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反復呼感課件_第1頁
兒科反復呼感課件_第2頁
兒科反復呼感課件_第3頁
兒科反復呼感課件_第4頁
兒科反復呼感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反復呼吸道感染主講:李瑋目錄診斷概念治療病因病機概念反復呼吸道感染是指反復發生上、下呼吸道感染,小兒在1年內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數頻繁,超過了一定范圍的疾病。簡稱復感兒。1)上呼吸道特點鼻鼻腔短小沒鼻毛血管豐富粘膜柔嫩4歲后下鼻道形成鼻竇出生時較大(15歲接近成人)

咽鼓管較短且寬呈水平位咽喉部咽部狹窄垂直喉軟骨發育差喉部呈漏斗型,淋巴組織豐富.

腭扁桃體(扁桃體)1歲后增大,4—10歲發育達高峰,14—15歲后漸退化。咽扁桃體(腺樣體、增殖體)6——12月時發育。鼻淚管短、開口瓣膜發育不全(圖片展示)(退出圖片)臨床表現易患急性鼻竇炎或鼻塞易患中耳炎鼓膜內陷影響聽力、先天性喉喘鳴反復的上呼吸道感染并發下呼吸道感染鼻淚管阻塞、結膜充血2)下呼吸道解剖特點與臨床

右側支氣管短粗較直

①、氣管位置較高分叉于第3胸椎水平左側支氣管細長

②氣管、支氣管相對狹窄;軟骨柔軟;呼吸肌發育差,缺乏彈力組織

③氣道內血管豐富、粘膜柔軟、纖毛運動差、粘液腺分泌不足

④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血管豐富,毛細血管與淋巴組織間隙較寬,使嬰幼兒肺的含氣量少而含血量多

⑤肺泡數量少;肺泡面積出生時2.8m2

8歲時32m2

成人75m2發病特點發病率為30%明顯季節性:以冬春氣候變化劇烈時發病年齡:6個月~6歲,1~3歲嬰幼兒最多見預后:若反復發作,易發生咳喘、水腫、痹癥等病證,嚴重者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臨床診斷年齡上呼吸道感染次數(次)下呼吸道感染次數(次)一年總數(次)0~2歲7次以上3次以上10次以上2~6歲6次以上2次以上8次以上6~14歲5次以上2次以上7次以上診斷要點1辯證論治初期:以邪實為主,多有外感表證,辨別風寒、風熱、外寒里熱,夾積、夾痰之差異,本虛標實之病機遷延期:以正虛邪戀為主,邪毒漸平,虛象顯露,熱、痰、積未盡,肺脾腎盡虛。恢復期:以正虛為主,當辨別肺脾腎何臟虛損為主,肺虛者氣弱。脾虛者運艱,腎虛者骨弱。辯證要點:分三期注重觀察邪正消長變化分為感染期,遷延期,恢復期治療原則以恢復期治療為主,此時宜補益,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發作期,應按不同的疾病治療,同時照顧到小兒正虛的體質特點。遷延期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正復邪自退。恢復期以固本為要,或補氣固表,或調和營衛,或補腎壯骨。證治分類類型證候治法方藥營衛失和邪毒留戀反復感冒,惡寒怕熱,不耐寒涼,平時汗多,汗出不溫,肌肉松弛,脈浮數無力,舌淡紅,苔薄白或花剝,指紋紫滯。扶正固表。調和營衛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肺脾兩虛氣血不足面黃少華,常自汗出,唇口色淡,肌肉松軟,食欲不振,或大便溏薄。屢感外邪,咳喘遷延不已,或愈后又作,舌質淡紅,脈無力,指紋淡。健脾益氣補肺固表玉屏風散加味腎虛骨弱精血失充面白無華,肌肉松弛,動則自汗,寐則盜汗,睡不安寧,五心煩熱,立、行、齒、發、語遲,或雞胸龜背,生長發育遲緩。反復感冒,甚則咳喘。苔薄白,脈數無力補腎壯骨填陰溫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