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文言歸納_第1頁
諫太宗十思疏-文言歸納_第2頁
諫太宗十思疏-文言歸納_第3頁
諫太宗十思疏-文言歸納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4班級 小組 班級 小組 姓名 學號 年級:高一 編寫:劉少軍 審定:高一備課組 日期:2015年4月請閉卷完成,自己對自己負責,閉卷完成后再查書用紅筆訂正:【預習檢測】: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朗誦全文.木之長(zhng) 浚(n)泉源 塞(s)流 載(zi)舟 壅(g)蔽 殷(n)憂 德衰(shu) 朽索(i su) 懈怠(xi d) 黜(ch)惡 謬()賞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必固其根本 本質 . 人君當神器之重 重量C永保無疆之休 美好 D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 振動選 B 本:樹根 重:重要地位 振:通“震,震懾3、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

2、,與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分)A人君當神器之重 .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C雖董之以嚴刑 D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A,結構助詞“的,其它為動詞的賓語,都是代詞、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文章開篇用比喻推理引出正題:“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然后再從反面申述,其反問句式,頗有“忠言逆耳”之勢。B。魏征概括了歷代君主能創業不能守成的普遍規律,認為這雖然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國之安,就必須以理性去克服它.C.文章指出“殷憂”與“得志”的不同心態:殷憂,則竭誠待人;得志,則縱情傲物.說明能否恭儉下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D。“十思就是十條勸戒,是“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

3、唐太宗認為如果能做到“十思”,就能實現“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D 是魏征認為,不是“唐太宗認為”。【鞏固檢測題】一、請寫出下列重點詞語的含義:1。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樹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2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放縱情感. 3。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以之為”的省略,即“把它當作”。4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使心虛。二、請指出下列句子劃線詞語的詞類活用情況并解釋其含義: 1名詞活用做動詞: 則思江海下百川(名詞作動詞),處于之下2.形容詞作名詞: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要地位,寬大地方)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安逸環境,危難)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饞邪的小人) 簡能而任之

4、,擇善而從之(好的意見)形容詞使動用法: 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則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寧) 則思虛心以納下(使虛) 則思正身以黜惡(使端正)三、文言句式1.狀語后置句: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四、實詞與虛詞 請指出下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1。安 安穩、安定、安全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疑問副詞:怎么 燕雀安知鵠之志/君安與項伯有故 疑問代詞,哪里 沛公安在.信真實、誠實:信者效其忠 相信、信任:忌不自信信使、媒人:自可斷來信.治 治理、管理: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 治理得好: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醫治: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懲治。懲處:不效則治臣之罪 對付、抵御:共治曹操 處理、從事:單于使

5、衛律治其事4.以介詞(句中已經有謂語,它就作介詞)用、拿:雖董之以嚴刑 憑 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 因為、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把: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則思三驅以為度在:以八月十三日斬于市斧斤以時入山林(介詞,按照)陂池之魚,以利貧民(用,介詞.)民無饑者,而君反以罪臣(介詞,因為)動詞(句中無動詞,它就作動詞)吾以子為可 認為:皆以美于徐公 連詞表目的:則思知足以自戒 表修飾: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表原因:古人之觀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表并列:夫夷以近,則游者眾五、翻譯句子(請圈畫出下列句子的得分點后翻譯,注意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古今異義等文言知識的落實):雖在

6、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3分)參考答案:即使處在卑微地位的愚昧的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您這)明智的人呢?(下愚,形作名,1分;而況乎1分,大意分)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分)參考答案:這也是(如同)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密,堵住水源卻想要泉水流遠啊。(以,表目的,1分;而,表轉折1分;大意分)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2分)參考答案:有個好的開頭的人的確很多,能夠保持到最后的卻很少。(“實1分,大意1分)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3分)參考答案:竭盡誠心,南北相隔的人也能夠聯合成為一個整體;傲視別人,就算是骨肉至親也會成為陌路之人。(竭誠、傲物各1

7、分,大意1分) 5、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2分) 參考答案:不考慮處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儉。(安、危是形容詞作名詞1分;大意分)、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4分)參考答案:雖然(可以)用嚴酷的刑罰來監督(人們),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他們),(他們)最終(只求)茍且免于刑罰但不會感激(您的)恩德。(董、振各1分,狀后分,大意1分)7、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3分)參考答案:全面地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弘揚這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聽從它.(弘分,“善”形作名1分;大意1分)8、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

8、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分)參考答案:仁愛的人就能散播他們的恩惠,誠信的人就獻出他們的忠誠;文臣武將爭著為國效命,君王之間團結無間,就可以盡情享受游玩的快樂。(播、效、馳、盡各分)9、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3分)參考答案:為什么要自己勞神費思,代替百官的職責,使自己聰明的耳目勞累,使清靜無為的自然之道虧損呢?(“役“虧”使動用法各分;大意1分)重點知識附錄(請記憶熟悉后默寫在筆記本上)其的用法(一)代詞.1.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的”“它的”“他”“它(包括復數)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 翻譯他們所作成分主語2。第一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秦愛紛奢,

9、人亦念其家。(阿房宮賦)翻譯自己的所作成分定語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師說 翻譯自己的所作成分定語 3.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說) 翻譯那些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翻譯其中所作成分定語(二)語氣副詞,表示婉商、祈使、揣測、反問等語氣,可以翻譯為“還是”“可要”“大概“難道”。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翻譯還是 表婉商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師說) 翻譯大概 表猜測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師說) 翻譯難道 表反問 (三)連詞。 . 表示選擇關系,常成對出現。相當于“是還是”。天

10、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逍遙游)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四)形容詞詞頭.用在形容詞前,可以翻譯為“多么”。靜女其姝 (詩經靜女)(五)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詩經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乎”的用法(一)句末語氣助詞,表疑問、反問、測度、商量、感嘆、祈使等語氣。可翻譯為“嗎”“呢“吧 “啊”“呀”等.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翻譯嗎 表 疑問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翻譯呢 表反問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翻譯為吧 表猜測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說) 翻譯為啊 表感嘆(二)句中語氣助詞,用在句中的停頓處,可以不譯.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蜀道難)知不可乎驟得。 (赤壁賦)規律:表示語氣的“乎”位于句末,表示停頓的“乎”位于句中。(三)介詞,相當于“于”,可以翻譯為“在、對(對于)、比”等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