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3:抓住特性 由事及理-怎樣從生活現象中提煉觀點_第1頁
專題03:抓住特性 由事及理-怎樣從生活現象中提煉觀點_第2頁
專題03:抓住特性 由事及理-怎樣從生活現象中提煉觀點_第3頁
專題03:抓住特性 由事及理-怎樣從生活現象中提煉觀點_第4頁
專題03:抓住特性 由事及理-怎樣從生活現象中提煉觀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 03 抓住特性 由事及理怎樣從生活現象中提煉觀點2011 年全國高考天津卷作文題,給出了望遠鏡、顯微鏡、反光鏡、哈哈鏡、三棱鏡等五種“鏡”,要 求考生任選其中兩種進行作文。這種題目,既不給出明確的話題,也不像傳統的材料作文那樣,有明確的 指向,而只給出一種或幾種生活現象,要求考生結合自己的感悟來立意作文。一些寫慣了話題作文和審意 型材料作文的同學,見到這類題目常常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提煉觀點,確立中心。其實,任何現象都有獨 特之處,抓住所給生活現象的基本特征和本質屬性,進行深入思考,形成獨特的感悟,便有了明確的觀點。名篇引路軟骨精神的價值陳染吃日餐的時候,我很喜歡一道菜雞軟骨,它既是骨頭,

2、又可以咀嚼得動。它不像堅硬的豬骨或牛 骨,盡管更具營養價值,但常人無法咀嚼和消化,盡管可以煲湯喝,但是骨質中鈣含量的流失顯然存在著 損失。雞軟骨則既有營養,又能為常人所享用,故而顯示出它特有的價值。由此想到人,具有軟骨精神, 不也同樣值得肯定嗎?首先,“軟骨”具有明確的本質和指向。軟骨也是骨頭,它不是無骨,它比硬骨凌霄或者剛烈反骨更 具韌性和彈性。毛澤東曾經提出過“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游擊戰方針。什么叫 以退為進?什么叫妥協的力量?為什么不可以向敵人假裝“示弱”?難道只有飛蛾撲火、自投羅網、急于 獻身當烈士,才是忠于信念的唯一選擇嗎?骨頭軟或硬是形式,是精神的外衣,穿上不

3、同的外衣人本身并 沒有變。關鍵在于,我們要明確,到底是要消滅自己還是戰勝敵人?剛烈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 故,軟骨也無妨。其次,軟骨精神具有幽默的風骨。記得文化界曾有一個關于七七四十九還是七七四十八的例子。與“七 七四十八”的人急赤白臉地爭辯“七七四十九”,愚蠢的不是這位“七七四十八”,而是那位“七七四十 九”,因為這種爭辯降低了自己,一爭辯就不幽默了,甚至一爭辯就輸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七七 四十八”已經在眾人面前自取其辱,多大一個“笑話”啊,多有趣的節目啊,教育了觀眾,反襯了對手, 多好的效果啊!謝他還來不及呢!再次,軟骨精神具有策略性。倘若你在某一個單位、某一局部的體制當中,“

4、七七四十八”恰好是決 定你生存榮辱的人,強權之下,他說煤球是白的,你赴湯蹈火喊出真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然后以身“殉” 職,這當然壯烈;但倘若你暫且閉緊嘴唇,韜光養晦,保存實力,委曲求全,讓“煤球是黑的”在心中默 然地日益膨脹壯大,也不失為一種策略的選擇。我們只改變我們能夠改變的,什么都動不了的,讓自然規 律動它。我這里不厭其煩地談論“軟骨哲學”,并非否定鏗鏘硬骨,亦并非主張放棄原則,而是指在某種特定 的情形之下,用隱忍迂回的方式,贏得自由,贏得勝利。激勇的飛蛾或匹夫的確不容易,而蘇武牧羊、隱忍求生更不容易。所以,我現在更崇敬那種心里裝著 信念卻臥薪嘗膽堅韌地活下來的人!“硬骨”的燃燒釋放,是

5、一種輝煌壯烈的品質;“軟骨”的頷首蓄積,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修養。褪 掉了光環和濃焰的“軟骨精神”,猶如一件低調的素衣,有清涼的景致,有溫婉的余地,而衣服里邊包裹 的骨頭,棱角隱含,重劍無鋒,然而它依然是骨頭。當我們撫摸昔日歷史那傷痕累累的面龐,當我們探身今日人性那微妙復雜的斑斕景象,我們就不難看 出,“軟骨”中蘊含的“妥協”其實是一門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成年人,就是懂得某種妥協的人。 在這個現實的世界,懂得某種妥協,就是選擇了自由;甚至更大的妥協,就可能獲得更大的自由。只有內 心勇敢的人,才懂得這種妥協的力量;只有意志堅韌的人,才懂的這種“軟骨”的剛硬。我甚至要說,它 其實是一種成熟而深

6、刻的人生哲學。(摘自心靈人生,有刪節)技法獲取一、由事及理,善于聯想。雞軟骨好吃,這本是一個尋常不過的生活現象,作者抓住雞軟骨有營養價值且又能為常人享用的特征, 展開聯想,由事及理,提出做人要懂得妥協的問題,言之有理。生活中的許多現象,看似尋常,只要抓住 其本質特征,善于聯想,我們就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道理,寫出發人深省的文章。二、不囿陳說,敢于翻新。鐵骨錚錚、威風凜凜、剛直不阿,歷來被中華民族視為可歌可泣的美德,軟骨頭歷來為國人所不齒, 是主流社會視為卑劣下作、無恥低賤的品性。然而作者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軟骨哲學的概念,為軟 骨行為叫好,指出妥協是一門藝術。不囿舊說,勇于翻新,言別人筆下

7、之所無,這種為文精神值得推廣。三、辯證說理,全面分析。作者指出:“硬骨的燃燒釋放,是一種輝煌壯烈的品質;軟骨的頷首蓄積,也不失為一種明 智的修養。褪掉了光環和濃焰的軟骨精神,猶如一件低調的素衣,有清涼的景致,有溫婉的余地,而 衣服里邊包裹的骨頭,棱角隱含,重劍無鋒,然而它依然是骨頭。”肯定軟骨精神并不否認錚錚鐵骨,辯 證說理,全面分析,堅持兩點論,不搞絕對化。技法鏈接觀點要明確內容要集中技法鏈接觀點要明確內容要集中【失分原因】觀點的一致性欠缺,有的內容不集中【原作亮相】秋顏看著窗外深黛色的樹瑟瑟地搖曳著,看著深灰的土地上不再有陽光的艷影,看著女孩們拉緊了衣鏈 在風中飄揚著長發,我亦換上毛衣,驀

8、然才發現原來秋已款款而至。都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也確是。一個人漫步于小道上,少了炙熱陽光的陪伴,只覺得風兒從指尖滑 過,感到絲絲寒氣襲向全身。風兒躍到桂樹上,挑落了粒粒桂花,遺落了滿地金黃,馨香在頭頂繚繞。我 不禁想起劉禹錫的“窮巷秋風起,先摧蘭蕙芳”。纖纖蕙芽是柔軟的,怎受得住秋風的摧殘。但秋日并不 都是寂寥的,不是還有“我言秋日勝春朝”嗎?有詩為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漫山 楓葉紅似火,映紅了半邊天,也映紅了詩人的眼,秋的火熱使詩人忍不住駐足觀賞。在秋的影片里,風和葉總是主角,不斷地上演著一幕幕絕美的剪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將我帶到一個至善至美的境界。秋風拂動,落葉

9、飛揚,引得我心弛神往。看到落葉,人們總會聯想到傷感 悲涼等詞語。其實不然,李白日出行中不是說“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嗎?落葉本身不 具備令人愁的能力,是人們看到她凋零,賦予她感性。倘使落葉在秋天不落,依舊高掛枝梢,生機盎然, 那還算是秋的本色嗎?難道你就不覺得少了點什么韻味嗎?風是秋的主旋律,“秋風想見西湖上,化出白 蓮千葉花”便將秋寫得活靈活現了。白蓮在風中隨波而漾,宛若白衣素女,亭亭玉立,站在秋的容顏里守 望。思念好似一片云,裝點了秋季的天空。“投至兩處凝眸,盼得一雁橫秋”。“多情自古傷離別,更 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相遙兩地,咫尺天涯,只得托遷徙的大

10、雁送去深 深的祝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水天一色碧澄澄,落霞為伍,秋顏如此美,惹得多少詩人 競折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不慕富貴,只向往田園式生活,只愿在秋季以菊為伴,對山 當歌。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看出了杜 甫的寬廣胸襟,面對滔滔江水漫漫落葉,在這個寂寥的季節里,詩人并不是反復吟唱著“悲戚”二字,而 是“多病獨登臺”。鄭板橋“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足見他超俗品性,獨具閑情雅趣,胸 有傲竹,以竹為竿,這樣一個天高氣爽的日子里垂釣是如何愜意。我拾起一片落葉,放在掌心,仿佛托起整個季節的容顏。看著她清晰

11、的紋理,我知道那就是我要找 尋的秋天。【場外分析】問題簡述。原文是一篇文筆優美的散文。只是,在結構上,兩個自然段在全文的段落中明顯顯 得單薄;內容方面,第自然段的敘述似乎不能給人留下明朗的印象,同時,這個段落的語言表述也沒有 太多的變化;另外,文章所表述的觀點也沒能善始善終。修改提示:要想使原文的觀點明確,內容集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修改:在結構上,可以 刪去兩個自然段,這樣對全文的內容沒有多大的影響。相反,刪去這兩個段落后,文章的內容更相對 集中一些。在內容上,第自然段的內容表述不太明晰,建議按“人物一一做什么一一怎么樣”的思路 重新組織內容。在觀點方面,自然段都有較明確的觀點,修改第自

12、然段時可以提煉出一句表述觀 點的句子放在段落的開頭。在語言方面,第自然段的結尾句與全文的抒情意味似乎有些不諧和,可以 改為舒緩一些有句子。第自然段在修改時,要注意句式表述的變化。【跳級作文】秋顏看著窗外深黛色的樹瑟瑟地搖曳著,看著深灰的土地上不再有陽光的艷影,看著女孩們拉緊了衣鏈 在風中飄揚著長發,我亦換上毛衣,驀然才發現原來秋已款款而至。都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也確是。一個人漫步于小道上,少了炙熱陽光的陪伴,只覺得風兒從指尖滑 過,感到絲絲寒氣襲向全身。風兒躍到桂樹上,挑落了粒粒桂花,遺落了滿地金黃,馨香在頭頂繚繞。我 不禁想起劉禹錫的“窮巷秋風起,先摧蘭蕙芳”。纖纖蕙芽是柔軟的,怎受得住秋風的

13、摧殘。但秋日并不 都是寂寥的,不是還有“我言秋日勝春朝”嗎?有詩為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漫山 楓葉紅似火,映紅了半邊天,也映紅了詩人的眼,秋的火熱使詩人忍不住駐足觀賞。在秋的影片里,風和葉總是主角,不斷地上演著一幕幕絕美的剪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將我帶到一個至善至美的境界。秋風拂動,落葉飛揚,引得我心弛神往。看到落葉,人們總會聯想到傷感 悲涼等詞語。其實不然,李白日出行中不是說“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嗎?落葉本身不 具備令人愁的能力,是人們看到她凋零,賦予她感性。倘使落葉在秋天不落,依舊高掛枝梢,生機盎然, 那還算是秋的本色嗎?難道你就不覺得少了點什么韻味

14、嗎?風是秋的主旋律,“秋風想見西湖上,化出白 蓮千葉花”便將秋寫得活靈活現了。白蓮在風中隨波而漾,宛若白衣素女,亭亭玉立,那一種站在秋的容 顏里守望的姿態,多么地讓思緒翩翩呀。秋的畫面是最靈動的呢。“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以菊為伴,對山當歌,不慕富貴, 只向往田園式生活,遠山近菊,淡淡的畫面,洋溢的是淡淡的真純與閑情雅趣。杜甫面對滔滔江水漫漫落 葉,吟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渾厚的畫面,不 單單是寂寥,那種廣博的胸襟所呈現的悲壯更叫人在心間千百次的縈回。“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 漁竿”,鄭板橋以竹為竿,垂釣秋風江上,天高氣爽的意境渲

15、染著他的愜意,也衍化著他的品性超俗。秋款款而來,又悄然而去。在“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的沉吟中,我拾起一片落葉,放在 掌心,仿佛托起整個季節的容顏。看著她清晰的紋理,我知道那就是我要找尋的秋天。【跳級要點】把觀點表述明確。觀點所體現的是寫作者的思想,它像人的骨骼一樣。沒有骨骼,人是無法站立的。沒有觀點,文章自 然難成為好文章。我們通常所說的立意,就是通過觀點來顯現的。無論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觀點都顯得 非常重要。因為,觀點本身就代表著立意的高下,同時,它也起著提示閱讀者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的作用。 這篇文章的原文第自然段“都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也確是”,第自然段“在秋的影片里,風和葉總是 主角

16、,不斷地上演著一幕幕絕美的剪輯”兩個觀點都有意味。升格后的第自然段用“秋的畫面是最靈動 的呢”來作觀點,就改變了原文自然段沒有觀點的弊病,很好。把內容寫得集中。作文中內容的敘述一定要做到明白與具體,就像人的血肉,只有豐滿鮮活才充滿了勃勃生機。“明白” 指的是作文內容要能回答“人物做什么怎么樣”或“事物怎么樣”這樣一些最基本的問題。“具體”指的是在表述的時候要盡量形象生動。比如這篇文章的原文: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 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看出了杜甫的寬廣胸襟,面對滔滔江水漫漫落葉, 在這個寂寥的季節里,詩人并不是反復吟唱著“悲戚”二字,而是“多病獨登臺”,表述就不太

17、明白與生 動。再看修改后:杜甫面對滔滔江水漫漫落葉,吟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做 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渾厚的畫面,不單單是寂寥,那種廣博的胸襟所呈現的悲壯更叫人在心間千百 次的縈回。這段文字以人物作為敘述的對象,寫出人物干什么和怎么樣,明白生動。【應考攻略】無論是寫議論文,還是寫記敘文,都一定要注意文章的段落要有明確的觀點。同時,也要注意盡量圍 繞觀點把內容寫集中,這樣才能使文章既明白,又精當。仔細地讀一讀原文與跳級作文,我們其實可以從 中把握一些作文寫作過程中應遵循的普通原則,這就是:1,觀點就像人的骨骼。只有健康壯碩的骨骼才能 支撐起偉岸的身軀,當然,只有鮮明準確

18、的觀點才能使文章立于不敗之地。2,內容就像人的血肉。有了豐 滿鮮活的血肉,人才顯得豐腴與精神。習作示例作文原題 一把大鎖掛在門上,用鐵棒去撬或砸,怎么也打不開,而瘦小的鑰匙鉆進鎖孔,輕輕一轉,大鎖悄然 而開。這是常見的生活現象,對這種現象你有感想?請從鎖、鑰匙、鐵棒三種用物中選擇一兩種,結合自 己的感悟,寫一篇文章。【觀點提煉】1、遵循規律 力戒蠻干鑰匙了解鎖的“心”,熟悉鎖的機理,所以能輕而易舉地打開鎖,而鐵棒不懂鎖的機理,找不到開鎖 的方法,只能亂砸硬撬。這里包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順應規律,按規律辦 事,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事半功倍;無視規律,意志至上,胡來

19、蠻干,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2、尊重生命 以人為本 鑰匙了解鎖心,以其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心,輕輕撥動,這是對鎖和心的了解,也是對鎖和心的理解, 更是對鎖和心的尊重。鐵棒不懂鎖的心,亂砸硬撬,企圖以強力來打開它,而鎖則以自己的毀壞相抗爭。 人就是一把把的鎖,只有把握住人的內心情感的脈絡,才能打開對方封閉的心靈之窗。3、提升自我 奉獻社會鑰匙和鐵棒同為金屬,后天不同的加工使它們有了屬性上的差別,因而功用大小就不一樣。同樣是人, 有人對社會的貢獻特別大,有人對社會的貢獻很一般,原因是后天的學習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努力 學習,改造自我,提高自己,為社會做出較大的貢獻。4、恪守自我 順其自然 鑰匙能開鎖

20、,鐵棒不能,當鎖孔堵塞無法打開時,“砸”“撬”就不失為一種手段,這時候鐵棒就有 了用武之地。鑰匙有鑰匙的能耐,鐵棒有鐵棒的作用,天生萬物,各得其宜;人應當恪守自我,順其自然, 各安本分,盡其天職。5、認清自我 謹防昏熱 鑰匙是開鎖的工具,但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如果換成另外的鎖,鑰匙就像鐵棒一樣,對鎖無能為 力,甚至連鐵棒都不如。每個人都有長處,也有短處,只有認清自我,謹防頭腦發昏,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學生習作諸君少唱盡力歌某生人們常用“心想事成”來表達企求成功的心情,而在未能如愿時則又愛用“我盡力了”來自我安慰。 盡力了,未必盡心,盡力者同時應當是盡心者。鐵棒砸鎖而鎖不能開,盡力而未盡心也

21、;鑰匙知機理,入 鎖心,撥機關,鑰至而鎖開,用力更用心是也。我勸諸君在事不順心的時候,多想自己盡心了沒有,而少說我已經盡力了。 請不要說你盡力了,在你遭遇挫折的時候。霸王逼姬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面對四面楚歌,曾經所向無敵的英雄嘆道:“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也!”死之將臨而不知己過,可悲可嘆。戰爭是軍力的角逐,更是謀略和人心的較量,不通戰爭之“機理”, 輕視謀略,無視人心,僅憑驍勇作戰,猶如鐵棒砸鎖,有力而不知鎖“心”,盡力而未能盡心,安有不敗 之理?“劉邦小兒”雖軍力不足,但重視籌劃謀略,善于經營人心,正如鑰匙懂機理,知鎖心,鑰匙至處, 大鎖頓開。請不要說你盡力了,在你未能奪魁的時候。美國第

22、39 任總統卡特年輕時從海軍學院,一位海軍上將讓他隨便說幾件自認為得意的事情,卡特得意 洋洋地談起了自己的成績:“在全校820 名畢業生中,我名列第58 名。”將軍反問:“為什么不是第一名, 你盡最大努力了嗎?”卡特滿臉驚愕,繼而羞愧,滿臉通紅。盡最大努力,其實就是盡心,就是用心去研 究最佳的方案,尋求最佳的結果。鐵棒砸鎖,簡單行事,力出而鎖毀,它應當有深深的自責才是。亦如卡 特,他需要的是繼續研究奪取第一名的“機理”,而不是第58 名的沾沾自喜。請不要說你盡力了,在你不見長進的時候。許多同學起得和別人一樣早,花的時間和別人一樣多,可是學習不見長進,于是只得用“我盡力了” 來安慰自己。這種安慰可以調節心理,以利再戰,無可非議。但是換一個角度考慮,你當問問自己,我盡 心了嗎?學習是一把復雜的大鎖,有其特殊的“機理”,需潛心研究才是,以為僅憑肯花時間就能“天天 向上”,如同用鐵棒砸鎖一樣可笑。鮮花我所盼也,掌聲我所求也,世上人人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