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2《第二次工業革命》歷史材料與解析人類邁入“電氣時代”1.工業革命的基本技術成就工業革命的四項基本技術成就是:第一,用機器取代了工具。與赤手空拳相比,這兩者都可以使人更為靈巧地進行某些特定的操作。其主要區別在于,工具是依靠人的體力,而機器則是依靠某種天然力。這里機器這個詞是按其18世紀的意義使用的,因為在當時和其后的很長時間里,原動機和其他機器并沒有嚴格的區分。從1875年勒洛給出的定義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機器是一些人為制造的固體零件的組合,借助于機器能夠使自然力產生某些明確的運動”。第二,引入新的原動力。新機器需要新的原動力,因為一些比較舊的原動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風是很廉價,但不大可靠;水則受當地條件的限制。但蒸汽就不會受這兩項缺點的制約,它不受天氣和季節的影響。蒸汽機的發明是工業革命的核心標志。第三,普遍適用的原動力。凡是需要的地方,都可以產生蒸汽機動力。這種機動性是機器時代最具特征的優點,使得許多沒有豐富水力資源的國家有可能實現工業化。此外,蒸汽機已經證明能夠比早先的原動力產生多得多的動力,因此遲早能把能量輸出提高到非常高的水平。第四,工廠成為生產組織的一種新形式。工廠在蒸汽機出現之前就早已有之。早期的紡織廠和鋼鐵廠都是這種類型的工廠,而不是具有中世紀和較早技術特征的作坊。可是在18世紀,工廠這個詞并不是按照現在的意義來使用的。那時的工廠只不過是一個店鋪、一個貨棧或一座庫房,只是到18世紀末這個詞才被用于表示磨坊或機械工廠。磨坊這個詞更為通用,因為在那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機器往往是巨大的水車。16世紀的英格蘭,不僅面粉廠而且連使用榔頭和風箱的鋼鐵廠和鍛造廠,都是依靠水車工作的,首家棉織廠也不例外。在1844年頒布的《紡織工廠法案》中,首次在法律上使用了工廠這個詞。到1800年,由蒸汽機驅動的密集的機器已成為工業革命的一個特征,但這肯定不是唯一的方式;許多制造活動仍然在作坊里進行著,工業革命中部分工廠曾經受到過很大壓力。──查爾斯·辛格等主編、辛元歐主譯《技術史》第四卷【解讀】這份材料選自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查爾斯·辛格等主編《技術史》第四卷的第5章中部分內容。這份材料說明,英國科學史家歸納工業革命的四項基本技術成就是:第一,用機器取代了工具。第二,引入新的原動力。第三,普遍適用的原動力。第四,工廠成為生產組織的一種新形式。資本主義的近代工業產生以來,已經歷了三次大的技術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是18世紀的工業革命。這次技術革命是以工作機的出現為起點,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的。這種從手工工具到機械化的轉變,是牛頓力學的科學成果廣泛應用于生產的結果。不過,這次工業革命,基礎理論與生產技術的結合,還不如以后那樣緊密,蒸汽機的發明主要是工人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果,只是在研究提高蒸汽機效率的基礎上才創立了熱力學的理論。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是以電力能源和內燃機的發明及廣泛應用為標志的。同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較,也可以說電氣化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電力工業的出現使科學技術進入了現代時期?,F代科學技術不同于19世紀以前的近代科學技術,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科學技術到了這個時期已經比較復雜,分科很細很多,靠一個行業已經解決不了生產發展所提出的任務,必須許多行業和科研分科在一起工作;研究和生產設備也需要多種專門力量。而以前,科技工作多采用個體勞動方式,并沒有社會化。1881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個人投資,在門羅公園建立了第一個科學技術研究所,其是美國許多巨大的工業研究實驗室的原型。在這里,科研工作從個體勞動轉變為集體勞動,科學知識同工業技術的結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壟斷組織的出現2.壟斷組織的出現“美孚石油公司”──石油托拉斯①──的臭名遠揚的歷史,可使讀者了解自由民主共和國的資產階級在組織托拉斯時敢于干出什么勾當……美國人所說的石油時代,大約開始于1860年。開掘石油成為美國資產階級的理想。成千上萬的資本家涌往石油區域。賓西法尼亞人開始鉆井,汲出并提煉這種高價的液體。美元傾注如雨。事業十分順利。1872年,正在這項投機狂熱的最高峰時,晴天一聲霹靂,這個石油王國土崩瓦解了。調查結果揭露,一系列企業的破產是由于“南方開發公司”造成的。該公司在普遍破產聲中犧牲別人而繁榮起來,是由約翰·洛克菲勒所領導的十二個冒險家所創立的。這批石油工業家一生一世也沒有開掘過一公斤石油,并且只是因點燈才知道煤油;其中有一個新聞記者、幾個律師、銀行職員、棉花商人、糖廠老板等等。1870年,該公司資本額估計為500萬法郎。這批資產階級海盜,“雖然其中沒有一個人住在石油區,沒有一個領有一個石油泉,或一塊油田”,卻支配著石油的開掘與提煉。他們不但對消費者霸占出售的專利權,而且對生產者有規定售價權利。生產者不得不受他們意志支配,因為洛克菲勒公司和賓西法尼亞鐵路局簽訂了合同,依此合同,鐵路局對于不愿出售給南方開發公司的石油生產者,必須加倍征收運費,而且為該公司的利益,鐵路局又必須進行必要的運費率上的變更,監視該公司的競爭者的一切運輸。因為這買賣既已成為他們從生產方面取得貢物的法術,洛克菲勒公司就顯出很多商業的技巧。他們掌握了供輸油用的鐵路、運河航線;因此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地對生產課稅……南方開發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的前身──這些冒險家,對獨立生產者進行兇惡的斗爭。在這一方面,他們不擇任何手段:武裝襲擊、炸毀工場和工廠、放火焚燒油井,無所不用。結果查明,賓西法尼亞鐵路局用特惠的運費幫助該公司。獨立生產者則須付加倍的石油運費;而這超額運費的50%又歸入石油公司的腰包……不僅如此,鐵路局對獨立生產者不給予油罐車,所以他們不得不把石油裝入桶內;但還是沒有辦法,因為鐵路局拒絕撥發給裝油桶的普通車輛……在敷設了輸送石油到油車或油船的地下油管后,類似的行徑更變本加厲。這種輸油管落在石油托拉斯手里;獨立石油生產者組成辛迪加②來敷設新油管。這時南方開發公司組織一幫流氓,發給手槍和機槍來對付那些鋪管的挖土工人,并把鉤子發給這些流氓來掘出埋在地下的管道。甚至使用大炮……在把石油生產搶到手后,石油托拉斯趕快又把枷鎖加在零售商頭上。為了迫使零售商只賣美孚石油公司的石油,公司壓低油價,把油售給他們的競爭者;假如還達不到目的,公司就在這批頑固商人的店旁開設支店,把所有貨都按低價出售,直到把對方弄到完全破產為止。──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下冊【解讀】這份材料選自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系列中,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下冊。這份材料是拉法格所著《美國的托拉斯》(1904年)一書部分內容,其生動地描繪了洛克菲勒及賓西法尼亞石油工業的“美孚石油”托拉斯,采用強盜手段吞并其他中小石油生產者,最后形成壟斷石油公司的歷史。洛克菲勒家族領導的“美孚石油”公司,不僅是美國最大壟斷組織,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壟斷組織,是最典型的國際壟斷組織?!咀⑨尅竣偻欣梗菏怯稍S多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或商品有密切關系的企業合并組成的,參加的企業在生產、商業及法律上都失去獨立性,由托拉斯的理事會統一管理一切,原企業主成為股東,按其股份取得紅利。②辛迪加:是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關于共同銷售商品和統一采購原料的協定,參加的企業雖然保留生產上的獨立性,但銷售和采購則由總辦事處統一處理。3.卡特爾的基本特征〔材料一〕“法本化學工業公司”康采恩①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同整個德意志歷史平行發展的。它創辦時也就是德意志開始統一的時候。1863年,在霍赫斯特城創立的化學企業總共只有5個工人,1865年,在路德維希港創立企業有30個工人。這些小型化學工廠后來成為整個工業帝國──“法本化學工業公司”──的中心……在路德維希港的企業,名為“巴登笨胺和蘇打廠”,在1875年擁有工人885人、資本1650萬馬克;到1900年在該廠工作的有6700工人,1914年達到11000人,工廠占地面積達200公頃,沿萊茵河岸,在注入該河的內卡河口處,延長到兩公里半?;艉账固厝玖蠌S也以同樣速度發展起來。1880年在該廠工作的有1900工人,而到1912年達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練的化學家和工程師。內部的競爭和日益加劇的工業集中導致了卡特爾②的建立……在某種程度上,化學工業的卡特爾化是按著一般的途徑進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證少數上層領導人大權獨攬來維持規定的價格標準,消除競爭,以杜絕外國競爭的保證關稅來保證在市場上的穩定地位;以較少數企業但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方法,來實現生產率的某種提高。向這個目標發展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始于1904年,那時六個大公司統治著德國化學工業市場,它們組成了兩大集團,或稱卡特爾……這兩個卡特爾所訂的卡特爾協定的原則是相同的……正是在這個時期開始采用“共利”這個名稱,用來標志德國的染料卡特爾。上文說過,“共利”即“共同利益”之意;這是標志卡特爾的方法之一。當然,同時在德國還有其他的大卡特爾。但是這個染料卡特爾獲得了它這一部門的全世界統治地位。它具有卡特爾的最完備樣式。──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下冊〔材料二〕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說,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壟斷。因為幾十個大企業彼此之間容易成立協定;另一方面,正是企業的規模巨大,造成了競爭的困難,產生了壟斷趨勢。──《列寧選集》第二卷【解讀】材料一選自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系列中,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下冊。這份材料描寫了一個最大的德國壟斷公司的形成,從其形成過程中,可以看出卡特爾的基本特征及德國化學工業內各式各樣的競爭方式。材料二選自列寧撰寫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文。在19世紀末,科學技術及資本主義工業的蓬勃發展,促使生產和資本的迅速集中,為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創造了物質前提。資本主義經濟的激烈競爭,導致頻繁地出現經濟危機,而經濟危機又促使競爭加劇,從而大大促進了資本的集中。在危機中大批中小企業破產,而擁有巨額資本的大企業,有能力采用最新技術裝備,加緊排擠吞并中小企業,進一步擴展自己企業規模。于是出現大企業聯合起來,建立了壟斷組織。從19世紀70年代起,首先在重工業和運輸部門中,產生了卡特爾、辛迪加、康采恩、托拉斯等各種形式的壟斷組織。雖然各個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發展和生產集中程度不同以及其他具體歷史經濟條件的不同,各國壟斷組織生產的時間和形式也不盡相同,但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先后走上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咀⑨尅竣倏挡啥鳎菏怯刹煌慕洕块T的許多企業聯合組成的壟斷組織。它包括工業、貿易、銀行、運輸和保險公司等企業。目的在于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以獲取高額利潤。參加康采恩的企業,在法律上保有獨立性,但實際上受其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本家集團(一般是銀行資本家)通過參與制加以控制。②卡特爾:是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劃分銷售市場、確定產品產量或商品價格的協定,參加者在生產上和商業上仍保存獨立性。世界連成一體4.科技革命帶來世界新變化〔材料一〕在最近的250年里,五大新的原動機已經產生出一般稱為機器時代的新時代。18世紀發明了蒸汽機;19世紀創造了水輪機、內燃機和汽輪機;20世紀又有燃氣輪機問世。歷史學家往往會杜撰出名言警句來表示歷史的運動或潮流。例如,“工業革命”這個詞就常常用來描述從18世紀初至19世紀下半葉這段時期的發展。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運動,但同時期的物質進步和社會動蕩相結合又產生了激動人心的深刻變化,如果考慮到這些非同尋常的日子,應該完全可以稱其為革命。──查爾斯·辛格等主編、辛元歐主譯《技術史》第四卷〔材料二〕20世紀前半期,創新的源泉發生了變化……創新的開發機構,使尋求技術變化機會的拿薪俸的工程師、科學家階層的人數增加,而使個體發明家、小企業家人數減少,不過后者作為一種競爭性的創新仍然存在……隨著戰爭與技術創新的關系日益密切,技術創新不再只是一種商業活動(不過其目標往往是商業性質的),它同樣會發生于諸如醫療和戰爭之類種種非商業活動中。──查爾斯·辛格等主編、姜振寰等主譯《技術史》第六卷【解讀】材料一選自英國著名科學史家查爾斯·辛格等主編《技術史》第四卷的第5章中部分內容。這份材料說明,“在最近的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網側獨立儲能示范項目數字化方案(參考模板)
- 2025年可生物降解有機垃圾厭氧發酵裝置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不孕不育醫院項目建議書
- 2025年血液灌流吸附器項目合作計劃書
- 我國基本法憲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277題
- 文化遺產保護的數字化策略
- 2025年重氮化合物項目發展計劃
- 保險行業數字化理賠服務在自然災害應對中的實戰分析報告
- 2025年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中網絡安全問題研究報告
- 2025年遠程醫療服務在分級診療中的遠程醫療人才培養報告
- 直流屏原理-課件
- 加藥設備安裝 檢驗批施工質量驗收表
- 崗位技能評定機考考場規則
- 盡職調查所用相關表格(全)
- 三基-學校兒童少年衛生學(200題)練習
- 老年康養服務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參考范文
- 生物質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的測定
- 枸杞采摘合同
- 渦流探傷儀設計方案
- 張家界船舶工業項目建議書【模板范本】
- 來料檢驗報告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