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可靠性試驗項目、方法、條件引出端強度(B3分組)試驗1.0目的確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與試驗元器件主體的連接在正常裝配和修理過程中承受彎曲力的能力。2.0引用標準GB/T4937-1995II1.2彎曲。GB/T2423.29-1999電工電子產品的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Ub:彎曲試驗。3.0試驗程序3.1固定試驗樣品主體,使引出端處于試驗樣品正常使用位置,其引出端的軸向處在垂直方向,然后在試驗樣品引出端的末端懸掛施加彎曲力的砝碼,其數值執行相應產品詳細規范規定(彎曲力數值選取見彎曲力數值對應表的規定)。3.2將試驗樣品主體在2s3s的時間內,在垂直平面內傾斜大約90,然后以同樣的時間使其恢復到初始
2、位置,此操作即為一次彎曲。在同一方向彎曲二次,中間不中斷。如圖示。3.3受試引出端數目按相應產品詳細規范規定。4.0最后檢測進行外觀檢查,檢驗要求極限按相應產品詳細規范規定。5.0注意事項5.1在試驗樣品主體和施力點之間不得放置可能影響曲率半徑的裝置。5.2引出端應向其最寬平面垂直彎曲。一次彎曲兩次彎曲彎曲力數值對應表:截面系數,mm3彎曲力(容差10%),NZxW0.5X10-30.51.5X10*ZxW4.2X10-31.254.2X10-3VZx1.2X10-22.51.2X10-2ZxW0.5X10-i50.5X10-ivZx1.9X10-1101.9X10-ivZx20注:對于帶狀引
3、出端,其截面系數Zx由下式求出:ba2Zx=6式中:a-與彎曲軸垂直的帶狀線出端的厚度;b-帶狀引出端的另一邊尺寸。可焊性試驗(B4分組)方法:1.0目的評價元器件引出端在裝配焊接過程中的可焊性能。2.0引用標準GB/T4937-1995II2.1可焊性。GB/T2423.28-82電工電子產品的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Ta導線和引出端的可焊性。3.0試驗準備試驗樣品的準備待測試驗樣品的表面如同“剛接收”的情況一樣,并且在此之后不應被手指接觸或受到其它污染。在進行可焊性試驗之前,試驗樣品不應進行清潔處理。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焊槽的說明焊槽的深度不應小于40毫米,其容積不應小于300毫升。焊槽中
4、應盛有焊料16X12mm非活性樹脂的(松香)錫鉛合金,在試驗之前槽中焊料的溫度為235C5C。助焊劑中:乙醇松香液4.0試驗程序用一塊合適的材料把熔融焊料的表面刮得清潔光亮(在每次試驗之前均應按此要求做),試驗應在刮后立即進行。在試驗室溫度下,將被試驗的引線端浸漬到焊劑中,過多的焊劑可以用掛適當時間的方法滴干。4.2以252.5毫米/秒速度將引出端浸入槽內即浸漬,元器件的本體應與焊料保持1.5mm的距離。在引出端在槽內保持浸漬狀態的時間為2.00.5秒后,將試驗樣品以252.5毫米/秒的速度取出。5.0最后檢測用10倍的放大鏡觀察,潤濕表面應覆蓋一層平滑而光亮的焊料涂層為合格。如果散布缺陷,如
5、針孔或未浸潤面積的痕跡不大于5%而且不集中在一處為合格。快速溫度變化試驗(B5分組)方法1.0目的把試驗樣品交替暴露于低溫和高溫空氣中,使其經受溫度快速變化的影響,以確定元件經受環境溫度迅速變化的能力。2.0引用標準GB/T4937-1995III1.1快速溫度變化:兩箱法。GB/T2423.22-87電工電子產品的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Na:規定轉換時間的快速溫度變化試驗。3.0試驗設備的說明試驗箱應有一臺低溫箱,一臺高溫箱,兩箱放置的位置應能使試驗樣品于規定時間內從一個箱轉移到另一個箱,轉換方法可以是手動或自動的。試驗箱中放置樣品的任一區域內應能保持試驗所規定的空氣溫度。3.1.3箱內空氣的
6、絕對濕度不應超過20g/m3。3.1.4高溫箱箱壁溫度不應超過試驗規定溫度(以絕對溫度K計)的3%,低溫箱箱壁溫度不應超過試驗規定溫度(以K計)的8%,這一要求適用于整個試驗箱內壁,試驗樣品與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加熱和冷卻元件之間不應存在直接輻射。3.1.5試驗箱的容積和空氣速度應滿足在放入試驗樣品后,箱內空氣溫度恢復到規定容差范圍的時間,不超過試驗暴露時間的10%。3.1.6箱內空氣應流通,試驗樣品附近測得之空氣速度應不小于2m/s。試驗樣品的安裝架和支撐件安裝架或支撐件的熱傳導應是低的,使試驗樣品實際上是被隔熱的。當幾個試驗樣品同時試驗時,應使各試驗樣品之間及試驗樣品和箱壁之間的空氣能自由
7、流通。4.0嚴酷程度試驗低溫TA:-55C3C試驗高溫TB:-150C3CAB循環次數:10次試驗時間t1:10m2s轉換時間t2:23min5.0試驗過程試驗樣品應在不包裝、不通電狀態進行試驗。5.2低溫箱內溫度預先調節到要求的低溫TA,然后把試驗樣品放入箱內。5.3低溫箱的溫度應在Ta下保持(從試驗樣品放入試驗箱的瞬間算起,包括放入試驗樣品后箱內溫度恢復到TA所需的時間)。5.4試驗樣品從低溫箱中取出,以轉換時間t2轉移到高溫箱中。5.5高溫箱的溫度應在TB下保持規定試驗時間t1(從試驗樣品放入試驗箱的瞬間算起,包括放入試驗樣品后箱內溫度恢復到TB所需的時間)。5.6把試驗樣品從高溫箱中取
8、出,以轉換時間為t2轉移到低溫箱中,進行下一個循環。5.7每一個循環由兩個試驗時間t1和兩個轉換時間t2C度溫內箱A一個循環A-第一個循環開始;B-第一個循環終了和第二個循環開始5.8試驗樣品應按5.25.7項經受10次循環。在試驗進行q后,若不能立即開始從低溫到高溫或從低溫的的下一個轉換,則可把試驗樣品保留在低溫箱或高溫箱中(以低溫箱更好些)。5.9最后一個循環結時,試驗樣品在試驗的標準大氣條件下恢復2h后進行測試。6.0最后檢測測試項目及條件見相應產品詳細規范,并在30分鐘內測完,參數超標為失效。濕熱循環試驗方法(B5分組)1.0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交變濕熱試驗的試驗程序、嚴酷等級和對試驗
9、箱的基本要求等。本標準適用于確定電工電子產品或材料在溫度循環變化、產品表面產生凝露的濕熱條件下使用和貯存的適應性。2.0引用標準GB2424.4電工電子產品的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Db:交變濕熱試驗方法3.0對試驗箱的要求工作空間內應裝有監控溫、濕度條件的傳感器。3.2工作空間內的溫度應能按試驗程序和圖的說明,在253C與選定的高溫之間循環變化;溫度變化速率和溫度容差應滿足試驗程序和圖的要求。工作空間內的相對濕度應能滿足第5.2.3條和圖的要求。工作空間內的溫度和濕度應均勻,并盡可能與溫濕度、傳感器處的條件一致。試驗設備加熱元件的輻射熱不應直接作用于受試試驗樣品上。3.6使用直接與水接觸產生濕度
10、的加濕法時,在試驗中水的電阻率應保持不低于500Q.m。凝結水應不斷排出工作室外,未經純化處理不得再次使用。試驗箱內壁和頂部的凝結水不應滴落到試驗樣品上。試驗樣的性能及電氣負載不應明顯地影響工作空間內的溫、濕度條件。4.0嚴酷等級高溫溫度:55C,試驗周期:6天。5.0試驗程序初始檢測對試驗樣品進行外觀檢查,對其電氣和機械性能進行檢測。試驗條件將無包裝、不通電的試驗樣品,放入試驗箱的工作空間內。如試驗樣品安裝方式特殊,需配安裝架時,樣品架的熱傳導系數應盡可能低,使試驗樣品實際上是絕熱的。5.2.2在溫度為253C、相對濕度為45%75%的條件下,使試驗樣品達到溫度穩定。之后,在1h內將工作空間
11、內的相對濕度升高到不小于95%。5.2.3按下圖的規定,使工作空間內的溫度在24h內循環變化:升溫階段:在30.5h內,將工作空間的溫度連續升至本標準規定的高溫值,升溫速率應限定在下圖的陰影范圍內。在該階段,除最后15min相對濕度可不低于90%外,其余時間的相對濕度都應不低于95%,以便使試驗樣品產品凝露。但大型試驗樣品不得產品過量的凝露。注:試驗樣品上產生凝露,意味著試驗樣品的表面溫度低于工作空間中空氣的露點溫度。高溫高濕恒定階段。將工作室的溫度維持在552C的范圍內,直到從升溫階段開始算起滿120.5h為止。在該階段,除最初和最后15min相對濕度應不低于90%外,其余時間均應為983%
12、。降溫階段。將工作空間的的溫度在3至6h內由552C降至253C。降溫速率應限定在下圖規定的陰影范圍內。應該注意的是,在降溫開始后的1.5h內的降溫速率是在3h15min內,溫度由552C降至253C的降溫速率。在該階段,相對濕度有兩種變化方式:變化1:除最初15min相對濕度應不低于90%外,其余時間均應不低于95%。變化2:允許相對濕度不低于85%。低溫高濕恒定階段。將工作空間的溫度維持在253C,相對濕度應不低于95%,直至從升溫階段開始算起滿24h為止。以上試驗條件參見下表:7試驗階段條升溫高溫高濕降溫低溫高濕溫度(C)25-555555-2525相對濕度()三95%90%-96%三9
13、5%三95%時間(小時)30.590.536695.4恢復條件試驗后,應對試驗樣品進行2h恢復處理。恢復條件溫度相對濕度氣壓15C35C25%75%86kPa106kPa5.5最后檢測最后檢測應在恢復階段結束后立即進行,并在30分鐘內測完。檢測參數為ICBO(lhFE(1)、FE(2),耐焊接熱試驗(C4分組)方法拉力試驗(C3分組)方法電耐久性試驗(B8分組、C8分組)方法1.0目的評價元器件在長時間的電應力作用下的耐久性。2.0引用標準GB/T4587-94第V章接收和可靠性3.0安裝條件3.1環境額定的器件管殼與電接點或支承點之間的引線長度最好不少于5mm,引線長度小于5mm的器件。支承
14、點所處的溫度應不低于環境溫度。3.2管殼額定的器件器件應安裝得能保持規定的管殼溫度。4試驗條件器件類型試驗工作條件電流電壓溫度雙極型晶體管穩態工作壽命I=PtotmaxCVCE見相應產品詳細規范要求見相應產品詳細規范要求高溫反偏Tcase=125150cVCB=VcBOmax見相應產品詳細規范要求+16試驗時間:168_1&(B8分組)+361000-30h(C8分組)5最后檢測:正常大氣條件下恢復2小時后,在4小時內測量電參數(按相應產品詳細規范要求),參數超標為失效。1.0目的確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與試驗樣品主體的連接在正常裝配或修理過程中承受軸向拉力的能力。2.0引用標準GB/T2423.
15、29-1999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U:引出端及整體安裝件強度3.0試驗程序將試驗樣品主體固定,使其引出端處于正常位置,按相應產品詳細規范規定的拉力數值(數值計算對應表見下),沿軸向施加到引出端上,并作用在離開試驗樣品主體的方向。該拉力應逐漸施加(沒有任何沖擊),然后保持10s1s。拉力數值對應表:截面積,mm2拉力(容差10%),N0.0510.05vSW0.12.50.1SW0.250.2VSW0.5100.51.2404.0最后檢測試驗樣品無損傷為合格。加速穩態濕熱試驗(C7分組)方法1.0目的確定試驗樣品承受由焊接產生的熱應力的能力。2.0引用標準GB/T4937-
16、1995II2.2耐焊接熱。GB/T2423.28-82電工電子產品的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Tb:元器件耐焊接熱的能力。3.0焊槽的說明焊槽的深度不應小于40毫米,其容積不應小于300毫升。焊槽中應盛有焊料16X12mm非活性樹脂的(松香)錫鉛合金,在試驗之前槽中焊料的溫度為260C5C。3.4焊料:錫鉛合金4.0試驗程序用一塊合適的材料把熔融焊料的表面刮得清潔光亮(在每次試驗之前均應按此要求做),試驗應在刮后立即進行。在試驗室溫度下,將被試驗的引線端浸漬到焊劑中,然后再以縱軸方向浸漬到焊槽中去,引出端的浸漬點應至少離開槽壁10毫米,在引出端在槽內保持浸漬狀態的時間為101秒后,將試驗樣品取出。
17、5.0最后檢測在正常氣候條件下恢復30分鐘,然后進行電參數測試(見相應產品詳細規范)。參數不合格為失效。高溫貯存試驗(C9分組)方法1.0目的評價非空腔或環氧密封空腔器件耐濕熱退化能力和加偏壓下濕熱的影響。2.0引用標準GB/T4937-1995III,5B加速穩態濕熱3.0試驗箱說明試驗箱的溫度和濕度可用安置在工作區內的傳感器進行監控。3.2工作區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是均勻的,且維持在規定溫度的2C和規定相對濕度的5%。冷凝水需連續地從箱內排出,未凈化以前不得重復使用。冷凝水不能滴在樣品上。3.5所用水的電阻率應不低于500Qm。4.0嚴酷度試驗條件持續時間溫度相對濕度嚴酷度1852C(855)
18、%16816h注:引起的蒸氣壓力大約為500kPa5.0試驗程序5.1將試驗樣品放置在箱體內距表面至少30mm處,且不受發熱體的熱輻射。5.2在整個試驗持續時間內將偏置電壓(VCB見詳細規范規定)加在樣品上。(3)反偏電壓VCB:在產品詳細規范中規定。(4)試驗時間:16816小時6.0最后檢測正常大氣條件下恢復2小時后在8小時內測量電參數。5、失效判據:參數超標。1.0目的評價元器件在長期高溫條件下的使用適應性及耐久性。2.0試驗條件貯存溫度(Tstg(max):1500C3+36貯存時間:1000-3(h3.0最后檢測在常溫度下恢復2小時后,在4小時內進行電參數測試4.0失效判據:參數超標。間歇工作壽命試驗(C13分組)方法1目的:評估大功率器件耐溫度劇變和電應力突變能力試驗設備:ELE-C型多功能綜合試驗臺。試驗條件:(1)溫差AT:60C(2)下限溫度TL:255C(3)T通電:1分(4)T斷電:2-3分(5)試驗次數:5000次最終檢測:在常溫條件下恢復2小時后,進行Rth熱阻測試。失效判據:參數超標。高壓蒸煮試驗方法(非詳細規范中要求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壓力容器行業發展動向與未來市場潛力分析
- 執業藥師經典試題及答案
- 《質量控制演變史》課件
- 2024年美術設計師考試的復習要點試題及答案
- 紡織品行業的政策變化及影響試題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考試品牌故事傳播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設計師考試創作靈感來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工程師證書考試的考生準備流程試題及答案
- 廣告設計師行業分析試題及答案
- 《營銷策略解析》課件
- 紅細胞生成素靶向治療策略-全面剖析
- 人教版美術一年級下冊《走進舊時光》課件
- 2025-2030中國棒棒糖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不同來源硫酸軟骨素的化學結構、抗氧化與降脂活性對比
- 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招聘筆試題庫2025
- 廣東省2024-2025學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檢測英語試卷及答案(二)高三試卷(佛山二模)
-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2024-2025學年統編版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鐵路調車綜合實訓鐵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項課件
- 高端定制店面管理制度
- 多模態自適應技術應用于鋼材表面缺陷檢測的研究與分析
- 無人機配送技術發展-全面剖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