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廠安全知識_第1頁
焦化廠安全知識_第2頁
焦化廠安全知識_第3頁
焦化廠安全知識_第4頁
焦化廠安全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焦化廠安全知識焦化生產以洗精煤為主要原料,經過焦爐高溫干餾和有關的化工過程處理后,生產出不同粒度的焦炭、煤氣和多種化學產品。其中焦炭占總產量的75%左右,而且主要是大于25毫米粒度的冶金焦。焦化生產的化學產品,其品種隨各廠綜合利用和加工深度的不同而有較大的差別。綜合利用較差的焦化廠,只開發(fā)幾種或10多種;綜合利用較好的焦化廠,可開發(fā)4050種。全國焦化廠產品品種可達100余種,廣泛應用于農業(yè)、醫(yī)藥、染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輕、化工業(yè)以及國防工業(yè)等部門。焦化廠各車間隨著

2、生產工藝的不同,事故性質也明顯的不同。備煤車間以皮帶運輸機事故和煤埋窒息為主,煉焦車間以機械、車輛傷害、高溫、煙、塵為主,而回收、精苯、焦油等化學車間則以火災爆炸和中毒事故為主。所以各車間的安全防護措施各有其側重點。皮帶運輸機事故的預防焦化廠皮帶運輸機是運輸煤、焦炭的主要工具之一。皮帶機在運轉中容易發(fā)生打滑、跑偏、皮帶撕裂、漏斗堵塞等事故,在處理故障和清掃時發(fā)生絞人事故的情況也不少。預防措施采用觸線緊急剎車檢測裝置。一旦皮帶工觸及皮帶觸線,皮帶機迅速停止運轉,防止將人絞入皮帶;采用皮帶跑偏檢測、調整裝置。它能檢測皮帶的跑偏程度,當接收到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驅動信號時,能調整皮帶逆著跑偏方向運動,以消

3、除皮帶跑偏;采用打滑檢測,調整裝置。其作用是在皮帶機尾輪轉速降到額定轉速的85%以下時,發(fā)出打滑自動調整信號;接收到電氣控制系統(tǒng)的驅動信號,能將松香蠟打到皮帶機頭輪上,以增加摩擦力,從而消除皮帶打滑現象;采用防撕裂檢測裝置。當發(fā)生皮帶撕裂,可立即停車;防止漏斗堵塞。當物料裝滿至一定位置時,振打機構開始工作;將物料振下;皮帶機清掃、檢修等作業(yè),應在皮帶機停止運轉的情況下進行。煤埋窒息事故的預防國內焦化廠所有貯煤槽的漏嘴都設計成倒圓錐形或倒角錐形,其橫截面積收縮率越來越大,往往使煤在其中流動受阻。如果煤因潮濕而流動粘性較大,槽中的煤只有中心的筒形部分能夠流動,有時甚至完全棚住不下,采用各種方式振動

4、,也無濟于事。流動受阻的這部分煤,常因過期變質而不適合煉焦使用,因此必須用人工進行處理,往往就在處理過程中,人員被塌下的煤埋住以致窒息死亡。近年來,貯槽漏嘴的幾何形狀,已由原來的圓錐、角錐形改為雙曲線形。這樣,煤流動的截面收縮率雖然沒有改變,但減少了煤流阻力,使槽內煤流情況大為改善,也就不再需要人工清掃處理,從而基本杜絕煤埋窒息事故。如果偶爾還需對貯煤槽進行人工清掃,下槽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并有專人監(jiān)護,清掃時禁止在懸煤下探煤。焦爐高溫的防護煉焦爐是一個內部溫度達13001350的大型高溫窯爐,表面散熱量較大。特別是爐頂和機焦側操作平臺等處,操作工人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必須在近距離(12米)面對大

5、面積的高溫焦炭(達11001200)或爐墻的輻射下進行作業(yè)。對于高溫環(huán)境的防護,近年來開發(fā)了一些新技術,主要有:隔熱爐蓋,夏季可使爐蓋表面溫度降低120140;上升管氣化冷卻,可使上升這表面溫度下降240左右;新型隔熱材料,如廢氣盤、蓄熱室封墻等新近還有硅酸鋁纖維隔熱。以上這些措施,不但降低對人體的危害,而且可收到節(jié)能效果。焦爐煙、塵的防治焦化廠的煙塵和粉塵絕大部分來自煉焦爐。煉焦爐裝煤時,煤與高溫爐墻接觸后立即分解產生黃色煙塵從裝煤口和裝煤車煤斗、上升管、橋管接頭、大小爐門等處冒出。據資料記載,每生產1噸焦炭約排出6千克左右的煙塵。目前治理煙塵、粉塵的措施在焦側安裝巨大抽塵系統(tǒng),比較徹底地解

6、決推焦的粉塵問題;采用干法熄焦,由于熄焦是在密閉系統(tǒng)中由循環(huán)惰性氣體冷卻焦炭,系統(tǒng)內部與大氣隔絕,所以也可大大減少粉塵的散發(fā);采用除塵熄焦塔,在傳統(tǒng)的濕法熄焦塔中設置粉塵捕集器,使熄焦帶出的粉塵減少6070%;利用高壓氨水無煙裝煤,替代過去的蒸汽噴射無煙裝煤。由于大部分焦化廠的蒸汽壓力無法保證,不能發(fā)揮無煙裝煤作用,改用高壓氨水后,噴射壓力有了保證,而且效果比蒸汽為佳。在雙集氣管的條件下,裝煤時幾乎可以完全不冒煙。火災和爆炸的預防 在焦化廠回收車間、精苯車間和焦油車間,加工生產大量易燃可燃液體,其中有些屬于一級易燃液體,如粗苯、苯初餾分、苯、甲苯、二甲苯和吡啶等,一旦發(fā)生火災或爆炸,就可能釀成

7、毀滅性的事故。所以必須有完備的防火防爆措施。主要的防范措施有:嚴格劃分動火區(qū)與防火區(qū)。防火區(qū)嚴禁煙火,包括每個人的防火。禁止任何人攜帶火種進入防火區(qū),禁止穿、帶、使用可能產生火花的衣服、鞋和工具。非經特殊批準并采取特殊防范措施,不準在防火區(qū)進行動火檢修作業(yè)。防火區(qū)應采用防爆型電氣設備。有關設備管道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嚴防泄漏和氣體散發(fā)。一級易燃液體或溫度高于閃點的易燃、可燃液體,其液面上的空氣本身就是爆炸性混合物。為防止產生這種混合物逸散,必須對易燃、可燃液體貯槽進行定期檢查;輸送泵及管道均應嚴密不漏;各貯槽或生產裝置的放散管,應裝置阻火器;要有完善的消防設施。大中型焦化廠一般設

8、有專門消防站和泡沫站。中毒的預防焦化廠使用、處理和生產的物料,不但易燃易爆,而且容易引起中毒事故。其主要毒物有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酚、瀝青、氰化氫和硫化氫等。防止中毒的措施主要是防止毒物泄漏。進入有毒物質的容器、設備和管線等內部檢修,必須首先對其進行徹底清洗,并經取樣分析,確認內部空氣符合車間空氣容許濃度后,才可進行工作。肺癌的預防 煤高溫干餾時生成大量的稠環(huán)化合物可使人致癌,其3,4-苯并茈是公認的強致癌物質。國際公認的癌癥高發(fā)地區(qū)的癌癥發(fā)病率為10萬分之5,而焦化廠的癌癥發(fā)病率為10萬分之167至227。其中最嚴重的是瀝青焦爐工人,癌癥發(fā)病率高達10萬分之560。在各種癌癥中以肺癌

9、最多。中國現已確定焦爐工人肺癌為職業(yè)病。預防肺癌的關鍵是防止煙塵的散發(fā)以及減少人與煙塵接觸的機會。消滅煙塵,采用機械化自動化操作是根本途徑。焊接職業(yè)防護在焊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有害煙塵、弧光輻射、高頻電磁場等,都有可能使焊工發(fā)生塵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電光眼病和皮膚病等職業(yè)病,嚴重地危害著焊工及有關生產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下面介紹幾種主要危害及防護辦法。焊接的輻射危害有:可見強光、不可見紅外線和紫外線等,除電子束焊接會產生X射線外,其它焊接作業(yè)不會生產影響生殖機能一類的輻射線。氣焊和電焊時可用護目玻璃,減弱電弧光的刺目和過濾紫外線和紅外線。氮弧焊時,弧光最強,輻射強度也最大,紫外線強

10、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會產生臭氧,工作時除要帶護目眼鏡外,還應戴口罩、面罩,穿戴好防護手套、腳蓋、帆布工作服。焊接過程中,由于高溫使焊接部位的金屬、焊條藥皮、污垢、油漆等、蒸發(fā)或燃燒,形成煙霧狀的蒸汽,粉塵,會引起中毒。有色金屬的煙霧,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人體吸入這些煙霧后會引起錳中毒。因此在焊接時必須采用有效措施,如戴口罩、裝通風或吸塵設備等;采用低塵少害的焊條;采用自動焊代替手工焊。高頻電磁場是高頻振蕩器產生的,振蕩器的輸出頻率為150kHZ260kHZ,電壓為2000V3000V,以幫助引燃電弧。高頻電磁場會使人頭暈、疲乏。應采取如下防護措施:減少高頻電磁場的作用時間,引燃電弧后立即切

11、斷高頻電源,焊炬和焊接電纜用金屬編織線屏蔽;焊件接地。焊接車間的噪聲主要是等離子噴涂與切割過程中產生的空氣動力噪聲。它的大小取決于不同的氣體流量、氣體性質、場地情況及焊槍噴嘴的口徑。這類噪聲大多數都在100dB以上。1、高頻電磁輻射高頻電磁輻射是伴隨著氬弧焊接和等離子焊接的擴大應用產生的。當等離子焊和氬弧焊采用高頻振蕩器引弧時,振蕩器要產生強烈的高頻振蕩,擊穿釷鎢極與噴嘴之間的空氣隙,引燃等離子弧。另外,又有一部分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向空間輻射,形成了高頻電磁場,對局部環(huán)境造成污染。高頻電磁輻射強度取決于高頻設備的輸出功率、高頻設備的工作頻率、高頻振蕩器的距離、設備以及傳輸線路有無屏蔽。2、光輻

12、射在各種焊接工藝中,特別是各種明弧焊、保護不好的隱弧焊以及處于造渣階段的電渣焊,都要產生外露電弧,形成光輻射。光輻射的強度取決于以下因素:焊接工藝參數,焊接方法,距施焊點的距離以及相對位置,防護方法。3、焊接車間污染對操作者的危害焊接職業(yè)病的發(fā)生是各種焊接污染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焊工職業(yè)病包括焊工塵肺、錳中毒、氟中毒、金屬煙熱及電光性眼炎等。其中化學污染(焊接煙塵和有害氣體)的醫(yī)學臨床表現為咳嗽、咯痰、胸悶、氣短以及有時咯血。物理污染的醫(yī)學臨床表現則多種多樣。噪聲可導致操作者煩躁、頭痛;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主要作用為神經衰弱綜合癥,例如頭昏、頭痛、乏力、心悸、消瘦、脫發(fā)等;焊接過程中光輻射會導

13、致電光性眼炎的發(fā)生,輕者眼部不適、有異物感,重者眼部有燒灼感和劇痛。焊工職業(yè)病的發(fā)生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焊接煙塵和氣體的濃度與性質及其污染程度,焊工接觸有害污染的機會和持續(xù)時間,焊工個體體質與個人防護狀況,焊工所處生產環(huán)境的優(yōu)劣以及各種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只有在焊工作業(yè)環(huán)境很差或缺乏勞動保護情況下長期作業(yè),才有引起職業(yè)病的可能。4、焊接車間污染的防范、治理及發(fā)展方向預防焊接車間污染的3條途徑是污染源的控制、傳播途徑的治理、個人防護。4.1 污染源的控制焊接過程中產生的各污染種類和數量取決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及操作者的技術能力。4.1.1 生產工藝的優(yōu)化選擇不同的焊接工藝產生的污染物種類和數量有很

14、大的區(qū)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選用成熟的隱弧焊代替明弧焊,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污染程度。4.1.2 設備的改進在生產工藝確定的前提下,應選用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應采用低塵低毒焊條,以降低煙塵濃度和毒性。在選購新設備時,應注重設備的環(huán)保性能,多選用配有凈化部件的一體化設備。4.1.3 提高操作者技術水平高水平的焊接工人在焊接過程中能夠熟練、靈活地執(zhí)行操作規(guī)章,如不斷觀察焊條烘干程度、焊條傾斜角度、焊條長短及焊件位置情況,并作出相應的技術調整。與非熟練工相比,發(fā)塵量減少20%以上,焊接速度快10%,且焊接質量好。4.2 傳播途徑治理4.2.1 焊接煙塵及有害氣體的控制焊接煙塵及有害氣體的治理

15、在傳播途徑上的控制方式有2種:全面通風和局部排風。全面通風也稱稀釋通風,它是用清潔空氣稀釋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濃度,使室內空氣中有害物濃度不超過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的最高允許濃度,同時不斷地將污染空氣排至室外或收集凈化。全面通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2種方式3。在國外,對于戶外焊接作業(yè)或敞開的空間焊接,一般采用自然通風方式,對于室內作業(yè)通常采用機械通風方式。通過安裝在墻上或天花板上的軸流風機,把車間內焊煙排出室外,或者經過凈化器凈化后在車間內循環(huán)使用,達到使車間煙塵濃度降低的目的。循環(huán)被凈化的空氣,解決了車間內的能量損失,此種方式在國外普遍采用。局部排風是對局部氣流進行治理,使局部工作地點不受有害物的污

16、染,保持良好的空氣環(huán)境。一般局部排風機組由集氣罩、風管、凈化系統(tǒng)和風機4部分組成。局部排風按集氣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固定式局部排風系統(tǒng)和移動式局部排風系統(tǒng)。固定式局部排風系統(tǒng)主要用于操作地點和工人操作方式固定的大型焊接生產車間,可根據實際情況一次性固定集氣罩的位置。移動式局部排風系統(tǒng)工作狀態(tài)相對靈活,可根據不同的工況,采用不同的工作姿態(tài),保證處理效率及操作人員的便利。焊接煙塵和有害氣體的凈化系統(tǒng)通常采用袋式或靜電除塵與吸附劑相結合的凈化方式,處理效率高、工作狀態(tài)穩(wěn)定。4.2.2 噪聲控制焊接車間的噪聲主要為反射聲。因此,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車間內的墻壁上布置吸聲材料。在空間布置吸聲體,可降低

17、噪聲30dB左右。4.2.3 高頻電磁輻射控制施焊工作應當保證工件接地良好。同時加強通風降溫,控制作業(yè)場所的溫度和濕度。4.2.4 光輻射的控制焊接工位應設置防護屏,防護屏多為灰色或黑色;車間墻體表面采用吸收材料裝飾。以上2項措施均可起到減少弧光的反射、保護操作者眼睛健康的作用。4.3 個人防護在一些特定的場所如水下、高空中、罐中或船倉中進行焊接工作時,由于受到場所的限制,整體防護難以實現,這時,個人防護成為主要的防護措施。個人防護用品根據各種危害因素的特點設計,針對性強、種類多,如面罩、頭盔、防護眼鏡、安全帽、耳罩、口罩等。焊接車間的污染種類多,應從污染源、傳播途徑、個人防護3個方面進行綜合

18、治理。污染的治理應結合車間工位的具體情況制定方案,不能脫離實際,影響正常的生產操作。治理方案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各種污染的治理方式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設計采用一體化設備、設施,從而達到減少場地占用、節(jié)約投資的目的。電弧焊接時,焊條的焊芯、藥皮和金屬母材在電弧高溫下熔化、蒸發(fā)、氧化、凝集,產生大量金用氧化物及其他物質的煙塵;長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塵肺,吸入煙塵中的金屬氧化物還可引起金用煙塵熱。氧化錳是電焊煙塵中的重要毒物,長期高濃度吸入可引起慢性錳中毒。焊接時弧區(qū)周圍還會形成多種有害氣體,可產生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是氬弧焊和等離子弧焊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產生的一氧化碳濃

19、度最高。焊接電弧是一種很強的光源,能產生中、短波紫外線,可引起電光性眼炎。在引弧的瞬間(23秒)有高頻電磁場存在。等離子噴焊可產生90123分貝的強噪聲。非熔化極氬弧焊和等離子弧焊使用鈦鎢棒電極,能放出、三種射線。氨知識液氨,又稱為無水氨,是一種無色液體。氨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應用廣泛,為運輸及儲存便利,通常將氣態(tài)的氨氣通過加壓或冷卻得到液態(tài)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氫氧化銨的堿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為34%。液氨在工業(yè)上應用廣泛,而且具有腐蝕性,且容易揮發(fā),所以其化學事故發(fā)生率相當高。為了促進對液氨危害和處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紹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處置、泄漏處置和燃燒爆炸處置4

20、個方面的基礎知識。一、氨的理化性質分子式:NH3氣氨相對密度(空氣=1):0.59分子量:17.04液氨相對密度(水=1):0.7067(25)CAS編號:7664-41-7自燃點:651.11熔點():-77.7爆炸極限:16%25%沸點():-33.41%水溶液PH值:11.7蒸氣壓:882kPa(20)二、中毒處置(一)毒性及中毒機理液氨人類經口TDLo:0.15ml/kg液氨人類吸入LCLo:5000ppm/5m氨進入人體后會阻礙三羧酸循環(huán),降低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腦氨增加,可產生神經毒作用。高濃度氨可引起組織溶解壞死作用。(二)接觸途徑及中毒癥狀1吸入吸入是接觸的主要途徑。氨的

21、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濃度報警信號。但由于嗅覺疲勞,長期接觸后對低濃度的氨會難以察覺。(1)輕度吸入氨中毒表現有鼻炎、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悶和胸骨后疼痛等。(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發(fā)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傷。其癥狀根據氨的濃度、吸入時間以及個人感受性等而輕重不同。(3)嚴重吸入中毒可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脫落,可造成氣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濃度可直接影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腫。2皮膚和眼睛接觸低濃度的氨對眼和潮濕的皮膚能迅速產生刺激作用。潮濕的皮膚或眼睛接觸高濃度的氨氣能引起嚴重的化

22、學燒傷。皮膚接觸可引起嚴重疼痛和燒傷,并能發(fā)生咖啡樣著色。被腐蝕部位呈膠狀并發(fā)軟,可發(fā)生深度組織破壞。高濃度蒸氣對眼睛有強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燒傷,導致明顯的炎癥并可能發(fā)生水腫、上皮組織破壞、角膜混濁和虹膜發(fā)炎。輕度病例一般會緩解,嚴重病例可能會長期持續(xù),并發(fā)生持續(xù)性水腫、疤痕、永久性混濁、眼睛膨出、白內障、眼瞼和眼球粘連及失明等并發(fā)癥。多次或持續(xù)接觸氨會導致結膜炎。(三)急救措施1清除污染如果患者只是單純接觸氨氣,并且沒有皮膚和眼的刺激癥狀,則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觸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應將衣服脫下并放入雙層塑料袋內。如果眼睛接觸或眼睛有刺激感,應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20分鐘以上

23、。如在沖洗時發(fā)生眼瞼痙攣,應慢慢滴入12滴0.4%奧布卡因,繼續(xù)充分沖洗。如患者戴有隱形眼鏡,又容易取下并且不會損傷眼睛的話,應取下隱形眼鏡。應對接觸的皮膚和頭發(fā)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沖洗皮膚和頭發(fā)時要注意保護眼睛。2病人復蘇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出污染區(qū),對病人進行復蘇三步法(氣道、呼吸、循環(huán)):氣道:保證氣道不被舌頭或異物阻塞。呼吸:檢查病人是否呼吸,如無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氣。循環(huán):檢查脈搏,如沒有脈搏應施行心肺復蘇。3初步治療氨中毒無特效解毒藥,應采用支持治療。如果接觸濃度500ppm,并出現眼刺激、肺水腫的癥狀,則推薦采取以下措施:先噴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鐘噴

24、兩次,直至到達醫(yī)院急癥室為止。如果接觸濃度1500ppm,應建立靜脈通路,并靜脈注射1.0g甲基潑尼松龍(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類固醇。(注意:在臨床對照研究中,皮質類固醇的作用尚未證實。)對氨吸入者,應給濕化空氣或氧氣。如有缺氧癥狀,應給濕化氧氣。如果呼吸窘迫,應考慮進行氣管插管。當病人的情況不能進行氣管插管時,如條件許可,應施行環(huán)甲狀軟骨切開術。對有支氣管痙攣的病人,可給支氣管擴張劑噴霧,如叔丁喘寧。如皮膚接觸氨,會引起化學燒傷,可按熱燒傷處理:適當補液,給止痛劑,維持體溫,用消毒墊或清潔床單覆蓋傷面。如果皮膚接觸高壓液氨,要注意凍傷。誤服者給飲牛奶,有腐蝕癥狀時忌洗

25、胃。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動清水或涼開水沖洗至少10分鐘。皮膚污染時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30分鐘。三、泄漏處置1少量泄漏撤退區(qū)域內所有人員。防止吸入蒸氣,防止接觸液體或氣體。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局限空間,并加強通風。只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泄漏的容器應轉移到安全地帶,并且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應放在貼有相應標簽的密閉容器中,以便廢棄處理。2大量泄漏疏散場所內所有未防護人員,并向上風向轉移。泄漏處置人員應穿全身防護服,戴呼吸設備。消除附近火源。向當地政府和“119”及當地環(huán)保部門、公

26、安交警部門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電話。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進入陰溝和排水道,增強通風。場所內禁止吸煙和明火。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要堵漏或翻轉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噴霧狀水,以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受限空間。清洗以后,在儲存和再使用前要將所有的保護性服裝和設備洗消。四、燃燒爆炸處置1燃燒爆炸特性常溫下氨是一種可燃氣體,但較難點燃。爆炸極限為16%25%,最易引燃濃度為17%

27、。產生最大爆炸壓力時的濃度為22.5%。2火災處理措施在貯存及運輸使用過程中,如發(fā)生火災應采取以下措施:(1)報警:迅速向當地119消防、政府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電話。(2)隔離、疏散、轉移遇險人員到安全區(qū)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區(qū),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qū),并迅速撤離無關人員。(3)消防人員進入火場前,應穿著防化服,佩戴正壓式呼吸器。氨氣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員要注意對人體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門等部位的防護。(4)小火災時用干粉或CO2滅火器,大火災時用水幕、霧狀水或常規(guī)泡沫。(5)儲罐火災時,盡可能遠距離滅火或使用遙控水槍或水炮撲救。(6)切勿直接對泄漏口或安全閥門噴水,防止產生凍結。(7)安全閥發(fā)出聲響或變色時應盡快撤離,切勿在儲罐兩端停留甲苯知識 甲苯; Toluene; Methylbenzene; CAS:108-88-3 理化性質 無色有折射力的易揮發(fā)的液體,氣味似苯。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30。相對密度0.866(20/4)。熔點-95-94.5。沸點110.4。閃點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