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57-2020 植物保育技術規范-(高清現行)_第1頁
DB4403-T 57-2020 植物保育技術規范-(高清現行)_第2頁
DB4403-T 57-2020 植物保育技術規范-(高清現行)_第3頁
DB4403-T 57-2020 植物保育技術規范-(高清現行)_第4頁
DB4403-T 57-2020 植物保育技術規范-(高清現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99B15

DB4403深 圳 市 地 方 標 準DB4403/T57—2020植物保育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lantconservation2020-04-102020-04-102020-05-01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目 次前言 II1范引文件 1語定義 2物育則 3物疫 4育施 4物殖 5物護 5測價 7物歸 8術案 9附錄A(料附)植物疫錄表 10附錄B(料附)活植收記表 11附錄C(料附)植物殖錄表 12附錄D(料附)植物群測表 13附錄E(料附)植物長況測錄表 15附錄F(料附)植物候測錄表 16附錄G(料附)病蟲監與治錄表 18附錄H(料附)植物地護價準 19附錄I(料附)植物地護價準 20參考獻 22前 言本規范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規范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提出并歸口。本規范起草單位: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植物保育技術規范范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廣東省珍稀瀕危植物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表1中的植物)開展保育工作。GB6001-1985育苗技術規程GB7908-1999林木種子質量分級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DB440300/T6-2019園林綠化管養規范GB6001-1985育苗技術規程GB7908-1999林木種子質量分級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DB440300/T6-2019園林綠化管養規范GB/T14072-1993林木種質資源保存原則與方法GB/T15163-2018封山(沙)育林技術規程GB/T15803-2007東亞飛蝗測報技術規范GB/T20399-2006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技術規程GB/T23478-2009松材線蟲普查監測技術規程GB/T23619-2009柑桔小實蠅疫情監測規程GB/T23625-2009郁金香種球疫情監測規程GB/T23626-2009紅火蟻疫情監測規程LY/T1663-2006油松毛蟲、赤松毛蟲和落葉松毛蟲監測與防治技術規程LY/T1675-2006馬尾松毛蟲監測與防治技術規程LY/T1819-2009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小區技術規程LY/T1882-2010林木組織培養育苗技術規程LY/T2589-2016珍稀瀕危植物回歸指南LY/T2938-2018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原則與方法NY/T615-2002麥蜘蛛測報調查規范NY/T1276-2007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NY/T1610-2008桃小食心蟲測報技術規范NY/T2629-2014扶桑綿粉蚧監測規范NY/T2818-2015熱帶作物病蟲害監測技術規程-紅棕象甲DB44/T1791-2015自然保護區主要生態因子監測技術規范SZDB/Z81-2013綜合公園管養維護要求SZDB/Z130-2015植物種質資源離體保存庫建設規范SZDB/Z195-2016園林綠地病蟲害防治技術規范3.1遺傳多樣性geneticdiversity種內不同群體之間或同一群體內不同個體之間遺傳變異的總和。3.2遷地保護exsituconservation在自然棲息地以外保護植物,按照科學的采樣標準收集、保存和繁殖植株及植物材料。3.3植物檢疫plantquarantine3.4就地保護insituconservation在原生的生態系統中對自然種群的個體和群體實施保護。3.4就地保護insituconservation在原生的生態系統中對自然種群的個體和群體實施保護。3.5離體保存invitroconservationDNA3.6植物組織培養planttissueculture3.7物理防治physicalcontrol3.8化學防治chemicalcontrol采用各種化學物質及其加工產品來控制病蟲草害的防治措施。3.9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利用生物及其代謝物質來控制病蟲草害的防治措施。3.10種群speciespopulation在一定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3.11生境habitat生物的個體、種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環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條件和其他對生物起作用的生態因素。3.12植物物候plantphenology3.13植物回歸plantreintroduction植物回歸plantreintroduction4植物保育原則實施保育的植物應對其生長狀況、健康狀況、繁殖狀況、種群更新情況等進行持續的監測。4.5就地保護優先原則就地保護是保護植物多樣性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應優先選擇就地保護。遷地保護是就地保護的補充措施。12。通過建立保護區或保護小區對目標植物實施就地保護是植物保育的首選措施。保護區GB/T20399-2006LY/T1819-2009遷地保護是就地保護的補充措施。活植物收集、種子貯存及離體保存是遷地保護的有效途徑。活植物收集應按下列規定執行:B;種子貯存的流程、保存數量應按下列規定執行:20<50種子保存數量應符合GB/T14072-1993中的規定,種子千粒重為100g以上,保存數量不少于500g5~50g250g50g。植物器官、愈傷組織、DNA的離體保存應按下列規定執行:GB/T14072-1993-2~050SZDB/Z130-2015的相()-196-80℃LY/T2938-2018DNALY/T2938-2018DNA不少于100DNATE)80種子繁殖應精選飽滿、成熟、無病蟲害、種源清晰的種子,且種子質量達到GB7908-1999規定的I級以上要求。播種育苗的具體規范可參照GB6001-1985中第6章的規定。無性繁殖的方法有扦插繁殖、嫁接繁殖、植物組織培養等,應按下列要求進行繁殖:GB6001-1985中第b)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的培養基制備、外植體處理方法、組織培養程序等應符合LY/T1882-2010的相關規定。7.3繁殖記錄根據不同植物的繁殖特點,及時記錄植物的繁殖情況。植物繁殖記錄表見附錄C。8植物管護就地管護應定期開展,按需調整管護措施,具體要求如下:()()GB/T15163-2018土壤15水肥灌溉和施肥應注意植物不同生長時期的需求并按下列要求執行:SZDB/Z81-20135修剪SZDB/Z81-20135SZDB/Z81-20135SZDB/Z195-2016GB6001-198510.1GB/T8321NY/T1276-2007應在臺風前、臺風發生時、臺風后等三個時期按下列要求做好植物防護工作:SZDB/Z81-2013中第5.8.3條以及DB440300/T6-2019中第5章的相關規定執行。LY/T2938-2018中第12.1.1。55次;((。物候監測應選擇生長發育健壯、無病蟲害、生長地較為集中的植株。。一年生植物應監測整個生命周期,一般每周記錄一次。多年生植物可根據研究需要設定監測年限,一般每周記錄一次,連續監測5年。病蟲害監測應按下列已發布的病蟲害監測技術規范執行:a)病蟲害監測參照SZDB/Z195-2016和SZDB/Z104-2014中的相關規定執行;b)GB/T15803-2007GB/T23478-2009GB/T23619-2009GB/T23625-2009、GB/T23626-2009LY/T1663-2006LY/T1675-2006NY/T1610-2008NY/T2629-2014NY/T2818-2015和NY/T615-2002中的相關檢測標準。病蟲害監測和防治記錄表見附錄G。DB44/T1791-2015就地保護評價按下列要求執行:H;9.5.2遷地保護評價9.5.2遷地保護評價I;10植物回歸植物回歸是遷地保護植物的目標,是實現野外種群延續的有效途徑。植物回歸的原則、必要條件、流程和技術要求、回歸后的管理和監測等內容可參照LY/T2589-2016中的相關規定執行。11技術檔案各植物保育相關單位應及時記錄、收集、整理和分析當年的各項技術資料,建立系統的技術檔案。附錄A)。附錄B)。附錄C)。D)。(E)。附錄F)。(G)H)。I)。所有檔案資料應同時保存紙質文檔和電子文檔,紙質文檔內容應清晰明確,記錄時應選擇可長期保存筆跡的文具,電子文檔應有備份。每年分類整理,編號目錄,裝訂成冊,歸檔保存。附錄A(資料性附錄)植物檢疫記錄表表A.1給出了植物檢疫記錄的內容。表A.1植物檢疫記錄表檢疫編號植物中文名科名屬名種名植物拉丁名材料類型來源地種源地采集號采集日期送檢人送檢日期送檢數量檢疫結果檢疫者檢疫后種植地處理意見處理結果備注注:注:A.1。附錄B()表B.1給出了活植物采集時記錄的要素。表B.1活植物收集記錄表收集號收集人植物中文名拉丁名收集日期收集地點植物原生地經度、緯度海拔生境情況收集方式□采集 □交換 □捐贈收集材料類型□成株 □枝條□小苗 □種子材料狀況□良好□中等□差收集數量收集材料□同一植株的枝條 多于一株植物的枝條□同一種群的幼苗 同一種群的成年植株種源□野外采集 已知野生來源的栽培植株□未知野生來源的栽培植株憑證標本植物照片采集地照片附錄C植物繁殖記錄表表C.1給出了植物繁殖記錄的內容。表C.1植物繁殖記錄表植物繁殖記錄表表C.1給出了植物繁殖記錄的內容。表C.1植物繁殖記錄表注:第三列若是種子繁殖,則需填寫親本信息;若不是,則需填寫營養繁殖體信息。植物名稱登記號親本信息/營養繁殖體信息繁殖方式繁殖材料繁殖數量繁殖地點繁殖日期場地情況成活率生長情況移栽時間記錄人備注()()表D.1給出了喬木、灌木種群的監測內容。表D.1喬、灌木植物種群監測表植物中文名監測地點地形監測日期植物拉丁名天氣狀況監測人編號主干/分枝/萌枝胸徑(地徑)cm株高m枝下高m冠幅備注X/mY/m表D.2給出了草本植物種群的監測內容。表D.2草本植物種群監測表植物中文名監測地點地形監測日期植物拉丁名天氣狀況監測人編號株高cm蓋度%備注附錄E植物生長狀況監測記錄表表E.1給出了植物生長狀況的監測內容。表E.1植物生長狀況監測記錄表植物生長狀況監測記錄表表E.1給出了植物生長狀況的監測內容。表E.1植物生長狀況監測記錄表植物中文名植物拉丁名氣溫情況監測日期編號種植日期種植地點監測人植株高度m胸徑(地徑)cm平均冠幅m蓋度%養護措施(記錄澆水、施肥、松土、除草等)觀測照片/圖片附錄F表F.1給出了喬木、灌木物候監測記錄的內容。表F.1喬木、灌木物候監測記錄表注:表F.1為通用型表格,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表格內容。(表F.1給出了喬木、灌木物候監測記錄的內容。表F.1喬木、灌木物候監測記錄表注:表F.1為通用型表格,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表格內容。植物中文名編號監測人天氣狀況植物拉丁名監測地點土壤地形物候期芽膨大變色期芽開放期展葉期花蕾出現起始期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果實成熟期果實脫落期春梢生長期春梢停止生長期夏梢生長期夏梢停止生長期秋梢生長期秋梢停止生長期秋葉開始變色期開始落葉期落葉末期休眠期備注日期表F.2給出了草本植物物候監測記錄的內容。表F.2草本植物物候監測記錄表植物中文名編號監測人天氣狀況植物拉丁名監測地點土壤地形物候期地下芽出土期地面芽變綠色期開始展葉期展葉盛期花蕾或花序出現期開花始期開花盛期開花末期種實始熟期種實全熟期種實脫落期種子散布期開始黃枯期普遍黃枯期全部黃枯期備注日期注:注:表F.2為通用型表格,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表格內容。附錄G(資料性附錄)病蟲害監測與防治記錄表表G.1給出了病蟲害監測與防治應記錄的內容。表G.1病蟲害監測與防治記錄表表G.1病蟲害監測與防治記錄表植物名稱病蟲害種類發生時間危害程度發病率/發病面積防治日期防治措施施藥方法施藥用量(克/畝)防治效果負責人備注附錄H()表H.1給出了植物就地保護的評價指標和標準。表H.1給出了植物就地保護的評價指標和標準。表H.1植物就地保護評價標準評價指標評價標準有效保護較好保護一般保護較少保護保護狀況差面臨的人為或自然干擾因素是否已解除是是否否否目標物種的生長發育狀況長勢優良長勢良好長勢一般長勢差死亡目標物種的繁殖狀況可繁衍后代種子不發育結果但無種子開花但不結果不開花目標種群的變化趨勢變大變大不變變小消失目標種群的更新能力可自然更新可自然更新無法自然更新無法自然更新無法自然更新目標種群的分布范圍增加增加不變減少減少保護對象的科學研究研究全面研究較全面研究一般研究少未研究附錄I()表I.1給出了植物遷地保護的評價指標和標準。表I.1給出了植物遷地保護的評價指標和標準。表I.1植物遷地保護評價標準評價指標評價標準有效保護較好保護一般保護較少保護保護狀況差科學性保護價值NTVUER、CR、EW、EX滿足前述其中4項滿足前述其中3項滿足前述其中2項1滿足種源野外采集已知野生來源的栽培植株未知野生來源的栽培植株其他機構贈送/交換商業渠道材料類型種子整個植株營養繁殖材料管理性引種信息引種人,植物名稱,植物原生地,引種日期,引種地點,引種地生境狀況,引種方式,引種數量,引種材料,引種材料類型及狀況,種源,憑證標本/野外照片滿足前述其中10項滿足前述其中8項滿足前述其中6項滿足前述其中4項或更少管護工作管護工作質量高管護工作質量較高管護工作質量一般管護工作質量較差管護工作質量差物候監測全面監測且記錄完整全面監測但記錄不完整某一時期監測且記錄完整某一時期監測但記錄不完整未監測表I.1植物遷地保護評價標準(續)評價指標評價標準有效保護較好保護一般保護較少保護保護狀況差管理性繁殖狀況成功繁殖且掌握關鍵繁殖技術成功繁殖但尚未完全掌握關鍵繁殖技術成功繁殖但尚未掌握關鍵繁殖技術未成功繁殖未繁殖適應性抗逆性耐熱、耐旱、耐澇、耐貧瘠、耐鹽堿、抗病蟲害滿足前述其中5項滿足前述其中4項滿足前述其中3項滿足前述其中1項或均不滿足生長狀況長勢優良長勢良好長勢一般長勢較差長勢差或死亡發育狀況種子可繁衍后代種子不發育結果但無種子開花但不結果不開花應用性科學研究研究全面研究較全面研究一般研究少未研究觀賞利用開發利用廣泛開發利用較多開發利用一般開發利用較少未開發利用經濟利用開發利用廣泛開發利用較多開發利用一般開發利用較少未開發利用公眾教育活植物展示、標識解說、媒體宣傳、教育活動、標本展示滿足前述其中4項滿足前述其中3項滿足前述其中2項滿足前述其中1項1: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NTNearThreatenedVUVulnerable,易危),ENEndangeredCRCriticallyEndangeredEWExtinctinthewild,野外滅絕),EXExtinction,滅絕)。注2:表I.1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