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1張若虛(約660~約720)
初唐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全唐詩》僅存其詩兩首。一首《代答閨夢還》,風格柔靡,近齊梁體,水平一般。一首則是《春江花月夜》,是歷代傳誦的名篇。人以文傳,張若虛就是靠這首詩流傳聞名的。張若虛(約660~約720)2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創制者是誰,說法不一。或說“未詳所起”;或說陳后主所作;或說隋煬帝所作。今據郭茂倩《樂府詩集》所錄,除張若虛這一首外,尚有隋煬帝二首,諸葛穎一首,張子容二首,溫庭筠一首。它們或顯得格局狹小,或顯得脂粉氣過濃,遠不及張若虛此篇。
春江花月夜3春江花月夜
這一舊題,到了張若虛手里,突發異彩,獲得了不朽的藝術生命。時至今日,人們甚至不再去考慮舊題的原始創制者究竟是誰,而把《春江花月夜》這一詩題的真正創制權歸之于張若虛了。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春江花月夜4文章標題點出幾種意象?春江花月夜思考題1:文章標題點出幾種意象?春江花月夜思考題1:5江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思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常東。
——李后主《相見歡》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江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6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葬花辭》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7落花綜觀中國詩歌史,寫花開的少,寫花落的多。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繽紛的落花是中國古典詩歌傷春主題的核心意象。以落花為媒介,用優美流暢的語言表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嘆,幾乎涵蓋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落花8春送春而血淚滿腮,悲秋而紅顏慘目。—陳繼儒《小窗幽記》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春日遲遲,……女心傷悲。
——《詩經·七月》
春送春而血淚滿腮,悲秋而紅顏慘目。9月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溫庭筠《菩薩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
月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10明月面對宇宙的浩瀚,明月的無窮,人生的有限,多少傷時、惜時、嘆時之作流傳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盤”意化為如流水一般東去不回的時間意象,讓人在浩淼無窮、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頓生渺小之感、短暫之感,更激起和歷史洪流相融,奮力在短暫的人生中有為的斗志。當然,月還是愁緒、情愛的代表意象。明月11春江花月夜朗誦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全詩四句一韻,一共九韻。春江花月夜朗誦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12這些意象中重點強調哪一個意象?請欣賞全詩,并思考課文寫了它的哪幾種狀態?
“月”是全詩的靈魂。這些意象中重點強調哪一個意象?請欣賞全詩,并思考課文寫了它的13
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月外在線索月外在線索14找出明寫“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的詩句
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本詩以“月”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時間順序為線索展開
找出明寫“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15感知全詩,劃分層次(1——8)(9——16)(17——36)感知全詩,劃分層次(1——8)(9——16)(17——3616整體感知:詩歌融入了自然的景、宇宙的理、人間的情。一洗六朝以來、流毒于初唐的宮體詩空洞艷俗之風,意境開闊高遠。整體感知:17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景物美【賞析】首句落筆扣題,題目中的春、江、月都在句中。(夜則隱含詩中)。春江潮漲,江面開闊;江水與海水相接,水勢浩蕩,洪波翻涌。浪涌中涌出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明月的清輝灑在萬頃江波之上,所見之處水光粼粼,美妙異常。這是一幅極富動感、有聲有色、有遠有近、這是一幅極富動感、有聲有色、有遠有近、有上有下的立體畫。它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春江潮漲、江海難分、明月冉冉上升而華光萬里的圖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18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賞析
詩人用其生花妙筆,繼續渲染春江月夜的神往之處: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個芳草萋萋、繁花滿樹的幽處。接著,詩題中的“花”終于亮相了:但見月華灑在花樹上,朵朵花兒晶瑩可愛。然后,詩人將鏡頭推向空中,但見月色溶溶,月光如凝霜朦朧。鏡頭再轉向江畔沙灘,銀色沙灘和乳色月光融為一體,無法區分。如畫的描寫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19意境?
春江花月圖寫景特色小結:開篇8句,詩人入手擒題,就題生發,勾勒了一幅壯麗高遠、靜謐幽美、空靈夢幻的春江花月圖。自然美景,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紛至沓來,它們因為一輪明月的映照,達到了美的極致。意境?20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哲理美面對明月,詩人產生了什么思考?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21千年的嘆問宇宙無窮、人生短暫詩人呈現的是否是悲觀消極的態度?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曹植《送應氏》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詠懷》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把酒問月》千年的嘆問宇宙無窮、人生短暫詩人呈現的是否是悲觀消極的態度?22這類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這類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2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就個體而言,何其短暫;就整個人類而言,則又是代代相傳,無窮無盡,與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間!詩人跳出了個人生命意義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懷來關注人類,表現了他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哀而不傷”人生代代無窮已,就個體而言,何其短暫;就整個24蘇子曰:“……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春江花月夜好課件25《春江花月夜》的傷感是少年式的感傷迷惘,并非是曾經滄海的苦痛。人生由此而走向成熟。初唐詩歌也是唐詩的少年時期。“盛唐的李白代表青春,初唐的張若虛代表少年。”(李澤厚語)時代之音《春江花月夜》的傷感是少年式的感傷迷惘,并非是曾經滄海的苦痛26詩中的透露出來的時代氣象《春江花月夜》《天凈沙?秋思》——治世之音——亂世之音詩中的透露出來的時代氣象——治世之音——亂世之音27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詩中的相思離別是一種無奈和渺茫。晚唐李商隱《無題》詩中的相思離別是一種無奈和渺茫。晚唐28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不勝愁”,愁什么?誰在愁?白云:喻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青楓浦、南浦:泛指送別之地,類似“長亭”。“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杜甫《南浦別》)
扁舟子:指漂泊江湖的游子。明月樓:泛指相思之所。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情感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不勝愁”,愁什么?誰在愁29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兩個問句表明什么?不確指某人的分別,揭示聚散離合、相思愛戀乃人世間普遍的情感,是人類永恒的話題。第一層:總寫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游子兩地思念。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兩個問句表明什么?30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第二層:思婦懷遠可憐樓上月徘徊,第二層:思婦懷遠31(1)擬人手法,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2)賦予月亮人的靈性,它似乎也為思婦而傷心、對她憐憫,不忍離去。(3)與后文的“卷不去”、“拂還來”相呼應,寫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種做法卻惹得思婦更為思念。1、賞析“徘徊”一詞的表達作用(1)擬人手法,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2)賦予月亮人的靈性,它似乎也為思婦而傷心、對她憐憫,不忍離去。(3)與后文的“卷不去”、“拂還來”相呼應,寫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種做法卻惹得思婦更為思念。(1)擬人手法,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1、賞析“徘徊”一詞的表322“魚龍”、“鴻雁”兩詞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魚龍、鴻雁本來是月光下的景物,此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魚龍、鴻雁是古代用于互傳音訊的載體,此處暗含有魚雁不能傳音訊之意。可見二人音訊斷絕,相思無著落。思婦懷遠,相思無著落2“魚龍”、“鴻雁”兩詞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33
第三層:游子思歸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第三層:游子思歸341、“落花”,表傷春惜春表達思歸之切。2、“無限路”,表達有家難歸之無奈。3、借“落月”意象,烘托思家不得的凄苦傷感。這部分借助哪些意象表現了游子的思歸之情。1、“落花”,表傷春惜春表達思歸之切。這部分借助哪些意象表現35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有哪些情?
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有哪些情?不絕如36結尾落在一個“情”字。花落了、春盡了、月沉了,全化為了濃濃的情。“故言春、江、花、月、夜五字,最顯一個月字,蓋月非月,月乃人之魂也,月乃人之情也”。結尾落在一個“情”字。花落了、春盡了、月37本詩的感情基調:詩中盡管不無人生苦短的傷感,然而讀來輕曼如煙,悠悠惆悵中還交織著對生命的依戀,對青春的珍惜,對“人生代代無窮已”、與明月長久共存相伴的一絲欣慰;盡管也有夫婦別離的哀愁,但是寫來柔婉似水,綿綿相思中飽和著“借明月寄相思”的脈脈溫情,含蘊著對愛情的重逢的美好企盼。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本詩的感情基調:38《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仿佛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39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云、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加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40
一是詩中多處用了比喻
“月照花林皆似霰”(明喻)生動地再現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綺麗景象,并與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構成有機的聯系。“空里流霜不覺飛”(暗喻),是抬頭仰望所見。由花林似霰,進而聯想到月光如霜。雖則如霜,卻只覺得它像水似的“流”,而不覺得它像霜那樣“飛”,寫出了月光的柔和細膩。二、暗示手法抒寫相思之情“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遠去,“月徘徊”暗示思婦徘徊樓臺、望月思人;月照“妝鏡臺”暗示思婦對鏡傷懷;月光“卷不去”、“拂還來”暗示相思之情纏綿悱惻、難以排遣;“夢落花”暗示春將盡;“落月復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歸等等,都使人與物、情與景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一是詩中多處用了比喻“月照花林皆似霰”(明喻)生41
三、運用擬人手法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兩句中的“待”、“送”兩字,運用了擬人化手法。把月亮寫得很有感情,為了見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長明不衰。詩人由仰望月輪,又低頭見長江“送”走的一江春水。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這滔滔流水“送”走的嗎?“可憐樓上月徘徊”,“徘徊”將明月擬人化,既寫出明月光影明滅的自然屬性,又將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憐憫思婦的孤獨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婦身旁,久久徘徊,不忍離去。人多情而物無情,運用擬人手法,將人的感情移植到物身上,使物也飽含深情。
三、運用擬人手法“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42
這首詩從月生寫到月落,把現實的情景和詩中人物的夢境結合在一起,寫得迷離恍惚,氣氛朦朧。詩的感情隨著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漸展開、變化,忽此忽彼,亦虛亦實,跳動著,斷續著。有時讓人覺得難以把握,但又覺得有深邃的東西在里邊,值得深入發掘。這就是人生的短暫,離別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麗。四、虛實相生、情景交融這首詩從月生寫到月落,把現實的情景和詩中人物的夢境43五、課堂小結本詩融景情理為一體,盡情描繪春江月夜澄澈空明之美景,謳歌人間美好的愛情,抒寫人生的離別之感,并把對人生哲理的感悟,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幽美而邈遠的意境,成為詩中的絕響。是一輪明月,成就了春江月夜如詩如畫的美景;是一輪明月,引出了詩人對宇宙人生的無窮感慨;是一輪明月,平添了思婦游子的幾多愁情?一輪明月將景情理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詩歌的境界十分開闊高遠。五、課堂小結本詩融景情理為一體,盡情描繪春江月夜44七、作業1、任選一片段進行改寫,要求用散文化的筆觸,展開聯想與想象,敘事要用第一人稱的口吻,注意寫出人物的內心;2、背誦全詩。七、作業45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46張若虛(約660~約720)
初唐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全唐詩》僅存其詩兩首。一首《代答閨夢還》,風格柔靡,近齊梁體,水平一般。一首則是《春江花月夜》,是歷代傳誦的名篇。人以文傳,張若虛就是靠這首詩流傳聞名的。張若虛(約660~約720)47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創制者是誰,說法不一。或說“未詳所起”;或說陳后主所作;或說隋煬帝所作。今據郭茂倩《樂府詩集》所錄,除張若虛這一首外,尚有隋煬帝二首,諸葛穎一首,張子容二首,溫庭筠一首。它們或顯得格局狹小,或顯得脂粉氣過濃,遠不及張若虛此篇。
春江花月夜48春江花月夜
這一舊題,到了張若虛手里,突發異彩,獲得了不朽的藝術生命。時至今日,人們甚至不再去考慮舊題的原始創制者究竟是誰,而把《春江花月夜》這一詩題的真正創制權歸之于張若虛了。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春江花月夜49文章標題點出幾種意象?春江花月夜思考題1:文章標題點出幾種意象?春江花月夜思考題1:50江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思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常東。
——李后主《相見歡》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江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51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葬花辭》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52落花綜觀中國詩歌史,寫花開的少,寫花落的多。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繽紛的落花是中國古典詩歌傷春主題的核心意象。以落花為媒介,用優美流暢的語言表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嘆,幾乎涵蓋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落花53春送春而血淚滿腮,悲秋而紅顏慘目。—陳繼儒《小窗幽記》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春日遲遲,……女心傷悲。
——《詩經·七月》
春送春而血淚滿腮,悲秋而紅顏慘目。54月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溫庭筠《菩薩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
月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55明月面對宇宙的浩瀚,明月的無窮,人生的有限,多少傷時、惜時、嘆時之作流傳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盤”意化為如流水一般東去不回的時間意象,讓人在浩淼無窮、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頓生渺小之感、短暫之感,更激起和歷史洪流相融,奮力在短暫的人生中有為的斗志。當然,月還是愁緒、情愛的代表意象。明月56春江花月夜朗誦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全詩四句一韻,一共九韻。春江花月夜朗誦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57這些意象中重點強調哪一個意象?請欣賞全詩,并思考課文寫了它的哪幾種狀態?
“月”是全詩的靈魂。這些意象中重點強調哪一個意象?請欣賞全詩,并思考課文寫了它的58
月亮:升起——高照——西斜——沉落月外在線索月外在線索59找出明寫“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的詩句
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本詩以“月”為中心、以月升月落的時間順序為線索展開
找出明寫“明月初升”、“月上中天”、“月漸西落”、“月沉江海60感知全詩,劃分層次(1——8)(9——16)(17——36)感知全詩,劃分層次(1——8)(9——16)(17——3661整體感知:詩歌融入了自然的景、宇宙的理、人間的情。一洗六朝以來、流毒于初唐的宮體詩空洞艷俗之風,意境開闊高遠。整體感知:62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景物美【賞析】首句落筆扣題,題目中的春、江、月都在句中。(夜則隱含詩中)。春江潮漲,江面開闊;江水與海水相接,水勢浩蕩,洪波翻涌。浪涌中涌出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明月的清輝灑在萬頃江波之上,所見之處水光粼粼,美妙異常。這是一幅極富動感、有聲有色、有遠有近、這是一幅極富動感、有聲有色、有遠有近、有上有下的立體畫。它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春江潮漲、江海難分、明月冉冉上升而華光萬里的圖景。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63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賞析
詩人用其生花妙筆,繼續渲染春江月夜的神往之處: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個芳草萋萋、繁花滿樹的幽處。接著,詩題中的“花”終于亮相了:但見月華灑在花樹上,朵朵花兒晶瑩可愛。然后,詩人將鏡頭推向空中,但見月色溶溶,月光如凝霜朦朧。鏡頭再轉向江畔沙灘,銀色沙灘和乳色月光融為一體,無法區分。如畫的描寫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64意境?
春江花月圖寫景特色小結:開篇8句,詩人入手擒題,就題生發,勾勒了一幅壯麗高遠、靜謐幽美、空靈夢幻的春江花月圖。自然美景,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紛至沓來,它們因為一輪明月的映照,達到了美的極致。意境?65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哲理美面對明月,詩人產生了什么思考?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66千年的嘆問宇宙無窮、人生短暫詩人呈現的是否是悲觀消極的態度?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曹植《送應氏》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詠懷》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李白《把酒問月》千年的嘆問宇宙無窮、人生短暫詩人呈現的是否是悲觀消極的態度?67這類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這類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68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就個體而言,何其短暫;就整個人類而言,則又是代代相傳,無窮無盡,與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間!詩人跳出了個人生命意義的小圈子,用博大的情懷來關注人類,表現了他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哀而不傷”人生代代無窮已,就個體而言,何其短暫;就整個69蘇子曰:“……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春江花月夜好課件70《春江花月夜》的傷感是少年式的感傷迷惘,并非是曾經滄海的苦痛。人生由此而走向成熟。初唐詩歌也是唐詩的少年時期。“盛唐的李白代表青春,初唐的張若虛代表少年。”(李澤厚語)時代之音《春江花月夜》的傷感是少年式的感傷迷惘,并非是曾經滄海的苦痛71詩中的透露出來的時代氣象《春江花月夜》《天凈沙?秋思》——治世之音——亂世之音詩中的透露出來的時代氣象——治世之音——亂世之音72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詩中的相思離別是一種無奈和渺茫。晚唐李商隱《無題》詩中的相思離別是一種無奈和渺茫。晚唐7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不勝愁”,愁什么?誰在愁?白云:喻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青楓浦、南浦:泛指送別之地,類似“長亭”。“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杜甫《南浦別》)
扁舟子:指漂泊江湖的游子。明月樓:泛指相思之所。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情感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不勝愁”,愁什么?誰在愁74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兩個問句表明什么?不確指某人的分別,揭示聚散離合、相思愛戀乃人世間普遍的情感,是人類永恒的話題。第一層:總寫春江花月夜中思婦與游子兩地思念。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兩個問句表明什么?75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第二層:思婦懷遠可憐樓上月徘徊,第二層:思婦懷遠76(1)擬人手法,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2)賦予月亮人的靈性,它似乎也為思婦而傷心、對她憐憫,不忍離去。(3)與后文的“卷不去”、“拂還來”相呼應,寫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種做法卻惹得思婦更為思念。1、賞析“徘徊”一詞的表達作用(1)擬人手法,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2)賦予月亮人的靈性,它似乎也為思婦而傷心、對她憐憫,不忍離去。(3)與后文的“卷不去”、“拂還來”相呼應,寫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種做法卻惹得思婦更為思念。(1)擬人手法,寫出月游移不定的動態1、賞析“徘徊”一詞的表772“魚龍”、“鴻雁”兩詞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魚龍、鴻雁本來是月光下的景物,此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魚龍、鴻雁是古代用于互傳音訊的載體,此處暗含有魚雁不能傳音訊之意。可見二人音訊斷絕,相思無著落。思婦懷遠,相思無著落2“魚龍”、“鴻雁”兩詞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作簡要分析78
第三層:游子思歸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第三層:游子思歸791、“落花”,表傷春惜春表達思歸之切。2、“無限路”,表達有家難歸之無奈。3、借“落月”意象,烘托思家不得的凄苦傷感。這部分借助哪些意象表現了游子的思歸之情。1、“落花”,表傷春惜春表達思歸之切。這部分借助哪些意象表現80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有哪些情?
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有哪些情?不絕如81結尾落在一個“情”字。花落了、春盡了、月沉了,全化為了濃濃的情。“故言春、江、花、月、夜五字,最顯一個月字,蓋月非月,月乃人之魂也,月乃人之情也”。結尾落在一個“情”字。花落了、春盡了、月82本詩的感情基調:詩中盡管不無人生苦短的傷感,然而讀來輕曼如煙,悠悠惆悵中還交織著對生命的依戀,對青春的珍惜,對“人生代代無窮已”、與明月長久共存相伴的一絲欣慰;盡管也有夫婦別離的哀愁,但是寫來柔婉似水,綿綿相思中飽和著“借明月寄相思”的脈脈溫情,含蘊著對愛情的重逢的美好企盼。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本詩的感情基調:83《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機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醫學院《機械工程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化工原理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高考語文試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亞城市職業學院《管理工程數學基礎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三鑫職業技術學院《媒介公關與危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大學《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司法文書寫作與法律文獻檢索》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大氣污染控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護理學基礎實驗(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建設工程防滲漏驗收檢查表
- 鐵皮石斛 組織培養 栽培 試驗 實驗
- 中國聯通cBSS系統使用培訓-第一部分
- 貨幣的起源與發展
- 森林防火PPT課件
- 建筑材料送檢統一規定
- 艏艉密封裝置安裝工藝規程
- 2020年精品收藏微型企業創業扶持申請書全套表格
- 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學籍證明四川
- 15MW雙饋風力發電機電氣原理圖
- 《真的愛你》諧音歌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