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評定學導論-ppt課件_第1頁
康復評定學導論-ppt課件_第2頁
康復評定學導論-ppt課件_第3頁
康復評定學導論-ppt課件_第4頁
康復評定學導論-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7/9/151 第二節 殘疾學2007/9/152一、殘疾學的含義 殘疾學是一門研究致殘的各種原因、殘疾的流行病學、表現特點、發展規律及后果、評定、康復與殘疾的預防的學科。殘疾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產物。二、殘疾的定義 殘疾是指因外傷、疾病、發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顯的身心功能障礙以致不同程度地喪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能力的一種狀態。廣義的殘疾包括病損、殘障在內,成為人體身心功能障礙的總稱。2007/9/153三、殘疾人的概念 殘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結構、心理和精神狀態異常或喪失,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從事正常范圍活動的能力,在社會生活的某些領域中處于不利于發揮正常作用的人。

2、2007/9/154四、殘疾人的特點 從康復的角度看,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或個體,殘疾人具有以下特點:殘疾人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工作的潛力,經過康復訓練或提供康復服務,這些潛力可得到發揮,使殘疾人的生活或工作能力得到改善。殘疾人是在身心活動程度上有不同程度困難的群體,應該給予特殊的關心和照顧,以利于他們克服這些困難的影響,為能力的充分發揮創造必要的條件。殘疾人和健全人一樣,在社會上享有同樣的權利和機會,不應受到任何歧視。2007/9/155 第三節 殘疾的表述 1980年,WHO制定了國際病損、殘疾和障礙分類(ICIDH),在有關康復及殘疾人事務中得到廣泛應用。 1993年,WHO建立新的

3、有關殘疾分類的標準, 定名為國際病損、活動和參與分類(ICIDH-2)。 2001年5月的第54屆世界衛生大會上將ICIDH-2定名為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 2007/9/156 國際病損、殘疾和障礙分類(ICIDH) 有關病損、殘疾與殘障的分類,使醫療、康復工作者能更好地分析患者由于身體疾病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可能的日常和社會生活上的障礙。在此分類系統中,殘疾的發生與影響因素的線性模型是建立在生物醫學模式基礎上的。疾病或異常病損殘疾殘障2007/9/157ICIDH模型的缺點:沒有準確地說明病損、殘疾和殘障概念之間的適當聯系。根據該模式,疾病或失調、病損、殘疾和殘障之間的聯系被解釋

4、為一種因果聯系模式,并且有隨時間而變化的特征。這種模式不能從殘疾和殘障的相反方向說明病損,因此,它是一種單向的、從病損到殘疾、最后到殘障的變化模式。它不能適當地反應出社會和環境因素在殘疾發生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2007/9/158 國際病損、活動和參與分類(ICIDH-2) ICIDH-2提出了一種多因素的綜合性殘疾發生及其相關因素的模型為從生物、心理和社會角度認識殘疾所造成的影響提供了一種理論模式,為從身體健康狀態、個體活動和個體的社會功能上考察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理論框架。疾病異常活動背景因素參與病損2007/9/159 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 ICF是非診斷性分類。與ICIDH

5、不同的是,ICF是從臨床狀態角度進行分類,是一個用社會標準來觀察人在與健康相關的領域中,處于相對不利位置時的情況或問題的分類,它適用于社會中所有的人。殘疾只是人的某一階段的體驗。ICF重視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從而促進社會方面以人為本對環境的改造,使ICF的范圍擴展到任何人。2007/9/1510 第四節 殘疾的分類和分級標準一、殘疾的分類方法按殘疾性質:先天殘疾和后天殘疾;按殘疾部位:視力、智力、聽力語言、肢體殘疾等;按殘疾類別:心理殘疾生理殘疾和感官、器官殘疾。 世界衛生組織1980年出版的殘疾分類標準 我國1987年進行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時所采用的殘疾分類標淮2007/9/1511 二、世界

6、衛生組織殘疾分類標準 1病損分類 (1)智力病損 (2)心理病損 (3)聽力病損 (4)語言病損 (5)視力病損 (6)內臟(心、肺、消化等) (7)骨骼(姿勢、體格、運動) (8)多種綜合病損2007/9/1512 二、世界衛生組織殘疾分類標準 2失能分類 (1)行為失能 (2)語言交流失能 (3)個人生活自理失能 (4)運動方面的失能 (5)身體姿勢和活動方面的失能 (6)精細活動方面的失能 (7)環境適應方面的失能 (8)特殊技能方面的失能 (9)其他活動方面的失能2007/9/1513 二、世界衛生組織殘疾分類標準 3殘障分類 (1)識別(人、地、時)殘障 (2)身體殘障(生活不能自理

7、) (3)運動殘障 (4)職業殘障 (5)社會交往殘障 (6)經濟自給殘障2007/9/1514 三、中國的殘疾分類標準 1視力殘疾 2. 聽力語言殘疾 3. 智力殘疾 4. 肢體殘疾 5. 精神殘疾2007/9/1515全國各類殘疾人總數約5164萬人聽力言語殘疾1770萬人智力殘疾1017萬人肢體殘疾755萬人視力殘疾755萬人精神殘疾194萬人多重殘疾673萬人注:以上數據是在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統計數據的基礎上,根據目前我國總人口數推算得出。2007/9/1516 (一)視力殘疾 1.視力殘疾的定義 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障礙或視野縮小,而難以做到一般人所能從事的工作、學習或其他

8、活動。 視力殘疾包括盲和低視力。2007/9/1517類別級別好眼最佳矯正視力盲低視力一級盲二級盲一級低視力二級低視力0.02-無光感,或視野半徑5 0.05-0.02,或視野半徑91dB90-71dB70-56dB55-41dB3.聽力殘疾的分級注:1聾和重聽均指雙耳,若雙耳聽力損失程度不同,則以聽力損失輕的一耳為準。 2若一耳系聾或重聽,而另一耳的聽力損失等于或小于40分貝的,不屬于聽力殘疾范圍。單純的語言殘疾不分級。2007/9/15214. 我國與國際聽力殘疾標準比較我國標準正常耳平均聽閾國際標準備注類別等級(dB) (0.5、1、2kHz) 聽力困難程度等級(耳聾程度) 25無重要意

9、義A正常2640稍感困難B輕度聾重聽二級重聽4155輕度困難C中度聾一級重聽5670明顯困難D重度聾聾二級聾7190嚴重困難E嚴重聾一級聾90極度困難F極度聾2007/9/1522(三)智力殘疾1.智力殘疾的定義 是指人的智力活動能力明顯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顯示出適應行為的障礙。2007/9/15232.智力殘疾包括(1)在智力發育期間(18歲以前),由于各種有害因素導致的精神發育不全或智力遲緩;(2)智力發育成熟之后,由于各種有害因素導致的智力損害或老年期的明顯智力衰退。2007/9/15243.智力殘疾的分級 為了便于與國際資料相比較,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精神發育遲滯協會的智力殘疾分級標

10、準,按其智力商數(IQ)及社會適應行為來劃分智力殘疾的等級。一級智力殘疾(極重度) IQ值在20或25以下,適應行為極差,面容明顯呆滯,終生生活全部需要他人照料,運動感覺功能極差,如通過訓練,僅在下肢、手及下頜的運動方面有所反應。2007/9/1525二級智力殘疾(重度) IQ值在20-35或25-40之間,適應行為差,即使經過訓練,生活能力也很難達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運動、語言發育差,與人交往能力差。三級智力殘疾(中度) IQ值在35-50或40-55之間,適應行為與實用技能都不完全,生活能力達到部分自理,能作簡單的家務勞動,具有初步的衛生和安全知識,但是閱讀和計算能力差,對周圍環境辨別

11、能力差,只能以簡單方式與人交往。 2007/9/1526四級智力殘疾(輕度) IQ值在50-70或55-75之間,適應行為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具有相當的使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擔一般的家務勞動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創造性,一般在指導下能適應社會,經過特殊教育可以獲得一定的閱讀和計算能力,對周圍環境有較好的辨別能力,能比較恰當地與人交往。2007/9/15273.智力殘疾的分級級別分度 SD值IQ值適應能力0-6歲7歲一級智力殘疾二級智力殘疾三級智力殘疾四級智力殘疾極重度重度中度輕度5.014.01-53.01-42.01-320或2520-35或25-4035-50或40-5550-70或55

12、-75極重度適應缺陷重度適應缺陷中度適應缺陷輕度適應缺陷注:1精神發育遲滯(MR)根據美國精神發育遲滯協會1983年的診斷標準:智力明顯低于平均水平,IQ值在人群均值的兩個標準差以下,即70、75以下適應行為(包括生活和對社會應盡的責任)不足午齡在18歲以下。 2智力商數(IQ)指通過某種智力量表測量得到的智齡和實際年齡的百分比,即:IQ(智齡/實際年齡)*100,不同的智力測定方法有不同的IQ值,但診斷的主要依據是社會適應行為。SD值是與平均水平的差距。2007/9/1528(四)肢體殘疾1.肢體殘疾的定義 是指人的四肢的病損和殘缺或四肢、軀干麻痹、畸形、導致人體運動系統不同程度的功能喪失或

13、功能障礙。2007/9/15292.肢體殘疾包括(1)上肢或下肢因外傷、病變而截除或由發育異常而致先天性殘缺;(2)上肢或下肢因外傷、病變或發育異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礙;(3)脊椎因外傷、病變或發育異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礙;(4)中樞、周圍神經因外傷、病變或發育異常造成軀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礙。2007/9/15303.肢體殘疾的分級 從人體運動系統有幾處殘疾、致殘部位高低和功能障礙程度綜合考慮并以功能障礙為主來劃分肢體殘疾的等級。2007/9/1531(1)一級肢體殘疾 四肢癱瘓,下肢截癱,雙髖關節無自主活動能力;偏癱,單側肢體功能全部喪失。四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先天性缺肢,單全臂(或單全腿或雙腿

14、)和雙小腿(或雙前臂)截肢或缺肢,雙上臂和單大腿(或雙小腿)截肢或缺肢,雙全臂(或雙全腿)截肢或缺肢。雙上肢功能極重度障礙,三肢功能重度障礙。2007/9/1532(2)二級肢體殘疾 偏癱或雙下肢截癱,殘肢僅保留少許功能。雙上肢(上臂或前臂)或雙大腿截肢或缺肢,三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缺肢。兩肢功能重度障礙,三肢功能中度障礙。(3)三級肢體殘疾 雙小腿截肢或缺肢,單肢在前臂、大腿及其上部截肢或缺肢。一肢功能重度障礙,兩肢功能中度障礙。雙拇指伴有示指(或中指)缺損。2007/9/1533(4)四級肢體殘疾 單小腿截肢或缺肢。一肢功能中度障礙;兩肢功能輕度障礙。脊椎(包括頸椎)強直;駝背畸形大于70;

15、脊椎側凸大于45。雙下肢不等長,差距大于5cm 。單側拇指伴有示指(或中指)缺損,單側保留拇指,其余四指截除或缺損。2007/9/15344.以下情況不屬于肢體殘疾范圍(1)保留拇指和示指(或中指)而失去另外二指者。(2)保留足跟而失去足的前半部者。(3)雙下肢不等長,差距小于5cm者。(4)小于70的駝背或小于45的脊椎側凸。2007/9/1535嚴重肢體殘疾:完全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動。重度肢體殘疾: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動。中度肢體殘疾:能夠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動。輕度肢體殘疾:基本上能夠完成日常生活活動。2007/9/1536附: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試用) 以殘疾者在無輔助器具幫助下

16、,對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進行評價計分。日常生活活動分為八項,即: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進餐、入廁、寫字。能實現一項算1分,實現困難算0.5分,不能實現的算0分,據此劃分三個等級。2007/9/1537(1)一級肢體殘疾 (重度)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動(0-4分)。 1.四肢癱或嚴重三肢癱。2.截癱、雙髖關節無主動活動能力。3.嚴重偏癱,一側肢體功能全部喪失。 4.四肢均截肢或先天性缺肢。5.三肢截肢或缺肢(腕關節和踝關節以上)。6.雙大腿或雙大臂截肢或缺肢。7.雙上肢或三肢功能嚴重障礙。 2007/9/1538(2)二級肢體殘疾 (中度)能夠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動(4.5-6

17、分)。1.截癱、二肢癱或偏癱,殘肢有一定功能。2.雙下肢膝關節以下或雙上肢肘關節以下截肢或缺肢。3.一上肢肘關節以上或一下肢膝關節以上截肢或缺肢。4.雙手拇指伴有食指(或中指)缺損。5.一肢功能嚴重障礙,兩肢功能重度障礙,三肢功能中度障礙。2007/9/1539(3)三級肢體殘疾 (輕度)基本上能夠完成日常生活活動(6.5-7.5分)。 1.一上肢肘關節以下或一下肢膝關節以下截肢或缺肢。 2.一肢功能中度障礙,二肢功能輕度障礙。3.脊柱強直:駝背畸形大于70度;脊柱側凸大于45度。4.雙下肢不等長大于5cm。5.單側拇指伴食指(或中指)缺損;單側保留拇指,其余四指截除或缺損。6.侏儒癥(身高不

18、超過130cm的成人)。2007/9/1540(五)精神殘疾1.精神殘疾的定義 精神殘疾是指患者患精神病,病情持續一年以上未愈,從而影響其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會應盡職能上出現不同程度的紊亂和障礙。2007/9/15412.精神殘疾包括(1)腦器質性、軀體疾病伴發精神障礙;(2)中毒性精神障礙,包括藥物、酒精依賴;(3)精神分裂癥;(4)情感性、偏執性、反應性、分裂情感性、周期性精神病等造成的殘疾;(5)其他精神障礙導致的殘疾。2007/9/15423.精神殘疾的分級 為便于與國際資料相比較,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社會功能缺陷篩選表所列10個問題的評分來劃分精神殘疾的等級: (1)一級精神殘疾(

19、極重度)表10個問題中,有3個或3個以上問題被評為“2”分。 (2)二級精神殘疾(重度)表10個問題中,有2個問題被評為“2”分。 (3)三級精神殘疾(中度)表10個問題中,只有1個問題被評為“2”分。 (4)四級精神殘疾(輕度)表10個問題中,有2個或2個以上問題被評為“1”分。2007/9/1543附:社會功能缺陷篩選表 指導語(問知情人):“麻領您,我現在想問幾個簡單的問題,就是想問一下某某人(指病人)在家里和工作單位的一些情況。他或她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是不是能夠做到他和她應該做的事下面我按次序詢問,請您告訴我,他在最近一個月以來,下面這些方面是否存在問題或困難?”(1)最近一個月內的職

20、業工作情況 是否按常規行事,按時上班,能完成生產任務,在工作中能與他人合作,其一般表現如何。 0分無異常,或僅有不引起抱怨或問題不大的小事。 1分確有功能缺陷;水平明顯下降,已成為問題或引起抱怨(包括間歇性出現的嚴重問題)。 2分嚴重功能缺陷;有受處罰或譴責的危險,或已經受了處罰或譴責。2007/9/1544(2)已婚者應了解最近一個月內的婚姻職能 夫妻關系、相互交往、交換意見、共同處理家務,對對方負責,顯露出愛和溫情,給對方支持和鼓勵。 0分無異常,或僅有不引起抱怨或問題不大的小事。 1分確有功能缺陷;不支持或不交換意見,爭吵,逃避對對方應負的責任。 2分嚴重的功能缺陷:經常爭吵,一肚子怨氣

21、,或者完全不理睬對方。(3)若是父母,則應了解最近一個月內的父母職能 對子女的照顧、喂養、衣著等,帶小孩玩,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健康和教育。 0分無異常,或僅有不引起抱怨或問題不大的小事。 1分確有功能缺陷:對子女缺乏關懷與興趣,以致引起抱怨和意見。孩子情況不佳。 2分嚴重功能缺陷:在幾個方面完全不管子女,別人不得不替他照顧孩子,或者孩子處于完全無人照顧狀態。2007/9/1545(4)最近一個月內的社會性退縮 主動回避與人見面和交談,避免跟別人在一起,不和家人或朋友外出參加社交活動。 0分無異常或非常輕微。 1分確有回避他人,但有時可被說服參加一些活動。 2分嚴重退縮,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說

22、服無效。 (5)最近一個月內家庭以外的社會活動 與其他的家庭或人的接觸,村或鄉的社會活動,文體小組活動等: 0分無異常,或僅輕微異常。 1分確有不參加某些活動,而在家人或其他人看來,他是應該參加也能夠參加的。 2分無活動,完全回避應參加的活動,因此受到批評。(6)最近一個月內在家中活動過少,白白浪費時間,什么也不干,睜眼躺在床上或靜坐什么也不干,不跟人談話。 0分無,或很偶然地出現上述情況。 1分大多數日子里,每天估計至少有兩個小時什么也不干。 2分幾乎整天什么也不干,成了問題,或引起議論。2007/9/1546(7)最近一個月內的家庭職能表現 在家庭日常活動中,起通常應起的作用,一起吃飯分擔

23、家務,參加家庭娛樂,看電視或聽廣播,參加家庭討論和作出決定,如討論家庭經濟,修理家用雜品,搞衛生等。 0分無功能缺陷,或很輕微。 1分確有功能缺陷,不履行義務,參與家庭活動差。 2分嚴重功能缺陷,不理睬家人,幾乎不參加家庭活動,很孤獨。(8)最近一個月內對自己的照顧 個人衛生、身體、衣服、頭發、大小便習慣、進食的禮貌,保持住處整潔。 0分無異常,或很輕微。 1分確有功能缺陷;水平差,已造成問題或引起抱怨。 2分嚴重功能缺陷,影響了別人和自己,引起人們的抱怨。2007/9/1547(9)最近一個月內對外界的興趣和關心 是否關心電視、廣播和報上的消息,如:知道生產任務、當地和全國的重要新聞。 0分

24、無異常或很輕微。 1分不大關心,只偶爾有真正的關心。 2分對外界一切不聞不問。(10)最近一個月內的責任心和對將來的計劃性 對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進步是否關心,熱心地完成生產任務,發展新的興趣或設計。 0分無異常,或很輕微。 1分對進步和未來不關心以致引起別人的抱怨。 2分完全不關心和沒有主動性,對未來一點也不考慮。2007/9/15484.以下情況不屬于精神殘疾范圍(1)精神病人持續患病時間不滿一年。(2)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表的10個問題當中,只有1個問題被評為“1”分或各題均被評為“0”分。2007/9/1549四、殘疾的分級 殘疾的分級是根據殘疾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以及感官、智能和情感方

25、面的障礙程度加以判斷的。2007/9/1550殘疾程度分級項目級別1.日常生活自理(指進食、穿農、戴假肢或支具、梳洗等)2.行動(步行、上樓梯、使用輪椅、身體從床移至椅或從椅移至床、用廁)一級二級三級一級二級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肢功能有嚴重喪失。在扶助下能做以上日常生活動作,上肢功能有喪失。生活基本能自理。完全不能獨自行動,下肢功能有嚴重喪失。在扶助下能做以上活動,利用輪椅能獨自做部分活動。基本上能獨自行動,須使用步行輔助器具(如假肢、支具),或利用輪椅能在無梯級的地方充分活動。2007/9/1551項目級別3.感官與語言交流功能(語言、聽覺、視覺)4.排泄功能(大小便自理和控制程度)5.

26、智能與情緒適應(對家庭和社會環境、工作要求等)一級二級三級一級二級三級一級二級三級聾、盲、啞,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無有用視力。在別人幫助或指導下能進行語言交流,視力嚴重障礙。基本上能進行語言交流,視力基本無障礙,但感官及語言交流功能有一定缺陷,如輕度構音障礙、輕度失語、要戴眼鏡或助聽器,或經常要用藥物治療。大小便失禁,常尿床或溢糞。在別人幫助下,能處理好大小便排泄問題,偶爾尿床或溢糞。基本上能控制膀胱括約肌,雖然有急尿或急于解便,但尚能控制,因此可參加社交活動或工作,或者需要插導管時能自理。完全不適應在家庭和社會環境下生活,須長期住院治療或休養。適應程度差,須在別人幫助、指導和鼓勵下才稍能適應家

27、庭和社會環境,進行極小量和力所能及的家務或工作。基本上適應,但須在環境上、工作性質和要求上稍作調整和改變。2007/9/1552第三章 康復醫學的組成及工作方式第一節 康復醫學的組成一、理論基礎 涵蓋康復、康復醫學的基本內容、康復醫學的基礎(包括殘疾學、運動學、人體發育學等)。2007/9/15531.殘疾學 殘疾學是一門研究致殘的各種原因、殘疾的流行病學、表現特點、發展規律及后果、評定、康復與殘疾的預防的學科。殘疾學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產物。2007/9/15542.運動學 運動學是運用力學方法和原理來觀察和研究人體節段運動和整體運動時所產生的各種活動功能以及生理、生化和心理的改變,

28、并闡述其變化的原理、規律或結果,以指導健康或疾患人群,達到增強體質、改善殘損功能、提高生存質量、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目的,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9/15553.人體發育學 康復治療技術的建立和發展都是以人體結構和功能發育為理論基礎的,與人體發育學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學習人體發育學對于加深理解康復治療技術的內涵和外延,提高和促進康復治療技術向更高水平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是康復醫學專業和康復治療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2007/9/1556二、康復評定 用客觀的方法有效地、準確地判斷患者功能障礙的種類、性質、部位、范圍、嚴重程度以及預后的過程。 2007/9/1557康復評定過程收集患

29、者資料反饋再評定評定確定功能障礙情況設定治療目標針對性的康復治療康復2007/9/1558 康復評定主要包括;徒手肌力評定、關節活動度測定、步態分析、偏癱運動功能評定;肌電、腦電等電生理的測定;心肺功能的測定;認知功能的測定;心理功能的測定及職業康復評定。2007/9/15592007/9/15602007/9/1561三、康復治療1.物理和運動療法(PT) 包括利用電、光、聲、磁、水、蠟、力等物理因子治療和通過徒手或借助于器械對患者進行的各種功能改善的運動療法。2007/9/15622007/9/15632.作業療法(OT) 作業療法主要通過一些日常生活活動、手工操作勞動或文體活動等具有一定

30、針對性、能恢復患者功能和技巧的作業進行訓練。2007/9/15643.語言療法(ST) 語言治療是指通過各種手段對有言語障礙的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語言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改善言語功能,手段是言語訓練,或借助于交流替代設備,如交流板、交流手冊、手勢語。2007/9/15652007/9/15664.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應用心理學的原則和方法,通過治療者與被治療者的相互作用關系,醫治患者的心理、情緒、認知行為等問題。2007/9/15675.文體治療 體育和文娛活動不但可以增強肌力和耐力,改善平衡和運動協調能力,還能增強患者的信心,使其得到娛樂,從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2007/9/15686.中醫治

31、療 傳統的中醫療法在康復治療中有其獨特的優勢,按中醫的理論將針灸、推拿按摩、氣功、武術、藥膳等治療手段合理地應用于康復治療中。2007/9/15697.康復工程 康復工程是通過應用現代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為殘疾人設計、制作假肢和矯形器、自助具和進行無障礙環境的改造等,以恢復、代償或重建患者的功能,為回歸社會創造條件。2007/9/1570Manual wheelchairPower wheelchair2007/9/15718.康復護理9.社會康復服務10.職業康復治療 2007/9/1572四、臨床康復1.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 腦卒中的康復 顱腦損傷的康復 小兒腦癱的康復 脊髓損傷的康復 周圍神

32、經病損的康復2007/9/15732.骨關節病損的康復 骨折后的康復 人工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 頸椎病的康復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康復2007/9/15743.其他常見疾病的康復 冠心病的康復 糖尿病的康復 骨質疏松癥的康復 癌癥的康復 燒傷的康復2007/9/1575第二節 康復醫學的工作方式 康復醫療是需要多種專業服務,采用多專業聯合作戰的方式,共同組成康復治療組。組領導: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師成員: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言語矯治師、心理治療師、假肢與矯形器師、文體治療師、社會工作者等2007/9/1576康 復 評 定 學2007/9/1577中國康復研究中心()2007/

33、9/1578中國康復醫學會()2007/9/1579第一章 總論第一節 概述一、定義 廣義:從功能、能力和各種環境因素的角度全面考慮患者作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的生存狀況和質量; 狹義:針對某一具體的障礙進行評定,包括障礙的性質、種類、部位、范圍、嚴重程度以及預后的過程。 2007/9/1580功能障礙: 種類(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精神殘疾 ) 性質(神經、肌肉/中樞、外周) 部位、范圍(單側、雙側/上肢、下肢) 程度 (智力殘疾級別/Barthel指數)2007/9/1581智力殘疾分級表分級 IQ 值社會適應能力一級20或25以下極重度適應缺陷二級20-35或25-40

34、重度適應缺陷三級35-50或40-55中度適應缺陷四級50-70或55-75輕度適應缺陷2007/9/1582Barthel指數法評分表日常活動項目獨立部分獨立需極大幫助完全依賴進食1050洗澡50修飾50穿衣1050控制大便1050控制小便1050用廁1050床椅轉移151050平地行走45m151050上、下樓梯10502007/9/1583二、康復評定在臨床決策過程中的作用 康復評定貫穿于康復治療的全過程,康復評定決定康復治療。任何一個治療方案的產生和確定均以康復評定結果和結論為依據。2007/9/1584三、康復評定的工作內容四、康復評定目的(一)發現和確定障礙的層面、種類和程度(二)

35、確定康復治療項目(三)指導制定康復治療計劃(四)判定康復療效(五)判斷預后(六)預防障礙的發生和發展(七)評估投資-效益比(八)對殘疾等級的劃分提出標準2007/9/1585例:徒手肌力評定的目的(一)判斷有無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與范圍;(二)為制訂治療、訓練計劃提供依據;(三)檢驗神經肌肉病變的恢復程度和速度,以明確治療、訓練的效果并為制定進一步治療計劃提供依據。2007/9/1586第二節 康復評定的方法一、評定方法分類(一)定性分析 主要是解決評定對象“有沒有”或者“是不是”的問題。 康復評定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肉眼觀察和問卷調查。2007/9/1587例:社會功能缺陷篩選表

36、指導語(問知情人):“麻領您,我現在想問幾個簡單的問題,就是想問一下某某人(指病人)在家里和工作單位的一些情況。他或她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是不是能夠做到他和她應該做的事下面我按次序詢問,請您告訴我,他在最近一個月以來,下面這些方面是否存在問題或困難?”(1)最近一個月內的職業工作情況 是否按常規行事,按時上班,能完成生產任務,在工作中能與他人合作,其一般表現如何。 0分無異常,或僅有不引起抱怨或問題不大的小事。 1分確有功能缺陷;水平明顯下降,已成為問題或引起抱怨(包括間歇性出現的嚴重問題)。 2分嚴重功能缺陷;有受處罰或譴責的危險,或已經受了處罰或譴責。2007/9/1588(二)半定量分析

37、是將定性分析中所描述的內容分等級進行量化,將等級賦予分值的方法; 康復評定中常用的半定量評定方法是將障礙的水平分為若干級別、階段,或將等級賦予分值進行評定。2007/9/1589例:徒手肌力檢查分級表分級檢 查 0肌肉無收縮 1肌肉有收縮,但不能使關節活動 2肌肉收縮能使關節全范圍活動,但不能抗重力 3肌肉收縮肢體抗重力做關節全范圍活動,但不能抗阻力 4肌肉收縮能使肢體抗重力和對抗一定阻力運動 5肌肉收縮能使肢體抗重力及充分阻力運動 2007/9/1590(三)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對象是量的資料,這些資料常通過測量獲得并以數量化的方式說明其分析結果。 定量康復評定將障礙的程度用數值來表示。所得

38、數據一般用度量衡單位表示,如:關節活動度以度(),Cybex等速運動肌力檢查以牛頓米( Nm),身體重心偏移及重心擺動軌跡以厘米(cm)表示。2007/9/1591二、常用的評定方法(一)面談(二)觀察(三)檢查2007/9/1592(一)面談 面談是康復工作程序中重要的環節之一,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接觸,不僅可以獲得與康復有關的直接資料,同時還可以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康復治療的特點,建立彼此信賴的關系,為今后長時期的治療與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2007/9/1593(二)觀察1.內心的觀察 從患者的言談舉止中對其心理、精神方面進行觀察,了解患者的性格、情緒、智力等情況。2.外表的觀察 (1)局部觀察:以障礙部位為中心,如患部關節有無變形,皮膚有無瘢痕等。 (2)整體觀察:由于局部的障礙而引起的全身狀況的改變。 (3)靜態觀察:對患者靜止時的觀察,如坐位時上肢、下肢、軀干的姿勢等。 (4)動態觀察:對患者運動功能、步態等的觀察。2007/9/1594(三)檢查測定 是指對患者身體形態、殘存功能、潛在能力的量化。如偏癱患者上、下肢的功能、能力的級別檢查。截肢患者殘端的長度、周徑、肌力的測定等。2007/9/1595三、評定方法質量的評價(一)信度(二)效度(三)靈敏度(四)特異性2007/9/1596(一)信度 信度又稱可靠性,是指測量工具或方法的穩定性、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