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26頁大班科學教案匯總十篇
大班科學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的基本性質。
2、培育同學的觀測技能。
3、激發幼兒對水的探究愛好、并能意識到節省用水的重要性。
4、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究自然現象感愛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基本性質。
難點:幼兒能辨別出幾種液體中哪種是水。
活動預備
玻璃杯假設干、水、牛奶、白醋、玻璃球、每組一盆水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的形式導入本課、激起幼兒的學習愛好。
二、探究水的基本性質。
1、水是無色的。
出示水、讓幼兒觀測水有沒有顏色?并出示牛奶與水相比較,說說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有沒有顏色、得出結論水是無色的。
2、水是無味的。
出示水與白醋、讓幼兒憑眼睛看能不能辨別出哪杯是水?然后讓幼兒用鼻子聞,白醋是什么味、水有沒有味、然后讓幼兒用小嘴品嘗、白醋的味道、水有沒有味道、得出結論水是無味的。
3、水是透亮的。
讓幼兒每人拿一顆玻璃球、放在牛奶與水中觀測比較、能不能看到珠子、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亮的、牛奶是不透亮的。
4、水有流淌性。
游戲抓水、每組幼兒有一小盆水、讓幼兒抓水、相互爭論、能不能抓住水、得出結論水是流淌的。
三爭論水的用途,教育幼兒節省用水。
老師小結了水的性質后,問孩子們:“水能用來干什么呢?”讓幼兒相互爭論后回答,孩子們會依據自己的生活閱歷說:水可以洗臉、洗頭、洗腳、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師可以擴寬思維告知幼兒還可以滅火、澆灌農田、發電等,讓幼兒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類離不開水,從而引出要節省用水。
讓幼兒設想假如沒有了水,我們會怎樣?廁所會怎樣?做飯時會怎樣?這樣加深印象讓幼兒真正做到節省用水。
師問幼兒:“你們見過哪些糜費水的現象呢?那以后應當怎樣節省用水呢?”老師小結
教學反思
首先在活動目標上感知水的基本性質以及水的流淌性、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亮的、體驗了玩水的樂趣、了解了水的作用、知道人離不開水、要節省用水、在活動中目標均已達到、但是通過課后的反思、我覺得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不夠精確、有點偏向于科學小試驗了、因此在今后的目標制定上、還需要更加的嚴謹。我在讓孩子第一次自由探究的時候,雖然能強調常規,但是我發覺有個別孩子涌現爭搶材料的現象,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在反思時覺得是不是把材料分成人手一份,這樣孩子就不會涌現這樣的狀況了。雖然我為孩子預備的操作材料也是人手一份,但是是放在一起的,因此孩子涌現了這樣的狀況。在引導孩子感知水的流淌性時,我是通過游戲得出結論,孩子們都能很快的說出來,但是語言表達技能上還是有不足,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達出來。
今日的這個活動孩子們還是特別感愛好的,積極性也比較高,只是在進行操作方面時的常規還需要加強,以及語言的詞匯量也需要再日常生活中加以培育。
大班科學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科學小試驗,了解哪些物體能吸水,并比較其吸水特點。
2、結合閱歷理解物體的吸水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育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技能以及探究身邊科學的愛好。
活動預備:
1、塑料水盆5只、擦手毛巾5塊、10只小籃子〔分別放滴管、海綿、木塊、手帕、彈子、塑料碟子、餐巾紙等材料〕、記錄紙和筆人手一份。
2、15只小盆子、15只刻度杯、5藍材料〔海綿、木塊、手帕、餐巾紙〕、記錄紙和筆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試驗探究:哪些物體能吸水
1、師:小伙伴,桌面上有很多材料,我們一起去玩一玩,看看有什么發覺?〔重點指導幼兒用滴管將水滴在不同的材料上,觀測結果。〕
集中幼兒,提問:剛才你玩了什么?是怎樣玩的?發覺了什么?
2、再次操作:現在請小伙伴繼續去玩你沒有玩過的東西,看看究竟哪些材料會吸水,哪些材料不會吸水,并到前面籃子里拿記錄紙記錄下來,用兩種不同的標記表示。
3、師幼一起總厚實驗的結果。
4、組織幼兒爭論:你還知道什么材料能吸水?什么材料不能吸水?
二、試驗探究:哪些材料吸水多
1、幼兒三人一組在籃子里選三種材料做試驗,可以把三種材料同時放在三只一樣多水的量杯里再撈起來放盆子里,觀測它們各自量杯里剩水的多少并在標記圖上記錄。
2、展示記錄紙,請幼兒介紹自己試驗的狀況。
3、老師小結:各種材料吸水的快慢、多少不同,并且還與材料的多少、大小有關系,以后我們再來做試驗。
三、利用物體的吸水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今日小伙伴知道了很多材料能吸水,又知道了有的材料吸水多,有的材料吸水少,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誰會用剛才學到的本事來解決問題。
〔1〕我不當心把一杯水翻在桌上了怎么辦?
〔2〕夏天游泳時耳朵進了水又該怎么辦?
〔3〕雨后,走廊里有很多積水,誰能快速將積水清理掉?
2、小伙伴真聰慧,其實生活中許多事情都可以用我們學到的本事去解決,多想想,多試試,你們會越來越聰慧。
大班科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個體的多樣性,知道每個人都別出心裁的。
2、積極參加活動,情愿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觀測比較自己與同伴外部特征的異同,從而充分了解自我,形成自我意識。
教學重點:
能通過直觀的觀測比較,發覺自己身上別出心裁的特點。
教學難點:
在實踐體驗中,能區分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并情愿大膽地在集風光前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一、激發愛好,導入活動〔找不一樣〕
生活圖片是幼兒最喜愛、最徑直的、最易接受的教具,是閱讀心情、情感的最好方式。用圖片導入,吸引幼兒的留意力,引出《不一樣的我》。
〔出示圖片〕
1、師:春意盎然的花園里,開滿了五光十色的鮮花,瞧!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引導幼兒觀測花朵的顏色、大小、外形,以及根莖葉等不同〕
2、師:同樣是花,但是有著那么多的不一樣!花葉上還有幾個可愛的小家伙在捉迷藏,我們看看它們是誰?小瓢蟲,誰能把它們不一樣的地方找出來?〔瓢蟲身上的斑點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數量也不一樣;瓢蟲身上的顏色不一樣,有紅色、黃色和白色等〕
3、師:那么狗呢?它們哪里不一樣?幼兒講解并描述〔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斑點多、有的斑點少……〕哈巴狗〔長毛狗,毛發的顏色不一樣〕雖然都是小狗,可認真一看他們長得也都不一樣。
小結:從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同樣是植物,同樣是動物,可它們有著很多的不同,那么我們人呢?我們都一樣嗎?請兩個小伙伴來比一比。
二、理解活動內容,掌控學習方法〔我們一樣嗎〕
1、請兩名幼兒走上前,請其他幼兒比比有什么不一樣?
〔1〕男孩和女孩比:重點引導幼兒找出最大的不同:性別不一樣。
師:誰能夠找出它們最大的不同?
師:那兩個男孩兩個女孩都一樣了嗎?
〔2〕男孩和男孩比:身高、體型不一樣。
師:兩個男孩比好了,我們再來比比兩個女孩。
〔3〕女孩和女孩比:膚色、五官〔重點眼睛〕不一樣。
鋪墊:我們的眼睛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請兩個小模特睜大眼睛。〔單雙眼皮,眼睛大小,眼珠顏色等〕
小結:性別相同,我們也找出了那么多不一樣的地方。
〔4〕那么老師和小伙伴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大人和小孩年齡不一樣〕
師:我看見你們比的真快樂,我也來和你們比比看,我們之間最大的區分是什么?
師:那我們大人長得都一樣嗎?我和你們的陳老師一樣嗎?
小結:原來我們小伙伴和小伙伴之間,小伙伴和大人之間,大人和大人都是不一樣的,這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征,都是不一樣。那你了解自己的長得什么樣嗎?今日我還給你們預備了小鏡子,再找一個好伙伴去空的地方比一比哪里不一樣?
2、和好伙伴比不一樣
引導幼兒先照鏡子,再和好伙伴比不一樣。〔想一想還有那些地方可以比〕
3、現在誰來說一說你長得怎么樣?〔請幼兒說一說〕
小結:剛才大家找了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其實只要我們多關注自己多關注別人,就能發覺很多別出心裁的地方。
4、游戲:找伙伴
〔1〕接下來我們來玩個游戲吧,我來說他的特征,請你們來猜猜這個小伙伴是誰?
〔2〕老師說說某個幼兒特別的地方,其他小伙伴猜一猜是誰。
老師小結:依據這些特征,我們很快就能找出他是誰,由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大班科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鐘面等點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學會看整點。
2.學會看整點并能正確撥出,讀出整點。
3.初步形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覺、探究和溝通的愛好。
5.情愿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預備:
實物鐘2個,假設干個鐘面,假設干個圓,假設干個勾線筆,掛圖。
活動過程:
一、時鐘的分類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的聲音〕我們聽見鬧鐘的聲音會做什么事?〔起床〕有幾只小動物一起約好在7點的時候去逛商店,聽見鬧鐘的聲音都起床了,都到他們約好的地方集合了,約好的時間到了,可是小豬沒來,你們說要不要等它呀!〔要等〕他們等了好久,小豬還沒來,小動物只好走了,小動物們一起去逛商店了,他們來到了時鐘店,看了許多種,也不知道買什么種,我們也來看看有什么鐘。〔觀賞圖片〕你們看過這些鐘嗎?
小結:有小動物的是卡通鐘,能掛在墻上的是掛鐘,放在桌面上的是座鐘,放在地上的是落地鐘。
二、觀測并認識時鐘,分針及了解他們的運行關系和運行規律。
師:剛剛我們一起看了這些鐘,你們發覺這些鐘有哪些一樣的地方?〔上面有數字,有兩根針〕這兩根針他們都有個好聽的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分針,時鐘〕
小結:鐘的上面有兩根針,一根短,一根長,短的叫時針,長的叫分針,上面還有數字1-12,數字是怎么排列的?〔小結:數字從向右方向從小到大繞一圈排的?
師:出示時鐘,你們看看時鐘里的指針朝哪個方向轉的?〔向右〕順著指針的方向我們叫它的順時針。看看老師把分針轉一圈,時針有什么改變?
小結:小伙伴真聰慧,分針轉一圈走12格,時針那么走一格,就一小時,分針要走一圈才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
師:出示圖,誰能告知我圖片上的鐘幾點了?分別出示12個不同時間的鐘面,讓幼兒說出整點和怎樣寫整點。
師:小動物買好了鐘都是回家,可是小豬還沒來,它究竟干什么了?我們去看看它在干什么?出示圖片〔睡覺〕看看幾點鐘了〔10點〕小豬是一個不守時的小豬,我們不要學小豬,我們要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吃飯,上學,早睡早起,就不會遲到了,我們學會珍惜時間,由于時間過去就不會回來。
四、學撥整點
森林里其他小動物看見他們買的鐘都很傾慕,可是他們不知道怎么看時間,小伙伴幫幫小動物,好嗎?老師撥時間,你們說,然后請小伙伴來撥時間。
五、練習畫鐘面、時鐘、分針
大班科學教案篇5
活動名稱:
護綠小衛士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愛護樹木的工具、材料和護理樹木的基本方法。
2、嘗試運用文字、符號或圖像制作“護綠卡”,爭做護綠小衛士。
活動預備:
PPT課件。
關鍵點:知道愛護樹木的重要性。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引發爭論
1、提問:
1〕在這些圖片上你看到了什么?
2〕這樣做會產生什么后果?
2、爭論:為什么要愛護樹木呢?它給我們人類帶來什么好處?
二、共享溝通,閱歷提升
1、溝通:
1〕你知道護理樹木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2〕可以用一些什么方法來護理樹木?
2、小結:護理樹木的工具和材料有草繩、石灰水、水桶、刷子等,假設要樹木長得好,可以常常給樹木澆水、松土、修剪、清理周邊的環境等。
三、小組制作,宣揚護綠
1、提問:我們小伙伴都知道要愛護樹木,可是破壞綠化的現象還時常發生,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讓大家都知道要愛護樹木呢?〔鼓舞幼兒想出多種宣揚方法,師做總結〕
2、師:我們可以做一些“護綠卡”,“護綠卡”上可以畫些什么或寫些什么呢?
1〕幼兒分小組商量,合作制定“護綠卡”。
2〕老師巡回,與幼兒邊畫邊議。
3〕將“護綠卡”掛到樹木上。
3、延伸:我是護綠小衛士。
大班科學教案篇6
一、目標:
1、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初步了解毛細現象。
2、激發幼兒參加試驗操作和探究的愛好。
二、預備:
1、毛巾、海綿、布、毛線、目條、石頭、鐵板等。
2、塑料盆、水;紅、綠色水;玻璃管〔內塞紙巾〕。
三、過程:
1、游戲《幫水搬家》
〔1〕小伙伴看這里有什么?〔臉盆和水〕
今日李老師請你們玩一個游戲,叫做《幫水搬家》,請你們兩個一組合作著把紅臉盆里的水搬到籃臉盆里去,但是不能徑直拿起臉盆把水倒過去,請你們去選擇籮筐里的一樣東西幫幫忙,把水搬搬家。留意別把水灑在地上了
〔2〕幼兒選擇材料幫水搬家,老師觀測并指導,提示幼兒衛生。
〔3〕提問:剛才你是怎么幫水搬家的呢?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幫水搬家呢?
現在我們再來幫水搬家,這次請你選擇剛才沒有用到的東西去幫水從藍臉盆搬到紅臉盆去,請你想想第一次搬和第二次搬哪次快?為什么?
〔4〕幼兒再次游戲
〔5〕提問:這次幫水搬家和上次幫水搬家你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海綿吸的水多,布吸的少。〕小結:原來,海綿毛巾,布這些東西放到另外一個臉盆上擰一下就幫水搬了家。
2、老師試驗,讓幼兒初步了解毛細現象
〔1〕李老師這里有一根玻璃管,玻璃管塞著長長的條餐巾紙,我把它的一頭放到紅色水中,會怎么樣呢?
〔2〕老師試驗引導幼兒觀測紅色水沿著紙巾向上爬的這一過程,你們看紙巾怎么樣了?
〔3〕小結:我們把這跟塞滿紙巾的玻璃管一端放到紅色水中,發覺紅色水沿著紙巾里面的小細管漸漸爬了上去。剛才我們在幫水搬家時,發覺海綿,毛巾,布都能吸水,這些水就是,沿著它們里面的小細管爬上去的,這些現象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毛細現象”。有的東西里面小細管很細很細,我們看不見,有了這些小細管,才會發生“毛細現象”。
3、想一想,玩一玩
〔1〕你在生活當中還看到過什么東西也會發生毛細現象呢?
〔2〕請小伙伴到小籮筐去選一樣東西,把它豎著放到色水里讓它沾一點顏色,看看水會不會爬上來呢?〔幼兒操作〕你剛才玩了什么?發覺了什么?
〔3〕再請你們去玩一玩,這次玩剛才沒有玩過的東西,看看哪些東西會發生毛細現象,哪些東西不會發上毛細現象。〔幼兒操作后講解并描述〕
〔4〕剛才我們把水搬了家,現在我請你們把籮筐里的東西也搬搬家,把會發生毛細現象的東西搬到紅籮筐中,把不會發生毛細現象的東西搬到藍籮筐中。
幼兒操作,老師檢查后,帶幼兒到教室里去查找還有什么東西也會發生毛細現象。
大班科學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有愛好地進行推斷并參加科學試驗。
2、感知冰加熱變成水,繼續加熱變成蒸汽,而蒸汽遇冷變成水,繼續降溫變成冰的過程。
[活動預備]
〔1〕幼兒學習用書《玻璃哪兒去了》。
〔2〕故事錄音《玻璃哪兒去了》。
〔3〕冰塊、燒杯、鐵架臺、石棉網、玻璃片、酒精燈〔依分組數確定,保證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起幼兒聽故事的愛好。
〔老師戴頭飾出場〕
師:“小伙伴們,小兔奇奇,昨天我遇到一件怪事,想也想不明白,想請聰慧的你們幫我解決一下,行嗎?”
師:“那咱們就一起來聽聽小兔奇七=奇究竟遇到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幼兒學習用書“玻璃哪里去了”〕,并放故事錄音,一起邊看邊聽故事。
2、爭論:
〔1〕請幼兒發表看法,幫奇奇找玻璃。通過關鍵詞“小河里”〔只有河面結冰小兔才能走到河里〕、“添了幾根柴火”、“一攤水”等引導幼兒猜出那是冰快,而非玻璃。后來屋子里溫度上升漸漸化為水,變為水蒸氣蒸發了。
〔2〕將小伙伴們的答案告知奇奇。
老師:“小兔子,知道了吧?那是冰塊,不是玻璃。”〔裝與小兔子對話〕“你說什么?噢!原來這樣呀。”“小伙伴們,小兔子說小伙伴們只是嘴說,誰能證明給它看?”
〔幼兒爭論有什么能證明的方法〕
3、分組試驗:
〔1〕做試驗。師“今日,咱們就來做個試驗,讓奇奇心服口服。”
出示試驗器材:冰塊、酒精燈、石棉網、鐵架臺、燒杯、玻璃片,并做一一介紹。
〔2〕觀測冰塊,看看〔透亮的〕,摸摸〔滑滑的,涼涼的〕,敲敲〔硬硬的〕,與玻璃有許多相同之處,所以奇奇誤當作玻璃。
〔3〕分組試驗,觀測冰塊在加熱時的改變:部分溶化、完全溶化、有汽冒出。反之,汽遇玻冷璃片有水滴落下變成了水、結合水放入冰箱會結冰。感知水的由于溫度的改變而產生的三態改變。
〔4〕請幼兒自己將這個結果告知小兔子。
三、結束部分:
師:“今日我們幫奇奇找到了玻璃的去處,也認識了水的奇異改變。其實,在我們漂亮的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奇異的事物,這就需要每個小伙伴有一雙明朗的眼睛去發覺。讓我們都有明朗的眼睛好嗎?”
溫馨提示:
1、在做試驗時要留意安全,可分組進行試驗。
2、本次活動還可以延伸到區域活動中進行,可讓幼兒學講故事,也可讓幼兒在科學區做小試驗。
附故事:
寒冷的冬天來了,小兔奇奇在它的蘑菇房子里寧靜地坐著,開門一看,呀,下雪了!好美麗的小雪花!奇奇興奮地接著小雪花,與它玩耍。可沒一會兒,“阿嚏!”好冷呀,把奇奇都凍感冒了,于是,奇奇抓緊把門關上。可是,關上門以后,就看不到漂亮的雪景,這可怎么辦呀?想呀想,想呀想,奇奇究竟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在墻上開一扇小窗,再裝上透亮的玻璃就能看到雪花啦。
想到這兒,奇奇便拿出工具來開窗戶,不一會兒,一扇美麗的小窗就做好了。正在觀賞這扇小窗,一陣冷風吹來,又是好幾個噴嚏。“不行,得抓緊找玻璃。”奇奇便出門找玻璃。
走呀走,走呀走,究竟在小河里發覺了一塊“玻璃”,量一量,比一比,奇奇樂了,原來,和窗戶的.大小正好合適,奇奇便抱著“玻璃”回家去了。
安好玻璃后,奇奇也有些累了,它往爐子里放了幾根柴火,便躺在床上睡著了。“阿嚏”睡夢中的奇奇被凍醒了,它抓緊又往爐子里添幾根柴火。咦?古怪,怎么還有些冷?一看窗戶,玻璃不見了,只有地上的一攤水,過一會兒,地上的水也不見了,這下,奇奇可真糊涂了。聰慧的小伙伴們,你們能告知奇奇它的玻璃哪兒去了嗎?
大班科學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覺網狀物品的作用及其應用狀況,并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述。
2、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愛好,培育幼兒的制造性思維。
活動預備
1、圖片--手球乒乓球2網球22、收集的各類網狀物品假設干〔如窗紗、菜罩、蠅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網、網兜、捕蟲網、發網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愛好
1、這是什么?〔蜘蛛。〕它們在干什么?
〔織網、捕獲昆蟲。〕
2、蜘蛛是怎樣用網捉蟲的?
〔啟發幼兒依據自己的觀測或閱歷講解并描述。〕
二、爭論溝通
1、老師:蜘蛛網的用處真大,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也都用上了網或像網的東西,你們找到這些東西了嗎?在哪里找到的?
2、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介紹自己看到的網狀物品。
啟發幼兒:
-媽媽的衣服像網-裝西瓜的袋子是網狀的-足球門像網-乒乓球桌的中間有網等等。
3、集體爭論網狀物品的作用。
老師:這些東西為什么要做成網狀的?做成網狀有什么好處?
老師小結:有的是為了美觀,有的是為了透氣,有的是為了讓人們看得更清晰等。
三、了解網狀物品在生活中的應用狀況
1.觀看-兒童公園的網狀跳跳床-電扇上的安全網-空調上的防塵網-洗衣機里的濾網-圍墻上的鐵絲網-網狀保安窗、紗門、紗窗、各種球網等。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平常看到的網狀物品,并說說它們的作用。
四、設計各式各樣的網
1.老師:假如請你設計,你想做一張怎樣的網,用來干什么?
2.幼兒在紙上自行設計各種用途的網或網狀物品。
3.小組溝通所設計的網狀物品及其用途如捕獲動物的網,用作游戲的網,用于日常生活的網等。
活動反思:
仿生,是人類聰慧的結晶,各種與人類生產、生活親密相關的仿生制品,凝集著人類超群的制造才能。“奇異的網”奇妙地把眾多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用途不一的網狀物品與蜘蛛結網這一自然現象聯系了起來,這不僅使幼兒有可能在閱歷層面上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感知印象,還為幼兒進行制造性想象提供了條件。因此就題材而言,此活動設計對我們拓展科學教育的內容是有所啟發的。
教育活動的開放性是現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它可以表達在教育過程的很多方面。在此次活動中至少有三個方面是值得提倡的:其一,較多地運用了爭論溝通的方法,使幼兒不僅從老師那兒,而且可以更多地從同伴那兒獵取信息;其二,讓幼兒有機會運用以往的生活閱歷,而不是只面對眼前的感知對象;其三,以繪畫手段進行設計的環節使幼兒有可能不受限制地進行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讓制造潛能得以充分表現的機會。
大班科學教案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測、溝通中,了解云的顏色、外形是多變的,云還會變成雨、雪、霧等落下。
2、激發幼兒關注和探究天氣現象的愛好。
活動預備:
不同天氣狀況下云的ppt,觀測相宜的天氣,并選擇適當的時間。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室外觀測、認認識天上的云。
活動前要求:
1、請小伙伴抬頭看看天上有什么?云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外形和樣子?你覺得云象什么?
2、云會不會動?是怎么動的?
二、引導幼兒觀測后回教室溝通各式各樣的云
1、你看到的云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外形的?
2、除了今日見到的云,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子的?你在什么時候看見的?
3、為什么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云呢?
〔1〕幼兒自由表述
〔2〕出示ppt師幼共同介紹、小結不同的云與天氣的關系。
三、引導幼兒爭論云隱含的改變
1、我們已經知道云的外形會改變,那么云除了外形會變,其他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延伸活動:
結合不同的天氣,在一日活動中隨機引導幼兒觀測不同的云,豐富幼兒的感受。
大班科學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輪廓線表現螞蟻的結構,并通過頭和身體的方位改變表現螞蟻的各種動態。
2、制造性地想象螞蟻過冬的有趣情景,培育幼兒對自然現象探究的愛好。
3、積極參加探究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勝利歡樂。
4、對螞蟻有深厚的愛好,喜愛生活樂于探究。
活動預備:
1、幼兒每人一張"螞蟻的家"、紅黑藍三色粗細筆。
2、觀賞作品三張:螞蟻搬花生、螞蟻宴會、蟻后生寶寶。
3、展示板背景:螞蟻過冬。
活動過程:
一、導人情景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動物們開始預備過冬了。每種動物都有自己過冬的好方法。今日我們來做地下考察隊,一起走到地下去訪問小螞蟻。
二、觀賞爭論
1、出示背景"螞蟻過冬"。
小螞蟻的家在地下的洞里,一個螞蟻洞有很多洞窟,四通八達,進出特別方便。現在,我們一起走進小螞蟻的家里去看一看,好嗎?
2、打開一號家。
這是一群工蟻的家,工蟻們在干什么呢?(工蟻們在搬一顆花生)小螞蟻搬的花生怎么這么大?(由于我們人很大,看上去這顆花生很小,可是小螞蟻很小,看上去這顆花生很大)這么大一顆花生,工蟻們是怎么搬的呢?(有的用頭頂,有的躺在地上用力推,還有的用手拉)你認為哪個工蟻用的力氣最大?(用頭頂的工蟻)(老師邊演示邊提問)螞蟻的身體哪一部分不是用圖形來畫的?(身體部分是用曲曲折折的線來畫的)螞蟻有三對足,第一對足是從頭和身體連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個性化家具定制銷售合同
- 2025區域銷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的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范本
- 《比較發展模式》課件
- 2025雇傭人員勞動合同范本
- 《健康生活與疾病預防》課件
- 超靜定結構概述超靜定次數的確定去掉多余約束法
- 《近代藝術》課件
- 《青少年文學鑒賞指導》課件
- 激光去紋身的臨床護理
- GB/T 5464-2010建筑材料不燃性試驗方法
- GB/T 3785.3-2018電聲學聲級計第3部分:周期試驗
- GB/T 28462-2012機織起絨合成革基布
- 接觸網工復習題庫及答案
- 兒童泌尿道感染(課堂PPT)
- 全國壓力容器設計單位名錄
- 特變電工-財務報表分析課件
- 人民醫院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規劃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件-21 小壁虎借尾巴24-部編版(15張PPT)
- 患者隨訪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對策
- 計量認證實驗室程序文件(全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