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_第1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_第2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_第3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_第4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萬永勇

信豐縣正平鎮曬禾村的小聰從小左腦萎縮,身體不能保持平衡,腿腳行動不便,并有智力障礙,只能整日待在家里,性格也很孤僻。2022年,當地村小曬禾小學接到中心校通知,要為小聰提供送教上門服務。接到任務后,曬禾小學的8位老師每周輪番給小聰送教,6年來從未休止。如今,從未進過學校的小聰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數數、認字、做簡單的加減運算。

自2022年1月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特別教育改革試驗區以來,信豐縣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整合相關資源,加強服務保障機制,提升特別教育品質,摸索構建了“以個案服務為中心、以最少限制為導向、多元安置并舉〞的送教上門模式,形成了政府統籌、教育主導、多部門協調、全社會支持的聯動保障機制,努力推進教育公允,進一步提升了殘疾人受教育水平,讓殘疾兒童少年共享社會文明發展成果。

“零拒絕、全覆蓋〞

“幾年前,我孩子在廣東一家康復機構訓練,學費、接送、陪伴,花費巨大,還影響我們兩口子上班。〞廖先生回想以前送孩子康復的情形,感慨萬分,“從2022年開始,孩子在縣特教學校康復班就讀,接受一對一康復訓練,不僅省心,而且康復效果比外面還好。真的感謝黨和政府!〞

2022年,信豐縣特別教育學校作為縣民生工程建成開學。學校環境幽美,設備先進,是殘疾孩子溫馨有愛的漂亮家園。學校如今有在讀學生114人,師生比接近1[∶]3;學段涵蓋學前、九年義務、職高,成為集教育、康復、職業培訓為一體的標準化特教學校。

隨著教育融合的不斷推進,信豐縣越來越多的中輕度殘障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樣,進入到普通中小學校隨班就讀。全縣爭取上級專項資金130萬元,在鄉鎮設置了13間特別教育資源教室,有效提高了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質量。

進入特教學校和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較好地保障了大多數殘障學生受教育的權利,但仍有一些極重度殘疾孩子無法走進校園。2022年8月,信豐縣組成若干調查小組,對全縣16個鄉鎮進行地毯式摸查,最終摸排到有92個殘障孩子沒有進入校園。他們有的不會說話,甚至不會叫爸爸媽媽,大部分認知能力幾乎為零;有的癱瘓在床上,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這些孩子誰來教?能教什么?怎么教?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信豐縣積極摸索構建適合本縣實際的送教上門服務模式。

“2022年開始,我縣開始開展送教上門工作。依照‘找出來、安置好、強保障、有質量的工作思路,把未入學的殘疾孩子一個個找出來,一個個以適合的入學方式安置好,一個個地落實條件保障,讓他們都能夠接受有質量的教育。〞信豐縣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劉安彥說。

2022年3月,信豐縣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縣級特別教育資源中心,在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之間形成特別教育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指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送教工作的有效開展。2022年,信豐縣特別教育資源中心被遴選為江西省特別教育示范性資源中心。

“我們特別教育學校也是特別教育資源中心,除了完成本校的教學任務,我們還承受著為普通學校提供特別教育教師培訓和巡回指導的任務。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比例升高后,普通學校教師對殘疾兒童教育上的難點我們都會給予指導。一些重度障礙同時伴有多種疾病的兒童,無法走出家門,我們會和普通學校一起提供送教上門的工作。〞信豐縣特別教育學校校長黃紅艷說。

截至目前,信豐縣有適齡殘疾兒童963人,其中特別教育學校就讀114人、普通學校隨班就讀659人、送教上門172人,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

普特攜手多元融合

2022年6月3日—19日,信豐縣特別教育資源中心黃紅艷帶領幾位骨干特教老師,深入到全縣各鄉鎮37個普通學校進行巡回檢查指導工作。

他們認真查看各校針對重度、極重度殘障孩子的送教上門工作的方案計劃、實施狀況,利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對各校針對每個殘障學生制定的“一人一案〞,提出改進看法。座談終止后,他們顧不上休息,又與各鄉鎮學校分管領導、責任教師共同上門送教。

“我們欣喜地發現,各校的一人一案資料十分規范、全面、翔實,包括學生家庭信息、評估材料、個案分析、教學計劃、圖片資料、服務訓練記錄、家長反饋、期末評估與教學總結等,有的學校對一些極重度的送教對象,一學期還會開展2~3次送教送醫結合工作,給到家長合理的康復訓練方法和護理知識。這和我縣一直重視送教上門責任教師培訓,屢屢舉辦業務培訓,提升普校責任教師的專業能力是分不開的。〞黃紅艷說。

“縣特教學校的老師專業能力突出、極具親和力,每到一戶學生家里,他們都能在極短的時間里贏得孩子的親近。他們的現場示范教學給我們普通學校的老師很大的幫助和啟發,讓我們獲益良多。〞信豐縣正平鎮深坑小學賴喜忠老師感慨地說。

為了實現特教全覆蓋和提升教學效果,信豐縣充分發揮普校、特校、家庭等送教主體作用。首先是發揮普通學校的“橋頭堡〞作用。全縣所有鄉鎮中心小學和部分條件較好的中小學都設置了資源教師崗,承受對施教區內“送教上門〞學生學科知識輔導、康復訓練支持,協調特校與送教學生家庭的銜接工作等,發揮了服務距離近、服務時效強的作用,效果明顯。

發揮特別教育學校的“壓艙石〞作用。縣特別教育學校派出骨干教師,在殘疾學生評估鑒定、教育安置、個別化教育計劃制訂等關鍵環節上提供專業支撐;對重點個案保證每周一次、一般個案每月一次上門服務的基礎上,特別教育學校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對普通學校資源教師和殘疾學生家長的培訓上。

落實家長在家庭教育康復中的主體責任。積極爭取家長對送教上門工作的支持、協同,重視引導、指導家長對殘疾孩子進行居家教育康復,不僅大大提高了送教上門學生康復訓練效率,同時也優化了殘疾兒童的成長環境。

信豐縣還通過大力開展教學競賽、研討會、培訓會,利用遠程送教等形式,使特校教師和普校教師的專業能力得到有效互補和提高。

送教上門一人一案

2022年冬季的一天,寒風裹挾著冰冷的小雨,信豐縣金盆山學校王金宇老師艱苦地行走在泥濘的山路上,他要給家住大山深處石背橋子頭的智力一級殘疾孩子小杰送教。半路上,他一不留神滑倒在泥漿里,教案、衣服甚至頭發都沾滿了泥漿,但他顧不上這些,繼續前行。

“小杰智力一級殘疾,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只會揮舞雙手做簡單的動作,目光呆滯,沒有一點精神。〞王金宇說。

作為普通學校的教師,為能更好地勝任為殘障孩子送教上門工作,王金宇查閱了大量資料,提高送教能力,同時與家長緊湊溝通,了解孩子的成病原因、生理狀態、生活習慣等狀況,從而對癥下藥。

“我設計了以日常生活為核心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培養他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學中,我使用實物、圖片、兒歌等直觀多樣的教具和資源,開展唱一唱、畫一畫、猜一猜等好玩兒的活動,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將每個動作分解、重復,反復加強。如今,小杰已學會了做簡單的家務活。〞王金宇欣慰地說。

信豐縣依照“以個案服務為中心、以最少限制為導向、堅持多元安置并舉〞的原則,為每一個送教上門殘疾學生制定個別化教育康復方案,做到全面關注、每周送教、定期回訪。6年多來,全縣累計走訪殘疾學生家庭1540戶,送教課時4.5萬余節,教師們用愛心撫慰了殘疾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在智力、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