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 (3)_第1頁
第二節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 (3)_第2頁
第二節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 (3)_第3頁
第二節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 (3)_第4頁
第二節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 (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2 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以東北地區為例 授課班級:高300班 授課教師:李學剛 補充: 一、凌汛 概念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 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 發生時間在冬季的封河期(初冬)和春季的開河期(初春)都有可能發生凌汛。分布中國北方的大河,如黃河、黑龍江、松花江,容易發生凌汛。 成因有冰期的河流 ;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河段。危害: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封凍期 冰壩引起的洪水危害解凍期 冰壓力引起的危害補充:二、凍土1、分類季節性凍土和多年凍土2、分布東北地區、青藏高原3、影響增加了氣候寒冷程度;影響地表水下滲,土壤過濕、 沼澤廣布;影響交通運輸、水利工程、城鄉建設等三、

2、沼澤1、分布東北和青藏地區2、作用是蓄水池、水源地,也是丹頂鶴、天鵝的棲息地。對調節氣候、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沼澤植物是重要的物質資源。3、破壞的后果鹽漬化土壤面積擴大;河川徑流量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動植物資源減少。4、沼澤的保護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退田還沼等。補充:四、濕地 概念濕地指沼澤、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帶的灘涂等。 功能它在調節氣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特別的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濕地還能向人類提供糧食、肉類、水產、藥材、能源、水源、工業原料等,另外,濕地還是鶴類等大型水禽的棲息地。 保護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現存的濕地;退田還濕;采取工程措施,恢

3、復已經退化的濕地 五、商品糧基地 建設取決于那些條件糧食生產條件和基礎好;商品率高;增產潛力大。東北成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的條件黑土肥沃,糧食生產和基礎好,產量高;宜農荒地多,增產潛力大。人少地多對糧食的需求量少,可提供大量的商品糧。1、東北地區的范圍?2、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征?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地貌格局 呈北、東、西封閉、向南敞開的半環狀(馬蹄狀)分布一、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東北地區黑 龍 江 省遼寧省吉 林 省內 蒙 古 自 治 區東北地區地形地貌黑 龍 江烏蘇里江圖們江鴨綠江額爾古納河興凱湖松 花 江嫩 江遼 河3、氣候:大部分位于溫帶濕潤半

4、濕潤季風氣候區(緯度:40-53 N 經度:115 -135E )氣溫降水:遼寧南部:中部:大興安嶺北部:冬小麥、棉花、暖溫帶水果(3600C)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亞麻(1000C3600C)春小麥、馬鈴薯、大豆(1000C)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4、自然資源優勢: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豐富二、土地資源、森林資源及其開發類型分布特征地位黑土黑鈣土松嫩平原東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土地生產力高松嫩平原中西部我國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糧、油和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一)土地資源 1、土壤肥沃 2、土地資源優勢 耕地面積廣大數量:耕地面積占全國

5、的1/5左右,人均耕地量全國最高,是全國平均值的二倍。農業商品率高。分布:松嫩平原、遼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宜農荒地多我國宜農荒地最多的地區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吉林省、遼寧省也有少量分布地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利于大規模機械化作業。3、黑土利用產生的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4、如何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強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是最有效的辦法);植樹造林,加強對坡面、溝壑的治理,達到保護土壤的目的。(二)、森林資源1、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2、分布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三大林區。其中黑龍江省是全國最大的木材凋出省份。3、優勢全國最大的林區;全國最大的采伐基地;宜林

6、地區廣;森林樹種豐富。4、森林分類(按功能分)防護林、用材林、薪炭林、經濟林。(按人類影響分)人工林、天然林5、森林開發利用產生的問題森林資源減少,覆蓋率下降、物種減少 原因采伐量超過生長量;森林火災;毀林開荒;濫砍濫伐6、如何保護森林資源營林為主;采育結合;建立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合理采伐等。三、農業生產與布局(一)東北地區農林基地建設的成就:1、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P93 4-2-8)2、全國最大的甜菜生產基地 3、農業結構比較完整,農林牧漁業俱全(P94 4-2-10)4、我國重要的林業生產基地(P93 4-2-9) 5、黑龍江是全國最大的木材調出省(二)農業布局 特點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原因各地熱量分布上存在南北差異,東西方向上存在水分差異,使其農業布局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分異規律:農牧業 交錯地帶農耕海洋漁地帶業地帶牧業地帶農牧地帶農林地帶林農交錯地帶東西四、農業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1、東北地區耕作業發展引發的環境問題及解決措施: 問題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肥力下降;大量砍伐森林,森林資源減少,覆蓋率下降;開墾濕地,生態環境惡化。 措施秸稈還田;加強坡面溝壑治理;退耕還林;停止對濕地的開發;調整農業結構等。2、東北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出路何在? 提高單產,繼續發展種植業;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特色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工業;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