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日常檢測項目及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微生物日常檢測項目及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微生物日常檢測項目及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微生物日常檢測項目及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微生物日常檢測項目及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生物日常檢測項目及注意事項試題科室: 姓名: 時間: 分數: 選擇題(4分/題* 15題,共計60分 )1、大腸菌群在結晶紫中性紅VRBA上的典型菌落形態是( ).A藍色,有溶血環 B藍色,有溶血環C藍色,有溶血環 D紫紅色,有膽鹽沉淀環GB4789.2-2016菌落總數的檢驗方法是( )A平板計數法 B 顯微鏡檢查法 C 平板涂布法 D 菌落計數器法VRBA滅菌條件的條件是:( )A.121/15min B.115/15min C.121/20min D.煮沸滅菌某食品作菌落計數時,若稀釋度10-1菌落數為271/262,稀釋度10-2菌落數為23/27,稀釋度10-3平均菌落數為3/4,

2、則該樣品應報告菌落數是( )CFU/g。A、2700 B、2500 C、3500 D、2600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適宜的計數范圍為( )A 30300 B 15150 C 20-200 D 10-150霉菌第一法適宜的計數范圍為( )A 30300 B 15150 C 20-200 D 10-150金黃色葡萄球菌適宜的計數范圍為( )A 30300 B 15150 C 20-200 D 10-1508.根據GB4789.2-2016,水產品菌落總數培養條件為( )A 361/48h2h B 361/72h3h C 301/72h3h D 301/48h2h9.關于大腸菌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3、 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B 大腸菌群并非細菌學分類命名,而是衛生細菌領域的用語。C 大腸菌群是作為糞便污染指標菌提出來的。D 以上都是10.某食品大腸菌群限值30MPN/100g,則檢測時選擇的檢測方法為( )A GB4789.3-2016(第一法) B GB4789.3-2016(第二法)C GB/T4789.3-2003 D GB4789.3-2003 11.GB4789.3-2016(第一法)BGLB證實性實驗,培養時間為( )A 24h2h B 48h2h C 36h2h D 1824h12.每個平板上均要傾倒兩次結晶紫中性紅膽鹽培養

4、基,第一次傾倒1520mL,必須等待凝固后再傾倒約( ),覆蓋平板表層,翻轉平板.A.35mL B.24mL C.45mL D.34mL13.金黃色葡萄球菌特點( )A 金黃色葡萄球菌無芽孢、鞭毛,大多數無莢膜, HYPERLINK /doc/5635548-5848175.html t /doc/_blank 革蘭氏染色陽性。B 許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還原硝酸鹽,液化明膠C 血漿凝固酶陽性D 以上都是溶血性鏈球菌在血液培養基上生長情況為( )A 草綠色溶血環 B 完全透明的無色溶血環菌落 C 周圍無溶血環 D 以上均不是志賀氏菌三糖鐵瓊脂中斜面現象( )A 產堿、底層產酸 B不產氣

5、 C 不產硫化氫 D 以上都是二、判斷題選擇題(2分/題* 15題,共計30分 )1、菌落計數以菌落形成單位(CFU)示。( )2、大腸菌群經LST肉湯初發酵試驗后,等培養基變藍,且導管中有氣泡則需進行確證實驗。( )3、進行微生物檢驗采集的食品樣品,在送檢過程中應越快越好,一般在4h內檢測。( )4、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計數法適宜的計數范圍為30300。( )5.如果稀釋度大的平板上菌落數反比稀釋度小的平板上菌落數高,有兩種可能性:一C是檢驗工作中發生差錯;二是受抑菌劑影響。( )6、一般認為大腸菌群細菌可包括大腸埃希氏菌、檸檬酸桿菌、產氣克雷伯氏菌和陰溝腸桿菌等。( )7、按照GB4

6、789.3-2016(第一法)LST初發酵實驗培養至24h,如無產氣,則判定為大腸菌群陰性。( )8.霉菌檢測傾注孟加拉紅瓊脂,置水平臺面待培養基完全凝固。瓊脂凝固后,倒置平板,置28士1培養箱中培養,觀察并記錄培養至第5d的結果。( )9、溶血性鏈球菌增菌后,將增菌液劃線接種于哥倫比亞 CNA 血瓊脂平板,36 1 須厭氧培養18 h24 h。( )10、商業無菌指經過適度的殺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溫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11、食品檢測商業無菌稱重要求為1kg及以下的包裝物精確到1 g,1 kg以上的包裝物精確到2 g,10 kg 以上的包裝物精確到10g

7、,并記錄。( )12、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革蘭氏陰性菌。( )13、金黃色葡萄球菌在B-P平板上上,形成菌落較大,圓形、光滑凸起、濕潤、金黃色(有時為白色)。( )14、 型溶血性鏈球菌觸酶為陰性。( )15、志賀氏菌增菌肉湯于41.5 ,厭氧培養16 h20h。( )三、計算并寫出計算公式(5分/題*2題,共計10分)/稀釋度結果(CFU/g)1:1001:1000菌落數(CFU/g)第一組232,24433,35第二組232,24423,25微生物日常檢測項目及注意事項試題科室: 姓名: 時間: 分數: 選擇題(4分/題* 15題,共計60分 )1、大腸菌群在結晶紫中性紅VRBA上的典型

8、菌落形態是( D ).A藍色,有溶血環 B藍色,有溶血環C藍色,有溶血環 D紫紅色,有膽鹽沉淀環GB4789.2-2016菌落總數的檢驗方法是(A)A平板計數法 B 顯微鏡檢查法 C 平板涂布法 D 菌落計數器法VRBA滅菌條件的條件是:(D)A.121/15min B.115/15min C.121/20min D.煮沸滅菌某食品作菌落計數時,若稀釋度10-1菌落數為271/262,稀釋度10-2菌落數為23/27,稀釋度10-3平均菌落數為3/4,則該樣品應報告菌落數是( A)CFU/g。A、2700 B、2500 C、3500 D、2600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適宜的計數范圍為( B )A

9、30300 B 15150 C 20-200 D 10-150霉菌第一法適宜的計數范圍為( D )A 30300 B 15150 C 20-200 D 10-150金黃色葡萄球菌適宜的計數范圍為( C )A 30300 B 15150 C 20-200 D 10-1508.根據GB4789.2-2016,水產品菌落總數培養條件為( C )A 361/48h2h B 361/72h3h C 301/72h3h D 301/48h2h9.關于大腸菌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A 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B 大腸菌群并非細菌學分類命名,而是衛生細菌領

10、域的用語。C 大腸菌群是作為糞便污染指標菌提出來的。D 以上都是10.某食品大腸菌群限值30MPN/100g,則檢測時選擇的檢測方法為( C )A GB4789.3-2016(第一法) B GB4789.3-2016(第二法)C GB/T4789.3-2003 D GB4789.3-2003 11.GB4789.3-2016(第一法)BGLB證實性實驗,培養時間為( B )A 24h2h B 48h2h C 36h2h D 1824h12.每個平板上均要傾倒兩次結晶紫中性紅膽鹽培養基,第一次傾倒1520mL,必須等待凝固后再傾倒約( D ),覆蓋平板表層,翻轉平板.A.35mL B.24mL

11、C.45mL D.34mL13.金黃色葡萄球菌特點( D )A 金黃色葡萄球菌無芽孢、鞭毛,大多數無莢膜, HYPERLINK /doc/5635548-5848175.html t /doc/_blank 革蘭氏染色陽性。B 許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還原硝酸鹽,液化明膠C 血漿凝固酶陽性D 以上都是溶血性鏈球菌在血液培養基上生長情況為( B )A 草綠色溶血環 B 完全透明的無色溶血環菌落 C 周圍無溶血環 D 以上均不是志賀氏菌三糖鐵瓊脂中斜面現象( )A 產堿、底層產酸 B不產氣 C 不產硫化氫 D 以上都是二、判斷題選擇題(2分/題* 15題,共計30分 )1、菌落計數以菌落形

12、成單位(CFU)示。( )2、大腸菌群經LST肉湯初發酵試驗后,等培養基變藍,且導管中有氣泡則需進行確證實驗。( )3、進行微生物檢驗采集的食品樣品,在送檢過程中應越快越好,一般在4h內檢測。( )4、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計數法適宜的計數范圍為30300。( )5.如果稀釋度大的平板上菌落數反比稀釋度小的平板上菌落數高,有兩種可能性:一C是檢驗工作中發生差錯;二是受抑菌劑影響。( )6、一般認為大腸菌群細菌可包括大腸埃希氏菌、檸檬酸桿菌、產氣克雷伯氏菌和陰溝腸桿菌等。( )7、按照GB4789.3-2016(第一法)LST初發酵實驗培養至24h,如無產氣,則判定為大腸菌群陰性。( )8.霉菌檢測傾注孟加拉紅瓊脂,置水平臺面待培養基完全凝固。瓊脂凝固后,倒置平板,置28士1培養箱中培養,觀察并記錄培養至第5d的結果。( )9、溶血性鏈球菌增菌后,將增菌液劃線接種于哥倫比亞 CNA 血瓊脂平板,36 1 須厭氧培養18 h24 h。( )10、商業無菌指經過適度的殺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溫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11、食品檢測商業無菌稱重要求為1kg及以下的包裝物精確到1 g,1 kg以上的包裝物精確到2 g,10 kg 以上的包裝物精確到10g,并記錄。( )12、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