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和結果第1課時教學設計_第1頁
開花和結果第1課時教學設計_第2頁
開花和結果第1課時教學設計_第3頁
開花和結果第1課時教學設計_第4頁
開花和結果第1課時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開花和結果第1課時教學設計教師:黃林紅 目錄

一. 單元分析.......................................................................1二. 教材分析.....................................................................1三. 學情分析.....................................................................1 教學目標.....................................................................1四.五. 教學重難點.....................................................................1六. 教學方法.......................................................................2七. 教學準備.......................................................................2 教學過程.......................................................................2八.九. 板書設計.........................................................................5十. 作業設計.......................................................................6十一.教學反思........................................................................6第三節開花和結果第1課時單元分析本章安排了三節:“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這三節的內容是按照被子植物從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傳粉、受精、形成果實、產生新種子這樣的生命過程展開的。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哪幾個階段,是本章教材首先要引導學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本節“開花和結果”安排觀察與思考活動,也是一個需要動手操作的活動。通過組織四個活動任務,幫助學生了解花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結構特點。教材分析《開花和結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第三節的教學內容。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知道花、果實和種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且前兩節又學習了種子的萌發和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一節的學習順理成章并且承前啟后。在新課標中,主要突出了人與生物圈,在掌握作為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兩類生物之一的綠色植物的有關知識時,應更側重綠色植物與人類的關系,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關系。本節內容為掌握后面涉及這些關系的第三單元第六章《愛護植被,綠化祖國》和第六單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續和發展》作了鋪墊。《開花和結果》對本章來說是個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在前面兩節課的學習中,因為有探究實驗調查等活動,并且親身體驗了綠色植物從萌發到生長的過程,生動有趣。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很少有機會看到從開花到結果的全過程,理論知識較抽象,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設計活動,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一步步探究出結論,從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并且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在掌握知識目標的基礎上可以充分理解生物結構和功能是如何相適應的,從而培養學生的辨證唯物主義。同時引導學生觀賞花,可以進行審美教育和愛護植物的情感教育。學情分析本節課面對的是初一的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對生物學的知識充滿很強的探索欲。七年級的學生思維特點是抽象思維已有較大的發展,但仍需要具體的感性認知作支持。不過學生已經具有植物生殖器官的初步認識,掌握了一些實驗器材的使用,掌握了由外到內的觀察方法,初步具有實事求是的觀察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設計活動,逐步設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逐步引導學生探索,讓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掌握知識。教學目標1.概述花的基本結構,說出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2.通過觀察和解剖花的基本結構,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3.通過制作生物模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模型與建模能力。4.初步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并培養愛花,護花的情感。5.通過學習被子植物的一生,培養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意志品質。教學重難點【重點】花的基本結構。1【難點】認同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教學方法觀察與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和活動結合,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抽象知識。教學準備1.準備新鮮的百合花和木芙蓉花

2.實驗用具

3.桃花結構模型

4.收集學生畫展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導入新課【展示圖片】四季不同的花

【創設情境】寒風凜冽的冬天,臘梅花依然傲立枝頭笑對冬的寒冷,臘梅花傲雪斗霜,它有著鋼鐵一般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值得我們每個同學去學習。從古至今,花兒都是文人雅士筆下的生動素材:春有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夏有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秋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冬有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自然界中花兒千姿百態,婀娜多姿。【過渡】顏色,大小,氣味,形態各不相同的花兒是否具有相似的基本結構?欣賞圖片,

體驗文學美。學生聯想其他關于花的詩句。跨學科教學,體驗美感。激發興趣。活動一:

觀察花的基本結構【展示】新鮮的百合花和木芙蓉花【教師講述】

實驗目的:認識花的基本結構。實驗材料:新鮮的百合花新鮮的木芙蓉

實驗分組:每兩個同學一組,A同學解剖百合花,B同學解剖木芙蓉。實驗工具:托盤鑷子放大鏡白紙

實驗內容:

1.指出花的各部分結構,說出各部分結構名稱。觀察,思考。兩人小組合作,結合教材,A同學解剖百合花,B同學解剖木芙蓉,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相互交流討論。請一組兩個同學向我們介紹下百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小組合作解剖22.觀察順序:從外到內,從下往上。3.用鑷子依次摘下萼片,花瓣,雄蕊,雄蕊,將各部分結構放在A4綠色區域上。【提出問題】比較兩種花的結構,你還發現了什么?木芙蓉花的基部有苞片,是變態葉,保護幼花。木芙蓉有花萼,綠色葉狀物,形成果實后花萼會保留。花瓣的基部常有分泌蜜汁的腺體存在,可以分泌蜜汁和揮發油,產生特殊的香味,吸引昆蟲進行傳粉,為進一步完成有性生殖創造條件。【過渡】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什么?【教師講述】自然界中大部分生物都和人類一樣進行有性生殖,有雌性之分。對于常見的綠色開花植物來說也不例外,花蕊有雌蕊和雄蕊之分。雌蕊和雄蕊之所以可以擔任繁殖重任,是因為雌蕊可以產生卵細胞,雄蕊可以產生精細胞。合花和木芙蓉各部分結構名稱。展示一組同學花的解剖圖。通過比較分析兩種花的結構,發現異同點。學生回答:花蕊。花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活動二:

觀察雌蕊【提出問題】雌蕊哪一個結構孕育卵細胞呢?【教師講述】接下來,同學們來觀察雌蕊。實驗目的:認識雌蕊的結構

實驗材料:百合花雌蕊木芙蓉雌蕊

實驗用具:刀片放大鏡白紙

實驗過程:請同學們指出雌蕊各部分結構;用手觸碰柱頭,感受上面的黏液;用刀片橫切或縱切子房,用放大鏡觀察胚珠。注意事項:使用刀片注意安全。【巡視】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察和解剖雌蕊。【教師講述】最上端是雌蕊的柱頭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發。中間細長的是花柱,底下膨大的部分是子房。通過縱切或橫切子房大家看見子房內有胚珠。學生回答:雌蕊下端膨大的部分—子房。學生通過拖動詞條將雌蕊各部分名稱與結構對應起來。學生代表展示自己橫切和縱切的百合子房。學生代表展示自己縱切的木芙蓉子房。胚珠可產生卵細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讓學生體驗到科學結論的得出要建立在試試依據基礎之上,認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3【提出問題】胚珠和卵細胞是什么關系?【過渡】雌蕊的子房膨大,里面著生胚珠,胚珠可產生卵細胞,那么,雄蕊的哪一個結構產生精子呢?胞。學生回答:花藥。活動三:

觀察雄蕊和花粉粒觀察雄蕊和花粉

【教師講述】

實驗目的:認識雄蕊的結構

材料用具:百合花雄蕊,木芙蓉雄蕊,清水,鑷子,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實驗步驟:

1.指出雄蕊各部分結構;

2.用鑷子夾開一個花藥,用放大鏡觀察花粉;

3.制作百合花粉粒臨時裝片;

4.用顯微鏡觀察百合花粉粒臨時裝片。【巡視】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察和解剖雌蕊。請一個同學通過拖動詞條將雄蕊各部分名稱與其結構對應起來。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花粉,制作花粉粒臨時裝片并在顯微鏡下觀看。呈現顯微鏡下的花粉粒圖片知識遷移,融會貫通。完善花的解剖圖【教師講述】在做完所有實驗后,同學們對花的結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請各組同學進一步完成花的解剖圖。并整理收拾好桌面。【展示】拍照展示其中一組完整的解剖圖。學生進一步完成花的解剖圖,拍照保存,上傳云端。整理好實驗桌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活動四:

總結花的結構【展示作品】桃花結構模型【評選過程】國慶期間發布了“感受生命之美”—模型制作大賽通知,經生物組教師評選,挑選結構合理,大小適宜,配色鮮艷的作品作為課堂教學用具。學生利用假期制作生物模型。學生代表完成板畫。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科技活動與生物學科的有機結合也培養了4利用學生制作的桃花模型作為課堂教學工具,總結花的結構。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促進了學生的智力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真正把落實核心素養落實到實處。情感升華【展示】播放同學們美術課上的畫【創設情境】轉眼間我們已經長成一名初中生了,初中的學業負擔明顯加重,同學們會遭遇到很多挫折。那些打不倒我們的困難只會讓我們更強大。就像盛開的花朵只有經歷寒冬暴雪的殘酷才更加耀眼奪目。所以請同學們腳踏實地,像花兒一樣綻放,結出屬于自己勝利的果實。播放一段輕音樂學生欣賞自己的繪畫作品。情感升華,點名主題。板書設計第三節開花和結果第1課時活動一::觀察花的基本結構

活動二:觀察雌蕊的結構

活動三:觀察雄蕊的結構

活動四:總結花的結構5雌柱頭花藥雄花柱花絲蕊蕊子房花冠花萼花托花柄作業設計1.制作鮮花拼圖

將實驗后的鮮花素材帶回家,結合其他材料制作鮮花拼圖,推選作品參加校園文化展。2.花語雖無聲,此時無聲勝有聲。花語是全國各民族根據各種植物,尤其是花卉的特點,習俗和傳說經典,賦予的各種不同人性化象征意義。請同學們回去了解不同花的花語,適當的節日送合適的鮮花,其中的涵義和情感表達甚于言語。教學反思在新課程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上,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的指導思想下,通過四個活動來設計的本節課的內容。在設計并實施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有以下體會:1.導入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導入,將欣賞生物學花之美和古詩詞聯想文學之美有機結合,在實現了跨學科教學中有效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2.通過四個探究活動完成對知識的構建

本節課任務是認識花的結構,通過四個活動讓學生親自由淺入深探究花的結構。在設計活動的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