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簡單易記的執業醫師考試資料:運動系統筆記(用心記住考點_必定能過!)簡單易記的執業醫師考試資料:運動系統筆記(用心記住考點_必定能過!)簡單易記的執業醫師考試資料:運動系統筆記(用心記住考點_必定能過!)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簡單易記的執業醫師考試資料:運動系統筆記(用心記住考點_必定能過!)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布日期:第19章:運動系統(25分)第1節:運動系統概述一、運動系統檢查法物理學檢查是運動系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檢查方法肌力分級(6級)0級:肌肉完全癱瘓,觸診肌肉完全無收縮力0【肌肉完全癱瘓】1級:肌肉有主動收縮力,但不能帶動關節活動1【可見肌肉輕微收縮】2級:可以帶動關節水平活動,但不能對抗地心引力2【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3級:能對抗地心引力做主動關節活動,但不能對抗阻力3【肢體能抬離床面,但不能對抗阻力】4級:能對抗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4【肢體能對抗外界阻力運動】5級:正常肌力5【肌力正常,運動自如】●記憶歌訣:一不動、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一不動:不能產生動作二不抗:不能對抗地心引力三不阻:不能對抗阻力四不全:能抗阻力,但不全面第2節:骨折概論一、概論一、骨折的定義與成因1.定義: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的中斷。2.成因(1)直接暴力:骨折發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2)間接暴力:暴力通過傳導、杠桿或旋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3)積累性勞損: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暴力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點上發生骨折,骨折無移位,但愈合慢。好發部位:第2、3跖骨和腓骨中下1/3處。比如:運動員、戰士拉練后(4)骨骼疾病(也稱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腫瘤等)遭受輕微外力即發生斷裂。二、分類1.根據骨折與外界是否相通,骨折處皮膚與粘膜是否完整可分為:閉合性與開放性骨折。2.根據骨折形態和程度分為(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發生部分中斷,按其形態分為:裂縫骨折:只是有裂縫,沒有完全裂開。多見于肩胛骨、顱骨。青枝骨折:骨質和骨膜部分斷裂。多見于兒童。(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完全中斷。按其骨折線方向和形態可分為:橫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壓縮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離。注:只要記住裂縫骨折和青枝骨折是不完全骨折外,其它類型的全是完全骨折。3.根據骨折穩定性分為:(1)穩定性骨折:復位后經適當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如青枝骨折、裂縫骨折、嵌插性骨折、橫形骨折。●記憶:青枝橫插縫(2)不穩定性骨折:復位后易于發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二、骨折的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一、全身表現可以有休克和發熱。二、局部表現(1)畸形:骨折段移位所致;(2)反常活動:無關節的部位出現活動;(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互相摩擦造成;●這3項為骨折的專有體征,只要出現其中任何一個,即可確診骨折。(4)疼痛與壓痛;(5)局部腫脹與淤斑;(6)功能障礙。三、影像學檢查:1、所有的骨折都首選X線檢查;只有一個特例,顱底骨折不用X線,看臨床表現。2、拍X線片時,至少包括鄰近的一個關節。三、骨折的并發癥一、早期并發癥1.休克:主要是因為出血2.脂肪栓塞:一般栓塞部位:肺,由于骨折處髓腔內血腫張力過大引起的,所以●注:骨折病人出現呼吸改變(困難)就是脂肪栓塞3.重要內臟損傷:肺損傷;肝、脾破裂;膀胱、尿道、直腸損傷等4.重要周圍組織損傷(1)重要血管損傷:股骨髁上骨折的遠折端:腘動脈;脛骨上段骨折:脛前或脛后動脈;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折端:肱動脈。(2)周圍神經損傷:肱骨中下1/3骨折:橈神經腓骨頸骨折:腓總神經5.●骨筋膜室綜合征(是骨折早期最嚴重的并發癥)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形成的一個密閉的腔隙就是骨筋膜室,它的容積有限,出血就會引起里面的壓力增高,壓迫周圍的血管,造成組織血缺血壞死。由于缺血時間、程度不同,可分為三種:(1)瀕臨缺血性肌攣縮:缺血早期(2)缺血性肌攣縮:較短時間而程度較重的不完全缺血(3)壞疽:廣泛長時間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壞死,常需截肢●好發部位:前臂掌側和小腿臨床表現:劇烈疼痛,進行性加重,到最后就不痛了(提示神經組織壞死)治療:●馬上切開減壓二、晚期并發癥1.墜積性肺炎:長期臥床可發生,雙肺有濕羅音,老年病人多見。2.褥瘡:長期臥床,局部長期受壓造成軟組織血液供應障礙,易形成褥瘡。3.下肢深靜脈血栓4.損傷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就是在損傷周圍的軟組織內形成骨化5.創傷性關節炎:是關節內骨折最常見的并發癥6.關節僵硬:是骨折和關節損傷最常見的并發癥7.急性骨萎縮8.缺血性骨壞死9.缺血性肌攣縮:是骨折的嚴重并發癥;是骨筋膜室綜合征處理不當的嚴重后果●注:骨筋膜室綜合征是早期最嚴重的并發癥,容易和缺血性肌痙攣混淆!10.感染四、骨折的急救及治療一、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固定的目的1.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搶救生命,保護患肢,迅速轉送,以使盡快得到妥善處理;骨折固定不屬于急救。(1)抗休克:如病人處于休克狀態中,應以抗休克為首要任務(2)包扎固定:當大血管出血時,可用止血帶,部位是上臂上1/3處,每間隔1小時放松止血帶1-2分鐘二、骨折的治療●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功能鍛煉(1)復位:復位是治療骨折的重要步驟,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鍛煉的基礎。(2)固定:是骨折愈合的關鍵。(3)功能鍛煉:功能鍛煉的目的是在不影響固定的前提下,盡快恢復患肢肌、肌腱、關節囊等軟組織的舒縮活動以防止發生肌肉萎縮、骨質疏松、軟組織粘連、關節僵硬等并發癥。三、常用復位和固定方法復位方法:分為手法復位、切開復位和牽引復位。四、復位標準1.解剖復位:骨折段通過復位,恢復了正常的解剖關系,即骨折對位對線完全良好。(不太可能)2.功能復位:臨床上有時雖盡了最大努力,仍未能達到解剖復位,但骨折愈合后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稱功能復位。●功能復位的標準:(1)旋轉分離移位必須完全矯正(2)成人下肢骨折縮短移位不超過1cm,兒童不超過2cm(3)向前或向后輕微成角移位,與關節活動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自行矯正。向側方成角與關節活動方向垂直,日后不能自行矯正,下肢的成角異位必須完全復位(4)長骨干橫骨折,對位應至少達1/3左右;干骺端骨折側方移位,對位至少達3/4左右。●記憶:旋轉分離全矯正;下肢成角全復位;縮短移位成12;三一長橫三四骺。五、開放性骨折的處理1、開放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皮膚和黏膜破裂,骨折與外界相通。注:骨折損傷到了直腸、膀胱也算開放性骨折。2、●開放性骨折的處理原則:及時正確地處理創口,盡可能地防止感染,力爭將開放性骨折轉化為閉合性骨折。(一)清創要點1.清創的時間:原則上清創越早越好,最好在傷后6~8小時內清創。2.切除創緣皮膚1-2mm,皮膚挫傷都應切除失去活力的皮膚。3.關節韌帶和關節囊嚴重挫傷的,應于切除,若僅為污染盡量保留。4.骨折端的處理:游離的小骨片去除,有連系的保留,大片的不管連不連系都保留(二)組織修復:清創時間超過傷后6-8小時者(有感染了),不宜應用內固定。開放性骨折后8小時不能行內固定。五、骨折的愈合一、骨折的愈合過程1.血腫機化演進期:在骨折部形成血腫,有炎癥反應,也叫血腫炎癥機化期,這一過程在骨折后2周完成2.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3.骨痂形成塑型期:8~12周●記憶:2、8、12(傷筋動骨100天,即3個月,所以骨折完全愈合需3個月)骨折痊愈的鑒定:解除外固定后觀察2周不變形二、影響骨折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包括年齡和健康情況2.局部因素: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血供),是影響骨折愈合的最重要因素●脛骨中下1、3處骨折最不容易好因為血供差。第3節:上肢骨折一、鎖骨骨折一、臨床表現及診斷骨折后局部有腫脹與瘀斑、疼痛,肩關節活動使疼痛加重。病人常用健側手托住肘部,同時頭部向患側傾斜。一般出現這個動作,加上鎖骨部位腫脹疼痛,肯定是鎖骨骨折。二、治療兒童的青枝骨折和成人的無移位骨折可不作特殊治療。僅用三角巾懸吊患肢3~6周即可開始活動。二、肱骨外科頸骨折一、解剖概要肱骨外科頸是肱骨大結節、小結節移行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骨折后容易損傷臂叢神經、腋神經。二、分類及治療治療:1.無移位骨折:不需進行手法復位,用三角巾懸吊上肢3~4周即可開始進行功能鍛煉。2.有移動骨折:需要進行手法復位,并進行內或外固定●記憶:外展內收外固定;3.老年人粉碎性骨折:可用三角巾懸吊,任其自然愈合。75歲的骨折---吊吊自行愈合;4.肱骨干骨折:垂腕(損傷橈神經):各手指掌指關節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礙,手背橈側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肱骨干骨折考點:橈神經+垂腕三、肱骨髁上骨折一、好發年齡肱骨髁上骨折多發生于10歲以下兒童二、肱骨髁上骨折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1)●伸直型:最常見,骨折移位從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前下后上),肘部向后突出,并處于半屈位,肘后三角關系正常(不正常是的肘關節脫位)。(2)屈曲型:骨折移位從后下方斜向前上方(后下前上)●考點:肘后三角關系正常=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3)伸直型和屈曲型的鑒別要點:伸直型:手掌著地(最常見)屈曲型:手臂著地三、并發癥1.血管損傷:●(考點)最容易損傷肱動脈,可以導致前臂骨筋膜室綜合征,若不及時處理可發生缺血性肌攣縮。2.神經損傷:●記憶歌訣:中原遲早鬧水患(即中猿尺爪橈垂腕)(1)正中神經損傷:猿手(三個半指感覺障礙)(2)尺神經損傷:爪形手(3)橈神經損傷:垂腕(各手指掌指關節不能伸直,拇指不能背伸以及手背橈側皮膚有大小不等的感覺麻木區)四、橈骨下端骨折一、分型及典型體征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1)因遠折端移向背側移位,側面看呈“銀叉”畸形,(2)因遠折端向橈側移位,正面看呈“槍刺樣”畸形。●歌訣:原(遠端)本(背側)緊張(近端掌側)colles,銀叉槍刺伸直型;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或叫反Colles骨折骨折遠端由背側向掌側移位二、治療:手法復位第4節:下肢骨折一、股骨頸骨折一、成人股骨頭的血供1.股骨頭圓韌帶內的小凹動脈:它只供應股骨頭少量血液,局限于股骨頭的凹窩部。2.股骨干滋養動脈升支:對股骨頸血液供應很少。3.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骺外側動脈):是股骨頸的主要血液供應來源●股骨頸骨折最易損傷:旋股內外側動脈;●旋股內側動脈損傷: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主要原因。二、股骨頸骨折的分類(考點)1.按骨折線部位分類(1)股骨頭下骨折:容易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2)經股骨頸骨折(3)股骨頸基底骨折:容易愈合2.按X線表現分類:(1)內收骨折:Pauwells角>50°屬于不穩定性骨折(2)外展骨折:Pauwells角<30°屬于穩定性骨折●記憶歌訣:外面(外展型)找小三(小于30度),內(內收型)人打我(大于50度)三、臨床表現●中老年人摔倒+髖部疼痛+不能行走=股骨頸骨折1、外旋畸形:一般外旋45°~60°2、患肢短縮:Bryant三角底邊縮短,大轉子超過Nelaton線之上3、患髖壓痛,下肢軸向叩擊痛。●記憶歌訣:我(W外)想(X旋)你(N內)是(S收)股骨頸骨折了。四、治療1.非手術療法(穿防旋鞋,皮牽引,臥床休息6-8周)(1)無明顯移位的骨折(2)外展型或嵌入型等穩定性骨折(3)年齡過大(4)全身情況差,合并嚴重心、肺、腎、肝等功能障礙。2.手術治療:(1)內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2)老年人的股骨頭下骨折;必須手術,因為容易形成股骨頭壞死;(3)青少年股骨頸骨折(4)股骨頭缺血壞死不能愈合●65歲以上的病人選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二、股骨干骨折一、診斷患肢大腿腫脹、縮短、畸形,髖膝不能活動,就可以診斷股骨干骨折,容易并發休克(因為周圍全是大血管)●典型臨床表現:大腿的腫脹、疼痛、皮下瘀斑,并發休克二、治療1.非手術療法(1)成人的股骨干骨折用持續的骨牽引8-10周;(2)3歲以下的兒童用垂直懸吊皮膚牽引;(3)產傷引起的新生兒股骨干骨折,可將傷肢用繃帶固定于胸腹部2.手術療法(1)手術指征:1)非手術療法失敗;2)同一肢體或其他部位有多處骨折;3)合并神經血管損傷;4)老年人骨折,不宜長期臥床;5)陳舊骨折不愈合或有功能障礙的畸形愈合;6)無污染或污染很輕的開放性骨折。(2)手術方法切開復位加壓鋼板螺絲釘內固定三、脛骨平臺骨折一、分型1.單純脛骨外側髁劈裂骨折2.外側髁劈裂合并平臺塌陷骨折3.單純平臺中央塌陷骨折:如果塌陷小于1cm,直接用石膏固定4-6周;如果塌陷大于1cm,需要將塌陷頂起再用石膏固定;4.內側平臺骨折5.脛骨內外髁骨折6.平臺骨折同時伴有脛骨干骺端或脛骨干骨折●脛腓骨骨折最大特點:延遲愈合四、脛腓骨骨折一、解剖概要及并發癥1.好發部位:脛骨上下段兩者移行交界處,因為骨骼的形態轉變了;2.脛骨下1/3骨折:容易延遲愈合或不易愈合(原因是血供不好);3.腓骨頸骨折:可引起腓總神經損傷(馬蹄足)第5節:脊柱和骨盆骨折一、脊柱骨折1、檢查:首選X線檢查,如懷疑有脊髓損傷者行MRI檢查2、搬運:(1)滾動法:傷員身體保持平直狀態下滾動至木板上。(2)平托法:3人用手將傷員平直托至木板上。(3)對頸椎損傷的傷員,要有專人托扶頭部。二、脊髓損傷脊髓震蕩:脊髓遭受強烈震蕩后,可有暫時性功能抑制,發生傳導障礙(癥狀和腦震蕩性質差不多)。傷后立即發生弛緩性癱瘓: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運動、反射及括約肌功能喪失,幾分鐘或數小時可完全恢復。三、骨盆骨折一、診斷:1、有強大暴力外傷史,如車禍、高空墜落等2、最容易引起血壓低、休克(還有一個是股骨干骨折容易引起休克)3、典型體征:骨盆分離和擠壓試驗陽性4、X線、CT檢查可以明確診斷5、血尿:提示尿道、膀胱或腎有損傷6、診斷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二、常見并發癥:1.腹膜后血腫:最容易引起休克,在進行腹腔手術時,應注意切勿打開后腹膜血腫。2.腹腔內臟器損傷3.尿道或膀胱損傷:容易并發后尿道損傷(前尿道損傷是騎跨傷)4.直腸損傷5.神經損傷:主要是腰骶神經叢和坐骨神經損傷三、治療:1.有休克時應積極搶救;2.有腹內臟器損傷及泌尿道損傷者應與相關科室協同處理;3.撕裂會陰與直腸必須及時修補;4.腹膜后血腫不能打開,需密切觀察,進行輸血、補液。第6節:關節脫位一、肩關節脫位一、臨床表現及診斷:●肩關節前脫位最常見1.Dugas(杜加)征陽性:有脫位時,將患側肘緊貼胸壁時,手掌搭不到健側肩部;或手掌搭在健側肩部時,肘部無法貼近胸壁,稱為Dugas征陽性。2.方肩畸形:用手觸摸肩部,原肩胛盂處有空虛感。●題眼:方肩畸形、杜加征=肩關節脫位二、復位方法采用Hippocrates法(足蹬法)復位●歌訣:方肩畸形杜加征;西博足蹬來復位二、肘關節脫位●有外傷史+肘后三角失去正常關系=肘關節脫位三、橈骨頭半脫位●歌訣:5歲小兒被牽拉;旋轉復位不麻醉一、好發年齡及發生機制多見于5歲以下的小兒,一定有牽拉史二、臨床表現●5歲以下的小兒前臂被提拉+加肘部疼痛活動受限=橈骨頭半脫位三、治療旋轉法:不必麻醉。術者一手握住小兒腕部,另一手托住肘部,以拇指壓在橈骨頭部位,肘關節屈曲至90°,開始作輕柔的前臂旋后、旋前活動,來回數次大都可聽到輕微的彈響聲。四、髖關節脫位可分為前脫位、后脫位和中心脫位,以后脫位最多見(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的是前脫位)二、臨床表現1、髖關節后脫位: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2、髖關節前脫位:髖關節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記憶歌訣:內收內旋后脫位,外旋外展前脫位3、髖關節后脫位常見的并發癥是坐骨神經損傷三、后脫位治療1.提拉法(Allis法)最常用2.牽引回旋法(Koeher法)此法用力不當會發生股骨頭骨折●記憶歌訣:后脫提拉禁牽回(牽引回旋)第7節:手外傷及斷肢(指)再植一、手外傷一、神經檢查:尺神經損傷:小指及環指尺側半感覺消失;夾紙試驗(即Froment征)陽性,它是檢查拇內收肌癱瘓的方法。二、手外傷的治療:●局部加壓包扎是手部創傷最簡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1.早期徹底清創(1)清創時間越早越好,力爭在6~8小時以內。(2)最好在止血帶控制下清創,既可減少出血,又使術野清晰,綁止血帶的地方是上臂上1/3處。(3)清創時要按著從淺層到深層的順序進行。2.正確處理深部組織損傷(1)污染嚴重,外傷超過12小時以上,或修復技術有困難者,可僅作清創和閉合傷口,等創口愈合后,再做二期修復。(2)有骨折和脫位者必須復位固定。(3)影響手部血液循環的血管損傷應立即修復。(4)肌腱和神經損傷,可待創口一期愈合后,再作二期修復。3.正確的術后處理:神經、肌腱、血管修復后要固定于無張力的狀態,術后手各關節固定于功能位。二、斷肢(指)再植一、斷肢(指)的分類1.切割性斷肢:最易愈合2.輾壓性斷肢3.撕裂性斷肢二、斷肢(指)的急救處理1.完全性斷肢(指):創面可用無菌或清潔敷料壓迫包扎,若有大血管出血,可考慮用止血帶止血。2.不完全性斷肢(指):用夾板確實固定3.保存斷肢(指):采用干燥冷藏法,將斷肢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類包好放入塑料袋中,再放入有蓋的容器中,外周加冰塊保存,在同患者一起迅速送至醫院,但不能讓斷肢(指)與冰塊直接接觸,以防凍傷,也不能用任何液體浸泡斷肢(指)。三、斷肢(指)再植的適應證及禁忌證適應證:(1)全身情況良好是斷肢(指)再植的必要條件,若有重要器官損傷應先搶救,可將斷肢(指)置于4℃冰箱內,待全身情況穩定后再植。(2)切割傷,斷面整齊,再植成活率高,效果較好。(3)再植時限:斷肢:6~8小時為限,如果保存得好可以延長至12-24小時;上臂和大腿離斷,時限宜嚴格控制,斷指再植可延長至12~24小時。(4)年齡:青年人小兒應爭取再植(5)雙側上肢、下肢或多個手指離斷:雙側上肢、下肢離斷:先再植損傷較輕的肢體多個手指離斷:先再植拇指,并按其手指的重要性依次再植。第8節:周圍神經損傷(重點)神經表現部位橈神經損傷垂腕肱骨髁上骨折正中神經損傷猿手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經損傷爪形手肱骨髁上骨折臂叢腋叢神經損傷三角肌萎縮肱骨外科頸骨折腓總神經損傷馬蹄內翻足(內翻下垂畸形)足的背曲、外翻功能障礙腓骨骨折脛神經損傷勾狀足(內翻內收畸形)足的直曲功能障礙股骨髁上骨折及膝關節脫位肱骨髁上骨折:中原遲早鬧水患馬蹄內翻足:腓總騎在馬背第9節:運動系統慢性疾病一、肩關節周圍炎(肩周炎)一、臨床表現1.有自限性,病程1-2年2.多見于中老年女性(50歲左右易發生肩周炎)3.肩部活運動性疼痛,功能受限(不能梳頭洗臉、扣腰帶)4.體檢:肩關節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沒有前臂和手的根性疼痛(有的是頸椎病)5、診斷依據:外展、外旋、后伸受限●記憶聯想:老女人梳長發二、治療目的:緩解疼痛,恢復功能。1.不論病情輕重、長短,均應每日進行肩關節主動活動,以不引起劇痛為限。2.早期給予理療、針灸、適度的推拿按摩,可改善癥狀3.局部注射醋酸潑尼松龍4.可短期服用非甾體抗炎鎮痛藥二、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考點:牽拉試驗陽性;網球肘;封閉首選一、臨床表現伸肌腱牽拉試驗(Mills征):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時肘外側出現疼痛為陽性(打羽毛球、網球的動作)二、診斷:典型特點:牽拉試驗陽性(Mills征陽性)二、治療1.限制腕關節的活動,尤其是限制用力握拳伸腕動作是治療和預防復發的基本原則。2.●首選治療方法:壓痛點注射醋酸潑尼松龍(封閉)3.對早期治療不當,病程長、癥狀頑固者,施行伸肌總腱起點剝離松解術三、手部狹窄性腱鞘炎一、臨床表現1.●彈響指和彈響拇:手指關節逐漸出現彈響伴明顯疼痛2.●握拳尺偏試驗:握拳尺偏腕關節時,橈骨莖突處出現疼痛二、治療局部封閉四、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一、病因●股骨頸骨折和長期應用激素二、臨床表現髖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其中以內旋及外展活動受限最為明顯。三、檢查:首選的檢查方法:X線最有價值的檢查方法:MRIX線分四期:●記憶歌訣:1期溶解2修復3期塌陷4脫位四、治療1、單側病變者:嚴格避免持重2、嚴重者:人工關節置換術五、脛骨結節骨軟骨病一、臨床特點1、好發于12~14歲好動的男孩(喜歡踢足球的小孩),多為單側性。2、常有參加劇烈運動史。3、以脛骨結節處逐漸出現疼痛、腫塊為特點4、疼痛與活動有明顯關系。二、治療1.不用治療:在18歲前,只要減少膝關節劇烈活動癥狀自會緩解;2.一般無需服用止痛藥,也不能局部封閉六、頸椎病一、頸椎病的分型及臨床表現1.神經根型頸椎病:最常見的類型,發病率最高,上肢牽拉試驗、壓頭試驗均陽性2.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累,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穩、病理征陽性3.椎動脈型頸椎病:眩暈、猝倒、視物模糊4.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如頭痛;視力下降;心跳加速、心律不齊,血壓升高等●記憶歌訣:神經根型頸肩痛,牽拉壓頭皆陽性。手足無力束帶感,病理陽性脊髓型。椎動脈型常猝倒,體位誘發看不清。唯交感型最復雜,痛麻汗燥心失常。二、治療1.頜枕帶牽引:除了脊髓型以外的其它各型頸椎病都可以用。2.脊髓型頸椎病首選手術治療七、腰椎間盤突出癥一、概述:1、好發于20-50歲男性2、好發部位:●腰4~5,其次為腰5~骶1或腰3~4二、臨床表現1.●腰痛:腰痛+坐骨神經痛是主要癥狀,也是最先出現的癥狀2.坐骨神經痛:為由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外側直至足部的放射痛(只要從臀部到大腿的疼,就是坐骨神經痛)3.●(考點)直腿抬高試驗和加強試驗陽性:仰臥位伸膝被動抬高患肢在60°以內出現坐骨神經痛,稱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正常人抬高到60-70度都不疼。4.神經系統表現腰4-5腰5骶1腰3-4肌力下降趾背伸無力足趾屈不力膝無力反射改變腱反射無改變踝反射減弱膝反射減弱壓迫腰5神經根壓迫骶1神經根壓迫腰4神經根足趾背伸無力(向上)足趾直屈無力(向下)不會出現腳的表現●腰5和骶1的區別:腰5為小腿外側和足內側表現;骶1為足外側的表現三、檢查1、確診:CT2、檢查是否神經損傷:MRI3、腰間盤突出伴有外傷:首選X線(看有沒有骨折)二、診斷與鑒別診斷與椎管狹窄癥相鑒別:●椎管狹窄癥有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三、治療1.非手術治療:約80%的病人可經非手術治療而緩解或治愈2.手術治療:經嚴格非手術治療無效或馬尾神經受壓者可考慮行髓核摘除術第10節:非化膿性關節炎一、骨關節炎(OA)骨關節炎(OA):是關節軟骨變性、完整性破壞以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而導致關節疼痛、腫大、畸形和活動障礙的疾病。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風濕性疾病。一、病因誘因:中老年肥胖女性,繼發于滑膜炎與高齡、女性、肥胖、遺傳因素有關二、臨床表現●好發于負重較大的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手遠端指間關節;1.●特征性表現:關節彈響(注:手指彈響:手部狹窄性腱鞘炎,容易引起混淆!)2.疼痛:休息可以緩解,稱為休息痛、靜止痛3.晨僵:晨僵提示滑膜炎存在,不超過30分鐘4..第一腕掌關節因骨質增生可出現方形手。三、治療1.首選:對乙酰氨基酚,每天最多4g。2.在內科治療無效,時間長癥狀重的可以行人工關節置換術;二、強直性脊柱炎●體征:骶髂關節炎/骶髂關節壓痛●考點:只要出現骶髂關節,就是考強直性脊柱炎●疼痛特點:靜止痛、活動后減輕●典型表現:竹節樣改變●考點:HLA-B27陽性治療:首選對乙酰氨基酚(非甾體抗炎藥)三、類風濕關節炎(RA)一、病因和發病機制1、與滑膜組織中的CD4+淋巴細胞有直接關系2、本質:是滑膜組織發生的慢性炎癥(骨關節炎是軟骨的病變)二、臨床表現1.晨僵:大于1小時,是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性的指標。病變的關節在夜間或日間靜止不動后出現較長時間的僵硬。2.疼痛與壓痛:最常受累部位為腕關節、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最早侵犯),呈對稱性。3.關節腫脹:對稱性四肢小關節梭型腫脹4.關節畸形:呈天鵝頸、紐扣花樣畸形(考點);5.關節外表現:類風濕結節是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多位于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皮下,對稱性分布,肺部最常受累,它也提示本病的活動期。其大小不一,結節直徑由數毫米至數厘米、質硬、無壓痛。類風濕結節炎還可以出現類風濕血管炎肺血液系統,心包炎等,但是腎臟受累少見(腎臟受累常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三、實驗室和其他檢查1.C反應蛋白增高:提示活動性(晨僵、類風濕結節也是提示活動性)2.類風濕因子(RF):陽性不一定都是RA,RA病人也不一定都是陽性;●注:考試時題干中RF陽性一定是考RA3.X線檢查I期:關節周圍軟組織的腫脹II期:關節間隙狹窄III期:關節面破壞晚期:關節半脫位,纖維化和骨性強直●記憶歌訣:1腫2狹3破壞,晚期脫位伴強直四、診斷標準和鑒別診斷診斷標準:符合以下7項中4項者可診斷為RA1、晨僵持續至少每天1小時2、對稱性關節腫3、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脹4、這些診斷需具備4點6、癥狀出現6周以上結節:有類風濕結節拍片陽性:X線改變(有骨質疏松和關節間隙狹窄)●記憶歌訣:1僵2對3腫脹拍片陽性有結節具備4點6周上五、治療:目的是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1.非甾體抗炎藥2.糖皮質激素3.抗風濕藥物:●甲氨蝶呤(MTX)(首選藥物),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青霉胺,雷公藤總苷,硫唑嘌呤,環孢素等4.生物制劑: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CD20單克隆抗體(美羅華),是治療RA最有效的藥物。5.外科手術治療:關節置換;如果是活動期用激素+慢作用藥四、痛風●病因:高尿酸血癥一、臨床表現1.急性關節炎期:常由飲酒誘發,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關節劇烈疼痛;2.秋水仙堿治療:關節癥狀可以迅速緩解;3.單側第一趾指關節最常見;二、實驗室及其他檢查確診:關節滑液或痛風石中可見呈針形的尿酸鹽結晶三、治療1.一般治療:控制飲食總熱量;限制飲酒和高嘌呤食物的大量攝入;適當運動,防止超重和肥胖;每天飲水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藥;避免誘發因素;積極治療相關疾病等。2.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的治療:秋水仙堿第11節:骨與關節感染一、化膿性感染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最常見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小孩大腿疼+寒戰高熱==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小孩摔倒,出現了寒戰高熱,脛骨上段疼痛==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一、臨床表現1.兒童多見,好發于脛骨上段和股骨下段(骨腫瘤、骨結核也是好發這個部位)2.起病急驟,有寒戰,高熱3.早期患區劇痛,肢體半屈曲狀,局部水腫壓痛,嚴重時可發生病理性骨折二、診斷局部分層穿刺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X線檢查:起病后14天內的X線檢查往往無異常發現(早期不能發現病變)三、治療1.抗生素治療:大劑量聯合應用,應連續使用6周2.手術治療:(1)目的:引流膿液,減少毒血癥癥狀;阻止轉變為慢性骨髓炎。(2)時機:在抗生素治療后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嵌入式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邢臺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碳素型HDPE單壁螺旋可撓管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甘肅省蘭州市2024屆中考四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東莞市四海教育集團六校聯考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對點突破模擬試卷含解析
- 2024-2025各個班組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突破訓練)
- 2024-2025生產經營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滿分必刷】
- 2025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完美版
- 2025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鞏固)
- 2025公司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新版
- 專項債申報操作流程及項目評審細則(詳細版)
- 裝修安全措施方案
- 銀行卡租用協議合集3篇
- 合歡花提取物的鎮靜和催眠作用
- 大型商業綜合體弱電智能化規劃方案大型商場智能化系統設計方案城市綜合體弱電方案
- 蘇爾壽泵HSB中文手冊樣本
- 在核心素養指導下高中主題班會課的作用
- 青少年健康體重管理調查報告
- 《急性左心衰》課件
- 當媽是一種修行
- 學歷、學位變更申請表(省廳)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