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革命的投資機會_第1頁
數字化革命的投資機會_第2頁
數字化革命的投資機會_第3頁
數字化革命的投資機會_第4頁
數字化革命的投資機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政策不及預期;數字化轉型執行力度較弱;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個股非系統性風險;2風險提示目錄一、產業革命視角下的數字化革命二、數字化革命的路徑三、數字化革命的條件分析四、數字化革命的基建五、數字化革命對生產方式的改變六、數字化革命對金融和能源的改變七、數字化革命對生活的改變八、數字化革命產業鏈圖譜總結數字化改革的投資機會3目錄1.1產業革命共同特點的總結1.2產業革命是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改變1.3中國產業革命是市場化的過程第一章產業革命視角下的數字化革命41.1.1 產業革命共同特點的總結5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工業革命實質是“技術經濟”范式的演進,技術與制度幾乎同時展開一波激烈而密集的創新。一次工業

2、革命代表著一輪經濟增長的長波:即當科技和經濟積累到一定程度后,首先是若 干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隨之整個技術體系都發生躍遷,與此同時生產方式、產業形態也發 生根本性變化,進而經濟高速增長。從18世紀以來,人類社會一共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的五次長波,目前正處于第五次長波階段。資料來源: 雅各布范社因:“創新隨時間的波動”,陳漓高、齊俊妍“ 信息技術的外溢與第五輪經濟長波的發展趨勢”J (世界經濟研究, 2007;五輪世界經濟長波進入衰退期的趨勢、原因和特點分析, 2011年。策五波康波為周金濤劃分。資料來源:里夫金、麥基里和佩蕾絲,賈根良,第三次工業革命與工業智能化六次技術革命的特點與技術突破工業革命

3、間技術革命開始年份該時期的流行名稱交通運輸和信息通訊基礎設施誘發技術革命的重大技術突破第一次工業 革命(1771 1875)第一次技術 革命(1771)產業革命運河、收費公路、輪船阿克萊特在英國克隆福德設 廠第二次技術 革命(1829)蒸汽和鐵路時代鐵路、電報、蒸汽船蒸汽動力機車“火箭號” 在 英國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 路上試驗成功第二次工業 革命第三次技術 革命(1875)鋼鐵、電力、重 化工業時代鋼軌、鋼制艦船卡內基酸性轉爐鋼廠在美國 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開工(1875 1971)第四次技術 革命(1908)石油、汽車大規 模生產的時代高速公路、機場、無線電第一輛T型車從美國密歇根州 底特

4、律的福特工廠出產第三次工業 革命(19712070年代?)第五次技術 革命(1971)信息和芯片時代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圣克 拉拉,英特爾的微處理器宣 告問世第六次技術 革命(2020- 30年代?)信息、數據、新 能源、納米、新 材料、生物技術新一代無線網絡(5G、Wi- Fi)、物聯網和云計算云計算、大數據(2008年前 后)人類歷史的五次長波(1782-至今)長波(主導技 術創新)繁榮衰退蕭條回升第一波(紡織 工業和蒸汽機 技術)(63年)1782-1802年(20年)1815-1825年(10年)(戰 爭1802-1815)1825-1836(11年)1836-1

5、845年(9年)第二波(鋼鐵 和鐵路技術)(47年)1845-1866年1866-1873年1873-1883年(10年)1883-1892年(9年)第三波(電氣和重化工業)(56年)1892-1913年(21年)1920-1929年(9年)(戰爭19131920)1929-1937年(8年)1937-1948年(11年)第四波(汽車 和電子計算機)(43年)1948-1966年(18年)1966-1973年(7年)1973-1982年(9年)1982-1991年(9年)第五波(信息 技術)1991-2002或2004年2002或2004?1.1.2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工廠

6、情形第二次工業革命重工業的騰飛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其顯著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及應用推廣。改良型蒸汽機為生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使機器逐漸取代手工工具,在棉紡織、采煤、冶金等許多傳統實體工業部門迅 速實現了機械化。該時期特點是用勞動密集型的規?;笊a方式,來生產終端的輕工消費品或小商品,再 把它們傾銷到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棉紡織業的產出、勞動力生產率、企業規模、資金利用及其在國民經濟收 入中的份額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實現了大規模增長。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征,最初起源于德國。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發電機、電動 機等一系列

7、電氣發明。相對于蒸汽動力,電氣設備具有效率高、結構輕便、傳動靈活以及遠距離輸送的優勢,開始取代蒸汽動力成為新的動力方式,并在一系列實體工業中應用。與此同時,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 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使第二次工業革命的 重點從在英國發展較為成熟的鋼鐵、煤炭、紡織等基礎性產業,向化學、光學和電學等新工業部門轉移。61.1.3 第三次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源起于 20 世紀 40-50 年代,發端于美國、前蘇聯 等國家,其標志性技術集中在原子能、空間技術計算機等領域。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出現,既是由于科學理論出現重大突破,一定的物質、

8、技術 基礎的形成,也是由于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 以后各國對高科技迫切需要的結果。標志事件有:1945 年,美國成功地試制原子彈;1957 年,前蘇聯發射 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46年,美國科學家馮諾伊曼研制了第 一臺電子管計算機等。這段時期,計算機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催生了 一大批新型產業,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3D打 印物聯 網云計算人工 智能清潔 能源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云計算,量子信息技術, 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信息技術深度應用于制造領域, 制造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3D打印

9、技 術的蓬勃發展,不僅在制造業中得到利用,目前還能生物打印出人體骨 骼等。智能產品推動社會進步,深刻影響人類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VR、 智能設備、物聯網的發展,帶動人類的健康、休息、健身、娛樂、內容 消費等逐漸數字化,人們可以進入虛擬世界,大眾的工作、生活、社交 方式出現了全新狀態和全新變化,人類正進入全新的數字化時代和共享 經濟時代。7第三、四次工業革命技術成就1.2.1 生產工具的改變數字化革命誕生的新的生產工具計算機在數字化革命中,作為智力勞動工具機的計算機,操縱著作為信息處理工具的軟件,替代了人類對紙、 筆和算盤等手工工具的操作。計算機的發明使人類擺脫了思維器官和手工勞動在計算速度

10、、信息收集和信息 存儲等諸多方面不可逾越的生理局限性,智力勞動效率極大提高。通信設備數字化革命中,互聯網的普及導致了“信息大爆炸”和知識共享,推動了知識生產的指數性增長和技術 革命步伐的日益加快。 移動網絡、Wi-Fi的應用使得移動辦公更快更便捷,促使一系列移動設備和物聯網的 應用落地。智能機械自動化車間、機床的應用大大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把控和統一。計算機人工智 能云計算3D打印機器人芯片大數據通信設備5GWi-Fi物聯網光纖互聯網智能制造現代 農業自動 化設 備智能化設 計81.2.2 能源變化1800年以來的能源消費結構全球能源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從不

11、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過度到風能、太陽能等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將是持續的能源發展趨勢。電力方面,由于成本下降和政府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逐步成為發電商的首選。為實現清潔能源的 儲存,將不斷推進電力系統與儲能技術的改革。IEA預測,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比2018年增加2倍,占到全球電力消費總量的40 。運輸和 取暖方面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也將增長。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取暖能源中的份額將較當前增加 5個百分點,達到15 。資料來源:IEA,中信建投未來能源結構發展趨勢預測91.2.3 消費變化資料來源:車云,,中信建投啟動期:以生存消費為主導(1978-2010)圍繞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

12、的生存型消費結構, 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追求節約時間,提高消費 效益。快速發展期:發展享受型消費為主體(2010-2017)該階段,消費者增加為提高自身素質和技能水平而 進行的發展型消費,例如醫療、教育培訓等。新消費;個性化消費成主流(2018-?)品質生活、互動體驗、個性定制、便捷高效、綠色 健康,是新消費的5大消費理念消費多元化、智能化以智能汽車為例由于新技術的推動,社會出現了各類智能產品和智慧服務,如智能手機、無人駕駛汽車、汽車電子、計算機軟件等。產品的智能化、多元化推 動了人們產生新的消費需求。以智能汽車為例,除了進一步發展無人駕駛技術,實現車路云一體以外,未來汽車也可能向智能手機等移動

13、設備靠攏,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的 要求。同時清潔能源應用的普及,也使得新能源汽車成為確定性較強的 增長點。輔助駕駛人機交互內容服務101.2.4 生產關系的變化土地勞動 力資 本技術數據管理培育數 字經濟 新產業、 新業態 和新模式數據資源 整合和安 全保護政府數 據開放 共享生產關系的三要素:所有制、人在生產中的關系、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是生產關系在數字化革命中主要變革對象;按生產要素分配里“要素”的概念包含數字的內涵;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 置高效公平;今年,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出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被單獨

14、提出。數字化轉型時代生產要素含義囊括進數據加快培育數據市場11資料來源: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信建投1.3 中國產業革命是市場化的過程21世紀第一個十年基礎設施建設迅猛中國快速工業化的過程:資源定價資本定價知識定價;改革開放以來,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1978-1998年資源定價主導階段、1998-2012 年資本定價主導階段、2012年至今知識定價主導階段;2012年以后經濟增速破“8”時間主導類型具體標志1978-1998資源定價改革開放,勞動力密集方式生產和出口日常消費品1998-2012資本定價基礎設施建設,重工業產品、化工材料大規模生產2012至今知識定價

15、增速回落,互聯網飛速發展,新經濟活力超過傳統經濟-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005-032005-122006-092007-062008-032008-122009-092010-062011-032011-122012-092013-062014-032014-122015-092016-062017-032017-122018-092019-062020-03GDP:不變價:當季同比 季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0.00122004-022004-102005-062006-022006-102007

16、-062008-022008-102009-062010-022010-102011-062012-022012-102013-062014-022014-102015-062016-022016-102017-062018-022018-102019-0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同比月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1.3.1 資源定價主導時期90年代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處于高水平中國通過鄉鎮企業完成原始工業化階段,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消費品爆炸式增長,告別短缺經濟;此后,中國開始以規模化、勞動力密集型的方式生產和出口大批日常消費品;資源定價主導中勞動力是重要資源;服裝紡織業、酒店

17、餐飲業、食品加工業、建筑業等勞動力密集發展迅速;而農業、采礦業等非勞動力的資源型產業發展也較好;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帶來就業人口占比的大提升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年度30.035.040.045.050.055.060.0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

1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就業人口占比131.3.2 資本定價主導時期鋼材產量增速在21世紀頭十年達到高點2000年以后,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的升級,帶來了經濟的二次騰飛;在重工業領域,鋼鐵、冶金、煤炭、機械、化工等產品產量和市場迅速擴張;取消福利分房,大力發展房地產行業;汽車保有量增速的高點在21世紀頭十年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10.005.000.00-5.0015.0010.0030.0025.0020.0035.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9891991

19、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產量:鋼材產量:鋼材:同比50.0040.0030.0020.0010.000.0005,00010,00015,0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保有量:私人轎車保有量:私人轎車:同比-20.000.0020.0040.0060.008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

2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房屋建筑面積:竣工面積:累計值 房屋建筑面積:竣工面積:同比房屋建筑竣工增速在21世紀初前后高點141.3.3 知識定價主導時期2012年以后,經濟增速破8,經濟結構面臨轉型升級,進入新常態;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帶來互聯網+的經濟業 態,互聯網造富超過傳統行業;航空航天、海底探測、軍事工業、醫藥生物 工程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得到國家大力支持, 科技實力上升明顯。0100,000200,000資料來源:Wind,中信建投300,000400,000500,000授權量:發明專利:國內外:年度20182016201420122010200

21、8200620042002新經濟層出不窮國家層面技術不斷突破國內外專利授權量在2013、2014年開始再上一個臺階15目錄2.1 海外數字化革命的歷程2.2 海外數字化革命對經濟的影響2.3 海外數字化革命中股票市場的表現2.4 中國數字化革命借鑒和空間估算第二章數字化革命的投資機會162.1 海外數字化革命的歷程1980s2018s2010s1990s2000sPC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時代“人”連接,獲取人口福利 “應用”連接,獲取互聯網福利 “物”連接,獲取聯接福利Windows 1.0發布Winter聯盟思科承載80%網絡2007發布 iphone,IOS2011安卓 占50%市場BA

22、T5年市值 增長超20倍20165G標準啟動2035AI超越人類,1萬 億IoT連接2025千億 IoT連接數字化革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PC階段,移動互聯網階段以及智能時代。上世紀80年代互聯網技術逐漸興起和成熟,芯片、PC以及傳統軟件逐漸普及,人類數據信息處理能力實現跨越 式提升。進入21世紀后,伴隨著3G/4G、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普及、移動端的應用數量快速爆發,完成了由PC時 代向移動互聯時代的躍遷。隨著算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物聯網、5G等技術研發創新并不斷普及,我們已經開 始邁進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應用應用應用應用傳統軟件Station,Wintel寬帶/2GPower,X86Web應用

23、,移動AppCloud,SDN3G/4G,WLANDC/X86,移動/ARM智能應用,數字化應用Cloud+IoT+AINB-IoT,5GX86/ARM,異構計算平臺資料來源:華為云 IoT 服務,構建極致體驗的物聯網,中信建投17為促進英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并且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英國政府先后出 臺了多項產業振興計劃。英國政府于2017年發布英國數字戰略,為數字 化轉型作出全面部署。2018年,出臺產業戰略:人工智能領域行動,再 次強調支持人工智能創新以提升生產力。美國是全球最早布局數字化轉型的國家,多年持續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 及其影響,奠定了其數字化轉型的領先地位。近年來,美國進一步聚

24、焦大數 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同時金融危機后美國進行再工業化,保證先 進制造作為美國經濟實力引擎和國家安全支柱的地位。日本數字經濟的發展歷史較為久遠。日本的數字信息產業的發展孕育了數字 經濟,通過多年對數字信息產業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規規范,為發展數字經 濟創造了有利環境。目前,日本憑借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 發展,重點推動數字技術在其他產業中的應用,促進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英國3美國1日本214121086420201620172018單位/萬億美元美國 日本 英國10817215236193533548152492038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

25、040000200000美國日本英國美日英三國數字經濟規模美日英數字經濟內部結構產業數字化 數字產業化2.1 海外數字化革命的歷程18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中信建投2.1 海外數字化革命的歷程美國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信建投19美國數字化歷程及戰略時間戰略/機構內容/事件1969年全球第一個計算機網絡即ARPA網出現。ARPA網是Internet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1985年因特網拓展到了全球范圍,從而取代了阿帕網,成為美國因特網的主干網。1993年國家信息基礎建設戰略最終目標是,使所有的人都能經過“信息高速公路”進行聯機通信,實現遠程工作、遠程教 育、遠程醫療及數字出版、數字通信、數字圖書館

26、、家庭數字影院、電子商務等,由此將個 人、企業、機構和政府等密切連接起來并為之提供各種服務。1994年全球信息基礎設施戰略將各國的NII連接起來,組成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實現全球信息共享1994年美國能源部提出了“敏捷制造的使能技術(TEAM)”1996年下一代網絡計劃將連接速率提高至目前Internet速率的100倍到1000倍。突破網絡瓶頸的限制,解決交換機、 路由器和局部網絡之間的兼容問題。1996年修改電信法這標(1)開放本地電話市場(2)打破電信、信息和有線電視業的界限,推進通信信息業的融合。志著美國電信與信息業進入全面競爭時代1997年全球電子商務框架確立了美國政府電子商務政策的基本

27、框架,推動美國電子商務在世界互聯網上的迅速發展1999年IT2研究與開發先進技術和計算方法、下一代互聯網、高可靠系統、人類中心系統和教育與人才 培養五個領域。2002年電子商務法通過成立專門管理機構、設立政府部門首席信息官、簡歷首席信息官委員會的協調機制鞥一 系列制度措施推動電子政務建設。2012年發布大數據研發倡議將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其目聯邦大數據研發戰略計劃發關在研標是對聯邦機構的大數據相關項目和投資進行指導。該“計劃”主要圍繞代表大數據研 鍵領域的七個戰略進行,包括促進人類對科學、醫學和安全所有分支的認識;確保美國 發領域繼續發揮領導作用;通過研發來提高美國和世界解決緊迫社會

28、和環境問題的能力2018年美國機器智能國家戰略提出了機器智能對國防、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廣泛差異,以及美國在戰略制定方面的差距, 并給出了具體的意見建議2018年先進制造業美國領導力戰略報告認為先進制造(指通過創新推出的新制造方法和新產品)是美國經濟實力的引擎和國家 安全的支柱。提出了三大目標,展示了未來四年內的行動計劃。2.1 海外數字化革命的歷程日本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信建投20日本數字化歷程匯總時間戰略/機構內容/事件1953年公共電氣通信法、有線電信通信法開始對數字信息產業進行規范1970年信息化促進法為刺激數字信息產業發展1994年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到2010年建成全國性的光纖電信網1

29、998年電信市場機制改革放寬了對電信業進入、費用標準及引進外資的限制,使競爭環境更加寬松2000年成立“IT戰略總部”促進數字信息產業發展2001年e日本戰略構建超高速因特網基礎結構、建立電子交易新環境、實現電子政府、振興教育與培 養人才2003年e日本戰略目標將數字信息技術應用于經濟社會其他產業的發展中,主要應用領域為食品,醫療,中小企業金融、行政和就業等2004年U日本戰略建設泛在網絡社會,從網絡、終端、平臺和應用這四個層次構建數字信息技術與經 濟社會的聯系2009年i-日本戰略2015提出面向數字經濟新時代的戰略政策,實現數字信息產業在經濟社會的普惠性2012年日本復興戰略明確將通過數字

30、信息產業振興日本經濟2013年將IT戰略總部升級為內閣“高速信息通信網 絡社會推進戰略總部”統籌相關部門工作,并將數字信息產業應用于區域振興、資源和智慧農業等領域。2016年第五期(2016-2020年度)科學技術基本 計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使網絡空間和物理世界高度融合,通過數據跨領域應用催生新 價值和新服務,并首次提出超智能社會“社會5.0”這一愿景。2018年日本制造業白皮書強調“通過連接人、設備、系統、技術等創造新的附加值”,正式明確將互聯工業 作為制造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并通過推進“超智能社會”建設,搶抓產業創新和社 會轉型的先機。2.1 海外數字化革命的歷程英國21英國數字化歷程匯總時

31、間戰略/機構內容/事件2009年數字英國主題是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推廣全民數字應用、提供更好的數字保護,從而將英 國打造成世界的“數字之都”。2009年數字經濟法案為英國未來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和保障。2015年英國2015-2018年數字經濟戰略通過數字化創新來驅動社會經濟發展,促進英國各個企業采用信息通信技術進行 創新,實現在創新技術背景下的跨行業合作,建立起新型供應鏈及商業模式,力 圖把英國建設成為數字化強國。2017年英國數字戰略提出了多項數字化轉型戰略,包括連接戰略、數字技能與包容性戰略、數字經濟 戰略、數字轉型戰略、網絡空間戰略、數字政府戰略和數據經濟戰略,為數字化 轉型作出全面

32、部署。2017年產業戰略:打造適合未來的英國旨在與產業界合作開展科技創新和應用研究,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將英國建設為全球人工智能與數據驅動的創新中心。2018年產業戰略:人工智能領域行動強調支持人工智能創新以提升生產力,使英國成為全球創立數字化企業的最佳之 地。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信建投2.2 海外數字化革命對經濟的影響22擴張的數字經濟對價值創造和捕獲的潛在影響行為方對經濟的整體影響數字經濟成分個人(作為使用者/消費者和 工人)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跨國企業/數字平臺政府核心數字部門建設和安裝信通技術基礎設施的新就業機會。電信和信通技術部門,特 別是信通技術服務領域的 新就業機會。在

33、合適環境下更好 的融入或溢出/國 內聯系。來自云服 務提供商的競爭加 劇。滿足高資本、技術 和技能要求的公司 的投資機會。吸引投資。來自所創造經濟活動的稅收。經濟增長加速,生產率和附加值增加。創造就業。投資和技術的傳播;研發 可能位于高收入國家。對 貿易的影響好壞參半。數字經濟數字服務領域的新就業機 會,尤其對高技能人員而 言。新形式的數字工作,包括 面向技能較低者。數字生態系統的新機會。來自外國數字公司 的競爭加劇。數據驅動型商業模型提高的生產力。利用基于平臺的商 業模型更好地控制 價值鏈。分享經濟 的更多機會。經濟活動增加和 企業正規化帶來 的更多稅收。產 品數字化導致的 海關收入損失。經

34、濟增長加速,生產率和附加值增加。創造就業/減少就業。投資。數字公司集中在某些地點 對貿易的影響好壞參半。 市場集中。數字化經濟跨行業的信通技術職業領域的新就業機會。由于使用數字工具對更高 價值的職位進行了重新設 計,需要新的技能。所獲 得服務的效率提高。數字化造成的就業喪失或 轉型。工作條件惡化的危 險。連通度提高。使用 者和消費者獲得更多選擇 、更多便利和產品定制 。消費者價格降低。通過平臺實現的市場準入。交易成本削減。市場中“逐底競爭 的風險vs.找到利 基的能力。因為自動化失去的 機會(例如,物流、 商業流程)。服務 提供方面的新職位數字化企業的新商 業機會。采用數字驅動模式的平臺公司的

35、出現。效率、生產率和質 量的收益。將數據貨幣化的機 會。數字平臺的競 爭優勢增加。市場 權力提高,對數據 價值鏈的控制加強。 在不同部門引領數 字化。通過電子政府實 現服務效率提高。 海關自動化增加 了收入。對稅收 的影響不明:經 濟活動增加提高 了收入;數字平 臺和跨國企業的 稅收優化做法導 致稅收損失。數 據驅動的實現各 種可持續發展目 標的機會。通過部門效率和價值鏈效 率提高實現的增長。生產 率提高。創新影響。在數字顛覆的部門,本土 公司可能會被擠出市場。 中低技能工種可能實現自 動化。不平等加劇。對貿易的影響好壞參半。對結構變革的影響。資料來源:中國知網,中信建投2.2 海外數字化革命

36、對經濟的影響數字經濟占比GDP各國數字經濟增速與GDP增速對比70%60%60.20%61.20%60.00%25%20%數字經濟增速GDP增速50%40%46.10%34.77%47.20%43.00%41.60%15%30%10%20%10%5%0%0%美國日本英國中國德國韓國愛爾蘭法國美國日本英國中國德國韓國法國愛爾蘭1各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各國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但各國數字經濟發展仍取得了明顯成效。2018年,美國數字經濟規模蟬聯全球第一,達到12.34 萬億美元,中國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地位, 規模達到4.73萬億美元

37、,德國、日本、英國、法國數字 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分別達到2.40萬億美元、2.29 萬億美元、1.73萬億美元和1.15萬億美元,位列第三至 第六位。韓國、印度數字經濟規模較大,超過5000億美 元。加拿大、巴西、意大利、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規 模也都超過1000億美元。2018年,英國、美國、德國數字經濟在GDP中 已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英國數字經濟GDP占比 達到61.2,美國占比為60.2,德國占比為 60.0,位列前三位。韓國、日本、愛爾蘭 、法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40,分別為 47.2、46.1、43.0 和41.6。新加坡 、中國、芬蘭、墨西哥數字經濟占GDP比重也 都超過

38、30。丹麥、加拿大、巴西、印度 、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等25個國家,數字 經濟占比介于15-30之間。223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中信建投2.2 海外數字化革命對經濟的影響4各國數字經濟內部結構存在較大差異與同期GDP增速相比,2018年有38個國家數字經濟 增速顯著高于GDP增速。2018年,各國數字經濟增 長對同期GDP增長的貢獻率均為正值。韓國、美國、英國、德國、中國、法國、印度等9個國家數字經濟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韓國高達100.8,美國高達91.8,英國和德國分別為76.5和75.8。加拿大、南非、意大利等18個國 家數字經濟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度均高于20。 數字

39、經濟在各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成 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3數字經濟增長對GDP增長貢獻較大產業數字化是各國數字經濟差距的主要來源。從數字 經濟內部結構看,數字產業化平穩推進,是數字經濟 的先導產業。2018年,美國數字產業化規模全球領先,為1.5萬億美元,中國、日本、德國、韓國、英國 數字產業化規模均超過2000億美元。2018年,各國產 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均超過50,德國產業數字 化占數字經濟比重達到90,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日本、南非、巴西、加拿大等12個國家產業數字化占比也均超過80。數字經濟規模越大的國家,產業數字化占數字經濟比重越高。數字經濟內部結構數字化產業產

40、業數字化100%90%80%70%60%50%40%30%20%10%0%10817237600193532158415249982258323904 2954 3523 2922 3121 0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120000美國中國 日本 德國 韓國 英國 法國 印度 意大利 加拿大 墨西哥 巴西單位:億美元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規模數字化產業產業數字化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中信建投242.2 海外數字化革命對經濟的影響數字經濟滲透到傳統產業的各個環節,全球產業數字化轉型將帶來新的增長空間各國服務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占行業增加值比重較高,各類新業態新模式頻出數

41、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助于工業轉型升級,各國重視工業數字化轉型。各國農業數字經濟轉型緩慢,滯后于服務業與工業數字經濟發展各國三產業數字經濟占比中美對比57.20%57.10%55.10%41%36.70%42.50%37.70%30.80%24.80%34.60%44.50%28.90%31.50%27.10%21.90%13.70%12.70%12.60%29.80%27.70%20.90%13.40%15.60%3.50%27.30%25.30%23.60%13.70%10.90%11.30%0%10%20%30%40%50%60%70%工業數字經濟占比服務業數字經濟占比 農業數字經濟占比35

42、.90%18.30%7.30%55.10%37.70%13.70%0%10%20%30%40%50%60%服務業數字經濟占比工業數字經濟占比農業數字經濟占比中國美國25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中信建投2.3 海外數字化革命中股票市場的表現1、信息技術行業市值占比不斷提升,引領股票市場表現90年代以來,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標普500指數信息技術行業占據主要權重,人類進入信息社會。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股開啟漫長牛市,標普500指數中信息技術行業市值占比進一步提升。從90年代信息化到2010年以后的移動互聯網再導2015以來的數字經濟,每一輪市場上漲中,信息技術行業都是引領 市場的重要因素。標普5

43、00指數年度漲跌幅標普500指數市值行業分布 19%19%19%21%23%23%26%28%31% 100%90%80%70%60%50%40%30%20%10%0%房地產可選消費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醫療保健 材料信息技術 日常消費 公用事業 金融能源工業電信服務100%80%60%40%20%0%-20%-40%-60%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標普500信息技術行業平均標普500資料來源:彭博,中信建投262.3 海外數字化革命中股票市場的表現

44、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1990-12-191992-12-191994-12-191996-12-191998-12-192000-12-192002-12-192004-12-192006-12-192008-12-192010-12-192012-12-192014-12-192016-12-192018-12-19160000014000001200000100000080000060000040000020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2

45、009/3/92010/3/92011/3/92012/3/92013/3/92014/3/92015/3/92016/3/92017/3/92018/3/92019/3/92020/3/92、新經濟成就美股10年牛市,市值增量向科技創新集中2009年3月6號道指和標普見熊市底,納指于2009年3月9號見熊市底,之后美股開啟10年大牛市,截止2020年8月19 日,標普500和道瓊斯工業指數累計分別上漲401%和324%,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高達784%,納斯達克綜指中 信息技術行業占比高達60%,是高科技等新型經濟體的代表。2009年3月9日至2020年8月19日,美股FANNGM六大科技

46、巨頭(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谷歌母公司Alp habet、微軟)的市值增量占納斯達克市值總增量的近40%,市值增量集中體現在先進制造產業群和互聯網產業群構 成的創新經濟體集群。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收盤價納斯達克指數和FAANGM市值變化納斯達克指數 IXIC.GI標普500 SPX.GIFAANGM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成份資料來源:彭博,中信建投272.4 中國數字化革命借鑒和空間估算國外數字經濟發展經驗數字經濟在傳統經濟的低迷中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帶來巨大效益。對中國而言,數字經濟既能為經濟增長提供新 動能,又有利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戰略規劃充分加強法律建設知識產

47、權與創新機制發達國家為發展數字經濟,不僅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人力資源,還通過建立數字經濟的戰略規劃,并對涉及的 重點方向進行扶持。例如,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均推出了各自的行動計劃。英國的目標是成為21世紀文化大國, 并于2015年頒布了數字經濟戰略(20152018)。日本希望將數字技術融入生活,陸續制定多項戰略。澳大利 亞則希望在2020年在全球數字經濟中處于領導地位,在2011年啟動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各國根據不同的發展戰略 、發展目標,設置并扶持重點方向,以此推動數字經濟在本國的發展。為鼓勵數字信息產業發展,同時應對信息安全風險,確保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各國都加強在法律方面建設。2013年

48、,28多個OECD國家發布數字安全的國家戰略。日本于上世紀70年代便制定了信息化促進法、公共電氣通訊法等,放寬限制,刺激數字信息產業發展。同時日本于2014年首先實施數字安全基本法案。美國于2015年通 過網絡安全法,規制網絡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侵權或盜版削弱了合法的服務、損害了生產數字內容的投資者、欺騙了守法的消費者,具有相當的危害。 為了應對盜版對數字經濟的損害,各國也都出臺了相應的措施。2010年,英國頒布實施數字經濟2010年法案, 旨在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對數字經濟中利益相關方的權利進行保護,促進以音樂、游戲、媒體為主的文 創數字經濟健康、有序、高效發展。而美國1966年的信息

49、自由法和1967年的陽光下的政府法,以及2009年 的開放政府指令則是通過開放政府、教育、氣象和能源等數據,鼓勵企業開放數據為數字經濟持久“供能”。123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避免盜版對數字經濟的損害,鼓勵創新。重視戰略規劃;從政策規劃層面大力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培養重點方向。加強法律建設;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促進和保障數字信息產業健康發展。擴展應用領域,促進實體經濟;提高數字信息產業在社會層面應用,帶動其他產業發展。4中國數字化革命借鑒56重視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定期升級創新對數字化革命后續進程有益。發展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寬帶基礎設施等普及數字經濟,縮小數字鴻溝。2.4 中國數字化革命借鑒和空間

50、估算29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估算當前中國GDP增速和數字經濟規模增速均顯著高于大部分發達國家,后續大概率維持。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只有不到35%,而其他發達國家均在40%以上,美國、英國、德國更是高達60%。疫情沖擊之后,中國經濟加快轉型,數字經濟迎來快速發展期,有望保持較快增長,預計2020年中國GDP增速回落 至3%左右,2021年反彈至較高水平之后逐步回落。參考發達國家,假設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逐步提升到50%,則估算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接近60萬億。中國GDP增速預測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估算2.4 中國數字化革命借鑒和空間估算6.706.103.007.00

51、6.005.004.0003.00321876541401201008060402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GDP不變價-萬億增速%-右軸29.2232.2835.8240.2944.7949.2253.4658.5850.000%5%10%15%806040200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預測-萬億元 占GDP比重增速30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Wind,中信建投目錄313.1 社會矛盾的變化3.2 數字化描述的可行性:半導體技術3.3 數字化傳輸與存儲:5G、云3.4 數字化處理:A

52、I、區塊鏈技術3.5 人力資本儲備3.6 政策支持3.7 研究投入第三章數字化革命的條件分析3.1 社會矛盾的變化32全球進入數字化階段結構性失業與收入差距擴大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推動的自動化對傳統勞動力產生了替代作用。數字化創造了大量新崗位和新技能需求、引起產業轉型升級,但引發嚴重的結構性失業。新興經濟體中,收入集中在資本所有人手中、收入集中在高收入工作者手中。數字化推動全球化制造業通過數據聯系極大減少了在全球范圍對生產要素的搜索成本和追蹤成本,助推了國際勞動力市場的建立, 為跨國外包制造提供了有效渠道。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對本國勞動力市場的忽略,惡化本國的勞動力收入份額。我國處于跨越“中等收入陷

53、阱”和新舊動能轉換階段供需結構失衡我國存在有供給無需求、供給體系低效率抑制有效需求和有需求無供給三個方面供需失衡。產業結構矛盾我國進入產業結構升級階段,第三產業成為各產業增速的領跑者,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比重上升。產業 新舊動能轉換加快,順應消費升級的新產業、新產品和新業態高速增長。傳統生產要素驅動力不足:資本邊際收益降低,人口紅利消失一是為了獲得較多利潤,需要更多的資本投資,結果引致資本收益遞減;二是由于通用技術導向競爭均衡,為了保持利潤必須長期壓制工資。一旦遇到勞動力成本顯著上升的趨勢,現有技術選擇下的生產模式勢必崩潰。外圍阻撓隨著我國經濟進步,高新科技已經無法通過單純引進的方式獲取,

54、迫切需要進行自主創新改革。信息產業圍繞“云管端”展開,5G是云計算的高速公路資料來源:中信建投圖表:科技產業的“云管端”演進趨勢短期: 戰疫后, 行 業即將面臨新開局( 用戶習慣加速形 成)長期: 從二維的網絡連接到多維度的 數據連接( 數字化、智能化)影響: 互聯網+ 到產業+ : 從技術驅 動到產業驅動, 數 字化不僅信息部門 職責, 更是業務驅 動33中美2009-2018運營商資本開支與互聯網資本開支對比資料來源:運營商資料,中信建投3714172431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576608727798877844836836877

55、823169299255376430523549631700100146637839743545951461548841239593140133144USA CSP CAPEXUSA ICP-CNP CAPEXChina CSP CAPEXChina ICP-CNP CAPEX34單位:億$中長期:從信息化、網絡化到數字化、智能化科技1.0科技2.0科技3.0代表:阿里,騰訊網絡連接(B-C)帶來的流量紅利代表:拼多多,今日頭條算法和算力(C-B) 帶來的精準數據紅利代表:?數據閉環(C-B-C)帶來的智能化商業/產業智能化大數據數字化生產數據和管理數據全面互動、提升效率,商業模式新的生產力生

56、產數據:全面、實時、 精準管理數據:打通、共享、效率新的生產資料以5G AI IOT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生產終端和客戶 數據可以被精準感知、定義新的生產工具資料來源:中信建投353.2 數字化描述的可行性:半導體技術半導體技術是數字化的基石計算機的基礎是1和0,通過編碼和邏輯運算等便可以數字化表示萬物。而依托于半 導體技術的集成電路,也叫做芯片和IC,實現了數字化描述的微型化、智能化,真 正使得數字化能夠服務于人類社會,推動經濟總量增速。半導體行業特征半導體產業技術更新換代快。集成電路設計在技術和市場兩方面風險較高。半導體設計制造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且資本投入、技術研發門檻極高。0

57、1數字化描述芯片,集成電路真空管晶體管半導體技術半導體產業鏈簡要概括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數字化描述技術演進36數據來源:中信建投數據來源: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3.2 數字化描述的可行性:半導體技術2019年半導體行業全球各地區營收占比47.00%19.00%10.00%10.00%6.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美國歐洲數據來源:SIA,中信建投中國臺灣日本中國大陸韓國10.00%0.00%20.00%40.00%30.00%100.00%90.00%80.00%70.00%60.

58、00%50.00%存儲器分立器件微處理器模擬器件美國歐洲中國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亞太地區2019年半導體行業全球各地區營收占比數據來源:SIA,中信建投我國起步較晚,國內需求旺盛但核心技術不足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國,但國內半導體 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芯片極度缺乏,在全球競爭力也較低。根據中國制 造2025的規劃,2018年中國半導體市場需求為3100億美元,中國自身只能提供380億 美元的產品,綜合國產化率12 ,目標是2025年國產化率能達到50 。37ICT產業全球合作分工,美國在核心技術領域占據優勢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中信建投中美科技產業現

59、狀:美國核心技術優勢突出,中國在高端制造領域具備競爭力。在過去20年間,美國憑借著自身雄厚 的科技基礎與創新研發實力,在全球半導體集成電路、設備、軟件等領域形成壟斷優勢。中國在電子元器件制造組 裝、移動互聯網等領域逐步具備競爭力,但在核心技術領域仍較薄弱,在半導體、基礎軟件等領域嚴重依賴美國,基 礎研究短板尚待填補。圖表:全球科技產業鏈現狀38電子產業鏈中,中國電子廠商尚處于附加值較低環節iPhone X的BOM表,核心元件高價值量高毛利率大陸廠商多處附加值較低環節,向上游核心元件突破是趨勢“賺辛苦錢”到“賺技術費”手機元件價值量(美元)手機元件價值量(美元)國OLED屏80聲學12產NAND

60、45Haptics10替代攝像頭39不銹鋼中框35處理器263D Sensing25DRAM24基帶/RF18雙面玻璃6觸控模組15PCB15模擬器件9.5電池9PA+開關8配件8無線充電接收端6射頻天線10音頻解碼器2.5NFC芯片2.25WLAN/BT/FM/GPS0.5潛力一般性組件重要零組件核心組件核心芯片突破難度模組件外觀件 連接器 結構件CPU/GPU基帶射頻前端傳感器天線 攝像頭 聲學元件電池 主板大陸企業當下主要業務領域未來業務延伸領域NAND DRAM OLED屏高端液晶屏iPhone利潤分配看,品牌和設計利潤占比達達80 ,組裝僅占比5.3 ,中低端環節賺辛苦費 不易;隨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