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莊子心得體會_第1頁
于丹莊子心得體會_第2頁
于丹莊子心得體會_第3頁
于丹莊子心得體會_第4頁
于丹莊子心得體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于丹莊子心得體會篇一: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 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 暑假期間,我仔細品讀了于丹的莊子心得,有太多太多的感受。于丹超越圣人與凡人的時空界限,解讀當下社會和生活,讓我坦然微笑、掩卷沉思 聯系現實生活,就想談一點:做人,一定要做坦坦蕩蕩的君子,不要做心胸狹窄的小人。因為君子講道義,小人講勢利;君子愛講正理,小人總說歪理;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陽奉陰違;君子追求和諧,小人存心搗亂;君子嚴責自己,小人暗算他人;君子總在明處,小人常在暗處;君子不記人過,小人與人交惡;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幫結派;君子顧全大局,小人只顧已私;君子顧及臉面,小人不計影響;君子老實做事,小人弄虛做假;君子襟懷坦蕩,小人鼠

2、肚雞腸;君子適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君子溫和如三春暖風,小人陰險如冬日嚴霜。 寬容別人是君子之為。有位心理學家曾說:“人類要開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學會寬容。”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 心胸狹窄、陷害別人是小人之為。他們不能接受身邊存在比自己強的人,有時候是因為比自己強的人會妨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狹窄的心胸使他們不能吃一點點虧,會想方設法消滅對手。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就像是一株小草,微風拂過,也能讓他們前俯后仰,方寸大亂。對別人一些無心的舉動,一些隨意的言談,都很敏感,在心里形成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很多時候他們對別人的

3、報復是與別人的能力無關的,只是因為別人不經意傷害了他們,他們卻無法釋懷。他們只想著怎樣讓別人也受到更大的傷害,只有別人受到的傷害遠勝于自己,他們才能感到一絲快感。和心胸狹窄的人在一起,會有一種防不勝防的感覺,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得罪到他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對你進行報復。太可怕了! 于丹告訴我們,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他人,我們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汗水,收獲自己的成功,這份成功才會有意義。當然,蕓蕓眾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所以,看問題要多角度,學會換位思考。慢慢就會理解別人的處境,不會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改變生活態度不是容易的事,如果有決心,就要與身邊樂觀開

4、朗的人多交流,慢慢體會。另外,要了解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面,選擇積極的心態就會變得心胸開闊。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順應外界,與外界相處要通達,而內心又要有所堅持,這樣才能在復雜社會中不迷失自己。道家提倡,活在當下。也就是說,盡可能地做好現在的事情,把每一個當下活得更好。 讓我們珍惜眼前的一切,從每一天中人生的意義,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能力;在人生之旅中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不斷培養寬容這種良好的品質。 常用寬容的眼光看世界,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別人,自己就一定會幸福、快樂。 做人,一定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篇二:于丹莊子 于丹莊子心得1:莊子何其人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人們

5、把孔子稱為“圣人”,卻把莊子卻稱為“神人”。如果說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莊子就是道家的化身。莊子留給我們的,是他那些充滿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莊子的文章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了尖酸刻薄的諷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令人瞠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莊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他的逍遙游。但是,莊子所追求的逍遙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狀態呢?莊子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參考講稿(與實際講稿不太符合,因此為參考講稿) 于丹認為,莊子是一個乘物以

6、游心,可以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人。莊子一生窮困潦倒,卻能超越貧困樂在其中。莊子能言善辯,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嘲諷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他的文章嬉笑怒罵尖酸刻薄,他的所作所為經常令人瞠(cheng)目結舌,又令人拍案叫絕。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于死亡,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莊子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在世,從古至今,很難看破的就是名與利這兩個字。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會面臨經濟的問題,生存的困窘,莊子的生活又是什么樣的呢? 有一天,莊子家里實在是揭不開鍋了,去借米,等米下鍋。他找監河侯,一個專門管水利的小官,向他借點糧食。監河侯說,你看我現在正在忙著收租子

7、,等我把租子全部收上來,就借你300兩黃金。莊子一聽,就給監河侯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昨天我從這個地方過,聽到有人叫我,看了一下四周沒人,又找了一圈,低頭發現地上車溝軋出來的車轍印里面有一條小鯽魚。小鯽魚說,給我點水喝好嗎?只要有一升水,就能救我的命。莊子說,可以。但是我現在沒有水,等我到吳越去,向吳越王請求,開通西江的水,引水回來接你回歸大海怎么樣?小鯽魚說,等你把那么遠的水調來,那時候,你到那個賣魚干的鋪子,或許還能找到我。說完這個故事,莊子就走了。說明莊子在現實的境遇中,并不一個超越,灑脫,生活富足無憂的人。 莊子說,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貧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一個人可以困窘于貧

8、困,但他的內心是否真正在乎這種貧困,他對于一個利字看得究竟有多重,這就決定了他面對貧困的態度。 在宋國,有一個叫曹商的人,他非常榮幸,有一天帶著國家使命出使秦國。當時秦國是西部最強大的國家,走的時候國家給他配了幾乘車馬,到了那兒不辱使命,把事情辦完,得到了秦王的歡心。回來時,帶著上百乘的車馬浩浩蕩蕩,趾高氣揚地對大家說,我這個人,讓我住在一個破房子里,每天織草鞋,做手工,對這樣的生活,我恐怕自己沒有那種能力。但是,一看到國君,一看到高職位的人,我只要用幾句話就能討得他們的歡心,我的能力也許大概就是這樣的了。莊子聽完此話,淡淡地對他講,我聽說,秦王患病時,常求遍天下名醫。比如說他身上長瘡,長癤子

9、的時候,如果有人能夠為他破一個膿瘡,就賞他一輛車馬,如果有人肯低三下四去為他舔痔瘡,就賞他五乘車馬。他問曹商,你是不是去秦國給秦王治痔瘡了吧?要不然你怎么能帶回這么多車馬呢?這個故事,說明“利”這個字,困不住莊子。 于丹教授認為,莊子的文章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尖酸刻薄的諷刺與挖苦。那么莊子的思想,對于我們現代人,有什么啟示呢? 4 于丹莊子心得全文于丹 今天,一個有10塊錢的人,未必他的快樂不如一個身價上百萬上千萬的人。手中有多少金錢,并不能決定它在你心中的分量。在今天我們這個社會上,最快樂的人,既不是窮得叮當響的人,也不是家財萬貫的人,往往是那些有溫飽到小康的這一批人。因為他們的日子不至

10、于生活得過分窘迫,也不至于被財富所束縛,在財富里異化,為財富而擔憂。我們大多數人,都屬于有資格幸福的人。 現在網上流行這么一個段子,說人生無非是為了幾張紙。為錢,就是為那么幾張人民幣。名呢,為了那么幾張獎狀,文憑,檔案。人死了以后,為了墓志銘,為了燒紙錢。一輩子,就是為了幾張紙而已。 莊子,把這些東西看得太淡了,所以,利束縛不了他。莊子覺得,要我為了利喪失我很多自由,很多心智,讓我用心去為形役,不值得。這個道理今天也許有一些高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說到第二層,破名,則要比破利難得多。我可以不為金錢所動,但是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生前一世,為的是死后追封一個謚號,由君王追封他忠,他孝,他文,他武。當

11、這個謚號刻上墓志銘,他會覺得生前的一切失落在這個永恒的墓碑上得到了補償。這就是辛棄疾所謂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 后名,可憐白發生。 莊子在乎名嗎?莊子這個人,富有雄才大略,但他不愛說。他認為天地沉濁,不可與莊語。天地之大美,自是不言。這樣,他就周游列國,在各地游蕩。 他有一個好朋友叫惠施,著稱是天下有名的雄辯家,在梁國做宰相。這一回,莊子晃蕩到了梁國。很多人就跑去跟惠子(惠施)說,莊周(莊子)的口才和雄辯遠在你之上,千萬不能讓他直接去見梁惠王,萬一梁王把相位給了他就不好辦了。于是惠子就發動他手下的人,滿城去找莊子。后來,莊子聽說這個事,就去找惠子。莊子對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叫鵷(yua

12、n)雛(一種像鳳凰的鳥),從南海飛到北海的時候,一路上,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甘泉不喝。有一天它飛過一只鴞(xiao)鳥(貓頭鷹之類的猛禽)的頭上,這只鴞鳥正在吃腐爛的老鼠,鴞鳥怕鵷雛搶它的老鼠,便仰頭大叫一聲。莊子對惠子說,你現在是不是也想對我大叫一聲啊?其實,名位對于世俗,雖有設置的必要,但對于大智慧的人來說,名位就像旅社一樣,沒有什么值得留念的。這就是莊子眼中的名。 戰國時期有三個最大的國家:楚國,齊國和秦國。楚王曾派大臣去找莊子,想把楚 溯源去觀察最初的開始,人原本沒有生命。沒有生命就沒有形體,沒有形體就沒有氣息。天地之間,無非是一股氣一股氣聚集起來,然后逐漸找到一個形體,由形體孕

13、育出生命,人就是這樣來的。現在,我妻子順著這條路回去了,她比我先走,此時此刻,她也許正在一個密室里,踏踏實實地睡覺。她解脫了,我還不高興嗎?想起來,我就忍不住要敲盆唱歌。面對親人之死,莊子如此坦然欣慰。這種心態,對一些大智慧者來說,也能做到。 在我國民間,辦喜事有兩種:紅喜事和白喜事。紅喜事,是嫁娶,生命繁衍的開始當然是一樁喜事。白喜事,是壽終天年為老人送行,也是一樁喜事。所謂紅白,只是生命的兩端,生與死之間不過是一種形態的轉化。如果我們真有莊子這樣的心態,我們一定會少了許多牽絆和苦楚。 自古到今,生老病死,總免不了有一番相送。莊子是怎么面對他的一死呢?他有很多學生,大家在商量,老師如果真有一

14、天,到了百年之后,怎么給老師打點身后之事?莊子對他的學生講,我死了以后,什么東西都別準備,我就用整個天地做大棺材,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是我的葬品。我就要這么一個大葬禮,直接把我扔出去就完事了。學生不敢,說如果不給老師弄個小棺材,扔在外面,被野獸吃了怎么辦?莊子想了想,告訴學生,我要是扔在荒山之上,可能是被那些蒼鷹,烏鴉,天上的飛鳥飛禽啄食了。如果你們把我裝在棺材里,埋在地底下,有朝一日木朽人爛,我喂的就是地下的那些螞蟻,螻蛄,所有地底下的小蟲子。到時候,無非就是個飼料而已。干嘛要搶天上飛鳥飛禽口里的食物,去喂地底下的小蟲子呢?不管哪一頭,都是一種物質不滅,都是被吃掉。這就是莊子對自己形

15、體和自己生死的一種看法。 莊子的這個看法,讓我們想起在西藏某些地方流行的天葬。人死之后,希望他的肢體能被在天上的飛禽帶走,重新在天界以一種有形的形態回到他生命的本初。在很多文化中,有些理念是相通的,那就是豁達。豁達是人解脫的前提。 現在,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抗癌俱樂部,有很多抗癌明星。過去一聽說得了癌癥,幾乎是判了死刑。可是現在為什么有的人就能活很多年?因為他有一種內心的調理,他樂觀。他自己不懼怕死亡,奈何以死懼之。莊子,從來是一個不懼怕死亡的人。不懼怕的方式,就是樂生這兩個字,也就是說,活得好比怕死要強得多。 其實,這個觀點與儒家的思想有想通之處。孔夫子在回答學生問題的時候說的那六個字:未知生焉

16、知死。人,活還沒有活明白,干嘛去想死的事呢。在這一點上,儒道是不謀而合,給我們的都是一種溫暖的情懷,一種樸素的價值,就是活在當下。人是活在當下的,在當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甚至不俱生死,那我們的心靈空間該有多大啊!這是一份大境界。 莊子看破了這么多,這個人是不是很消極啊?對他來講,一切的一切已經無所掛礙了,他還在乎什么呢?莊子,在他那個年代,是一個內心有所判斷,但不一定要轉化為行動的人。有一個笑話,說有兩個人在田頭,一個在烈日炎炎下種麥子,干得汗流浹背。另個一個人就躺在樹蔭底下喝著茶,哼著小曲。干活的人說,看你這么懶惰,每天就這樣浪費大好時光,你以后吃什么,喝什么?乘涼的那個人說,你在那兒這么

17、賣命吃苦是為了什么啊?他說,為了豐收啊。你豐收又為了什么呀?他說,豐收以后就可以用糧食去賣錢。乘涼人問他,你賣了錢想干什么?種麥人說,等我賣了錢,我衣食無憂了,再碰上這炎炎夏日,我也不下地干活,找一個樹蔭躺著喝茶哼曲。乘涼人告訴他說,我現在已經在過這種生活了。我現在的生活,就是你未來的夢想。 大家想想,這僅僅是一個笑話嗎?有很多時候,我們隨手可得的事情,但是被我們觀念上一個誤區遮蔽了。莊子在他的一本書里,留下了很多他生活的影子,其中有很多判斷跟儒家彼此呼應。只不過儒家看重的,是大地上圣賢的道德,是人在此生中要建功立業,這樣一種成全。而道家看重的是更高曠的蒼天之上人的精神的自由,是人在最終成全后

18、的超越。中國的儒家思想,在社會這個尺度上,要求人擔當,而道家的思想是在生命層面上要求人超越。擔當是我們的一份社會責任,超越是我們的生命境界。 看莊子的故事,你會打通他的一套生命哲學,這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以積極或消極而論,而是在我們生命不同的體系上給我們建立起來的參照系統。用莊子的話說,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間一番逍遙游。也就是說,看破內心重重的樊籬障礙,得到宇宙靜觀天地遼闊之中人生定位,在這樣一個浩瀚的坐標系上,讓人真正成為人。篇三:于丹莊子心得 于丹莊子心得 張麗芳 如今一走進書店,你會發現關于“怎樣面對挫折”、“如何為人處事”之類的書籍比比皆是。這些稱之為的“心靈雞湯”的書籍迎合了當今

19、復雜社會下人們的口味,給予了人們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我讀過不少這方面的書,卻總覺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閱了于丹的莊子心得。 這本書實際上是于丹對莊子一書的讀后感,她用心地研究莊子,通過解讀莊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結合現代社會的種種現象,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遙得自在。這是一種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反觀內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于丹的莊子心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讓我在享受讀書這個過程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思考,著實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于丹在書中將莊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現給我們,教我們在這個紛繁蕪雜的環境中,應該用“心智”、“感悟”、“逍遙”、“看得開”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這樣才能超脫與釋然。但是現在的人們,也包括我自己,誰能具備這樣的心態呢我們常常被功名利益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