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氧艙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_第1頁
醫用氧艙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_第2頁
醫用氧艙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_第3頁
醫用氧艙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_第4頁
醫用氧艙的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題分政策法類:規發文日期:索引號:發文單位:公文名稱:醫用氧艙操作規程醫用氧艙操作規程一、開艙前準備(一)每次開艙前反復檢查氧艙各個部件及電器控制系統是否處于完善狀 態,氧艙必須在保證無故障的情況下,才能開艙使用。(二)檢查壓縮空氣氣源是否足夠滿足兩次治療必需的供氣量,并打開供 氣閥。(三)檢查氧氣氣源,表壓不少于0.40.6MPa。(四)檢查操縱臺上各加減壓和供排氧閥門是否關閉。(五)打開操縱臺上的總電源開關,接通所需使用的各種儀器、儀表電源 (監視器、測氧儀、對講機、音箱)。(六)檢查病人吸氧面罩和三通閥連接是否正確,并交待正確吸氧方法。(七)檢查并關閉遞物筒內外蓋,關閉內外蓋上的放氣閥

2、。(八)將霧化吸氧裝置閥調試到適合部位,安裝好霧化藥物瓶。(九)檢查進入氧艙人員著裝,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易揮發等物品及與 治療無關的任何用品。(十)宣教進艙須知(詳見進高壓氧艙須知)。(十一)凡多人艙要求必須2人同時操艙。(十二)工作期間嚴禁做一切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二、氧艙工作運行1 / 10(一)加壓階段(15min)1、應嚴格掌握加壓速度,并詢問艙內人員的感覺。加壓初始階段應緩慢加 壓。2、加壓過程中,應經常詢問艙內人員的感覺及中耳調壓情況,如艙內人員 反映適應時,立即停止加壓并通知醫生做好對癥處理。(二)穩壓階段(60min)1、艙內壓力加至治療壓力后,打開操縱臺上的供氧閥和霧化吸氧控

3、制閥, 通知患者戴好面罩開始吸氧。供氧壓力應保持在0.40.6MPA范圍內,同時打開 操縱臺上的排氧閥。2、監測艙內氧濃度,嚴格控制在23%以內。如氧濃度增高過快應及時查明 原因并及時排除,同時應通風換氣。3、吸氧結束時,應及時關閉氧氣氣源。(三)減壓階段(15min)1、通知艙內人員準備減壓,按規定減壓方案操作,表壓超過0.12MPA,總 減壓時間不少于30分鐘。2、患者出艙后,關閉操縱臺電源及各種閥門,對艙內進行常規的檢查、算 帳和消毒。3、每日下班前通知中心供氧站關閉輸氧管。4、將操艙記錄填寫統統??諝饧訅号撝委熁颊哌M艙須知一、高壓氧治療的患者,須經高壓氧??漆t生檢查同意后憑卡治療。應準

4、 時到達,過時不候。二、嚴禁將火種(如:打火機、火柴、手機等)及易燃、易爆、易揮發物 品(如汽油、油脂)帶入艙內,必須穿純棉衣服入艙。2 / 10三、勿將手表、鋼筆及其他與治療無關的物品帶入艙內。四、治療期間合宜吃產氣類食物,如:豆制品、蔥、蒜等。五、進艙前要排空大、小便。六、按要求更換醫院專用服裝和鞋套。七、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適應應隨時報告醫務人員,等候處置。八、進艙治療必須服從醫務人員指揮。九、加壓過程中,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做好中耳調壓,出現耳痛等適應及時 向醫務人員說明。十、吸氧時,請勿過度呼吸,如果出現口唇、肢體麻木或抽搐立即停止吸 氧,及時報告醫務人員。十一、切勿隨意亂動艙內設備,以免發

5、生意外。十二、保持艙內安靜整齊。空氣加壓艙緊張情況處理應急預案當艙內發生火災、人為破壞等情況時,操作人員應沉著果斷作出如下處 理:一、迅速關閉供氧、供氣閥門,切斷總電源并打開應急電源。二、指導艙內人員自救,使用艙內滅火器或艙內水噴淋系統滅火。三、迅速打開緊張減壓閥等減壓裝置,力爭盡快減壓。四、立即通知火警、保衛部門和單位領導,作好搶救工作。五、保護現場,以便查清事故原因。注:事故發生時本科相關人員應各司其職,如有可能以上幾款可同時進 行。遞物筒操作規程(一)由艙內向艙外傳遞物品1、由艙外操作人員關閉并鎖緊外門,關閉壓力平均閥。3 / 102、由艙內操作人員打開內門壓力平均閥,以便向筒內充氣加壓

6、。3、當平均閥氣流聲消失時、或筒外門上壓力表與艙內壓一致時,表明筒內 壓力已與氧艙壓力平均,即可松開閉鎖裝置,打開內門。4、放入需要遞出的物品,關好并鎖緊內門,關好平均閥。5、報告艙外操作人員,可行取物操作。6、艙外操作人員得到艙內報告后,先打開外門壓力平均閥,進行減壓。當 送物筒壓力表指針回零或平均閥門氣流聲已消失,即可松開閉鎖裝置,打開外 門,取出物品。7、由于送筒外門是外開式結構,在開門操作時必須注意安全。(1)必須在筒內壓力徹底解除后,方可松開閉鎖裝置;(2)操作人員應站在筒外開口一側操作,以防筒內的余壓或操作錯誤時, 因筒內壓力而造成損害。(二)由艙外向艙內傳遞物品1、操作人員應檢查

7、遞物筒外門處于何種狀態,如處于關閉時,應按(一) 6.程序操作。2、放入需要遞進的物品。3、關好外門,關好壓力平均閥。4、報告艙內操作人員可行取物操作。5、艙內操作人員得到艙外的報告后,進行取物操作其程序,按(一)2.3. 操作。6、取出物品后應及時關好內門和壓力平均閥。高壓氧治療適應證、禁忌證絕對禁忌癥:4 / 10.未經處理的氣胸、縱膈氣腫.肺大皰.活動性內出血及出血性疾病.結核性空洞形成并咯血相對禁忌證:、重癥上呼吸道感染、重癥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癥、重度鼻竇炎、心臟11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血壓過高者()心動過緩50次/分未做處理的惡性腫瘤視網膜脫離.早期妊娠(三個月內).高度近視超過800

8、度者.精神失常.(高壓刺激引起發作).月經期(大量空氣進入子宮內膜開放血管,并可引起月經混亂)全身重度衰竭與困乏(誘發氧中毒).未控制的高熱(氧中毒)16.早產兒低體重兒.5 / 10急癥適應證:1、CO中毒及其它無益氣體中毒2、氣性壞疽、破傷風及其它厭氧菌感染3、減壓病4、氣栓癥5、各種原因引起心肺復蘇后急性腦功能障礙6、休克的輔助治療7、腦水腫8、肺水腫(除心源性肺水腫)9、擠壓綜合征10、斷肢(指趾)及皮膚移植術后血運障礙11、藥物及化學物中毒12、急性缺血缺氧性腦病適應證:1、CO中毒及其它中毒性腦病2、突發性耳聾3、缺血性腦血管?。X動脈硬化癥、TLA、腦血栓形成、腦梗死)4、顱腦損

9、傷(腦震蕩、腦挫裂傷、顱內血腫清除術后、腦干損傷)5、腦出血恢復期6、骨折及骨折后骨愈合不良7、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炎6 / 108、植物狀態9、高原適應不全癥10、周圍神經損傷11、顱內良性腫瘤術后12、牙周病13、病毒性腦炎14、面神經炎15、骨髓炎16、無菌性骨壞死17、腦癱18、胎兒宮內發育遲緩19、病毒性腦炎20、糖尿病及糖尿病足2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塞)22、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顫、早搏、心動過速)23、心肌炎24、周圍血管疾病(脈管炎、雷諾病、深靜脈血栓形成等)25、眩暈征26、慢性皮膚潰瘍(動脈供血障礙,靜脈淤血,褥瘡)27、脊髓損傷28、消化性潰瘍7

10、 / 1029、潰瘍性結腸炎30、傳染性肝炎(使用傳染病專用艙)31、燒傷32、凍傷33、整形術后34、植皮術后35、運動性損傷36、放射性損傷(骨、軟組織、膀胱炎等)37、惡性腫瘤(與放療或化療并用)38、視神經損傷39、困乏綜合征40、血管神經性頭痛41、膿皰疹42、銀屑病43、玫瑰糠疹44、多發性硬化45、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46、復發性口腔潰瘍47、麻痹性腸梗阻48、支氣管哮喘49、急性呼吸窮困綜合征8 / 10氧艙消毒隔離制度1、壓縮空氣和氧氣必須符合衛生學標準。2、每人專用一次性吸氧面罩,損壞或污染請及時更換。3、每次治療結束后應通風換氣,及時清掃、拖地,艙內用紫外線照射30m

11、in (須遮蓋觀察窗有機玻璃)。也可用臭氧發生器或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4、艙內使用的痰盂、便盆、垃圾桶應每天進行清洗。5、氧艙體表應定期純潔,內壁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抹。6、患者專用衣服、鞋子、每療程應更換一次。7、確診為氣性壞疽、破傷風、芽胞桿菌感染患者,嚴禁與帶有傷口的其他 人員同時進艙。患者出艙后,艙室必須進行嚴格終末消毒處理:(1)空氣消毒:每100立方米體積用乳酸12ml薰30min,通風后,再用 紫外線消毒30min (須遮蓋觀察窗有機玻璃);(2)艙室內壁、地板和艙內物品用1%過氧乙酸溶液擦拭;(3)艙室經徹底掃除消毒后,作空氣培養,3次陰性方可供他人使用; (4)被服用1%.-2%過氧乙酸溶液浸泡120min,煮沸60min,再送洗衣房洗滌 方可使用;(5)所有敷料徹底燒毀。8、每周清洗消毒呼吸三通管及吸排氧軟管一次,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