉤,規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黃金,各國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貨幣的特殊地位。

——據《當代世界史》材料所說的布雷頓森林會議是在什么背景下召開的?它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變化有何影響?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艾森豪威爾的做法是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這體現了自由主義政策傳統,C正確;當時資本主義發展潮流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強調強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排除A;此時尚未發生“滯脹”危機,排除B;這一時期主流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艾森豪威爾的做法不能導致私人壟斷資本膨脹,排除D。2、B【答案解析】據材料“宋代,蜜蜂產品是上貢朝廷的必需品……陜西、山西、甘肅,其他各地也都要上貢一定數量的蜂產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蜜蜂產品上貢朝廷不能說明蜂業商品化,故A項錯誤;各省都要上貢一定數量的蜂產品,說明下層民眾負擔較為沉重,故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當時商業出現革命性劇變,故C項錯誤;材料也不能說明國家經濟發展趨于均衡,故D項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關鍵信息,同時注意區分選項中相關概念的不同點,例如“蜂業商品化、民眾負擔、商業革命性劇變、經濟發展均衡”,據此即可排除無關選項,得出正確答案。3、B【答案解析】

由材料“當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內部逐漸發展起來時,詳細擬定的羅馬法便立即得到恢復并重新取得威信”可知,羅馬法具有趨時更新以應對社會需求的特點,故選B;材料未對羅馬法的程序及體系進行描述,無法得出A項結論,排除;羅馬法維護的是奴隸主貴族利益,故C項錯誤,排除;材料體現的是資本主義發展對羅馬法發展的作用,D項顛倒了因果,排除。4、D【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政府不同程度參與近代企業的創建,故D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清王朝的經濟政策,故A不符合題意;材料涉及到的四大毛紡織廠并非以官府資本為主,故B不符合題意;民族工業最大困境是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本國封建主義的束縛,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5、C【答案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陳獨秀等人創立《每周評論》介紹的相關“階級戰爭,要求各地勞工的聯合”的文件是《共產黨宣言》,C項正確;美國的《獨立宣言》、《解放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不符合“勞工聯合”,不是《每周評價》宣傳的主要內容,ABD三項不符合題意。6、C【答案解析】

由“三綱之名詞,雖不見經,其學說實質是孔教之本意”“雖不見經”,但見于“子”及“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可知,漢代儒學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學派思想,故C正確;“三綱”之說吸收了法家等其他學派思想,并非“來源于”,排除A;陳獨秀對孔教理解正確,B錯誤;材料無法體現儒家與法家同源,排除D。7、D【答案解析】

“文景之治”時期的統治思想是“道家”無為思想,故D符合題意;A提倡儒家思想,“禮”是儒家思想范疇;B是法家思想;C是南宋朱熹思想;故A、B、C排除。8、D【答案解析】

由材料“‘英國一旦成為歐洲的第七個成員國。要它永遠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樂還認為,聯系如此緊密的英美關系將會使英國成為美國投放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可以得出,法國拒絕英國加入歐洲一體化更多考慮的是本國利益,故D正確;材料“聯系如此緊密的英美關系將會使英國成為美國投放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表明法國只是擔心美國會介入歐洲事務,并沒有成為事實,故A不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英國霸權主義問題,故B不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英法矛盾,故C不正確。9、D【答案解析】

材料中的儒家和法家代表人物針對鹽鐵問題提出了針鋒相對的主張,這表明當時在治國理念上存在爭論,故選D項;儒家思想正統地位受到挑戰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此A項與史實不符,排除;材料只是反映法儒兩家代表關于鹽鐵專賣的觀點,不能得出當時的社會環境相對寬松自由,而且這也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材料能體現統治者禮法并用,但無法體現以德政為主、刑法為輔的特點,排除C項。10、C【答案解析】

抗美援朝時期,香港對內地貿易總值急劇下降,主要是因為西方孤立和封鎖中國,C項正確;蘇聯對華援助、新中國經濟迅速恢復和內地改變經濟制度都不是香港對內地貿易額下降的主要原因,ABD三項錯誤。11、D【答案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不論是人民公社還是改革開放,都沒有改變社會主義公有制。D正確;人民公社沒有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A排除;人民公社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失誤,不是與時俱進,B排除;人民公社反而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排除。故選D。12、D【答案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戰國后期的地圖中,⑥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諸侯國燕國,D項正確;與圖中②④對應的是戰國初期“三家分晉”建立的韓國和趙國,AB兩項錯誤;⑤是田氏代替姜氏統治的齊國,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姬姓諸侯國,C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救國理念:要從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全面學習西方。成因:以清政府駐外公使身份深入了解西方;深受國內洋務運動的影響;西洋考察的結果。(2)沒有。理由: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僅學習西方的科技;清政府反對學習西方的民主政治;資產階級維新派抨擊洋務派,要求設議院、開國會、實行君主立憲制也印證了郭嵩燾的救國主張未實現。【答案解析】

(1)救國理念,根據材料“不但西洋的輪船槍炮值得我們學習,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學習”可得出主張從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全面學習西方。成因,根據材料“他在西歐的時候,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經濟社會”可得出以清政府駐外公使身份深入了解西方,并且這時期正值洋務運動時期,因此也是受洋務運動影響和西洋考察的結果。(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郭松濤的救國理念沒有實現。理由,郭松濤主張不僅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也主張學習西方制度,但洋務運動時期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僅學習西方的科技;當時國內頑固派力量強大,并且清政府反對學習西方的民主政治等可結合洋務運動的內容、結果和清政府的態度以及維新派對洋務派的抨擊來進行推理論證。14、背景:二戰即將結束,各國實力大為削弱;美國經濟實力膨脹;美國企圖按照自己的意志規劃戰后的“世界經濟藍圖”,確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權地位。影響:標志著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