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基礎概述培訓講義PPT_第1頁
淺基礎概述培訓講義PPT_第2頁
淺基礎概述培訓講義PPT_第3頁
淺基礎概述培訓講義PPT_第4頁
淺基礎概述培訓講義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基礎2.1 概述幾個概念:d基礎地基埋深2.1.1淺基礎設計步驟No結構、地質和環境資料基礎結構類型、建筑材料地基承載力、荷載和基礎初步尺寸基礎的結構和構造設計基礎設計圖、施工圖、預算書確定持力層、基礎埋深 驗算承載力、變形和穩定基坑設計2.1.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2.1.3設計計算基本原則:設計計算基本原則:1地基具有足夠的強度,滿足承載力要求、變形要求2地基具有足夠的剛度,滿足變形要求3基礎本身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耐久性要求地基基礎設計基本規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計算均應滿足承載力計算的有關規定;(2)甲、乙級建筑物均應按地基變形設計;(3)

2、建筑物情況和地基條件復雜的丙級建筑物地基,也應驗算建筑物的變形,確保建筑物不因地基變形影響正常使用。(4)對經常受水平荷載作用的高層建筑、高聳結構和擋土墻等,以及建在斜坡上或邊坡附近建筑物和構筑物,尚應驗算其穩定性;(5)基坑工程應進行穩定性驗算;(6)當地下水埋藏較淺,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存在地下室上浮問題時,尚應進行抗浮驗算。2.2淺基礎的類型2.2.1 按基礎剛度分類:基礎剛性基礎柔性基礎磚基礎混凝土基礎毛石混凝土基礎毛石基礎灰土基礎三合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2.2.2 按基礎構造分類基礎獨立基礎伐板基礎墻下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柱下條形基礎交叉條形基礎箱形基礎殼體基礎獨立基礎柱下獨立基礎(a

3、)臺階形(b)錐形(c)杯口獨立基礎砌體柱下剛性基礎(a)磚基礎(b)混凝土基礎獨立基礎煙囪、水塔等的基礎條形基礎條形基礎墻下或柱下條形基礎柱下:一般是土質差,兩側單獨基礎相連條形基礎柱下:土質更差,或荷載很大,四面基礎相連縱向條形基礎橫向條形基礎伐板基礎土質更差,單獨基礎聯成整體箱形基礎有筏、墻和頂板形成箱,整體性更好底板外墻內墻殼體基礎高聳建筑物2.3 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室內地坪室外地坪埋置深度:一般指基礎底面到室外設計底面的距離(d不應淺于0.5米)宜大于100確定基礎埋深必須考慮建筑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和地下設施;基礎的形式和構造;荷載大小和性質;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相鄰

4、基礎;地基土的凍脹作用;2.3.1 建筑結構條件與場地環境條件 建筑結構條件包括建筑物用途、類型、規模與性質。某些建筑物需要具備一定的使用功能或宜采用某些基礎形式,這些要求常成為基礎埋深的先決條件。 如:設置地下室或設備層及人防; 埋深考慮地下室功能!地震區,除巖石地基外,天然地基的筏形和箱形基礎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地下管道(上下水,煤氣電纜)應在基底以上,便于維修基礎埋深不同時 (1) 主樓與裙房,高度不同,分期施工設置后澆帶 (2) 臺階式相連, 如山坡上的房屋新舊及相鄰建筑物有一定距離。否則要求支護,并且要嚴格限制支護的水平位移。2.3.2 工程地質條件上部結構基 礎持力層下

5、臥層軟弱下臥層?b3ma2.5md 條形:3.5 矩形:2.52.3.3 水文地質條件選擇基礎埋深時應注意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和動態,以及地表水情況;基礎底面盡可能在地下水位以上,否則開挖降水費用大基坑地下水位以下時,除考慮基坑排水、坑壁圍護以及保護地基土不受擾動外還應注意: 涌土、流砂的可能性 埋藏有承壓水時,確定基礎埋深時,要控制基坑開挖深度,防止基坑因挖土減壓而隆起開裂。隔水層潛水上層滯水承壓水h0槽底安全厚度2.3.4 地基凍融條件 按地基規范地基土可分為不凍脹、弱凍脹、凍脹、強凍脹和特強凍脹。凍土多年凍土(凍結時間3年)季節性凍土發生凍脹的條件(1)土的條件 一般是細顆粒土(2)溫度條件

6、 低于凍結溫度(3)水力條件 含水量,具有開放性條件,如粉土凍脹最嚴重外因內因考慮凍脹的基礎埋深按02規范dmin zd - hmax zd: 設計凍深hmax:容許殘留凍土層最大厚度zd=z0 zs zw ze標準凍深土類別凍脹性環境影響系數Z0 標準凍深:北 京 0.81.0m哈爾濱 2.0m滿洲里 2.8m10年的實測最大凍深平均值2.4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pkfa正常使用狀態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理論公式計算承載力:臨界荷載 P1/4、P1/3臨塑荷載 Pcr階段1:彈性段階段2:局部塑性區階段3:完全破壞段極限荷載Pu(極限承載力)2.4.1 按地基承載力理論公式q=

7、0dp2zMZmax=0 :Zmax= B/4 或 B/3 : Pcr = 0 dNq+cNcP1/4 = B N1/4+0 d Nq+cNc臨界荷載P1/3= B N1/3+0 d Nq+cNc臨塑荷載極限荷載Pu(極限承載力)普朗特爾-雷斯諾公式太沙基公式斯凱普頓公式漢森公式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Pu / K我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中?。篺a=Mbb+Md md+Mcck以臨界荷載P1/4為理論基礎 fa:承載力特征值(設計值) Mb、Md 、Mc:承載力系數,由 k 查表 b:基底寬度,大于6m按6m考慮, 對于砂土小于3m按3m考慮 ck:基底下一倍短邊寬深度內土的粘聚力2.4.2按地基規范承載力公式確定2.4.3 按地基載荷試驗確定加荷穩定裝置反力裝置觀測裝置2.4.2 按地基載荷試驗確定密實砂土、較堅硬的粘性土等低壓縮性土。急進破壞的“陡降型”松砂、軟粘性土等高壓縮性土。漸進性破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