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國先秦時代的哲人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一體”的思想,天地人的關系就是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孔子、老子、周易等經典都是圍繞調節天地人三者的關系展開討論的,是中國古代哲人的最高智慧。作為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其智慧對世界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儒教修身、道教養性、佛教修心的中國古典士大夫的處世和哲學基礎,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當今中國人的習俗傳統構成了深遠、持久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就是儒釋道三教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對當今中國人的習俗傳統構成了深遠、持久的影響。 了解古代哲學智慧的特點和精髓,熟悉孔子、老子、孫子等人的生平和主要思想。 通過對古代哲學智慧的學習和了解,獲得一定的思想智慧,并能夠運用其解決
2、自己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初步具有辨析宗教的文化價值的能力深刻理解中國傳統哲學智慧和宗教信仰的思維方式和精神追求,培養自己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對家、國、天下的擔當精神。掌握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關系的思維方式。養成心存善念、愛心永駐的情懷。“仁”“禮”之學 無為哲學 陰陽變易 兵以詐立 佛道信仰 第一節“仁”“禮”之學 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言論和生平活動記錄在由他弟子或再傳弟子編成的論語一書中。 論語一書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經典著作。在孔子以后幾千的中國
3、歷史上,沒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不受論語的影響。它是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理解古代中國人的內在心境的鑰匙。二、仁者愛人“仁”是孔子的獨創,是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仁”最簡單的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尊重和同情。孔子強調作為一種普遍的道德原則,必須由愛自己的父母開始。孔子不相信一個不愛自己父母的人能去愛普天下的人。所以孔子說“孝悌”是“仁之本”。孔子的“仁”,是由“親親”出發,推廣為普遍的愛。實現的方法就是“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禮之用和為貴孔子思想常常被另一個名詞代替,即禮教。禮教一詞,充分證明了禮在孔子學說中的重要地
4、位。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在功能上遠遠超過西方的禮節,中國之禮,常常具有法的功能。“禮”是社會生活中的禮儀、制度、規范。也就是說,西方人失禮可能會令人討厭,而中國人失禮則可能犯法。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揭示禮的實質并且賦予禮以道德含義的第一位思想家。孔子最重視的是喪禮和祭禮。喪禮、祭禮的精神就是“慎終”(慎重送別死去的父母)、“追遠”(追懷自己的祖先)。在孔子看來,禮是一種規范人們行為的禮儀制度,其最大的功能和作用,乃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之和諧有序,即“禮之用,和為貴”。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第二節無為哲學一、老子老子(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31年?),是道家思想的奠基者。他的真實姓名
5、是李耳,戰國時人稱他為老聃。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境內)人。曾在洛陽作周朝的史官。在此,他曾經與孔子四次相見,孔子向他請教過關于禮的知識,可以算是孔子的老師。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作,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后,并分為81章。二、無為“無為”作為老子哲學的重要概念,是對“自然”的保護。沒有“無為”,就沒有“自然”。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既可以是一種治國方法,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 三、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自然這是老子為我們提供的最高級的方法論
6、。老子告誡人們,放下左右世界的欲望,順應自然,誰順應了這種自然誰就會與外界和諧相處,誰違背了這種自然誰就會同外界產生抵觸。 第三節陰陽變易一、陰陽是周易的基礎周易的秘密就在陰、陽二字。周易用符號表現它們,陽寫作,陰寫作-。中國人認為,宇宙間有兩大勢力,一為陽,一為陰。陰陽是無影無形的,是氣,天地間的一切均由陰陽二氣產生,比如天是陽,地是陰;日是陽,月是陰;男是陽,女是陰;正面是陽,反面是陰。 陰陽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陰氣的作用,光憑陽氣是無法化生萬物的。反之亦然。 周易從乾卦中,提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從坤卦中,提升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
7、。 二、變的道理 周易的“易”,是變化的意思。中國人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陰陽兩面,陰陽相互作用,形成無所不在的運動態勢,宇宙中的一切都處在永恒的變易之中,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中國人用流動的眼光看世界。 周易的符號系統以陰陽為基礎,由陰陽組合成八卦,由八卦疊合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個爻,爻(yo )是八卦的最基本的單位 。周易認為,天地之間充盈著不斷變化的事物,變化可以說是歷史的主流。周易系辭傳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三、八卦 講周易,必然要講八卦,八卦的“卦”,是一個會意字,從圭從卜。圭,指土圭,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卜,測度之意。立八圭測日影,
8、即從四正四隅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這就形成八卦的圖象。八卦的兩兩相重,構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包含四項內容:卦象、卦名、卦辭和爻辭。 八卦代表八種基本物象: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艮為山,兌為澤,坎為水,離為火。 易經中任何一卦,不管它指示那種物象,它的實際意義都是講天人關系,這種關系是以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為中心的。這就是易經的天人之學。 第四節兵以詐立 一、知彼知己 孫子兵法謀攻篇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孫子兵法中流傳最廣的名言,它指明,戰爭指揮者對敵我雙方情況的了解和認識,是戰爭中取勝的先決條件。 二、兵以詐立孫子兵法始計篇說:“兵者,詭道也。”孫子軍爭篇
9、說:“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孫子認為,用兵必定要用詭詐之道,這是重要的戰略思想。 三、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孫子的一個重要思想。孫子說:“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第五節佛道信仰一、道教 得道成仙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它是以追求長生不老的信仰為核心的宗教。道教是在先秦時期的神仙信仰基礎上綜合了不同地方的信仰和養生方術,并利用道家思想,于東漢末年形成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此“道”系被道教奉為經典的老子而來,不過道教著
10、重從宗教的角度去理解和闡釋老子所講的“道”,把它說成是宇宙萬物之本原,同時又是“靈而有性”的“神異之物”。 神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思想。道教所討論的是“人如何不死”的問題,這和其他宗教講的“靈魂不死”有重大區別。 道教修行的最終目標是“得道成仙”。 道教的煉丹術開了古代化學的先河。而道教對中國的醫學、藥學等方面也做出了許多貢獻。 二、佛教禪悟成佛 佛教是一種外來宗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再到隋唐,佛教在中國廣為傳播,并逐漸被中國文化吸收和改造,形成了中國佛教八宗,即天臺宗、華嚴宗、法祖宗、凈土宗、密宗、律宗、三論宗和禪宗。 這些中國化的宗教,已和印度佛教有很大不同,其中禪宗是最典型
11、的中國佛教,也是中國佛教中流傳最長、影響最大的宗教。 禪宗強調個體的內心覺悟,強調個體精神的獨立、自由。如惠能所說:“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中頓見真如。” 禪宗主張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吃飯、走路、擔水、砍柴,都可以悟道。世上的一草一木,一切生機活潑的東西,都體現禪意。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此心安處是吾鄉。” 佛教的佛經有極強的文學性,特別是其中的幻想和夸張手法,對中國文學影響甚大。佛教對中國藝術的影響廣泛存在于音樂、繪畫、雕塑、建筑等多方面。 三、三教交融“三教交融”是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所謂“三教”即儒教、佛教與道教。 儒教和儒學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儒學不等于儒教。儒教是我國封建統治者把儒學神圣化、宗教化而產生的一種特殊國教。 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開始了儒學的經學化和神圣化。宋明理學的發展適應了統治階級需要,“禮教”和“綱常名教”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的壓制和束縛作用極大。 “三教合一”,并不是三種宗教合為一種宗教,而是三種教化的滲透、融合。 儒家主張以“正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酒店科技應用發展試題及答案
- 引導思索電氣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酒店業績提升的實效策略試題及答案
- 逐步實施提升計劃的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深入探討機械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中的性別問題與平等性試題及答案
- 焊接工程師資格證書考試常識要點總結試題及答案
- 電氣工程師資格考試復習實踐要點試題及答案
- 質量工程師資格考務安排試題及答案
- 酒店業績監控與評估體系構建試題及答案
- 成功掌握紡織機械操作的秘訣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地理高考復習 專題05“演變過程類”選擇題答題技巧(解析版)
- GB/T 3091-2025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
- 豬場買賣合同協議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武漢四調)
- 25年公司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典型題】
- 啤酒分銷合同協議
- 2024年山東鐵投集團春季社會公開招聘4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供應商的準入管理
- 遼寧省名校聯盟2025屆高三高考模擬(調研卷)(四)數學試題
- 武漢2025屆高中畢業生二月調研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