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態參數頻率、阻尼比、振型作業指導書講解_第1頁
模態參數頻率、阻尼比、振型作業指導書講解_第2頁
模態參數頻率、阻尼比、振型作業指導書講解_第3頁
模態參數頻率、阻尼比、振型作業指導書講解_第4頁
模態參數頻率、阻尼比、振型作業指導書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參數編號QWM2006-16-16.4頁碼第1頁 共8頁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訂17.3模態參數(頻率、振型、阻尼比)作業指導書1目的測試橋梁的模態參數,了解橋梁的自振特性。2適用范圍適用于橋梁或結構構件的模態參數測試及分析。3試驗準備儀器、設備、材料序號儀器、設備、材料數量備注1動態信號測試分析系統 及軟件1套2拾振器視試驗情況而定3筆記本電腦1臺4數據連接線視試驗情況而定5電源設備及電源線1套6穩壓器1個7溫度計1個/8橡皮泥視試驗情況而定資料、橋梁或結構構件拾振器測點布置圖、相關儀器、軟件使用說明書、原始記錄表格(見附表12)、儀器、設備、材料清單表確認單(見附表 3)檢查儀器、設備及軟件是

2、否正常運行(見附表 4)4試驗流程參數編號QWM2006-16-16.4頁碼第2頁 共8頁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訂測點布置:試驗前應對橋梁結構進行有限元分析, 計算理論的振型圖,根據振型圖確定 測點布置(測點布置的原則和數量要求見 5.1)。由于試驗用的拾振器可能有限, 所以應在橋上選擇合適的參考點(參考點的選擇要求見5.2),分批搬動其他拾振 器到所有測點。拾振器安裝:拾振器安裝前,應將測點位置清潔除塵。安裝時,將拾振器通過橡皮泥牢固 粘貼在測點位置,保證拾振器和構件能共同移動,同時傳感器的主軸方向應與測 點主振方向一致。儀器連接:儀器連接詳見DH5922N動態信號測試分析系統使用說明書。數據采

3、集:在數據采集之前,應對軟件及拾振器各參數進行設置(參數設置要點見5 儀器參數設置及采集軟件的操作詳見DHDAS4.1.3基本分析軟件說明書。為了消除隨機因素影響,應對采集的長樣本信號進行能量平均。對于懸索橋、 斜拉橋等自振頻率較低的橋型,為保證頻率分辨率和提高信嘈比,采集時間不宜 小于20分鐘,一般采集時間取2045分鐘,對于小跨徑橋梁,采集時間可酌情 減小。數據處理:自振頻率:可采用頻譜分析法、波形分析法或模態分析法得到橋梁結構自振 頻率。阻尼比:采用波形分析法、半功率帶寬法或模態分析法得到。振型參數:采用環境激振等方法進行模態參數識別。數據后期處理及分析的軟件操作詳見DHDAS4.1.3

4、基本分析軟件說明書模態參數的評定:1結構的自振最低頻率應大于有關標準限值, 結構最大振幅應小于相應標準 限值參數編號QWM2006-16-16.4頁碼第3頁 共8頁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訂2根據結構振動圖形,可分析出結構的沖擊現象,共振現象和有無缺陷。3橋梁本身的動力特性的全面資料,可作為評價結構物抗風力和抗地震力性 能的計算參數。復雜結構的橋梁動力性能,還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動力試驗和風洞 試驗進行研究。4定期檢驗的橋梁,通過前后兩次動力結果的比較,可檢查結構工作的缺陷, 如果結構剛度降低及頻率顯著減小,應查明結構可能產生的損壞。5注意事項及要點測點數量及位置:測點數目的確定應根據合同及試驗方案要求

5、的振型階 數,并保證測點能連成曲線,且盡可能布置在控制斷面上。一般情況測點縱向布 置于橋梁的偶數等分點上;橫向布置:當測試橋梁的橫向振型時,應布置于橋面 橫向中心處;當測試橋梁豎向振型時,應對稱布置于橋面兩側欄桿附近。參考點的選擇:一般選擇最大的振幅附件的測點處,在整個測試過程中, 參考點的拾振器嚴禁移動。主要參數設置:拾振器檔位選擇:一般橋梁測試時,拾振器的檔位設置為小速度檔“1”檔,或是加速度檔“ 2”檔。采集頻率設置:模態實驗時的采樣頻率一般建議不用太大,100Hz或者200Hz即可,對于某些大型、特大型橋梁,選取50Hz的采樣頻率也已足夠。編寫:審核:批準:編寫:審核:批準:參數編號Q

6、WM2006-16-16.4頁碼第4頁 共8頁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訂附件:附件1橋梁結構檢測與監測模態參數試驗記錄表附件2橋梁結構檢測與監測模態參數試驗檢測報告附件3儀器、設備、材料清單表確認單附件4儀器、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確認單參數編號QWM2006-16-16.4頁碼第5頁 共8頁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訂附件1橋梁結構檢測與監測模態參數試驗記錄表橋梁結構檢測與監測模態參數試驗檢測記錄表QJ0204a試驗室名稱:記錄編號: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務編號試驗依據樣品編號樣品描述試驗條件主要儀器設備及編號天氣狀況大氣溫度開始時間結束時間試驗內容與 加載程序頻率階數振型圖編號自振頻率實測值fmi阻尼比()振

7、型圖備注:試驗:復核:日期:年月日附件2橋梁結構檢測與監測模態參數試驗檢測報告參數編號QWM2006-16-16.4頁碼第6頁 共8頁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訂QB020204橋梁結構檢測與監測模態參數試驗檢測報告試驗室名稱:報告編號:委托/施工單位委托編號工程名稱樣品編號工程部位/用途樣品描述試驗依據判定依據主要儀器設備及編號試驗內容與 加載程序頻率階數振型圖編號自振頻率阻尼比 (%)fmi/fdi實測值fmi理論值fdi振 型 圖檢測結論:備注:試驗:審核:簽發:日期:年月日 (專用章)附件3儀器、設備、材料清單表確認單序號儀器、設備、材料型號數量參數編號QWM2006-16-16.4頁碼第7頁 共8頁版本第三版第一次修訂1動態信號測試分析系統及軟件2拾振器3筆記本電腦4數據連接線5電源設備及電源線6穩壓器7溫度計8橡皮泥項目負責人:經辦人:日期:年月 日參數編號QWM2006-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