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呂梁育星中學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呂梁育星中學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呂梁育星中學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呂梁育星中學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呂梁育星中學2021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西省呂梁育星中學2018-2019學年高二歷史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含解析)PAGE PAGE - 33 -山西省呂梁育星中學2018-2019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中華文化史一書寫道:“這一時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類與自然關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類社會關系(君民)方面,強調民的作用。”這一時期A.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B. 儒學正統地位確立C. 儒家倫理得到強化D. 儒學思想趨向新啟蒙【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人類與自然關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指的是百家爭鳴時期的荀子等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觀點,“

2、在人類社會關系(君民)方面,強調民的作用”指的是百家爭鳴時期的孟子等人的民貴君輕的觀念,綜上所述可知,這一時期是指百家爭鳴,故A正確;儒家正統地位確立是在漢朝,強調“君權神授”,故B排除;材料中強調天人關系,不是強調倫理關系,故排除C;儒家思想趨向新啟蒙是在明清時期,主要批判君主專制,不符合題意,故排除D。2.下列兩則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評論兩位政治人物時表達的觀點。這位思想家可歸類為齊桓公致力聯系諸侯,設法合作維系傳統封建秩序,是個執守正道而不行詐謀的國君。晉文公雖協助周王定亂,卻僭越禮制,想仿行天子的禮儀,是個內行詐謀卻裝作遵循正道的國君。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答案】

3、A【解析】根據材料“設法合作維系傳統封建秩序”、“卻僭越禮制,想仿行天子的禮儀”等信息可知齊桓公是維護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國君,晉文公是僭越禮制則的國君,說明這位先秦思想家主張遵從周禮,A項正確。法家主張依法治國,與材料不符,排除B。道家主張無為而治,與材料不符,排除C。墨家主張兼愛、非攻,與材料不符,排除D。3. 中國古代儒學歷經孔子儒學、董仲舒的新儒學和宋明理學三個主要階段。這三個時期的儒學思想最大的共同特點是A. 都被當時統治者所極力尊崇B. 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會秩序C. 都宣揚了“君權神授”思想D. 都體現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

4、問題的能力。無論是先秦時孔子的“仁”和“克己復禮”,還是漢代董仲舒的“大一統”和宋明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思想,都體現了對于建立有序社會秩序的愿望,所以B項符合題意。A項錯誤,先秦時孔子的儒學思想并沒有得到統治者的認可,更沒有被尊崇;C項錯誤,孔子的儒學思想中并沒有“君權神授”,這是漢代董仲舒改造儒學后新增加的內容;D項錯誤,孔子時代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國,所以不能說融合。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儒學的發展相同點【名師點睛】此類題是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歷史現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表現放在一起,通過分析、歸納、比較,找出其相同點或不同點。解題方法:根據題干提供的條件,找出兩者

5、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判斷。4. 李贄在焚書一書中說:“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李贄的這一思想( )A. 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體系B. 從根本上否定了陳腐的倫理綱常C. 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D. 反映了市民階層的倫理觀念和要求【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項是王夫之的思想主張,排除。B項“從根本上否定了”不符合李贄的思想主張,具有片面性,排除。C項是近代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排除。D項表述客觀,符合史實和題意,故答案選D。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明清之際的儒學批判思潮明末李贄的思想主張5.羅素評價人文精神

6、的發展歷程是“從古代的朦朧稚嫩發展到明確成熟”。其中“朦朧稚嫩”時期為A. 古希臘智者學派對人的價值的闡述B. 14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C. 17、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D. 德意志宗教改革時期【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西方人文主義的發展經歷了長期的過程:早期人文主義的起源(古希臘先哲)-發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成熟(啟蒙運動),材料所問“朦朧稚嫩”時期指的是人文精神的起源時期,故正確答案為選項A。B選項但是已經初步成熟;C選項已經相當成熟;D選項已經發展很完整了。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運動智者學派主張6. “社會公約在公民之間確立了這樣一種平等,以致他們大家都遵守同樣的條件并且

7、全都應該享有同樣的權利”。這句話最有可能出自誰的著作A. 狄德羅B. 伏爾泰C. 孟德斯鳩D. 盧梭【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能力,盧梭是一位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他的思想精華和基本原則是“人民主權”思想,代表作社會契約論,故D項正確;A主張思想自由;B主張天賦人權;C主張分權思想。均不符合題意。【名師點睛】法國三位啟蒙思想家主張和特點:思想家主 張相似點伏爾泰猛烈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君主專制,主張由開明君主制過渡到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反對君主專制,否定教權主義;宣揚天賦人權,提倡自由、平等、博愛;實行法治,建立資產階級政權孟德斯鳩主張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制,法律應當是理性

8、的體現盧梭倡導社會契約和人民主權、民主共和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啟蒙運動盧梭思想7.宗教改革后在德國出現的新教派是A. 路德教B. 清教C. 加爾文教D. 天主教【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本題考查的是德國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出現的新教派當然是路德教,選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清教是英國而非德國的,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加爾文教主要以瑞士為傳教基地,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天主教不是新教派,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8.19世紀的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說:“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比美國更多地運用18世紀哲學家在政治問題上的種種最大膽的學說。”托克維爾此處所說的“

9、最大膽的學說”是指( )A. 人文主義思想B. 民主共和思想C. 三權分立思想D. 自由主義思想【答案】C【解析】【詳解】從材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比美國更多地運用18世紀哲學家在政治問題上的種種最大膽的學說”反映了美國的政治體制體現了某種政治學說,結合所學可知,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在美國得到了政治實踐,因此答案為C。人文主義是14-16世紀的,不符合材料18世紀,A錯誤。B項中的民主思想是近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所共有的,排除。D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上都有的共同點,不屬于美國“最大膽”的,排除。【點睛】本題考查三權分立學說,要結合所學知識來理解和分析可知美國按照“三權分立”“制約與平衡”的

10、原則建構本國的政治框架。分權制衡思想來自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9.有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世界賴以建立種種發明與發現可能有一半來源于中國。”傳人歐洲并對近代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 地動儀B. 造紙術C. 雕版印刷術D. 指南針【答案】D【解析】【詳解】注意題干要求“宋代科技成就”,A屬東漢張衡的發明,B出現在西漢,C出現在隋唐,指南針在宋代廣泛應用于航海,故D項正確。【點睛】本題的關鍵在于抓“題干”,就是要明確“答題項”(答案包含的項目)、“主干語”(選項論述的對象)和“限定語”(限定回答的內容)各是什么。我們可以從“答題項”中把握題目所屬的基本類型及命題人考查的目的;從“主干語

11、”中把握題目所考查的內容及要求;從“限定語”中明確題目所限定的時空范圍或特點。10.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從詞風格上看,該詞屬于( )A. 婉約派B. 豪放派C. 田園派D. 花間派【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詞,旨在考查靈活運用相關所學答題的能力。題目中的信息“怒發沖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均體現了豪放派豪邁奔放的風格。故本題應選B項。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文學成就宋詞11.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輝煌,下列關于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成就敘述錯誤的是( )A. 戰國時期石申寫成石氏星表一書B. 元代郭守敬制成簡儀,精度提高C.

12、 傷寒雜病論被后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D. 本草綱目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系統總結【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再認再現相關所學的能力。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所著的石氏星經至宋代后失傳,后人根據唐朝的天文學著作中對其內容的描述,輯成石氏星表。故A項的表述錯誤,本題應選A項。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石氏星表12. 1945年,當愛因斯坦得知美國的原子彈給廣島、長崎人民帶來的災難后,痛心疾首,悔恨自己當初的一大理論研究。這一理論是( )A. 落體定律B. 量子假說的提出C. 經典力學的創立D. 相對論中質能轉換的原理【答案】D【解析】試題分

13、析:本題主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回憶、再現所學基礎知識,并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愛因斯坦痛心疾首是因為自己的一大理論研究,根據所學可知,他的研究成果是1905年的相對論,故,正確答案選D項。其余ABC三項均不正確。考點:現代科學技術相對論和量子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杰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13.“器官產生需求,反之需求又產生器官”,是啟蒙思想家狄德羅的一句名言。其成就與此相符的生物學家是A. 施萊登B. 拉馬克C. 施旺D. 達爾文【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器官產生需求,反之需求又產生器官”體現了“用進廢退”的思想觀點,所以體現的應該是

14、生物學家拉馬克的早期生物進化論思想觀點。施旺和施萊登的研究、理論,為現代細胞學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細胞生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達爾文的學說主要是生物進化論。故本題選B項。考點:拉馬克的科學成果點評:此題題干與備選項基本上是重復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備選項的迷惑性、干擾性較大,如果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可能會被干擾所迷惑而選錯。解答此類選擇題的關鍵是扎扎實實地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14.新發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的職業,下列職業按出現先后排序正確的是()A. 電話接線員火車司機空姐網絡管理員B. 火車司機電話接線員空姐網絡管理員C. 空姐電話接線員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D. 電話接線員空

15、姐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火車發明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的1814年;電話是美國人貝爾在1876年發明的;飛機是1903年由萊特兄弟發明的,后來投入民用,有了空姐;互聯網真正為人們使用20世紀70年代,故按照時間順序答案為B。ACD不符合題意,排除。15.英國大炮轟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使一些愛國知識分子從“天朝大國”的美夢中驚醒,一股新思想萌發了。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 改革內政,振興清朝B. 學習新技術,發展資本主義C. 向西方學習,尋求強國御侮之道D. 啟迪人民擺脫封建思想束縛【答案】C【解析】【詳解】鴉片戰爭之后,以林則徐和魏源為首的地主階級自強派

16、喊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向向西方學習,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答案選C。A是洋務派的主張,B是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維新變法以來思想啟蒙的重要體現。AB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點睛】中國近代歷史思想解放主要歷程經歷了由學習西方物質文明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一學習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學態度一到接受馬克思主義,而林則徐和魏源則處于向西方學習的起點,因此從思想史的角度看,鴉片戰爭后中國思想近代化拉開序幕。16.湖北自張之洞提倡學堂后,而“新潮輸入,革命已伏萌芽”。這說明張之洞以上舉措的主要作用是A. 改變了思想觀念B. 維護了清朝統治C. 建立現代教育體制D. 民主共和思潮興起【答案】A【解

17、析】【詳解】1902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湖北師范學堂,有利于西方進步思想傳入,促進人們思想解放。故A正確;B項與“新潮輸入,革命已伏萌芽”不符,排除B;新中國成立后,現代教育體制才建立,故C項錯誤;民主共和思潮興起于19世紀90年代興中會成立以后,排除D。17.有人用“觀念轉變,黃金萬兩”來解釋戊戌變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下列最符合這種解釋的是A. 沉重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B. 改變了中國的政體C. 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D. 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根據題文中“觀念轉變”也就是在思想上起到的影響。所以答案選D。考點:選考一 歷

18、史上重大改革戊戌變法百日維新18.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運動出現了新的發展,有了新的內容,這里的“新”指的是( )A. 改變了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B. 開始了文學革命C. 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D. 開始成為一場政治運動【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傳入中國,新文化運動出現了新的發展,宣傳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C項正確。考點: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9.19世紀末,維新運動之所以取代洋務運動而在政治舞臺上唱主角,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A.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B. 民主革命思想還未廣泛傳播C. 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展D. 帝國主義支持光緒

19、帝奪權【答案】C【解析】【詳解】題干時間“19世紀末”,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得到初步發展,促使民族資產階級隊伍壯大,從而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因此維新運動之所以取代洋務運動而在政治舞臺上唱主角,故C項正確。AB兩項不是主要原因,錯誤。D不符合史實,錯誤。20. 三民主義中,民權主義的基本內容是A. “創立民國”B. “平均地權”C. “耕者有其田”D. “節制資本”【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民權主義的基本內容是創立民國,A選項符合題意。平均地權是民生主義的基本內容,B選項排除。耕者有其田和節制資本屬于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增加的內容,C選項排除。21.

20、中國國民黨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占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此說是A. 孫中山節制資本思想的體現B. 為國家干預經濟制造輿論C.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D. 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論根據【答案】A【解析】解題的關鍵信息是“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這與孫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的主張吻合,答案為A;BCD無材料無關。【名師點睛】由“中國國民黨一大”聯想到所學相關信息:國共合作的標志,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再結合材料,涉及的是經濟方面的內容,即可聯想到孫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

21、的主張節制資本。22.下面是有關中國共產黨某次代表大會的描寫:主席臺上方“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橫幅和會場后面“同心同德”四個大字交相輝映。會場兩側張貼著“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標語,四周24面黨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個春秋。該會議應是()A. 中共二大B. 中共三大C. 中共七大D.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答案】C【解析】【詳解】從材料“四周24面黨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個春秋”聯系中國共產黨建立于1921年,走過24年,則為1945年,可得出為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答案為C。中共二大是1922年,中共三大是1923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是在1949年,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

22、BD。23.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點是A. 堅定不移的走社會主義道路B. 始終不渝的貫徹黨的最高綱領C. 把反“左”作為革命進程的重要任務D. 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答案】D【解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當時的革命形勢出發,根據農村反動派力量薄弱的特點,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國情出發,確立改革開放的經濟方針,將市場作為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手段,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帶領中國人民

23、走向共同富裕。二者的根本共同點是實事求是,從中國國情出發,故選D。AB項并不是兩者的“根本”相同點,排除;在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既反“左”,也應反“右”,排除C。24.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其發展主要體現在A. 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B. 強調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 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問題D. 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問題【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問題,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發展的新要求,故選C。A是鄧小平理論的內容,B是三個代表的內容之一,D是鄧

24、小平理論的意義,所以都不符合題意,排除。考點: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25.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思想理論成果。它們回答的共同問題是:A. 社會主義革命問題B. 社會主義建設問題C. 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問題D. 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問題【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們回答的共同問題是社會主義建設問題,故B正確。社會主義革命問題只符合毛澤東思想,故A排除。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問題也只符合毛澤東思想,故C排除。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問題只符合鄧小

25、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故D排除。考點: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展特點;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特點;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新時期的理論探索特點二、非選擇題(第26題20分,第27題18分,第28題12分,共50分)26.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在歷史的演進中不斷被賦予新的使命。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寬、信、敏、惠惠則足以使人。”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材料二 聽眾人議以治國,國危無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

26、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眾也;勇者不得先,懼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呂氏春秋(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而成)材料三 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無)以持一統。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傳材料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李贄焚書(1)根據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體系核心。

27、(2)依據材料二、三說明從春秋戰國到秦漢,中國古代思想界主要發展趨勢是什么。推動這一趨勢歷史因素有哪些?(3)據材料四指出李贄對儒家思想的態度,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特征。【答案】(1)核心:“仁”“禮”。(2)趨勢:由“百家爭鳴”到思想統一。歷史因素:國家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漢武帝為強化中央集權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的發展(3)態度:李贄反對迷信孔子,認為不應以孔子是非作為衡量是非的標準。時代特征:封建制度日趨衰落,商品經濟發展,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解析】第(1)問,由材料信息“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得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第(2)

28、問,“趨勢”由材料二信息“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后”和材料三信息“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可以得出,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國家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第(3)問,由材料三信息“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可以得出李贄對儒學的態度是反對以儒家思想作為衡量是非的標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出的時代特征是封建制度日趨衰落,商品經濟發展,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等。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

29、相關問題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羅泰格拉材料二 這種對贖罪券的荒謬宣傳,使得那些有學問的人,對于保持大家對教皇的尊敬,也確實感到困難。對于俗人的懷疑和非難又是難以解答。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材料三 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然而這項權利絕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體現,代表所有人的權利與自由。這是至高無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轉讓,不受限制,不準分割。盧梭請回答:(1)普羅泰格拉屬于什么運動(或學派)代表人物?材料一體現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張?(2)材料二關于“贖罪券”的爭論引發了什么運動?這場運

30、動由誰引發?該運動的歷史影響是什么?(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盧梭的主要思想觀點。(4)假如上述材料作為研究性學習的素材,你認為該組材料最恰當的主題是什么?【答案】(1)智者運動或智者學派;“人是萬物的尺度”。(2)宗教改革;馬丁路德;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或創立了路德教,為啟蒙運動的到來做了思想上的準備)。(3)社會契約論、主權在民(或人民主權)、天賦人權。(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解析】試題分析:(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該觀點為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塔哥拉的主張,其強調萬物的存在與否,事物的形態性質,全在于人的感覺,其主張可以歸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2)結合所學知識1517年羅馬教皇大量兜售贖罪券,以此聚斂財富,激起了德國人民的強烈不滿,馬丁路德把大家的意見寫成了九十五條論綱引發了一場關于贖罪券的討論,由此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運動,結合所學可知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為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3)依據材料“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然而這項權利決不是 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可以得出社會契約論和天賦人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