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復習提綱_第1頁
統計學復習提綱_第2頁
統計學復習提綱_第3頁
統計學復習提綱_第4頁
統計學復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第一章緒 論第一節 統計的產生和開展一、統計的產生:源于人類的計數與統計實踐活動。二、統計的開展1、英國的政治算術學派17世紀【有實無名的統計學】創始人:英國的威廉配第政治經濟學之父代表作: 政治算術統計學誕生的標志; 文中針對英、法、荷蘭的國情,利用數字、重量、尺度的方法,并配以樸素的圖表現代統計學廣為采用的方法和容進展三國國力的比擬,但沒有使用統計學一詞。2、德國的國勢學派又稱記述學派18世紀【有名無實的統計學】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爾康令在大學開設國勢學課程,以文字技術和比擬為主,反映各國的國情國力;阿亨瓦爾繼承和開展了康令的思想,并于1749年首次使用統計學代替國勢學,認為統

2、計學是關于各國根本制度的學問,但缺乏數字和容。數理統計學派19世紀代表人物:凱特勒比利時古典統計學的完成者,近代統計學的先驅者代表作: 社會物理學他將概率論引進統計學,完成了統計學和概率論的結合。第二節 統計學的性質和特點統計的三個含義:統計工作過程、統計資料成果和統計學理論。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大量社會現象主要是經濟現象的總體數量方面的方法論科學。統計學的特點:數量性、總體性、具體性、社會性、廣泛性。第四節 統計學中的幾個根本概念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1、統計總體:是指客觀存在的、在同一性質根底上結合起來的許多個別單位的整體。統計總體可以分為有限總體和無限總體,總體所包含的單位數有限的比方人口數、

3、企業數,反之比方大海里的魚資源數。2、總體單位:是指構成總體的個別單位。注:總體和總體單位的劃分是相對的,它們隨著統計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變化而相互轉化。統計標志與統計指標1、統計標志:用來說明總體單位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征的名稱。可分為品質標志和數量標志。品質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質的特征,不能用數字來表示的,如性別、籍貫、工種等;數量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量的特征,是可用數字來表示的,如年齡、身高、收入等。統計指標:綜合反映統計總體數量特征的名稱,包括指標名稱和指標數值兩局部。可分為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數量指標是說明總體規模、總數量的指標,一般用絕對數表示;質量指標是說明總體構造、比例、強度等質方面的指

4、標,一般用相對數或平均數表示。又按其作用和表現形式分為總量指標絕對數、相對指標相對數、平均指標平均數。指標與標志的聯系和區別:區別:標志是說明總體單位特征的,而指標是說明統計總體特征的;指標都能用數字表示,而標志中的品質標志是用文字來描述的,不能用數值表示。指標一般是經過一定的匯總取得,而標志值一般是經過測量、觀察直接取得的。標志一般不需要說明時間、地點、條件,但完整的指標必須說明時間、地點、條件等。聯系:大多數指標的數值是從總體單位的數量標志值綜合而來;例如,*企業的工資總額是由該企業全部職工的工資匯總而來;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變換關系 。三、變異與變量1、變異:是指品質標志在總體單位上的不

5、同表現。2、變量:是指數量標志在總體單位上的不同表現。變量可分為離散變量和連續變量,離散變量是指只能取整數的變量,如人數、企業數等;而連續變量是指可以在整數間插入小數的變量,如身高、資金等。變量又可根據其所受因素影響分為確定性變量和隨機性變量。四、流量與存量1、流量:是指在一定時期測算的量。如一定時期的產值、產量、銷售額、收入、支出等;2、存量:是指在一定時點上測算的量或狀態。如一定時點的人口數、資產、負債、面積等。第二章 統計調查與整理第一節 統計調查方案一、確定調查目的:為什么要進展調查why二、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向誰進展調查who調查對象=總體;調查單位=總體單位工程的承當者;確定

6、調查工程,擬定調查表:調查什么what確定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何時調查和調查何時數據when五、制定調查組織實施方案:如何開展how調查組織分工、調查員選擇年齡、性別、經歷與培訓、費用預算與宣傳;六、選擇調查方法:什么方法which直接觀察法、報告法、采訪法和網絡調查法等。第二節 統計調查的組織形式統計調查的五種組織形式1、普查:是專門組織的一次性的全面調查。作用:可以用來搜集不宜用經常調查的全面準確的資料。具體方式:自上而下的登記和自下而上的填報。統計報表制度:是按照國家或上級部門統一規定的表式、統一的指標工程、統一的報送程序和統一的報送時間,自下而上逐級提供根本統計資料的調查方式,比方日報

7、、旬報、月報、季報、半年報和年報等。重點調查:選擇局部重點單位搜集統計資料的非全面調查。 典型調查:有意識地選取假設干典型單位進展的非全面調查。抽樣調查:按照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局部單位進展調查,并根據結果推斷總體的非全面調查方法。第三節 統計分組概念: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總體的在差異,按照*一標志將社會經濟現象總體區分為假設干局部或不同的類型組。類別:按照分組標志的性質不同分為:品質分組和數量分組【數量分組又分為單項式分組適合于離散變量和組距式分組適合于連續變量】;按照分組標志的個數不同分為:簡單分組、復合分組和分組體系。第四節 分配數列組距數列的編制例:按百分制計分,*班40位學生

8、統計學考試成績分別如下:89 88 76 99 74 60 82 60 89 8693 99 94 82 77 79 97 78 95 9287 84 79 65 98 67 59 72 84 8556 81 77 73 65 66 83 63 79 70先按照數值大小排列56 59 60 60 63 65 65 66 67 7072 73 74 76 77 77 78 79 79 7981 82 82 83 84 84 85 86 87 8889 89 92 93 94 95 97 98 99 99二計算全距RR=最大值最小值=99-56=43三確定組距i和組數K1、組數:一般應依據總體部情

9、況的定性分析來確定組數K=52、組距:每個組上限和下限之間的距離。3、上限和下限:在組距數列中是用變量的一定圍代表一個組的,每個組的最大值稱為組的上限,每個組的最小值稱為組的下限。4、組距和組數之間的關系:組數多,組距?。唤M數少,組距大。四確定組限組限:組距兩端的數值稱為組限。組距的上限、下限都齊全的叫閉口組;有上限缺下限,或有下限缺上限的叫開口組。原則:上組限不在五形成分配數列并繪制曲線圖圖略考分人數人比重%50-6025.060-70717.570-801127.580-901230.090-100820.0合計40100.0六組中值的計算1、閉口組:2、開口組:計算累計次數:表示總體在*

10、一標志水平以上或者以下的次數或者比率總和。成績次數向上累計向下累計50-60224060-70793870-8011203180-9012322090-1008408合計40累計次數分布的一個應用洛倫茲曲線。次數分布主要類型一鐘型分布U型分布 三J型分布*f*f(b) 反J型*f(a) 正J型*f第三章綜合指標第一節總量指標一、概念:是指反映社會經濟現象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總規模、總水平的統計指標。一般用絕對數表示;如國生產總值、產品產量、職工人數、工資總額等。按反映容分*f*f(a) 對稱分布*f(b) 左偏分布*f(c) 右偏分布按時間狀態分為:時期指標流量:特點連續性、累加性、與時間

11、長度直接相關;時點指標存量:特點連續性、不可累加性、與時間長度無直接相關性。第二節 相對指標一、概念:相對指標是兩個有聯系的指標比照的比值,反映事物的數量特征和數量關系。可以是絕對數之比,也可以是相對數或平均數之比。二相對指標的種類及計算1、方案完成相對數:用來檢查、監視方案執行情況的相對指標。一般用%表示。2、構造相對數比例相對數比擬相對數類比相對數動態相對數強度相對數第三節 平均指標一、概念:是對同質總體各單位*數量標志的差異進展抽象化,用以反映總體具體條件下的一般水平。是總體各單位參差不齊的標志值的代表值,也是對變量分布集中趨勢的測定。二、算術平均數總體標志總量1、根本公式總體標志總量平

12、均指標=平均指標=總體單位總量總體單位總量簡單算術平均數:應用于未分組資料3、加權算術平均數:應用于分組資料調和平均數倒數平均數簡單調和平均數:應用于未分組資料注:先將各變量值的倒數計算出來,再計算各倒數的算術平均數,再計算出這個算術平均數的倒數,即得到調和平均數。2、加權調和平均數:應用于分組資料 幾何平均數對數平均數適用于變量的連乘積等于總比率或總速度的變量數列。1、簡單幾何平均數:應用于未分組資料加權幾何平均數:應用于分組資料眾數運用插值法推算眾數的近似值下限公式:上限公式:中位數計算向上累計次數或向下累計次數推薦使用向上累計找到相應數組,插值法計算中位數近似值:下限公式:上限公式:備注

13、:第四節 標志變動度概念:說明總體各單位標志差異程度的指標,又稱標志變異度、離散程度或離中程度。種類: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標準差和離散系數。全距:又稱極差,它是總體各單位標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2、四分位差:將一個變量數列分為四等分,形成三個分割點Q1,Q2,Q3,這三個分割點的數值就稱為四分位數。以Q.D.表示平均差:各單位標志值與平均數的離差絕對值的平均數,以A.D.表示。應用于未分組資料 應用于分組資料標準差標準差是各單位標志值與算術平均數的離差平方和的算術平均數的開方,又稱均方差,以表示。標準差的平方即為方差,用2表示。應用于未分組資料 應用于分組資料離散系數也稱為標志變動系數,

14、用以反映各單位標志值的離散程度;離散系數的形式:最常用的標準差系數:第四章 動態數列第一節 動態數列的編制概念:動態數列時間數列是指標數值按時間順序排列而形成的數列。分類:絕對數動態數列根本:可分為時期數列和時點數列。相對數動態數列:反映比例關系、速度、構造等變化開展關系。平均數動態數列:反映一般水平的開展趨勢。三、編制動態數列的原則時間長短應該相等,總體圍要一致,經濟容要一致,計算方法要一致。第二節 水平分析指標開展水平:數列中的具體指標數值為開展水平,可以是絕對數、相對數或平均數。可以分為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間水平、基期水平、報告期水平等。平均開展水平序時平均數或動態平均數對不同時期的開

15、展水平加以平均。1、由絕對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1由時期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由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 由連續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 連續變動時點數列非連續變動時點數列中途招聘和裁員等 由連續時點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由間隔相等的連續時點數列計算首末折半法,分母減一 由間隔不等的連續時點數列計算由相對數或平均數動態數列計算序時平均數 a、b都為時期數列a、b都為時點數列首末折半制 a為時期數列, b為時點數列當a未知時: 當b未知時:增長量 一定時期增長的絕對數量,根本公式:增長量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逐期增長量:以上一期為基期。累計增長量:以固定期為基期。年距增長量=報告期開展水平上年同期開展水平平均

16、增長量平均每期增長的數量,是逐期增長量的序時平均數。第三節 速度分析指標開展速度定基開展速度總速度:以固定期為基期,環比開展速度:以上一期為基期,兩種開展速度之間的關系:定基開展速度是環比開展速度的連乘積,如:相鄰定基開展速度之比等于環比開展速度,如:實際中,常用年距開展速度:二、增長速度定基增長速度=定基開展速度1100%環比增長速度=環比開展速度1100%平均開展速度幾何平均法原理:按照平均開展速度,最后一年到達的水平,即:整理可得到:平均增長速度:平均增長速度=平均開展速度1100%第四節 長期趨勢的測定與預測時間數列的構成與分解社會經濟指標的時間數列包含以下四種變動因素:加法模型: Y

17、=T+S+C+I長期趨勢T、季節變動S、循環變動C、隨機變動I長期趨勢T的測定間隔擴大法移動平均法3、最小平方法直線趨勢當逐期增長量大致相等時,則可考慮配合直線趨勢方程:令:為了計算更簡便,可以對時間t進展假設,令 當時間項數為奇數時t設置為:,3,2,1,0,1,2,3,當時間項數為偶數時t設置為:,5,3,1,1,3,5,此時:第五章 統計指數第一節 統計指數的概念概念:簡稱指數,其編制是從物價變動產生的,指數理論仍在開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但凡說明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數量變動或差異程度的相對數,都是指數。如方案完成程度相對數、比擬相對數等;從狹義上講,指數是用來反映不能直接相加或

18、不能直接比照的復雜經濟現象總體綜合變動的相對數,如全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產品產量指數、股票價格指數等。 指數的種類按指數反映現象的圍分為個體指數和總指數;按指數說明指標的性質分為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按指數表現形式的不同分為綜合指數、平均指標數指數、平均指標比照指數;按指標說明的因素多少分為兩因素指數和多因素指數;按指數數列中采用的基期不同分為定基指數和環比指數。指數的特點綜合性:綜合反映多種不同類事物開展變化情況或者空間變動情況。平均性:反映的變動情況不是個別的差異,而是平均意義上的變化。 第二節 綜合指數概述:綜合指數是總指數的根本形式,它是兩個總量指標比照形成的指數。綜合指數

19、能從相對量和絕對量兩方面最完善地顯示所研究對象的經濟容。二、同度量因素: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標過渡為可以直接相加的因素。數量指標綜合指數數量指標綜合指數是根據數量指標編制的,如:物量指數產量、銷量、職工數指數等。 以物量指數為例說明數量指標指數的編制過程 1以基期P0作為同度量因素: 【Qquality物量指數化因素;PPrice商品價格同度量因素】2以報告期P1作為同度量因素:以固定時期 作為同度量因素:編制質量指標指數時,采用報告期的數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反之,編制數量指標指數時,采用基期的質量指標作為同度量因素;第三節 平均指標指數一、概念:平均指標平均數指數是總指數的另一種形式,是通過

20、對個體指數進展加權平均而得到的總指數。二、采用加權算術平均形式1、數量指標指數:2、質量指標指數:加權調和平均數指數數量指標指數:質量指標指數:四、平均數指數的應用1、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的編制 不宜直接使用,故改 寫成比重權數形式。將p0q1 /p0q1固定為 ,即消費構造,并假定在一段時間各種消費所占比重保持不變,單純考慮價格的變動,故: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指數、股票價格指數、房地產價格指數的編制。第四節 平均指標比照指數平均指標的決定因素:一是總體部各局部組的水平;二是總體的構造,即各局部組在總體中所占的比重。以加權算術平均數形式表示即為:根據因素分析法, 建立指數體系:可變構成指

21、數=固定構成指數構造變動影響指數可變 固定 構造第五節 指數體系概念從廣義上說,指數體系是指由假設干個經濟上具有一定聯系的指數所構成的一個整體。從狹義上講,指數體系則是指不僅經濟上具有一定的聯系,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數量對等關系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指數所構成的一個整體。例如:商品銷售額指數=商品銷售量指數商品價格指數第六章 抽樣調查第一節 抽樣調查的意義一、概念廣義:抽取局部單位觀察,并根據觀察結果推斷全體。狹義:按照隨機原則抽取局部單位觀察,并運用數理統計方法,由局部對總體做出數量上的推斷分析。二、統計誤差【登記誤差可防止和代表性誤差局部推斷總體,誤差不可防止】第二節 根本概念及理論依據一、根本概念1、全及總體總體:所要認識對象的全體??煞譃樽兞靠傮w和屬性總體。變量總體:總體中總體單位的標志為數量標志。屬性總體:總體中總體單位的標志為品質標志。2、抽樣總體樣本:從全及總體隨機抽取得局部單位的集合體。3、全及指標:根據全及總體中的各單位標志值或標志特征計算的、反映總體*種屬性的綜合指標。變量總體: 屬性總體: N1 具有*種屬性,N0不具有*種屬性4、抽樣指標:根據抽樣總體中的各單位標志值或標志特征計算的綜合指標。變量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