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樹》語言教案_第1頁
《愛心樹》語言教案_第2頁
《愛心樹》語言教案_第3頁
《愛心樹》語言教案_第4頁
《愛心樹》語言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愛心樹語言教案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1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3、體會親人朋友們的關愛之情。活動準備1、多媒體課件2、圖片、白板。活動過程一、導入1。出示課件畫面:一棵樹教師: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2。出示課件畫面:小男孩教師:這是誰?一棵茂盛的大樹和可愛的小男孩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二、分段感受故事1、男孩在兒童期和大樹的故事(1)觀看課件畫面,欣賞故事。(2)提問:你覺得大樹和小男孩關系怎么樣?為什么?(3)小結:是啊,大樹和小男孩相親相愛,他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樂呀!2、男孩在少年期和

2、大樹的故事(1)觀看圖片講述故事后。(2)提問:大樹為什么感到很孤獨?男孩摘走了大樹所有的蘋果,大樹為什么還很快樂?(3)小結:因為大樹幫助男孩達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樂。3、分組排圖講述男孩在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與大樹的故事。(1)幼兒分組排圖、自由講述(2)將幼兒分組探討結果集中展示、講述。4、完整欣賞故事,體會愛心樹的付出。(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2)提問: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樹?(3)小結: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當男孩從大樹身上摘走蘋果,大樹很快樂;砍走樹枝,大樹很快樂;砍斷樹干,變成光禿禿的樹墩,大樹還是很快樂!原來付出愛也是一種快樂呀!三、情感遷移,體驗親人朋友們大樹般的關愛之情

3、。1、教師: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愛心樹,你覺得誰是你生活中的愛心樹,為什么?2、教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都是我們的愛心樹,你們愿意做一棵真正的愛心樹嗎?那你會怎么做?四、結束活動讓愛住我家反思:作品分析: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用簡單利落的黑白線條勾勒出一棵有求必應的蘋果樹和一個貪求不厭的孩子。故事的文字純樸直白,簡潔明了,講述著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在索求與奉獻之間,在愛與被愛之間。一段深沉的愛,一種無私的奉獻,令人在百讀不厭中細細體味蘊藏其中的愛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熱淚。在這個故事里,人們更多的是把樹看成為母愛的化身。是啊,如果不是愛,又怎么能讓樹奉獻了一切還無怨無悔呢?其

4、中大樹很快樂!是全書中最讓人潸然淚下的一句話。當看到結尾處那個被喚為男孩的老人,佝僂著身子坐在樹樁上,大樹很快樂那幾個字又一次跳入眼簾時,又有幾個人能不感動呢!教學思路: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愛心樹活動以集體閱讀、自主閱讀為主。首先師幼集體閱讀繪本的前面部分,大樹與小時候的男孩蕩秋千、捉迷藏理解大樹與孩子共享的快樂,其次讓幼兒圍繞長大后的男孩還會再回來嗎?他和大樹又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這個問題自主閱讀,對故事情節進行猜測,接著在PPT畫面和舒緩的背景音樂中教師娓娓講述著故事,讓幼兒體會隱藏畫面背后的大樹無私的愛與奉獻,最后是情感遷移,行動感恩,回報父母親如大樹般的關

5、愛之情。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2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3.體會親人朋友們的關愛之情。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黑板。活動過程:(一)導入:出示課件畫面:一棵樹師: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出示課件畫面:小男孩師:這是誰?一棵茂盛的大樹和可愛的小男孩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二)分段感受故事1男孩在兒童期和大樹的故事觀看課件畫面,欣賞故事后提問:師:你覺得大樹和小男孩關系怎么樣?為什么?小結:是啊,大樹和小男孩相親相愛,他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樂呀!2.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樹的故事觀看圖片講述故事后

6、提問:師:大樹為什么感到很孤獨?師:男孩摘走了大樹所有的蘋果,大樹為什么還很快樂?小結:因為大樹幫助男孩達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樂。3分組排圖講述男孩在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與大樹的故事。(1)幼兒分組排圖、自由講述(2)將幼兒分組探討結果集中展示、講述。4.完整欣賞故事,體會愛心樹的付出。(1)欣賞課件、師完整講述故事。(2)提問師: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樹?小結: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當男孩從大樹身上摘走蘋果,大樹很快樂;砍走樹枝,大樹很快樂;砍斷樹干,變成光禿禿的樹墩,大樹還是很快樂!原來付出愛也是一種快樂呀!(三)情感遷移,體驗親人朋友們大樹般的關愛之情。師: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愛心樹,

7、你覺得誰是你生活中的愛心樹,為什么?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都是我們的愛心樹,你們愿意做一棵真正的愛心樹嗎?那你會怎么做?(四)結束活動:讓愛住我家。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3大班優秀語言教案愛心樹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體會愛與被愛的幸福,感知故事內容,理解大樹每一次的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制作愛心卡,積極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激之情,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優秀語言愛心樹含反思教案吧。設計意圖:這是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一個男孩兒幸運地遇到了一棵因愛而給予,因給予而快樂的大樹。大樹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兒一生,為他創造了一生。男孩兒曾因成

8、長而離開,但他在生命的開始與結尾都和大樹為伴,為此,大樹幸福不已。如今的孩子生活在愛的國度,長輩們無私的關愛就像是一棵棵無私的大樹,讓孩子們感受幸福和快樂、盡可能地給予成了家長們最大的滿足和心愿!為了讓孩子在體會愛與被愛幸福的同時,激發他們對身邊人的關愛,從小學會感恩,特設計本次活動。活動目標:1.感知故事內容,理解大樹每一次的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2.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體會愛與被愛的幸福。3.制作愛心卡,積極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激之情。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5.激發幼兒主動復述故事的欲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活動準備:1.教具:愛心樹課件、圖譜

9、;音樂:讓愛住我家;2.學具:心形紙卡、筆人手一份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提問:今天老師想做一個關于你和爸爸媽媽之間的調查:請你認真仔細地想一想,爸爸媽媽為你做了什么事會讓你感到快樂,他們也很快樂?(二)播放課件,感知理解故事情節1.動畫里有誰?2.一棵大樹和一個男孩是好朋友,每天男孩跑來樹下做些什么?3.隨著時光流逝,男孩一天天地長大,大樹感到了什么?什么叫孤寂,那你有過孤單寂寞嗎?4.后來,男孩一次一次來看大樹,對大樹說了什么?大樹是怎么做的?5.大樹到最后只剩下老樹墩,但是她的心里感覺怎么樣?小結:一棵大樹,從枝繁葉茂滿是蘋果到最后只剩下老樹墩,他的一生都在付出、給予,從不求回報,但是

10、她還是很快樂。你覺得她是一棵什么樣的樹?原來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是一棵愛心樹。(三)幼兒討論:你喜歡他們中的誰?為什么?(四)結合生活實際,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提問:小朋友的身邊有誰也像大樹一樣在付出、在給予,在愛著我們呢?(五)制作愛心卡,表達感激之情1.提問:你最愛誰呢?你會為她做些什么事讓她也感覺到快樂?2.幼兒用繪畫的方式制作愛心卡3.幼兒相互交流4.在音樂讓愛住我家中結束:愛心卡裝載著我們小朋友無限的愛,讓我們把愛送給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讓全世界的人都擁有愛,讓愛永遠住在我們幸福的家。(音樂起一起舞蹈)活動延伸:在語言區為幼兒提供愛心樹小圖書,供他們區域活動時欣賞閱

11、讀。活動建議:在本活動開展前,可以進行相關話題的討論:如爸爸媽媽為你做些什么事、你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你最愛的人等等。活動反思:本次活動為幼兒創設了一個積極有效的語言互動環境,首先以幼兒古老的故事-回憶爸爸媽媽對自己關愛的事例導入話題,勾起了幼兒真實的感受與回憶,然后故事本身的感染和教師巧妙的設問給了孩子更多思維的空間,使他們已有的經驗不斷加以擴充拓展,形成新的經驗;同時活動還以生活中永恒不變的愛為題材,讓孩子在感受愛的同時學會感恩,學會愛身邊的人,相信孩子們通過制作與交流能夠真切地感受愛別人的快樂與如何愛別人的行為上的觸動,這是教育的真諦所在。小百科:樹,木本植物之總名,主要由根、干、枝、葉

12、、花、果組成。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在數據結構中樹被引申為由一個集合以及在該集合上定義的一種關系構成的,由根結點和若干顆子樹構成的。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4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2、感受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3、體會親人朋友的關愛之情。活動準備:1、多媒體課件云淡風輕鋼琴曲。2、自制“愛心樹”一棵。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借助園內樓梯口所畫的“愛心樹”導入話題二、活動進行1、播放背景音樂云淡風輕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內容,幼兒認真聆聽。2、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幼兒通過觀看繪本圖片加深對故事的理解。3、教師提問:(1)故事中出現了誰?(2)大樹每次給予之后,它的心

13、情是怎樣的?(3)在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棵樹”深深地愛著我們?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心中的那顆“愛心樹”從中體會親人朋友對自己的愛。三、回饋親人朋友的愛出示自制“愛心樹”讓幼兒每人上來取下一片用愛心做成地葉子將自己最想說的話,悄悄的告訴葉子,并將其送給自己最愛的人,表達自己的愛意!活動反思:本次活動通過背景音樂的渲染,讓幼兒充分體會了大樹的憂傷與快樂,體會到親人朋友無私的愛,但由于故事本身有一絲絲暖暖的哀傷,所以這個氣氛不是那么活躍!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5設計意圖:這是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一個男孩兒幸運地遇到了一棵因愛而給予,因給予而快樂的大樹。大樹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兒一生,為

14、他創造了一生。男孩兒曾因成長而離開,但他在生命的開始與結尾都和大樹為伴,為此,大樹幸福不已。如今的孩子生活在愛的國度,長輩們無私的關愛就像是一棵棵無私的大樹,讓孩子們感受幸福和快樂、盡可能地給予成了家長們最大的滿足和心愿!為了讓孩子在體會愛與被愛幸福的同時,激發他們對身邊人的關愛,從小學會感恩,特設計本次活動。活動目標:1.感知故事內容,理解大樹每一次的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2.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體會愛與被愛的幸福。3.制作愛心卡,積極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激之情。活動準備:1.教具:愛心樹課件、圖譜;音樂:讓愛住我家;2.學具:心形紙卡、筆人手一份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提問:今

15、天老師想做一個關于你和爸爸媽媽之間的調查:請你認真仔細地想一想,爸爸媽媽為你做了什么事會讓你感到快樂,他們也很快樂?(二)播放課件,感知理解故事情節1.動畫里有誰?2.一棵大樹和一個男孩是好朋友,每天男孩跑來樹下做些什么?3.隨著時光流逝,男孩一天天地長大,大樹感到了什么?什么叫孤寂,那你有過孤單寂寞嗎?4.后來,男孩一次一次來看大樹,對大樹說了什么?大樹是怎么做的?5.大樹到最后只剩下老樹墩,但是她的心里感覺怎么樣?小結:一棵大樹,從枝繁葉茂滿是蘋果到最后只剩下老樹墩,他的一生都在付出、給予,從不求回報,但是她還是很快樂。你覺得她是一棵什么樣的樹?原來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是一棵愛心樹。(

16、三)幼兒討論:你喜歡他們中的誰?為什么?(四)結合生活實際,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提問:小朋友的身邊有誰也像大樹一樣在付出、在給予,在愛著我們呢?(五)制作愛心卡,表達感激之情1.提問:你最愛誰呢?你會為她做些什么事讓她也感覺到快樂?2.幼兒用繪畫的方式制作愛心卡3.幼兒相互交流4.在音樂讓愛住我家中結束:愛心卡裝載著我們小朋友無限的愛,讓我們把愛送給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讓全世界的人都擁有愛,讓愛永遠住在我們幸福的家。(音樂起一起舞蹈)活動延伸:在語言區為幼兒提供愛心樹小圖書,供他們區域活動時欣賞閱讀。活動建議:在本活動開展前,可以進行相關話題的討論:如爸爸媽媽為你做些什么事、你為

17、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你最愛的人等等。活動點評:本次活動為幼兒創設了一個積極有效的語言互動環境,首先以幼兒古老的故事-回憶爸爸媽媽對自己關愛的事例導入話題,勾起了幼兒真實的感受與回憶,然后故事本身的感染和教師巧妙的設問給了孩子更多思維的空間,使他們已有的經驗不斷加以擴充拓展,形成新的經驗;同時活動還以生活中永恒不變的愛為題材,讓孩子在感受愛的同時學會感恩,學會愛身邊的人,相信孩子們通過制作與交流能夠真切地感受愛別人的快樂與如何愛別人的行為上的觸動,這是教育的真諦所在。教學反思:這是一個由一棵有求必應的蘋果樹和一個貪求不厭的孩子,共同組成的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這是一則令人心醒動容的寓言在“施

18、”與“受”之間,也在“愛”與“被愛”之間。故事的文字純樸直白,簡潔明了,講述耐人尋味的故事,講述一段深沉的愛,一種無私的給予和奉獻,令人在百讀不厭中細細體味蘊藏其中的愛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熱淚。這是一本經典的圖畫書,它以簡單利落的黑白線條勾勒形象,沒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給人巨大的想象空間,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動感,圖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簡單的線條,簡單的文字,簡單的故事,卻擄獲了無數讀者的心。整個活動在感動中結束,姚果果說:我想哭了。劉智遠說: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試讀著感動著。一、賞讀封面,觀察環襯。這本書很特別,除了封面是綠色的其余是黑白色,因此引起了幼兒的質疑。(1)賞讀封面。讓幼兒說說自

19、己看到封面上畫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可能發生了一件什么事?著嫩嫩的綠色看了之后又什么感覺?小朋友想象力很豐富,能完整的吧封面上的小孩、蘋果、樹編成一件事進行猜測。(2)觀察環襯。大片的白色讓你想到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感覺?小朋友說想到了天空,覺得很干凈;想到了雪,覺得很好玩。他們還不會與封面進行聯想。二、讀文賞圖以問題激發想象故事分為三塊。第一塊重點出示第三頁:讓幼兒大膽猜猜,小男孩每天跑到樹下干什么?圖畫的空白處給幼兒很多想象的空間,他們遷移平時的故事中的經驗,同時出現4幅樹和小孩玩耍的畫面,讓幼兒感受到大樹和孩子之間的快樂時光。第二塊討論:為什么大樹會覺得快樂,小朋友被故事中的情節所吸引:

20、胡恒說:因為大樹犧牲了自己幫助了別人。楊帆說: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趙普陽說:大樹很有愛心。當看到大樹被男孩一點點的索取,只剩樹根,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說:“好可惜”“好可憐”當我打開后面的課件好多幼兒神情緊張,覺得不可思議。第三塊談談自己對愛心樹和小男孩的看法,小朋友情不自禁的說這個小男孩“太過分了”,“真貪心”“很自私”三、聯系生活激發情感在生活中,有誰也像這棵愛心樹一樣給你快樂,給你幸福,給你愛心呢?孩子談到的更多的媽媽,老師,他們傾其所有為孩子奉獻自己的一切我好感動。你愿意成為這樣一棵不斷付出,不斷給予的大樹嗎?在共同的“我愿意”的回應中結束教學。一切都是那么感動。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

21、6設計意圖:這是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一個男孩兒幸運地遇到了一棵因愛而給予,因給予而快樂的大樹。大樹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兒一生,為他創造了一生。男孩兒曾因成長而離開,但他在生命的開始與結尾都和大樹為伴,為此,大樹幸福不已。如今的孩子生活在愛的國度,長輩們無私的關愛就像是一棵棵無私的大樹,讓孩子們感受幸福和快樂、盡可能地給予成了家長們最大的滿足和心愿!為了讓孩子在體會愛與被愛幸福的同時,激發他們對身邊人的關愛,從小學會感恩,特設計本次活動。活動目標:1.感知故事內容,理解大樹每一次的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2.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體會愛與被愛的幸福。3.制作愛心卡,積極表達

22、自己對他人的感激之情。活動準備:1.教具:愛心樹課件、圖譜;音樂:讓愛住我家;2.學具:心形紙卡、筆人手一份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提問:今天老師想做一個關于你和爸爸媽媽之間的調查:請你認真仔細地想一想,爸爸媽媽為你做了什么事會讓你感到快樂,他們也很快樂?(二)播放課件,感知理解故事情節1.動畫里有誰?2.一棵大樹和一個男孩是好朋友,每天男孩跑來樹下做些什么?3.隨著時光流逝,男孩一天天地長大,大樹感到了什么?什么叫孤寂,那你有過孤單寂寞嗎?4.后來,男孩一次一次來看大樹,對大樹說了什么?大樹是怎么做的?5.大樹到最后只剩下老樹墩,但是她的心里感覺怎么樣?小結:一棵大樹,從枝繁葉茂滿是蘋果到

23、最后只剩下老樹墩,他的一生都在付出、給予,從不求回報,但是她還是很快樂。你覺得她是一棵什么樣的樹?原來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是一棵愛心樹。(三)幼兒討論:你喜歡他們中的誰?為什么?(四)結合生活實際,回憶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愛護提問:小朋友的身邊有誰也像大樹一樣在付出、在給予,在愛著我們呢?(五)制作愛心卡,表達感激之情1.提問:你最愛誰呢?你會為她做些什么事讓她也感覺到快樂?2.幼兒用繪畫的方式制作愛心卡3.幼兒相互交流4.在音樂讓愛住我家中結束:愛心卡裝載著我們小朋友無限的愛,讓我們把愛送給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讓全世界的人都擁有愛,讓愛永遠住在我們幸福的家。(音樂起一起舞蹈)活動延

24、伸:在語言區為幼兒提供愛心樹小圖書,供他們區域活動時欣賞閱讀。活動建議:在本活動開展前,可以進行相關話題的討論:如爸爸媽媽為你做些什么事、你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你最愛的人等等。活動點評:本次活動為幼兒創設了一個積極有效的語言互動環境,首先以幼兒古老的故事-回憶爸爸媽媽對自己關愛的事例導入話題,勾起了幼兒真實的感受與回憶,然后故事本身的感染和教師巧妙的設問給了孩子更多思維的空間,使他們已有的經驗不斷加以擴充拓展,形成新的經驗;同時活動還以生活中永恒不變的愛為題材,讓孩子在感受愛的同時學會感恩,學會愛身邊的人,相信孩子們通過制作與交流能夠真切地感受愛別人的快樂與如何愛別人的行為上的觸動,這是教育的

25、真諦所在。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7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3、初步體驗親人朋友們的關愛之情。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重點難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大樹對小男孩的付出和愛。活動準備:ppt課件、背景音樂、復印的繪本書、畫筆、紙、字卡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部分以圖質疑,激發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關鍵,開門見山。出示一棵樹讓幼兒觀察,并引出愛心樹的故事。1.出示課件ppt圖片:一棵樹教師: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2.出示課件畫面:小男孩教師:

26、一棵茂盛的大樹和可愛的小男孩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二、分段感受故事1、互動講述故事,講述男孩在兒童期和大樹的故事欣賞故事:帶著疑問。讓幼兒有目的的欣賞故事,出示幻燈片,幼兒直觀的觀看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并在重點部分提出問題,讓幼兒探討,達到重難點的突破。(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張PPT圖片:從前,有一棵樹,并提出問題:大家看看這棵樹長得怎么樣?(又高又大、枝葉茂盛)(2)出示第二張PPT:瞧,來了一個小男孩,大樹會喜歡他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大樹舞動著枝條,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樹舞動著枝條,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懷里.)那小男孩喜歡這棵大樹嗎?他

27、看見了大樹,會對他說些什么呢?(大樹,你好!大樹,我想和你玩。)(3)猜一猜:男孩會到大樹這來玩什么呢?(先幼兒猜一猜,說一說。然后教師再講述。)(4)出示小男孩和大樹做游戲的PPT圖片。(1、采集樹葉、做樹葉皇冠、2、爬樹、3、吃蘋果、4、蕩秋千、5、捉迷藏、6睡覺、)師:小男孩來到大樹身邊做了哪些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引導幼兒看圖講述出大意,提醒幼兒要用完整的話來回答)幼:小男孩在撿樹葉他撿了這么多樹葉用來干什么呀?(做王冠:出示相應的圖片)看看這時小男孩的表情怎樣?(很神氣)瞧,他昂首挺胸,神氣地走來走去,真像一個森林之王。(讓幼兒學一學)幼:小男孩在爬樹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樹干上

28、的小手小腳)他爬到大樹上去干什么呢?(蕩秋千:小男孩在哪呢?他在樹上玩什么游戲?想一想:玩什么游戲時小腳要蕩得很高很高。)(吃蘋果: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他還在大樹身邊做了什么?(捉迷藏:小男孩躲在哪里?大樹怎么找他的、睡覺:小男孩睡覺時,大樹在干什么?)捉迷藏這個環節我采用跟幼兒玩游戲捉迷藏。為了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活躍上課的氣氛。(5)出示圖片:現在小男孩和大樹的關系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和大樹擁抱、在大樹上畫愛心呢)嗯,現在他倆相親相愛,這時小男孩會對大樹說什么呢?(大樹,你真好)男孩非常非常愛他,大樹很快樂。師:小朋友們,大樹為什么這么快樂?(因為男孩喜歡他,常去陪他)(6)教師小結:

29、大樹和小男孩相親相愛,他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樂2.集體閱讀繪本,講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樹的故事教師發放繪本故事讓幼兒自主閱讀和集體閱讀繪本故事(1)提問:男孩摘走了大樹所有的蘋果,大樹為什么還很快樂?(2)出示字卡孤寂(教師講解孤寂就是孤獨寂寞的意思)(3)小結:因為大樹幫助男孩達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樂。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當男孩從大樹身上摘走蘋果,大樹很快樂;原來付出愛也是一種快樂呀!三、情景遷移,體驗親人和朋友們大樹般的關愛之情。(這個環節教師的引導語言相當重要。)幼兒討論:在你們的身邊有誰和愛心樹一樣愛著我們呢?(1)說說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怎樣愛我們的?(2)我們該怎么對待自

30、己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懂得感恩與他人,學會回報親人,并且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如:我會幫大人做什么.四、活動結束部分。畫“愛心樹”給繪本設計封面圖,能更進一步讓幼兒以另外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課后反思:這個活動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因為:1. 我敢于挑戰了自己,戰勝自我。說實話,語言領域的繪本教學,我一直沒有勇氣挑戰,但今天,我終于鼓起勇氣,向曾經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動,并取得了成功。2. 本次活動我覺得是比較成功的,因為我采用了以情帶情,以情激情的手段來教學。愛心樹講述的是一棵蘋果樹和一個男孩之間的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故事的文字純樸直白,簡潔明了。它講述了耐人尋味的故

31、事,這種深沉的愛,是無私的給予和奉獻,令人在百讀不厭中細細體味蘊藏其中“愛”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運用媽媽的口吻來對孩子們講述這個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輕柔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當中去,以情帶情,深入孩子內心世界,激發幼兒對家人和朋友的關愛之情!整個活動,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設計上有突破,有創新。因此,我在組織和引導上感覺非常的輕松和流暢,可以說是一氣呵成。活動第二個環節,幼兒在我的引導下,隨著繪本的畫面,感受著大樹對小男孩的愛,中間我巧妙設計。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8活動目標:1、在聽聽、看看、說說中欣賞文學作品,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以及故事所蘊含的深刻寓意。2、能大膽

32、清楚的用語言自己對故事的理解。3、感受愛與被愛,懂得感恩。活動準備:音樂:做好的朋友、愛之祝賀、奉獻視頻:愛心樹愛心樹大圖書活動過程:1、(出示大圖書愛心樹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好看又很有意義的書,一起看看。封面上有什么?介紹作者猜猜書里講的是關于大叔和男孩的一個怎樣的故事?2、教師翻動圖書,開始講述:放音樂最好的朋友“從前,有一顆大樹,它喜歡上一個男孩”男孩在哪里呢?“男孩每天跑到樹下,采集樹葉,給自己做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你看他還怎么做的?(爬上樹干)小男孩在哪里呢?(吃蘋果)你怎么知道他再吃蘋果的?還會怎么和大樹玩?(和大樹捉迷藏)玩累了他怎么做的?(累了的時候就在樹蔭里睡覺

33、)總結:大樹和男孩玩的真好,他采集樹葉、爬上樹干蕩秋千、吃蘋果還和大樹捉迷藏真開心,男孩愛大樹。現在老師就是這棵大樹,誰來做這個男孩,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大樹的愛。我們看看書上的男孩是怎么表達他對大樹的愛的?4、但是時光流逝,孩子逐漸長大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5、看視頻(00:5602:14)放音樂愛之祝賀有一天孩子回來了,他是來干什么的?大樹怎么幫助他的?為什么大樹把滿樹的蘋果都給了孩子,心里卻還很快樂?6、很久很久孩子沒有回來看望大樹,大樹心里怎么樣?終于有一天那孩子回來了。他回來以后又怎么樣了呢?(看視頻2:253:05不關掉視頻中的聲音)幼兒回答后看視頻2:163:36為什么大樹的樹枝

34、都沒有了還是很快樂?7、孩子把樹枝帶走了,又有很長時間愛你沒回來看望大樹,但他終于又回來時,大樹心情怎么樣?猜猜這次孩子回來是為了什么?8、我們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說的?(看視頻3:374:55)總結:大樹把蘋果、樹枝、樹干都給了孩子,大樹很快樂,但是心里卻有些,有些什么呢?為什么?9、現在大樹什么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老樹墩了,孩子又回來了,(看視頻4:56結束)故事聽完了你有什么想說的?有什么想問的?是呀,當大黃素只有一個樹墩時,它還愿意給孩子當凳子坐,當孩子在這凳子上坐下時,他會想到什么呢?10放音樂奉獻在我們的生活中,誰就像這棵大樹?為什么?爸爸媽 媽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該為爸爸媽 媽做些

35、什么呢?讓我們今天回家就大聲的對爸爸媽 媽說一聲:“媽 媽我愛你。”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9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細致觀察圖畫和大膽討論的興趣,感受故事的情緒。2.在觀察畫面、大膽討論的基礎上發展較為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比較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3.能夠觀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進行愛媽媽愛長輩的教育。重難點分析重點:能夠觀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進行愛媽媽愛長輩的教育。難點:體驗感受大樹對男孩的情感活動準備物質準備:圖畫書ppt心理準備:幼兒這個故事有提前的感知活動過程一、導入:觀察封面,了解故事的主人翁:“大樹和小男孩”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介紹作者的其他作品失落的一角、閣樓上的光等。二、展開

36、1.觀察與討論:(1)你怎么看到的小男孩?(小男孩露出的腳)(2)你怎么知道小男孩在爬樹?(小男孩露出的手和腳,還有樹下的鞋子)(3)你怎么知道小男孩在爬樹?(小男孩露出的腿)(4)你怎么知道小男孩有了朋友?(5)大樹很快樂,但是心坎里卻有些什么樣的感覺?(傷心、難過、失望、孤獨)(7)最后,孩子坐在老樹墩上,大樹會有什么樣的心情?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愛心樹,請幼兒欣賞并試著講述。三、延伸:進行愛父母的教育和滲透1.討論:你覺得大樹像小男孩的什么人2.如果你是小男孩,你會怎么對待大樹?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10作品分析: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用簡單利落的黑白線條勾勒出一棵有求必應的蘋果樹和一個

37、貪求不厭的孩子。故事的文字純樸直白,簡潔明了,講述著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在索求與奉獻之間,在愛與被愛之間。一段深沉的愛,一種無私的奉獻,令人在百讀不厭中細細體味蘊藏其中的愛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熱淚。在這個故事里,人們更多的是把樹看成為母愛的化身。是啊,如果不是愛,又怎么能讓樹奉獻了一切還無怨無悔呢?其中大樹很快樂!是全書中最讓人潸然淚下的一句話。當看到結尾處那個被喚為男孩的老人,佝僂著身子坐在樹樁上,大樹很快樂那幾個字又一次跳入眼簾時,又有幾個人能不感動呢!教學思路: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愛心樹活動以集體閱讀、自主閱讀為主。首先師幼集體閱讀繪本的前面部分

38、,大樹與小時候的男孩蕩秋千、捉迷藏理解大樹與孩子共享的快樂,其次讓幼兒圍繞長大后的男孩還會再回來嗎?他和大樹又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這個問題自主閱讀,對故事情節進行猜測,接著在PPT畫面和舒緩的背景音樂中教師娓娓講述著故事,讓幼兒體會隱藏畫面背后的大樹無私的愛與奉獻,最后是情感遷移,行動感恩,回報父母親如大樹般的關愛之情。教學目標:1、閱讀繪本愛心樹,了解故事內容,大膽表達自己的感想。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3、體會父母如大樹般無私付出的關愛之情,學會感恩,學會回報。活動準備:愛心樹大繪本一本,小繪本人手一本,PPT,FLASH,圖卡若干張,眼淚、感恩的心背景音樂活動過程

39、:一、賞讀封面,猜想故事。1、認識封面:你看到封面上畫了什么?(男孩和樹)2、了解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是美國最偉大的繪本作家之一,他的繪本最受孩子們的喜愛。3、猜想故事:男孩與大樹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二、讀文賞圖,激發想象。1、師幼集體閱讀繪本(P1-30)(1)理解詞語:孤寂。(2)猜測:長大后的男孩還會再回來嗎?他和大樹又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2、幼兒自主閱讀繪本(P31-46)(1)集中提問:男孩回來了嗎?男孩每次回來都讓大樹沒有了什么?(大樹沒有了果實、樹枝、樹干)(2)猜測交流:失去了果實失去了樹枝失去了樹干的大樹心情會是怎樣?(難過,傷心)(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播放相應BBT畫面

40、,并在黑板上逐一貼上相應圖卡。)過渡語:到底大樹心情是怎樣呢?難受還是傷心?我們一起再來走進這棵大樹。3、師幼集體閱讀繪本(P31-46)(1)交流:原來大樹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快樂)(2)感受大樹的無私奉獻:失去了果實、樹枝、樹干的大樹為什么卻是快樂的呢?(因為他愛男孩,孩子的快樂就是大樹的快樂)4、給大樹取名。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愛心樹)。5、教師講述故事尾聲(播放PPT畫面)。過渡語:只剩下樹墩的大樹還能再幫助男孩嗎?6、整體欣賞(回放FLASH畫面,在愛心樹背景音樂下,幼兒再次品味這個溫馨、動人的故事)交流提升:(1)男孩只會向大樹不斷索取,卻不懂得感恩、回報,對嗎(2)假如你是那個

41、小男孩,愛心樹給你帶來這么多的快樂,你會給愛心樹什么快樂呢?(給大樹唱歌、跳舞)三、聯系生活,情感遷移。1、情感提升:在生活中,有誰也像這棵愛心樹一樣給你快樂,給你幸福,給你愛心呢?(爸爸媽媽,他們生病時照顧我)。2、學會回報: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做個聽話的孩子,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四、活動延伸:行動感恩。在感恩的心背景音樂下幼兒給父母洗腳,用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愛。活動反思:1、讀文賞圖,激活想象。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因此我引導孩子觀察繪本封面,讓幼兒大膽猜測:男孩和樹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接著邊展示畫面邊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讓孩子感受蘊藏圖畫背后愛的哲理。圖畫沒有背景

42、,留有很大的空白,給予孩子極大的想象空間,讓繪本閱讀不僅僅只局限在繪本本身,而使得繪本閱讀更加豐滿、更加立體。這不但培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借助繪本閱讀,在觀察、想象中,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情趣。2、妙引巧領,注重體驗。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我有這樣的擔心:因為大樹每一次的付出都是快樂,會不會讓孩子因為大樹的無私而認為男孩的索取和貪婪是理所當然的呢,如果那樣的話此活動就違背了我選擇它的出發點了。可是讓大班的孩子去體會大樹在男孩屢次索取而不知回報下那種無奈的快樂似乎又太難的。于是我認真、仔細的分析著活動的每個環節,最終選擇讓幼兒通過男孩的所作所為來判斷男孩這樣做對嗎,他又為大樹做了什

43、么?,通過這樣的解讀傳達給孩子愛的真諦,老師,我非常的感動、男孩做的不對,他不該這么一直向大樹要東西、如果我是男孩我會每天都來陪它,給它講故事、唱歌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欣喜,他們已經明白愛與被愛之間的關系。3、情感遷移,學會感恩這個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大樹無私的獻出了一切,卻很快樂。于是我在欣賞完繪本后,適時情感遷移,讓孩子體驗親人如大樹般的關愛之情,并學會感恩與回報。在生活中,有誰也像這棵愛心樹一樣給你快樂,給你幸福,給你愛心呢?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孩子們紛紛發言:做個聽話的孩子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回報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動的最后讓孩子們為自己的父母洗腳,以實際的行動回報父母的愛。活動點評:

44、謝爾的作品總是這樣的風格:簡單而深刻,樸實而豐富。愛心樹是一本文字與圖畫線條都非常簡單的書,所以本次教學也盡可能的回歸這種簡單。老師靜靜地讀,孩子靜靜地聽,讓每一個畫面和每一個文字都能深深地烙進孩子們的心田。對教材處理,教師的重點不是落在多元化的主題上?也不是故事內容復述與理解?而選擇了繪本的閱讀上。第一:因為圖畫是繪本的生命。繪本的畫面是可以讀的,那美麗的畫面和簡單的文字背后透著作者豐富的想象。第二:閱讀的基礎是想象力,能夠運用想象力來描繪出眼睛無法見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會閱讀。繪本正是培養孩子這種能力的最好媒介。因此本節活動中,教師帶領孩子一起閱讀時,把圖畫展示給孩子看,讓孩子通過閱讀圖畫

45、,念出里面的文字和聲音,念出書中文字里沒有的感情,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后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培養孩子觀察、想象和創造的能力。整個故事畫面比較多,于是教師又重點選取了男孩長大后回來一次次的索取,而大樹不斷給予的幾個重要畫面,體會大樹無私的給予和奉獻。教學中教師緊扣看畫面,讀文字,想含義這三個環節和孩子一起完成對這個故事的解讀。愛心樹語言教案 篇11設計背景機遇以上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的實際問題,我們大班通過開展主題活動,為大班幼兒提供各種活動應具備的自主、寬松的活動空間,學習的方式以各種活動為載體,以合作探索為特征的共同學習,幫助幼兒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解決問題,為今后上小學打下堅實

46、的基礎,在促進幼兒快樂與發展的同時,和孩子一起長大!活動目標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的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感想。2、感受大樹那種無私的奉賢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3、體會親人朋友們如大樹般只有付出不求回報的關愛之情,學習在生活中關心他們。重點難點重點:感受大樹那種無私的奉賢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難點:切身體會大樹的只有付出不求回報的,學習在生活中關心為我們付出的親人和朋友。活動準備愛心樹大繪本一本愛心樹flash愛心粘粘紙若干。活動過程一、出示故事繪本: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大書。問:上面有什么?請你猜猜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封面只有一棵樹,本來教師的用意是讓幼兒幼兒隨意的進行有

47、關大樹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兒能夠講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從課堂中幼兒的表現來看,發言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兒不是很主動的來講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課對幼兒的情況不是很了解,是幼兒的原因呢?還是教師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題:今天我們來看一本大書,然后直接講述故事。)二、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1、這是一個大樹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棵樹的故事。2、教師邊翻繪本邊有感情地講述故事。3、提問:當男孩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他與大樹發生著怎樣的事情。時光流逝,當小孩子逐漸長大,大樹常常感到很孤寂,當男孩第二次來看大樹時他們進行了怎樣的對話?發生了怎樣的事。(故事還是比較長的,男孩共有四次來到

48、大樹下,每次都像大樹提不同的要求,教師為避免幼兒幾次要求分不清楚,在講故事的時候,把故事分成兩段來講述,到第二次來大樹前發生的故事為第一段。接著教師提問:基本是針對一些故事內容來提問題的,參與教師提問的幼兒集中與部分幼兒,是問題設計的問題嗎?上完課后一直在思考:或者我該把問題改成男孩要求大樹做些什么,大樹又是怎么來幫助男孩子的。)孩子又有很長時間沒有來看望大樹了。當他第三次終于又回來的時候,大樹與男孩又是怎樣對話的呢?接著又發生了什么?又過了很久,男孩又來了,他們又說了些什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第二段的提問,教師是這樣問的:第三次來到大樹下,男孩說了什么?大樹又是怎么做的呢?提的問題更直接了

49、,參與回答的幼兒相對多一些,基本能把男孩與大樹的對話講出來。)三、通過給大樹取名,體驗大樹那無私奉賢的精神。1、如果我們來給大樹取個名字?你覺得取個什么樣的名字最合適?為什么?(本來用意是想通過給大樹取名字,讓幼兒感受到這是一棵很有愛心,愿意幫助人的樹。為了防止提出問題后幼兒冷場,教師臨時提出小朋友可以相互商量一下。但是很多幼兒給樹取的名字都是很表面化的:蕩秋千的樹,一個幼兒回答后很多幼兒都是類似的,如蘋果樹等等,教師應該對幼兒參與教師的回答首先表示肯定后再讓幼兒想不同的答案。有一名幼兒高說到了幫助人的樹。于是,教師提升:幫助別人說明她是一棵很有愛心的樹,但是還是覺得有些牽強,我想可能是我高估了幼兒,因為有些孩子對如何取名字還是不太清楚的,如果把問題改成更直接的:你覺得這是一棵怎樣的樹?為什么?孩子的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