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教案完美版_第1頁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教案完美版_第2頁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教案完美版_第3頁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教案完美版_第4頁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教案完美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第二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從容說課一、說教材第二個框題“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三原則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遵循、貫徹三原則是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關鍵。我國已經建立起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在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民族關系已經是勞動人民之間的關系,按照憲法的提法,這種關系表現為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這也決定了我們處理民族關系必須遵循三原則,也只有遵循、貫徹三原則才能使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更加鞏固和發展。

2、關于民族平等原則:1.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重要觀點。各民族人民都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都對人類歷史發展作出了貢獻,因此,民族只有大小、強弱之分,沒有優劣的差異。2.民族平等的含義,主要是享有平等權利。3.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具體表現。從三個主要方面分析說明了在我國真正實現了各民族的平等。在我國憲法規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權利均在實際中得到貫徹和落實,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真正實現了平等。當然,由于歷史的、地理的、社會的諸多因素,還不可能很快消除民族之間的差距,這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關于民族團結原則:在民族團結的含義之后,主要是講述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關于各民族共同繁

3、榮的原則:共同繁榮的含義概括為兩方面內容,即經濟、政治等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和民族自身的發展和提高。我國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目標。貫徹共同繁榮原則也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提高全民族素質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怎樣實現共同繁榮,教材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總任務和具體方針上作了講述。三原則的關系,是本框題的一個重要觀點,它們是一個互相聯系的統一整體,哪個方面都不容忽視。二、說教法自學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教學中以學生自學為主,對三原則可舉一些例子加以解釋,作些分析,如民族團結與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關系。教學中還要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

4、的具體表現作些解釋。最后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的思想和行為教育,比如,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信仰,團結、幫助少數民族同學等。教學目標知識方面掌握我國建立的新型民族關系及其建立的原因。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個原則及相互關系。了解民族平等的含義、表現、民族平等與事實存在的不平等的關系;民族團結的含義、原因、意義;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含義、原因、措施。能力方面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說明我國處理民族關系三原則的正確性。通過當今世界上由于民族紛爭而導致的國家動蕩和經濟的滑坡,來深刻認識、理解民族團結對國家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性和民族紛爭的危害性。覺悟方面樹立民族平等的觀點是現代青年應具備的思想觀念。維護民族的團

5、結,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搞民族分裂活動,注定會以失敗而告終。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長遠利益高于眼前利益。教學重點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個原則及其相互關系;維護各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教學難點正確理解民族平等原則與事實上存在的民族不平等;引導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教學方法自學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每一個國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構成的。有的國家是單一民族國家,有的國家是多民族國家,我國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這樣的國家里,要保證國家的統一、社會的穩定、各民族的發展,解決好民族之間的關系就顯得尤其重要。我國是怎樣處理民族之間的關系的呢?講授

6、新課二、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板書)1.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建立(板書)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05頁第3自然段至第106頁第2自然段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新中國成立前的民族關系是什么?新中國成立后的民族關系又是什么?為什么會形成新中國前、后不同的民族關系?(1)舊中國的民族關系(板書)民族關系(板書)生舊中國的民族關系是壓迫和被壓迫、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師為什么?形成原因(板書)生在舊中國,國民黨政府代表國內大地主、官僚資產階級的利益,在民族關系上,推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少數民族人民和漢族廣大人民一樣深受反動統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民族間存在嚴重的隔閡。師好。那么新中國成立后的民族關系

7、如何?(2)新中國的民族關系(板書)新型民族關系(板書)生新中國成立后,民族關系轉變為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系。師原因是什么?形成原因(板書)生由于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從而鏟除了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根源,因此,民族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轉變為一種新型的民族關系。師回答很好。正因為我國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從而決定了我們在處理民族關系時必須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也只有堅持這三個原則,才能使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越鞏固、越發展。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板書)師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生堅

8、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民族平等(板書)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06頁第4自然段內容,民族平等的含義及其原因。民族平等含義是指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法律依據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之間的平等包括享有相同的權利和履行相同的義務兩個方面,如果是權利相同而義務不同或義務相同而權力不同,都不是民族平等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觀點。各民族之間只有大小、貧富、強弱的區別,但絕無優劣之分。無論哪個民族都對人類歷史發展作過貢獻師在我國,各民族平等的權利已經得

9、到真正的實現。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06頁倒數第2自然段至第108頁第2自然段內容。各民族在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上實現了平等(板書)師各民族在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上實現了平等,都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都以平等的地位參加國家和本民族事務的管理。請同學們回答:體現在哪些方面?生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大代表比例;另一方面是民族干部。師為什么從少數民族的人大代表的比例去體現民族平等呢?生因為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師正確。請同學看多媒體顯示: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比較人口比例十屆人大代表比例十屆人大副委員長比例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比例漢族91.6%86.09

10、%80%87.5%少數民族8.4%13.91%20%12.5%師從表格可知,占人口比例8.4的少數民族,在人大代表、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所占比例都超過8.4,這說明在我國,各民族在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上已經實現了平等。現在請看第2點。 各民族在發展經濟、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板書)師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少數民族的文化素質有了進一步提高。比如,文化方面,2002年5月12日,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CCTV12)正式開播,它以“讓世界了解西部,讓西部走向世界”為宗旨,將通過新聞和資訊為西部大開發構建最大規模、最有影響力的信息傳播平臺。在經濟方面,國家實施西部

11、大開發戰略,21世紀的四大標志性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直接影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平等權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板書)師為什么各民族要有這一方面的平等權利和自由?眾生各民族在形成、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它反映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活方式、心理狀況和思想感情。民族的這些特點具有穩定性,民族間的這種差異將會長期存在。根據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所以國家應該堅持民族平等,使各民族互相尊重彼此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和民族感情。請根據多媒體提供的“我愛中國”的寫法,對照現行人民幣票面

12、上的文字,看一看分別有哪些文字。(多媒體顯示)漢文、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彝文、壯文“我愛中國”的寫法眾生人民幣票面上都印有蒙古、維吾爾、藏、壯、漢五種漢字。師這說明國家尊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說明了,在我國憲法規定的政治、經濟、文化、語言、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平等權利均在實際中得到了貫徹和落實,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各民族平等的權利已經得到真正的實現。那么,這是不是說各民族已經實現了完全平等?請同學們議一議后回答。生不是一回事,事實上由于歷史的、地理的、社會的諸多因素,還不可能很快消除民族之間的差距,消除差距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這些因素影響平等權利的充

13、分行使。而各民族的平等權利現在已經得到真正實現。師對。這就是說,二者并不矛盾。“已經得到真正的實現”回答的是“實現”還是“沒有實現”的性質問題,而“實現了完全平等”回答的是民族平等權利實現的“完全”或“不完全”“充分”或“不充分”的程度問題。我們說“已經得到真正的實現”并不是說“已經完全平等”,事實上少數民族地區由于歷史的、地理的、社會的諸多因素的限制,仍有不少平等權利不能得到充分行使。也正因為如此,對少數民族要給予幫助和照顧,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現在,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115頁,閱讀波黑民族紛爭的悲劇一文,共同分析波黑內戰的根源以及給我們的啟示。(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師關于波黑內戰的原因有

14、歷史上的民族恩怨,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中,掌握了國家政權的民族沒有及時修復、彌合民族間的矛盾,沒有采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政策,而是不明智地采取了報復性的仇殺甚至種族滅絕,又大大加劇了民族矛盾。再加上外國勢力的干涉,在內外因共同作用下,使原本美麗、富饒、統一的南斯拉夫四分五裂,戰火蔓延。波黑內戰給我們的啟示是:在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既要堅持民族平等,也要堅持民族團結。(2)民族團結(板書)師什么叫民族團結?含義(板書)眾生民族團結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聯合的關系。師好。為什么要堅持民族團結原則,其可能性、必要性是什么?原因(板書)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08頁第36自然段內容

15、后,討論并回答。某小組代表堅持民族團結的原因可以從兩方面考慮。第一是可能性。在我國,由于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階級根源,各民族之間建立了平等的關系,存在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夠團結在祖國的大家庭內,共同維護祖國的統一,促進國家的繁榮發展。第二是必要性。民族的團結和民族的凝聚力的強弱,與一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前途有密切關系,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國家的安定,也就不能集中搞社會主義建設,各民族也就失去了依靠而難以發展。因此,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師正因為堅持民族團結

16、的原則,既有可能性,又有必要性,所以我們必須堅持這一原則,反對一切妨礙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思想和行為。(多媒體顯示)當前,妨礙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因素:1.國際敵對勢力的影響和挑動。2.國內還有極少數民族分裂分子進行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活動。3.在一部分干部和群眾中,還存在著一些民族偏見。4.存在著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的影響。反對(板書)師為了維護民族團結,必須反對什么呢?生反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要與極少數民族分裂分子進行斗爭,要依法懲處煽動民族歧視的行為。師什么叫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多媒體顯示)1.大民族主義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系上的反映,是民族主義的一種表現。認為本

17、民族是“大民族”“優秀民族”,應居于支配地位,享受各種特權,歧視、排斥和壓迫國內較小民族,并在可能的時候,侵略和掠奪國外其他民族。在我國,大民族主義的表現主要是大漢族主義。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由于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因而產生民族壓迫和民族剝削的階級根源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大民族主義思想及其影響依然存在,不是在短期內就能消除的。無產階級政黨以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的精神教育人民,堅持反對大民族主義,并為消除大民族主義思想和影響而斗爭。2.地方民族主義又稱“狹隘民族主義”。它是以孤立、保守、排外為基本特征的民族主義,是多民族國家內少數民族中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系上的反映。在

18、社會主義社會里,地方民族主義思想及其影響的存在,會影響甚至破壞國家的統一和民族間的團結,削弱甚至反對共產黨的統一領導,阻礙甚至反對在本民族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的多民族國家里,既要克服大民族主義,又要克服地方民族主義。師在我國存在的極少數民族分裂主義分子主要的表現有哪些?生比如,從60年代開始,達賴喇嘛企圖搞“西藏獨立”,后來改為“西藏高度自治”;“東突”恐怖勢力企圖制造新疆獨立,分裂祖國,建立所謂“東突厥斯坦國”;陳水扁主張“一邊一國論”,也是要把臺灣從祖國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師在我國存在著影響民族團結的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也存在極少數民族分裂主義分子的活動,能不

19、能因此就說我國現在沒有做到民族團結?生不能。對待民族團結問題,我們應該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我國的興旺發達、人民的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等,無一不得益于民族團結,但是妨礙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因素也確實存在,總體來說,民族團結是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是我國社會的主流。想一想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3)各民族共同繁榮(板書)師閱讀課本第109頁第2自然段至第110頁第4自然段內容,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什么是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我國為什么要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現狀如何?如何才能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含義(板書)生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

20、等都得到發展,民族素質得到提高。它是由社會主義實現共同富裕的本質決定的。師各民族共同繁榮既指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繁榮,也指經濟、政治、教育、文化、民族素質等多方面的繁榮。現狀(板書)生對現狀的認識應該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既要看到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取得的成就,又要看到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還有很大差距,有不盡如人意的方面。師回答正確。那么怎樣才能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呢?措施(板書)生A.要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國家要在投資貧困、稅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B.同時需要民族地區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積極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區優勢;C.還需要發達地區在人力、技術等方面

21、的支援,先富幫后富,達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師好。這些措施可以簡單概括為:一靠國家政策;二靠自己;三靠發達地區的支援。這體現了內因(自己)外因(國家政策和發達地區的支援)相結合的哲學觀點。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國處理民族關系需要堅持哪幾個原則?眾生三個原則。分別是民族平等原則、民族團結原則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師這三個原則是不是彼此孤立的?如果不是,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請閱讀課本第110頁最后一自然段內容后回答。生三個原則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師請一位同學上臺把三個原則的相互關系標在黑板上,其他同學在課堂筆記上完成。(教師先在黑板上用白色粉筆寫出三個原則,并用其他色彩畫出“

22、關系線”,然后讓學生用不同于上面色彩的比較醒目的彩色粉筆標明三個原則間的關系)師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沒有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沒有民族平等和團結,就不會實現共同繁榮。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又是民族平等、團結的物質保證,沒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最終會影響民族團結的鞏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實現。在現階段,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通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增進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課堂總結民族平等原則、民族團結原則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23、對處理好我國的民族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不僅要搞清有關三個原則的基本知識點,而且應該自覺地維護民族的團結,為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同繁榮作出貢獻。一、選擇題1.2002年8月,國務院作出關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大力發展民族地區文化教育,各民族互相尊重彼此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這體現了()A.“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B.民族團結的原則C.民族平等的原則D.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2.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西部地區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統攬全局、面向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最近,國家結合西部大開發,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這說明()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原

24、則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是國家的主要職能實現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根本出路是國家的支持國家尊重少數民族地區的歷史傳統、風俗習慣A.B.C.D.3.由于歷史、地理、社會等方面的原因,一些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還比較落后,為了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需要()民族地區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充分利用民族地區的優勢國家在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和幫助發達地區在人力、技術等方面支援國家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企業的管理A.B.C.D.4.十六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使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和富強起來,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這是我們黨必須勇敢擔負

25、起來的歷史任務。完成這個任務,必須緊緊依靠全黨和全國各民族人民的團結。”這是因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是形成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基礎有利于創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條件有利于鞏固邊防,維護國家統一A.B.C.D.答案:1.C2.B3.B4.B二、非選擇題5.近年來,從北國原野到南國山區,從鴨綠江邊到北部灣畔,在2萬多公里的邊境線上,正開展著一個合民心、順民意的宏大工程興邊富民工程。興邊富民工程是在實施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實施的,通過開展興邊富民工程,促進民族地區的全面發展。閱讀材料,請回答:(1)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政治學道理?(2)實施興邊富民工程的意義。參考答案:(1)實施興邊富

26、民工程,體現了國家實施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職能;體現了我國堅持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2)實施興邊富民工程,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有利于鞏固邊防,維護國家統一;有利于發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課后作業一、選擇題青海今后9年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是,全省貧困地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不低于6,到2005年,力爭使115農牧區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到2010年,鞏固、提高溫飽成果,使農牧民穩定解決溫飽。據此回答12題。1.做好扶貧工作,有利于實現()A.民族平等B.民族團結C.各民族共同繁榮D.從

27、溫飽到小康的轉化2.發展民族地區經濟的關鍵在于()A.國家在財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B.發達地區的無私援助C.國際組織的援建D.民族地區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發展本地區的各項事業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民族矛盾突出,而我國各民族卻能和睦相處,共同致力于現代化建設事業。據此回答34題。3.材料從根本上說是因為()A.我國有民族統一的歷史傳統B.各個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作出過貢獻C.我國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已不存在D.新中國成立后,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鏟除了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根源4.各民族之間只有大小、強弱、發展程度上的區別,而絕無優劣之分,無論哪個民族都對人類歷史發展作過貢獻。因此()A.各民族應和睦共處B.各民族都享有高度自治權C.各民族都應發展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D.各民族應一律平等答案:1.C2.D3.D4.D二、非選擇題5.在我國,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有什么重要意義?怎樣才能做到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