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精選系列】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專題7融化和凝結(含分析)【2019精選系列】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專題7融化和凝結(含分析)【2019精選系列】中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專題7融化和凝結(含分析)專題7融化和凝結一.選擇題(共5小題)1.(2018?無錫)如圖是“研究燭蠟的融化特色”的實驗,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A.燭蠟應碾碎后放入試管中B.溫度計的玻璃泡應插入燭蠟內部C.“水浴法”加熱能夠使燭蠟受熱平均D.燭蠟融化過程中,溫度漸漸上漲,說明燭蠟是晶體【剖析】(1)為了是蠟燭平均受熱,應用碎蠟燭;(2)依據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剖析;(3)水浴法能使物質平均受熱;(4)晶體在融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解答】解:A、燭蠟應碾碎后放入試管中,這樣蠟燭能平均受熱,故A正確;B、用溫度計測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插入燭蠟內部,故B正確;C、“水浴法”加熱能夠使燭蠟受熱平均,故C正確;D、燭蠟融化過程中,溫度漸漸上漲,說明燭蠟是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故D錯誤。應選:D。2.(2018?赤峰)以下各組固體中擁有確立熔點的一組是()A.蠟玻璃瀝青B.蠟鋁玻璃C.冰鐵鋁D.冰鐵瀝青【剖析】自然界中的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此中晶體有固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解答】解:A、蠟、玻璃、瀝青都是非晶體,都沒有固定的熔點,故A不切合題意;B、蠟和玻璃是非晶體,沒有確立的熔點,鋁是晶體,有熔點,故B不符合題意;C、冰、鐵、鋁都是晶體,都有固定的熔點,故C切合題意;D、瀝青是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冰和鐵是晶體,有固定的熔點,故D不切合題意。應選:C。3.(2018?黃岡)在冬天,某地的地下水管破碎,水發射出來形成了如圖所示的“冰花”。固然氣溫沒有上漲,過一段時間,發現“冰花”仍是變小了。以下剖析正確的選項是()A.“冰花“是由空氣水蒸氣凝華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噴出來的水凝結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時的氣溫為0℃D.“冰花”變小過程中要放熱【剖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融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結。(2)在六個物態變化中,有三個吸熱:融化、汽化、升華;三個放熱:凝固、液化、凝華。(3)凝結的條件:抵達凝結點連續放熱。【解答】解:AB、“冰花”是發射出來的水遇冷凝結形成的,不是凝華現象,故A錯誤,B正確;C、水的凝結點為0℃,氣溫低于或等于0℃,假如連續放熱,就會凝結,“冰花”形成時的氣溫不必定為0℃,能夠低于0℃,故C錯誤;D、“冰花”變小是固態的冰升華形成水蒸氣,升華吸熱,故D錯誤。應選:B。4.(2018?揚州)以下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融化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0~4min甲比乙吸熱多B.4~8min甲不吸熱C.0~10min甲和乙內能不停增添D.0~10min甲和乙溫度不停高升【剖析】(1)同樣時間汲取的熱量同樣;(2)明確圖象中橫縱坐標所表示的內容,能夠看出物質的溫度整體奉上升趨向,且有一段時間物質吸熱但溫度不再高,說明這是晶體融化的圖象,融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3)不論晶體仍是非晶體吸熱內能都增添;(4)晶體融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非晶體吸熱溫度高升。【解答】解:A、加熱同樣的時間,汲取的熱量同樣,故0~4min甲乙吸熱同樣多,故A錯誤;B、甲物質的溫度整體奉上漲趨向,且有一段時間物質吸熱但溫度不再高,說甲是晶體融化的圖象,融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乙吸熱溫度向來高升是非晶體,故B錯誤;CD、0~10min甲和乙都吸熱,內能都不停增添,不過甲是晶體,吸熱溫度不變,乙是非晶體,吸熱溫度高升,故C正確,D錯誤。應選:C。5.(2018?安徽)圖示為某種物質融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的圖象。依據圖象,以下判斷正確的選項是()A.該物質融化過程連續了25minB.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80℃C.在第30min,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間,因為物質溫度不變,所以不汲取熱量【剖析】明確圖象中橫縱坐標所表示的內容,能夠看出物質的溫度整體呈上漲趨向,且有一段時間物質吸熱但溫度不再高,說明這是晶體融化的圖象,從而能夠判斷出對應的熔點溫度;融化前處于固態,融化過程后處于固液共存狀態、融化達成處于液態。【解答】解:ABD、剖析圖象可知,圖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對應的溫度80℃就是物質的熔點,該物質有固定的融化溫度,是晶體,該物質從第10分鐘開始融化,到第25分鐘左右結束,約進行了15分鐘,融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故AD錯誤,B正確;C、在第30min融化達成,該物質處于液態,故C錯誤。應選:B。二.填空題(共6小題)6.(2018?廣西)海波在融化過程中不停吸熱,溫度不變(選填“高升“或“不變”);說明海波屬于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剖析】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差別:晶體有必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必定的熔點;晶體融化時,不停汲取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晶體的熔點。【解答】解:海波在融化過程中,不停汲取熱量,溫度不變,有固定的熔點,所以海波是晶體。故答案為:不變;晶體。7.(2018?煙臺)小明在研究”海波融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時,設計了甲、乙兩種方案(以下圖)。實驗應采納甲方案,其長處是使物質平均受熱,實驗過程中溫度計的變化狀況是先高升,后不變,再高升。【剖析】利用水浴法加熱,能夠使固態物質受熱平均,且能夠防備溫度上漲較快,便于丈量溫度;晶體在融化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解答】解:利用水浴法加熱,不只能使試管受熱平均,并且物質的溫度上漲速度較慢,便于實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故應選擇甲裝置。實驗過程中,海波汲取熱量,溫度高升,海波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不變,融化結束后,溫度計示數漸漸變大。故答案為:甲;使物質平均受熱;先高升,后不變,再高升。8.(2018?蘭州)瀝青路面在驕陽下由硬變軟,在這個過程中瀝青的溫度不停高升,說明瀝青是非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剖析】劃分晶體和非晶體能夠看融化過程中溫度能否變化;變化,則為非晶體,不變,則為晶體。【解答】解:驕陽下,瀝青路面吸熱后漸漸變軟,該過程中瀝青的溫度不停高升,即瀝青沒有必定的熔點,所以瀝青是非晶體。故答案為:非晶體。9.(2018?淮安)如圖甲所示,研究冰的融化特色,將裝有碎冰的試管直接擱置在空氣中,不用酒精燈加熱,這樣做不只使試管平均受熱,并且冰的溫度高升較慢(選填“快”或“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圖乙是依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冰融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在第8分鐘末,試管里的冰處于固液共存態(選填“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態”),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剖析】(1)為了能使固體物質平均受熱,常用水浴法,若物質的熔點較低,能夠不對其加熱,這樣不單能夠使燒杯平均受熱,并且冰的溫度高升較慢,便于記錄數據;(2)晶體在融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融化前處于固態,融化后處于液態;(3)依據晶體在融化過程中,不停汲取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內能增大。【解答】解:(1)冰的熔點為0℃,所以裝有碎冰的燒杯直接擱置在空氣中,不只能使燒杯平均受熱,并且冰的溫度高升較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2)由圖象可知,冰從4min開始融化,到10min融化達成,在第8分鐘末,試管里的冰處于融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狀態;(3)冰汲取熱量溫度高升,達到熔點,在融化過程中,連續汲取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故答案為:慢;固液共存態;不變。10.(2018?廣元)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很大的提升,好多家庭都用上了電冰箱。冰箱冷藏室內壁經常會結冰,這是凝華現象,致冷劑在冰箱冷凍室的管子里面汽化吸熱,從而使冷凍室溫度降低。(填物態變假名稱)【剖析】(1)在必定條件下,物體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之間會發生互相轉變,這就是物態變化;(2)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融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結。【解答】解:冰箱冷藏室內壁經常會結冰,是由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氟利昂是一種既簡單汽化又簡單液化的物質;工作時電動壓縮機使氟利昂蒸氣壓縮而液化,壓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因為氟利昂液化,將熱量放出;冷凝器里的液態氟利昂,經過一段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里,在這里快速汽化,從冰箱的內部汲取熱量,使冰箱內部的溫度降低。故答案為:凝華;汽化。11.(2018?廣安)如圖是某物質融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依據圖象可知該物質是時處于固液共存
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第(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態。
5min【剖析】晶體有必定的融化溫度,非晶體沒有必定的融化溫度,這是晶體和非晶體的差別;剖析圖象發現物質從第3min開始融化,到第7min融化結束,融化以前是固態,融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狀態,融化結束后變為液態。【解答】解:由圖可見,該物質圖象上有一段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表示該物質在融化過程中不停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物質的融化過程是從第3min到第7min,所以在第5min時晶體處于融化過程,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故答案為:晶體;固液共存。三.實驗研究題(共13小題)12.(2018?宿遷)圖甲是“研究冰的融化特色”實驗裝置,圖乙是依據實驗數據描述出冰在融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1)實驗中,用燒杯中的熱水加熱試管中的冰,除了使冰受熱遲緩外的利處是使物質平均受熱;(2)由圖乙可知,冰的熔點是0℃;(3)重復實驗當試管中的冰開始常化時,立刻將試管浸入到另一只裝有冰水混淆物的燒杯中,發現冰不再融化,該現象能(選鎮“能”或“不能”)說明冰在融化過程中需要吸熱。【剖析】(1)把盛有固體的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這樣能夠使固體平均受熱,減慢融化速度,發現融化過程中的規律;(2)晶體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不變;(3)晶體融化時需要汲取熱量。【解答】解:(1)利用燒杯中的水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的目的是使試管中的物質受熱平均;(2)由圖可知,冰在第2min到第4min時汲取熱量,溫度保持0℃不變,故冰的熔點是0℃;(3)將試管浸入到另一只裝有冰水混淆物的燒杯中,發現冰不再融化,因為溫度同樣,試管中的冰沒法汲取熱量,該現象能說明冰在融化過程中需要吸熱。故答案為:(1)使物質平均受熱;(2)0;(3)能。13.(2018?武漢)圖甲是察看物質融化和凝結現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依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1)安裝圖甲所示的器械時,應先確立
鐵圈
C
(選填“鐵棒
A”“鐵夾B”或“鐵圈
C”)的地點。實驗中,需要察看試管內物質的
狀態
,并記錄溫度和加熱時間。(2)剖析圖乙可知:該物質的凝結點為80℃;該物質第40min的內能小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內能。【剖析】(1)組裝實驗儀器是實驗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應從最優化的角度去考慮,防止重復調整;實驗中,經過察看物質的狀態來記錄時間、溫度;(2)晶體有必定的熔點(凝結點)融化時溫度不變,晶體凝結時溫度不變;物體汲取熱量,內能變大,放出熱量,內能減小。【解答】解;(1)組裝實驗儀器時,應依據酒精燈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圖中的C部分,使酒精燈的外焰正好能給燒杯加熱,而后再固定圖中的部分,這樣能夠防止重復調整;實驗中,經過察看物質的狀態來記錄時間、溫度;(2)由圖可知,物質在第35分鐘此后,放出熱量,但溫度不變,為其凝固過程;故凝結點為80℃;該物質從第10min﹣20min之間向來汲取熱量;第20min時恰好融化完成,為液態;而該物質第40min時從液態到固態,為固液共存狀態,故該物質第40min小于第20min時的內能。故答案為:(1)鐵圈C;狀態;(2)80℃;小于。14.(2018?通遼)小芳同學用溫度計測出一部分冰的溫度如圖甲所示,圖乙是“研究冰融化特色”的實驗裝置,圖丙是依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1)圖甲中溫度計的示數為﹣14℃。(2)圖丙中,該物質在BC階段中C點處擁有的內能于”“小于”或“等于”)B點處擁有的內能,原由是熱、內能增添。(3)由圖丙能夠看出AB、CD段高升的溫度同樣,但其原由是水的比熱容比冰大。
大于(選填“大晶體融化過程吸CD段加熱的時間長,【剖析】(1)溫度計讀數時要看清分度值,并注意示數在零上仍是零下;(2)掌握晶體在融化過程中的特色:吸熱、溫度保持不變,但內能增添;(3)AB段和CD段的溫度變化,從而可比較兩者比熱容關系。【解答】解:(1)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值是1℃,溫度計示數往上愈來愈小,是0℃以下,示數是﹣14℃;(2)由圖象知,BC段為融化過程,融化過程中要不停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添,故在BC階段中C點處物質的內能大于B點處物質的內能;(3)依據公式Q吸=cm△t可知,當質量和汲取的熱量同樣時,比熱c和高升的溫度△t成反比,冰的溫度高升的快,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冰的大。故答案為:(1)﹣14;(2)大于;晶體融化過程吸熱、內能增添;(3)水的比熱容比冰的大。15.(2018?臨沂)如圖甲所示,是小明“研究物質融化規律”的實驗裝置。(1)實驗中經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目的是使物質平均受熱。(2)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該物質此時的溫度為2℃。(3)實驗中每隔一分鐘記錄一次物質的溫度及對應狀態,并記錄數據,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汲取熱量,溫度不變,該物質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4)比較圖象中AB段與CD段可知:該物質在CD(選填“AB”或“CD“)段吸熱能力強。【剖析】(1)研究晶體和非晶體的融化和凝結實驗時,一般都采納水浴法,物體的溫度變化比較平均,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2)依據溫度計的分度值讀數;(3)依據晶體融化的特色剖析;(4)運用公式Q吸=cm△t能夠知道,當質量和汲取的熱量同樣時,比熱容和高升的溫度△t成反比。【解答】解:(1)將裝有固體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納水浴法,固體的溫度變化比較平均,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2)由圖可知,溫度在0℃以上,分度值為1℃,故示數為2℃;(3)由圖可知,該物質在融化過程中,汲取熱量,溫度不變,故該物質是晶體;(4)依據公式Q吸=cm△t能夠知道,當質量和汲取的熱量同樣時,比熱容和高升的溫度△t成反比。AB段的冰溫度高升的快,是因為該物質固態時的比熱容比液態時的比熱容小,AB段的吸熱能力小于CD段的吸熱能力;故答案為;(1)使物質平均受熱;(2)2;(3)不變;晶體;(4)CD。16.(2018?遼陽)在研究“冰融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中。(1)實驗時所用的溫度計是依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冰的溫度是﹣2℃。(2)依據實驗數據,小勇畫出了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剖析圖象后可知:①冰融化過程中,溫度不變。②不考慮熱量損失,第2~4min冰汲取的熱量等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汲取的熱量。(3)若將試管中的水倒掉,裝入另一種液體,按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用酒精燈不停給燒杯加熱時,最后發現燒杯中的水和試管中的液體都沸騰了,這說明水的沸點高于(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試管中液體的沸點。【剖析】(1)液體溫度計是依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依據圖甲確立溫度計的分度值,讀出示數;(2)①由圖象知冰融化過程的特色;②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間接反應液體汲取熱量的多少;(3)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不停汲取熱量。【解答】解:(1)常用的溫度計是依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由圖甲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下,液柱上表面瞄準了0℃下邊第2個小格處,讀作﹣2℃;(2)①由圖象知冰在融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②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間接反應液體汲取熱量的多少,加熱時間相同,汲取的熱量同樣,故第2~4min冰汲取的熱量等于第10﹣12min水汲取的熱量;(3)燒杯和試管中的液體都能沸騰,說明燒杯和試管中的液體都能達到沸點,并且都能汲取熱量,試管能從燒杯中汲取熱量,一準時燒杯中液體的沸點高于試管中液體的沸點。故答案為:(1)熱脹冷縮;﹣2;(2)①不變;②等于;(3)高于。17.(2018?婁底)小明在實驗室研究冰融化和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特色,根指丈量結果睡出有關圖象,如圖a所示:(1)要達成這兩個實驗,都需要的丈量儀器是鐘表和溫度計。(2)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c所示,該示數是EF段所對應的溫度值(選填“BC“和“EF“)。(3)如圖a所示,BC段該物質的狀態為固液共存態。(4)AB段與CD段的傾斜程度不一樣,這是因為冰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小。【剖析】(1)冰融化和水沸騰實驗需要不停吸熱,實驗過程中,需要用溫度計丈量溫度,還需要用秒表來記錄時間。(2)晶體融化時溫度要達到熔點,不停吸熱,溫度不變;但晶體融化后溫度還要上漲。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即為沸點。(3)在融化過程中晶體處于固液共存態,融化完成,處于液態。(4)升溫快慢與物質不一樣狀態下的比熱容有關。【解答】解:(1)因為晶體融化和水沸騰這兩個實驗,都需要對冰和水進行加熱,所以,除需要用丈量儀器計時器來記錄時間外,還需要用溫度計丈量溫度的變化。(2)水沸騰時,此時溫度計的示數是99℃,對照a、b兩圖可知,a圖是冰的融化圖象,BC段所對應的溫度是冰的熔點,b圖是水的沸騰圖象,EF段所對應的溫度是水的沸點。(3)如圖甲(a)所示,BC段該物質在融化過程中,為固液共存態;(4)由圖象能夠看出,高升同樣的溫度,冰比水用的時間短,所以冰比水吸熱升溫快,原由是冰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小;故答案為:(1)溫度計;(2)EF;(3)固液共存態;(4)冰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小。18.(2018?蘭州)以下圖為某物質的融化過程圖象(假定加熱裝置的功率不變,加熱過程中物質的質量不變)。(1)從圖中能獲得的正確信息是AC。(多項選擇)A.該物質為晶體,熔點為0℃B.該物質的融化過程連續了4minC.該物質在AB段的狀態為固態D.該物質在B、C兩點時的溫度和內能都相等(2)該物質在AB段和CD段的比熱容之比為1:2。【剖析】(1)①晶體和非晶體在融化過程中的差別:晶體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不變;非晶體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不停上漲,晶體融化時的溫度為熔點。②用融化達成的時間減去開始融化的時間即為該物質的融化過程連續的時間;③物質融化前處于固態,融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狀態、融化達成處于液態;④晶體融化過程中,連續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增添。(2)解決本題要聯合熱量公式Q=cm△t進行求解,由表格可知AB段和CD段的溫度變化,從而可計算比熱容之比。【解答】解:(1)A、由圖知,該物質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并且熔點為0℃,故A正確;B、該物質從第1min開始融化,到4min融化達成,該物質的融化過程持續的時間為4min﹣1min=3min,故B錯誤;C、該物質在AB段還沒有融化,處于固態,故C正確;D、晶體融化過程中,連續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增添,所以該物質在B、C兩點時的溫度同樣,內能不相等,故D錯誤。應選AC;(2)因為Q=cm△t,所以c=,因為AB段和CD段物質的質量m同樣,由圖象知,加熱同樣的時間即汲取的熱量同樣,高升的溫度之比為2:1,從而計算得比熱容之比為===。故答案為:(1)AC;(2)1:2。19.(2018?齊齊哈爾)李悅和小組同學利用實驗室開放日,合作“研究冰融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時間0510152535455565/min溫度/℃1007155453528242222(1)冰的融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可知冰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喜愛研究的李悅和同學們,接下來撤去部分器械,裝置略加變動并倒掉一部分水,“研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色”,如圖丙,他們發此刻沸騰過程中,水的溫度不變(選填“高升”、“不變”或“降低”),需連續吸熱(選填“吸熱”或“放熱”)。(3)同學們又進一步研究了開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狀況,記錄數據如上表。①請在圖丁中坐標紙上用描點畫出上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②依據圖象,你發現的規律是:跟著時間的增添,溫度降落的愈來愈慢。③假如要喝一杯奶茶,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A、先將滾燙的熱茶冷卻5min,而后加一匙冷牛奶;B、先將一匙冷牛奶加進滾燙的熱茶中,而后冷卻5min,聯合本次研究,你以為A方案的冷卻成效較好。【剖析】(1)晶體和非晶體的差別是:晶體有必定的融化溫度而非晶體沒有。非晶體在融化時一邊吸熱、一邊升溫、一邊融化,沒有固定的熔點;(2)當水沸騰后,連續加熱,其溫度保持不變;(3)水自然冷卻,當溫度保持不變時,其溫度等于環境溫度;水在高溫時散熱快,所以溫度降低得快,低溫時散熱慢,所以溫度降低得也慢。觀察圖象獲得開水自然冷卻的規律。并聯合這一規律進行應用,選擇出最正確的冷卻方案。【解答】解:(1)由表格數據知,冰在融化過程中,連續吸熱、溫度不變,有必定的融化溫度,所以冰屬于晶體。(2)水在沸騰過程中,水沸騰的特色是需連續吸熱但溫度不變;(3)①依據時間和水的溫度描點連線得:;②水在自然冷卻過程中,將熱傳給四周空氣,由圖象能夠看出,當溫度降低到22℃時,不再變化了,說明環境溫度為22℃;③由圖看出溫度變化特色是,先快,后慢,再不變。依據水的溫度降低的規律,假如要使一杯熱的奶茶快速冷卻,最好的方法是先將滾燙的熱茶冷卻5min,而后加一匙冷牛奶,即方案A成效更好。故答案為:(1)晶體;(2)不變;吸熱;(3)①見上圖;②跟著時間的增添,溫度降落的愈來愈慢;③A;20.(2018?荊門)在研究固體的融化實驗中,把分別裝有固體a與b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將溫度計正確的插入兩種固體中,實驗轉置如圖甲所示,固體a的融化圖象如圖乙所示,固體b的融化圖象如圖丙所示,(1)固體a融化過程中,連續加熱,溫度不變(選填“高升”、“降低”或“不變”)。內能增添(選填“增添”、“減少”或“不變”)。此時a處于固液共存狀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2)固體b融化過程中溫度高升(選填“高升”、“降低”或“不變”);(3)某時刻溫度計的讀數如圖丁所示,溫度計的讀數為18℃。【剖析】(1)(2)晶體和非晶體在融化過程中的差別:晶體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不變;非晶體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不停上漲;晶體在融化過程中不停吸熱,內能增添,但溫度保持不變,依據這個特色進行剖析。(3)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線的上方仍是下方,而后讀出此溫度計的示數。【解答】解:(1)由圖乙知,物質a在融化過程中,汲取熱量,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晶體在融化過程中不停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添,晶體在融化過程中處于固液共存狀態;(2)由圖丙知,固體b融化過程中溫度不停高升,故b為非晶體;(3)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液柱在零刻度線的上方,所以該溫度計的示數是18℃。故答案為:(1)不變;增添;固液共存;(2)高升;(3)18。21.(2018?赤峰)圖甲是“研究萘融化過程中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每隔五min記錄一次溫度值,并察看萘的狀態,實驗數據記錄以下表:時間05101520253035/min溫度/℃508080808090100(1)在5min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讀取數據填入表格中。(2)依據實驗數據,在如圖丙所示的坐標紙上繪制出萘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3)在15min時,萘處于固液共存狀態。(4)30min后連續加熱,萘的溫度高升(選填“高升”、“不變”、“降低”)。【剖析】(1)在進行溫度計的讀數時,注意溫度計的分度值;(2)用描點法畫出萘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3)晶體融化前處固態,融化達成后處于液態,融化過程后處于固液共存狀態;(4)晶體融化前吸熱溫度高升,融化后吸熱溫度高升,融化過程吸熱溫度不變。【解答】解:(1)由圖乙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其示數為70℃;(2)用描點法畫出水萘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以以下圖:(3)由圖象知,萘在15min時,萘處于融化過程,處于固液共存狀態。(4)由圖象知,25min融化達成,30min后連續加熱,萘的溫度會高升。故答案為:(1)70;(2)見上圖;(3)固液共存;(4)高升。22.(2018?威海)在研究熱現象的實驗中,小明將質量相等的冰和白臘分別裝在兩個同樣的試管中,并放在一個裝有水的大燒杯中進行加熱,如圖甲所示,依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1)將兩試管放在同一個裝有水的大燒杯中進行加熱,目的是使A、B受熱平均。(2)由圖乙可知,A(選填“A”或“B”)是冰,該物質在第4分鐘時的狀態為固液共存態,冰在融化過程中分子勢能增大(選填“分子動能”成“分子勢能”,當冰所有融化后,連續加熱使燒杯中的水沸騰并連續一段時間,發現試管中的水一直不會沸騰,其原由可能是無法從燒杯的水中連續吸熱。(3)加熱1分鐘,冰、白臘均為固態,由圖乙可知,此時冰(選填“冰”或“白臘”)的比熱容較大。【剖析】(1)實驗中采納水浴加熱,目的是使A、B受熱平均;(2)晶體有必定的融化溫度,在融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沒有必定的融化溫度,在融化過程中吸熱的同時,溫度也在不停地高升;物體吸熱內能增大,放熱內能減少;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連續吸熱,據此判斷;(3)質量同樣的物質,汲取同樣的熱量,比熱容小的物質溫度高升的快,比熱容大的物質溫度高升的慢。【解答】解:(1)實驗中采納水浴加熱,目的是使A、B受熱平均;(2)由圖乙中A圖線知,它有一段溫度保持不變的過程,說明冰是晶體,此過程中它不停吸熱,溫度不變,故該物質在第4分鐘時的狀態為固液共存態,因為分子間距增大增大,所以冰在融化過程中分子勢能增大;冰所有融化成水后連續用酒精燈不停地加熱,當試管中的水與燒杯中的水均達到沸點后,燒杯中的水能夠從酒精燈連續吸熱,能夠沸騰,但試管中的水能夠達到沸點但沒法從燒杯的水中連續吸熱,所以試管中的水最后不會沸騰;(3)加熱時間同樣的狀況下,質量相等的冰和白臘,白臘升溫快,說明質量同樣的白臘汲取同樣的熱量,溫度變化大,依據公式Q吸=cm△t可知,白臘的比熱容小,冰的比熱容大。故答案為:(1)使A、B受熱平均;(2)A;固液共存態;分子勢能;沒法從燒杯的水中連續吸熱;(3)冰23.(2018?攀枝花)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研究冰塊融化的特色,他每隔同樣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察看物質的狀態。(1)冰的融化過程連續了10min。(2)圖乙是他依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溫度﹣﹣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冰屬于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這樣判斷的依照是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不變。(3)圖乙中第4min時,物質處于固態。(4)圖乙中,物體在A點時其有的內能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點時的內能。【剖析】(1)察看圖象,從圖象中得出冰從開始融化到完整融化的時間;(2)掌握晶體在融化過程中的特色: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3)知道晶體在融化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澳門公職考試題庫及答案
- 國際人才選拔背景調查保密及服務合同
- 2025年力與變形檢測儀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中國開放式焚燒火炬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嬰幼兒手足印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多層型管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塑料箱包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噴槍加長桿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變速箱零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壓榨毯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GB/T 28724-2012固體有機化學品熔點的測定差示掃描量熱法
- 電子商務安全信息隱藏
- 試驗檢測程序流程圖
- 心電監測技術操作考核評分標準
- 鐵路線路工務入路培訓課件
- 年產量3000噸熱處理車間的設計課程
- 注塑機日常保養點檢表
- 西工大附中跟崗培訓心得體會
- 我國食品標準體系課件
- 2MWp雙模式光伏發電工程施工組織方案
- 幼兒園繪本故事:《感謝的味道》 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