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感應淬火工藝規程_第1頁
7感應淬火工藝規程_第2頁
7感應淬火工藝規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感應熱處理工藝規程 -感應熱處理工藝規程感應熱處理的概念及目的感應熱處理是由于在零件表層產生感應電流使零件表面快速加熱的一種熱處理方法。此工藝的主要優點:所處理的零件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及耐疲勞性好、變形小;生產率高、節省能源、無污染。二、感應熱處理前的準備工作1、檢查設備確保控制儀表、電路、電壓、冷卻系統、旋轉裝置正常后方可使用。2、認真核查工藝,并確認零件淬火部位。正確合理的選用感應設備及感應器。3、操作前,零件表面的臟物若有條件均需用汽油清洗。規定清洗的必須清洗處理零件表面不得有油污或鐵屑。4、操作前應檢查路線單與零件是否相符,避免將零件做錯。清點零件數目,如有缺少及時向上反應便于及

2、時查找。5、檢查零件是否存在漏工序或超工序的情況。6、應檢查零件有無碰傷、劃痕、變形、砂眼等缺陷,如有問題應及時找有關人員處理。三、設備要求及條件1、淬火機械裝置的精度應滿足下列條件:心擺差v0.5mm;零件旋轉速度范圍25150r/min。2、根據零件選用合適的感應器。零件與感應器的間隙參數可參照下表(表13):表13.零件與感應器的間隙參數表不同零件直徑的感應器間隙齒輪外徑與感應器的間隙零件直徑(mm)間隙(mm)齒輪模數(mm)間隙(mm)15301.52.5132530以上2.55.03.04.546長軸類零件連續淬火3.07.0探內孔淬火時,感應器與零件的間隙一般取1.52.5mm。

3、四、感應加熱熱處理常見質量問題及產生原因感應加熱熱處理常見的質量問題有:開裂、硬度過高或過低、硬度不均、硬化層過深或過淺等。其造成的原因歸納如下表(表14):表14.感應加熱熱處理常見質量問題及產生原因開裂加熱溫度過咼、溫度不均;冷卻過急且不均;淬火介質及溫度選擇不當;回火不及時且回火不足;材料滲透性偏咼,成分偏析,有缺陷,含過量夾雜物;零件設計不合理。淬硬層過深或過淺加熱功率過大或過低;電源頻率過低或過咼;加熱時間過長或過短;材料滲透性過低或過高;淬火介質溫度、壓力、成分不當。表面硬度過咼或過低材料含碳量偏咼或偏低,表面脫碳,加熱溫度低;回火溫度或保溫時間不當;淬火介質成分、壓力、溫度不當。

4、表面硬度不均感應器結構不合理;加熱不均;冷卻不均;材料組織不良(帶狀組織偏析,局部脫碳)Vx表面熔化感應器結構不合理;零件有尖角、孑L、槽等;加熱時間過長;材料表面有裂紋。y五、感應加熱熱處理零件的質量返修1、感應加熱熱處理零件有下列情況時允許返修處理。硬度低或有大片軟點;硬化區范圍、硬化層深度不符合技術要求;1加熱溫度不足造成金相組織不合格等。2、返修件的處理方法可按下述兩種方法進行:返修件經感應加熱到700750C后在空氣中冷透,然后按該零件淬火規范進行第二次淬火。返修零件經爐內加熱到550600C,保溫6090min,然后在水中或空氣中冷卻,再按該零件淬火規范進行第二次淬火。3、凡返修零件應嚴格進行質量檢驗。六、注意事項1、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操作者應詳細了解各設備的性能及注意事項2、操作時嚴格穿戴好勞保防護用品。3、隨時保持工作場地的干燥。4、小心操作電器,不得用濕手操作電器開關。5、不得靠近正在工作的高壓電器設備或部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