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一輪復習部編版 第32課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 作業_第1頁
2023屆一輪復習部編版 第32課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 作業_第2頁
2023屆一輪復習部編版 第32課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 作業_第3頁
2023屆一輪復習部編版 第32課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 作業_第4頁
2023屆一輪復習部編版 第32課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 作業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2課時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1.19世紀后期,恩斯特海克爾把達爾文進化論引入德國,并進行了最熱情的歡迎和宣傳。他認為人類的歷史必須根據人的生物本性來重新考察,人類社會是由競爭法則所控制的,民族是必須為生存而斗爭的生命體。海克爾的這一理論()A.發展和完善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B.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人的價值觀念C.為一戰的軍國主義思想提供了依據D.揭示了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本質屬性解析:C從材料中的“人類社會是由競爭法則所控制的,民族是必須為生存而斗爭的生命體”等信息可以看出,海克爾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宣揚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為一戰的軍國主義思想提供了依據,故答案為C項。2.(2021重慶聯考

2、)下圖是1914年9月15日某報刊載的漫畫和平之變相,表達了創作者對時局的看法。該漫畫()A.揭露了軍閥混戰的現實B.預感到世界大戰的嚴重后果C.指出了新式武器的危害D.對結束戰爭、重建和平充滿信心解析:B根據材料中漫畫和平之變相的信息1914年9月現在的“和平”由各種武器構成,將來的“和平”由白骨殘肢組成可知,該漫畫預感到世界大戰的嚴重后果,故B項正確。3.(2021山東聊城檢測)“1914年以前,歐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發源地然而,戰爭的浩劫使歐洲人士氣沮喪,失去信心,在歐洲大陸的各個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懷疑和挑戰。”這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A.引發對制度的信任危機B.造

3、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C.致使歐洲中心地位喪失D.推動民族解放運動發展解析:A根據“戰爭的浩劫使歐洲人士氣沮喪,失去信心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懷疑和挑戰”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歐洲人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資本主義制度面臨信任危機,故選A項。4.劍橋戰爭史中寫道:“1916年末德國試圖火速提高軍事生產的努力最終卻毀滅了它的經濟,導致了1918年德國的崩潰。似乎為了對拿破侖進行闡釋,上帝還是站在了較大工業的這邊。”該材料反映了德國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A.經濟實力的劣勢B.社會矛盾的尖銳C.軍事生產的膨脹D.軍事戰略的失誤解析:A根據材料“毀滅了它的經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德國的工業生產已難以滿足長期戰爭

4、的需要,反映了德國經濟實力處于劣勢,故A項正確。5.(2021山東濰坊二模)下圖為1921年新西蘭畫家大衛洛所作。畫中的馬代表德國,馬車上的貨物寫著“無盡的賠償”,馬車前,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對手持馬鞭的法國總理白里安說:“也許讓馬蹄著地它會跑得更快一些。”該漫畫意在揭示凡爾賽體系()A.違背了英法兩國意志B.對德國制裁過于嚴厲C.迫使英國放棄“大陸政策”D.導致對德“綏靖政策”產生解析:B根據漫畫內容可知,沉重的賠償使德國不堪重負,說明凡爾賽體系對德國制裁過于嚴厲,故選B項。6.(2021山東棗莊一模)在一戰后的停戰紀念日里,英國政府主導著社會記憶的重構,哀悼戰爭死難者在較長時間內成為紀念活動的

5、主題。后來在以退伍軍人為代表的公眾推動下,這一主題由慶祝軍事勝利逐漸轉向多重性,在他們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不再是光榮和正義的戰爭。這表明當時英國()A.政府主導著民間輿論的走向B.公眾的價值觀念趨向務實C.民眾對一戰的反思趨于理性D.政府與民眾矛盾漸趨尖銳解析:C根據“由慶祝軍事勝利逐漸轉向多重性,在他們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不再是光榮和正義的戰爭”可知英國民眾對一戰的反思趨于理性,故選C項。7.(2021山東淄博二模)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備忘錄中寫道:“在工人中間,存在著一種不僅是不滿,而且是憤怒和反抗的強烈意識。所有現存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歐洲各地人

6、民的懷疑。”這反映了一戰()A.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B.使資本主義秩序受到挑戰C.造成歐洲人民極大的心理陰影D.導致英國殖民體系的瓦解解析:B材料中工人階級的反抗,歐洲各地人民的懷疑,都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存秩序構成了挑戰,故B項正確。A、D兩項材料無體現,C項并非材料主旨。8.(2021遼寧大連一模)美國企圖嘗試一件過去從未成功的事,在九國公約的第三條中,所有在中國占有租界的各國政府,承諾不再尋求或準許其國民尋求“任何可能有助于在中國境內任何指定區域依其本身利益建立關于貿易或經濟發展之一般性優惠權利的安排”。美國的主要意圖是()A.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B.幫助中國減少主權損失C.實現亞太地

7、區的和平D.推動國際貿易自由發展解析:A材料體現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旨在擴大美國在中國的利益,形成列強共同宰割中國的局面,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A項正確。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7年,美國的參戰是一個令人驚訝的變數。如果這場戰爭基本上是一起歐洲爭端,那么許多美國人都會認為與美國無關,美國人理應繼續享受和平。可是,隨著大戰持續進行,這項叫做孤立主義的政策卻逐漸變得不切實際。到19世紀末,美國已經照搬了西歐國家的制造業和工業經濟,西歐和北美變得越來越像對方。其實,早在1915年威爾遜就向國會遞交了一份咨文,建議增加陸軍,擴大艦隊和增加海軍人員。美國人看出,如果不適時參戰,戰后世界將與美國無緣。摘編自費爾南德茲阿邁斯托世界:一部歷史材料二“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列寧(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不再“繼續享受和平”,介入“這場戰爭”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列寧的判斷進行歷史解釋。答案:(1)美國希望參與爭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