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感染知識培訓_第1頁
醫院感染知識培訓_第2頁
醫院感染知識培訓_第3頁
醫院感染知識培訓_第4頁
醫院感染知識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院感染知識培訓邱春艷一、醫院感染

一、醫院感染定義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以下情況肯定為獲得性醫院感染: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時計算起,超過其常規潛伏期而發生的感染。沒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發生在入院48小時以后者。病人發生的感染是上次住院期間獲得的。在原有醫院感染的根底上又出現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膿毒癥的遷徙病灶〕。在病原體的原有感染部位又別離到新的病原體屬另一次醫院感染。新生兒經產道獲得的感染。住院中由于治療措施而激活的感染。以下情況不屬于醫院感染:在皮膚、粘摸開放性傷口只有細菌定植而無臨床病癥或體征者。由損傷而產生的炎癥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產生的炎癥。嬰兒經胎盤獲得的感染,如弓形體發生在出生后48小時以內者。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醫院內急性發作。與并發癥感染有關的感染。二、醫院感染的分類〔按病原體來源分:〕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內源性感染自身感染醫院感染三、醫院感染的原因內源性指來自身體部位如皮膚、鼻、口腔、胃腸道、陰道的細菌感染,這些部位正常情況下有細菌定植。外源性指來自病人身體之外。如陪護人員,醫務人員,探視者,醫療器械及醫院環境等。四、醫院感染的控制外源性感染的控制改善醫院環境,加強消毒隔離。加強供給室和一次性醫用器材管理。培訓和督查增強無菌觀念。加強手衛生。內源性感染的控制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盡量減少侵入性操作。加強患者的抵抗力,如合理營養、充足睡眠。一、與醫院消毒相關的定義〔1〕清潔:通常用清潔劑或酶,或機械作用,也可借助水或幾者兼之,去除物體外表的異物,如血液,污物,蛋白質.去污:用物理或/和化學方法去除物體上有害微生物以便于進一步處理的過程.消毒:去除或殺滅外環境中媒介物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過程.滅菌:完全殺滅或去除外環境中媒介物攜帶的一切微生物的過程;包括致病微生物與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孢和真菌孢子。醫療器械危險度分類根據醫療器械的造成感染的危險性大小,及在病人使用過程之間所要求的消毒或滅菌設立。他將醫療器械分為三類,分別是:高度危險物品中度危險物品低度危險物品高度危險物品定義: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或血流系統或血液從中流過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包括細菌芽胞〕,感染的危險性較高。例如:外科器械,血管〔介入〕導管,移植物,活檢鉗,針頭,腹腔鏡,透析器,口腔科〔牙科〕接觸病人傷口的器械和用品,換藥器械和用品,移植物,各種穿刺包等。要求一定要滅菌!滅菌方法:壓力蒸汽〔首選〕環氧乙烷〔EO〕等離子體滅菌〔HP-Plasma〕化學滅菌,如:2%戊二醛浸泡10小時以上中度危險物品定義:與粘膜或破損皮膚接觸,并不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度危害。例如:體溫表,氧氣濕化瓶,呼吸機管道,胃腸內鏡,氣管鏡,口罩,麻醉機管路,壓舌板,喉鏡,便器,口腔科檢查器械,擴陰器等。要求高水平消毒。消毒方法:2%戊二醛含氯消毒劑碘伏、75%酒精低度危險物品僅與人體完整皮膚接觸的物品,一般情況下無害,假設被大量微生物污染時可造成危害。例如:血壓計,聽診器,痰盂,毛巾,面盆,餐具,地面,墻面,桌椅,被褥,床,便盆,病歷夾,門把手,水龍頭,拐杖,床墊等。要求低水平消毒。消毒方法:清洗,機械除菌。總之,應根據物品污染后的危險程度選擇消毒滅菌方法。醫院環境消毒滅菌的監測我院每月由檢驗科采樣監測的內容有:醫務人員的手、物體外表、空氣、消毒液、無菌物品、內窺境及壓力蒸氣滅菌鍋。各類環境、物表、醫務人員手細菌菌落總數衛生標準如下:環境類別范圍標準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Ⅰ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10≤5≤5Ⅱ普通手術室、產房嬰兒室、早產兒室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無菌室、燒傷病房、重癥監護室≤200≤5≤5Ⅲ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500≤5≤5Ⅳ傳染科及病房-≤15≤15二、醫療垃圾醫療垃圾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其病毒菌的危害性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特別是含高致病傳染性的醫療垃圾〔如非典醫療垃圾〕是一種影響廣泛、危害較大的特殊廢棄物,其中含有大量傳染性病原體,其危害明顯高于普通醫療垃圾,假設管理不嚴或處置不當,極易成為傳播病毒的源頭,造成疫情擴大。誰將面臨危害?醫護人員病人后勤人員廢物收集與處置人員公眾醫療廢物管理的法律依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其相應的配套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器械管理條例??消毒管理方法??醫院感染管理標準?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要求:全程平安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推行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醫療廢物定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療衛生機構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

醫療廢物分類如下:

感染性廢物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1、棉球、棉簽、引流棉條、石膏托、紗布及其他各種敷料;2、一次性醫療用品及醫療器械〔包括已翻開或使用但未被污染者〕,如臨床用于病人檢查、診斷、治療、護理的一次性指套、手套、棉簽、吸痰管、導管、換藥碗、灌腸袋、鑷子、窺陰器、肛鏡、印模托盤、治療巾、洗手刷、擦手巾、壓舌板、臀墊等;3、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如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手術衣、床單、防護隔離衣、防護眼罩、婦女衛生巾、嬰幼兒尿不濕等;4、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5、隔離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6、各種廢棄的醫學標本;廢棄的血液、血清;8、病原體的培養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9、少量過期、淘汰、變質的廢棄一般性藥品,如抗生素、非處方藥等,可混入感染性廢物內收集,但標簽上必須注明內容物名稱。損傷性廢物——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器,黃色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裝,放置于銳器盒內。包括:醫用針頭、縫合針;解剖刀、手術刀、備皮刀、手術鋸等各類醫用銳器;載玻片、玻璃試管、玻璃安瓿、針灸針等;帶針頭、銳器的一次性一次性注射器、真空采血器、輸液器等,不需別離針頭、銳器,直接作為損傷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手術及其他診療過程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器官、死胎,醫學實驗動物的組織、尸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蠟塊等。藥物性廢物過期、淘汰、變質或者被污染的廢棄的藥品〔指批量產生者〕。包括廢棄的抗生素、非處方類藥品等一般性藥品;廢棄的細胞毒性藥物和遺傳毒性藥物,可疑致癌性藥物,免疫抑制劑;廢棄的疫苗、血液制品、使用過的空藥物瓶等。化學性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包括:醫學影像室、實驗室廢棄的化學試劑。廢棄的過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學消毒劑。廢棄的汞血壓計、汞溫度計。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各科室產生的不屬于醫療廢物的各種廢物,如:1、一次性醫療器械和用品的包括袋〔盒〕;藥品包裝盒〔箱〕;2、過期和報廢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和用品;3、醫務人員廢棄的生活用品和辦公用品;4、非隔離傳染病人和可疑傳染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5、已翻開或已使用但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如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墊布〔紙〕、手術衣、床單、防護隔離衣、防護眼罩、婦女衛生巾、嬰幼兒尿不濕〔尿墊〕等〔在污染區域和感染科使用的鞋套除外〕等;6、未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青霉素及頭孢菌素廢棄瓶、輸液袋等。醫療廢物應堅持就地分類的原那么,

方法如下:設置三種顏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裝生活垃圾黃色袋裝醫用垃圾紅色袋裝放射垃圾銳器盒裝放銳器

要求垃圾袋堅韌耐用,不漏水;所有廢棄物都應丟棄或放入標有相應顏色的污物袋〔桶〕中,在裝滿3/4時有人負責封袋運送。分散的污物袋要定期收集集中。污物袋應每日運出病房或科室,也可根據需要決定搬運時間,并運往指定的收集地點。醫療廢物的暫時貯存場所應設置醫療廢物警示性標牌三、手衛生不是每個醫務人員都知道手上有哪些細菌

護士、醫師和其他醫務人員做一個簡單的操作都可能增加手上的細菌100-1000個,如:把病人從床上扶起來測量血壓或脈搏接觸病人的手給病人翻身接觸病人衣服或床單接觸床頭柜、床墊、輸液泵手衛生最重要的理由?

去污防止細菌從家庭到醫院防止細菌從醫院到家庭防止醫院內感染有關手衛生的名詞術語手衛生〔handhygiene〕:為洗手、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總稱。洗手〔handwashing〕:用不含抗菌劑的普通肥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僅能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局部致病菌的過程。手消毒(handantisepsis):指用含抗菌劑肥皂/液清洗和消毒劑擦手的過程。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去除或殺滅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外科手消毒劑常含有持續抗菌因子。手消毒劑(handantisepticagent):指用于手部皮膚以減少手部皮膚細菌包括暫居菌和局部常居菌數量的抗微生物物質,如乙醇、洗必泰、碘伏等。速干手消毒劑〔alcohol-basedhandrub〕:指含有乙醇和護膚成分,并應用于手部,以減少手部細菌的消毒劑。一、洗手

洗手指征: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進行無菌操作前后,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當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后。洗手方法:采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浸濕;取適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步驟為:①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②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③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④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⑤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⑥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⑦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取適量護手霜護膚。

⑴掌心對掌心搓揉⑵手指交叉,掌心對手背搓揉⑶手指交叉,掌心對掌心搓揉

⑷雙手互握搓揉手指⑸拇指在掌中搓揉⑹指尖在掌心中搓揉洗手的本卷須知:洗手時應當徹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縫、指關節及配戴飾物的部位等。使用抗菌皂液的科室,在更換皂液時,應當在清潔取液器后,重新更換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裝的皂液。禁止將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使用固體肥皂的科室,應保持肥皂枯燥,皂盒清潔。注意隨時清潔水龍頭開關。手洗凈后應用干凈的小毛巾擦干雙手,小毛巾每周至少清洗消毒一次。二、手消毒

手消毒指征:進行無菌操作之前;診查、護理、治療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進入隔離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燒傷病房、新生兒重癥病房和傳染病房等重點感染之前及離開;這些病房脫隔離衣后;接觸未經消毒的儀器和設備后;雙手直接為傳染病人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人污物之后;接觸具有傳染性、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之后;接觸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需雙手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如需戴無菌手套時。醫務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或進行手消毒,方法如下: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按照洗手揉搓的步驟,雙手相互揉搓,揉搓時注意覆蓋整個手部的皮膚,直至手部枯燥,使整個雙手到達消毒的目的。洗手劑降低手上細菌的能力Adaptedfrom:HospEpidemiolInfectControl,2ndEdition,1999.0.01.02.03.0060180分0.090.099.099.9log%細菌降低醇基擦手劑(70%Isopropanol)抗菌肥皂(4%Chlorhexidine)普通肥皂消毒后時間基線較好好更好普通肥皂抗菌肥皂醇基擦手劑三、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的主要目的:去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暫居菌。將常居菌減少到最低程度。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外科手消毒的方法:洗手前先摘除手部飾物,修剪指甲。取適量的皂液或其他清潔劑刷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在流動水下沖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清潔毛巾徹底擦干。用消毒劑認真揉搓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包括指尖、指縫和拇指等;揉搓可使用海綿、其他揉搓用品或手;揉搓時間一般為2~6分鐘。流動水下沖凈。無菌巾擦干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的皮膚。外科手消毒的本卷須知:沖洗時防止水濺濕洗衣服;在不沖洗時應關閉流動水;在整個手消毒過程中應保持手指朝上,使手的位置高于肘部;用后的指甲清潔器、揉搓用品如海棉等,應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不能佩戴假指甲。四、自我防護一、加強防護用品的管理①不得穿工作服進入會議室,食堂,寢室及其它公共場所。②工作服每周更換兩次,隨臟隨換。③口罩每天更換,假設被污染或潮濕隨時更換一次性口罩,一次性使用。④工作鞋帽勤更換,必要時消毒處理。⑤防護裙及其它用品,用后定期消佩戴口罩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將口罩有顏色的面向外,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上方帶系于頸后,下方帶系于頭頂中部;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金屬條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并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梁形狀塑造鼻夾;調整系帶的松緊度。

戴手套本卷須知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手套;操作完成后脫去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操作時發現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戴無菌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二、做好標準預防認定是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需進行隔離,不管是否有明顯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標準預防根本特點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強調雙向防護,既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要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包括接觸隔離。標準預防措施包括洗手,戴手套,穿戴隔離衣、防護眼鏡和面罩、口罩、帽子以及平安注射等根本措施。三、針刺傷的職業防護與處理1〕針刺傷的危害⑴有研究說明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傷者感染HBV⑵現已證實有20種病原體可使針刺傷接種傳播⑶可能發生致病后果的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2〕針刺傷的原因⑴對針刺傷帶來的后果認識缺乏⑵工作繁忙出現的情況有:丟棄用過的針頭,為病人注射時〔特別是病人不配合〕套針帽時,把已用過的空針放在操作臺上。3、如何預防和減少針刺傷發生

⑴強調使用防護用物,戴手套。⑵加強平安意識培訓⑶銳器物及時放置于銳器物盒內4、針刺傷的處理①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②如有傷口,在傷口旁端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在傷口局部按壓。③沖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后包扎,被暴露的粘膜應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干凈。④報告醫院院感科或防疫部門,對暴露的級別或載菌量進行評估,確定用藥方案。⑤假設沒有感染,預防性用藥最好在4h內進行,最遲不能﹥24h,即使超過24h也要預防性用藥。⑥HBV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⑦HIV刺傷應及時向HIV職業暴露藥品儲藏點報告,進行風險評估,確定用藥的必要性及方案,處理情況向行政主管部門報告。⑧暴露后6周,12周,6個月,12個月定期測HIV抗體。加強護理消毒工作

一、在輸液〔血〕過程中,繼續嚴格按照護理部制訂的相關流程做好以下各環節消毒工作:1、治療室配藥、加藥要做好一瓶一針管,不得重復使用;2、加〔配〕藥前,藥〔液〕瓶的瓶口〔無菌瓶口除外〕應先用碘伏消毒液自內向外消毒兩次;3、輸液〔血〕前,穿刺點皮膚應先用碘伏消毒液自內向外消毒兩次,如皮膚明顯污染應采取相應清潔措施和適當增加消毒次數;4、輸液〔血〕過程中,中途加藥或更換液瓶〔血袋〕要用碘伏消毒液自內向外消毒瓶口或加藥處兩次;5、各種深靜脈置管和留置針,使用前應先碘伏消毒液自內向外消毒兩次。消毒液的使用遵照其說明書,其中碘伏消毒液有效碘含量為2.5~5g/L。五、消毒隔離技術1、患者使用的餐飲具、便盆等生活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次性便器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出院后按醫療廢物處理。2、公用座廁,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抹洗坐板和蓋板2次。被污染時即時用消毒液擦拭3、破傷風、病毒感染及氣性壞疽患者被服一次性使用,用后雙層黃色膠袋密封,注明疾病名稱、科室等標識,按感染性廢物處理。4、病床、床頭柜等每日濕式清掃1-2次,一床一巾,用后抹布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水涼干備用。病房地面每日濕式清掃2次,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時,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劑適量倒在污染地面30min,再用拖把拖干凈。拖把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劑浸泡30min。5、被經血傳播病原體、結核桿菌、細菌牙孢污染物品用2000-50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被以上病原污染的外表可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作用60min。一般污染物品如引流管道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10min以上。一般污染外表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噴灑作用30min以上。6、進入隔離室或被污染的文書資料,應經過消毒滅菌后才能再使用。消毒法為環氧化乙烷或紫外線照射等。7、普通病房血壓計袖帶每周更換清洗一次,如被污染應清潔后再用有效氯500mg/L消毒劑浸泡30min再清洗。8、隔離患者血壓計、聽診器按隔離類別專病專用,血壓計袖帶每日更換消毒,聽筒一用一消毒,聽診器聽筒局部一用一消毒〔酒精〕,其他局部每日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劑擦拭。9、體溫表每次用后在清潔根底上用75%酒精浸泡消毒10-30min,隔離患者專人專用。吸痰機負壓引流瓶內根底消毒液濃度為含有效氯500mg/L。10、紫外線用于空氣和物表消毒照射時間應大于30min。11、呼吸機麻醉機螺紋管、氧氣面罩、濕化瓶、麻醉口罩、呼吸氣囊等使用后,先清洗、后用熱力或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再枯燥保存備用。12、喉鏡用清水洗凈抹干后,用75%酒精紗塊擦拭消毒14、根據物品的性能選用物體或化學的方法進行消毒滅菌。耐熱、耐濕物品如:手術器具及物品、各種穿刺針、注射器等首選壓力蒸汽滅菌;油、粉膏等首選干熱滅菌。不耐熱物品如各種導管精密儀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選用化學滅菌。15、無菌物品專室專柜存放。每日檢查無菌有效期,并有明顯的標志。16、凡無菌物品標明品名、有效期、簽名。包內放化學指示卡,包外貼化學指示帶。17、無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鉗等按要求滅菌,消毒液定期更換。18、無菌物品提倡小包裝。19、注射、治療時鋪無菌巾;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的無菌液體須注明時間,超過2小時后不能使用。各種溶媒要注明開啟時間,超過24小時不能使用。20、換藥用品一人一用一滅菌。換藥時應先處理清潔創口,再處理污染創口。21、碘酒、酒精瓶保持密封,滅菌包有效期為一周,每周一進行更換,并有記錄。22、處理污染器材,包括對乙肝、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病人用過的器材,應先消毒,后清洗,被病毒、氣性壞疽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等處理應“先消毒后清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