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_第1頁
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_第2頁
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_第3頁
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_第4頁
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1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人,唐代偉大詩人,與杜甫并稱“李杜”,被后人譽為“詩仙”,著有《李太白集》。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是繼屈原之后又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曾給予李白的詩篇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對后代的詩歌創作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人,2寫作背景這首詩是詩人于開元十三年(726)辭親遠游,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友人而作。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出蜀東下,開始漫游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此時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船過荊門一帶,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眼界大開,心曠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寫下了這首廣為傳誦的五言律詩。寫作背景這首詩是詩人于開元十三年(7263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4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5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6精彩賞析1、《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精彩賞析1、《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遠72、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山勢隨著平原漸漸消失,江水向遼闊的原野緩緩地流淌。此聯寫遠景。3、在頷聯中,有兩個字用得好,找出來談談它好在何處?“隨”、“入”二字,能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2、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山8

4、這兩句描寫作者舟過荊門進入楚地看到的壯闊景色.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度到平原,山巒從作者的視野中一點消失,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去.

詩人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猶如一副長軸山水圖,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4、這兩句描寫作者舟過荊門進入楚地看到的壯闊景色9

5、

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這一聯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圖畫?“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云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天邊云霞圖水中映月圖5、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這一聯為106、頸聯描寫長江的近景,請談談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意境。明月倒映入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天上的云彩,層層疊疊,構成海市蜃樓。6、頸聯描寫長江的近景,請談談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意境。11

7、頸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詩中是怎樣以時空的變換來描繪江天的美景的?“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描繪近景。“云生結海樓”是日間仰視所見,描繪遠景。景觀壯闊,遠近景結合;給人空間感和流動感。頸聯采用襯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7、頸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詩中是怎樣以時空的12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作者雖然難以掩飾自己見到楚地美景的興奮和激動,但也忘不了曾經養育過自己的故鄉。尾聯中的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的感情。

從尾聯來看,這首詩是否是為朋友送行?抒發了作者什么感情?不是。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作者雖然難以掩飾自己見到13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主旨歸納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14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遠景俯視仰視渡荊門送別近景敘事抒情繪景擬人對偶遠渡地點出蜀目的山水月云由景及情留戀故鄉全詩小結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遠景俯視仰視渡荊門送別近景敘事抒情繪15“渡遠”為什么不用“遠渡”?“遠渡荊門外”豈不更好理解?這里的關鍵在于以“渡”字打頭,其作用有二:一是點題,二是貫穿全篇寫水,水是全篇的主線。質疑拓展:“渡遠”為什么不用“遠渡”?“遠渡荊門外”豈不更好理解?這里16寫作特色全詩運古詩渾壯豪放的氣勢于聲調格律之中,首聯敘事、頷聯、頸連寫景,尾聯抒情,時空廣闊,寫景有靈動之感,情韻悠長。寫作特色全詩運古詩渾壯豪放的氣勢于聲調格律之中17總結

這首五言律詩是李白的出蜀之作,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總結這首五言律詩是李白的出蜀之作,意境高遠,風格雄健18閱讀李白的《送友人》一詩,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是一首送別詩,充滿詩情畫意。首聯工對,寫得別開生面。中間二聯切題,寫分手時的離情別緒。前兩句寫對朋友飄泊生涯的關切,落筆如行云流水,舒暢自然。后兩句寫依依惜別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寫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聯更進一層,抒難舍難分的情緒。全詩寫得新穎別致、豐采殊異。寫送別的景致和送別之事。以浮云孤飛,來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將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借馬鳴猶作別離之聲,襯托離情別緒。送友人課外拓展閱讀李白的《送友人》一詩,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青山橫北郭,白19

贈汪倫----李白李白登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送別----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贈汪倫----李白送別----王維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洲。與君別離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王之渙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別----王之渙21相關鏈接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2、最自信的詩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最狂傲不羈的句子: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最無奈的詩句: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5、最膾炙人口的憂愁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最細膩的景物描寫: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7、化為經典成語的詩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8、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最催人淚下詩句: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10、中國人最熟悉最經典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在唐詩中10大最經典詩句:相關鏈接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22轉述句修改方法轉述句修改方法23

如何將轉述句改成陳述句

轉述句:把別人說的話,用自己的話再轉達給另外的人聽。

如何將轉述句改成陳述句

轉述句:把別人說的話,24技巧:

“你”字改“我”字

“我”字改“他”字“他”字改“你”字

注意:“你”字出現,有的要改成人名。注意:“你”字出現,有的要改成人名。25張童說:“我一定要堅持長跑鍛煉。”改:張童說,他一定要堅持長跑鍛煉。方法1.引述句是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而轉述句則是轉達別人說的話,因此,引述句改為轉述句時,說話人即第一人稱“我”要改為第三人稱“他”或“她”。還應注意,標點符號要改,冒號和引號前的內容不變。張童說:“我一定要堅持長跑鍛煉。”改:張童說,他一定要堅持長26姐姐說:“你說得對,我就這樣做。”改:姐姐說,我說得對,她就這樣做。”方法2.當引述內容涉及其他人稱時的改法。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稱,在改為轉述句時就應改為第一人稱。姐姐說:“你說得對,我就這樣做。”改:姐姐說,我說得對,她27媽媽對我說:“今天我要開會,你自己做飯吃。”

媽媽對我說,今天她要開會,叫我自己做飯吃。

轉述句

:媽媽對我說:“今天我要開會,你自己做飯吃。”

媽媽對我說:“今天我要開會,你自己做飯吃。”媽媽對我說,今28老班長說:“我沒有完成任務,沒把你

們照顧好。”改:老班長說,他沒有完成任務,沒把我們照顧好。”方法3.引述句改為轉述句,第三人稱“他”或“她”和為第一人稱“我”互改,說話內容涉及第一人稱應改為第二人稱。老班長說:“我沒有完成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改:老班29小李對小何說:“我今天要看這些文件。”改:小李對小何說,他今天要看那些文件。”

方法4.再把引述內容改為轉述句中,引述內容中如果有“這”,務必在改為轉述句中把“這”改為“那”。小李對小何說:“我今天要看這些文件。”改:小李對小何說,他今30張老師對小明說:“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紅。”句中敘述中的“你”是指前面提示語中的“小明”。因此,此句應改為:老師對小明說,那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紅。

張老師對小明說:“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紅。”句中敘述中的“你31轉述句改為陳述句的方法:一、改變人稱。二、冒號改逗號;去掉雙引號。三、看句子前面是誰對誰說話。四、注意提示語和內容永不變

轉述句改為陳述句的方法:32老師傅對魯班說:“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老師傅對魯班說,他要考考

的木工活。轉述句:魯班老師傅對魯班說:“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老師傅對魯班說33總理對我說:“我今晚上要批這些文件,你送來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覺,到時候叫你。”

轉述句:總理對我說,()今晚上要批那些文件,()送來的稿子,()放在最后。

()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覺,到時候叫(我)。

他我他讓我總理對我說:“我今晚上要批這些文件,你送來的稿子,我放在最后34練習題1.媽媽對小明說:“放學后,我來接你。”2.老師對我說:“我教你寫作業。”3.小明小聲告訴我:“我家在少年宮附近。”4.小英搖搖頭說:“我在屋里什么也沒有看見。”5.老師對小紅說:“學校讓你明天參加座談會。”練習題35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36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人,唐代偉大詩人,與杜甫并稱“李杜”,被后人譽為“詩仙”,著有《李太白集》。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是繼屈原之后又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曾給予李白的詩篇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對后代的詩歌創作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人,37寫作背景這首詩是詩人于開元十三年(726)辭親遠游,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友人而作。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出蜀東下,開始漫游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此時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船過荊門一帶,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眼界大開,心曠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寫下了這首廣為傳誦的五言律詩。寫作背景這首詩是詩人于開元十三年(72638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39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40八上30渡荊門送別復習課件41精彩賞析1、《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精彩賞析1、《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遠422、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山勢隨著平原漸漸消失,江水向遼闊的原野緩緩地流淌。此聯寫遠景。3、在頷聯中,有兩個字用得好,找出來談談它好在何處?“隨”、“入”二字,能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2、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山43

4、這兩句描寫作者舟過荊門進入楚地看到的壯闊景色.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度到平原,山巒從作者的視野中一點消失,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去.

詩人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猶如一副長軸山水圖,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4、這兩句描寫作者舟過荊門進入楚地看到的壯闊景色44

5、

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這一聯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圖畫?“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云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天邊云霞圖水中映月圖5、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這一聯為456、頸聯描寫長江的近景,請談談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意境。明月倒映入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天上的云彩,層層疊疊,構成海市蜃樓。6、頸聯描寫長江的近景,請談談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意境。46

7、頸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詩中是怎樣以時空的變換來描繪江天的美景的?“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描繪近景。“云生結海樓”是日間仰視所見,描繪遠景。景觀壯闊,遠近景結合;給人空間感和流動感。頸聯采用襯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7、頸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詩中是怎樣以時空的47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作者雖然難以掩飾自己見到楚地美景的興奮和激動,但也忘不了曾經養育過自己的故鄉。尾聯中的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的感情。

從尾聯來看,這首詩是否是為朋友送行?抒發了作者什么感情?不是。抒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作者雖然難以掩飾自己見到48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主旨歸納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49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遠景俯視仰視渡荊門送別近景敘事抒情繪景擬人對偶遠渡地點出蜀目的山水月云由景及情留戀故鄉全詩小結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遠景俯視仰視渡荊門送別近景敘事抒情繪50“渡遠”為什么不用“遠渡”?“遠渡荊門外”豈不更好理解?這里的關鍵在于以“渡”字打頭,其作用有二:一是點題,二是貫穿全篇寫水,水是全篇的主線。質疑拓展:“渡遠”為什么不用“遠渡”?“遠渡荊門外”豈不更好理解?這里51寫作特色全詩運古詩渾壯豪放的氣勢于聲調格律之中,首聯敘事、頷聯、頸連寫景,尾聯抒情,時空廣闊,寫景有靈動之感,情韻悠長。寫作特色全詩運古詩渾壯豪放的氣勢于聲調格律之中52總結

這首五言律詩是李白的出蜀之作,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總結這首五言律詩是李白的出蜀之作,意境高遠,風格雄健53閱讀李白的《送友人》一詩,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這是一首送別詩,充滿詩情畫意。首聯工對,寫得別開生面。中間二聯切題,寫分手時的離情別緒。前兩句寫對朋友飄泊生涯的關切,落筆如行云流水,舒暢自然。后兩句寫依依惜別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寫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聯更進一層,抒難舍難分的情緒。全詩寫得新穎別致、豐采殊異。寫送別的景致和送別之事。以浮云孤飛,來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將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借馬鳴猶作別離之聲,襯托離情別緒。送友人課外拓展閱讀李白的《送友人》一詩,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青山橫北郭,白54

贈汪倫----李白李白登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送別----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贈汪倫----李白送別----王維5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洲。與君別離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王之渙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別----王之渙56相關鏈接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2、最自信的詩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最狂傲不羈的句子: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最無奈的詩句:大道入青天,我獨不得出。5、最膾炙人口的憂愁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6、最細膩的景物描寫: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7、化為經典成語的詩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8、最驚心動魄的景物描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9、最催人淚下詩句: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10、中國人最熟悉最經典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在唐詩中10大最經典詩句:相關鏈接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57轉述句修改方法轉述句修改方法58

如何將轉述句改成陳述句

轉述句:把別人說的話,用自己的話再轉達給另外的人聽。

如何將轉述句改成陳述句

轉述句:把別人說的話,59技巧:

“你”字改“我”字

“我”字改“他”字“他”字改“你”字

注意:“你”字出現,有的要改成人名。注意:“你”字出現,有的要改成人名。60張童說:“我一定要堅持長跑鍛煉。”改:張童說,他一定要堅持長跑鍛煉。方法1.引述句是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而轉述句則是轉達別人說的話,因此,引述句改為轉述句時,說話人即第一人稱“我”要改為第三人稱“他”或“她”。還應注意,標點符號要改,冒號和引號前的內容不變。張童說:“我一定要堅持長跑鍛煉。”改:張童說,他一定要堅持長61姐姐說:“你說得對,我就這樣做。”改:姐姐說,我說得對,她就這樣做。”方法2.當引述內容涉及其他人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