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類中考模擬自測】
(時間60分鐘,滿分76分)【第三類中考模擬自測】(時間60分鐘,滿分76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第一組】(一)魚我所欲也(10分)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二者不可得兼
.(2)萬鐘于我何加焉
.(3)鄉為身死而不受
.得到好處、益處先前,從前魚我所欲也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得到好處、益處先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不喪失罷了。(獨:只,僅;賢者:有道德的人;是心:這種思想;喪:喪失;耳:罷了)魚我所欲也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3.根據文段內容,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性,為下文論議正題做好了鋪墊。B.文中能夠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C.作者以淺顯的類比,嚴謹的說理,闡述“生”與“義”的關系,指出“道義”不能高于“生命”。D.本文從“主張舍生取義”和“反對見利忘義”兩個角度來論證論點。C(提示:應是“指出‘道義’高于‘生命’”才對。)魚我所欲也3.根據文段內容,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C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①,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②;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③。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選自《訓儉示康》)【注釋】①寡欲:欲望淡薄,無貪心。②直道而行:雙關語,指走正道,按正道辦事。③遠罪豐家:使罪過免除,使家庭富足。
【第一組】(二)論儉侈(9分)論儉侈(宋)司馬光【第一組】(二)論儉侈(9分)論儉侈(宋)司馬光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德之共也/天山共色B.惡之大也/死亦我所惡C.能謹身節用/雖有千里之能
D.遠罪豐家/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A(共同)(B.罪惡/厭惡;C.助動詞,能夠/名詞,能力;D.避免/遠處)論儉侈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2.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3分)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3.這段文字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試作簡要分析。(3分)如“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正),“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反)。這里將君子“寡欲”與“多欲”的不同結果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又如“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正),“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反),將小人“寡欲”與“多欲”的不同結果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論儉侈2.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二組】(一)陋室銘(10分)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斯是陋室
.(3)何陋之有
.出名這簡陋陋室銘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出名這簡陋陋室銘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碧綠苔痕長到臺階上,青蔥草色映入簾里。(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陋室銘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碧綠苔痕長到臺階上,青3.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首以山水類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與“靈”;后文又以“諸葛廬”“子云亭”類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顯名。這就使前后文氣貫通,一氣呵成。B.“調素琴”與“無絲竹”,前者悅耳,暗示自得其樂,獨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樂俗音,作者無法與之同流合污。二者從正反兩面描寫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C.文中開頭幾句排比,使內容起伏跌宕,全篇文氣暢通;中間幾句對偶,既描且敘,言簡意豐,節奏感強,還造成一種磅礴的氣勢。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標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業律己,表現出對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達和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中國古文人如范仲淹、歐陽修文中也有此境界。C(把“使內容起伏跌宕”和“造成一種磅礴的氣勢”換個位置則正確。)(陋室銘3.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陽朱氏家,常與一術者游。會術者病篤,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與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內文正懷中,文正方辭避,而術者氣已絕。后十余年,文正為諫官,術者之子長,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術,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當以還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識宛然。
【第二組】(二)范文正正直(9分)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陽朱氏家,常與一術者游。會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即以其方與所成白金一斤封志/方七百里B.而術者氣已絕/奇山異水,天下獨絕C.常與一術者游/皆若空游無所依D.當以還汝/計日以還D(歸還)(A.方法/方圓;B.斷/極;C.交往/游動)范文正正直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3.結合短文的內容分析,范仲淹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人處世的行為給你怎樣的啟示?(3分)范仲淹在家境貧困的時候被托以秘方和白金,但他沒有拒為己有,而是還給術士的兒子,足見他是一個正直、值得托付的人。他的行為啟發后人,做人要正直,不要辜負別人的托付。范文正正直2.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吾善煉水銀為白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第三組】(一)愛蓮說(10分)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B.香遠益清/曾益其所不能C.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誠宜開張圣聽D(應當)\[A(清水/清香);B(更加/增加);C(少/鮮嫩)\]愛蓮說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香遠益清,亭亭凈植。香氣飄散到遠處,卻越發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對于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愛蓮說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香氣飄散到遠處,卻越發3.文章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渝,的高尚品質,表現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本文最突出的藝術手法是襯托,用正面襯托,用反面襯托。(用原文詞句回答)(3分)出淤泥而不染菊牡丹愛蓮說3.文章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壁,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其所。(選自《左傳·襄公十五年》)
【第三組】(二)子罕辭玉(9分)子罕辭玉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3分)(1)獻諸子罕
.(2)以示玉人
.(3)若以與我
.之于給……看給子罕辭玉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3分)之于給……看給子罕辭玉2.對句子“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其所。”翻譯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子罕把獻玉的人安置在自己的鄉里,讓玉工替他雕琢,賣了出去,使他富有以后才讓他回到家里。B.子罕把那塊玉放置在自己的老家,讓玉工替他雕琢,賣了出去,富有以后才回到家里。C.子罕把獻玉的人安置在自己的鄉里,讓獻玉的人替他雕琢,賣了出去,使他富有以后才讓他回到家里。D.子罕把獻玉的人安置在自己的鄉里,讓人替他保管,賣了出去,使他富有以后才讓他回到家里。A子罕辭玉2.對句子“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其所。”3.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子罕怎樣的品質?(3分)答:廉潔自律,不貪財寶,為民著想。子罕辭玉3.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子罕怎樣的品質?(3分)答:廉潔自律,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第四組】(一)桃花源記(10分)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便舍船
.(2)處處志之
.(3)尋向所志
.舍棄做記號尋找桃花源記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舍棄做記號尋找桃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村中人)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至于)魏、晉兩朝就更不用說了。桃花源記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一片平坦寬廣的土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村人“皆嘆惋”的反應中,可以推知他說的是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B.文章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也是對黑暗現實社會的否定與批判。C.文章用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D.最后寫想重入桃花源“不復得路”,劉子驥“規往”而“未果”的意圖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似幻的所在,這樣寫使文章蒙上了一種迷信封建的思想。D(提示:這樣寫使文章渲染了一種神秘的色彩。)桃花源記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太祖時,郭進①叫為西山巡檢②,有告其陰通河東劉繼元③,將有異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誣害忠臣,命縛其人予進,使自處置。進得而不殺,謂曰:“爾能為我取繼元一城一寨不止贖爾死當請當爾一官。”歲馀,其人誘其一城來降。進具其事,送之于朝,請賞以官。太祖曰:“爾誣害我忠良,此才可贖死爾,賞不可得也!”命以其人還進,進復請曰:“使臣失信,則不能用人矣。”太祖于是賞以一官。君臣之間蓋如此。(選自歐陽修《歸田錄》)【注釋】①郭進:宋永寧軍博野人,北宋初任西山巡檢。②巡檢:官名。③劉繼元:五代十國時之一的北漢皇帝,后降宋,封彭城郡公。
【第四組】(二)取信于人(9分)取信于人太祖時,郭進①叫為西山巡檢②,有告其陰通河東劉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有告其陰通河東劉繼元/自此,冀之南,漢之陰B.以其誣害忠臣/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C.命縛其人予進/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使臣失信/小信未孚D(信用)(A.私下,暗地里/山北水南;B.因為/用;C.給/我)取信于人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請用兩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爾能為我取繼元一城一寨不止贖爾死當請當爾一官。爾能為我取繼元一城一寨/不止贖爾死/當請當爾一官。3.閱讀全文,請說說郭進是如何取信于人的。(3分)對于告密者,郭進沒有治他的罪,而是讓他戴罪立功,并答應賞他一官。告密者完成任務后,郭進為之請官,太祖不肯,郭進力求太祖賞他一官,實現了原先的諾言。取信于人2.請用兩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爾能為我取繼中考語文古詩文閱讀自測試題課件【第三類中考模擬自測】
(時間60分鐘,滿分76分)【第三類中考模擬自測】(時間60分鐘,滿分76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第一組】(一)魚我所欲也(10分)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二者不可得兼
.(2)萬鐘于我何加焉
.(3)鄉為身死而不受
.得到好處、益處先前,從前魚我所欲也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得到好處、益處先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不喪失罷了。(獨:只,僅;賢者:有道德的人;是心:這種思想;喪:喪失;耳:罷了)魚我所欲也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3.根據文段內容,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生活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性,為下文論議正題做好了鋪墊。B.文中能夠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C.作者以淺顯的類比,嚴謹的說理,闡述“生”與“義”的關系,指出“道義”不能高于“生命”。D.本文從“主張舍生取義”和“反對見利忘義”兩個角度來論證論點。C(提示:應是“指出‘道義’高于‘生命’”才對。)魚我所欲也3.根據文段內容,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C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①,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②;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③。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選自《訓儉示康》)【注釋】①寡欲:欲望淡薄,無貪心。②直道而行:雙關語,指走正道,按正道辦事。③遠罪豐家:使罪過免除,使家庭富足。
【第一組】(二)論儉侈(9分)論儉侈(宋)司馬光【第一組】(二)論儉侈(9分)論儉侈(宋)司馬光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德之共也/天山共色B.惡之大也/死亦我所惡C.能謹身節用/雖有千里之能
D.遠罪豐家/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A(共同)(B.罪惡/厭惡;C.助動詞,能夠/名詞,能力;D.避免/遠處)論儉侈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2.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3分)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3.這段文字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試作簡要分析。(3分)如“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正),“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反)。這里將君子“寡欲”與“多欲”的不同結果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又如“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正),“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反),將小人“寡欲”與“多欲”的不同結果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論儉侈2.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二組】(一)陋室銘(10分)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斯是陋室
.(3)何陋之有
.出名這簡陋陋室銘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出名這簡陋陋室銘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碧綠苔痕長到臺階上,青蔥草色映入簾里。(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陋室銘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碧綠苔痕長到臺階上,青3.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首以山水類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與“靈”;后文又以“諸葛廬”“子云亭”類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顯名。這就使前后文氣貫通,一氣呵成。B.“調素琴”與“無絲竹”,前者悅耳,暗示自得其樂,獨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樂俗音,作者無法與之同流合污。二者從正反兩面描寫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C.文中開頭幾句排比,使內容起伏跌宕,全篇文氣暢通;中間幾句對偶,既描且敘,言簡意豐,節奏感強,還造成一種磅礴的氣勢。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標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業律己,表現出對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達和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中國古文人如范仲淹、歐陽修文中也有此境界。C(把“使內容起伏跌宕”和“造成一種磅礴的氣勢”換個位置則正確。)(陋室銘3.下列對文章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陽朱氏家,常與一術者游。會術者病篤,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與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內文正懷中,文正方辭避,而術者氣已絕。后十余年,文正為諫官,術者之子長,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術,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當以還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識宛然。
【第二組】(二)范文正正直(9分)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陽朱氏家,常與一術者游。會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A.即以其方與所成白金一斤封志/方七百里B.而術者氣已絕/奇山異水,天下獨絕C.常與一術者游/皆若空游無所依D.當以還汝/計日以還D(歸還)(A.方法/方圓;B.斷/極;C.交往/游動)范文正正直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吾善煉水銀為白金/吾兒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3.結合短文的內容分析,范仲淹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人處世的行為給你怎樣的啟示?(3分)范仲淹在家境貧困的時候被托以秘方和白金,但他沒有拒為己有,而是還給術士的兒子,足見他是一個正直、值得托付的人。他的行為啟發后人,做人要正直,不要辜負別人的托付。范文正正直2.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吾善煉水銀為白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第三組】(一)愛蓮說(10分)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B.香遠益清/曾益其所不能C.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誠宜開張圣聽D(應當)\[A(清水/清香);B(更加/增加);C(少/鮮嫩)\]愛蓮說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香遠益清,亭亭凈植。香氣飄散到遠處,卻越發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對于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愛蓮說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香氣飄散到遠處,卻越發3.文章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貞不渝,的高尚品質,表現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本文最突出的藝術手法是襯托,用正面襯托,用反面襯托。(用原文詞句回答)(3分)出淤泥而不染菊牡丹愛蓮說3.文章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堅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稽首而告曰:“小人懷壁,不可以越鄉,納此以請死也。”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其所。(選自《左傳·襄公十五年》)
【第三組】(二)子罕辭玉(9分)子罕辭玉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3分)(1)獻諸子罕
.(2)以示玉人
.(3)若以與我
.之于給……看給子罕辭玉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3分)之于給……看給子罕辭玉2.對句子“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其所。”翻譯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子罕把獻玉的人安置在自己的鄉里,讓玉工替他雕琢,賣了出去,使他富有以后才讓他回到家里。B.子罕把那塊玉放置在自己的老家,讓玉工替他雕琢,賣了出去,富有以后才回到家里。C.子罕把獻玉的人安置在自己的鄉里,讓獻玉的人替他雕琢,賣了出去,使他富有以后才讓他回到家里。D.子罕把獻玉的人安置在自己的鄉里,讓人替他保管,賣了出去,使他富有以后才讓他回到家里。A子罕辭玉2.對句子“子罕置諸其里,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其所。”3.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子罕怎樣的品質?(3分)答:廉潔自律,不貪財寶,為民著想。子罕辭玉3.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子罕怎樣的品質?(3分)答:廉潔自律,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第四組】(一)桃花源記(10分)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便舍船
.(2)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原木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印尼淡奶行業市場占有率及投資前景評估規劃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制藥和西替利嗪OTC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中國鐵建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北京延慶區教委招聘教師考試真題2024
- 地下隧道車輛運輸安全及施工協議
- 成都學校后勤保障物業服務合同
- 知名餐飲品牌掛賬合作經營合同示范
- A052國際貨物保險代理合同
- 山西公務員行測(A類)真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高純氯化鉀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
- ××中學實驗室危化品管理細則
- 家政服務培訓 課件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詢師職業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重難點測評試題(含答案和解析)
- 2024年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招聘行政執法專職技術檢查員筆試真題
- 變電站創優工程匯報
-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檢測歷史試題(含答案)
- 項目部主要管理制度
- 音樂杜鵑圓舞曲教案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務區設計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