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一星級認證措施_第1頁
綠色建筑一星級認證措施_第2頁
綠色建筑一星級認證措施_第3頁
綠色建筑一星級認證措施_第4頁
綠色建筑一星級認證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綠色建筑一星級認證措施目錄TOC o 1-5 h z一、對綠色建筑星級認證的認識11、綠色建筑星級認證標準12、綠色建筑星級認證目標13、綠色建筑一星級認證對施工過程的要求1二、綠色建筑一星認證的創建措施31、編制計劃32、配備綠色建筑實施質量保證員33、實施方案編制內容34、節能與能源利用管理45、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管理56、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管理57、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管理68、環境保護管理79、創建資料管理與驗收12 一、對綠色建筑星級認證的認識我國已頒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0378-2014)。本工程將嚴格按照本標準實施,并進行星級認證。1、綠色建筑星級認證標準按照綠色建筑評價

2、標準(GB/T500378-2014),以及本工程屬于公共建筑,認證要求見下表。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項數要求(公共建筑)等級一般項數(共43項)優選項數(共14項)節地與室外環境(共6項)節能與能源利用(共10項)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共6項)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共8項)室內環境質量(共6項)運營管理(共7項)343534/4646456585756102、綠色建筑星級認證目標結合本工程招標文件,要求本工程達到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所選用材料達到中國綠色建筑一星認證要求。3、綠色建筑一星級認證對施工過程的要求3.1、節地與室外工程3.1.1、不對周邊建筑物帶來光污染。3.1.2、場地內無排放超標的污染

3、源。3.1.3、施工過程中制定并實施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種污染以及對場地周邊區域的影響。3.1.4、綠化物種選擇適宜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士植物,且采用包含喬、灌木的復層綠化。3.2、節水與水資源利用3.2.1、在方案、規劃階段制定水系統規劃方案,統籌、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3.2.2、設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統。3.2.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網漏損。3.2.4、使用非傳統水源時,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對人體健康與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3.2.5、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雨水積蓄、處理及利用方案。3.2.6、綠化、景觀、洗車等用水采用非傳統水源。3.2.7、非飲用水采

4、用再生水時,利用雨水收集系統,或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選擇其他再生水水源和處理技術。3.2.8、按用途設置用水計量水表。3.2.9、采用節水器具。3.3、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3.3.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質含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3.3.2、施工現場500km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70%以上。3.3.3、現澆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3.3.4、將建筑施工和場地清理時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分類處理并將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環材料回收和再利用。3.3.5、在保證安全和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15

5、%以上。3.3.6、土建與裝修工程一體化設計施工,不破壞和拆除己有的建筑構件及設施,避兔重復裝修。3.3.7、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廢棄物為原料生產的建筑材料,其廢棄物摻量不低于30%。3.3.8、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3.4、室內環境質量3.4.1、室內游離甲醒、苯、氨、氧和TVOC等空氣污染物濃度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中的有關規定。3.4.2、設置室內空氣質量監控系統,保證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二、綠色建筑一星認證的創建措施1、編制計劃在工程開工前,編制詳細的有關綠色建筑一星認證達標的各類計劃,包括:綠色建筑認證監督計劃、施工現場節能管理計劃、施工

6、現場節水管理計劃、施工現場環保管理計劃、施工現場室內環境質量管理計劃、施工現場綠色環保新措施和改革創新管理計劃等。2、配備綠色建筑實施質量保證員設置一位綠建實施質量保證員負責協調、處理和監督與綠色建筑認證相關的施工事項,并定期向業主級綠建顧問匯報工作進展和質量情況。3、實施方案編制內容3.1、節能措施:進行施工節能策劃,確定目標,制定節能措施。3.2、節水措施:根據工程所在地的水資源狀況,制定節水措施。3.3、環境保護措施:采用有利于環保的、可持續性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材料,制定節材措施。如進行施工方案的節材優化,建筑垃圾減量化,盡量利用可循環材料等。施工現場綠化措施。在建筑施工期間采用有利于環保

7、的管理辦法。制定有效地環保管理計劃,設定各項目目標、然后監控用電、用水狀況和建筑垃圾狀況。制定建筑物用戶操作指導手冊。設置專門的垃圾箱、桶,或其他設備,把不同的垃圾進行分類收集。3.4、室內環境質量保證措施:采用己通過綠色標簽認證的或其它等同標準認證的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油漆涂料、膠水、粘合劑、裝修材料等。3.5、綠色環保新措施和改革創新措施:如施工現場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和基坑降水階段抽排地下水收集系統,利用雨水和抽排地下水的收集和處理進行施工現場綠化灌溉、現場灑水降塵、洗車等。臨建和地下室及樓梯間照明、施工現場和加工場區采用LED照明燈具。3.6、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措施:制定臨時用地指

8、標、施工總平面布置規劃及臨時用地節地措施等。3.7、環境保護管理:指定揚塵控制、噪聲控制、水污染保護、施工廢棄物管理、低揮發性材料使用等有關措施。4、節能與能源利用管理4.1、節能措施各合同段分別設定生產、生活、辦公和施工設備的用電控制指標,定期進行計量、核算、對比分析,并有預防與糾正措施。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工作面,以減少作業區域的機具數量,相鄰作業區充分利用共有的機具資源。安排施工工藝時,應優先考慮耗用電能的或其它能耗較少的施工工藝。避免設備額定功率遠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負荷使用設備的現象。4.2、機械設備與機具建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開展用電、用油計量,完善設備檔案,及時做

9、好維修保養工作,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的狀態。選擇功率與負載相匹配的施工機械設備,避免大功率施工機械設備低負載長時間運行。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種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降低各種設備的單位耗育旨。4.3、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臨時設施采用節能材料,墻體、屋面使用隔熱性能好的的材料,減少夏天4空調、冬天取暖設備的使用時間及耗能量。合理配置采暖、空調、風扇數量,規定使用時間,實行分段分時使用,節約用電。4.4、施工用電及照明臨時用電優先選用節能電線和節能燈具,臨電線路合理設計、布置,臨電設備宜采用自動控制裝置。5、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管理5.1、提高用水效率施工現場供水管網應根據用水量設計布置,管徑合

10、理、管路簡捷,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損?,F場機具、設備、車輛沖洗用水必須設立循環用水裝置。施工現場辦公區的生活用水采用節水系統和節水器具,提高節水器具配置比率。5.2、計量管理用水量對施工現場的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確定用水定額指標,并分別計量管理。各合同段、不同分包,分別計量用水量。在簽訂分包或勞務合同時,將節水定額指標納入合同條款,進行計量考核。對混凝土攪拌站點等用水集中的區域和工藝點進行專項計量考核。5.3、建立可再利用水收集系統在施工現場建立雨水和可再利用水(洗車池抽排水)的收集利用系統。6、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管理根據再循環材料及區域材料運用目標,在工程開工前編制再生材料采購計

11、劃,再生材料主要指含有利用工業廢料成分的材料和用廢料再生的材料,比如鋼材等金屬材料,及利用再生技術、使用廢料生產的塑料、電氣用膠帶、橡膠、紙、保溫材料等。6.1、材料選用擬定本地材料采購清單,根據工程圖紙中明確的工程材料,在同等條件下5應盡可能使用本地材料。進場本地材料或產品必須提供相關證明文件,明確產地,并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建筑材料全部選用環保材料,嚴禁采用氨、甲醛、笨、氧等污染物濃度超標的材料,確??⒐ず笫覂瓤諝庵械陌?、甲醛、苯、氧等污染物濃度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的有關規定?,F澆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建筑砂漿全部采用預拌砂漿,并制定減少預拌混凝土損耗的措

12、施計劃,將損耗率降低至1.0%。鋼筋采用專業化的場外加工,并制定鋼筋損耗措施計劃,將鋼筋加工損耗率降低至1.5%。6.2、材料儲存各承包單位現場材料應堆放有序。儲存環境適宜,措施得當。保管制度健全,責任落實。6.3、材料運送各承包單位的材料運輸工具應適宜,裝卸方法得當,防止損壞和遺灑,且要根據現場平面布置情況就近卸載,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6.4、材料周轉次數各承包單位應采取技術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腳手架等的周轉次數。6.5、材料優化推廣鋼筋專業化加工和配送。推廣使用高強鋼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減少資源消耗。優化安裝工程的預留、預埋、管線路徑等方案。7、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管理7.1、臨時用地指標根據

13、施工規模及現場條件等因素確定臨時設施。平面布置合理、緊湊,在滿足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67.2、臨時用地保護及時對紅線外占地恢復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利用和保護施工用地范圍內原有綠色植被。7.3、施工總平面布置施工總平面布置做到科學、合理,充分利用原有構筑物、道路、管線為施工服務。施工現場倉庫、加工廠、作業棚、材料堆場等布置盡量靠近已有交通線路或即將修建的正式或臨時交通線路,縮短運輸距離。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應采用經濟、美觀、占地面積小、對周邊地貌環境影響較小,且適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動態調整的多層輕鋼活動板房標準化裝配式結構。

14、與生產區應分開布置,并設置標準的分隔設施。施工現場圍墻可采用標準化圍擋,減少建筑垃圾,保護土地。施工現場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臨時道路相結合的原則布置。施工現場內形成環形通路,減少道路占用土地。臨時設施布置應注意遠近結合,努力減少和避免大量臨時建筑拆遷和場地搬遷。8、環境保護管理8.1、揚塵控制場區內路面統一采用混凝土硬化。對于短期內不需要施工的裸露的地帶利用當地生長快,極度耐踩,幾乎不需施肥澆水,而且耐冷耐熱,恢復性極強等性能如狗牙根、狗尾草等野草進行臨時綠化,從而減少裸露地表的面積,減少發生水土流失的幾率。在植栽過程中,植被還沒長出來之前,裸露的地表用干草、木屑、稻草或防塵網覆蓋。通過臨時綠化

15、、臨時覆蓋、路面硬化等措施,土壤裸露地表的面積較少、7時間很短,最長不超過一周。主要采用灑水方式來控制揚塵。遇到四級以上大風將停止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以及其他有可能產生的揚塵的污染的施工。晴天場地及路面進行日常灑水維護。8.2、噪聲控制8.2.1、噪聲界限值:晝間70dB,夜間55dB。8.2.2、為達到上述限值要求,施工期間,項目部以及各專業工程項目部采取如下措施進行噪聲控制:(1)采用低噪音設備;(2)強噪音設備使用時盡量采用封閉式機棚處理,盡量降低夜間使用頻率(3)夜間運輸車輛嚴禁鳴笛;(4)裝卸材料輕拿輕放;(5)及時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并公告市民夜間施工事項;(6)對于高分貝的機械設備仍

16、不能達到要求時,禁止在夜間使用。8.3、水污染控制施工現場排污均需經當地主管部門許可,為此,項目部以及各專業工程項目部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水污染控制:8.3.1、混凝土輸送泵及運輸車輛清洗處應當設置沉淀池,二次沉淀后循環使用或用于灑水降塵;8.3.2、廁所設置化糞池、沉淀池,辦理清理手續。8.4、土壤保護項目部在施工期間,對于土壤保護須采取以下措施:保護地表環境,防止土壤侵蝕、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時覆蓋砂石或種植速生草種,以減少土壤侵蝕;因施工造成容易發生地表徑流土壤流失的情況,采取設置地表排水系統、穩定斜坡、植被覆蓋等措施,減少土壤流失。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不發生堵塞、滲漏、溢出等現象

17、。及時清掏各類池內沉淀物,并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清運。8 對于有毒有害廢棄物如電池、墨盒、油漆、涂料等應回收后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不能作為建筑垃圾外運,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施工后應恢復施工活動破壞的植被(一般指臨時占地內)。與當地園林、環保部門或當地植物研究機構進行合作,在先前開發地區種植當地或其他合適的植物,以恢復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學綠化,補救施工活動中人為破壞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蝕。工業廢油、廢潤滑油等能收回的必須收回,不能收回的要集中統一處理。拆檢、維修設備時產生的各類廢抹布、廢油桶、石棉、清理油罐、容器等產生的各類油泥、廢渣必須集中統一按規定排放和處理。8.5、施工廢棄物管理8.5.1建

18、筑垃圾分類管理指定專人負責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制定垃圾管理制度。按照垃圾的可利用和危害程度將其分為重選利用材料、可再生施工材料、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垃圾?,F場廢舊模板全部回收,用每次澆筑剩余的混凝土,澆筑基礎承臺的墊層或施工道路的硬化等;對可再生材料,可利用木料、術板、廢紙,交由膠合板廠、造紙廠回收再利用;對剩余廢棄的鋼筋材料,由項目組織對社會鋼鐵制品工廠進行公開招標,使得鋼材再次重復利用;對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垃圾,聯系有資質回收單位進行回收處理。對垃圾清理工人和垃圾外運隊伍進行垃圾管理制度交底,在垃圾堆放區應掛牌管理。8.5.2、生活垃圾控制臨建階段,統一規劃排水管線,建立雨水排水系統,并入市政雨水

19、管網,建立獨立的污水管網,與市政污水管網相接?,F場廁所所產生的污水經過分解、沉淀后通過施工現場內的管線排入市政地下污水管線,清潔車每月一次對化糞池進行處理。施工現場食堂設隔油池,將食堂產生的油污經過沉淀隔油將下水排入市政的污水管線,每周一次清理隔油池;設食堂潛水桶并及時進行處理。落實門前環境衛生責任制,指定專人負責日常管理。施工現場設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8.5.3、廢棄物減量化通過合理下料等技術措施,盡量減少建筑垃圾,如短鋼筋頭、小塊模板。實行“工完場清”等管理措施,將建筑垃圾及時清理歸堆,以便充分利用以前作為建筑垃圾廢棄的落地砂漿、混凝土等材料。盡量采用工廠化生產的建筑

20、構件,減少現場切割。施工場區內設置封閉式垃圾站,地面作防滲處理。8.6、施工中的室內空氣質量管理嚴格執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10,嚴格強化材料管理,從源頭上實現綠色、節能的效果。優先選用綠色建材,對于那些危害人體健康或給居住者、使用人帶來不適感覺和味覺的材料,無論政府是否明令禁止,我單位都將堅決抵制,保證不在任何臨時和永久性工程中使用;嚴禁使用苯、工業苯、石油苯、重值苯、混苯作為稀釋劑。對于進場的石材、人造木板、水溶性制劑、無機非金屬材料等,進行有害物含量檢測,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的物資方可在工程中使用。施工中對所有暖通空調系統設備的開口處進行塑料密閉保護,防止其

21、免受灰塵和其他氣體污染。施工期間不使用永久安裝于項目中的暖通空調系統設備裝飾施工中,不使用苯、甲苯、汽油進行除油和清除舊油漆作業,涂料、膠粘劑、水性處理劑、稀釋劑、消融劑使用后,及時封閉存放并將廢料及時清出室內。合理安排工序,會造成高污染的施工工序應安排在適當的時間以避免造成對環境的過大影響。8.7、低揮發性材料使用根據綠色建筑一星認證目標,粘接劑、密封劑、油漆等要求達到規定的限值要求。采購符合要求的低揮發性材料。8.8、環境監測在施工期間,對于環境監測主要從三方面進行,包括如下內容:8.8.1、揚塵監測現今建設工程表述粉塵監測基本采用目測的方法,本工程將選用便攜式微電腦粉塵儀進行較直觀的檢測

22、,直觀反映現場粉塵飛揚情況。粉塵監測內容詳見下表:序號監測項目監測內容1測試時間在土方施工、結構、裝飾階段每月監測一次。在刮四級以上大風天氣監測。2測量點施工現場加工場集中區中央,辦公區中央、主大門三個點3測量方法施工過程中,在測量點各測量一次,并記錄數據。4測試儀器選用便攜式微電腦粉塵儀。5測試后處理當測試結果高于規定指標時,采取更嚴格的降塵措施。遇特大風天氣,可停工。8.8.2、噪聲監測根據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制定工地噪聲監測方法,詳見下表監測儀器選型號為AWA5633的噪聲儀。序號監測項目監測內容1測試時間結構、裝飾等主要施工階段每月進行1次,測量時間分為晝間及夜間兩部分,夜間測量

23、在22時以后進行,在無雨、無雪、風力為5.0m/s的情況下。2測試方法在同一測量點,連續測量5-7個數值,每次讀數的間隔時間為5s,測量值為5-7個數的平均值。3測量布點施工現場對角分成4部分,在工地圍墻外lm取4個測量點。4測量點傳聲器置于工地圍墻外lm,高度為1.2m以上噪聲敏感處。5測試儀器選用AWA5633袖珍型噪聲監測儀。6監測記錄按要求由測試人填寫記錄。7測試后處理當測試結果高于規定指標時,則采取更嚴格的降噪措施。8.8.3、水質監測現場的雨水、污水經過處理后排入相應的排水系統。施工廢水有機物含量少,COD符合相關要求,因此項目只需監測排入前簡單處理的適宜性即可。監測內容見下表。序號監測地點監測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