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選修三 第6課 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 課件_第1頁
高中歷史選修三 第6課 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 課件_第2頁
高中歷史選修三 第6課 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 課件_第3頁
高中歷史選修三 第6課 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 課件_第4頁
高中歷史選修三 第6課 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6課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課程標準了解各個歷史階段世界各地區不同規模和類型的人口遷徙,認識人口遷徙對人類文化變遷的影響,以及人口遷徙和移民社會中出現的文化認同問題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起源印歐人可能起源于東歐平原,他們是游牧民,馴養了馬匹,制造了馬拉戰車印歐人的起源古印歐人,是大約6000年以前,生活在今烏克蘭東部和俄羅斯南部的烏克蘭平原(或稱東歐平原)上的原始民族,是今天歐洲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祖先。依靠兩條大河,伏爾加河和頓河;適宜的氣候,以及豐富的水草和平坦的地勢,

2、是他們遷徙的主要條件。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起源印歐人可能起源于東歐平原,他們是游牧民,馴養了馬匹,制造了馬拉戰車遷徙概況游牧民族遷徙的原因由于動物必須追逐水草為生,因此以馴化動物來獲取主要生活資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條根據季節的變化和牧草的茂盛情況而遷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趙琳文明融合與文化沖突游牧民族的生活特點,對馬的馴化和利用游牧民族驍勇強悍長期的簡樸生活使其頑固的保持著傳統的氏族公社制度,遷徙不居的游牧習性則使得這些民族喜好馬背上的營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 趙琳文明融

3、合與文化沖突游牧民族的性格游牧民族遷徙的原因因為在公元前三千紀末以前就形成文明的地區中,小亞細亞離亞歐大平原最近,而公元前三千紀后半期正是公認的印歐語系各民族開始移民的時期。看來吸引他們的東西乃是毗鄰的文明所具有的富庶,這種富庶使該地區很容易招致蠻族的劫掠。 湯因比人類與大地母親發達文明的吸引。如果沒有技術和運輸上的保障,他們也是難以進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體性遷徙的。在擁有了輪式車和馬作為交通工具后,古印歐人大遷徙開始了。 麟劍人類源流史技術和運輸上的保障。印歐人遷徙概況前2000年,進入巴爾干半島,演變成后世的希臘人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黑暗時代城邦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進入巴爾干地區的印歐人

4、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臘人。他們思考人類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等問題,在哲學、科學、文學、建筑和藝術等多個領域取得成就。希臘文明成為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印歐人遷徙概況巴爾干印歐人遷徙概況前2000年,進入巴爾干半島,演變成后世的希臘人前17世紀,進入小亞細亞,發展為赫梯人印歐人遷徙概況小亞細亞公元前17世紀赫梯人在小亞細亞建立赫梯帝國 ,多次入侵兩河流域,前16世紀,滅掉古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4世紀,赫梯帝國進入鼎盛時期,多次與埃及發生爭霸戰爭;公元前13世紀,因陷入內戰逐漸衰落。印歐人遷徙概況前2000年,進入巴爾干半島,演變成后世的希臘人前17世紀,進入小亞細亞,發展為赫梯人前6

5、世紀,進入伊朗高原,發展為波斯人印歐人遷徙概況伊朗高原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東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爾干半島北部,包括埃及在內的廣大地區,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并數次入侵希臘。在波斯帝國統治下,西亞和北非文明區首次被統一起來,西亞文明和希臘文明發生了深入、廣泛的交流。印歐人遷徙概況前2000年,進入巴爾干半島,演變成后世的希臘人前17世紀,進入小亞細亞,發展為赫梯人前6世紀,進入伊朗高原,發展為波斯人前1500年左右進入印度河流域,被稱為雅利安人印歐人遷徙概況印度河雅利安人從印度河流域推進到恒河流域,把馬和鐵等帶到印度。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亞地區陸續

6、興起一系列國家,印度歷史進入列國時代。種姓制度和佛教成為古代印度社會的重要符號,并對周邊地區特別是東南亞產生重大影響。印歐人遷徙概況在大約中國殷商后期,地球經歷了一次小冰期,使得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古印歐人不得不向南遷徙,其中一支侵入希臘,一支侵入兩河流域,還有一支向東遷徙,在中亞分開,一支向南侵入印度,另外一支繼續向東遷徙來到中國北方。這次遷徙對文明的破壞影響到了整個歐亞大陸,但中國的情況卻似乎有些特殊。其中,向希臘方向遷徙的古印歐人使希臘進入了史學家所謂的黑暗時期,直到四百年后的公元前八九世紀文化才開始恢復,而向兩河流域遷徙的迦賽族則將整個美索不達米亞的千年文化一掃而空。印歐人遷徙概況向南進

7、入印度的古印歐人,也就是雅利安人,在征服了原住民后,不僅剽竊了他們的文化,還將曾經創造了輝煌古印度文明的原住民列為最低種姓,并禁止他們學習自己的文化。進入中國的這支古印歐人卻并沒能像前三支一樣順順利利的征服商朝,反而被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率領軍隊給打跑了。初具規模的華夏文明在這場疾風暴雨中屹立不倒,成為整個人類接下來近三千年文明的燈塔。從這個意義上說,婦好是我們種族和文明的拯救者。婦好,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

8、化的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起源印歐人可能起源于東歐平原,他們是游牧民,馴養了馬匹,制造了馬拉戰車遷徙概況特點時間上長期性,延續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方式上憑借馬和馬拉戰車等武力上的優勢,或征服遷入地區的居民,或與被征服者融合方向上全面性影響印歐人的遷徙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一方面,印歐人摧毀了舊的文明例如古希臘的克里特文明和西亞的巴比倫遭到多次入侵,印度河流域被征服,等等另一方面,印歐人的遷徙又促進了早期區域文化的新的發展例如西亞崛起的新的帝國,希臘進入邁錫尼文明和古典時代,印度進入以雅利安人為主要居民的新時期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印歐人

9、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概況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36世紀78世紀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概況第一輪:BC2世紀AD2世紀在中國北方匈奴勢力強大,不斷擴張。大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帝國,勢力一度到達印度北部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古國,國祚始自公元55年,425年亡。127年180年為其巔峰時期。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斯坦綿延至里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和其繼承者統治之下達至鼎盛,擁有人口500萬左右,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

10、、羅馬、安息并列。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概況第一輪:BC2世紀AD2世紀在中國北方匈奴勢力強大,不斷擴張。大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帝國,勢力一度到達印度北部在歐洲日耳曼人在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中不斷南遷日耳曼人原居于多瑙河以北和萊茵河以東地區,以畜牧和打獵為生。3世紀以后,部分日耳曼人開始以雇傭兵的身份移居羅馬帝國。日耳曼人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概況第二輪:36世紀在中國匈奴人逐步內遷,轉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此后,鮮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漸遷徙到中原,形成中國北方的民族大交融。部分北方人民因戰亂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概況第二輪:36世紀在中國匈

11、奴人逐步內遷,轉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此后,鮮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漸遷徙到中原,形成中國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在歐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羅馬帝國衰落的機會,陸續進入羅馬帝國并建立國家,滅亡了西羅馬帝國 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羅馬城。后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西哥特王國。 隨后,日耳曼人其他部落汪達爾人、勃艮第人、蘇維匯人、法蘭克人、東哥特人、盎格魯-撒克遜人也相繼進入羅馬帝國境內。476年,日耳曼雇傭軍廢除了西羅馬皇帝,西羅馬帝國滅亡。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概況西哥特人首領阿圖爾夫最初并未意識到農耕世界或者羅馬文明的力量,希望用哥特風俗取代羅馬制度,但后來發現,羅馬的制度、法律以及文化有利于他鞏固

12、對哥特人的統治,因此他轉而選擇接受羅馬的文化,以復興羅馬自居。這是落后的征服者被先進的被征服者征服的典型例證。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概況第三輪:78世紀在西亞7世紀,阿拉伯人開始擴張,征服西亞和北非廣大地區8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622年,穆罕默德帶領少數信徒出走麥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從此,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族開始征服之旅。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概況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36世紀78世紀影響(1)改變了亞歐大陸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例如:大月氏西遷建立貴霜帝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