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電廠初設說明書_第1頁
秸稈電廠初設說明書_第2頁
秸稈電廠初設說明書_第3頁
秸稈電廠初設說明書_第4頁
秸稈電廠初設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初步設計第八卷電氣部分說明書安徽省電力設計院工程勘察甲級 loooobKi工程設計甲鍛 100001^)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

初步設計總目錄卷號名稱卷冊檢索號第一卷總的部分34-F1111C-A第一卷電力系統部分34-F1111C-X第三卷總圖運輸部分34-F1111C-Z第四卷熱機部分34-F1111C-J第五卷運煤部分34-F1111C-M第六卷除灰渣部分34-F1111C-C第七卷電廠化學部分34-F1111C-H第八卷電氣部分34-FU11C-D第九卷熱工自動化部分34-F1111C-K第十卷建筑結構部分34-F1111C-T第十一卷暖通部分34-F1111C-N第十二卷水工部分第一冊水_£_11之部分34-F1111C-S0101第二冊水工結構部分34-F1111C-S0102第十三卷環境保護34-F1111C-P第十四卷消防部分34-F1111C-S02第十五卷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34-F1111C-Q01第十六卷節約能源及原材料34-F1111C-Q02第十七卷施工組織設計大綱34-F1111C-Q03第十八卷運行組織及設計定員34-F1111C-Q04第十九卷概算部分34-F1111C-E第一十卷主要設備材料清冊34-F1111C-Q05批準:審核:校核:編制:第一章概述工程簡介設計依據電氣設計應遵循的主要規程規定工程氣象條件工程規模設計范圍第二章電氣主接線電氣主接線主變壓器型式選擇發電機和主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方式啟動/備用電源的引接第三章短路電流計算計算依據計算結果第四章主要設備及導體選擇規范、參數導體及設備選擇的依據和原則導體選擇規范、參數第五章廠用電接線及布置廠用電電壓及中性點接地方式高壓廠用電系統低壓廠用電系統廠用電氣設備選擇廠用電壓水平校驗廠用電率第六章電氣設備布置電氣建(構)筑物總平面布置發電機出線小室布置llOkV配電裝置布置廠用配電裝置布置第七章不停電電源系統第八章直流系統主廠房直流電源系統蓄電池組和充電設備選擇直流設備布置第九章發電機勵磁系統勵磁變壓器勵磁整流柜滅磁開關柜發電機起勵自動電壓調節器(AVR)勵磁設備布置第十章 二次線、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機組控制部分110KV升壓站控制部分繼電保護自動裝置輔助車間控制系統第十一章過電壓保護及接地直擊雷保護雷電侵入波及操作過電壓保護環境污穢情況及電氣外絕緣防污穢措施接地第十二章照明和檢修網絡照明網絡檢修網絡第十三章廠內通信生產管理通信系統生產調度通信系統(含輸煤調度通信)第十四章電纜設施電纜選用原則電纜通道及敷設方式電纜防火設施附表>6KV工作段供電配置表2、主廠房380Vl段負荷統計、變壓器容量選擇表3、主廠房380Vli段負荷統計、變壓器容量選擇表4、主廠房380VHI段負荷統計、變壓器容量選擇表5、主廠房鍋爐MCC負荷統計表6、主廠房#1汽機MCC負荷統表7、主廠房#2汽機MCC負荷統表8、主廠房皮帶層MCC負荷統表9、輸煤380Vpe負荷統計、變壓器容量選擇表10、#1轉運站MCC負荷統計表.#2轉運站MCC負荷統計表12、#3轉運站MCC負荷統計表13、化水水工PC負荷統計、變壓器容量選擇表14、凈水站MCC負荷統計表15、循環水泵房MCC負荷統計表16、燃油泵房MCC負荷統計表17、綜合380Vpe負荷統計、變壓器容量選擇表18、綜合維修樓MCC負荷統計表19、灰庫氣化風機房MCC負荷統計表20、機組220V直流負荷統計表第一章概述工程簡介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為區域供熱電廠,本期建設一臺50MW抽凝式供熱機組,一臺25MW背壓式供熱機組;預留擴建一臺50MW背壓式供熱機組的場地。廠址位于開發區南部邊緣,東北距合肥市區約14km,西北距合九鐵路約5.8km(直線距離),廠址西面距206公路約3.7km,電廠的進廠道路接自開發區規劃公路,開發區鐵路支線可達熱電廠。廠址區為崗地,地形起伏較大,地勢較高,地面高程16.5?24.8m(吳淞高程系統,下同)之間。廠址南面為正在修建的天海路,東面是青鸞路,北面是方興大道,廠址的西面正對著王家灣村,廠址東側場地已劃為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用地。設計依據2.1安徽金源熱電有限公司與安徽省電力設計院簽訂的勘測設計合同。安徽省電力設計院編制的《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可行性研究收口情況匯報》。機械工業第一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區供熱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區供熱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收口報告》。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印發的《關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意見》和《關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區供熱管網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意見》。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的《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印發的《關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安徽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省水文局編制的《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及審查意見。安徽省水文局編制的《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取水工程防洪評價報告》。合肥市水務局印發的《關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取水工程防洪評價報告的批復》安徽省電力設計院編制的《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接入系統報告》。安徽省電力公司印發的《關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接入系統設計審查意見的函》。安徽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印發的《關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1X50MW+1X25MW)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復函》。1.2.14本工程的支持性文件及業主提供的相關資料。電氣設計應遵循的主要規程規定: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DL5000-2000)火力發電廠初步設計文件內容深度規定(DLGJ9-92)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定(DL/T5153-2002)火力發電廠和變電所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DL/T5136-2001)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5044-2004)火力發電廠和變電所照明設計技術規定(DLGJ56-1995)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94)發電廠、變電所電纜選擇與敷設設計規程(SDJ26-1989)電纜防火措施設計和施工驗收標準(DLGJ154-2000)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定(SDJ5-1985)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技術規定(DL/T5222-2005)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版)(GB50057-94)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21-1997)火力發電廠廠內通信設計技術規定(DL/T5041-1995)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14285-93)電測量及電能計量裝置設計技術規程(DL/T5137-2001)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

工程氣象條件根據合肥市氣象站歷年統計資料,主要氣象要素如下:(1)氣壓歷年極端最高氣壓:歷年極端最低氣壓:1044.0hPa(1970年1月5日)972.3hPa(1956年8月2日)歷年平均氣壓:(2)氣溫歷年極端最高氣溫:1012.2hPa4L0CQ959年8月23日)歷年極端最低氣溫:-20.6℃(1955年1月6日)最熱月平均最高氣溫:32.5℃(8月)歷年平均氣溫:(3)水汽壓歷年最大水汽壓:15.7℃40.4hPa(1971年7月12日)歷年最小水汽壓:0.7hPa(1977年2月21日)歷年平均水汽壓:(4)相對濕度歷年最小相對濕度:15.7hPa8%(1977年3月5日)歷年平均相對濕度:(5)降水歷年最大年降水量:歷年最小年降水量:76%1541.9mm(1954年)572.9mm(1978年)歷年最大一日降水量:238.4mm(1984年6月13S)歷年平均降水量:(6)風歷年最大風速:975.3mm21.3m/s(1959年8月28日)歷年平均風速:(7)其它最大積雪深度:2.6m/s45cm(1954年12月31日)

最大凍土深度:歷年最多雷暴日數:歷年平均雷暴日數:llcm(1956年12月1最大凍土深度:歷年最多雷暴日數:歷年平均雷暴日數:49天(1963年)30.1天工程規模本期建設一臺50MW抽凝式供熱機組和一臺25MW背壓式供熱機組,配三臺220t/h煤粉鍋爐,預留擴建一臺50MW抽凝式供熱機組和一臺220t/h煤粉鍋爐的場地。設計范圍本期工程電氣部分的設計范圍包括:1)發電機系統2)主變升壓系統3)升壓站系統4)高、低壓廠用電系統(包括廠區、保安電源和UPS系統)5)直流系統6)控制、保護、測量、信號及自動裝置7)過電壓保護及接地8)電纜及其構筑物9)照明及檢修網絡10)廠內通信11)廠外水源地電氣部分本期工程需同步考慮脫硫設施,脫硫島整島單獨招標并由承包商負責設計、施工、安裝及供貨。脫硫島所需的6kV電源均由主廠房提供,島內電氣部分的設計范圍包括以下部分:1)400V系統電氣設計;2)過電壓保護及接地設計;3)電動起吊設施滑線安裝設計;4)直流系統及交流不停電電源的電氣設計;5)照明及檢修系統;6)電纜、電纜設施(包括電纜溝、橋架、電纜敷設防火封堵)7)通訊部分設計;8)主要設備材料清冊。9)電氣設計接口:10)6kV電源的接口在6KV開關柜出線端。11)電纜及電纜溝道接口在脫硫島外1米。12)接地網的接口在脫硫島外1米。13)通信的接口在脫硫島的總分線箱。本工程設計分界:設計范圍不包括從廠區至廠外補給水泵房的6kV架空線路,脫硫部分(除6KV開關柜)不在本工程設計范圍內。110kV屋內配電裝置以出線掛點為設計分界。第二章電氣主接線電氣主接線根據接入系統評審意見,本廠終期接入系統方案為:熱電廠本期2臺機組通過2回HOkV線路接入220kV紫云變的llOkV母線,線路長約3km。根據接入系統審查意見及可研審查意見,電氣主接線設想了兩個方案:方案--:兩臺發電機組分別經兩臺雙卷變壓器以發電機-變壓器組單元接線方式接入廠內的UOkV升壓站,發電機與主變壓器之間設檢修隔離開關。llOkV升壓站出線兩回,出線接入220kV蓮花變電所的UOkV母線。考慮到該機組的作用是以熱定電,但要兼顧可靠性、安全性和靈活性,UOkV升壓站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設分段斷路器。UOkVI段接有#1主變,#1出線,高啟備變,UOkVn段上接有#2主變,#2出線。方案二:兩臺發電機組分別經兩臺雙卷變壓器以發電機-變壓器組單元接線方式接入廠內的UOkV升壓站,發電機與主變壓器之間設檢修隔離開關。UOkV升壓站出線兩回,出線接入220kV蓮花變電所的UOkV母線。UOkV升壓站采用雙母線接線方式,設母線聯絡斷路器。UOkV母線上接有#1、#2主變,#1、#2出線和高啟備變。方案一為UOkV單母線分段接線,優點為:接線簡單、清晰,所用的設備少,投資少,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運行靈活性較差,擴建方便。缺點為:任一段母線及母線設備故障及檢修時,該段均需短時停電。方案二為UOkV雙母線接線,優點為:安全性較高,任-?段母線故障及檢修時均不會影響機組運行,運行靈活性高,擴建方便。缺點為:所用的設備較多,投資較大,占地面積大,操作復雜。鑒于目前設備質量較好,故障率較低,且母線故障的兒率較低,母線設備的檢修可結合線路檢修同步進行,故推薦方案一,UOkV采用單母線分段型式。主變壓器型式選擇發電機與主變壓器為單元連接,主變壓器容量按下列條件選擇:汽輪發電機組的最大連續輸出容量扣除一臺廠用工作變壓器的計算負荷,且變壓器繞組的平均溫升在標準環境溫度下不超過65C進行選擇。#1主變壓器容量選擇結果為40MVA,#2主變壓器容量選擇結果為75MVA。主變壓器均為油浸式雙繞組無載勵磁調壓變壓器,冷卻方式為自然油循環強迫風冷或空冷方式。發電機和主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方式發電機中性點經單相變壓器接地,以便減少發電機定子繞組發生單相接地時電容電流對發電機造成的損害,并限制發電機單相接地故障時健全相瞬時過電壓不超過2.6倍額定相電壓。主變壓器UOkV側中性點采用經隔離開關接地,并與隔離開關并接?只氧化鋅避雷器和…只放電間隙以實現接地和不接地兩種運行方式。UOkV啟動/備用變側中性點采用死接地。啟動/備用電源的引接啟動/備用電源引自本廠UOKV配電裝置。第三章短路電流計算計算依據(1)根據接入系統設計(一次部分)評審意見,本期工程以UOkV電壓接入系統,根據系統資料,本工程計算條件以1OOOMVA為基準容量,基準電壓Uj=1.05Ue,等值阻抗(標么值)為:HOkV系統基準電壓 230kV正序阻抗: 0.127計算結果根據系統專業的提資,UOkV短路電流計算結果I”=17.16KA、ich=44.04KA,本工程UOkV系統短路電流水平按31.5kA選擇設備。6kV系統短路電流計算結果為I”=20.32KA、ich=52.72kA,6kV系統短路電流水平按25kA開斷電流,動穩定電流63kA選擇設備。短路電流計算結果見F1U1C-DT1圖。第四章主要設備及導體選擇規范、參數導體及設備選擇的依據和原則進口導體和電氣設備按IEC標準和本國的標準設計、制造和試驗,并滿足中國標準的要求。導體和電氣設備按DL/T5222-2005《導體和電器選擇設計技術規定》以及有關國家標準進行選擇。發電機系統#1汽輪發電機#1發電機:空氣冷卻、額定容量額定功率最大連續輸出功率額定功率因數額定電壓額定電流額定轉速周波靜態勵磁,哈爾濱電機廠發電機,主要參數為:37.5MVA30MW33MW0.8(滯后)6.3kV3437A3000r/min50Hz

相數極數定子線圈接法效率(保證值)短路比(保證值)瞬變電抗相數極數定子線圈接法效率(保證值)短路比(保證值)瞬變電抗X"超瞬變電抗X」承擔負序能力穩態12(標么值)2暫態12t勵磁性能額定勵磁電壓:額定勵磁電流:頂值電壓允許強勵持續時間噪音(距外殼1m處)絕緣等級4.1.1.2#2汽輪發電機#2發電機:空冷卻、靜態勵磁,額定容量額定功率最大連續輸出功率額定功率因數額定電壓額定電流額定轉速周波相數極數2YY298%20.519.5%14.66%10%15s96V1308A22倍額定勵磁電壓(機端電壓為80%時)220sW90dB(A)F級(按B級溫升考核)哈爾濱電機廠發電機,主要參數為:乃MVA60MW66MW0.8(滯后)10.5kV4124A3000r/min50Hz32

定子線圈接法YY效率(保證值)298.3%短路比(保證值)20.5瞬變電抗X"23.4%超瞬變電抗X"16.8%承擔負序能力穩態12(標么值)10%暫態15s勵磁性能額定勵磁電壓:165V額定勵磁電流:1667A頂值電壓22倍額定勵磁電壓(機端電壓為80%時)允許強勵持續時間220s噪音(距外殼1m處)W90dB(A)絕緣等級F級(按B級溫升考核)電抗器、高壓廠用工作變壓器和高壓啟動/備用變因#1發電機機頭電壓為6.3kV,為限制6kV工作段短路電流,廠用電采用電抗器,電抗器電流為2000A。#2發電機機頭電壓為10.5kV,設#2高壓廠用工作變壓器,為雙繞組無載調壓變壓器,容量為18MVA,變比為10.5±2X2.5%/6.3kV,接線組別為Y/YO。兩臺機共設一臺高啟備變,變壓器為雙繞組有載勵磁調壓變壓器,容量為18MVA,變比為115±8X1.25%/6.3kV,接線組別為Y,dll。有載調壓開關采用國產開關。llOkV設備llOkV斷路器標稱電壓: U0KV最高電壓: 126KV額定電流: 1600A動穩定電流: 80KA(峰值)熱穩定電流: 31.5KA(有效值)/3s額定短路開斷電流: 3L5KA(有效值)額定短路關合電流: 80KA(峰值)4.2導體選擇規范、參數發電機及廠用電系統導體選擇規范、參數根據回路輸送容量,發電機回路的導線截面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并按動熱穩定、機械強度進行校驗。主廠房內發電機回路采用銅母線,主廠房外至主變采用組合導線。銅母線選擇TMY-125X10(4根),組合導線選擇2xLGJQ-800/55+16xLJ-240。llOkV導體選擇規范、參數根據回路輸送容量,變壓器進線回路的導線截面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并按電暈、動熱穩定、機械強度進行校驗。UOkV備變進線:鋼芯鋁絞線,LGJ-185:110kV#l主變進線:鋼芯鋁絞線,LGJ-185;110kV#2主變進線:鋼芯鋁絞線,LGJ4OO;HOkV母線:管形母線LDRE一中70或鋼芯鋁絞線LGJ-400;第五章廠用電接線及布置廠用電電壓及中性點接地方式高壓廠用電電壓采用6kV,低壓廠用電電壓采用380V。200KW及以上電動機采用6kV電壓,200KW以下電動機采用380V電壓。原則上75KW及以上電動機由380V動力中心(PC)供電,75KW以下電動機由380V電動機控制中心(MCC)供電。成對的電動機分別由對應的動力中心或電動機控制中心供電。高廠變6.3KV中性點采用不接地方式,單相接地時發信號。低壓廠用電系統電壓采用380/220V(母線電壓400/230V)。主廠房低壓廠用電系統的中性點推薦采用直接接地方式。其主要優點如下:(1)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中性點不發生位移,防止了相電壓出現不對稱和超過250V。而且保護裝置動作于跳閘,可防止故障擴大化。(2)節省了每段母線的接地檢測裝置和專用CT,簡化了接線和布置。(3)取消了高阻接地系統需各處設置的控制變壓器,減少了設備和故障點,提高了可靠性,節約了投資。(4)全廠廠用電系統接線方式一致,便于運行、維護和管理,同時避免了由于廠家配套設備的問題導致到處懸掛小變壓器的現象。輔助車間380V系統采用中性點直接接地方式。高壓廠用電系統高壓廠用電系統接線依據可靠性、經濟性和靈活性的原則,結合工藝系統的配置,負荷的運行特點,以及廠房布置綜合考慮,對廠用電系統進行優化設計。由于本工程鍋爐容量為220T,蒸氣管道采用母管制,因此6kV接線采用按爐分段方式,設三段6kV工作段和一備用段,即6kVI段、6kVH段、6kVHI段母線和6kV0段母線,給全廠的6kV用電設備提供電源。#1發電機廠用電抗器從#1主變低壓側引接,給6kVl段母線提供工作電源;#2發電機高壓廠用變壓器從#2主變低壓側引接,給6kVlII段母線提供工作電源。6kVI段母線與6kV0段母線設一備用進線斷路器,給6kVI段母線提供備用電源;6kvin段母線與6kvo段母線設一備用進線斷路器,給6kvin段母線提供備用電源。6kVl段母線與6kVII段母線之間設聯絡斷路器,6kVH段母線與6kVin段母線之間設聯絡斷路器;兩個斷路器采用互為備用的運行方式。#1發電機廠用電抗器的電流按能滿足6kVl段母線與6kVII段母線的電流之和選擇。#2發電機高壓廠用變壓器容量按6kVH段母線與6kVHI段母容量之和選擇。根據水工專業推薦的補給水取水方案,補給水泵房距離廠區3km。在補給水泵房設置6kV補給水段為補給水泵和補給水變壓器供電。6kV補給水段從6kVH段引接一路電源,供電線路考慮采用6kV電纜。5.2.2高壓廠用電抗器及變壓器參數選擇按照將6kV系統短路電流不大于25kA,并且能保證最大電動機啟動時的母線電壓不低于80%額定電壓的原則,選擇高壓廠用變壓器和高壓啟動/備用變壓器的阻抗。變壓器阻抗和6kV系統的短路電流水平和母線電壓水平選擇結果下表:變壓器阻抗(以高壓繞組容量為基準)短路電流(kA)最大電動機啟動母線電壓水平I”ich#1高壓廠用工作電抗器10%20.3252.7288%>80%#2高壓廠用工作變壓器10.5%18.237.2889.9%>80%高壓啟動/備用變壓器10.5%19.3249.7494.2%>80%高壓廠用電抗器選用空心限流電抗器。高壓廠用工作變壓器選用無勵磁調壓分接開關,變比10.5±2x2.5%/6.3kV,接線組別Y,y0o高壓啟動/備用變壓器選用有勵磁調壓分接開關,變比為U5±8xl.25%/6.3kV,接線組別Y,dll。低壓廠用電系統主廠房低壓廠用電接線主廠房低壓廠用電系統采用動力中心(PC)和電動機控制中心(MCC)的供電方式。動力中心和電動機控制中心成對設置,建立雙路電源通道。主廠房內按鍋爐設置低壓廠用變壓器,#1、#3爐各設置一臺容量為1250kVA低壓廠用變壓器,#2爐設置一臺容量為1600kVA低壓廠用變壓器,為鍋爐的低壓廠用負荷供電。兩臺汽輪發電機的汽機負荷、主廠房內的照明檢修負荷、暖通負荷、化水凝結水精處理負荷以及煤倉層負荷,分別由三臺低壓廠用變壓器供電,以保證在任一臺機組的廠用電系統停電檢修時,仍然可以從另一臺機組取得照明和檢修電源。容量在75kW及以上的負荷分攤在三臺低壓廠用段的PC上供電,75kW以下的負荷由MCC供電,主廠房MCC共分為汽機MCC、鍋爐MCC、暖通MCC、凝結水精處理MCC和煤倉層MCC,主廠房MCC及照明總盤均采用雙電源進線。在主廠房內設置一低壓備用變壓器,給主廠房內低壓廠用變壓器及輔助廠房內的變壓器(除輸煤變及補給水變外)提供備用電源。輔助廠房低壓廠用電接線輔助車間按照各工藝系統分區設置低壓變壓器,實行分區就近供電。輔助車間的動力中心采用單母線分段,每段母線由一臺低壓變壓器供電。根據廠區總平面布置劃分供電區域,進行負荷統計,輔助車間的低壓廠用變壓器設置及供電范圍如下:三臺機組的袋式除塵系統共設置一臺1250kVA綜合變壓器,為本工程機組的袋式除塵系統負荷以及附近的低壓負荷供電。化水系統設置?臺1600kVA化水變壓器,為廠區化水處理系統、水工的循環水系統、綜合水泵房、凈水站供電、燃油泵房及干灰庫供電。運煤系統設置兩臺1600kVA輸煤變壓器,為#1?#3轉運站MCC及附近的低壓負荷供電。兩臺變壓器互為備用。脫硫系統設置一臺lOOOkVA脫硫變壓器為脫硫系統負荷供電。廠前區設置一臺8OOkVA(暫定)廠前區變壓器為廠前區負荷供電。廠外補給水泵房按終期負荷設兩臺315kVA補給水變壓器為補給水泵房負荷供電。兩臺變壓器互為備用。廠用電氣設備選擇6kV開關柜選用金屬鎧裝全隔離手車中置式真空開關柜。6kV工作段母線2500A、25kA;斷路器630/2500A、25kA(動穩定按63kA)。380Vpe和MCC均采用高質量的金屬封閉抽屜式開關柜。為了便于廠用配電裝置的布置和減少維護工作量,低壓廠用變壓器均選用干式變壓器,變壓器接線組別選用Dynll。380V低壓開關柜選用抽出式開關柜。廠用電壓水平校驗正常各種運行方式下廠用母線電壓水平見下表:運行方式廠用母線電壓水平最大容量電動機單獨啟動時高壓廠用母線電壓86.4%>80%成組電動機自啟動時高壓廠用母線電壓81.6%>70%高低壓母線串接自啟動時低壓母線電壓75.7%>55%電源電壓最低,廠用負荷最大,母線最低電壓1.01電源電壓最高,廠用負荷最小,母線最高電壓1.05廠用電率推薦方案綜合廠用電率為19.8%。第六章電氣設備布置電氣建(構)筑物總平面布置#1、#2主變壓器、#2高壓廠用變壓器,#0高啟備變呈一列式布置在A排外。變壓器中心線離A排墻距離為19米。#0高啟備變及#2高壓廠用變壓器均布置在#1、#2主變壓器間,#0高啟備變布置在#1主變壓器旁,#2高壓廠用變壓器布置在#2主變壓器旁,變壓器間均設置防火墻。發電機出線小室布置#1、#2發電機的隔離開關、中性點設備及發電機出口PT柜均布置在發電機的出線小室內,其中隔離開關及中性點設備布置在3.5米層,發電機出口PT柜布置零米層。#1、#2發電機的廠用分支的斷路器設備、勵磁變及勵磁系統功率柜均布置在A排墻的毗屋內。布置圖參見圖紙F1111C-D-13?16。#1發電機的電抗器布置在A排墻的毗屋內零米處。110kV配電裝置布置本期UOkV配電裝置布置設兩個方案,分別為方案一和方案二,方案一布置型式為UOkV屋內單層布置,方案二布置型式為UOkV屋外普通中型布置。以上兩個方案的布置參見圖紙FllllC-D-07-10o具體技術經濟比較參見以下表。表6—1UOkV配電裝置布置型式技術比較表比選項目方案一(屋內布置)方案二(屋外布置)運行、維護每個間隔獨立,運行、維護方便。運行、維護方便。llOkV配電裝置占地(m359X22=129888X34=2992與下期相連本期一次建成。預留下期擴建位置,擴建較方便。優缺點占地面積小,防污效果好,升亞站一次性建成;土建費用及安裝費用較高。鋼材料耗量小,占地面積大:卜一期擴建時對本期有一定的影響,防污效果差。考慮到屋內配電裝置占地面積小,運行維護方便,目本工程位于污染較重的城市,故本工程UOkV配電裝置布置推薦方案-o廠用配電裝置布置主廠房廠用電配電室布置位置如下:6kV工作段及#1?#3低壓廠變380VPC段、#0低備變備用段布置在主廠房B?C排間,汽機房2(7)號與5(12)號柱之間的0m層內,汽機MCC、鍋爐MCC、煤倉層MCC及化水MCC布置在主廠房內對應的負荷中心處。輔助廠房廠用電配電室布置位置如下:380V化水PC配電裝置布置在化水處理室旁的化水配電室。380V輸煤PC配電裝置布置在輸煤電氣室內。380V補給水PC配電裝置布置在補給水泵房的配電室內。380V廠前區PC配電裝置布置廠前區綜合樓內。380V綜合變PC配電裝置布置電氣除塵樓內。380V脫硫PC配電裝置布置在脫硫綜合樓內。在輔助廠房的各個輔助車間內根據負荷的數量多少設置相對應的輔助車間MCC。第七章不停電電源系統全廠共設1套不停電電源裝置,向熱工控制儀表、調節裝置、分散控制系統、熱控自動調節和監視設備、電氣測量變送器、通信遠動設備及其它自動裝置供電;UPS額定容量為50kVA的主機,共1臺,輸出電壓220V,單相50Hz。UPS裝置布置在0.00m層直流及UPS設備間。不停電電源采用靜態逆變裝置,主要由整流器、逆變器、靜態開關、非自耦式隔離變壓器、旁路變壓器、手動旁路開關及配電盤組成。UPS裝置的正常輸入電源和旁路輸入電源均取自機組工作段,直流輸入電源取自單元機組220V直流系統。正常運行時由廠用電供電給整流器,再經逆變器變為單相220V向配電盤供電,當工作電源消失或整流器故障時則由蓄電池經逆變器向配電盤供電。在逆變器故障時,靜態開關自動切換至旁路系統,由工作段經旁路系統向配電盤供電。在逆變器和靜態開關維修時,利用設置的先合后斷手動旁路開關,保持不間斷供電。第八章直流系統主廠房直流電源系統根據《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定(DL/T5044-2004)》規定,本工程全廠裝設1組蓄電池,對控制和動力負荷供電。蓄電池組的電壓依據《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定(DL/T5044-2004)》關于直流系統標稱電壓的規定,本工程動力和控制合用的直流系統電壓采用220V。直流系統包括蓄電池組、充電裝置、直流屏及直流分電屏等。直流系統蓄電池采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不設端電池,正常以浮充電方式運行。每組蓄電池設2組高頻開關型充電裝置,?臺工作,?臺備用。充電裝置具有穩壓、穩流及限流性能,其波紋系數(0.5%,穩流精度<±1%,穩壓精度<±0.5%,效率290%,噪音<50dB,滿足蓄電池充電及浮充電的要求。直流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蓄電池跨接在兩段母線上,兩段直流母線間設有聯絡開關。直流系統主要用于對電氣和熱控的控制、信號、繼電保護、自動裝置、直流事故油泵、UPS、直流事故照明等負荷供電。詳見F1111C-D-33圖。控制及動力用直流饋線均采用輻射供電方式。直流系統在負荷較為集中的地方設置直流分電屏,如6kV、400V配電裝置、電氣繼電器室、網絡繼電器室等。每組直流系統直流屏及分電屏均設置微機型直流接地檢測選線裝置。母線或饋線回路發生接地時,發出報警信號,方便運行人員監測。直流系統均采用直流斷路器做保護和隔離電器,以滿足直流系統保護選擇性要求。蓄電池組和充電設備選擇蓄電池組按GFM型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進行容量選擇計算。根據機組現有直流負荷統計計算,兩臺機組共設1組動力與控制合用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電壓為220V,每組蓄電池103只,10小時放電容量lOOOAh,事故放電末期每只電池L87V,每只蓄電池均衡充電電壓2.35V,浮充電壓:Uf=2.25V/只。直流母線電壓變化范圍192.5V?242Vo該蓄電池組配2套充電器,一用一備。其額定輸出電流160A,每套充電裝置由8個20A的高頻開關電源模塊組成。直流母線短路電流按20kA考慮。直流設備布置蓄電池及充電屏布置在主廠房0m層B,C柱之間,網絡繼電器室設直流分屏1面,6kV開關柜、400V開關柜各設直流分屏2面,集控室兩臺機組共設直流分屏1面。2臺機組分電屏共計6面。第九章發電機勵磁系統發電機勵磁方式采用高起始響應的靜態自并勵系統。勵磁系統由發電機供貨商配套提供。靜態勵磁系統主要由接于發電機機端的勵磁變壓器、功率整流柜、AVR柜、滅磁及過電壓保護柜、起勵裝置等設備構成。勵磁電源取自發電機出口,經勵磁變降壓整流后供給發電機勵磁繞組。當發電機啟動時,由接自直流系統的起勵裝置提供勵磁電源,發電機電壓建立后自動切換到勵磁變供電。勵磁變壓器勵磁變壓器采用干式、三相變壓器,接線組別Y/d-11,#1機(30MW)勵磁變壓器額定容量為400kVA,額定電壓6.3/0.19kV;#2機(60MW)勵磁變壓器額定容量為800kVA,額定電壓10.5/0.3kVo勵磁整流柜可控硅整流裝置留有必要的裕量。并聯可控硅元件數為3并聯分支,當1個并聯分支退出運行時,能滿足發電機強勵要求。整流柜為空氣冷卻,采用可靠的低噪聲風機,留有100%的備用容量,在風壓或風量不足時備用風機能夠自動投入,并為風機提供二路能夠自動切換的電源。滅磁開關柜發電機滅磁采用逆變和直流側滅磁開關加非線性電阻兩種方式。滅磁系統設有過壓保護。正常停機時,可采用逆變滅磁;事故時,采用滅磁開關滅磁。發電機起勵起勵電源由廠用電供電。起勵裝置的建壓滿足發電機電壓大于10%額定電壓的要求。起勵成功后或失敗時,起勵回路均能自動退出。自動電壓調節器(AVR)AVR采用數字型,其性能可靠,具有微調節和提高發電機暫態穩定的特性。具有雙自動通道和手動通道,各通道之間相互獨立,可隨時停運任一通道進行檢修。各備用通道可自動跟蹤,保證無擾動切換。AVR設置與DCS的接口,以實現集中控制室對AVR的遠方控制。AVR設置還留有RS-485通信接口與ECS系統傳輸運行信息。AVR至少設有下列附加單元:過勵磁限制低勵磁限制電力系統穩定器(PSS)V/Hz限制及保護勵磁設備布置勵磁變壓器,滅磁開關柜、勵磁整流柜布置在發電機出線小室內,AVR柜布置在汽機房8m運轉層電氣電子設備間內。第十章二次線、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本期工程2臺30MW、60MW機組采用兩機一控的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室布置在主廠房8m運轉層。本期工程以110kV電壓接入系統,升壓站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網絡部分納入NCS系統控制。在配電裝置旁設網絡繼電器室,布置本期工程的NCS站控層設備、保護屏、自動裝置等設備。網絡繼電器室及相應室內的屏柜將充分考慮電磁干擾的影響,并采取有效的抗干擾措施。機組控制部分兩臺機組采用一套分散控制系統DCS進行監控/監測,電氣與熱工共用一套DCS分散控制系統,實現機、爐、電--體化控制。以LCD和鍵盤為監視和控制中心,取消常規控制屏。控制在集控室單元機組由DCS監控的設備范圍如下:發電機變壓器組110kV斷路器發電機勵磁系統(包括滅磁開關、AVR等)發電機自動準同步裝置(ASS)高壓廠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6kV廠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380V機組部分低壓廠用電源自投裝置#1低壓廠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備用電源進線斷路器、聯絡斷路器-#2低壓廠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備用電源進線斷路器、聯絡斷路器#3低壓廠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備用電源進線斷路器、聯絡斷路器—#01低壓備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綜合變壓器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備用電源進線斷路器、聯絡斷路器輸煤變A、B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聯絡斷路器廠前區變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備用電源進線斷路器脫硫變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備用電源進線斷路器化水水工變6kV側斷路器、380V側斷路器、備用電源進線斷路器、聯絡斷路器補給水變6kV側斷路器直流系統信號UPS系統信號啟動/備用變壓器UOkV斷路器啟動/備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啟動/備用變壓器有載調壓開關6kV廠用饋線斷路器發電機組正常啟停由DCS實現順序控制,或由LCD、鍵盤(或鼠標)軟手操進行一對一控制。為保護機組的安全,在DCS操作臺上設有發電機變壓器組斷路器及滅磁開關緊急跳閘按鈕。取消常規微機報警柜和光字牌。在發電機啟動過程中,由操作員通過操作員站按順序投入汽輪機調速系統(DEH)、發電機滅磁開關、自動電壓調節器(AVR)、自動準同步裝置(ASS),使發電機升速、起勵、升壓直至并網帶到一定的有功和無功負荷。AVR和ASS均為獨立于DCS系統的專用裝置。ASS裝置向DEH和AVR發出調速和調壓指令,滿足同期要求后由ASS發出合閘脈沖,將發電機變壓器組UOkV斷路器合閘。6kV廠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的投/退、切換方式選擇等,通過DCS實現。機組并網后和正常停機時均由DCS發出命令,由廠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進行廠用電源的正常切換。事故停機時由保護啟動廠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進行廠用電源的事故切換。廠用電源的切換以快速切換為主,當快速切換不成功時自動轉入慢速切換。6kV廠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為獨立于DCS系統的專用裝置。本工程設一臺專用變壓器給除輸煤變、補給水變以外的變壓器備用。正常時,低壓備用變壓器高低壓側斷路器都斷開,工作變壓器故障時由自動投入裝置自動將電源切為備用電源供電。兩臺輸煤變壓器互為備用,正常運行時分段斷路器斷開。在正常操作時,分段斷路器為先合上,然后跳開相應的低壓廠變進線斷路器。測量機組、廠用電源系統、直流電源系統、交流不停電電源UPS系統的測量按照《電測量及電能計量裝置設計技術規程(DL/T5173-2001)》配置,由DCS進行監測,取消常規測量儀表。向DCS傳送的模擬量信號為4?20mA標準信號。機組采用變送器輸出4?20mA標準信號,發電機變壓器組變送器屏布置在電氣電子設備間,與DCS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硬接線方式。6kV系統采用綜合保護測控裝置的測量信號,綜合保護測控裝置裝設在6kV開關柜內,與DCS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通信傳輸方式。380V采用智能測控裝置的測量信號,智能測控裝置裝設在380V開關柜內,與DCS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通信傳輸方式。直流電源系統、交流不停電電源UPS系統的測量采用通信方式傳至DCS系統。機組的電度表組成發電機變壓器組電度表屏,布置在電氣電子設備間,其電度量采用通信方式傳至DCS系統。關口電度量的傳輸按照系統專業要求,可采用通信方式,亦可采用脈沖硬接線方式。電氣EFCS監控系統系統配置本工程設置1套電氣EFCS監控系統,對廠用電源系統及機組智能設備進行監測。系統設置站控層、通信層和間隔層。系統構成參見F1111C-D-39圖。站控層設置1臺EFCS工程師站,1臺通信網關,布置在運轉層熱控DCS工程師室。通信層按設備布置位置分別設置通信管理機。通信管理機與間隔層設備間采用RS485現場總線設備進行通信,采用雙通道冗余設置。通信管理機與站控層采用100M光纖以太網(雙網)通信。通信管理機單獨組屏或安裝在開關柜內。間隔層設備為機組智能設備,6kV綜合保護測控裝置,380V智能測控單元,直流系統監控單元、UPS、微機保護、快切裝置、AVR、電度表等。通訊管理機通過RS485接口或通訊網關與單元機組DCS進行通信。系統監視控制方式對于系統監視控制方式,采用投資省、安全可靠、符合傳統運行習慣的硬接線和現場總線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方式的主要特點是:(1)高壓廠用電動機、饋線、低壓廠用變壓器等的保護、測量、計量由綜合型保護裝置完成,回路的電流、電度量、跳合閘線圈狀態、保護動作及預報信號由綜合型保護裝置以通信方式上傳至現場總線,經通信管理機匯總后,一并傳入相應的DCS中DPU通信接口。斷路器的控制指令及參與連鎖所需要的位置狀態經硬接線送至DCS的DO、DI卡件。(2)低壓電動機、饋線中容量超過75kW的回路,采用智能型斷路器,保護、測量、計量由智能脫扣器或低壓控保裝置完成,回路的電流、電度量、保護動作及預報信號以通信方式上傳至現場總線,經通信管理機匯總后,一并傳入相應的DCS中DPU通信接口。斷路器的控制指令及參與連鎖所需要的位置狀態經硬接線送至DCS的DO、DI卡件。(3)低壓電動機、饋線中容量不足75kW的回路,采用塑殼斷路器、低壓控保裝置和接觸器組合的回路,保護、測量、計量由低壓控保裝置完成,回路的電流、電度量、保護動作及預報信號由低壓控保裝置以通信方式上傳至現場總線,經通信管理機匯總后,-并傳入相應的DCS中DPU通信接口。接觸器的控制指令及參與連鎖所需要的位置狀態經硬接線送至DCS的DO、DI卡件。其余智能設備的信號均以通信方式上傳至現場總線,經主控單元匯總后,一并傳入相應的DCS中DPU通信接口。GPS對時電氣EFCS監控系統具有GPS對時功能,完成對系統內通訊管理機和6kV、380V綜合保護測控裝置、保護管理機等設備的通訊對時。10.2110KV升壓站控制部分本期工程的60MW、30MW機組升壓站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兩條出線,都納入NCS系統監控。該NCS系統在硬件方面具有很好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充性;在軟件方面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兼容性、可移植性、可擴充性及界面的友好性,其性能指標均可滿足系統本期及遠景規劃的要求。系統框架和容量按電廠最終規模考慮(即考慮#3機擴建的容量),測控部分按本期配置。NCS系統監控范圍UOkV兩回出線間隔斷路器、隔離開關,UOkVPT隔離開關,分段間隔斷路器、隔離開關,主變進線間隔、啟備變間隔隔離開關。NCS系統監測范圍UOkV系統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的操作機構信號;UOkV系統保護信號;UOkV系統測量;UOkV其它智能設備監測。.3NCS系統構成根據《火力發電廠電力網絡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規定》的規定,NCS系統采用開放式分層分布式網絡結構,設置站控層和間隔層。站控層布置在主廠房的控制室內,間隔層布置在網絡繼電器室。站控層設備包括操作員工作站、工程師工作站、五防工作站、通信設備。間隔層設備包括測控單元、公用設備接口和通信設備。站控層主機采用冗余配置,雙機互為熱備用。間隔層的測控單元完成數據采集、就地監控、同期及防誤操作閉鎖等功能。NCS系統具有與機組DCS的通信功能。根據《火力發電廠電力網絡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規定》的規定,我們建議不設置專門的遠動通信設備(RTU),遠動信息功能并于NCS系統之中,避免信息量重復采集,造成資源和投資的浪費。NCS系統的遠動通信設備分別以主、備兩個通道與調度端進行通信,且滿足系統調度端信息采集、采集精度、實時性、可靠性、傳送方式、通信規約及接口等要求。10.2.4NCS系統功能(1)五防閉鎖功能。(2)同期判斷功能NCS測控范圍內的數據采集和處理。NCS測控范圍內的設備、網控直流系統和安全自動裝置的監視和報警。NCS測控范圍內的設備控制和操作。NCS測控范圍內的設備運行管理功能。NCS與調度的遠動通信功能。繼電保護發變組保護、高壓廠用變壓器保護、高壓啟動/備用變壓器保護采用微機保護,低壓變壓器保護也采用微機保護。保護配置原則按《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DL400-91)規定。機組保護發電機、主變壓器、電抗器、高廠變及勵磁變保護發電機差動保護發電機100%定子接地保護發電機定子匝間保護發電機帶電流記憶的低壓過流保護發電機定子繞組過負荷保護發電機轉子表層過負荷保護發電機失磁保護發電機轉子接地保護發電機變壓器組差動保護勵磁變電流速斷保護勵磁變過流保護發電機出口電壓互感器斷線閉鎖主變壓器差動保護主變壓器零序過流保護主變壓器間隙零序電流電壓保護主變壓器啟動通風主變壓器斷路器失靈保護主變壓器非電量保護(包括通風故障、重瓦斯、輕瓦斯、壓力釋放、油溫、繞組溫度、油位保護)高壓廠用變壓器差動保護電抗器差動保護高壓廠用變壓器復合電壓過流保護電抗器復合電壓過流保護高壓廠用變壓器低壓側零序過流保護電抗器低壓側零序過流保護高壓廠用變壓器低壓側過流保護電抗器低壓側過流保護高壓廠用變壓器啟動通風高壓廠用變壓器非電量保護(包括重瓦斯、輕瓦斯、冷卻器故障、壓力釋放、油溫、繞組溫度、油位保護)10.3.1.2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出口停機:斷開發電機變壓器組UOkV斷路器,斷開發電機磁場斷路器,斷開高壓廠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關閉汽輪機主汽門,切換廠用電,啟動失靈保護(非電量保護不啟動失靈保護)。解列:斷開發電機變壓器組UOkV斷路器,斷開高壓廠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汽機甩負荷,切換廠用電,啟動失靈保護(非電量保護不啟動失靈保護)。解列滅磁:斷開發電機變壓器組UOkV斷路器,斷開發電機磁場斷路器,斷開高壓廠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汽機甩負荷,切換廠用電,啟動失靈保護(非電量保護不啟動失靈保護)。跳分段:跳分段斷路器減出力:將發電機出力減到給定值。減勵磁:將發電機勵磁電流減到給定值。信號:發出保護動作信號。當機組不能僅帶廠用電運行時,發變組的繼電保護出口可將解列、解列滅磁簡化為全停。2啟動/備用變壓器保護1啟動/備用變壓器保護配置啟動/備用變壓器保護配置原則按《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DL400-91)規定。(詳見高壓啟動/備用變壓器保護配置圖F1111C-D-31)啟動/備用變壓器差動保護啟動/備用變壓器復合電壓閉鎖過流保護啟動/備用變壓器高壓側零序過流保護啟動/備用變壓器低壓側限時速斷保護啟動/備用變壓器低壓側過流保護啟動/備用變壓器UOkV斷路器失靈保護啟動/備用變壓器啟動通風啟動/備用變壓器非電量保護(包括本體重瓦斯、調壓重瓦斯、本體輕瓦斯、通風故障、壓力釋放、油溫、繞組溫度、油位保護)2啟動/備用變壓器保護出口—全停:斷開啟動/備用變壓器220kV側斷路器,斷開啟動/備用變壓器6kV側斷路器。—備用分支跳閘:斷開啟動/備用變壓器6kV側分支斷路器。一信號:發出保護動作信號。3廠用電6kV、380V系統保護低壓廠用變壓器,6kV廠用饋線,6kV廠用電動機回路采用微機廠用電綜合保護測控裝置。綜合保護測控裝置布置在6kV配電裝置內。綜合保護測控裝置與電氣EFCS監控系統通信聯網,與電氣EFCS監控系統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全通信方式,與機組DCS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硬接線+通信方式。380V廠用低壓動力中心進線、聯絡和饋線的保護和380V系統75kW及以上電動機的保護采用斷路器本身的微機型智能脫扣器或專用的保護測控裝置。斷路器通過其自帶的通信模塊與電氣EFCS監控系統通信聯網,與電氣EFCS監控系統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全通信方式,與機組DCS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硬接線+通信方式。380V系統75kW以下電動機的保護采用智能型電動機控制器。智能型電動機控制器布置在380V配電裝置內。智能型電動機控制器與電氣EFCS監控系統通信聯網,與電氣EFCS監控系統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全通信方式,與機組DCS的信號傳輸方式采用硬接線+通信方式。自動裝置全廠設置一-套微機型自動準同步裝置(ASS)全廠設置套微機型故障錄波分析裝置全廠6kV廠用母線設置兩套微機型廠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每臺機組設置一套數字式自動勵磁調節裝置(AVR)每段直流母線設置1套微機型絕緣監測裝置及微機監控裝置輔助車間控制系統輸煤控制系統輸煤控制系統的配置本工程設置一套輸煤系統,采用集中控制室程序控制和就地手動相結合的方式。輸煤電氣室內設有輸煤程控柜,各轉運站內設置遠程I/O柜,工程師站設在輸煤電氣室內,供電氣運行人員調試和維護用。全廠輔助系統由熱工專業設置一套控制系統,輸煤系統可編程控制器(PLC)與輔網控制系統通信,運行人員正常通過輔網冗余操作員站對輸煤系統進行監控。不設常規控制儀表盤。輸煤系統采用分散式布置,即遠程I/O加現場總線。在輸煤主設備現場,設有緊急停機拉線開關和就地手動操作方式的就地控制箱。每條皮帶根據工藝要求將設置下列皮帶保護裝置:兩級跑偏開關、料流檢測裝置、縱向撕裂檢測裝置、堵煤檢測裝置、速度檢測裝置、雙向拉繩開關,在筒倉和煤倉間煤斗設有煤位檢測裝置。輸煤控制系統的監控功能輸煤控制系統滿足整個輸煤工藝流程的控制要求和各輸煤設備間的聯鎖保護要求。輸煤控制系統采用順控、遠控及就地操作相結合的控制方式。對于順序控制設置必要的分步操作、成組操作或單獨操作,并有選擇、跳步、中斷、聯鎖等功能。輸煤控制系統具有數據采集與處理功能,可通過上位機的LCD顯示工藝流程、測量參數、控制對象狀態等,并對一些參數進行累積、計算和統計。當參數越限、控制對象故障或狀態變化時,應在LCD上報警,并設有音響提示。輸煤控制系統具有靈活的制表打印功能,可自動打印、請求打印、定時制表、畫面打印等。輸煤控制系統操作員站具有編程和組態的功能。輸煤工業電視系統為了提高輸煤系統的綜合自動化水平,實現減員增效,配置一套輸煤工業電視系統作為輔助監視系統,對卸煤溝、煤場等及輸煤系統沿線實現全面監視。同時,輸煤工業電視系統作為全廠工業電視的子系統,可與全廠工業電視系統通信,實現統一監控。輸煤程控系統設備布置輸煤程控系統的主機柜、工程師站、工業電視主機柜布置在輸煤電氣室內。操作員站和工業電視系統的監視器由熱工專業統一設置在主廠房集控室內。在#1、#2、#3轉運站設遠程站,現場設備的采集單元分別布置在遠程站內。電除塵控制系統每臺爐設一臺袋式除塵器,控制系統由除塵器廠家配套提供。在控制室內不設模擬屏和操作臺,設一套上位機操作管理系統。除塵器整體控制采用PLC系統控制。控制方式有三種:自動控制、半自動控制、手動控制。三種控制方式有不同級別的授權,以避免設備在運行中的誤操作。以上三種控制模式可以通過授權進行自由切換,平時系統正常運行時一般啟動的是自動控制模式。第十一章過電壓保護及接地直擊雷保護UOkV屋內配電裝置的直擊雷保護擬采用架設避雷針或避雷帶的方法進行保護。升壓變壓器至配電裝置架空線等擬采用避雷針保護。鋼結構構筑物,擬采用加強接地、分流的措施與接地網相連。煙囪、冷卻塔等高建(構)筑物上裝設避雷針或避雷帶,以保護其免受直接雷的危害。對于燃油泵房、露天油罐區等易燃易爆建(構)筑物也采用避雷針進行直接雷保護。對遠離主廠房的建(構)筑物采用避雷帶進行直接雷保護。雷電侵入波及操作過電壓保護為防止侵入雷電波對電氣設備造成危害,在線路出口裝設一組氧化物避雷器。為防止侵入雷電波對主變壓器、高壓啟動/備用變壓器造成危害,在上述變壓器高壓進線側分別裝設一組氧化物避雷器。為了保護發電機,在發電機出口裝設一組氧化物避雷器。6kV真空開關柜內裝設氧化物避雷器或者阻容吸收器作為操作過電壓保護。環境污穢情況及電氣外絕緣防污穢措施電廠廠址位于IH級污區,電氣設備外絕緣泄漏比距22.8cm/kV(額定電壓)。接地根據DL/T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中的規定,裝在構架上的避雷針應與接地網相連,并應在其附近裝設集中接地裝置。主廠房擬設網格為20米見方的地下主接地網。110kV配電裝置擬設地網的為7m見方的地下主接地網。采取有效的接地系統和防靜電的材料等措施,避免靜電危害電子儀器和電子設備。低壓和易于受到電磁干擾的設備必須接到專用的二次接地母線,此接地母線必須通過一根不小于240mm2的電纜直接連到一次主接地網。第十二章照明和檢修網絡照明網絡照明網絡電壓正常照明網絡電壓:采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線制系統供電。正常/事故交流照明網絡電壓應為380/220V。直流事故照明網絡電壓為220V。一般檢修用照明網絡電壓采用交流24V,鍋爐本體、金屬壓力容器檢修照明電壓為12Vo電纜隧道、電纜夾層照明采用交流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