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1系統開發的基本技能訓練【實驗目的】
(1)熟悉單片機應用程序的編輯、編譯、連接、調試的全過程。 (2)初步了解匯編、C51程序的基本結構和特點。【實驗軟件】
(1)單片機應用程序編輯軟件一種,推薦uedit32。 (2)51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環境軟件,推薦Keil、WAVE、菊陽等。【實驗前的準備】 1)學習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的用法 (1)準備工作:在數據盤中建立一個自己的文件夾,將你的所有與實驗相關的文件,(ASM、C、H)都放在這個目錄中,該目錄中不要再建目錄。 (2)運行開發軟件(如WAVE集成開發軟件)。進入界面后首先設置集成開發調試環境。 (3)建立工程項目。2)編譯、連接、調試TOWADDMAIN.asm程序方法及要求: (1)將TOWADDMAIN.asm源程序通過編譯并生成可執行文件為止。 (2)設計兩個長度為4個字節的無符號二進制整數,作為驗證程序正確性的測試數據,參照表11-1的格式記錄于表中。 (3)解釋表11-1第1行兩個“和”,高、低位的排列不同的原因。3)編譯、連接、調試DELAYMAIN.asm。方法及要求: (1)改變程序DELAYMAIN.asm中的延時參數,匯編程序是R7、R6、R5;C程序是i、j、k,將延時程序運行的時間,記錄于表11-2中。其中第一行測量值為參考值。 (2)將后續所測的6個t值與參考值比較,得出6個Δt值,分析Δt值的變化規律,即可確定3個參數,中哪一個對延時的貢獻最大,哪個次之,哪個最小。2)編譯、連接、調試TOWADDMAIN.asm程序方法及要求: (1)將TOWADDMAIN.asm源程序通過編譯并生成可執行文件為止。 (2)設計兩個長度為4個字節的無符號二進制整數,作為驗證程序正確性的測試數據,參照表11-1的格式記錄于表中。 (3)解釋表11-1第1行兩個“和”,高、低位的排列不同的原因。4)調試C源程序TEST1_1.C(選做項)方法及要求: (1)將“#include<REGSTC51.h>”包含于調試C的工程項目中。若將“#include<REGSTC51.h>”注釋后再編譯,出現什么問題?將“P2_2=~P2_2;”注釋后再編譯,情況如何?用文字記錄實驗現象并解釋之。 (2)改變延時參數i、j、k,記錄運行程序中for循環部分的時間,即delay函數運行8次的時間,記錄于表11-2中。分析Δt值的變化規律,即可確定參數i、j、k中哪一個對延時的貢獻最大,哪個次之。實驗報告要求。以下是報告中必要書寫的內容: (1)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內容等。 (2)你在本實驗中所用的程序、實驗原始數據的記錄。 (3)實驗結論:包括記錄處理的過程和結果、實驗結論和體會、對自己的實驗課的收獲的評價、新的發現、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及解釋、對實驗課的改進意見等。實驗2外部中斷【實驗目的】
(1)掌握51機外部中斷的基本編程方法。 (2)驗證51機外部中斷的兩種觸發方式的區別。【實驗設備】
(1)51機系統集成開發環境軟件及硬件仿真器。 (2)按鍵(輕觸開關)、電阻、杜邦線、實驗目標板等。【實驗前的準備】
(1)輸入例5-2的匯編語言源程序,保存,備用,稱為程序1。 (2)輸入例5-3的C語言源程序,保存,備用,稱為程序2。 (3)制作外部事件源。圖11-1是由輕觸鍵構成的外部中斷觸發電路。【實驗內容及要求】 1)編譯、連接并調試“程序1” 2)驗證51機外部中斷兩種觸發方式的區別。
3)編程實現并驗證中斷嵌套功能
4)編譯、連接并調試“程序2”,完成1)、2)實驗內容(可選項)。【實驗報告內容】
(1)將實驗中所用的程序全部列于報告中,重要的語句或指令要加注釋。 (2)回憶實驗內容1)的全過程,歸納出外部中斷的必要與充分條件是什么。 (3)思考實驗內容2)實驗現象,說明51機外部中斷源的兩種觸發方式的區別。實驗3定時器與I/O綜合應用【實驗目的】
(1)掌握應用定時器和I/O的基本方法。 (2)學習對單片機系統運行結果的硬件試驗方法。 (3)編寫并調試定時器與I/O綜合應用的程序。【實驗設備】
(1)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仿真器。 (2)示波器、LED發光管、電阻、導線、杜邦線、按鍵(輕觸開關)、實驗目標板等。【實驗前的準備】
(1)編寫定時50ms的匯編語言程序,保存,備用,稱為程序1。 (2)修改程序1,使之成為定時1秒,并輸出周期2秒,占空比為1:1的方波,稱為程序2。 (3)修改例6-2的程序,使之成為T0計數程序。要求用方式2。 (4)制作計數脈沖源,仍用圖11-1所示的電路。 (5)以例6-2的C語言源程序為參考,編寫與(1)~(3)相同內容的C51程序。【實驗內容及要求】 1)編譯、連接并運行調試程序1,用示波器觀察P1.0管腳上產生占空比為1:1的方波,記錄其特性參數,如頻率、幅值等。
2)編譯、連接并運行調試程序2,完成與1)相同的實驗任務。
3)將計數脈沖源接至T0輸入端,編譯、連接并運行程序3,連續按鍵并記住按鍵的次數,考察程序在第幾次按鍵后產生計數中斷,分析實驗結果。
4)用C51程序完成實驗內容1)、2)、3)的任務(可選項)。【實驗報告內容】
(1)將實驗中所用的程序全部列于報告中,重要的語句或指令要加注釋。 (2)記錄所做每一實驗時所觀察到的現象,能量化之處盡量量化。 (3)討論定時與計數在定義和程序上的細微差異。實驗4異步串行通信實驗【實驗目的】
(1)掌握51機異步串行通信控制器原理和通信線路的接口標準。 (2)通過實驗學習各種方式下51機異步串行通信編程和調試程序的方法。【實驗設備】
(1)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仿真器。 (2)導線、杜邦線、實驗目標板等。【實驗前的準備】
(1)輸入例7-1匯編語言源程序。保存,備用,稱為程序1。 (2)輸入例7-2匯編語言源程序。保存,備用,稱為程序2。 (3)輸入與(1)、(2)任務相同的C51程序(在教材上找),稱為程序3,程序4。【實驗內容及要求】 1)聯接雙機通信線路。先斷電,參照圖7-11,用杜邦線將兩臺仿真機聯接起來。
2)編譯、連接、調試程序1,實現雙機通信。 兩臺機同時工作,一方為發,另一方為收。通信程序的調試方法如下: (1)接收方要先運行程序。 (2)在接收方進入接收等待狀態后發送數據。 (3)通信雙方位置對調,即發送方改為接收方,接收方改為發送方,重復(1)、(2)過程。【實驗內容及要求】 3)修改程序1,改用串口方式1、3完成與2)相同的任務,設兩機的fosc均為11.0592MHz,約定通信波特率9600(另取文件名保存)。
4)編譯、連接、調試程序2,多字節通信并進行奇偶校驗。
5)用C51程序(程序3,程序4)完成實驗內容2)~4)的任務(可選項)。【實驗報告內容】
(1)將實驗中所用的程序全部列于報告中,重要的語句或指令要加注釋。 (2)將每個實驗項目中,得到的結果記錄下來,并對所得結果給出解釋。 (3)說明51機與PC的接口標準有什么不同?如果在它們之間進行異步通信,你應該在接口電路上做些什么工作?為什么?實驗5定時、中斷、串口綜合應用【實驗目的】
(1)學習定時、中斷、串口技術的綜合應用方法。 (2)模擬嵌入式系統數據來源、組織、處理及輸出的全過程。【實驗設備】
(1)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仿真器。 (2)導線、杜邦線、實驗目標板等。【實驗前的準備】
(1)實驗人員分組:一組承擔上位機任務,一組承擔下位機任務。 (2)收集實驗1~實驗4用過的所有程序,備用。 (3)復習實驗4通信電路的接法。【實驗內容及要求】 1)聯接雙機通信線路。斷電后,參照圖7-11,用杜邦線將兩臺仿真機聯接起來。
2)上位機組的任務:每1秒鐘,發出8字節的無符號數,作為下位機的被加數(前4字節)和加數,接著接收下位機發回來的“和”(5字節)并保存,如此往復共10次。【實驗內容及要求】 3)下位機組任務:每接收到上位機的數據,立即求出這組被加數和加數的“和”,保存被加數、加數與“和”,并將“和”發送到上位機,如此往復共10次,一次任務完成。 通信雙方數據存儲結構及上位機和下位機工作程序流程如圖11-2所示。
本實驗考察的是單片機技術綜合應用水平,還需要合作能力。實驗前先分好組。【實驗報告內容】 將實驗中所用的程序及體會寫在報告中,重要的語句或指令要加注釋。 向教師演示實驗結果。實驗68255A方式0應用【實驗目的】
(1)學習8255A與51機之間的接口電路設計方法 (2)學習51機并行總線結構下的編程方法。 (3)學習對8255A管理的鍵盤與顯示系統的控制方法。【實驗設備】
(1)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仿真器。 (2)萬用表、實驗目標板。【實驗前的準備】
(1)輸入例9-4鍵盤掃描匯編語言源程序。保存,備用,稱為程序1。 (2)輸入例9-4LED數碼管驅動匯編語言源程序。保存,備用,稱為程序2。 (3)輸入(1)、(2)對應的C51程序(C51熟練者)。【實驗內容及方法】 1)確定8255A各寄存器的地址:實驗電路如圖11-3所示。
2)控制由8255A管理的鍵盤電路 將圖11-3的系統與圖9-6的鍵盤電路結合,構成一個由8255A管理的鍵盤電路,編寫驅動程序。編譯、連接后,用運行到光標處功能,調試程序直到讀出正確的鍵值為止。 【實驗內容及方法】 3)控制由8255A管理的LED數碼管驅動電路 將圖11-3的系統與圖9-7的電路結合,構成一個由8255A管理的8位LED數碼管驅動電路,編寫驅動程序。編譯、連接后,調試程序直到運行成功。LED數碼管段碼與7.8.1中的共陽數碼管段碼相同。
4)將實驗內容2)、3)的系統合并,構成一個鍵盤與數碼管顯示的大系統,將實驗內容2)、3)的加以修改,編寫LED數碼管能實時顯示所按鍵值的程序。【實驗報告內容】
(1)給出圖11-3中8255A各寄存器的另外1組地址。 (2)將本實驗中,你的8255A的鍵盤管理與LED數碼管驅動程序(匯編或C51均可)寫入實驗報告中,說明這些程序與例9-4中的程序有何區別。 (3)本實驗與很多實際工程項目中的鍵盤和顯示電路相似,談談實驗的體會。實驗7外部RAM應用【實驗目的】
(1)學習并行總線結構下外部RAM的讀、寫方法。 (2)編寫并調試并行總線結構下的外部RAM中數據移動的程序。【實驗設備】
(1)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仿真器。 (2)實驗目標板(上有并行總線接口并外接擴展RAM)。【實驗步驟及內容】 1)用軟件模擬器模擬外部RAM中數據移動的程序 設實驗的控制目標為圖8-17所示的51機系統中的62256,參考例8-4,確定62256的基地址。 調試例8-5和例8-6的匯編和C51程序,通過外部RAM窗口,確定程序執行的正確性。 【實驗步驟及內容】 2)用仿真器調試外部RAM中數據移動的程序 硬件仿真目標板上的62C256,調試例8-5和例8-6的匯編和C51程序,觀察運行結果,確定程序執行的正確性。
3)十六進制向ASCII碼轉換 編譯、連接、調試例4-18的程序(用軟件模擬器或仿真器)。驗證程序執行的結果。【實驗報告內容】
(1)書寫本實驗所用到的全部源程序。 (2)描述實驗中程序運行的結果。 (3)列出并行總線系統對外部RAM讀、寫的全部匯編指令,并說明指令的功能。實驗8并行總線接口ADC應用【實驗目的】
(1)掌握51機并行總線結構和工作原理。 (2)學習51機并行總線結構下的系統編程方法。 (3)學習并行總線接口ADC的控制方法。【實驗設備】
(1)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及仿真器。 (2)實驗目標板、信號發生器。【實驗步驟及內容】
1)確定MAX114的地址 確定如圖11-4中MAX114的基地址。
2)輸入MAX114流水線模式采樣程序 調試MAX114流水線采樣程序。使用步驟1)的MAX114的地址。
3)MAX114工作環境設置
MAX114的MODE應接VDD,和連接在一起后,再與51機管腳連接。如圖11-4所示。將待采樣的信號輸入至MAX114的通道1,即管腳4。【實驗步驟及內容】
4)調試程序 (1)調試步驟2)編寫好的采樣程序。依次對0V、3.3V、5V的模擬電壓進行采樣,每個點作5次以上單次采樣,記錄采樣數據。 (2)對一個已知的模擬信號進行一個周期以上時長的連續采樣,得到信號一個周期的完整采樣值。【實驗報告內容】
(1)記錄實驗中測得的采樣數據。 (2)分析實驗內容4)的步驟(2)的采樣數據,先將采樣值轉換為信號電壓值,時間為橫軸(單位為采樣間隔),縱軸為采樣信號電壓值,畫出信號的波形圖,并與實際信號的波形圖(可以用手機拍照)進行比較。實驗9DAC與ADC聯合應用【實驗目的】
學習數模轉換器DAC0832的控制方法。 通過DAC與ADC聯合應用,加深對DAC與ADC應用背景的理解。【實驗設備】
(1)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仿真器。 (2)杜邦線、短路片、示波器、實驗目標板、信號發生器。【實驗步驟及內容】 1)確定DAC0832的地址
確定如圖11-5上DAC0832的一個地址。
2)編寫DAC0832的應用程序 編輯、編譯、連接DAC0832產生0~5V單極性、對稱、斜鋸齒波的程序。注意修改程序中DAC0832的地址。【實驗步驟及內容】 3)調試DAC0832的應用程序與并觀察系統輸出信號 用示波器觀察系統輸出信號。全速運行程序,調節示波器,直到屏幕上出現三角波為止。
4)ADC和DAC聯合應用 在實驗8與本實驗步驟3)的基礎上,編寫循環利用MAX114對模擬信號采樣,將采樣值立即從DAC0832輸出的程序。觀察系統運行結果。(可以用手機拍照)。【實驗報告內容】
(1)描述實驗中各項目步驟進行的詳細情況,說明各步驟的目的和意義。 (2)將實驗中每個步驟中得到的結果記錄下來,對結果進行描述及分析。 (3)將步驟4)的C51程序,翻譯成匯編語言程序。實驗10一線串行總線器件應用【實驗目的】
(1)掌握51機與同步串行總線器件接口電路的設計方法。 (2)學習51機對一線串行總線接口器件控制程序的編寫與調試方法。【實驗設備】
(1)單片機應用系統集成開發調試軟件,仿真器。 (2)實驗目標板、DS18B20。【實驗步驟及內容】 1)51機與同步串行總線器件接口電路的設計方法 實驗用DS18B20接口電路參考圖10-25。系統時鐘頻率取12MHz。
2)編寫51機對一線總線接口器件的控制程序與程序調試 本實驗總線上只有1個DS18B20,讀取18B20溫度的測量值為實驗內容,即調試例10-6的參考程序。調試DS18B20測溫程序分以下幾步:【實驗步驟及內容】
調試DS18B20測溫程序分以下幾步: (1)調試例10-6的程序,將讀出的溫度值按教材表10-11的定義,翻譯成純數值溫度,與室溫對比,直到驗證程序正確為止。 (2)改變DS18B20的環境溫度,運行程序讀測量溫度值,記錄每一次的測量值。 (3)調試例10-7的C51程序,該程序適用于所有51單片機。在CRC校驗正確的情況下,系統連續測溫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教研組線上活動方案
- 瑞倪維兒活動方案
- 瓶裝水線下宣傳活動方案
- 瓜果節活動方案
- 爬山比賽活動方案
- 環球影城活動方案
- 生物公司開業策劃方案
- 愛眼日宣傳活動方案
- 熊貓籃球活動方案
- 班級節目抽獎活動方案
- DB15T+2819-2022敖漢沙棘栽培技術規程
- 門店營銷課件 完整版
- 高效執行四原則(課堂PPT)
- HEP-15,HEP-16,HEP-17系列電氣閥門定位器
- DDST(丹佛發展篩選試驗)相關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史記《孔子世家》原文
- 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設計
- 《古生物學》講義
- I地址的分類與管理
- 山東農業大學工程造價與招投標(專升本)期末考試復習題
- 國開大學2023年01月11237《物流管理基礎》期末考試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