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系統精選課件_第1頁
循環系統精選課件_第2頁
循環系統精選課件_第3頁
循環系統精選課件_第4頁
循環系統精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細胞和組織第二章緒論第三章運動系統第四章內臟學

第五章循環系統第六章特殊感官第七章神經系統第八章內分泌系統第九章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第一章細胞和組織第五章循環系統

第一節概述第二節血液第三節心臟第四節血管第五節淋巴系統第五章循環系統

第五章循環系統第一節概述

一、組成

二、循環系統的功能三、血液循環的途徑第五章循環系統第五章循環系統

circulatorysystem第一節概述

一、組成循環系統又稱脈管系統,它是分布于人體內一套封閉的連續管道系統。包括

心血管系統:由心臟、動脈、靜脈和連于動、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組成;

淋巴系統: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構成。第五章循環系統

circulatorysy

二、循環系統的功能主要是將消化系統吸收的營養物質和肺吸收的O2運送到全身各器官、組織和細胞,供其新陳代謝之用;并將它們的代謝產物如CO2、尿素等分別運送到肺、腎或皮膚等器官,排出體外,保證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內分泌器官產生的激素也借循環系統運送到相應的器官,以調節其生理機能。

二、循環系統的功能淋巴系統的淋巴結和其它器官的淋巴組織還能產生淋巴細胞、淋巴因子和抗體,參與機體的免疫機制。循環系統對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如酸堿和電解質平衡等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淋巴系統的淋巴結和其它器官的淋巴組織還能產生淋巴1.體循環(大循環)

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動脈,沿各級動脈分支到達全身各部的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再經各級靜脈,最后經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三、血液循環的途徑1.體循環(大循環)三、血液循環的途徑2.肺循環(小循環)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經肺動脈入肺,由肺動脈分支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進行氣體交換)。再經肺靜脈出肺后注入左心房。動脈是離心的管道,靜脈是回心的管道。2.肺循環(小循環)第二節血液血液是一種流體結締組織,在心臟和血管內不斷地循環流動。血液的主要功能:1.運輸運送養料和O2,并帶走代謝產物。2.緩沖維持酸堿平衡和內環境的穩定。3.調節體溫4.免疫對異己的物質產生免疫反應。5.止血第二節血液血液的組成紅細胞RBC

有形成分白細胞WBC

(45%)血小板PL血液水份(91~93%)

血漿蛋白質(7%)(55%)無機鹽(0.75~0.9%)固體物質脂類(1%)糖類(0.1%)代謝產物:尿素、肌酐、尿酸等血液的組成人體內血液的總量稱血量。正常成人的血量相當與體重的7%~8%。一次失血<10%,機體可以代償;失血20%,需要急救;急性失血>30%,有生命危險。人體內血液的總量稱血量。正常成人的血量相當與體重的

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黃色液體稱血清。加入抗凝劑的血液經離心沉降,管內血液分為:上層:血漿(淡黃色透明液體=血清+纖維蛋白原)中層:為一薄層的白細胞和血小板下層:是紅細胞。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稱紅細胞比容。健康成人為40~50%。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黃色液體稱血清。

第五章循環系統第三節心臟

一、心的位置、形態二、心的各腔三、心壁的構造四、心包五、心臟的傳導系統六、心臟的血管七、心動周期八、心電圖九、血壓第五章循環系統

第三節心臟heart/cor

一、心的位置、形態

心位于胸腔的中縱隔內,外面裹以心包。約2/3位于身體正中線的左側,1/3在正中線的右側。心似倒置的圓錐體,大小稍大于本人的拳頭。

第三節心臟heart/cor

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較寬,與大血管干相連,是心臟比較固定的部分。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圓鈍,游離,由左心室構成,平對左第五肋間,鎖骨中線內側1~2cm處。

胸肋面(前面)膈面(下面)右緣左緣下緣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心的表面有三條溝:近心底處,有幾乎呈環形的冠狀溝,它將右上方的心房與左下方的心室分開。胸肋面有自冠狀溝向下至心尖右側的淺溝,稱前室間溝。膈面也有從冠狀溝向下至心尖右側的淺溝,稱后室間溝。心的表面有三條溝: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前、后室間溝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前、后室間溝在心尖右側會合處,稍凹陷,稱心尖切跡。在后室間溝與冠狀溝交匯的區域稱房室交點,為臨床上常用的一個標志。溝內有冠狀血管及其分支和脂肪等。前、后室間溝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前、后室

二、心的各腔心臟被中膈分為互不相通的左、右兩半腔。每半腔在和冠狀溝相應的位置上各有一個房室口。房室口的后上部為心房,前下部為心室。因此,整個心臟被分成四個腔。二、心的各腔分隔左、右心房的叫房間隔;分隔左、右心室的叫室間隔。分隔左、右心房的(一)右心房右心房的前上部呈三角形突出,稱右心耳。房壁薄,腔大,是全身靜脈血的匯集處。后部的內壁光滑,有上、下腔靜脈口、冠狀竇口。前壁粗糙,有隆起的梳狀肌。當心功能發生障礙,血流淤滯時,易在此形成血栓。

(一)右心房在房間隔下部有一淺凹稱卵圓窩,為胎兒期卵圓孔閉合后遺留的痕跡。

房間隔缺損多在此發生。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右心房的前下方有右房室口,通向右心室。在房間隔下部有一淺凹稱卵圓窩,為胎兒期卵圓孔閉合后(二)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入口為右房室口,口周圍纖維環上附有三個三角形的瓣膜,稱三尖瓣。各瓣膜的游離緣借線狀的腱索連接在乳頭肌上。

(二)右心室

纖維環、瓣膜、腱索和乳頭肌在功能上是一個整體。當心室收縮時,由于血液的推動使三尖瓣相互對合,封閉房室口。由于乳頭肌的收縮,腱索的牽拉,使瓣膜剛好閉合而不致翻向心房,防止血液向心房逆流。纖維環、瓣膜、腱索和乳頭肌在功能上是一個整體。右心室的流出道口是肺動脈口,口周圍的纖維環上附有三個袋口朝上,呈半月形的瓣膜,稱肺動脈瓣。當心室收縮時,血液沖開肺動脈瓣,使血液流入肺動脈;心室舒張時,瓣膜關閉,阻止血液逆流入心室。右心室的流出道口是肺動脈口,口周圍的纖維環上附(三)左心房左心房前部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稱左心耳。左心房后部的兩側各有兩條肺靜脈的開口。左心房的前下部有左房室口通入左心室。

(三)左心房(四)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下方。入口為左房室口,口周圍纖維環上附有二尖瓣。其作用與三尖瓣相同。

左心室的流出道口是主動脈口,口周圍的纖維環上也附有三個半月形的瓣膜,稱主動脈瓣。其功能與肺動脈瓣相同。(四)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下方。入口為左房

左右側房室的收縮與舒張是同步的,兩個動脈瓣與房室瓣的開放與關閉也是同時的。左右側房室的收縮與舒張是同步的,兩個動脈瓣與房室瓣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

三、心壁的構造(一)心內膜

是襯于房室壁內面的一層光滑膜,與大血管的內膜相續。心的各瓣膜即由心內膜褶疊而成,兩層內膜間夾有一層致密的肌組織。在心臟泵血過程中,心肌收縮和瓣膜關閉等機械振動所發出的聲音稱心音。在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的病理情況下,血液通過瓣膜時都會產生渦流而出現雜音。

人工心臟只能暫時替代。

三、心壁的構造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二)心肌層

由心肌纖維構成。心房肌較薄弱,心室肌肥厚,左室肌更為發達。房、室肌不相連續,在左、右房室口的周圍各有一結締組織構成的纖維環將其隔開。心房肌的興奮不能直接傳到心室肌,因此心房和心室不在同一時間內收縮。(二)心肌層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三)心外膜

被覆于心肌層的表面,即漿膜性心包的臟層。

(三)心外膜四、心包心包是包裹心及大血管根部的錐形囊。分為:1.纖維性心包,是心包的外層,包在心的表面,向上與出入心臟的大血管的外膜相移行,向下與膈的中心腱相愈著。2.漿膜性心包,又分為壁、臟兩層,壁層緊貼在纖維心包的內面,臟層覆于心肌層的表面,又稱心外膜。臟、壁兩層在出入心臟的大血管根部互相移行,形成一個密閉的心包腔,內含少量漿液,起滑潤作用,能減少心臟搏動時的摩擦。四、心包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五、心臟的傳導系統心的傳導系統位于心壁內,由特殊分化的細胞組成,它們形成一些結或束,其功能是產生并傳導沖動,維持心收縮的正常節律,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縮互相協調。它們包括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和浦肯野纖維。

五、心臟的傳導系統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傳導性(conductivity)和傳導速度途徑速度竇房結0.4m/s結間束1.7m/s房室結0.02m/s(房-室延擱約0.45~0.1s)房室束1.5m/s左右束支1.5m/s浦肯野纖維4m/s心室肌1m/s

傳導性(conductivity)和傳導速度

竇房結是心臟正常的起搏點,位于右心房壁內,上腔靜脈入口處的心外膜內,含有起搏細胞和過渡細胞。正常人為竇性心率。機體內受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支配。

竇性心率不齊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異位心率期外收縮心房或心室纖顫傳導阻滯等竇房結是心臟正常的起搏點,位于右心房壁內,上腔

六、心臟的血管和神經

左、右冠狀動脈均起自主動脈根部。

六、心臟的血管和神經心肌中毛細血管極為豐富,幾乎每一根心肌纖維都伴有一條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匯成小靜脈。心臟的靜脈絕大部分匯集于冠狀靜脈竇-開口于右心房,另有兩條靜脈直接進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心肌工作量大,幾乎完全依靠有氧代謝提供能量,耗氧量很大,因此需要充分的血供。正常情況下,進入冠狀循環的血量占心輸出量的8~9%。心肌中毛細血管極為豐富,幾乎每一根心肌纖維都伴有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七、心動周期(cardiaccycle)心臟一次收縮和舒張稱為一個心動周期。心房收縮:心室舒張:正常成人心率約75次/分,平均一個心動周期約需0.8s.

心房收縮期約為0.1s,舒張期約為0.7s

心室收縮期約為0.3s,舒張期約為0.5s

共同舒張期約為0.4s,這一時間稱為全心舒張期。七、心動周期(cardiaccycle)在心臟泵血過程中,心肌收縮和瓣膜關閉等機械振動所發出的聲音稱心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區別音調低,持續時間長音調高,持續時間短產生原因房室瓣關閉半月瓣關閉標志心室收縮的開始心室舒張的開始聽診心尖部、左鎖骨心底部、第二肋部位中線第五肋間隙間隙鎖骨左右緣在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的病理情況下,血液通過瓣膜時都會產生渦流而出現雜音。

在心臟泵血過程中,心肌收縮和瓣膜關閉等機械振動所發八、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心臟興奮時,興奮部位膜電位去極化,在興奮部位和未興奮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這種生物電變化通過心臟周圍的導電組織和體液,傳導到身體表面,使身體各部位在每一心動周期中也出現有規律的電變化,將聯接心電圖儀的測量電極置于人體表面的一定部位,記錄的心臟電變化曲線,稱為心電圖。心電圖是反映整個心臟興奮的產生、傳播和恢復過程中的電變化,但并不反映心臟的機械收縮活動。八、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心電圖的導聯

1.標準導聯(雙極肢體導聯)Ⅰ導聯右臂左臂Ⅱ導聯右臂左足Ⅲ導聯左臂左足2.加壓單極肢體導聯aVR右臂接探查電極,無干電極接左手和左足aVL左臂接探查電極,無干電極接右手和左足aVF左足接探查電極,無干電極接右手和左手心電圖的導聯3.單極心前導聯V1胸骨右緣第四肋間V2胸骨左緣第四肋間反映右心室電變化V3V2和V4的中點反映兩心室交界處的V4

在鎖骨中線第五肋間電變化V5

左腋前線于V4

同一水平反映左心室電變化V6左腋中線于V4

同一水平3.單極心前導聯第5章循環系統精選課件P波:反映心房肌的除極過程。歷時0.08~0.11s,振幅不超過0.25mV。QRS波:反映心室肌的除極過程。歷時0.06~0.1s。T波:反映心室肌復極過程。歷時0.05~0.25s,振幅為0.3~0.5mV,一般不超過0.8mV。P-R間期:反映房室傳導的時間。一般為0.12~0.20s。Q-T間期:反映心室肌除極與復極過程的總時間。正常人心率75次/分,QT間期小于0.4s。S-T段:

正常時與基線平齊,代表心室以全部進入復極2期,各部位之間不存在電位差。

U波:代表心肌激動的“激后電位”。P波:反映心房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