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條田規劃設計田間斗渠、農渠、斗排溝、農排溝、機井建設、土地平整、農田林網、道路修建等田間基本建設工程都是以條田規劃布置為基礎來進行的。條田的規劃布置直接與農田土壤改良和土地利用成效有關。規劃時,不但要考慮灌溉、排水的效果,而且要考慮機耕、防風對條田大小的要求,及當地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質條件和氣象條件。1.1 條田規劃布置的基本要求條田是由斗、農渠、防風林帶圍成的田塊,它是進行耕作、灌水、改良土壤的土地利用基本單元。條田規劃的內容包括,條田的大小、形狀和方向的確定、確定這些參數要使灌溉、排水、防風效果好,機耕效率高;同時還應使田間工程量小,土地利用率高。條田規劃布置應遵循如下的要求:1.灌
2、溉對條田的要求。灌溉對條田的大小和方向有一定的要求。在地面縱坡大于0.010.02時,采用一般的溝、畦灌水方法,沿地面主坡向灌水,會產生田面沖刷和水土流失,宜調整條田方向,與等高線成一定角度布置,取得0.0060.002的田面水流坡度。如果采用細流溝灌,地面坡度等于0.010.02也可以采用條田方向沿地面主坡向,即條田長邊與地面主坡向一致。當地面坡度小于0.01時,條田方向一般宜與地面主坡向一致。灌溉對條田大小的要求是,為了配合灌水后及時耕作,一個條田一般宜在兩晝夜以內灌完。以農渠流量為0.1m3/s計,凈灌水定額為4550m3/畝,兩晝夜可灌溉347312畝,條田最大面積一般不宜超過300畝
3、350畝。2.排水對條田的要求。排水對條田的要求主要是條田的寬度,即農排溝的間距。根據土壤和水文地質條件,控制地下水位的農排溝間距一般為150200m為宜。排水對條田方向的要求是,當坡度較大時,農排溝與等高線小角度相交,沿條田長邊布置,以發揮排水溝的截流作用。地面坡度較小時,農排溝及條田長邊宜于沿地面主坡向布置。3.防風林帶對條田的要求。林帶防風效果決定于主林帶與風向的交角、林帶的間距、密度、高度等因素。主林帶宜與主害風向垂直相交或大角度相交。林帶后樹高15倍的范圍內能使風速減小2530%,如設計樹高1215m,則主林帶的間距為180225m,此即條田的寬度。4.機耕對條田的要求。機耕要求條田
4、要有一定的長度,減少轉彎的時間和無效耗油,以提高機耕效率。當條田長度為200m時,農機時間利用率為87.591.4%,再增加條田長度,則時間利用率增長較慢。條田寬度不小于200m,對橫向耕作也基本上能滿足要求。機耕要求條田的形狀最好為兩邊平行的長方形或內角不小于60的平行四邊形,使農機耕作時耕不到的死角減少。綜上所述,條田的長度一般取600800m,寬度取200250m,面積約為180300畝。長度必須在200m以上,最長可達1000m左右,寬度最小不小于150m,最大不大于400m。條田的方向,應根據灌溉、排水、防風的不同要求,針對當地的主要矛盾,綜合分析確定。條田大了機耕效率高,斗、農渠(
5、溝)相對占地少,土地利用率高;但條田太大,往往達不到灌溉、排水、防風效果的要求,而且平整土地的工程量也會增大。規劃條田應當分區進行,在一個輪作區內的條田大小盡量相等,土質應當接近。1.2斗、農渠及排水溝布置1.斗、農渠布置當條田的大小、方向確定后,斗、農渠的一般布置方法是,農渠沿條田長邊高位側,一條農渠灌溉一塊條田。斗渠沿條田短邊高位側,一條斗渠灌溉多塊條田。2.排水溝布置通常農排溝沿條田長邊低位側,斗排溝沿條田短邊低位側,按照農渠和農排溝的位置關系,該種布置為相鄰布置。農渠和農排溝的另一種布置形式為相間布置。其特點是,一條農渠控制兩塊條田,農渠布置在局部高地上向兩側分水。農排溝布置局部低槽內
6、,承納兩個條田的排水。相鄰布置與相間布置的比較:對控制地下水位的排水溝,相鄰布置的條田寬度等于農排溝間距,在相同水文地質條件下,要求的農排溝間距相同時,相間布置的條田寬度只有相鄰布置條田寬度的1/2。從滲流條件看,相鄰布置,農渠與農排溝距離很近,兩者水位相差甚大,農渠有一部分水滲入農排溝排走了,造成水量浪費。相間布置時,農渠的水沿條田寬度方向滲入農排溝,有以淡擠濃,淡化潛水表層的作用。1.3條田內部的灌溉設施布置條田內部的灌溉設施有毛渠、輸水溝、壟溝、灌水溝、畦或淹灌格田。根據地形條件,田間灌水設施采用兩種布置形式:1.縱向布置毛渠與灌水溝、畦水流方向平行,與作物種植方向一致,沿地面主坡向布置
7、。灌溉水從毛渠進入輸水溝,經輸水溝進入灌水溝、畦田。輸水溝一般垂直于毛渠布置。但田面坡度大于0.01時,為避免毛渠沖刷、田面沖刷,毛渠也可沿較小坡度,即與等高線斜交方向布置。這種布置的優點是,毛渠可根據地形一側或兩側控制,減少土地平整量;灌溉水沿地面主坡向,灌水效率高;中耕時機車不跨過毛渠。缺點是,播種、中耕或收割沿條田短邊進行,機耕效率低。當地面坡度大于0.01時,毛渠容易沖刷。2.橫向布置毛渠布置與灌水溝、畦方向垂直,灌溉水直接從毛渠進入灌水溝、畦。毛渠沿較小坡度方向,灌水溝、畦可沿最大坡度方向。這種布置的優點是,不會產生毛渠沖刷,播種、中耕沿條田的長邊進行,機耕效率高;缺點是,中耕時,機
8、車跨過毛渠較多,效率低,灌水溝、畦容易沖刷。條田的內部灌水設施的布置形式,在條田布置時就要考慮內部的灌水要求。1.4地面灌溉的灌水方法與灌水技術灌溉方法是指向田間供水的方式及濕潤土壤的方式。灌水技術是指各種灌溉方法為達到適時適量,均勻的濕潤土壤所采取一系列技術要求及相應的田間工程措施。目前采用的灌溉方法有地面灌溉、噴灌、微灌、地下灌溉四種類型,本章節主要介紹地面灌溉。隨著生產發展,地面灌溉在不斷地發展和改進,但目前主要的地面灌溉方法有畦灌、溝灌和淹灌。 1. 畦灌 (1)畦灌水的流動與入滲畦灌是用田埂將灌溉土地分隔成狹長的地塊,即畦田。灌水時,水從毛渠或輸水溝直接進入畦田,在田面上形成簿膜水層
9、,沿畦田縱坡方向流動,在流動過程中逐漸濕潤土壤。(2)畦灌的優缺點各種密植作物,如小麥、牧草、蔬菜等多采用畦灌。畦灌的優點是技術簡單,田間工程投資小。缺點是由于灌溉水靠重力作用沿畦田流動和入滲,土壤結構易于受破壞,表層板結,通氣狀況惡化;灌水初期,土壤表層蒸發強烈;剛灌水后表土過濕,土壤中部分微生物活動受抑制;在坡度較大的地面采用畦灌易引起沖刷。(3)畦灌的技術參數選擇畦田規格:畦田長度L應根據土壤的透水性,地面坡度、水流條件、地面平整情況確定。畦田的寬度決定于地面的橫向坡度、土壤性質及農機具幅寬。 具體數值詳見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表8.2.3灌水畦要素。畦田的單寬流量q
10、:通常土壤的透水性強,單寬流量q應大;地面縱坡大,單寬流量應??;畦長大,單寬流量應大。詳見表3.23。畦田灌水時間t:在灌水定額一定的情況下,土壤透水性愈大,引水時間愈短。引水時間還取決于畦田的規格和單寬流量。在實踐中,為了使畦田首尾土壤濕潤均勻,必須使水層在畦田中各點停留時間相同,一般采用及時封口的辦法,即當水流到達畦尾還有一定距離,就封閉引水口,使畦內剩余水流向前繼續流動,至畦尾全部滲入土壤。視土壤透水性、田面坡度、單寬流量不同,通常采用七成封口、八成封口、九成封,個別情況也有滿流封口。2. 溝灌(1)溝灌水的流動與入滲 溝灌是在作物行間開灌水溝,水從毛渠或輸水溝進入壟溝,由壟溝進入灌水溝
11、。在流水過程中主要借毛細管的作用濕潤土壤。溝灌除溝底的土壤濕潤是靠重力下滲的作用外,溝的兩側及溝頂部分基本上是通過毛細管作用濕潤。(2)溝灌的優缺點溝灌與畦灌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于溝灌主要依靠毛細管作用濕潤土壤,因而,調節土壤中的水分,空氣和養分狀況好。溝灌后,未飽和的土壤表面仍保持疏松狀態,地表蒸發比畦灌減少,所以溝灌可以節省水量,水的利用率高。(3)溝灌的技術參數選擇溝的規格:灌水溝的間距取決于土壤的透水性和作物行距,透水強的間距小;透水性弱的間距大。灌水溝的長度因根據地形坡度大小、土壤透水性強弱及土地平整狀況而定。詳見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表8.2.3。溝的入滲流量:
12、當地面坡度小,土壤透水性強,土地平整較差,入溝流量應大一些。反之,入溝流量應小一些。詳見表8.2.2。溝的坡度溝灌適宜坡度為0.0030.008。(4)細流溝灌技術參數選擇有一些地面坡度大,土壤透水性小,實踐中多采用細流溝灌。細流溝灌入溝流量控制在0.10.5L/s,溝中水深為溝深1/52/5左右,溝深1520cm,溝寬3040cm。細流溝灌具有一系列優點:由于溝中水流很淺,受重力作用濕潤的土壤范圍僅限于溝底、溝上部分2/3土壤受毛細管作用,所以土壤結構破壞很少,溝的兩側和頂部保持疏松狀態。因此,溝灌后蒸發很少。由于細流溝灌的流量小,速度慢,土壤滲吸時間長,所以水滲得深,保墑時間長。由于水層淺
13、,細流溝灌能使表層土壤溫度比大水漫灌提高2左右,有利于作物發育。1.5農田防護林布置農田防護林的布置,應與灌、排渠系和道路的布置統一安排。主、付林帶沿道路或渠道設置,圍繞條田形成林網。1.林帶方向按照林帶對條田的作用,可分成主林帶和付林帶。主林帶與主害風向垂直,起主要的防護作用;付林帶垂直于主林帶,在風向改變時輔助主林帶起作用。 在風害較小,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林帶生物排水作用顯得更重要,若垂直地下水位方向設置林帶,排水效果更好。2.林帶的結構林帶結構是林帶外形及林帶內部結構的總稱,與林帶密度、斷面形式、樹種組成和栽植密度有關。按風力通透情況可將林帶分為三種類型結構。(1)緊密結構林帶由喬灌木
14、組成的多層林冠的寬林帶,構成枝葉茂密無透光孔隙林墻。中等速度(34m/s),弱風幾乎不能透過,透風系數在0.1以下,氣流被抬高從樹冠頂上翻越而過。這種林帶雖然在一定范圍內可大幅度降低風速(約48%左右),但防風距離短,一般只有樹高15倍左右,大風時林帶背后可出現強烈漩渦,晴朗無風時林緣還出現增溫。所以一般不宜作護田林帶。(2)稀疏結構林帶稀疏結構林帶是一種23層樹冠所組成林帶,從上到下孔隙分布比較均勻,中等風速,可以部分通過林帶而不改變方向。透風系數為0.3左右,有效防風距離為樹高2331倍,降低風速較大(4047%),林緣不發生風蝕,適用于風沙危害嚴重地區和綠洲前沿。(3)通風結構林帶通風結
15、構林帶是一種上層樹冠緊密,下部(距地面2m左右)有很大通風孔隙且寬度不大的林帶。按通風程度又可將其分為高度透風和低度透風兩種。高度透風林帶是二行喬木構成的窄林帶,透風系數0.75以上,有效防風距離17倍樹高,平均降低風速約20%,不宜作護田林帶。只宜在風沙危害較輕地區配合其他結構林帶采用。低度透風林帶是46行數目構成兩層樹冠的林帶,透風系數0.5左右,有效防風距離為樹高2438倍,平均降低風速3441%,但大風時,林緣易出現風蝕,故不宜于配置在風沙危害嚴重地區和綠洲前沿??稍陲L沙危害不太嚴重的地區或綠洲內部采用。3.林帶寬度林帶寬度是指林帶兩側邊行間的距離,再加上兩邊各一米林緣地。墾區各地調查
16、資料表明,要使防護林帶既起穩定的防風,排水效益,又獲得一定數量的用材,一般的田林帶寬度以48行(816m)較為適宜。4.林帶間距主林帶間距要根據林帶結構和主要樹種成林后的高度,并結合條田寬度確定。目前農區主林帶間距一般為200300。風沙危害較重或以生物排水為主的地區為150250m,風沙危害特別嚴重的前沿地帶還可以縮小到100150m。付林帶結合條田長度確定,一般為500800m不等。5.林帶配置(1)農場邊界,多毗鄰戈壁、沙漠,水土條件較差。在風沙前沿地帶,宜配置多帶式防沙基干林帶;在其他地帶,宜配置稀疏結構的基干林帶。(2)沿道路和干、支、斗渠的林帶一般布置在道路和渠道兩側,也可以在一側
17、(尤其是防滲渠道)。布置于一側時,最好在路北渠南或路東渠西。(3)為了減少林帶和大田爭光爭肥,林帶和大田之間有溝、渠、路相隔為好。(4)渠旁有路并行時,林帶宜布置渠道兩側,在道路另一側可添植行道樹,但拖拉機道例外。(5)兩級渠道并行時,林帶配置應以高一級渠道兩側為主,次級渠道兩側為付。(6)灌排相鄰時,為減少渠道向排水溝滲水和防止塌破,林帶因布置在灌排渠溝之間。(7)當排、灌、路并列,而道路在排、灌之間,林帶配置以道路的兩側為主;若道路在一側時,林帶以排灌渠之間為主。(8)為了保證農機順利通行,主、付林帶的交接處,要留適當寬度的缺口,一般可為2025m。(9)沿灌渠林帶應布置在渠堤以外,未防滲
18、渠道內坡植樹(一邊一行)應以不阻礙水流為原則。(10)河岸和平原水庫周圍因布置護岸林,以起到防沖防岸,減少水庫河水蒸發和防止水庫周圍土壤次生鹽堿化的作用。林帶寬度可以適當加大。6.樹種選擇選擇樹種正確與否,是營造防護成敗的關鍵之一。選擇樹種的原則是適地適樹。(1)為形成低度透風和稀疏結構的林帶,一般應選擇23個樹種進行混交,以形成復層林冠。以樹體高大、樹冠冠幅適宜的喬木作主要樹種,在防護效能方面起主要作用;以伴生樹種輔助主要樹種形成第二層林冠;以灌木作為林帶的下木,并起保土改土的作用。(2)一般鹽堿較輕的地區要選擇抗風力強,根系穩固、樹干堅韌,不宜吹到吹折的樹種;地下水位較高,鹽堿重的地區,應
19、考慮生物排水能力強的樹種;防風固沙地區應選擇根系發達、盤結力強、能耐風蝕、沙割沙埋、能耐干旱和忍受沙地溫度激變等特點的樹種;護岸林宜采用根系發達、固土力強、喜水濕、耐水淹的樹種。(3)速生樹種與長壽樹種結合,以長壽樹種為主。一般情況下速生樹種所占比例可占3040%。(4)配置在邊行的樹種,應選深根性、根幅較小、冠幅較小的樹種,以減少林帶脅地范圍。(5)鄉土樹種和引進樹種相結合,以鄉土樹種為主。墾區農田防護林的適宜樹種有:(1)喬木樹種:銀白楊、新疆楊、大關楊、胡楊、苦楊、里楊、箭桿楊、灰楊、鉆天楊、白榆、三刺皂莢、洋槐、臭椿、復葉槭、元寶槭、沙棗、大葉白蠟、小葉白蠟等。(2)灌木樹種:紫穗槐、
20、毛柳、怪柳、鈴鐺刺、野薔薇、錦雞兜、沙棘等。(3)經濟樹種:桑、桃、核桃、杏、海棠果、文冠果、蘋果、枸杞等。以上樹種適性不同,必須因地制宜選用。綜合墾區各地試驗資料,各類樹種耐鹽力大小的順序是:怪柳、沙棘、胡楊、沙棗、白榆、小葉白蠟、桑、白柳、枸杞、紫穗槐、新疆楊、箭葉楊、鉆天楊、銀白楊。復葉槭;按生物排水能力的順序是:白柳、青楊、鉆天楊、沙棗、白榆、白桑、白臘等;按耐淹能力順序是;白柳、胡楊、榆樹、沙棗。1.6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是建設高產穩產田的關鍵環節,也是防治土壤鹽堿化的重要措施。土地平整對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作播種質量,提高灌水質量和水利用率以及提高脫鹽效果減少土壤反鹽量和鹽斑都有明
21、顯效果。 1.平地的種類 根據土地平整進行的階段、任務,土地平整可分為開荒造田平整、工程性復平和管理性平地三種。1)開荒造田平地開荒造田平地亦叫工程性平地,是土地平整的基礎性工程。在規劃的條田范圍內,按照平地設計和平地標準進行土地平整。首先粗平,通過重點搬包、填坑和削坡,使條田達到大致平整;其次、在深翻土、修渠的基礎上,對農渠一側所控制的灌溉面積上進行全面平整,使之達到設計的縱坡;第三、對灌水地段和格田進行細平。2)工程性復平土地投入生產后,為彌補開荒造田平地之不足而進行的重復平整的工作。3)管理性平地生產過程中結合田間作業反復進行的平地工作。其任務是將田間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局部高差整平,逐步提
22、高送水地段和格田的平整度。(2)平地標準1)條田坡降:以農渠一側的范圍為平地單元。(如農渠在條田中間,條田即分為兩個平地單元),單元內田面適宜坡降為:水旱輪作地縱坡1/10001/2000,橫坡等于或小于縱坡,視單元寬度而定;旱地縱坡1/10001/300,橫坡等于或略大于縱坡;大坡度符土層地區采用細流溝灌時縱坡可達1/1001/30;一個平地單元內盡量采用一個縱坡,相鄰的平地單元(指農渠兩側)的平地單元,田面設計高程的品均差不超過1015厘米。2)毛渠和灌水地段:毛渠間距根據土質、田面坡降和灌水方式而定,通常為5080m。毛渠盡可能成直線并互相平行。溝、畦灌的細平范圍為灌水地段(即兩毛渠間的
23、地段)。灌水地段面積多為1525畝。灌水地段內不能有倒坡,地面與田面設計高差不大于57厘米。3)格田大小和高差:水稻田或洗鹽地的細平范圍是格田(或畦塊)。格田面積一般為35畝,平整度好的可擴大到10畝,格田內允許高差,水稻田為35厘米,洗鹽地為57厘米。2.平地設計 工程性平地施工之前,要經過方格網測量,平地設計和定施工方案等程序。(1)方格網測量根據條田規劃,首先確定末級渠道(農渠、農溝)位置,劃定平整地段,然后再平整地段上進行方格網測量。方格的大小根據地形情況而定,地形比較復雜的,可用邊長2025m的小方格;地形比較平坦的,可用邊長4050m的較大方格。根據測量成果,繪制比例為1/5001
24、/2000的方格網圖,標明各方格編號,實際高程及地物等。(2)平地設計利用方格網平面圖進行平地設計,其方法步驟如下:1)計算平均高程平地設計時,可使條田內總挖方量與總填方量相平衡,一般都將田面平均高程作為設計高程。計算平均高程時,每個樁高程數用的次數不同。角點在計算每個方格的平均高程時只用一次;邊點用兩次;內點用4次。式中:H為條田平均高程(m);n為方格數;、分別為條田角點、邊點和內點地面高程之和。2)確定田面縱坡 根據實際地形和平地標準來設計田面坡降。在滿足灌溉要求的坡降范圍內,盡量接近自然縱坡,避免大挖大填。3)田面高程設計與挖填值計算先在條田重心點(即對稱圖形中心)上用條田田面的加權平
25、均值作為設計高程。然后按設計坡降向四面依次推算出方格網各點的設計高程。根據各點的設計高程與現有地面的高程之差,得出各點的挖,填值,挖深為正,填高為負。進行田面高程設計時,還應對灌水渠道的控制高程進行校核,使整個田面設計高程都低于灌水渠道控制高程,否則需要調整。4)零點位置的計算與挖填邊界線描繪在挖方與填方之間,必定有一個不挖不填的點,稱為零點或挖填邊界點。把相關的零點連接起來就是挖填邊界線,也叫零位線。零點位置按下式計算: 式中:X為零點距某隔點的距離(m); a為方格邊長(m); 、分別為相鄰兩個方格點的挖填絕對值。5)土方計算計算土方的基本公式是底面積乘以平均高度(方格內挖填數的平均值)。
26、由于實際地面起伏較大,加之零線跨或分割方格,出現多種幾何形體,因此,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計算各個方格的挖填方量。為簡化計算,提出如下兩種計算式:土方體底面積為正方形、矩形、梯形和兩個角點為零的五邊形,按下式計算挖填土方量: 土方底面積為直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和近似于三角形的五邊形,按下式計算方格挖填土方量: 3.制定施工方案(1)繪制施工圖在土方量挖填平衡的基礎上,繪制平地施工圖。圖上應標注各方格網的點的高程和挖填值,勾出挖填界線標出土方調運方向、位置及數量,作為現澆施工的依據。運圖方向以經濟合理為原則,土方調運路線要求“尾對尾,頭對頭,不準交叉和對流”。調運土方時,填方地段必須考慮超高,其值
27、一般取填方厚度的1025%。如前進填方,因施工中壓實,超高界可小一些,后退填方時可大一些。(2)確定施工時間和施工方法平地的時間和組織形式,要妥善安排,使其不同當年的生產在時間,勞力和機具上發生矛盾。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人工平整、畜力拉運,機械平整和水力充填。在條田粗平,或高差大,運距遠時,機械平地最能發揮效益;格田細平,或高差小,運距短時,人力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地形、水灌、排條件都具備的條件下,采用水力充填效果好。近距離(50m以內)平包、填坑可用推土機;高差較小、運距較遠(50200m)宜使用鏟運機;細平應采用平地坑。此外還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不同的挖法(如抽槽取土,揭面取土、取高填低等)原則
28、上做到挖生土留熟土,防止平整后表層全是生土而妨礙作物生長。圖形面積H平均橫向長度縱向長度橫向縱坡縱向縱坡h角h邊h內25602129.045051.20.0130.02738516.251095.457484.8中心上二點原地面高程2122.52123.42124.72126.12126.22126.22126.62127.12127.82128.32129設計地面高程2122.99 2123.64 2124.29 2124.94 2125.59 2126.24 2126.89 2127.54 2128.19 2128.84 2129.49 挖(+)填(-)-0.49 -0.24 0.41 1
29、.16 0.61 -0.04 -0.29 -0.44 -0.39 -0.54 -0.49 土方量-406.46 -15.89 2897.00 2316.03 208.70 -879.00 -1135.00 -1135.00 -1071.00 -1007.00 72.15 1106.25 -259.02 中心上一點原地面高程2124.32125.42126.82128.22126.92127.12127.82128.42129.22129.92130.7設計地面高程2124.39 2125.04 2125.69 2126.34 2126.99 2127.64 2128.29 2128.94 21
30、29.59 2130.24 2130.89 挖(+)填(-)-0.09 0.36 1.11 1.86 -0.09 -0.54 -0.49 -0.54 -0.39 -0.34 -0.19 892.35 2198.73 3286.73 2001.77 -713.07156-1577.27 -1577.27 -1449.27 -911.67 -342.07 33.27 左邊第5點左邊第4點左邊第3點左邊第2點左邊第1點中心點右邊第1點右邊第2點右邊第3點右邊第4點右邊第5點原地面高程2126.12127.22128.32128.72128.72128.42128.92129.72130.32131.
31、72132.3設計地面高程2125.79 2126.44 2127.09 2127.74 2128.39 2129.04 2129.69 2130.34 2130.99 2131.64 2132.29 挖(+)填(-)0.31 0.76 1.21 0.96 0.31 -0.64 -0.79 -0.64 -0.69 0.06 0.01 1436.47 1948.47 1948.47 1244.47 130.20 -2147.53 -2211.53 -1443.53 -354.40 540.47 -550.40 133.01 中心下一點原地面高程2127.82128.421292129.52130
32、.12129.82129.821312132.22133.42134.1設計地面高程2127.19 2127.84 2128.49 2129.14 2129.79 2130.44 2131.09 2131.74 2132.39 2133.04 2133.69 挖(+)填(-)0.61 0.56 0.51 0.36 0.31 -0.64 -1.29 -0.74 -0.19 0.36 0.41 1442.20 1122.20 625.06 227.13 19.46 -2589.80 -2461.80 -1181.80 -147.90 866.20 -20.72576-188.33038-1162.
33、0581172.5008中心下二點原地面高程2129.22129.72130.12130.32130.82130.92131.32132.52133.52134.62135.5設計地面高程2128.59 2129.24 2129.89 2130.54 2131.19 2131.84 2132.49 2133.14 2133.79 2134.44 2135.09 挖(+)填(-)0.61 0.46 0.21 -0.24 -0.39 -0.94 -1.19 -0.64 -0.29 0.16 0.41 圖形面積H平均橫向i橫向間距縱向i縱向間距h角h邊h內24352206.800.004748.70
34、.0326508827.562189.250759583.6中心上二點0.03150.03150.03150.03150.0330.0340.03450.0360.0340.03150.03原地面高程2204.92204.72204.32204.22203.72203.422032202.52202.42202.52202.7設計地面高程2204.68 2204.46 2204.23 2204.00 2203.77 2203.54 2203.31 2203.08 2202.85 2202.62 2202.40 挖(+)填(-)0.22 0.24 0.07 0.20 -0.07 -0.14 -0
35、.31 -0.58 -0.45 -0.12 0.30 土方量401.76 263.11 333.45 472.12 349.92 -299.64 -637.15 -871.18 -557.33 -145.19 -46.00 -46.00 -55.92 -169.55 105.52 474.16 中心上一點原地面高程2206.42206.22205.82205.92205.72205.32204.92204.62204.22204.22204.5設計地面高程2206.31 2206.09 2205.86 2205.63 2205.40 2205.17 2204.94 2204.71 2204.4
36、8 2204.25 2204.03 挖(+)填(-)0.09 0.11 -0.06 0.27 0.30 0.13 -0.04 -0.11 -0.28 -0.05 0.47 206.96 190.06 321.28 478.88 305.73 157.60 -93.34 -431.53 -508.63 -145.42 -46.00 -46.00 -33.37 151.51 46.90 583.51 左邊第5點左邊第4點左邊第3點左邊第2點左邊第1點中心點右邊第1點右邊第2點右邊第3點右邊第4點右邊第5點原地面高程22082207.82207.62207.42207.12206.82206.722
37、06.42205.82205.72205.9設計地面高程2207.94 2207.72 2207.49 2207.26 2207.03 2206.82206.57 2206.34 2206.11 2205.88 2205.66 挖(+)填(-)0.06 0.08 0.11 0.14 0.07 0.00 0.13 0.06 -0.31 -0.18 0.24 194.79 153.53 163.00 183.07 57.72 184.88 251.62 150.61 -520.81 -242.82 -13.53 -13.53 -210.13 -175.86 -24.35 -277.99 210.1
38、4 中心下一點原地面高程2209.72209.42209.12208.92208.42208.42208.32208.12207.62207.32207.3設計地面高程2209.57 2209.35 2209.12 2208.89 2208.66 2208.43 2208.20 2207.97 2207.74 2207.51 2207.29 挖(+)填(-)0.13 0.05 -0.02 0.01 -0.26 -0.03 0.10 0.13 -0.14 -0.21 0.01 121.74 64.02 -110.26 -161.66 -175.86 -24.35 239.45 137.31 -5
39、32.98 -471.43 -132.58 122.65 187.36 -192.77 中心下二點原地面高程2211.222112210.62210.52210.32210.22209.92209.72209.22208.82208.7設計地面高程2211.20 2210.98 2210.75 2210.52 2210.29 2210.06 2209.83 2209.60 2209.37 2209.14 2208.92 挖(+)填(-)0.00 0.02 -0.15 -0.02 0.01 0.14 0.07 0.10 -0.17 -0.34 -0.22 圖形面積H平均橫向i橫向間距縱向i縱向間
40、距角邊內25002314.82 0.0128500.031509262.655560.0562497.1中心上二點0.02550.02750.030.0330.0350.0350.030.0240.0260.0260.0325原地面高程2309.92310.22310.22310.223102310.323122313.72314.32315.12315.6設計地面高程2308.52 2309.16 2309.80 2310.44 2311.08 2311.72 2312.36 2313.00 2313.64 2314.28 2314.92 挖(+)填(-)1.38 1.04 0.40 -0.24 -1.08 -1.42 -0.36 0.70 0.66 0.82 0.68 土方量2962.50 1987.50 725.00 -1281.25 -2750.00 -2412.50 -1012.50 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2-氰基吡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鮮曝帶魚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雷接地模塊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足球示意教板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自動配比液體吐出控制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紅燒驢肉罐頭香料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直流噴霧水槍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玻璃溫室鋁型材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液壓進水閥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氯醋二元樹脂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南昌職業大學《影視配音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湖南融通資源循環產業有限公司技能崗位招聘真題
- 銷售轉正筆試題目及答案
- 樹木砍伐合同簡單協議書
- 2025年安徽省農業職業技能大賽(水生物病害防治員)備賽試題庫(含答案)
- 安全大講堂教學課件
- 城市更新中歷史文化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報告
- 2025年建筑工程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家裝修泥水工合同協議
- 2023承壓設備產品焊接試件的力學性能檢驗
- ESG趨勢下企業財務管理新挑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