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蓮都區“十三五”生態精品農業發展的研究和探討 葉君勇(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農業局,浙江麗水 323000)Summary:“十二五”期間,蓮都區依據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精品農業,取得明顯成效。總結分析蓮都區生態精品農業發展經驗,提出“十三五”生態精品農業發展的思路,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戰略,走出一條生態經濟雙贏之路。Keys:生態精品農業;發展研究;探討;蓮都區“十二五”期間,蓮都區立足生態資源優勢,緊緊圍繞生態精品農業發展要求,以農業產業化為基礎,以農業“兩區”建設為平臺,大力發展生態精品現代農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了生態精品現代農業產業、品牌、科技、
2、市場、主體和文化的全面提升,生態精品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躍上新臺階。1 主要成效1.1 農業產業發展躍上新臺階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精品農業,蓮都區蔬菜、水果、畜禽、食用菌、茶葉五大傳統產業效益日益顯現,并形成了“兩白一皇一草一魚”以及中藥材、花卉等生態特色農業產業帶,農業綜合效益顯著提高。1.1.1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圍繞“建綠色精品基地、打造綠色品牌、創綠色效益之路”的發展思路,以高山蔬菜、設施蔬菜發展為抓手,堅持差異化、精品化、生態化發展道路,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累計建成峰源高山蔬菜面積480hm2,設施蔬菜面積540hm2。全區蔬菜面積達1.3萬hm2,產量37萬t,產值5.17億元。秉承傳統水
3、果與特色水果共同發展模式,穩定發展椪柑、桃、葡萄等傳統水果,突出發展藍莓、火龍果、百香果等特色小水果產業,結合休閑觀光采摘,提升水果效益。全區水果總面積達1.35萬hm2,產量13.6萬t,產值3.6億元。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推進高床發酵生態養殖模式,加快生態畜牧業發展步伐,全區生豬年養量23.78萬頭,家禽年飼養量306.8萬羽,總產值2.7億元。加快推進珍稀菇工廠化栽培、香菇集約化生產、菇棚標準化建設及品種結構調整。全區食用菌生產規模為5 400萬段,其中外運排場和異地制菇3 000萬段,預計產值達2.52億元。1.1.2特色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發展處州白蓮320hm2,皇菊26.67多hm
4、2,引進鐵皮石斛規模化人工栽培企業6家,種植面積20多hm2。引進大鯢養殖企業3家,年養殖商品大鯢30萬尾,大鯢種苗5 600尾,建成全國最大的大鯢種苗繁育基地。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到來自wWw.lW5u.CoM0.13萬hm2,總產量4 584t,總產值5 074萬元。1.1.3農業園區建設獲得突破。全區通過省級驗收的現代農業園區、精品園數量累計達到10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正在穩步提升。2015年6月4日,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建設以93.03的高分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成功創建“綠色蔬菜主導產業區”“食用菌主導產業區”“稻菜輪作區”“特色水果精品園”“水生蔬菜精品園”“中藥材精品園”“生豬生態養殖園
5、”等“三區四園”。全區累計在碧湖、老竹、麗新、雅溪等鄉鎮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3.2萬畝,并順利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規劃修編工作。順利開展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園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園區已有10個項目開工建設,共完成投資額5 809萬元,占農業綜合開發總投資的18%,其中財政投入2 765萬元,占總財政資金的23%。1.2 農業品牌建設取得新成效1.2.1區域品牌進一步打響。鼓勵企業使用“麗水山耕”區域品牌,制定了處州白蓮證明商標使用規則,啟動“倡導不使用農藥化肥”工作,提出打造“中國蓮都養生農業”品牌。成功舉辦第六屆國際社會生態農業大會“農耕復興,鄉村再造,中國蓮都發展新探索”主題分論壇,有力宣
6、傳蓮都生態精品農業。組團參展杭州第二屆麗水市生態精品農博會、浙江農博會、上海展銷會、麗水新春農展會,擴大了蓮都生態精品農業品牌效應。1.2.2原產地保護農產品培育成效顯著。梅峰茶葉、本潤覆盆子通過國家原產地產品保護。梅峰茶葉有限公司大姆山茶葉基地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確認為“有機茶示范基地”,成為在中國確認的兩個有機綠茶示范基地之一。1.2.3“三品”認證工作穩步推進。新增無公害農產品15個,綠色食品1個、有機食品1個。累計通過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農產品116個。全區獲得省名牌農產品6個,省著名商標7個,省名牌產品4個。軒德皇菊、老字號魚躍、百興菇業等一批蓮都本地品牌聲名鵲起。1.3 農產品
7、質量安全獲得新保障穩步推進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示范縣創建工作,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建成追溯體系生產主體185家,實現省級以上示范合作社、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可追溯點全覆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在全市保持領先。同時,對公眾免費開放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室。其中:區級檢測室在法定工作日期間實行免費開放;鄉鎮(街道)12個檢測室每周三免費開放,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1.4 市場營銷渠道取得新拓展“互聯網”農業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全區有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網店3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 000人,已實現農產品網上銷售額9 000萬元。全年利用農民信箱累計
8、發布買賣信息400余條,每日一助200多條,農民上網的覆蓋率進一步上升。利用多種平臺多渠道宣傳和展示蓮都區特色農產品,促進產銷對接,宣傳推薦蓮都區特色精品農產品,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展示展銷會,提高蓮都區生態精品農產品市場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1.5 農業經營主體實現新發展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提升,全區共有農業龍頭企業82家,其中省級6家,市級33家,區級43家。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15家,其中省級以上示范性20家、市級示范20家、區級規范化83家,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升。共有家庭農場379家,其中省級示范性5家,市級十佳休閑性家庭農場2家,市級二十佳示范性5家。一批新型農民在生態精品農業中發揮
9、了領頭軍作用,其中百味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堅持走生態循環農業發展道路,種植原生態稻香米,產品高價銷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麗水市潤生苔蘚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苔蘚創業,成為國內首家專業苔蘚公司,產超10萬/667m2,市場前景廣闊;麗水市曉峰金魚養殖有限公司培育特色觀賞金魚,賣出金魚500多萬尾,產值過千萬,淘寶網上的銷售業績一直穩居行業前十。1.6 農業與文化實現新融合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蓮都區旅游農業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成功舉辦了“處州白蓮節”“太平白枇杷節”“仙渡桃花節”“雅溪向日葵節”“峰源納涼暨果蔬采摘節”“楓樹灣楊梅節”“皇菊攝影節”以及藍莓、桑葚、水仙花開園儀式等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農業文化節
10、慶。農業與“蓮”文化、仙桃文化、紅色文化、畬族文化、攝影文化等融合發展得到充分挖掘,有效推動了蓮都區旅游、魅力鄉村、農家樂、攝影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拓展了農民增收新增長點。目前,全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涉及農家樂經營戶225家,直接營業收入達12 463萬元。2 主要工作舉措2.1 強化領導,形成推進合力為加快推進蓮都區生態精品現代農業發展,蓮都區專門成立了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區府辦副主任、區農業局局長為副組長,區宣傳部、農辦、團委、農業局、財政局等15個相關部門以及14個鄉鎮(街道)為成員的生態精品現代農業發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蓮都區生態精品現代農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11、同時,將生態精品農業創建工作列入各鄉鎮年度工作責任制考核,以考核督查強力推進生態精品農業創建工作。2.2 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編制出臺“加快蓮都區旅游農業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蓮政辦發2015108號)圍繞“請上門體驗與送上門消費”的目標,實現旅游與農業的深度融合。出臺蓮都區生態精品現代農業發展實施方案(蓮政辦發2013212號),進一步明確政府在規劃、政策方面的引導,突出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在生態精品農業創建中的主力軍作用;全區上下形成了“政府牽頭、部門配合、市場主導”的工作格局和建設機制。出臺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調整蓮都區農業設施鋼架大棚建設扶持政策的通知(蓮政辦發20
12、1573號),擬在省、市補貼標準的基礎上,區財政再予以追加補貼,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2.3 整合資源,強化資金保障蓮都區將農業、水利、科技、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優先安排整合到生態精品農業創建中,并積極引導工商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金投入生態精品農業發展三年來共爭取省級及以上(含省級)財政資金2.52億元、市級財政資金1 416萬元、區級財政資金1.41億元。積極引進工商資本投入生態精品農業建設,在20132015年共招商引資引進義烏市森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麗水市軒德皇菊開發有限公司、麗水市綠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22家農業企業,累計引進合同資金8.7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47億元。基本形成了以
13、政府財政配套生態精品農業專項資金為引導,生態精品農業財政投入、工商資本投入、業主投入等資金多元化投入格局。2.4 創新機制,優化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提升農技推廣、動植物檢疫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三位一體”的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并充分發揮其在農業公共服務領域中的主導性作用。組建蓮都區農技推廣專家組,在全區巡回指導,專家組由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骨干組成,主要負責培訓授課和田間指導。加強農技人員對合作社(企業)的聯系,落實100名區農技推廣中心專家,聯系100家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落實100名鄉鎮農技人員,每人聯系10戶,開展結對指導,為農戶及時提供技術幫助,對有意向、有規模、有優勢
14、的農業業主進行生態精品農業創建指導,通過開展“一對一”的結對幫扶指導,推進生態精品農業創建。2.5 加大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創辦“中國蓮都養生農業”和“蓮都快樂采摘”微信公眾號,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宣傳蓮都生態精品農,通過推進農產品與互聯網“牽手聯姻”,實現農宅對接、農社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等。鼓勵企業參展各類洽談會、農博會、產銷對接會,通過麗水生態精品農博會,浙江省農業博覽會等平臺重點展示蓮都近年來生態農業發展成就,提升蓮都生態精品養生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同時通過制作中國蓮都養生農業、倡導不使用農藥化肥發展生態精品養生農業等蓮都生態農業題材宣傳片、宣傳畫冊向外屆展示、宣傳蓮都
15、農業,推銷蓮都生態精品農產品。3 “十三五”戰略舉措3來自www.LW5.1 推進農耕復興以四千年農夫文化精髓為引領,倡導不使用農藥化肥,實施生態精品養生農業三年行動計劃,創建一批生態、精品、養生農業示范基地、示范家庭農場、示范村,挖掘和保護一批原生態、原物種、原產地、原口味的農產品。實施土壤培育工程,采用測土配方、增施有機肥、輪作、種養循環等生產模式逐漸恢復傳統農耕生產方式。培育一批有情懷、懂技術、敢創新的現代新農人,開展社區支持農業試點建設,推進生態精品養生農業縱深發展。3.2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以農旅融合的理念,進一步深化農業三區(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在省級
16、現代農業綜合區、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園區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創建一個集農耕文化科技成果展示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種苗培育區、農耕采摘體驗區、休閑養生度假區、民風民俗體驗區、商貿服務區為一體的國家農業公園。以按照農業產業景區化發展理念,培育主導產業集聚區、特色農業小鎮,提升“兩白一皇一草一鯢”、花卉等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著力培育處州白蓮、軒德皇菊等具有休閑功能的特色產業,以特色產業發展實現以農興旅,以旅促農。實現農業基地變景區、農村田園變公園、農產品變養生產品,拓展農業產業功能,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增收。3.3 爭取了“四大試點”一是積極爭取國家農業開發現代
17、園試點項目,得到財政補助資金建設蓮都;二是積極爭取農業經營主體財務代理及農業投入品廢棄包裝物集中回收和無害化處置試點項目,爭取農業部政府向經營性服務組織購買農業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三是積極爭取全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縣推進試點;四是爭取整縣制推進高床發酵生態養殖模式試點。3.4 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機制,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人民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滿意度,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完善縣鄉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隊伍,健全以農產品為核心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提供生態精品農業發展的技術保障。開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創建,深入探索創新監管模式、建立健全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和長效機制,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形成全社會良性互動、積極參與、有力監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格局。3.5 打造“中國蓮都養生農業”品牌凸顯蓮都特色,大力發展“蓮”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產業,著力建設一批處州白蓮精品園,使蓮都成為一個蓮花盛開的清麗之地。進一步提升“處州白蓮”地理標志商標內涵,支持有條件的農企申報各級名牌產品、原產地保護產品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農產品亮麗工程,將環保健康元素融入產品包裝材料,研究和設計原生態韻味的農產品包裝、品牌標識形象。推進農產品與互聯網“牽手聯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復雜等離子體界面上塵埃聲波的傳播特性及瑞利-泰勒不穩定性
- 非遺剪紙紀錄片《楚風湘韻-望城剪紙》中的人物形象建構策略研究
- 心房顫動行射頻消融術患者接納承諾療法心理干預方案的構建及應用
- 載銅地質聚合物微球的制備及其去除水中雙酚S的研究
- 160例口腔鱗狀細胞癌患者外周血炎癥指標與術后復發轉移相關性探討
- SiC MOSFET器件UIS可靠性的TCAD仿真研究
- 雙金屬復合改性蛭石的制備及其吸附除磷的機制
- 課題申報書:新時代班主任專業能力協同培育機制研究
- 課題申報書:協同提質背景下縣域新時代中小學生發展與指導研究
- 電池極合金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世界近代史專題復習提綱
- 2025-2030中國蜂蜜行業營銷渠道與多元化經營效益預測研究報告
- 內蒙古匯能集團筆試題庫
- 產后保健知識課件
- 氧化反應工藝安全操作規程
- 子宮肌瘤病例討論
- 門窗安裝施工方案07785
- 2025年應急管理普法知識競賽題(附答案)
- 土壤氡檢測方案
- 氧化鎵雪崩光電探測器的研究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