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專題突破:文言文閱讀綜合測試(二)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1頁
2019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專題突破:文言文閱讀綜合測試(二)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2頁
2019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專題突破:文言文閱讀綜合測試(二)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3頁
2019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專題突破:文言文閱讀綜合測試(二)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4頁
2019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專題突破:文言文閱讀綜合測試(二)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9年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xí)專題突破:文言文閱讀綜合測試(二)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 文言文閱讀綜合測試(二) 一、(2017.昆明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9分) 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歷按畿輔、淮、揚,矯然有風(fēng)裁。隆慶中擢太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宮。 萬歷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以嚴(yán)為治,屬吏皆惴惴。按行關(guān)隘,增置敵樓三百余所,筑邊墻萬余丈。錄功,進右副都御史。中官馮保家在畿內(nèi),張居正屬為建坊,丕揚拒不應(yīng)。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歸。 其冬大計京官,言路希居正指劾之。詔起官時,調(diào)南京用。御史按陜西者,知保

2、等憾不已,密諷西安知府羅織其贓。知府遣吏報御史,吏為虎噬。及再報,則居正已死,事乃解。起應(yīng)天府尹。召拜大理卿,進戶部右侍郎。 十五年,河北大饑。丕揚鄉(xiāng)邑及鄰縣蒲城、同官至采石為食。丕揚傷之,進石數(shù)升于帝,因言:“今海內(nèi)困加派,其窮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寬賦節(jié)用,罷額外征派及諸不急務(wù),損上益下,以培蒼生大命。”帝感其言,頗有所減罷。 尋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歸。召拜刑部尚書。丕揚以獄多滯囚,由公移牽制。議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獄上刑部,次日即詳讞大理,大理審允,次日即還刑部,自是囚無淹系。尋奏,帝報從之。已,條上省刑省罰各三十二事。帝稱善,優(yōu)詔褒納。自是刑獄大減。有內(nèi)豎殺人,逃匿禁中。丕揚奏捕,

3、卒論戍。改左都御史。 丕揚以白首趨朝,非薦賢無以報國。先后推轂林居耆碩,帝雅意不用舊人,悉寢不報。丕揚齒雖邁,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揚乞去不已,疏復(fù)二十余上。既不得請,則于明年二月拜疏徑歸。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贈太保。天啟初,追謚恭介。 (選自明史.孫丕揚傳,有刪改) 【注】敵樓:城墻上御敵的城樓,即譙樓。言路:言官。 公移:不相統(tǒng)屬的官署間的公文的總稱。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B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4、 C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D隆慶中/擢大理承/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2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畿輔,指京都附近的地區(qū)。畿指京畿,輔如漢代的三輔。 B大理,官名,掌刑法,北齊置大理卿,隋唐之后沿用,此處指大理寺。 C拜,有“授予官職”之意,在文中含有“升任”之意。文中類似的詞還有擢、起、出、進等。 D刑部,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主管刑法及獄訟事務(wù)的機構(gòu)。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丕揚為官清正,關(guān)心民生。黃河

5、以北發(fā)生饑荒,他建議皇帝減免那些額外的賦稅,減少官方收益,增加百姓收益,從而保護百姓性命。 B孫丕揚剛而遭折,多受誣陷。他因為得罪高拱而受到誣陷,后又因得罪張居正而受到栽贓,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 C孫丕揚品性剛正,不畏權(quán)貴。他明知馮保和張居正會對自己心生怨恨,也要拒絕張居正要他替馮保修建牌坊的要求。 D孫丕揚治理嚴(yán)厲,善改弊病。在保定各府做巡撫時,屬下官員多憚畏他;任刑部尚書時,他對刑部、大理寺進行改革,改變了獄多滯囚的狀況。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御史按陜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諷西安知府羅織其贓。(5分) (2)先后推轂林居耆碩,帝雅意不用舊人

6、,悉寢不報。(5分) 二、(2017.綿陽三診)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19分) 高巍,遼州人,尚氣節(jié),能文章。母蕭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無少懈。母死,蔬食廬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學(xué)生試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疏墾河南、山東、北平荒田。又條上抑末技、慎選舉、惜名器數(shù)事。太祖嘉納之。尋以決事不稱旨,當(dāng)罪。減死,戍貴州關(guān)索嶺。特許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 及惠帝即位,上疏乞歸田里。未幾,遼州知州王欽應(yīng)詔辟巍。巍因赴吏部,上書論時政。用事者方議削諸王,獨巍與御史韓郁先后請加恩。略曰:“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臣又愿益隆親親之禮,歲時伏臘使人饋問。賢者下詔褒獎之。驕逸不法

7、者,則告太廟廢處之。”書奏,帝頷之。 已而燕兵起,命從李景隆出師,參贊軍務(wù)。巍復(fù)上書,言:“臣愿使燕。披忠膽,陳義禮,曉以禍福,感以親親之誼。令休兵歸藩。”帝壯其言,許之。巍至燕,自稱:太祖上賓,天子嗣位,布維新之政,天下愛戴。今王據(jù)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襲雄縣,掩真定。雖易若建瓴,然自興兵以來,業(yè)經(jīng)數(shù)月,尚不能出蕞爾一隅地。且大王所統(tǒng)將士,計不過三十萬。以一國有限之眾應(yīng)天下之師,亦易罷矣。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謝罪,再修親好。朝廷鑒大王無他,必蒙寬宥。況大喪未終,毒興師旅,其與泰伯、夷、齊求仁讓國之義不大逕庭乎?巍白發(fā)書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竊自負(fù):既為孝子,

8、當(dāng)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賜死,獲見太祖在天之靈,巍亦可以無愧矣。書數(shù)上,皆不報。 已而景隆兵敗,巍自拔南歸。至臨邑,遇參政鐵鉉,相持痛哭。奔濟南,誓死拒守,屢敗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經(jīng)死驛舍。 (選自明史.高巍列傳,有刪節(jié)) 5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旌孝子也旌:表彰 B帝壯其言,許之壯:認(rèn)為豪壯 C毒興師旅毒:毒害 D巍自拔南歸拔:脫身 6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學(xué)”,指古代的大學(xué),在太學(xué)讀書的學(xué)生叫太學(xué)生。 B“伏臘”,指伏日與臘日,夏祭為伏,冬祭為臘,是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 C“太廟”,指中國古代帝

9、王的祖廟。在先秦有不同的稱謂,自秦漢起稱太廟。 D“洪武”,即明太祖的年號。建文四年時,成祖廢除建文年號,改為洪武三十五年。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巍入仕以后,積極向上進言。他任職期間,先上疏開墾河南等地的荒田,后又條陳上奏抑制末技、謹(jǐn)慎選舉等事,這些建議被太祖采納了。 B高巍思慮周密,行事穩(wěn)妥。在削王的問題上,他主張加恩,建議皇帝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并重視親人間的禮節(jié),褒賞賢才,嚴(yán)懲驕縱不法之徒。 C高巍雖善于辭令,卻未能化解危機。在燕王起兵后,他主動請命使燕,多次面對燕王,不卑不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最終仍未能說服燕王罷兵。 D高巍為國盡忠,死

10、而后已。他在李景隆兵敗后,啟程南歸,后投奔濟南,誓死據(jù)守,并多次打敗燕王軍隊。等到京城被攻陷,在驛站中自縊身亡。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尋以決事不稱旨,當(dāng)罪。減死,戍貴州關(guān)索嶺。(5分) (2)披忠膽,陳義禮,曉以禍福,感以親親之誼,令休兵歸藩。(5分) (一)【2015年高考福建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 與王昆繩書 清方苞 苞頓首:自齋中交手,未得再見。接手書,義篤而辭質(zhì)。雖古之為交者,豈有過哉!苞從事朋游間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處,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門,運舟南浮,去離風(fēng)沙塵埃之苦,耳目開滌。又違膝下色養(yǎng)久,得歸省視,頗忘其身之賤貧。獨念二三

11、友朋,乖隔異地,會合不可以期。夢中時時見兄與褐甫輩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覺而怛然增離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饑驅(qū)宣、歙,間入涇河。路見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見底,崖巖參差萬疊,風(fēng)云往還,古木、奇藤、修篁郁盤有生氣。聚落居人,貌甚閑暇。因念古者莊周、陶潛之徒,逍遙縱脫,巖居而川觀,無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間得一畝之宮、數(shù)頃之田,耕且養(yǎng),窮經(jīng)而著書,胸中豁然,不為外物侵亂,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終歲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顛頓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縛于塵事,不能一日寬閑其身心。君子固窮,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誠恐神智滑昏,學(xué)殖荒

12、落,抱無窮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則由此而四十、五十,豈有難哉!無所得于身,無所得于后,是將與眾人同其蔑蔑也。每念茲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繞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詫不知所謂。苞之心事,誰可告語哉!吾兄其安以為苞策哉! 吾兄得舉,士友間鮮不相慶,而苞竊有懼焉。退之云:“眾人之進,未始不為退。”愿時自覺也。苞邇者欲窮治諸經(jīng),破舊說之藩籬,而求其所以云之意。雖冒雪風(fēng),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廢。日月迅邁,惟各勖勵,以慰索居。苞頓首。 (選自四部叢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本文是方苞在科舉受挫后寫給中舉的學(xué)友王昆繩的回信。色養(yǎng):指孝養(yǎng)侍奉父母。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

13、友。胥易技系:形體勞累,心懷憂懼。蔑蔑:藐小,不足稱道。退之: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字退之。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義篤而辭質(zhì)篤:深厚。 B.會合不可以期期:約定。 C.向人索衣食索:搜尋。 D.士友間鮮不相慶鮮:少。 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達(dá)方苞愿望的一組是(3分) 運舟南浮,去離風(fēng)沙塵埃之苦得一畝之宮、數(shù)頃之田,耕且養(yǎng) 胸中豁然,不為外物侵亂束縛于塵事,不能一日寬閑其身心 無所得于身,無所得于后窮治諸經(jīng),破舊說之藩籬 A.B.C.D. 4.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方苞在回信中講述了自己的近況,并自我鞭策,不愿虛度光陰碌碌無為

14、。 B.方苞無法告訴童仆的心事,是指沒能過上像莊子、陶淵明那樣的隱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繩中舉后對別人的慶賀要冷靜對待,表達(dá)了對他的深厚情誼。 D.這封信雖然流露出憂慮的情緒,但主要是表達(dá)了努力治學(xué)著書立說的志向。 5.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巖居而川觀,無一事系其心。(3分)譯:_ (2)雖冒雪風(fēng),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廢。(3分)譯:_ (二)【天津市靜海區(qū)20182019學(xué)年度第一學(xué)期12月聯(lián)考試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 蕭至忠,沂州丞人。少與友期諸路,會雨雪,人引避,至忠曰:“寧有與人期可以失信?”卒友至乃去,眾嘆服。仕為伊闕、洛陽尉。遷監(jiān)察御史

15、,劾奏鳳閣侍郎蘇味道贓貪,超拜吏部員外郎。中宗神龍初,為御史中丞。始,至忠為御史,而李承嘉為大夫,嘗讓諸御史曰:“彈事有不咨大夫,可乎?”眾不敢對,至忠獨曰:“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請奏當(dāng)專達(dá),若大夫許而后論,即劾大夫者,又誰白哉?”承嘉慚。至是,承嘉為戶部尚書,至忠劾祝欽明、竇希玠與承嘉等罪,百僚震悚。 節(jié)愍太子以兵誅武三思而敗,宗楚客等諗侍御史冉祖雍上變,言相王與太子謀。帝欲按之,至忠泣曰:“往者天后欲以相王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獨請迎陛下其讓德天下莫不聞陛下貴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羅織耶竊為陛下不取。”帝納其言,止。尋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俄為侍中、中書令。韋后嘗為其弟洵與至忠殤女冥

16、婚。唐隆元年,至忠以后黨應(yīng)坐,而太平公主為言,出為晉州刺史,治有名。太平浸用事,至忠乃自附納,且丐還。主以至忠子任千牛死韋氏難,意怨望易動,能助己,請于帝。拜刑部尚書,復(fù)為中書令,封酂國公,乃參主逆謀。先天二年,主敗,至忠遁入南山。數(shù)日,捕誅之,籍其家。 至忠始在朝,有風(fēng)望,容止閑敏,見推為名臣。外方直,糾擿不法,而內(nèi)無守,觀時輕重而去就之。始為御史,桓彥范等頗引重。五王失政,更因武三思得中丞,附安樂公主為宰相。及韋氏敗,遽發(fā)韋洵壟,持其女柩歸。后依太平,復(fù)當(dāng)國。嘗出主第,遇宋璟,璟戲曰:“非所望於蕭傅。”至忠曰:“善乎,宋生之言。”然不能自返也。娣嫁蔣欽緒,欽緒每戒之,至忠不聽。嘆曰:“九世

17、卿族,一舉而滅之,可哀也已!”不喜接賓客,以簡儉自高,故生平奉賜,無所遺施,及籍沒,珍寶不可計。然玄宗賢其為人,后得源乾曜,亟用之,謂高力士曰:“若知吾進乾曜遽乎?吾以其貌言似蕭至忠。”力士曰:“彼不嘗負(fù)陛下乎?”帝曰:“至忠誠國器,但晚謬爾,其始不謂之賢哉?” 贊曰:異哉,玄宗之器蕭至忠也,不亦惑乎!至忠本非賢,而帝以乾曜似之,遽使當(dāng)國。或稱帝不以罪掩才,益可怪嘆。 (新唐書.蕭至忠傳,有刪改) 注諗:sh.n,唆使。上變:向朝廷告發(fā)謀反等非常事變。浸用事:逐漸掌權(quán)。壟:墳冢。娣:妻妹。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至忠少與友期諸路期:約定B嘗讓諸御史曰讓:責(zé)備 C故生平奉

18、賜,無所遺施遺:遺留D至忠誠國器,但晚謬爾謬:犯錯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卒友至乃去,眾嘆服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B至忠以后黨應(yīng)坐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C而太平公主為言吾屬今為之虜矣 D請于帝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10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xiàn)蕭至忠投機勢利的一組是 太平浸用事,至忠乃自附納意怨望易動,能助己 始為御史,桓彥范等頗引重更因武三思得中丞 及韋氏敗,遽發(fā)韋洵壟,持其女柩歸娣嫁蔣欽緒,欽緒每戒之 ABCD 1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往者/天后欲以相王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獨請迎陛下/其讓德天下莫不聞/陛下貴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

19、羅織耶/竊為陛下不取。 B往者天后/欲以相王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獨請迎陛下/其讓德天下莫不聞/陛下貴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羅織耶/竊為陛下不取。 C往者/天后欲以相王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獨請迎/陛下其讓德天下莫不聞/陛下貴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羅織耶/竊為陛下不取。 D往者/天后欲以相王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獨請迎/陛下其讓德天下莫不聞/陛下貴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羅織耶/竊為陛下不取。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蕭至忠年輕時正直守信,升任監(jiān)察御史后,敢于彈劾鳳閣侍郎蘇味道,頂撞御史大夫李承嘉,表現(xiàn)出他方直嚴(yán)明的職業(yè)氣節(jié)。 B宗楚客等人唆使冉祖雍向朝廷密告相

20、王參與謀反大案,皇帝打算審明此事,蕭至忠從情理上作了分析,皇帝采納了他的意見,停止審查相王。 C蕭至忠富有才干,為人卻極其勢利,他善于投機,不斷攀附權(quán)貴。盡管他機關(guān)算盡,最終還是落得個“九世卿族,一舉而滅”的可悲下場。 D蕭至忠善于偽裝,蒙騙了不少人,時人都很器重他。即使在負(fù)罪被殺后,玄宗仍然贊賞他的為人,以至愛屋及烏。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若大夫許而后論,即劾大夫者,又誰白哉?(3分) (2)若知吾進乾曜遽乎?吾以其貌言似蕭至忠。(3分) (3)或稱帝不以罪掩才,益可怪嘆。(2分) 參考答案 課堂練習(xí): (一)1、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21、解答此題,要注意文言標(biāo)志性詞語。如表示官職變動的“擢”“罷”“起”,年號“隆慶”,人名“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丕揚”。抓住這些關(guān)鍵詞,即可準(zhǔn)確斷句。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起”有兩個意思,一是第一次做官,二是重新起用,不含“升任”之意。“出”一般表示貶官。 答案:C 3、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項,“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錯,據(jù)原文“事白,起故宮”和“居正已死,事乃解”可判斷。 答案:B 4、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譯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實詞要字字落實,注意文言句式翻譯。(1)按:巡視。憾:痛恨。諷:勸告

22、。(2)推轂:推薦,舉薦。耆碩:年高而有德望的人。寢:擱置,扣壓。 答案:(1)巡視陜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孫丕揚痛恨不已,就暗地里勸告西安知府誣陷孫丕揚貪污受賄。(句意2分,“按”“憾”“諷”各1分) (2)先后舉薦隱居山林的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起來不批復(fù)。(句意2分,“推轂”“耆碩”“寢”各1分) 【參考譯文】 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進士。授職為行人。后被提拔為御史。曾經(jīng)巡按京都郊區(qū)、淮、揚等地,有堅勁的剛正不阿的品格。隆慶年間,被提拔為大理丞。因為曾經(jīng)彈劾高拱,高拱的門生給事中程文誣陷并彈劾孫丕揚,孫丕揚被革職等候查辦。高拱被罷免,事情

23、水落石出,孫丕揚被起用任原來的官職。 萬歷元年被提拔為右僉都御史,任保定各府的巡撫。他采用嚴(yán)厲手段治理政事,下屬官吏都很恐懼。巡察關(guān)隘,增設(shè)御敵的城樓三百多所,修筑邊防墻一萬多丈。記載功勛,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馮保的家在京城近郊,張居正囑咐孫丕揚替馮保修建牌坊,孫丕揚拒絕不答應(yīng)。孫丕揚知道他們兩人一定會發(fā)怒,萬歷五年的春天托病辭官回歸故里。 這年冬天(朝廷)大規(guī)模審核京官,言官們迎合張居正的意旨彈劾孫丕揚。詔命起用為官時,調(diào)至南京任職。巡視陜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孫丕揚痛恨不已,就暗地里勸告西安知府誣陷孫丕揚貪污受賄。知府派遣屬吏告知御史,屬吏(在途中)被老虎咬死了。等再派人去報告時,張居正

24、已經(jīng)死了,事情才停止。孫丕揚起任應(yīng)天府尹。(朝廷)下詔任命孫丕揚為大理卿。提拔他為戶部右侍郎。 萬歷十五年,黃河以北鬧大饑荒。孫丕揚的故鄉(xiāng)和鄰縣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塊作為食物的地步。孫丕揚為之感到哀傷,把數(shù)升石頭進獻給皇帝,趁機(對皇帝)說:“現(xiàn)在全國百姓被額外征收的賦稅所困。貧窮的并非只有吃石頭的百姓。應(yīng)該減輕賦稅節(jié)省開支,罷除那些額外的收稅派捐項目和不緊急的事務(wù),減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來保護百姓的性命。”皇帝被他的話感動,很多賦稅被減輕或罷除了。 不久,孫丕揚由左侍郎升任南京右都御史,因病辭歸。后來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為刑部尚書。孫丕揚認(rèn)為監(jiān)獄里滯留很多囚徒,是由于被不相統(tǒng)屬的官

25、署間的公文的制約。商議刑部、大理寺各添置名冊,凡是案件呈上刑部,第二天就詳細(xì)呈報給大理寺,大理寺審核批準(zhǔn)后,次日就送還到刑部,從此沒有長期滯留的囚犯了。不久上奏朝廷,皇帝答復(fù)說聽從這樣的建議。不久,分條呈上減免刑罰和處罰的各三十二項意見。皇帝稱好,用褒美的詔書來嘉許并采納了。從此刑部案件大大減少。有個宦官殺了人,逃匿到帝王所居的宮內(nèi)。孫丕揚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終將其發(fā)配邊關(guān)。孫丕揚改任左都御史。 孫丕揚年老還去上朝,認(rèn)為不舉薦賢能之士就不能報效國家。先后舉薦隱居山林的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起來不批復(fù)。雖然孫丕揚年邁,(但)皇帝推崇他年老持重品德高潔,更加優(yōu)待他。可孫

26、丕揚不停地乞求辭官,上書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請求辭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直接回到了故鄉(xiāng)。在家居住兩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歲。(朝廷)贈封孫丕揚為太保。天啟初年,孫丕揚被追贈“恭介”的謚號。 (二)5、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C項,毒:怨恨。 答案:C 6、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A項,“在太學(xué)讀書的學(xué)生叫太學(xué)生”有誤,太學(xué)的學(xué)生,歷代稱謂不一,或稱博士弟子,或喚太學(xué)生、諸生等。 答案:A 7、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項,“多次面對燕王”有錯,原文為“國朝處士高巍再拜上書燕王陛下”“書數(shù)上,皆不報”,說明高巍并

27、未多次見到燕王。 答案:C 8、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譯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實詞要字字落實,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譯。第(1)句的關(guān)鍵詞及翻譯:“以”,因為;“當(dāng)罪”,應(yīng)當(dāng)被判死罪;“戍”,謫戍。第(2)句的關(guān)鍵詞及翻譯:“披”,披露,袒露;“曉”,明白;“歸藩”,返回封地。 答案:(1)不久(高巍)因為判決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應(yīng)當(dāng)被判死罪。(朝廷)減免他的死罪,將他謫戍到貴州關(guān)索嶺。(得分點:“以”“當(dāng)罪”“戍”各1分,大意2分。) (2)披露(坦露)忠心,陳述道義禮法(仁義禮儀),用禍福的道理讓他明白,用愛親族的情誼令他感動,讓他停止戰(zhàn)事,返回封地(歸附)。(得分點:

28、“披”“曉”“歸藩”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高巍,遼州人,崇尚氣節(jié),擅長文章。母親蕭氏有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身邊侍奉,到母親年老沒有一點懈怠。母親去世,高巍吃素食,在墓旁筑室居住三年。明太祖洪武年間,朝廷表彰他的孝行,他由太學(xué)生被任用擔(dān)任試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的職務(wù)。高巍向上呈疏開墾河南、山東、北平的荒地。又分條陳奏抑制工商業(yè)、謹(jǐn)慎選拔舉用賢能、愛惜人才等幾件事情。明太祖稱贊并采納他的建議。不久(高巍)因為判決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應(yīng)當(dāng)被判死罪。(朝廷)減免他的死罪,將他謫戍到貴州關(guān)索嶺。皇上特別恩準(zhǔn)允許由弟侄代替服役,說:“這是表彰孝子啊。” 等到明惠帝登基,高巍上疏請求辭官還鄉(xiāng)。

29、不久,遼州知州王欽奉詔征召高巍。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任,上書議論政事。當(dāng)權(quán)者正議論削除藩王,唯獨高巍和御史韓郁先后請求對藩王施加恩德。大體是說:“不要實行晁錯削地奪權(quán)的謀略,而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計策。我又希望使愛親族的禮節(jié)更加隆重,到了每年伏臘讓人帶禮品慰問。對賢能的人下詔褒賞他們。對驕縱不守法的,則告之于太廟廢除他。”奏本呈上,皇帝點頭稱許。 不久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命令高巍跟從李景隆出師,參謀協(xié)助軍中事務(wù)。高巍又上書,說:“我愿意出使燕國。披露(坦露)忠心,陳述道義禮法(仁義禮儀),用禍福的道理讓他明白,用愛親族的情誼令他感動,讓他停止戰(zhàn)事,返回封地(歸附)。”明惠帝認(rèn)為他的話英勇豪邁,答應(yīng)了

30、他。高巍到燕國,自稱本朝處士高巍再拜上書燕王殿下:太祖去世,天子繼位,施行新的政策,天下人敬愛擁戴。現(xiàn)在大王占據(jù)北平,攻取密云,攻下永平,襲擊雄縣,占領(lǐng)真定。雖然(攻占)容易得就像從高處傾倒瓶里的水,然而起兵以來,已經(jīng)數(shù)月,仍不能打出你一塊小小的地方。況且大王你統(tǒng)率的將士,算來不超過三十萬。憑一個諸侯國有限的軍隊來對抗天子的軍隊,也容易精疲力竭。希望大王你相信我的建議,上表謝罪,重新修復(fù)親近友好的關(guān)系。朝廷明察大王你沒有別的意圖,大王你一定能受到寬恕。況且大喪喪期未滿,就怨恨興起軍隊,這與泰伯、伯夷、叔齊求取仁義讓出君位,不是大相徑庭嗎?高巍一介白發(fā)書生,微命如同蜉蝣,生性不怕死。洪武十七年承蒙太祖高皇帝表彰我的孝行。高巍私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