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充分考慮“學情”培訓才有實效_第1頁
新建充分考慮“學情”培訓才有實效_第2頁
新建充分考慮“學情”培訓才有實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充分考慮“學情” 培訓才有實效徐生壇 有效的教師培訓對教師專業成長能起到助推和引領作用。然而,現實中的某些教師培訓,效果并不令人滿意。究其原因,往往與培訓專家的授課風格、授課內容和授課形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在此,我想從一線教師的角度給培訓專家提幾點建議。 授課要充分考慮一線教師的接受能力,盡量深入淺出。正如中學教師給學生講課,如果完全不顧學生感受,自說自話,只會導致課堂氣氛的沉悶與教學效率的低下。教師培訓亦然,如果主講人不能將專業性很強的理論知識用一線教師熟悉的生活化語言表述出來,講座中充斥著大量所謂“前沿”的學術詞匯和專業術語,其培訓的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試想,數百位教師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

2、,或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從不同的地方趕來,期待通過參加培訓接受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自己充電,結果卻發現專家的講座高深莫測,與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無法對接,其失望之情,可想而知。這樣的培訓再“高端”,效果又能好到哪兒去呢? 授課過程中要尊重一線教師,盡量避免自我吹噓。前年我參加過一次培訓,其中有一場講座的主講人是一名具有行政職務和省級骨干雙重身份的本地專家。講座中,該專家時時不忘突出自己,比如,自己以前參加過哪些高級別的教學比武,獲得過哪些高級別的獎項和榮譽,得到過哪些“重量級”人物的肯定與贊譽當他說到“我每年都在省級以上教育刊物發表一篇論文”時,我身邊的一位教師嘀咕,比我們的某老師差

3、遠了!旁邊的一位同事馬上接口,誰知道他發表那些論文掏沒掏錢呢!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們學校有一位教研“高人”,每年都能發表十幾篇論文。而他們的那位同事,當時就坐在我們前幾排的位置。我不知道臺上的那位專家如果知道這個情況會有何感想?我想,無論成就多么卓著的專家,給一線教師做專題講座時,都應該對廣大一線教師心存敬意,因為有時候,人與人的差別,不過機遇不同而已。何況一線教師中也不乏有思想、有專長的“草根精英”。而尊重廣大一線教師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炫耀自己的成就,心中無我那天,在場教師一次又一次地鼓倒掌,那位專家不得不草草收場。 授課過程中多與一線教師互動,盡量少用多媒體。教師培訓中使用多媒

4、體,與平時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一樣,應遵循“必要與適度”的原則。但實際上目前的某些教師培訓,與當前某些教師的課堂教學一樣,存在著多媒體使用過多、過濫的問題。特別是一些較為年輕專家的講座,如果抽掉其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的內容,整場講座可能連基本的“骨架”都沒有了。這種完全靠多媒體課件“撐”起來的講座,能在多大程度上觸動廣大一線教師的心呢?參訓教師中通常會有一些人年齡比較大或者視力比較差,而講座往往又在比較大的學術報告廳舉行,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屏幕上滾動展示的內容能被大多數參訓教師都看清楚呢?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建議專家在較大規模的教師培訓中多用互動參與的方式,盡量少用多媒體。去年我參加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課堂教學比賽時,排在我前面的那位參賽教師因為教室的多媒體設備臨時出現故障而提前十多分鐘下了課我們的教師培訓中有沒有出現過類似情況呢?我想,如果我們的培訓專家過于依賴多媒體,或許早晚有一天也會出現類似問題。若真有那么一天,難道也要讓成百上千的參訓教師先回去,等多媒體修好了再來參加培訓嗎? 總之,培訓教師與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一樣,既要備教材,還要備教法,備學生。只有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