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礦物的定義礦物(mineral):是由地質作用
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
結構、在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相對穩定的天然結晶態的單質或化合物?!?
礦物和礦物學的概念幾點說明:1)天體如月球等天然形成的產物,也為礦物。人造(或在)礦物:或工廠里用人工方法制造出來的、與相應的天然礦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結構及性質的產物。如:人造寶石、水泥、爐渣等。2)
雖然礦物具有一定的成分、結構、形態和性質,并藉此可鑒別礦物種。但是,由于形成環境的復雜性,礦物的這些特征可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故這些特征??勺鳛榉从车V物成因的標志。如:方解石,低溫為菱面體高溫為六方板片狀.3)
任何一種礦物均只是在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相對穩定,得以保存。當外界條件改變至超出礦物的穩定范圍時,礦物即會變成在新的條件下穩定的其他礦物。稱為相變。4)礦物的集合體即組成巖石或礦石。公元前300年,Theophrastus在他的著作“De
Lapidibus”(石頭論)中,描述了16種礦物,揭開了礦物研究的序幕;同時中國古代《山海經》描述80種礦物和巖石。導致了很多化學元素的發現,對物理
學、化學基本理論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二、礦物學的發展回顧礦物學是地質科學中與數理化聯系最位緊密地分支學科,如礦物物理學就引入了固體物理和量子化學。反過來,上世紀中物理化學的發展奠定了礦物學的基礎。十九世紀中葉光學顯微鏡的應用,推動礦物學的發展。二十世紀主要經歷三次
:X-射線衍射晶體學實驗礦物學及形成物理化學條件的研究礦物譜學及礦物物理化學
由于X-射線衍射晶體學的成功應用,使人們可以從分子水平的層次上去描述礦物,對礦物本身的研究已較為成熟。目前,新的礦物學研究對象主要是那些經典礦物學領域邊緣的多學科交叉的問題,主要包括:微生物與礦物之間的作用礦物-水界面作用(土壤、水質量)礦物-大氣之間作用(大氣化學與全球變暖)采礦與環境修復(礦物與健康)與生命
相關的有機-無機相互作青銅時代,已能從某些礦物中提取金屬。礦物材料的廣泛應用及許多礦物性能的開發和利用,主要興起于二十世紀中葉,并日顯其重要地位,形成新興邊緣學科
——
礦物材料科學。2.礦物的用途礦物的用途:①作為提取其中有用成分(特別是冶煉金屬)的原料;②作為制造其他產品的原料;③利用礦物的某種特殊性能而作為材料直接應用。說明:以提取有用成分為目的礦物主要是金屬礦物;而作為材料直接應用或用作制造其他產品的原料的礦物,則以非金屬礦物為主。二、礦物學研究的意義礦物學研究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①
應用于地質找礦;②
研究作為礦產資源的礦物本身的開發和應用。現代礦物學的發展,不斷與相關科學相互滲透,從而產生了一些新興的邊緣學科和新分支。礦物學與其他學科的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中介提成合同協議
- 《2025鍍鋅鋼板水箱生產安裝合同》
- 2025企業辦公場地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供銷合同訂購黃芪
- 2025家居裝修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商務二手車買賣合同協議
- 2025版權許可合同內容
- 2025中式家具買賣合同模板
- 2025專營授權銷售合同
- 2025企業裝修合同(簡易版本)
- CJ/T 156-2001 溝槽式管接頭
-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園校2024年中考二模物理試題含解析
- 2024年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直屬事業單位招聘9人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公交車輛輕量化與節能技術
- 歷史類常識考試100題及完整答案
- 公立醫院運營分析總結報告
- 醫療機構執業登記匯報
- 群文閱讀《杜甫詩三首》(公開課課件)
- 《浙江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導則》
- 2023年福建省招聘事業單位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新修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