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范文_第1頁
2023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范文_第2頁
2023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范文_第3頁
2023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范文_第4頁
2023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范文2023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愛護教案范文一

第四節生物多樣性愛護

課時支配:1課時

教學目的:1.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層次,地球物種數量與分布。

2.了解物種滅亡的自然緣由和人為緣由。

3.理解生物物種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意義,逐步樹立喜愛自然、愛護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1、

難點:物種滅亡的自然緣由和人為緣由

教具預備:多媒體圖片

(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學法等

教學過程:

導入:“參差多態,乃幸福的本源。”是羅素追求的人類社會各人群、各種族及多元(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共存、溝通與和諧相處。但今日,我們追求參差多態的現實可能更多地轉移到人類賴于生存的自然環境。?由于目前人類活動對森林、草地和濕地等生態系統造成的消極影響,地球物種滅亡造成的生物多樣性削減正愈演愈烈。生物多樣性愛護已經成為生態環境愛護的重要內容。

一、物種滅亡的緣由——自然因素

1、生物多樣性與物種滅亡關系:

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而物種滅亡是生物多樣性削減的詳細表現。

提問:物種滅亡和物種瀕危是否是一回事?

點撥:物種滅亡和物種瀕危的區分是它們分別處于某一特定物種走向消亡過程的不同階段。物種多樣性愛護的對象是瀕危物種而不是已滅亡的物種。

提問:同學們能否舉出一些物種滅亡的例子?

舉例:(1)兩億四千五百萬年以前,全部動物的95%,幾乎是整個動物王國,全部灰飛煙滅,這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恐怖的物種滅亡大事。

(2)《美國國家地理》發表(文章)指出在過去600年中,至少有4.4萬種昆蟲從地球上銷聲匿跡,更令人驚訝的是,大量昆蟲滅亡這一趨勢將逐年惡化,估計在將來50年里,可能會有數十萬種昆蟲走向滅亡之路。

提問:物種滅亡僅僅是一種偶然的不幸大事嗎?

點撥:答案是否定的。物種和它的個體一樣,也有發生、發育和消亡的過程。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107最終兩自然段和課本P108頁閱讀材料,從而熟悉到:物種滅亡不是一種偶然的大事。提示同學從數量、分布、壽命三個方面進行對比。

點撥:通過上面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物種滅亡原來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2、物種滅亡原來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提問:那么物種滅亡與哪些自然因素有關呢?

點撥:物種大規模滅亡的緣由可能是火山爆發、隕石撞擊地球、氣候變化。

過渡:雖然物種滅亡原來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但當代人們對現今世界上動植物物種的消逝速率越來越感到擔憂。科學家警告:地球上的生物的滅亡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自然》雜志稱,50年后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逝。人口急速增長、全球氣溫變溫和自然環境惡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經受有史以來第六次大滅亡。

二、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亡

1、人口數量與物種滅亡數量的相關性:

讀圖4.13,分析下列問題:

(1).300年來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趨勢怎樣?

(2).300年來世界物種滅亡數量變化的趨勢怎樣?

(3).世界人口和物種滅亡數量變化有怎樣的相關性?

(4).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結論或推論?

點撥: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物種滅亡數量也不斷增加→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種滅亡數量是正相關。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亡。

2、不同時期人類活動與物種滅亡關系:

提問:不同時期人類活動對物種滅亡有什么不同?

點撥:人類早期狩獵和采集加劇物種滅亡,現今則是由于污染和破壞生態系統加速物種滅亡。

3、人類活動對物種滅亡速度的影響:

讀課本P109頁案例和補充材料,讓同學熟悉到:人類活動造成物種滅亡的速度在不斷增加。

補充材料:

每小時一個物種滅亡地球貼上死亡標簽

每一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永久從地球上滅亡,人們很難想象,一個經受了千萬年物競天擇的進化而生存下來的物種,就在一個小時內終結了它頑強的物種進化史。這只是野生動物被人類趕向滅亡之路的一個縮影。

人類社會的進展史,可以說就是人類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不斷進展的歷史。然而,工業革命以來的近200年,伴隨著人口數量膨脹和經濟快速進展,野生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以驚

人的速度削減。據科學家估量,由于人類活動的劇烈干擾,近代物種的丟失速度比自然滅亡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萬倍,物種的丟失速度由大致每天1個種加快到每小時1個種。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和139全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逝了。16世紀以來,地球上滅亡的鳥類約150種,獸類95種,兩棲及爬行類約80種。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以及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于滅亡。

造成物種滅亡的緣由,除不行抗拒的自然歷史及自然災難因素外,人類活動是其主要緣由,特殊是由于商業貿易而導致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利用,是造成物種瀕危乃至滅亡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走私的規模已經達到驚人的程度,成為僅次于軍火、毒品走私的第三大非法貿易。1只訓練有素的獵隼價值5000到20000美元;1只鸚鵡約值4000到40000美元;1公斤麝香價值50000美元;1條藏羚羊絨圍巾價值35000美元;1株蘭花的價格也可高達2000美元;1株大燭臺仙人掌竟可達7000美元。這一切的貨幣規模至少達到60多億美元。

2023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愛護教案范文二

生物多樣性愛護

———————情景導入先思索———————

思索探究:該圖反映了當代面臨的哪種環境問題?產生的緣由是什么?

提示:生物多樣性遭破壞。緣由是森林被毀、草原遭破壞、環境受到污染以及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大量捕殺,致使很多珍稀的生物種群已經或者瀕臨滅亡。

———————基礎學問要記牢———————

一、物種滅亡現象正常嗎

1.生物多樣性的層次

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2.地球物種的特點

(1)數量:500萬~5000萬種。

(2)分布: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以生活在熱帶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種最為豐富。

3.演化

有發生、發育和消亡過程,物種滅亡原來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二、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亡

表現狩獵、采集、污染、生態破壞影響加速了物種滅亡滅亡種類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蟲

———————重點難點把握好———————

一、物種滅亡的緣由

物種滅亡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人類不合理的生產及生活加速了物種的滅亡速度。

緣由表現自然緣由物種的平均壽命大約為500萬年,地球歷史上最近2億年以來,平均1.1年滅亡一個物種人為原因人類社會早期以狩獵和采集為生,加劇物種滅亡,300萬年的狩獵歷史,是很多地區的野獸瀕于絕跡的緣由之一活工、農業生產動①大面積砍伐、火燒和開墾森林,草地過度放牧和過度墾殖,以及工業、城市和交通進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導致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破壞和大量丟失,保留下來的也都支離破裂,對野生物種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②對物種的高強度捕獵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種難以正常繁衍;③外來物種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種受到嚴峻威逼;④土壤、水和大氣污染,危害了森林,特殊是給相對封閉的水生生態系統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二、生物多樣性的愛護

愛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主要有就地愛護和遷地愛護兩大措施,詳細如下所示:

1.建立自然愛護區,愛護生態系統。

2.把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適當環境進行特別愛護和管理,如建立動植物園、瀕危動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如植物種子庫、動物精子庫等,以愛護遺傳資源。

4.國家頒布相關的法律、法規。

[拓展提升]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1)生態價值:維系能量的流淌、凈化環境、改良土壤、涵養水源、調整小氣候,豐富多彩的生物與它們的環境共同構成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2)經濟價值:供應食物和木材、纖維、油料、橡膠等重要的工業產品。人類的生存與進展歸根結底依靠于自然界各種各樣的生物。

(3)食用價值:很多野生生物養分豐富,味道鮮美,是上等食品。

(4)藥用價值:很多野生生物能為人類供應重要的藥材。

(5)科研價值:仿生學、動植物品種的改良都需要野生生物。

(6)社會價值:千姿百態的生物給人以美的享受,是藝術制造和科學創造的源泉。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環境的多樣性。

———————應用體驗不行少———————

1.(全國卷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華秋沙鴨為我國一級重點愛護鳥類,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左右。中華秋沙鴨生活在河流與小型湖泊等濕地中,主要以淡水魚、蝦等為食。以長白山某河流作為繁殖地的中華秋沙鴨種群,春季為50余只,秋季遷徙時,數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達贛東北的越冬地,而其次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途中不斷死亡,導致數量削減的可能緣由,并提出愛護對策。

解析:中華秋沙鴨遷徙途中不斷死亡,導致數量削減的可能緣由應從遷徙路線上缺少休憩和覓食地、誤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動物的獵殺等方面分析;愛護對策應從恢復濕地、治理污染、嚴禁獵殺、進行觀看與愛護、做好宣揚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緣由:遷徙路線上缺少濕地等休憩和覓食地,疲憊饑餓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魚蝦;人或動物的獵殺等。

愛護對策:在遷徙路線上建設與恢復濕地,使濕地間距小于單日遷徙距離;治理水體污染;嚴禁獵殺;在遷徙路線上建立觀測點,組織志愿者觀看與愛護;做好愛護中華秋沙鴨的宣揚工作等。

2.(海南高考)高速大路屬于全封閉的帶狀人工建筑物,當其通過自然愛護區時,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很大。試述高速大路對自然愛護區野生動物的不利影響,并提出削減其不利影響的合理建議。

解析:高速大路是全封閉的,當它通過自然愛護區時,會切斷野生動物的遷徙路線,縮小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同時過往的車輛會給野生動物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高速大路在經過自然愛護區時,要留意修建野生動物通道,或者是采納高架橋的形式。

答案:不利影響: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食物源削減、遷徙通道受阻、活動區域縮小等;噪聲干擾動物的生活。(干擾動物的擇偶、產仔、哺乳等行為)。

建議:修建生態走廊或生物通道;采納隧道、架橋等通過方式。(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eqavs4al([教材問題提示])

P67思索提示1.快速增加。

2.不斷增長。

3.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種滅亡數量是正相關關系。

4.人口的大量增加,使人類對物種的采獵過度,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速了物種滅亡。人們必需愛護自然資源、愛護自然環境,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愛護。

P69思索提示1.許多熱帶雨林物種在人類還沒有了解其價值之前就從地球上消逝了,將會使人類抵擋危機的力量大大降低,并面臨生存威逼。人類必需加強對熱帶雨林物種的討論,愛護熱帶雨林。

3.野生生物和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大自然環境中,我們不要食用野生生物,要愛護野生生物的生存環境。

2023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愛護教案范文三

1.生物多樣性的層次、地球物種的數量及分布。

2.物種滅亡的自然緣由和人為緣由。

3.通過案例分析,提出愛護生物多樣性應實行的措施。

一、物種滅亡現象正常嗎

1.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

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2.地球物種

(1)數量:500萬~5000萬種。

(2)分布:3/4生活在熱帶地區。

(3)壽命:平均大約為500萬年。

(4)自然滅亡:平均1.1年滅亡一個物種。

二、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亡

1.物種滅亡的速度:不斷增加。

2.物種滅亡的種類:植物和昆蟲為主。

3.物種的作用

對人類的價值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也無從估量。

4.人類的措施

扭轉物種滅亡速度不斷加快的趨勢,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愛護。

1.物種滅亡是一種正常現象。(√)

2.人類活動對森林、草地和濕地等生態系統的破壞,不會導致生物多樣性削減。(×)

3.隨著人口的加速增長,物種滅亡有加速的趨勢。(√)

4.為了愛護生物多樣性,我們要把全部瀕危動植物移出原生長地,移入動植物園進行特別管理和愛護。(×)

5.我國在黃河三角洲上發覺大面積的野生大豆種群,國家有關部門下令大力愛護。愛護野生大豆種群的主要緣由是(A)

A.愛護生物多樣性,可從中獵取人類有用的生物基因

B.野生大豆是上等的飼料,經濟價值高

C.野生大豆的水土保持作用比較其他植被強

D.野生大豆是常見的美化綠化植被

學問點物種滅亡和生物多樣性愛護[問題探究]

讀教材P67圖4.13,探究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300年來世界人口數量呈________趨勢,世界物種滅亡數呈________趨勢,兩者之間呈________相關。

(2)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結論或推論?

(3)人類應實行哪些措施愛護生物的多樣性?

答案:(1)上升上升正

(2)人類活動(人口增多)加速了物種滅亡。

(3)建立自然愛護區——就地愛護、將瀕危物種移入相宜環境——遷地愛護和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離體愛護以及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等措施。

[(總結)深化]

1.物種滅亡的緣由

物種滅亡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人類不合理的生產及生活加速了物種的滅亡速度。

緣由表現自然緣由物種的平均壽命大約為500萬年,地球歷史上最近2億年以來,平均1.1年滅亡一個物種人為緣由人類社會早期以狩獵和采集為生,加劇物種滅亡,300萬年的狩獵歷史,是很多地區的野獸瀕于絕跡的緣由之一工、農

業生產活動大面積砍伐、火燒和開墾森林,草地過度放牧和過度墾殖,以及工業、城市和交通進展占用了大量土地,導致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破壞和大量丟失,保留下來的也都支離破裂,對野生物種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對物種的高強度捕獵和采集等,使野生物種難以正常繁衍;外來物種的大量引入或侵入,使原物種受到嚴峻威逼;土壤、水和大氣污染,危害了森林,特殊是給相對封閉的水生生態系統帶來毀滅性的影響2.生物多樣性的愛護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進展的基礎,但由于人類活動正在加速物種滅亡的速度,生物多樣性正在趨減。愛護生物多樣性主要有就地愛護和遷地愛護兩大類措施,詳細措施如下:(1)建立自然愛護區,愛護生態系統;(2)把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適當環境進行特別愛護和管理,如建立動植物園、瀕危動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如植物種子庫、動物精子庫等,以愛護遺傳資源。此外還應頒布相關的法律、法規。

[學法指導]圖示法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層次及物種滅亡和生物多樣性削減的緣由

[對點演練]

1.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中華秋沙鴨為我國一級重點愛護鳥類,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左右。中華秋沙鴨生活在河流與小型湖泊等濕地中,主要以淡水魚、蝦等為食。以長白山某河流作為繁殖地的中華秋沙鴨種群,春季為50余只,秋季遷徙時,數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達贛東北的越冬地,而其次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途中不斷死亡、導致數量削減的可能緣由,并提出愛護對策。

解析: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途中不斷死亡、導致數量削減的可能緣由應從遷徙路線上缺少休憩和覓食地、誤食被污染的食物、人或動物的獵殺等方面分析;愛護對策應從恢復濕地、治理污染、嚴禁獵殺、進行觀看與愛護、做好宣揚等方面分析。

答案:可能緣由:遷徙路線上缺少濕地等休憩和覓食地,疲憊饑餓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魚蝦;人或動物的獵殺等。

愛護對策:在遷徙路線上建設與恢復濕地,使濕地間距小于單日遷徙距離;治理水體污染;嚴禁獵殺;在遷徙路線上建立觀測點,組織志愿者觀看與愛護;做好愛護中華秋沙鴨的宣揚工作等。

2.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黑冠長臂猿是動物學、心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的主要試驗動物,僅分布在海南島和西雙版納。因人類的捕殺,海南島現僅存黑冠長臂猿約30多只,主要生活在霸王嶺林區。

材料二依據法國《科學與將來》雜志轉載的數據,目前全世界瀕危動植物已經達到10954種,其中動物達5423種,植物達5531種。以動物為例,全世界現存魚類的三分之一、哺乳類和爬行類動物的四分之一都面臨著滅亡的危急。此外,與1996年的統計數字相比,全世界生存受到威逼的鳥類已經從2059種上升到2133種,哺乳類動物從1978種上升到2133種,爬行類動物從407種上升到454種。

材料三下圖是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滅亡緣由圖。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態問題是什么?

(2)哺乳動物物種滅亡的主要緣由是什么?

(3)人類為何盡力愛護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解析:第(1)題,通過材料供應的數據,說明世界生物多樣性正在削減,物種滅亡加速。第(2)題,由材料三圖中信息可知:哺乳動物受威逼的兩大主要緣由:偷獵和棲息地的丟失。第(3)題,愛護生物物種的多樣性既有利于愛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又能更充分地利用生物的各種價值。

答案:(1)生物多樣性削減,物種滅亡加速。

(2)偷獵、棲息地的丟失。

(3)一是為了維護生態平衡,愛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且能給后人留下寬闊的生存空間;二是很多生物的利用價值還有待于人類討論和開發利用。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進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進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據此回答1~2題。

1.生物多樣性不包括()

A.遺傳多樣性B.物種多樣性

C.生態環境多樣性D.生態系統多樣性

2.下列關于物種滅亡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種滅亡本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所以對于物種滅亡人類無能為力

B.物種的數量如此巨大,所以我們不必杞人憂天

C.大規模的物種滅亡,在短期內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樣性,但是災變過后新的物種又在生成,使生物多樣性重新增加

D.人類新發覺物種數量超過滅亡或瀕危物種數量,所以對生物多樣性應保持樂觀態度

解析:1.C2.C第1題,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第2題,物種滅亡雖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但人類活動能加速或延緩其滅亡速度。物種滅亡會削減生物多樣性,但物種滅亡后還會產生新的物種,又增加生物多樣性。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