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四級之短文閱讀技巧上課件_第1頁
備戰四級之短文閱讀技巧上課件_第2頁
備戰四級之短文閱讀技巧上課件_第3頁
備戰四級之短文閱讀技巧上課件_第4頁
備戰四級之短文閱讀技巧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講解之短文閱讀理解考綱要求 能順利閱讀語言難度中等的一般性題材的文章(300字左右)、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說明中心大意的事實和細節,并能進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斷,領會作者的觀點和態度,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70詞。在閱讀篇幅較長、難度略低、生詞不超過總詞數3的材料時,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閱讀速度將達到每分鐘100詞。文章體裁、結構分析文章體裁:敘述文、說明文、議論文閱讀思路 敘述文通過時間、空間順序把握文章脈絡(time and space marker);說明文和議論文的閱讀方式基本相同,通過分析文章套路結構、找主題句,把握文章大意,并對作者所持態度進行推斷。文章的主要套路

2、結構類型1 結論說明型 (general statement specific support structure)文章首段或末段(往往是首段)提出明確觀點,接著加以說明或論證。TS:文章首段提出觀點處。TS文章首先提出設問,或給出困難、任務,然后回答問題、解決困難,文末可能出現作者的評價。TS:解決和回答之處。problemsolutionevaluationevaluationanswerpuzzle2 問題解決型 (problem-solution/puzzle-answer structure)文章首先介紹某種現象或事件,接著分析造成此現象的原因。TS:原因出現之處。EffectCau

3、se 1Cause 2Cause 33 現象說明型 (effect-cause structure)4 對立觀點型 (opinion 1-opinion2 structure)1)文章首先介紹老觀點,作者予以駁斥,給出與之對立的新觀點。通常老的是錯的,新的是對的。TS:新觀點給出之處。2)文章首段提出兩種不同觀點,作者擇其一表示支持。TS:作者支持之處。3)文章僅是不同觀點的羅列,作者不表明態度。四級閱讀理解中常見的7種類型1. 文章大意判斷題:即對文章或段落大意進行判斷和選擇. 此種題型為四級必考題.2. 文章標題判斷題: 即根據文章內容選擇適合的標題. 確定標題必須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

4、的目的進行判斷, 需要對各段大意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全文大意產生較清楚的認識.3. 寫作目的判斷題:即根據文章判斷作者的寫作目的.寫作目的與文章大意密切相關,很多情況下, 寫作目的就四大意, 但也不盡然. 判斷寫作目的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礎上進行, 判斷的依據包括內容、語氣、文體等. 4. 作者態度判斷題: 即根據文章所提供的各種線索判斷作者的態度. 作者的態度主要指對文章所談的主要問題的態度, 也可能是次要問題或對人的態度.態度判斷題主要根據三條線索: a. 文章內容的客觀性, 客觀的寫法是面面俱到, 主觀偏見的寫法是選擇部分內容, 根據這種內容的選擇可判斷作者的態度; b. 作者明確表示的

5、態度; c. 通過詞句的褒貶意義流露出的態度.5. 推理分析題. 推理分析是必考題型. 推理題的考點通常是時間、邏輯關系、作者態度、文章總的語調、讀者印象等.6. 細節理解題. 此類題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考題. 所謂細節理解就是詞句理解, 這種題型的重點不是文章結構, 也不是文章或段落的大意, 而是非常局部的詞, 短語, 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關系的理解. 當然細節理解與掌握文章整體大意是相輔相成的. 例如要確定某一道題的選項,首先要根據文章的中心大意和框架結構找到相關信息的位置, 然后才能仔細分析有關詞句, 如果對文章結構和條理不清楚, 就會影響閱讀速度.7. 詞義判斷題. 詞義判斷不但存在于詞句理解

6、過程中, 也存在于文章的整體理解過程中. 判斷詞義來自文章本身中的各種線索, 例如詞在句中的語法作用, 詞義間的互相聯系, 邏輯關系, 指代關系, 舉例, 括號, 破折號等. 總的來說, 詞義應當在語境中來確定. 如offensive可以是“進攻性的”, 也可以是“令人討厭的, 冒犯的”, 需要我們在具體語境中去確定詞義. 詞義判斷的方法粗略的歸納有下列6種:根據同位語進行判斷根據括號內的說明進行判斷根據指代關系根據相關詞組成的語義場根據構詞法根據上下文解釋性語言注意考點及其出處考點:試題在原文中的出處也就是我們所指的閱讀理解的考點。考點與某種題型(主旨大意題、細節題、觀點態度題及推理判斷題等

7、)往往是相對應的。閱讀理解題在做題時要把握的一個最重要原則是:題干+正確選項=原文中的某一句或兩句。以下是閱讀理解考點的常見出處:1列舉處 列舉處是指用First(ly), Second(ly) , Third(ly), Final(ly) ; Not only but also; Then;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Moreover; Above all;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等表示順承關系的詞語列舉出的事實。要求考生從列舉出的內容中,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答案項。2例證處 為了使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更加明確,作者經常

8、用具體的例子打比方,句中常由 as, such a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 as an example等引導的短語和句子作為例證,這些例句或比喻就成為命題者提問的焦點。3引言處 作者為了正確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或使論點更有依據,常常引用名人的論斷或重要發現等。命題者常常在此做文章。如passage 2的62、63題。4轉折對比處 一般而言,轉折后的內容常常是語義的重點,命題著常對轉折處的內容進行提問。轉折一般通過however, but, yet, in fact 等詞語來引導。如passage 1的第61題。5復雜句 復雜句常是命題者出題之處,包括同位

9、語、插入語、定語、長句、不定式等,命題者主要考查考生對句子之間指示代詞、文章段落之間關系的理解,常以邏輯推理題出現,包括少量詞匯題型。6因果句 命題者常以文中因果句命制一些考查兩個事件內在因果關系的試題,或出些概括文意、段意的試題。如passage 1的58題和61題。7 特殊標點處 由于特殊標點符合后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進一步解釋和說明,因此命題者常以標點符號后的內容進行提問。特殊標點符號包括:1)破折號(表解釋);2)括號(表解釋);3)冒號(表解釋);4)引號(表引用或其他特殊含義)。8首段、尾段、段首句、段尾句 短文首段、結尾段往往是文章中心思想的表達處;有時各段的首句、尾句也常是該段的

10、主題句。因此,命題者常在這些地方出主旨大意題或推理判斷題。Attention!閱讀理解:一忌不通讀全文,邊讀邊做二忌孤立思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三忌拋開作者 Passage One 很顯然,passage 1屬于典型的現象說明型,文章開篇指出一種現象:一種新型小廣告在報紙分類欄目中越來越普遍。緊接著對這一新型廣告做了進一步說明,它不提供職位也不是求職者登的廣告,它專門幫助求職者如何求職(告訴求職者如何寫履歷等),同時文章也解釋了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即當下的高失業率。接下來,文章第三段作者對寫求職信的技巧作了細節說明,在求職信中不必寫得太詳細,而應該把更多的重點留到面試的時候,第四段講到如果要申請

11、更重要的職位就應該讓就職信里體現出與眾不同的你。文章最后一段說明越來越多的具有大學教育背景的求職者使個人履歷更顯重要。Passage OnePassage one的五道題都可以歸屬為細節理解題。58題和61題都是原因細節題,這是四級閱讀常考題型。(答案略)幾乎所有正確答案都是原文句子的同義轉換,比如57題promises to offer useful advice對應原文to offer help; 58題out of work對應原文unemployment;等附:passage one 難詞、難句分析1. a reflection on (para.2, line 3) 對的思考,反映,

12、原文的意思為:這種特別服務的出現和成功是對當下高失業的一種反映。2.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it may now qualify as an art form in its own right. (para.2, line 5) : qualify as:取得 . 資格, 作為 . 合適; in its own right: 本身此句意為:建議履歷可以成為一種真正的藝術形式。passage Two此文屬于觀點對立型,文章可大致分為兩個部分,前三段為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為第二部分,作者在第一部分擺出兩個觀點(政府觀點,非作者本人觀點):設定最高房租和最低工資政策,然后對著兩個觀點作者提供了正反兩方各自的觀點來說明兩個觀點的利弊,最后一段說明經濟理論有重要參考價值,但需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文章整體難度不大。此文堪稱觀點對立型說明文的優秀范文,文中的很多友情提示: 此文堪稱觀點對立型說明文的優秀范文,文中的很多表達和思想都是同學們可以借鑒并用于自己的寫作當中。比如“認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